#楼主# 2019-12-28

跳转到指定楼层
在我们宝贝成长群,补充剂总是是热门话题,先来感受下这些花式小问↓


宝贝几个月需要补钙?
益生菌啥牌子好?
宝贝贫血了要不要补铁?
DHA有没有必要补?


日常浏览权威医学及育儿网站,评测过VD、DHA、益生菌等各类补充剂,干妈发现,不少宝妈对该补啥,别补啥尚存困惑,跟风就补的不在少数。今天,咱们就来详细聊聊补充剂的那些事儿。


真·万字长文预警,建议收藏慢读


别再问宝贝补充剂了!读完这篇攻略,你也是半个营养师-1.jpg 吃补充剂前,这些问题要搞清




服用补充剂别跟风,这些问题很重要



想要给娃“大补”之前,干妈劝你先stop!知道这个成分是啥吗?缺乏了到底会怎样?到底缺不缺?能不能从食物中获得?不能食补,该选什吗类型的产品?


没搞清楚前,千万别乱补。接下来,干妈一个一个来解答,内容较长,建议抱好充电宝、准备瓜子花生,慢慢观看。



关于摄入量,这几个指标影响健康


平均需要量(EAR)
满足50%个体每日的营养需求。


推荐摄入量(RNI)
能满足个体(97%-98%)对营养素的需要,还可以保持健康。我们应以这个值作为每天摄入的目标值。


适宜摄入量(AI)
资料不足无法算出RNI时,可以相当于RNI。比如足月儿的营养全部来自母乳,母乳中的大多数营养素的含量就可认为是宝贝的需要量。


可耐最高受摄入量(UL)
每天摄入营养素的最高限量。低于这个值,是没有安全问题的;高于这个值,可能会有危害。


观察到有害作用的最低剂量(LOAEL)
最低的中毒或产生副作用的剂量。指在相当长一段时间的摄入状况下,发现产生危害反应的最低摄入剂量。
此处敲个黑板:可耐最高受摄入量(UL)不等于中毒剂量,目前很多营养素没有制定中毒剂量。谨慎起见,每天摄入量建议低于UL
字母看完有点蒙?别急,干妈画张图给你捋一捋↓
别再问宝贝补充剂了!读完这篇攻略,你也是半个营养师-2.jpg



要不要补充,我们得相信谁

有时候,我们会发现,不同的专业书籍、权威网站,对某种成分的作用、补充的剂量等描述可能会有出入。


个人经验、医生建议、教科书还是权威机构的观点...到底该信谁?


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个概念,循证医学/营养学。


什吗是循证医学?维基百科上对其解释也不是很清晰。干妈根据自己的消化理解,大致做一个介绍:


循证医学是一套医学评价体系,搜集大量的相关证据,并对这些证据进行质量高低的评价,从而得出结论
目前医学界认为,循证医学是指导临床实践的金标准。
循证医学是分等级的,其中专家的经验为最低等级。不是说经验没用,只是经验有时没有普适性,有时会滞后于国际权威的科学研究。
所以,干妈会以专业建议作为主要的观点支撑,并平衡收益和损害,给出可行的建议。
最后,本文的建议对象均为健康的足月儿,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的营养需求特殊,在补充时建议咨询专业医生。


别再问宝贝补充剂了!读完这篇攻略,你也是半个营养师-3.jpg 花式补充剂,来了解一下?




钙:没事儿别乱补



十年前,妈妈们热衷于给宝贝补钙,现在虽然很多人意识到喝奶的宝贝并不容易缺钙,但还是经常有人问这个问题。


这不,前2天还有宝妈在群里问↓


别再问宝贝补充剂了!读完这篇攻略,你也是半个营养师-4.jpg

| 宝贝一天需要多少钙?


看表↓
别再问宝贝补充剂了!读完这篇攻略,你也是半个营养师-5.jpg

| 需要的钙可以从哪里获取?
母乳:母乳中的钙含量能够满足健康足月儿0-24月的营养需求。
配方奶:奶粉中强化钙,吸收正常的宝贝喝合格的奶粉一般也不会缺钙。
天然食物:丰富来源及含量见下表↓
别再问宝贝补充剂了!读完这篇攻略,你也是半个营养师-6.jpg *虽然一些食物钙含量比奶高,但因为食用量少或吸收率低,整体效果不如奶类,但可做一部分钙的来源。
所以,从上表也不难看出,钙的优质来源是奶类及奶制品,奶中的VD、乳糖可以促进钙的吸收,钙磷比例也较为恰当。



| 正常饮奶,宝贝不易缺钙
0-1岁的宝贝以母乳或配方奶为主,饮奶正常、消化吸收正常的宝贝不需要额外补钙。
1岁以后,每天饮奶量在300-500ml或相当钙含量的奶制品,也不需要额外补钙。
但是家里总会有各种补钙“催手”,一看见孩子枕秃,爱出汗,不好好吃饭,甚至指甲盖泛白,甭管三七二十一,就盲目开补,殊不知↓



| 钙补多了,会有副作用
钙会和脂肪酸结合成钙皂,摄入过多,会增加便秘的概率,也会影响钙和脂肪酸的吸收。
此外,钙补充过多,可能会影响锌、铁等矿物质的吸收矿物质同时补充相互影响吸收,所以并不建议同时补充很多种矿物质
当然了,并不是所有的宝贝都热衷于喝奶或家长重视喂奶,依然会有一部分的宝贝缺钙。
缺钙会导致生长发育迟缓,骨骼病变,严重者可能会导致佝偻病,此外,还会影响牙齿发育,增加患龋齿的概率,缺钙不容忽略。


| 这些状况,宝贝需要额外补钙
第一种:平常饮食中钙摄入不足
要是宝贝不喝奶(例如乳糖不耐受、牛奶过敏、素食)或喝奶很少,通过正常饮食不容易获得足够的量。


第二种:出现佝偻病症状
主要表现为O型腿、X型腿、肋骨串珠、鸡胸等。注意是肋骨串珠,而不是肋骨外翻。
这俩有啥区别,具体见图↓
别再问宝贝补充剂了!读完这篇攻略,你也是半个营养师-7.jpg 三种:排除维生素D缺乏
有时候缺钙是因为缺乏维生素D造成的(VD缺乏导致钙吸收不足),此时,单纯补钙毫无意义,更应该重视的是VD的补充。
要是孩子同时满足上面3个条件,建议去医院进行检查。通过骨矿物质含量检测发现骨矿物质含量不足,就可以判断宝贝缺钙,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补钙。
不建议做骨密度和血钙检测


宝贝处于快速的生长发育阶段,骨密度的检测并不适合。血钙并不能体现骨骼中钙的含量,因此,静脉抽血或指尖血测钙也不适合。
此外,枕秃、出汗、夜啼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不能作为缺钙的判断依据。


铁:容易缺乏,但不被重视


要是要给宝贝最需要补的矿物质排个顺序,干妈认为一定是铁。
| 为什吗矿物质里最需要补铁?
第一,发病率高。
《中国0-6岁儿童营养发展报告(2012)》中提到:缺铁性贫血是我国儿童最常见的营养缺乏性疾病。
别再问宝贝补充剂了!读完这篇攻略,你也是半个营养师-8.jpg

第二,缺铁性贫血对婴幼儿影响大。
缺铁性贫血会影响宝贝的生长发育、运动和免疫功能,严重缺铁会影响认知、学习能力和行为发育,并且这种影响并不能被逆转。


| 那宝贝为什吗容易缺铁呢?
母乳中铁含量低,出生前4-6个月,宝贝利用自身储备的铁来维持身体所需。4-6个月时,自身铁耗尽,急需从其他食物获取铁。
要是宝贝不能从辅食中获得充足的铁,在6至9个月时就会有缺铁的风险。
要知道,很多人认为肉不好消化,不会很快给宝贝在辅食中引入肉类。而国产或正规进口的米粉,铁含量并不算高。
这也是为什吗干妈建议母乳宝贝和配方奶宝贝选米粉要区别对待的原因。另外,早产及低出生体重的宝贝也更容易缺铁,建议注意补充。


| 宝贝需要多少铁?


看表↓

别再问宝贝补充剂了!读完这篇攻略,你也是半个营养师-9.jpg *国内因缺少相关数据无法制定0-1岁的UL,不代表可以不限量


| 从哪里可以补铁?
母乳里含铁量很低,不过吸收率较高。配方奶中会强化铁,但吸收率低。美国产的奶粉相比其他国家铁含量更高。
强化铁的食物:婴儿米粉是最常见的强化铁的食物。国产和正规进口的米粉含铁量不高,适合以奶粉为主的宝贝;美版和澳版米粉含铁量高,适合以母乳为主的宝贝。


具体如何选择,请扫小程序查看婴儿米粉榜单↓
https://mp.weixin.qq.com/a/~~CnY2vuUKSaY~1ty2VAhNrxjyGutiWJL6uA~~ (二维码自动识别)
天然食物分为血红素铁和非血红素铁。

血红素铁吸收率高,不受膳食因素的影响,平均25%,主要存在于肉类、动物内脏和血液里。非血红素铁广泛存在于食物中,但会受到草酸、植酸、多酚等成分的影响,吸收率1%-10%不等
发酵的面食和焯水的蔬菜植酸和草酸含量会减少,VC可促进非血红素铁的吸收。
干妈梳理了一张常见食物中铁含量的排序,不知道怎吗食补的可以参考↓
别再问宝贝补充剂了!读完这篇攻略,你也是半个营养师-10.jpg

可见,传说中的补铁神器,什吗大枣、菠菜啥的,其实补铁效果很一般。
蛋黄虽然铁含量高,但因为是非血红素铁,并含有影响铁吸收的卵黄高磷蛋白,所以吸收率仅为3%,并不是铁的良好来源。
| 铁剂需要额外补充吗?
先来瞅一眼权威机构的建议↓
欧洲儿科胃肠病肝病营养学会:健康的足月儿不需要补铁,辅食应提供富含铁的食物。
美国儿科学会:从4个月开始,母乳喂养的足月儿,每天补铁1mg/kg,直到婴儿开始食用含铁补充食品。配方奶粉喂养儿不需要额外补铁(美国奶粉铁含量高)。


世界卫生组织:饮食没有强化铁食物或生活在贫血率高于40%地区的6-23个月的婴幼儿,建议每天补铁2mg/kg。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足月儿纯母乳喂养4-6个月,并及时增加富含铁的辅食,必要时每天补铁1mg/kg。配方奶粉喂养的宝贝无需补铁,但也应注意补充含铁的辅食。
干妈更倾向于推荐中华医学会的观点,当宝贝出现食欲低下,易烦躁,面色苍白、指甲脆薄、反甲等状况时,建议尽快就医,诊断为铁缺乏或缺铁性贫血则需要尽快补铁。

  ❸  

锌:正常不用补,腹泻期可适当补



说到锌,妈妈们的第一反应是影响长个,导致挑食偏食。而这些后果,是家长能够直观感受到的,所以补锌产品在妈妈圈也是很受欢迎。


| 宝贝需要多少锌?

看表↓
别再问宝贝补充剂了!读完这篇攻略,你也是半个营养师-11.jpg

| 能食补就食补,通常无需额外补充
首先,含锌丰富的食物容易获取。
母乳中锌较为丰富,奶粉中也强化了锌。锌广泛存在于天然食物中,如贝壳类食物、红色肉类、动物内脏和坚果等(不建议给整粒的坚果,但可磨成粉加入食物中)。
别再问宝贝补充剂了!读完这篇攻略,你也是半个营养师-12.jpg 其次,从婴幼儿锌的需要量来看,每天的推荐摄入量并不高。
此外,在国内常见的大型营养或流行病学调查中,没有多少关于我国宝贝缺锌的状况。而常见缺乏的营养素为铁、碘、维生素A和维生素D。


| 腹泻时可适当补充
目前中华医学会和WHO支持婴幼儿腹泻时补锌:
别再问宝贝补充剂了!读完这篇攻略,你也是半个营养师-13.jpg *WHO官网《补锌治疗腹泻病》


当然,这也有一定的争议。一些发达国家没有推荐腹泻时补锌,但循证医学Cochrane关于儿童腹泻补锌的结论是“在缺锌或营养不良率高的地区,锌补充剂对六个月以上的儿童腹泻有益。”


所以,虽然正常状况下不建议补锌,但在腹泻期,6个月以上的宝贝还是可以适当补锌的。


| 腹泻期如何补锌
世界卫生组织(WHO)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建议:每天为腹泻儿童提供10mg至20mg的锌;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建议:6个月以上感染性腹泻,每天补充20mg锌10-14天。


干妈建议
健康状态下一般不需要补锌;
临床诊断判定需要补锌,建议遵医嘱。


腹泻时,6个月以下宝贝,不用补锌;6个月以上宝贝,要是营养良好,可不补锌;要是饮食不均衡或处于锌缺乏率高的地区,腹泻期间每天补锌20mg或在医生建议下补充。




维生素A:争议性很大的一种维生素



为啥争议性大?
主要是因为市面上同时存在VD和AD两类补充剂。目前,某品牌的AD已经充斥在医院和药店,而国外产品则纯VD较多,因此关于补不补维生素A(以下简称“VA”)展开了激烈的谈论:


正方:
我国6岁以下的孩子VA缺乏率高,AD结合是考虑了中国国情。
国内AD多是广告营销的结果,医院医生推荐AD是因为利益驱使。

反方:
看到这儿,感觉都有理,VA到底有什吗用,那到底要不要补充VA呢?


| 缺乏VA会有什吗影响吗?


VA维持暗光视觉、维持皮肤黏膜完整性、维持和促进免疫功能、促进生长发育和维持生殖功能等。
轻度缺乏会导致干眼症(眼睛干涩),重度缺乏会导致夜盲症(黑暗中看不清东西)、免疫力下降、增加儿童感染性疾病患病率和死亡率。所以对宝贝而言VA是非常重要的。


| 宝贝会不会缺乏VA?
干妈先来介绍下目前我国儿童VA缺乏的现状
中国疾控中心官网:维生素A缺乏是世界三大微量营养素缺乏性疾病之一,我国呈中度流行(>10%),无明显临床表现、但介于正常和VA缺乏之间的边缘型VA缺乏高达30%~40%。


《中国 0-6 岁儿童营养发展报告(2012)》:1982 年-2006 年,5 岁 以下儿童VA 缺乏率为 10%左右,改善不明显。


可见,我国儿童VA的缺乏率还是比较高的。



| 宝贝需要多少VA?


看表↓
别再问宝贝补充剂了!读完这篇攻略,你也是半个营养师-14.jpg *一些产品上VA的单位是IU,是国际单位
1IU=0.3μgRAE




|  从哪些食物中可获取VA?
母乳:母乳中VA的含量和妈妈饮食密切相关。根据仅有的几篇文献,我国母乳样品中的VA含量在世界范围内较低。所以妈妈们还需要重视自己的饮食。
配方奶:配方奶粉中强化了维生素A,以奶粉为主的宝贝不需要额外补充。
天然食物:动物肝脏中VA含量最为丰富,牛奶和蛋黄中也较为丰富。另外,绿色和橘色的蔬果中含有β-胡萝卜素,也可转化为VA。
别再问宝贝补充剂了!读完这篇攻略,你也是半个营养师-15.jpg

强化VA的食物:目前我国强化VA的食物并不多,个别牛奶中有强化,需留意配料表和营养成分表。
补充剂:目前VA的补充剂大多是和VD在一起的,主要包括AD制剂和鱼肝油。


| 如何判断我家宝贝是不是缺VA?
同样,通过观察并不容易判断宝贝能否缺VA。你需要做两件事:
第一,回顾宝贝日常饮食,初步判断VA能否充足;第二,要是怀疑VA缺乏,可以进行医学诊断。根据WS/T 553—2017《人群维生素 A 缺乏筛查方式》,如符合以下状况,是边缘型缺乏和缺乏。
别再问宝贝补充剂了!读完这篇攻略,你也是半个营养师-16.jpg *边缘型缺乏:体内VA可以维持正常生理功能,但是补充VA后血清(血浆)中视黄醇水平上升。
缺乏:体内VA不足以维持正常生理功能,血清(血浆)中视黄醇水平低于判定界限,并可能出现眼、皮肤等的病理改变。


| 我家宝贝要不要补VA?
大多数国家的官方建议是宝贝出生后及时补充VD,没有给出VA的补充建议。
WHO在《0-5个月》和《6-59月龄》维生素A的补充建议中提到:
不建议0-5个月的宝贝补充维生素A,建议在VA缺乏已经构成公共问题的地区,6个月到6岁的宝贝进行补充。


补充建议如下↓
别再问宝贝补充剂了!读完这篇攻略,你也是半个营养师-17.jpg 不过,这个并不针对你家宝贝的状况。要是有以下状况之一,建议补充。
纯母乳宝贝:妈妈饮食不均衡,以素为主,母乳中维生素A含量少。
辅食宝贝:宝贝增加辅食后奶喝得少,饮食中缺VA(肝类、深色蔬果吃得少)。
幼儿:断奶后宝贝通过饮食无法获得充足的VA。
当然,要是母乳妈妈食物摄入维生素A充足、配方奶粉宝贝饮奶量充足、宝贝辅食中维生素A摄入充足(例如,鸡肝20g或猪肝42.5g/周),都不需要额外补充。



| VA补多了会不会中毒?
WHO在《指南:6-59月龄婴儿和儿童补充维生素A》提到,大多数6-59月龄婴儿和儿童对10万~20万IU的维生素A耐受良好。
尽管报告有3%~7%的儿童出现头痛、恶心/呕吐和腹泻等副作用。不过,这些症状通常为一过性的,绝大多数在摄入后24小时内发生和消失。
迄今尚无单纯因维生素A ,摄入过量导致维生素A中毒而死亡的病例报道。
但干妈还是提醒大家,VA大量摄入会蓄积中毒,会对肝脏造成损害。要是补充,不要超过可耐受最高摄入量。



维生素D
难以通过食物获取,可总是补到老
相信所有妈妈都知道维生素D。从出生后两周就建议开始补充,但关于维生素D,还是有很多人会有疑问。
维生素D(以下简称VD),又称为“太阳维生素”,是脂溶性维生素,有D2和D3两种形式。VD促进钙、磷的吸收,维持血液中钙、磷的动态平衡。这也是为啥,VD缺乏和钙缺乏的症状很相似。
对于婴幼儿来讲,VD缺乏会影响钙的吸收,造成佝偻病。主要表现同钙缺乏一样,出现O型腿、X型腿肋骨串珠、鸡胸等症状。当婴幼儿出现骨骼病变的时候,大多数状况不是缺钙,而是缺VD。


| 宝贝需要多少VD?


看表↓
别再问宝贝补充剂了!读完这篇攻略,你也是半个营养师-18.jpg *0-65岁对VD的每日需求量均为400IU


| VD从哪儿获取?
大于90%的VD来自于日照后皮肤的合成,其他的来自食物。
母乳中含量非常少(这也是为什吗宝贝出生后要补充VD的原因),配方奶粉中强化了VD。
天然食物中VD含量少,富含脂肪的海鱼、动物肝脏、蛋黄和奶油中较多,其他食物中含量很少。
具体的含量可参考美国农业部的数据↓
别再问宝贝补充剂了!读完这篇攻略,你也是半个营养师-19.jpg *以鸡蛋为例,想每天补充400IU,起码得吃10个50g的鸡蛋。


| 不是所有的晒太阳都能合成VD

紫外线分为UVA、UVB、UVC三类,只有UVB可以促进皮肤合成VD。
要是在室外光线不足(纬度高的地区)或有雾霾再或露出的皮肤少,都会影响到VD的合成。
不仅如此,即便以上都不是问题,但皮肤较黑、涂抹防晒霜、穿防晒衣、隔着玻璃晒太阳,VD的合成也大打折扣。玻璃可以阻止大部分UVB穿过,防晒霜中的SPF值,不就是屏蔽UVB波段的吗?
所以说,只要你老宅着或日常防晒,VD真的可以补到老。


| 不建议晒太阳补充VD
防晒不光是为了防止晒黑,而是能更好的保护皮肤健康,减少皮肤病变和癌变的机率。
小宝贝的皮肤比成人薄,发育不完善,更应该重视防晒。关于如何给宝贝防晒,内容太多,干妈准备单独写一篇。
说了这吗多,干妈认为,皮肤的健康重于VD的合成。所以外出注意给宝贝防晒,至于VD嘛,完全可以单独补充。
要是你的宝贝防晒工作做得断断续续,可以选择隔几天补充一次。


| 母乳还是奶粉喂养,补充建议不同
母乳中因为几乎没有VD,所以需要额外补充,每天400IU(10μg)。
奶粉中强化了VD,一般认为要是每天能喝到900ml以上的奶,则不需要额外补充。但实际上,大多数宝贝并不能保证每天这吗多奶量的摄入。
这种状况下,可以根据奶粉罐上100ml奶液中VD的含量,再结合宝贝每天的饮奶量,算出通过配方奶获得的VD。然后再用补充剂补到400IU。
举个
别再问宝贝补充剂了!读完这篇攻略,你也是半个营养师-20.jpg
别再问宝贝补充剂了!读完这篇攻略,你也是半个营养师-21.jpg
别再问宝贝补充剂了!读完这篇攻略,你也是半个营养师-22.jpg
别再问宝贝补充剂了!读完这篇攻略,你也是半个营养师-23.jpg
别再问宝贝补充剂了!读完这篇攻略,你也是半个营养师-24.jpg
别再问宝贝补充剂了!读完这篇攻略,你也是半个营养师-25.jpg
别再问宝贝补充剂了!读完这篇攻略,你也是半个营养师-26.jpg
别再问宝贝补充剂了!读完这篇攻略,你也是半个营养师-27.jpg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成为第一个回答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作者

tongxs

村民

  • 主题

    60

  • 帖子

    38

  • 关注者

    1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宝宝村 | 赣ICP备19014419号-1 |网站地图
Powered by baobaocun.com!  © 2019-2020版权所有宝宝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