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2021-11-17

跳转到指定楼层
大多数小朋友做事就是慢的,我们要先接受这个事实,再在这个基础上谈如何让他们配合我们“快”一些。
身为早幼教从业者,我就从2-6岁幼儿的角度来说一说自己的经验和思考。
我家刚上幼儿园小班的啾啾,也是一样,每天早上起床后,拖拖拉拉穿衣,磨磨蹭蹭吃饭,要花一个半小时,才能完成从起床到出门上学的所有步骤,在我们成人看来,也不过就是穿衣、洗漱、吃饭、大号、穿鞋出门这几件简单的事,怎么就拖了那么久。
你问我着急不着急——我当然着急,可我也知道,这事急不得。
想要改善情况,我们就得先了解孩子为什么慢,不同的孩子,不同的事情,可能原因都不同,但归纳下来,主要有这么几个原因:

1. 他们“有意注意”尚未发展完善。

“有意注意”,是心理学上的说法,通俗来说,就是需要抗干扰的注意。
小朋友的大脑尚在发育中,控制“有意注意”的大脑皮质额叶要到大约7岁才能达到成熟水平,那么这个阶段,他们的“有意注意”还未得到充分的发展
举个例子,跟小朋友玩看图片说反话的游戏,让他们看到太阳的图片必须说“晚上”,看到月亮的图片必须说“白天”,3、4岁及以下的孩子犯错率是很高的,因为他们难以抵制使他们的注意分散的分心物。
因此孩子自制能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常在做一件事时被其他新奇的事物吸引,是正常现象。我们注意观察也会发现,孩子在“磨蹭”的过程中,是不是总被其他东西吸引,难以排除那些干扰。
啾啾就是这样,他从房间出来,说要去卫生间小便,路过客厅时,他看到他的玩具小汽车没摆好,他会停下来,先摆好,才继续走向卫生间,走到卫生间门口,他还要去按一下门口附近的柜门,那个柜门是按压后弹出的,他很喜欢玩,每次路过都要玩,玩好后才进卫生间。

2. 思维发展的限制。

2-3岁幼儿的思维方式主要是直觉行动思维,即他们的思维是在动作中进行的,他们难以做到想好了再行动,而是边做边想,不能计划自己的动作,预见动作的结果;3-6岁时,他们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比直觉行动思维高阶一点,但也需要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或表象进行思维活动,也就是他们还是不太会凭借概念、判断、推理来进行思维,这些都和我们成人不同。
这也意味着,一方面,他们不太会根据眼下的情况,来推断事态的结果,另一方面,他们也不太理解大人说的一些概念。你跟他说,再不行动起来就要迟到了,他不一定能理解“迟到”代表着什么,或者他无法预知“迟到”将带来什么,除非你把更形象的场景描述出来,比如“如果我们太迟到学校,户外活动结束了,今天你就没法玩滑梯了”,他才有可能感知到事态的结果。

3. 没有时间观念。

低幼的孩子没什么时间观念,他们不能理解“时间逝去”的概念,对具体的时间也没有什么理解
举个例子,有次早上上学前,啾啾因病需要先吃药,他跟我约好,服完药后玩5分钟再去幼儿园,但他不肯吃药,一直磨蹭着,于是5分钟过去了,我指着时钟告诉他接下来不能玩了,因为这5分钟已经过去了,他不高兴地表示:“妈妈,这次不算,让时钟再来一次。”在他眼里,时间是可以倒回去重来的。
也有的时候他会说,今天我不想8点半上学,我想10点半上学;今晚我不要9点睡,我要3点睡。他说这些的时候,其实并不理解这些时间节点到底是在什么时候,那些时候又应该做什么。

4. 精细动作能力也还在发展中。

如果是差不多年纪孩子的家长,应该都见识过孩子自己穿衣、穿鞋的速度吧,是不是慢到我们恨不得上手替他做了。
啾啾从快3岁时学会用筷子,到现在用了1年,依然不熟练,吃饭时,筷子上的东西不小心掉下去,他有时要重新夹5次才成功。
通常孩子在2-3岁时,学会拉衣服上的大拉链,3-4岁时学会系上和解开衣扣,5-6岁时才能学会系鞋带——他们精细动作能力的发展,是个比较缓慢的过程——这些在我们成人看来,如此简单的事,他们需要花个几年,才能掌握和熟悉起来。
所以看孩子穿衣、穿鞋、吃饭慢,真不一定是他们拖延和磨蹭,而是能力没达到可以加快速度

5. 害怕失败、犯懒,或处于反抗的情绪中。

害怕失败这一点,比较像我们成人因完美主义倾向而拖延的现象,孩子们可能觉得自己不擅长某事,或觉得成功率不高,他们就拖拖拉拉不愿意去完成。比如在幼儿园里,老师让孩子去完成一个活动,或搭个比较难的积木,一些孩子就会磨蹭不愿行动了。
犯懒也是常有的事,比如我家地上玩具非常多,多到不知道怎么收拾时,让啾啾收拾,他也会拖延,会表示“要收拾那么多,好麻烦哦,我有点不想收拾”。
反抗情绪时的拖拉,更多的表现为抗拒,多出现在家长不断催促时,孩子会直接发脾气不干了,这时孩子会有一种自己做不了主的失控感,或自己确实做不好那件事的沮丧感。

大多数时候,孩子也并不是故意要慢要拖延,如果想要让孩子配合我们快一点,我推荐一些方法——当然,方法不一定适用所有的孩子或所有的场景,权当抛砖引玉,给大家参考。
1. 给孩子留足时间。

可能会有人说,这都什么方法啊,说了等于没说,人家就是想节省时间,才需要孩子快呀。
但前文说了,孩子的世界,就是慢的,而且养育孩子不就是需要耐心吗,给足孩子时间,让他们以自己的速度进行,我们适时提醒和引导,孩子对整个过程有掌控感,也能在经验中形成自身更好的判断力
如果怕出门遭遇堵车迟到,就带孩子早点出门,如果怕孩子在路上磨蹭,就在路上多预留时间,还可以慢下来和孩子一起在路边闻闻花香看看白云。比如我现在知道啾啾早上要折腾1个半小时才能出门,我就提早2小时叫他起床,让他有足够的时间慢慢穿衣、慢慢吃饭,就算去卫生间的途中耽误了一会儿,也没关系。

2. 游戏加速法。

游戏一直是幼儿教育的核心方式,当孩子参与时,他们的状态是热情、积极且注意力高度集中的,在游戏里引导孩子,也能激发孩子的内在动机。
所以我们在引导孩子时,只要把孩子带入到他们感兴趣的游戏中,孩子很容易积极配合我们
举个例子,当啾啾吃饭开始“出小差”,停止咀嚼,陷入思考时,我家老陈就会说:“水泥搅拌车,你今天搅拌水泥的速度怎么那么慢?你看我这辆水泥搅拌车,搅拌得多快呀!”平时他们玩时,会把自己当成各种工程车,所以一旦老陈这么说,啾啾就会主动加快咀嚼速度,并且配合老陈的提示“请加一勺‘水泥’,请加一勺‘水’”等,把自己的“水泥”给迅速搅拌完。
再举个例子,有时啾啾躺在床上磨蹭着不肯起床,老陈就佯装放屁的样子,还说把屁塞给啾啾,然后自己跑开了,收到“臭屁”的啾啾自然瞬间就跳起来,追出去,定要把“屁”塞回去才是。
我家有无数这样的瞬间,我和老陈都会编一些小游戏,引导啾啾参与到接下来的任务中,而且效果确实很好,孩子开心,我们大人也开心,不会因为催促而彼此烦躁。
当然,不是说只能固定玩某种游戏,而是我们可以根据孩子自身的爱好,和当时的场景,随时调整玩法,只要能引导孩子积极参与,让孩子自愿“快”起来,就达到效果了

3. 移情加速法。

严格来说,这同样也是一个利用游戏的方法。
在空闲时,可以和孩子进行角色互换的扮演,孩子在什么事上拖拉,我们就扮演当时的他,让他来扮演家长,由他来处理孩子的拖延问题
我和啾啾在家也很经常玩这类扮演游戏,我扮演啾啾,他扮演妈妈,去“上学”前,我也会说“等一下嘛,我还想再玩一会儿玩具出门”,故意拖延。
在游戏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孩子运用的处理方式,就是在模仿我们大人的处理方式,而有时他也会简单“解释”自己慢的原因。这样做的好处,不仅在于能帮助孩子区分自己的视角和他人视角,学着从他人的视角来看待自己的行为,也能帮助我们成人来调整自己平日对待孩子拖延的方式

4. 计划拆分法。

这个方法可以用在引导孩子做一些稍有难度、步骤比较繁琐的事情上,因为这些事孩子无法直观地知道怎么处理,或他们无法清晰地获知所有步骤,需要我们来帮他们拆分。
比如啾啾刚上幼儿园时,从早上起床到出门上学,中间他需要做哪些事,他自己肯定是没有明确目标的,我就帮他在白板上画出来,他做完一项就可以自己标记一项,他能清晰地知道自己做了哪些事,还有哪些事没做,且当他把步骤全都标记完之后,他也能清晰得得知是时候出门了。

有什么好的方法可以让孩子不再磨磨蹭蹭呢?-1.jpg

这种方法也并非一定要用画的,只是这个计划和步骤,需要我们预先拆分好,再来引导孩子。比如用在收拾玩具上,也是可以的,满地乱糟糟的玩具,孩子不知从何收起,我们可以引导孩子“先收拾小汽车”,“接着收拾积木”,“再把超市水果玩具送回家”,拆分步骤以后,孩子有了明确的目标,他们执行起来也就更容易、更快一些了

5. 时间感知法。

孩子太小,还不太能感知时间,平时我们可以用上一些道具来给予提醒。
比如用个计时1分钟的沙漏,用以提醒孩子“沙漏流完,你就要停止玩玩具,来洗澡了哦”。

有什么好的方法可以让孩子不再磨磨蹭蹭呢?-2.jpg

还比如用个小闹钟,告诉孩子“分针从3走到6,闹钟响时,你就要停止看动画片了哦”,快到6时我们可以多提醒几次时间快到了。
不过,我想,这个方法比较适合用以辅助,因为我们无法指望一个低幼的孩子能真的感知时间且做到自控,毕竟很多成人也难以做到呀。

方法当然不止于此,大家可根据自家孩子的状况进行调整。
必须要注意的是,尽量以鼓励的方式替代催促,因为催多了真的挺烦人的,就拿我们自己来说,如果在工作上被上司不断地催促,一定也觉得烦躁不堪吧。
而如果和孩子约定好,某件事孩子做得比较快,就可以让他再玩一会儿,那么也请一定要信守承诺,不要在孩子做到后,我们觉得还有时间,就直接支配来让孩子做别的事,而剥夺了他玩的权利。
另外,有些人提到要让孩子对自己负责,自己承受拖延带来的结果,这个方法我认为比较适合用在学龄孩子身上,不太适合用在幼儿身上,因为前文说了,幼儿难以预见事件的发展结果,如果对幼儿用这种方法,其实是属于让孩子被动去承受结果,被动去承担责任的,效果真不一定好。
孩子的世界就是慢慢的,随着不断地长大,他们也终将“快”起来,所以不必过于焦虑。
换个角度想,如果注定将来要投入到快生活、快节奏中,那么也许最初几年的“慢”,是生命特地赐予孩子的礼物呢?
谢邀 @知乎亲子 。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75

主题

79

帖子

736

积分

村民

Rank: 4

积分
736
六尺五寸 发表于 2021-11-17 16:45:15
大多数小朋友做事就是慢的,我们要先接受这个事实,再在这个基础上谈如何让他们配合我们“快”一些。
身为早幼教从业者,我就从2-6岁幼儿的角度来说一说自己的经验和思考。
我家刚上幼儿园小班的啾啾,也是一样,每天早上起床后,拖拖拉拉穿衣,磨磨蹭蹭吃饭,要花一个半小时,才能完成从起床到出门上学的所有步骤,在我们成人看来,也不过就是穿衣、洗漱、吃饭、大号、穿鞋出门这几件简单的事,怎么就拖了那么久。
你问我着急不着急——我当然着急,可我也知道,这事急不得。
想要改善情况,我们就得先了解孩子为什么慢,不同的孩子,不同的事情,可能原因都不同,但归纳下来,主要有这么几个原因:

1. 他们“有意注意”尚未发展完善。

“有意注意”,是心理学上的说法,通俗来说,就是需要抗干扰的注意。
小朋友的大脑尚在发育中,控制“有意注意”的大脑皮质额叶要到大约7岁才能达到成熟水平,那么这个阶段,他们的“有意注意”还未得到充分的发展
举个例子,跟小朋友玩看图片说反话的游戏,让他们看到太阳的图片必须说“晚上”,看到月亮的图片必须说“白天”,3、4岁及以下的孩子犯错率是很高的,因为他们难以抵制使他们的注意分散的分心物。
因此孩子自制能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常在做一件事时被其他新奇的事物吸引,是正常现象。我们注意观察也会发现,孩子在“磨蹭”的过程中,是不是总被其他东西吸引,难以排除那些干扰。
啾啾就是这样,他从房间出来,说要去卫生间小便,路过客厅时,他看到他的玩具小汽车没摆好,他会停下来,先摆好,才继续走向卫生间,走到卫生间门口,他还要去按一下门口附近的柜门,那个柜门是按压后弹出的,他很喜欢玩,每次路过都要玩,玩好后才进卫生间。

2. 思维发展的限制。

2-3岁幼儿的思维方式主要是直觉行动思维,即他们的思维是在动作中进行的,他们难以做到想好了再行动,而是边做边想,不能计划自己的动作,预见动作的结果;3-6岁时,他们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比直觉行动思维高阶一点,但也需要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或表象进行思维活动,也就是他们还是不太会凭借概念、判断、推理来进行思维,这些都和我们成人不同。
这也意味着,一方面,他们不太会根据眼下的情况,来推断事态的结果,另一方面,他们也不太理解大人说的一些概念。你跟他说,再不行动起来就要迟到了,他不一定能理解“迟到”代表着什么,或者他无法预知“迟到”将带来什么,除非你把更形象的场景描述出来,比如“如果我们太迟到学校,户外活动结束了,今天你就没法玩滑梯了”,他才有可能感知到事态的结果。

3. 没有时间观念。

低幼的孩子没什么时间观念,他们不能理解“时间逝去”的概念,对具体的时间也没有什么理解
举个例子,有次早上上学前,啾啾因病需要先吃药,他跟我约好,服完药后玩5分钟再去幼儿园,但他不肯吃药,一直磨蹭着,于是5分钟过去了,我指着时钟告诉他接下来不能玩了,因为这5分钟已经过去了,他不高兴地表示:“妈妈,这次不算,让时钟再来一次。”在他眼里,时间是可以倒回去重来的。
也有的时候他会说,今天我不想8点半上学,我想10点半上学;今晚我不要9点睡,我要3点睡。他说这些的时候,其实并不理解这些时间节点到底是在什么时候,那些时候又应该做什么。

4. 精细动作能力也还在发展中。

如果是差不多年纪孩子的家长,应该都见识过孩子自己穿衣、穿鞋的速度吧,是不是慢到我们恨不得上手替他做了。
啾啾从快3岁时学会用筷子,到现在用了1年,依然不熟练,吃饭时,筷子上的东西不小心掉下去,他有时要重新夹5次才成功。
通常孩子在2-3岁时,学会拉衣服上的大拉链,3-4岁时学会系上和解开衣扣,5-6岁时才能学会系鞋带——他们精细动作能力的发展,是个比较缓慢的过程——这些在我们成人看来,如此简单的事,他们需要花个几年,才能掌握和熟悉起来。
所以看孩子穿衣、穿鞋、吃饭慢,真不一定是他们拖延和磨蹭,而是能力没达到可以加快速度

5. 害怕失败、犯懒,或处于反抗的情绪中。

害怕失败这一点,比较像我们成人因完美主义倾向而拖延的现象,孩子们可能觉得自己不擅长某事,或觉得成功率不高,他们就拖拖拉拉不愿意去完成。比如在幼儿园里,老师让孩子去完成一个活动,或搭个比较难的积木,一些孩子就会磨蹭不愿行动了。
犯懒也是常有的事,比如我家地上玩具非常多,多到不知道怎么收拾时,让啾啾收拾,他也会拖延,会表示“要收拾那么多,好麻烦哦,我有点不想收拾”。
反抗情绪时的拖拉,更多的表现为抗拒,多出现在家长不断催促时,孩子会直接发脾气不干了,这时孩子会有一种自己做不了主的失控感,或自己确实做不好那件事的沮丧感。

大多数时候,孩子也并不是故意要慢要拖延,如果想要让孩子配合我们快一点,我推荐一些方法——当然,方法不一定适用所有的孩子或所有的场景,权当抛砖引玉,给大家参考。
1. 给孩子留足时间。

可能会有人说,这都什么方法啊,说了等于没说,人家就是想节省时间,才需要孩子快呀。
但前文说了,孩子的世界,就是慢的,而且养育孩子不就是需要耐心吗,给足孩子时间,让他们以自己的速度进行,我们适时提醒和引导,孩子对整个过程有掌控感,也能在经验中形成自身更好的判断力
如果怕出门遭遇堵车迟到,就带孩子早点出门,如果怕孩子在路上磨蹭,就在路上多预留时间,还可以慢下来和孩子一起在路边闻闻花香看看白云。比如我现在知道啾啾早上要折腾1个半小时才能出门,我就提早2小时叫他起床,让他有足够的时间慢慢穿衣、慢慢吃饭,就算去卫生间的途中耽误了一会儿,也没关系。

2. 游戏加速法。

游戏一直是幼儿教育的核心方式,当孩子参与时,他们的状态是热情、积极且注意力高度集中的,在游戏里引导孩子,也能激发孩子的内在动机。
所以我们在引导孩子时,只要把孩子带入到他们感兴趣的游戏中,孩子很容易积极配合我们
举个例子,当啾啾吃饭开始“出小差”,停止咀嚼,陷入思考时,我家老陈就会说:“水泥搅拌车,你今天搅拌水泥的速度怎么那么慢?你看我这辆水泥搅拌车,搅拌得多快呀!”平时他们玩时,会把自己当成各种工程车,所以一旦老陈这么说,啾啾就会主动加快咀嚼速度,并且配合老陈的提示“请加一勺‘水泥’,请加一勺‘水’”等,把自己的“水泥”给迅速搅拌完。
再举个例子,有时啾啾躺在床上磨蹭着不肯起床,老陈就佯装放屁的样子,还说把屁塞给啾啾,然后自己跑开了,收到“臭屁”的啾啾自然瞬间就跳起来,追出去,定要把“屁”塞回去才是。
我家有无数这样的瞬间,我和老陈都会编一些小游戏,引导啾啾参与到接下来的任务中,而且效果确实很好,孩子开心,我们大人也开心,不会因为催促而彼此烦躁。
当然,不是说只能固定玩某种游戏,而是我们可以根据孩子自身的爱好,和当时的场景,随时调整玩法,只要能引导孩子积极参与,让孩子自愿“快”起来,就达到效果了

3. 移情加速法。

严格来说,这同样也是一个利用游戏的方法。
在空闲时,可以和孩子进行角色互换的扮演,孩子在什么事上拖拉,我们就扮演当时的他,让他来扮演家长,由他来处理孩子的拖延问题
我和啾啾在家也很经常玩这类扮演游戏,我扮演啾啾,他扮演妈妈,去“上学”前,我也会说“等一下嘛,我还想再玩一会儿玩具出门”,故意拖延。
在游戏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孩子运用的处理方式,就是在模仿我们大人的处理方式,而有时他也会简单“解释”自己慢的原因。这样做的好处,不仅在于能帮助孩子区分自己的视角和他人视角,学着从他人的视角来看待自己的行为,也能帮助我们成人来调整自己平日对待孩子拖延的方式

4. 计划拆分法。

这个方法可以用在引导孩子做一些稍有难度、步骤比较繁琐的事情上,因为这些事孩子无法直观地知道怎么处理,或他们无法清晰地获知所有步骤,需要我们来帮他们拆分。
比如啾啾刚上幼儿园时,从早上起床到出门上学,中间他需要做哪些事,他自己肯定是没有明确目标的,我就帮他在白板上画出来,他做完一项就可以自己标记一项,他能清晰地知道自己做了哪些事,还有哪些事没做,且当他把步骤全都标记完之后,他也能清晰得得知是时候出门了。

有什么好的方法可以让孩子不再磨磨蹭蹭呢?-1.jpg

这种方法也并非一定要用画的,只是这个计划和步骤,需要我们预先拆分好,再来引导孩子。比如用在收拾玩具上,也是可以的,满地乱糟糟的玩具,孩子不知从何收起,我们可以引导孩子“先收拾小汽车”,“接着收拾积木”,“再把超市水果玩具送回家”,拆分步骤以后,孩子有了明确的目标,他们执行起来也就更容易、更快一些了

5. 时间感知法。

孩子太小,还不太能感知时间,平时我们可以用上一些道具来给予提醒。
比如用个计时1分钟的沙漏,用以提醒孩子“沙漏流完,你就要停止玩玩具,来洗澡了哦”。

有什么好的方法可以让孩子不再磨磨蹭蹭呢?-2.jpg

还比如用个小闹钟,告诉孩子“分针从3走到6,闹钟响时,你就要停止看动画片了哦”,快到6时我们可以多提醒几次时间快到了。
不过,我想,这个方法比较适合用以辅助,因为我们无法指望一个低幼的孩子能真的感知时间且做到自控,毕竟很多成人也难以做到呀。

方法当然不止于此,大家可根据自家孩子的状况进行调整。
必须要注意的是,尽量以鼓励的方式替代催促,因为催多了真的挺烦人的,就拿我们自己来说,如果在工作上被上司不断地催促,一定也觉得烦躁不堪吧。
而如果和孩子约定好,某件事孩子做得比较快,就可以让他再玩一会儿,那么也请一定要信守承诺,不要在孩子做到后,我们觉得还有时间,就直接支配来让孩子做别的事,而剥夺了他玩的权利。
另外,有些人提到要让孩子对自己负责,自己承受拖延带来的结果,这个方法我认为比较适合用在学龄孩子身上,不太适合用在幼儿身上,因为前文说了,幼儿难以预见事件的发展结果,如果对幼儿用这种方法,其实是属于让孩子被动去承受结果,被动去承担责任的,效果真不一定好。
孩子的世界就是慢慢的,随着不断地成长,他们也终将“快”起来,所以不必过于焦虑。
换个角度想,如果注定将来要投入到快生活、快节奏中,那么也许最初几年的“慢”,是生命特地赐予孩子的礼物呢?
谢邀 @知乎亲子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15

帖子

504

积分

村民

Rank: 4

积分
504
123458663 发表于 2021-11-17 16:46:14
关于吃饭拖拉,我的私家绝活是:规定孩子某时间段吃完(比如10分钟),时间到如果没有认真吃,就收碗;如果时间到了但很认真还是没有吃完,还可以增加时间。

有什么好的方法可以让孩子不再磨磨蹭蹭呢?-1.jpg
对于娃磨蹭,我有以下办法:
1、列清单。让孩子对时间安排有一个整体概念。
2、给选择。发挥自主性,激发主动性。
3、定规则。比如某时间段内做到某事就奖励,做不到就不奖励。
4、用游戏沟通。比如催起床,我就和他它扮演睡美人(她睡美人,我王子)。
最后,孩子拖拉主要是时间觉还没有完善~大人也不要太着急压力啦。
时间允许带着娃去“牵着蜗牛去散步”~
我是 @燕掌门AngelWu ,每天和你讨论儿童教育话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12

帖子

484

积分

青年

Rank: 3Rank: 3

积分
484
尘风调尘f 发表于 2021-11-17 16:46:54
走孩子的路,让孩子无路可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14

帖子

456

积分

青年

Rank: 3Rank: 3

积分
456
内皮愿居 发表于 2021-11-17 16:47:48
首先,要有足够的陪伴和正确的互动方式;其次,从小养成训练,越早开始越好;然后,从有趣的游戏中逐步带入各项生活、学习事项,不仅教会孩子会做具体的某件事,会阅读、写字等等,同时还能根据孩子能力预估合适的时间,先带后辅,直到孩子养成事前能规划时间并能独立在计划时间内完成,养成过程注意让孩子充分体验到按计划时间完成事项的成就感和收获,尽可能对每件共同参与的事项进行事后总结与感受分享、并做有意义的激励,如时间利用率提高了,节省的时间可以去溜冰、去攀岩等等。要孩子不磨蹭,家长得自己先有足够的耐性与规划性,一步一步养成,或自己原本就是这样生活与工作,只要有足够的耐心,言传身教,孩子会逐步跟上,或要有更多耐心与孩子一起学习一起养成一起成长,激励孩子的同时也是激励自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19

帖子

480

积分

青年

Rank: 3Rank: 3

积分
480
想唯你悸动悸v 发表于 2021-11-17 16:48:13
1. 针对条理性差——学习无方法的磨蹭
孩子写作业总是慢慢腾腾,有时候甚至不知道老师都布置了什么作业。作业写的乱无章法,题目经常会做错或漏做。在家做作业之前准备文具也是混乱。每次等到写错了,才发现没有准备橡皮;铅笔折断了,才发现没有准备削笔刀,一会儿拿这个一会儿拿那个,这中间磨磨蹭蹭就花去好多时间。
解决对策:
父母要教会孩子先做什么,后做什么。让孩子自己动手安排自己的事务,甚至可以让孩子帮忙父母做点家务,这样孩子就慢慢学会规划和条理。心理学上有种说法,叫理论。世界上许多事情都遵循理论,如果我们有20%不做,孩子就能完成20%,如果我们要80%不能做,孩子就能做80%。
2.针对学习基础差——学习没有兴趣,学习有困难的磨蹭
有的孩子因为学习基础差,作业不会做,写作业自然而然的就慢了。还有的孩子,对学习没有乐趣,即使会做也不想去做。如果你的孩子属于这种类型,那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怎么去弥补孩子的缺陷,怎么让孩子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解决对策:
建议父母好能教孩子如何调换顺序做题。如果遇到不会做的题目,可以先做其他的题目,后再做不会的题目,这样就可以节省时间,也不会打断孩子的思路。
3.针对时间观念差——不会管理时间的磨蹭
孩子如果没有时间的概念,写作业、做事磨蹭也就是自然的事了。许多家长总是什么都替孩子想好、安排好,“该写作业了。”“到练琴时间了,别看电视了!”“该洗澡了!”常常能听到家长这样一遍一遍地提醒孩子、催促孩子,家长总是替孩子安排好了时间,孩子当然不用操心怎么安排时间了,也就很难有时间观念了。因此,如果你想让孩子成为时间的主人,你就让孩子自己安排自己的时间。
解决对策:
注意力专项训练
(1)每天准备几十个简单的加减法口算题(年级不同,难度不同)。
(2)一分钟写汉字训练,找一些笔画和书写难度相当的生字。
(3)一分钟写数字训练。每天让孩子练习一分钟写“0123456789”的书写。
(4)到专业训练训练机构进行训练。大家如果还有什么相关的问题还可以私信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9

帖子

456

积分

青年

Rank: 3Rank: 3

积分
456
傻傻的袋鼠 发表于 2021-11-17 16:48:56
我的建议是:控制时间!
比如:孩子吃饭磨蹭,就定个午餐时间,到了时间就要结束,再下一次开始饭点到之前,绝对不要再让他吃任何东西!全家要统一意见,绝对要将后路断干净。在这段期间内,全家也要做好表率作用!放心,饿一两次,孩子是饿不坏的。
如果担心孩子饿坏了,还有一个方法,就是给孩子定规矩,不吃完了,不能离开餐桌,随便他吃多久,也不能离开!家长可以在目光能及的范围内做任何事情,但绝对不允许离开餐桌!
把所有的磨蹭都交给孩子,让他自己接受磨蹭的后果。试几次,他一定会有改变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12

帖子

480

积分

青年

Rank: 3Rank: 3

积分
480
高原789 发表于 2021-11-17 16:49:36
原标题:CCTV央视记者探访叛逆孩子考上清华不为人知的背后
清华大学,坐落于北京西北郊,是中国综合性大学,清华大学是中国乃至亚洲最著名的高等学府之一,这里不仅卧虎藏龙、大师辈出,还是中国培养出亿万富豪和文化学者最多的地方。


2021年,李鑫以659分的高考成绩拿到了清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成了周围所有人追逐和羡慕的对象。然而就在两年以前,李鑫还是一个令家长头疼、让老师抓狂的问题少年,因为打架被记过2次、在寝室里看黄片被抓1次,谈恋爱、逃课、考试作弊、赌博、四处游玩,反正该干的坏事,他几乎全干过。

大家都说:这个孩子其实很聪明,就是因为太懒,整天就知道玩手机,不愿意学,所以成绩才会上不去。妈妈为了让这个“混世魔王”能有点出息,给孩子请过最好的家教、报过最好的辅导班,可这个不成器的东西,似乎对所有的坏事都有兴趣,唯独对读书提不起任何兴趣,不管家长怎么打、怎么骂、怎么讲道理,他就是一点也不长进。


李鑫最大的缺点是“自控能力差,喜欢玩手机和电脑游戏”,李鑫妈妈以前的策略是一旦发现就禁止,可最终的结果往往是:妈妈越禁止,孩子沉溺得越深。

李鑫最后之所以能考上清华,是因为李鑫的妈妈改变了孩子的学习方法。

对于李鑫的学习问题,妈妈已经陷入迷茫,她已经不知道用什么方法能够让孩子对学习有兴趣。2020年,李鑫妈妈在同事的聊天中发现,同事的孩子跟自己的孩子出现一样的问题,成绩差不爱学习,但是现在却可以考入重点大学,父母还不用怎么去管,在追问下才知道原来她们是让孩子改变了学习方法。在同事的推荐下,李鑫妈妈刻不容缓的去给孩子买了一套,使用一周后发现,李鑫对学习不反感了,1个月之后成绩有了飞跃的提升,对于之前的辅导班、培训班,李鑫妈妈后悔不已,早知道有如此大的改变,她早就买了,也不会花那么多的冤枉钱。

CCTV中央电视台专题访问报导,问题孩子也能考上清华!

李鑫的妈妈告诉我们,之所以李鑫后面有如此大的改变,她主要是让孩子按照这套学习方法系统性学习,这套学习方法其实很简单,总结起来也就三个步骤,如果家长都能够让孩子去学习,她相信大部分“无药可救”的孩子,都将走上人生巅峰。

究竟是一套什么样的学习方法改变了一个问题少年?
记者了解到,李鑫学习的这套方法是由世界图书音像电子出版社,根据“中国教育之父”孙维刚老师的教学方法,精心研究出的一套高效学习方法,根据小学、初中、高中内容编写,适合各地学生使用。

据北京四中师生调查发现,74.6%的学生,尤其成绩中等或一般的学生都感叹,考试时间短、题目做不完、题目陷阱多、很容易出错,还有的学生反映听老师讲能听明白,但一做题就卡壳,不知道如何下手。“它”是一种科学、迅捷、有效的学习方法。它将各科的知识集中起来,将难点、重点化繁为简、化难为易,让学生一目了然,就像导航仪一样,指引着各科的学习精华,这样学习起来会更有方向、有目标。同时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creativity)提倡高效学习(efficiency),让其在创造和高效的基础上轻松迈入成功之门。


这套教材在国内许多城市已经做了实验和推广,均取得不错的效果。在投入市场之后,因为其独特的学习模式和明显的提高效果,而获得了家长和学生的肯定,在帮助了无数学生的同时也打造了自己的名气和价值。到底“它”有什么样的优势和威力?


1293名中高考状元强力推荐它,3“差班生”奇迹赶超“尖子生”
2021年田文婷因一人独获全省“数学、理综”双科状元,成了最耀眼的明星。人说理科是男生的强项,而田文婷却颠覆了这一说法。各大媒体纷纷报道,无数记者背后做了更深的调查,竟然发现被无数学生和家长称赞的“才女”,高三上学期还是成绩平平,仅仅几个月的时间学习,让她华丽变身,一举夺得数学理综双冠军。


田文婷说:凡是书上的公式、定理我都背的很熟,可是考试还是考知识点的灵活运用,背的再怎么熟练不会用也等于零。很多大题我根本不知道该从哪入手,找不到切入点。卷子上的大题,我几乎没有完全做对过一道。一直觉得是自己脑子笨,甚至非常后悔当初选择理科。直到用了它,我才明白,学不好不是脑子笨,而是没找到方法和窍门。很多问题其实就是隔着一层窗户纸,它就是把这层窗户纸捅破。它最大的优势就是化繁为简,把复杂的数理化问题总结出一套最简单的“应对学习法”,让我一看题,就知道切入点在哪,然后直接套用里面讲的解题模块,简单几步就能算出正确答案。

用后传统解题法减少8步

实验班进步最大的学生吴凡如说:我觉得这套学习方法非常简单实用,原来我的数学成绩一直不是很好,主要是之前基础就挺差。每天回家就是埋头苦学,背公式、背定理、看例题到十一、二点真是家常便饭,但是成绩还是原地踏步没有起色。它完全颠覆了我平时的做题方法和思维模式,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和做题的正确率,最重要的是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仅仅2个月的时间,我的数学成绩从班级垫底,一下子窜到了单科第一名。在正确的学习方法的指导下,努力学习,没有什么是不可能发生的。


这套学习法是由清华大学百名一线名师,根据中国教育之父孙维刚的教学方法,潜心研究的一套最科学、高效、简洁的学习方法。让学生清晰建立数理化各科知识脉络、明确掌握各种题型最简单解答步骤,在考试、做题过程中,能够一眼洞悉题目机关,快速找到切入点,通过套用老师总结的解题模块,能够以最少的步骤、最短的时间得出正确答案!

央视著名主持人鞠萍强烈推荐的一套学习产品
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的鞠萍说:“没有好的学习方法是目前孩子诸多学习心理障碍中最普遍、最具有危险性的问题,可以直接导致学生成绩低下,造成不求上进的消极心态,甚至导致辍学,并影响人格的形成。如果学习方法有问题,那家长越努力孩子的问题就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大!为什么有的孩子学习好,而有的孩子学习差呢,最根本的原因是方法问题,它就是提供了一套这样的方法,家长们都应该去给孩子学习。”


叛逆3年的孙子,渐渐迷途知返

“孩子的父母工作忙,没时间管孩子,他爸爸脾气大,但就是没好的方法,孩子写作业磨蹭,电脑玩起来就没完,学习中下等简直愁死了。后来圈里朋友推荐我用这套学习法,学习过后奇迹真的发生了,厌学沉迷网络3年的孩子渐渐迷途知返,2个月以后,4门功课提高了20分。后悔呀!真该早点用。现在,就连他最讨厌的数学,他都开始感兴趣了。因为亲身经历了,所以才推荐给大家!”

这套学习法获得了专家名人一致好评
2017年,全国学习科学学会,天津教育科学研究院联合主办的,全国普级推广会在庄严肃穆的人民大会堂隆重招开,163位国内权威教育专家,350多名特邀嘉宾参加大会,它也成为中国首套走进人民大会堂的学习产品。


由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倪萍倾情主持,中国科协副主席高潮、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田慧生、全国学习科学学会会长周之良、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郭永福、中国创造学会会长甄健民、天津教育科学副院长秦健国等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纷纷肯定这套学习法的内容和所取得的成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14

帖子

468

积分

青年

Rank: 3Rank: 3

积分
468
醉生三世醉y 发表于 2021-11-17 16:49:46
这个问题太简单了,孩子磨磨蹭蹭,那你就放任它去磨蹭吧,只要是他的事情,就让孩子自己来做就可以了,你所负责的就是把你应该做的事情做好,至于他的事情,他爱怎么磨蹭就怎么磨蹭?因为后面的结果是他最不想得到的。
其实分析一下孩子磨蹭的原因,主要就是因为父母对孩子的事情包办的太多了,就拿上学来说,父母给孩子整理书包,父母为孩子准备好文具,父母早晨起来叫他孩子起床,父母为孩子准备完早饭。所有的事情都是父母给孩子做了,那么孩子当然就不用管了,至于时间上,你做的事情有一定的时间观念,那么孩子也在时间上,就不会有紧迫感。
所以,想解决孩子磨蹭的问题,那么就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一个没有提前通知孩子的前提下,不去为他整理书包,不去为她找第二天要穿的衣服,不去为他准备文具,也不叫他起床,至于孩子几点上学?那就看他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去。迟到是他的事情,学习用品准备不全是他的事情,衣服穿的整不整齐是他的事情,我们应该把这些事情还给孩子,让他自己去承担他所做事情带来的结果,让他自己从中深刻的意识到,他要怎么去改变三次他基本就改正过来。在第一次上学迟到之后,你就告诉他上学是你的事情,你什么时候让我送你,我就什么时候送你到学校,至于你迟不迟到?那是你让我什么时候送你的问题。
做父母的每天上蹿下跳,像一个猴子。孩子呢?每天不急不忙,总是能等到最后的那一刻,看见猴子急眼了,才停止对猴子的挑衅。作为家长,我们应该反转耍猴人和猴的关系,不能老让孩子牵着我们的鼻子走。

有什么好的方法可以让孩子不再磨磨蹭蹭呢?-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14

帖子

463

积分

青年

Rank: 3Rank: 3

积分
463
百事乐844 发表于 2021-11-17 16:50:18
不要想着如何去改变孩子的行为。而是首先要给孩子建立一个正确的认知。人的认知程度指导了人的行为方向。可能作为家长你认为磨蹭是不好的。但是孩子的内心世界确未必意识到这一点。所以建立一个正确的认知观念很重要。你比如说可以和孩子做游戏。比赛干某一样事。然后告诉孩子。谁先做完有奖励。然后故意让他先做完。但是你还不能让他觉得你是故意输给他。久而久之就会习惯成自然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3下一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作者

skyllla69

青年

  • 主题

    11

  • 帖子

    13

  • 关注者

    1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宝宝村 | 赣ICP备19014419号-1 |网站地图
Powered by baobaocun.com!  © 2019-2020版权所有宝宝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