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2022-3-23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不必担心他太过“科学理性”,这是8岁孩子正常的认知;
也不必担心他不“纯真感性”,他也许只是用对童话的嗤之以鼻,作为盔甲掩饰自己对老人逝去的伤心,或者在不知如何面对时,选择了拒绝。
一个对死亡有科学认识的大人,在面对家人去世的时候,也能哭得像8岁的孩子。
孩子的科学知识,并不能单独成为面对死亡的盾牌,哭着说父母的死亡“变星星”是骗自己,并不是因为坚信科学与真理,反而是孩子面对死亡时,最大的纯真和感性——
老人去世,让他切身感受面对去世,发现,死亡远远不只像书上说的那样腐烂与循环那样简单。
无论死亡也好,嫦娥月兔,圣诞老人,童话故事也好……一种是从自然科学的角度去看,一种是从人类文化的角度去看。

8岁的孩子,正在这样一个冲突的阶段,他的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到已经能够理解简单的科学解释的水平。但他正在发展的身心,和有限的经验,在面对心理、社会、文化等混杂在一起的问题时,自然会遇到挑战。
关于孩子如何面对死亡,有哪些是值得我们了解的呢?
最初,人们认为,死亡对孩子来说是个难以理解的概念。
心理学家皮亚杰曾发现,6岁前孩子关于死亡的思维,有以下特点:

  • 泛灵论——认为世界上东西都是活的,总是活的。
  • 魔法思维——人可以因为别人的愿望死亡,也可以随时活过来。
  • 人为主义——事情的存在是为了人,玩具可以修好,人死了也可以救活。
后来,人们发现,随着社会进步与养育教育方式的提升,孩子对死亡的理解,超出大人的预期。
很多研究显示,早在6岁前,还没上小学的孩子,就已经对死亡有了相对科学的认知。
例如,2006年中科院心理所的一项研究中,参加测试的4-6岁的学前儿童很明确地知道,非生物不能死亡,生物会死亡(但存在随着年龄变化的认知发展过程)。
这些幼儿园的孩子们,还能够认识到死亡的不可逆性——死了就不会活过来。孩子们普遍都喜欢童话故事,但研究中没有一个孩子认为,魔法会让人死而复生。
在死亡的普遍性必然性方面,很大一部分孩子能认识到死亡的普遍必然性——生物没有例外都会死亡。
当然,也有一部分孩子存在偏误的理解,例如认为自己和爸爸妈妈这样的年轻人不会死,爷爷奶奶这样的老人才有可能会死。
对孩子来说,理解死亡,有三个重要维度,分别是是:不可逆性、功能丧失性、普遍必然性。
一旦开始去理解死亡的概念,就会逐步认识到:一旦死亡无法复活,所有生命机能会停止生命不复存在,所有生命都难逃一死。
8岁的孩子,能说出“人死后腐烂被细菌分解,然后变肥料被植物吸收,而且人死后是不会有意识的,什么都不知道、什么都没有”,是符合他的认知水平的。
一方面,说明他对死亡的理解发展到了这个年龄段正常的水平。
一方面,说明他比较喜欢科学类阅读,能复述或者一定程度理解生命之间的关系,解释一些现象。
但关键是,只是如何“科学”地认识死亡,对人来说是不够的。
中国的文化特点,让很多家庭不太愿意谈死亡。当周围有死亡发生时,有人也会选择让孩子回避,忌讳讨论死亡,害怕带来伤害。
但死亡是无可避免的,很多孩子,都是直到家里非常亲近的人离世时,才被直接推到死亡面前,面对死亡。
例如我自己,中学时外婆的去世,自己挣扎了很久才接受与从持久的悲伤中恢复。
无论是4岁的孩子,还是8岁的孩子,抑或40岁的成年人,相比于从科学角度理解“什么是死亡”,更难的是从心理角度接受“如何看待死亡”“如何面对死亡”。
“生命的诗意”,更是需要一生持续的感知、学习与领悟。包括死亡在内的生命教育,值得从小就开始。
生命教育,以生命为基点,培养孩子的生命意识与智慧,保护生命不受伤害,引导追求生命价值,活出生命意义。其中,包括人与自己,人与他人,人与生命(含死亡),人与自然。

  • 在3-6岁期间,就可以从科学教育的角度,认识生命过程,了解死亡的概念。
  • 在3-6岁期间,就可以从生命教育的角度,面对死亡,理解死亡,珍爱生命。
它们缺一不可,也经常无法分割。
对大人来说,可以从两个角度来支持孩子和引导孩子↓
1.自己如何认识死亡,孩子如何认识死亡

①先从自己面对死亡开始
回忆自己对死亡的认识、态度,以及童年时关于死亡的经历。自己希望改变当时怎样的认识,以及这些经历是不是影响了自己和孩子谈论死亡,探讨死亡。
②了解儿童对死亡认知的一般规律
了解不同年龄和水平有什么普遍特点,在日常教育中可以了解孩子的阶段,也做到有的放矢。
我国的研究者曾经对3.5-6.5岁儿童的死亡认知进行了研究。发现儿童对死亡的认知是随着年龄发展而不断提高的,总体上可以划分为三个水平:
水平Ⅰ:对死亡特征不能清楚认识。儿童也不能理解人会死的问题,尤其不能理解动物和植物会死的问题。
例如,儿童还认为,就是奶奶死了,也会给他讲故事、买好吃的,还会在梦中想念他。
水平Ⅱ:能够根据某些具体原因,比较清楚地解释死亡特征。但是,表现出强烈的自我中心意识和情感色彩。
例如,儿童认为:老爷爷、老奶奶生病治不好会死,因为他们太老了;他自己生病能治好,因为他还太小,还没上学,永远不会死的。
水平Ⅲ:能够依据一定的自然原因、疾病原因和意外原因来解释死亡,认为死亡是生命的结束,人死了不能再活;任何人、动物和植物都会死;死去的人、动物和植物既不能走,也不能想问题,并使人感到伤心、难受和悲哀。这意味着,儿童对死亡特征的四个维度和外延的认知达到较高水平。
例如,儿童认为,人会老死,得病治不好会死,车祸、中毒、水淹和被害等事故都会致死;动物由于生病、没东西吃、没水喝也会死;植物因没有阳光、水分和土壤或被人砍伐也会死。儿童还对死亡事件普遍地表示出伤心、恐惧、难过和惋惜等情感。
研究显示,各年龄段孩子达到不同发展水平的情况如图。可以看到,儿童对死亡的认知是随着年龄发展不断提高的。

孩子坚信人死后会被细菌吃掉,不相信美好的故事,该如何与 ...-1.jpg
我家小朋友现在4岁7个月,刚刚和他从不同角度聊了几句关于死亡的问题,以下是他的一些说法:

  • 1-我们都会死,衣柜不会死因为它本来就是死的。
  • 2-如果你不生病,不被车撞,不受伤,就能活很长时间。当然,你也不能抽烟。
  • 3-但你要是很老很老,活完了,也会死。
  • 4-死了以后什么也做不了了,也不会想事情。因为你的大脑也死了。
  • 5-你死了后埋到土里,肉就会腐烂,但骨头不会,最后你就变成一堆白骨。要是烧的话,就连骨头也烧没有了。
  • 6-鸟也会死,树也会死。树你砍断就死了,或者自己老死。
可能有人觉得这样的回答,对中班小孩来说,似乎很早熟,但其实在4.5岁年龄段中,这种水平III的认识程度,是有相当一部分孩子的——在20多年前就已经是这样。
但是他对死亡在情感上的反应还很“真空”——没有太多惋惜、难过、伤心。因为这个年龄孩子还不太擅长在纯粹的想象中共情。
这就提示反思,平时可以在阅读、故事中,呈现一些死亡与情感的主题与内容,来丰富他的间接体验和认知。
关于死亡的童话,文学性的表达,和认识死亡并不矛盾与冲突。因为死亡对活着的人的影响,也是死亡概念的一部分。在这里,死亡是一种情感,是一种生命与生命之间的关系。
相比于死亡的科学事实,童话传说,文学作品中,有更丰富的是关于死亡的情绪、情感、文化方面的内容,润物细无声地为有一天,真的与死亡正面相对时,积蓄精神力量。
2.从科学教育与生命教育两个角度认知生命与死亡

一方面,把死亡放置在生命产生、发展、消亡的完整过程中,能帮助孩子更全面地认识死亡,珍爱生命。(生命体、生命过程也是小学科学领域中的内容)
一方面,把死亡放在一些人文属性比较强的主题中,能帮助孩子更感受生命的美与宝贵。
把这两点包括得比较好,且兼具科学教育、生命教育,以及文学与艺术的美感,对4-6岁学前儿童和6-8岁的小低儿童来说,莫过于绘本了。
我基于小学科学生命科学领域的知识结构图,结合幼儿与小学生命教育中的常见主题,做了一份关于生命与死亡的绘本书单,并打算持续补充。
一份以人文为主,重点关于动植物和人类,在经历或面对生命与死亡之中的生命情感
一份以科学为主,重点关于动植物和人类生命的过程,以及微观或宏大背景下生命整体带来的感受;
此类的图画书有很多,且还在层出不穷,完全不需要买太多。但是,非常建议在为孩子选择生命主题绘本时,故事类与科学类均衡地区配置。
毕竟,死亡是相对于生命,而生命不止关于人类。
毕竟,死亡是离开者的消失,却同时是活着的人的回忆与思念的开始。
毕竟,当谈论死亡的时候,除了逝去的生命,说的更多的是生命的传承与生生不息。

①文学类

孩子坚信人死后会被细菌吃掉,不相信美好的故事,该如何与 ...-2.jpg
②科学类

孩子坚信人死后会被细菌吃掉,不相信美好的故事,该如何与 ...-3.jpg
参考资料:

  • 张向葵,王金凤,孙树勇,吴文菊,张树东.3.5~6.5岁儿童对死亡认知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8(04):8-11.
  • 李丹,陈秀娣.儿童生命认知和生命体验的发展特点[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9,25(04):1-7.
  • 朱莉琪,方富熹.学前儿童对死亡认知的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01):91-93.
孩子啊,愿你知道死亡的真相,也愿你知道生命与爱的宝贵与美好。

@知乎亲子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成为第一个回答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作者

浪子孤女

村民

  • 主题

    38

  • 帖子

    39

  • 关注者

    1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宝宝村 | 赣ICP备19014419号-1 |网站地图
Powered by baobaocun.com!  © 2019-2020版权所有宝宝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