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2022-4-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我来给一个角度稍微不同的回答。我认为大部分大吼大叫的家长最大的共性是:在学习这件事上无法和孩子共情。
任何一个家长在日常生活中都很容易和孩子达到共情的状态,通常在双方情绪愉快的时候更加畅通无阻,例如小孩有什么事情特别高兴,那正常的家长也会感到情绪比较愉快;对于一些负面情绪,比如孩子受伤了,或者玩游戏输了开始哭等各种情况,一般家长起码在一开始的时候也是会感到同情去安慰孩子,当然这种耐性的持续长度会因人而异。
但是在孩子的学习上,家长通常更难以做到这种共情。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通常人们讨论的可能是家长小时候成绩比较好,在记忆里自己都是举一反三的,通常这样对其他人的要求会比较高;或者个人不够佛系,急性子。而我认为,可能最大的症结是家长自身长时间没有进行过困难的学习活动。简而言之,家长本身在和自己孩子一样大的时候的记忆模糊,而且这一代人幼年的时候大多没有经过鸡娃的洗礼,学习的要求和内容远比现在的小孩容易,所以常常有一种“我以前从来不这样”的印象;因此其对学习的认知更多来自于中学或者大学的经验,而这些时期的学习内容其实很少,多数集中在重复训练,且认知方式和能力和小孩有很大的不同。将这些经验代入到小孩的体验中去,很容易得到小孩“讲不懂”“不愿做”的印象。
事实上,大部分家长打开一本自己从来没有念过的数学书,他/她的体验和学习表现未必比孩子要好多少,尤其是刚上学的孩子如果没有提前培养学习习惯和兴趣,可能内心对学习和做作业的印象跟大人翻开一本跟自己工作无关的书的看法一样:我为什么要做这个。有了这种举步维艰的体验,理解那种被智力挑战压到想要逃离的感觉,更可能对孩子感同身受,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理解如何引导孩子去克服这些困难。
总之我的建议是,既不要在这件事上把小孩子当成一个大人,试图用枯燥的重复训练代替教育;又要把小孩当成一个大人去理解,这样可能对亲子关系更好。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成为第一个回答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作者

  • 主题

    7

  • 帖子

    29

  • 关注者

    1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宝宝村 | 赣ICP备19014419号-1 |网站地图
Powered by baobaocun.com!  © 2019-2020版权所有宝宝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