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2021-9-22

跳转到指定楼层
题主看到的是一个令人头疼的4岁孩子,我看到的却是一个不愉快的孩子。
做一件事情上没有专注力,东张西望,没有耐心
做一件事情做不好就着急,遇到困难就放弃
一件事情不如意,开始流眼泪
每天在家学习一个小时,学习的过程也不开心,坐不直,脸上毫无表情

从题主的不多的描述来看,4岁半的孩子被家长要求:
    每天在家学习一小时学习的时候需要坐直,需要专注,不能东张西望做的题难度超过了孩子现有水平时,孩子需要耐心,不能着急,遇到困难不能放弃,不许流眼泪最重要的是他不开心,你看他脸上毫无表情,不想做题、做不出来着急,被要求继续做的时候只能哭一哭,却无法摆脱家长对自己的要求

是的,现在的孩子,或者说家长,面临着沉重的学业压力,尤其和周围人一比较,生怕孩子学不会了,学太晚了,跟不上了,所以哪怕孩子才幼儿园中班,也要在家开课,希望顺利度过幼小衔接。
那么,目前市面上的幼小衔接包括什么内容呢?
语文,主要是拼音和识字;数学,据传小学入学标准是学会100以内的加减法;英语,据说是要学会日常会话。

这些内容对4岁半的孩子来说,真的太难了。
语文:从去年开始小学一年级的语文课本已经将拼音挪到了开学后几周才教授,并且大概经过2-3个月的学习就迅速过度掉;识字倒还好,但写字对于孩子精细动作的要求比较高,至少应该从5岁以后再开始练习;
数学:5岁左右能写会1-10就不错了,尤其是数字8的书写,确实需要反复练习。孩子可能知道有2个糖,又多了3个,一共有5个,却不知道2+3=?这正是因为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还没有发育成熟,对抽象符号的学习还存在困难;至于100以内的加减法,其实真的没必要学太早,因为孩子只要能熟练掌握20以内的加减法,很快就能学会;
英语:日常会话倒不算难,但孩子从这时候再开始英语学习,确实不如早期启蒙的效果好,因为他们是以中文思维去学习另一门语言的,流行的自然拼读法也不适合用于英语启蒙,因为它所针对的是会听说英语的人,将听说材料转化为读写材料。

如果不符合孩子的认知发展和长大规律,过早地进入抽象符号的学习,只会让孩子失去学习的信心,觉得自己这也不会、那也不懂,从而越来越消极,缺乏学习的动力;退一万步说,即使通过大量的强制练习和反复记忆学会了,再过一年以后,孩子花1个星期就能轻松学会的内容,为什么要现在花费1-2个月的痛苦、打骂来完成呢?

更重要的是,家长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削弱孩子的内在动机,让他从小就开始厌恶学习,至少厌恶当前的学习方式和氛围。

那么,可以在家提前教幼儿园的孩子学习吗?可以,但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符合孩子的认知发展。
比如教数学时,不要上来就用抽象符号,让孩子做练习题,而是以孩子能理解的、形象的方式进行。放五颗糖,孩子和家长一起抢,看每个人能拿到几颗糖,这样教加减法孩子会觉得更有趣。类似地,利用数手指、数小棒、数积木等锻炼孩子的加减运算,孩子就会喜欢。
教各种形状,不要只是做题,而是从生活中寻找和发现素材等等。这些可以单独写一篇,就不在此赘述了。
其次,以游戏的方式进行。
孩子是在游戏中学习的。将英文单词的学习变成比比看谁先说出来,妈妈说单词宝宝能否找到等游戏;将数学的比大小变成贪吃的鳄鱼,哪堆大就吃哪堆,孩子就会喜欢玩,也记得牢。语文的学习可以讲故事,利用故事让孩子记住1-3个字,而不是仅仅拿着字卡让孩子硬背。
第三,降低挑战难度,让孩子建立学习的信心。
研究发现,大学生喜欢挑战最高难度以获得最高奖金,但幼儿园孩子只喜欢挑战一点点难度,否则就容易放弃。即便如此,幼儿园的孩子依然会高估自己的实力,出现挑战失败。
父母在教授孩子知识时,也需要将我们认为很简单、但对孩子来说很难的知识点打碎,让孩子在一步步成功的挑战中建立信心。例如,学会用三个等边三角形拼梯形,那么用四个等边三角形拼三角形时,就可以转化为梯形+三角形的已知问题。
父母教授时多给孩子讲思路,讲方法,讲自己的理解,而不是要求孩子会背加减法表,就能解决问题。只有这样,孩子才会获得一点点的挑战成功、一点点的满足感和自信、一点点的学习兴趣。
第四,让孩子意识到学习的价值——重视知识的运用。
学以致用,此话不假。
去过英语地区,孩子才知道学习英语,就能在国外也吃到好吃的、玩到好玩的,所以会努力去学他想说的话——对我家来说,就是各种食物的名称。
学会认字,就能慢慢看懂标识牌、故事书、商品标签。一旦发现孩子认识的字,就提示孩子,让他猜猜看写的是什么,原来这个就是巧克力,原来这里不能去,从而让孩子获得自信,想认更多的字。
至于数学,我家的玩法就更多了。小萌喜欢玩打仗的游戏,我们就用数字和他比拼:我出3个兵,你要出几个才能打败我呀,这是比大小;现在我又来了5个兵,一共多少个兵呀,这是加法;有2个兵被打败了,还剩几个兵,这是减法;我的兵以一挡二,所以你要派几个兵啊,这是乘法和比大小……小萌就很喜欢数学,因为他知道只有学好了数学,才能打过妈妈派出的各种兵。

我家小萌现在4岁8个月,他很爱学习,但他感受不到自己在学习。对他来说,学习就是玩,学习就是游戏,学习就是听故事……至少,他在学习的时候是开心的。并且对此充满了兴趣。

教育从来都不是一件轻松的事。
父母不是老师,也许很难像教课一样将知识点讲透、拆分细致,但我们能做的还有很多很多,比如不断鼓励孩子的努力,比如以趣味性、游戏性的方式引入孩子的学习,比如告诉孩子学习对他的生活到底能带来哪些立竿见影的短期好处和长期优势,比如……

我是相信愉快教育的。但这种愉快教育并非是让孩子愉快地学习,而是让孩子在我们的帮助下能通过一个个的小挑战解决问题,甚至在日复一日看似重复的积累中提升自己的能力,从而获得满足感、自信和愉快。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7

主题

25

帖子

514

积分

村民

Rank: 4

积分
514
小污鸦 发表于 2021-9-22 16:11:44
题主看到的是一个令人头疼的4岁孩子,我看到的却是一个不快乐的孩子。
做一件事情上没有专注力,东张西望,没有耐心
做一件事情做不好就着急,遇到困难就放弃
一件事情不如意,开始流眼泪
每天在家学习一个小时,学习的过程也不开心,坐不直,脸上毫无表情

从题主的不多的描述来看,4岁半的孩子被家长要求:
    每天在家学习一小时学习的时候需要坐直,需要专注,不能东张西望做的题难度超过了孩子现有水平时,孩子需要耐心,不能着急,遇到困难不能放弃,不许流眼泪最重要的是他不开心,你看他脸上毫无表情,不想做题、做不出来着急,被要求继续做的时候只能哭一哭,却无法摆脱家长对自己的要求

是的,现在的孩子,或者说家长,面临着沉重的学业压力,尤其和周围人一比较,生怕孩子学不会了,学太晚了,跟不上了,所以哪怕孩子才幼儿园中班,也要在家开课,希望顺利度过幼小衔接。
那么,目前市面上的幼小衔接包括什么内容呢?
语文,主要是拼音和识字;数学,据传小学入学标准是学会100以内的加减法;英语,据说是要学会日常会话。

这些内容对4岁半的孩子来说,真的太难了。
语文:从去年开始小学一年级的语文课本已经将拼音挪到了开学后几周才教授,并且大概经过2-3个月的学习就迅速过度掉;识字倒还好,但写字对于孩子精细动作的要求比较高,至少应该从5岁以后再开始练习;
数学:5岁左右能写会1-10就不错了,尤其是数字8的书写,确实需要反复练习。孩子可能知道有2个糖,又多了3个,一共有5个,却不知道2+3=?这正是因为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还没有发育成熟,对抽象符号的学习还存在困难;至于100以内的加减法,其实真的没必要学太早,因为孩子只要能熟练掌握20以内的加减法,很快就能学会;
英语:日常会话倒不算难,但孩子从这时候再开始英语学习,确实不如早期启蒙的效果好,因为他们是以中文思维去学习另一门语言的,流行的自然拼读法也不适合用于英语启蒙,因为它所针对的是会听说英语的人,将听说材料转化为读写材料。

如果不符合孩子的认知发展和成长规律,过早地进入抽象符号的学习,只会让孩子失去学习的信心,觉得自己这也不会、那也不懂,从而越来越消极,缺乏学习的动力;退一万步说,即使通过大量的强制练习和反复记忆学会了,再过一年以后,孩子花1个星期就能轻松学会的内容,为什么要现在花费1-2个月的痛苦、打骂来完成呢?

更重要的是,家长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削弱孩子的内在动机,让他从小就开始厌恶学习,至少厌恶当前的学习方式和氛围。

那么,可以在家提前教幼儿园的孩子学习吗?可以,但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符合孩子的认知发展。
比如教数学时,不要上来就用抽象符号,让孩子做练习题,而是以孩子能理解的、形象的方式进行。放五颗糖,孩子和家长一起抢,看每个人能拿到几颗糖,这样教加减法孩子会觉得更有趣。类似地,利用数手指、数小棒、数积木等锻炼孩子的加减运算,孩子就会喜欢。
教各种形状,不要只是做题,而是从生活中寻找和发现素材等等。这些可以单独写一篇,就不在此赘述了。
其次,以游戏的方式进行。
孩子是在游戏中学习的。将英文单词的学习变成比比看谁先说出来,妈妈说单词宝宝能否找到等游戏;将数学的比大小变成贪吃的鳄鱼,哪堆大就吃哪堆,孩子就会喜欢玩,也记得牢。语文的学习可以讲故事,利用故事让孩子记住1-3个字,而不是仅仅拿着字卡让孩子硬背。
第三,降低挑战难度,让孩子建立学习的信心。
研究发现,大学生喜欢挑战最高难度以获得最高奖金,但幼儿园孩子只喜欢挑战一点点难度,否则就容易放弃。即便如此,幼儿园的孩子依然会高估自己的实力,出现挑战失败。
父母在教授孩子知识时,也需要将我们认为很简单、但对孩子来说很难的知识点打碎,让孩子在一步步成功的挑战中建立信心。例如,学会用三个等边三角形拼梯形,那么用四个等边三角形拼三角形时,就可以转化为梯形+三角形的已知问题。
父母教授时多给孩子讲思路,讲方法,讲自己的理解,而不是要求孩子会背加减法表,就能解决问题。只有这样,孩子才会获得一点点的挑战成功、一点点的满足感和自信、一点点的学习兴趣。
第四,让孩子意识到学习的价值——重视知识的运用。
学以致用,此话不假。
去过英语地区,孩子才知道学习英语,就能在国外也吃到好吃的、玩到好玩的,所以会努力去学他想说的话——对我家来说,就是各种食物的名称。
学会认字,就能慢慢看懂标识牌、故事书、商品标签。一旦发现孩子认识的字,就提示孩子,让他猜猜看写的是什么,原来这个就是巧克力,原来这里不能去,从而让孩子获得自信,想认更多的字。
至于数学,我家的玩法就更多了。小萌喜欢玩打仗的游戏,我们就用数字和他比拼:我出3个兵,你要出几个才能打败我呀,这是比大小;现在我又来了5个兵,一共多少个兵呀,这是加法;有2个兵被打败了,还剩几个兵,这是减法;我的兵以一挡二,所以你要派几个兵啊,这是乘法和比大小……小萌就很喜欢数学,因为他知道只有学好了数学,才能打过妈妈派出的各种兵。

我家小萌现在4岁8个月,他很爱学习,但他感受不到自己在学习。对他来说,学习就是玩,学习就是游戏,学习就是听故事……至少,他在学习的时候是开心的。并且对此充满了兴趣。

教育从来都不是一件轻松的事。
父母不是老师,也许很难像教课一样将知识点讲透、拆分细致,但我们能做的还有很多很多,比如不断鼓励孩子的努力,比如以趣味性、游戏性的方式引入孩子的学习,比如告诉孩子学习对他的生活到底能带来哪些立竿见影的短期好处和长期优势,比如……

我是相信快乐教育的。但这种快乐教育并非是让孩子快乐地学习,而是让孩子在我们的帮助下能通过一个个的小挑战解决问题,甚至在日复一日看似重复的积累中提升自己的能力,从而获得满足感、自信和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12

帖子

467

积分

青年

Rank: 3Rank: 3

积分
467
喂君子直 发表于 2021-9-22 16:12:25
我经常说我们的孩子,一半被家长毁了,一半被学校毁了,剩下的就是幸运儿。
比如这道题,孩子的专注力很可能就是被家长毁了。
任何教育方式都不能违背儿童的心理生理发展规律。请先思考三个问题:
    不同年龄的儿童专注的时间(Attention Span)大概是多少呢?
2. 有多少儿童能超过正常的平均专注时间?
3.  孩子的专注力是否已经被家长破坏?
关于儿童的专注时间,有一种说法是年龄即代表儿童平均可以专注的时间(using a child’s age as a general starting point for the number of minutes a child can attend to a single assigned task)比如三岁就是三分钟,四岁是四分钟...小组活动的话不超过15分钟。
还有一种说法是“年龄+1chronological age+1", 也有年龄+2分钟的。但是不管是哪种说法,都可以看出未成年人的专注时间是非常短的,远远低于你要求的一小时。而且这个测试时间是为了判断儿童是否有ADHD或者其他问题。只要能自己玩一会,基本都是正常的。毕竟专注力是因人而异的,不同的活动,专注的程度也不同。
即使是在中学课堂,比如我教高中的,我们老师上课也会争分夺秒的在学生最好状态的20分钟之内,把最重要的内容讲完。能专注20分钟,就是14-18岁学生课堂上的平均专注时间。所以才建议老师20分钟要换一个活动,不断更新教学方法吸引学生。
2.
我不知道有多少孩子能够高于正常儿童的平均专注时间。基于我教小学的经验,这个并不好判断。每个孩子的兴趣都不同,专注程度也不同。打一个比方,不知道恰当不恰当,著名的棉花糖实验里,Walter Mischel先后让六百多名幼儿园斯坦福大学附属托儿所的儿童进行了这个实验。只有30%的孩子坚持了15分钟。
棉花糖实验测试的是自控力,非常稀缺。专注力,同样也很稀缺。
3.
我们小的时候学习新的知识,总是喜欢重复。
三个月大的宝宝可能要努力100次才能把重重的小脑袋抬起来;
一岁大的宝宝可能要说100次妈妈以后才能喊出爸爸、奶奶;
可是当孩子长大,三四岁的孩子想要用完整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时候,我们是不是会不耐烦的打断?
当孩子把拼图拼错的时候,我们是不是立刻帮他放到正确的地方?
当孩子反复读同一本故事书时,我们是不是会换一本字母自然拼读数学识字书给他?
等等这些,可能都已经打断了孩子自己认识世界的节奏。
国外的很多幼儿园,都是play-based玩中学的理念。在0-5岁一定要有自由玩,沉浸在自己世界的时间。甚至有的学校为了不打断孩子,没有上课下课和打铃的概念。每个人都有自己的project项目。
原帅:全世界最有名的幼儿园,到底是美国哪个阶级的教育?也许你不认同这种理念,但是相信会给你不一样的启发。至少让孩子选择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观察他/她能坚持多久。
至于识字、算数、拼读等等认知能力,如果你不急着为了上私立小学准备面试考试,真的不用太着急。我们培养的是孩子阅读、学习的习惯,而不是背了多少单词。
我的教育的其他回答:
部分家长是否很难接受自家小孩的平庸?如何评价现在的大学生?对于孩子的教育,哪些钱可以省?哪些钱不可以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21

帖子

492

积分

青年

Rank: 3Rank: 3

积分
492
豆包世界 发表于 2021-9-22 16:13:05
不少父母选择以打骂的方式管教孩子,并认为这是最简单和有效的。
可是,打骂完孩子之后呢?
我们常常在站着训完话后,因心中的内疚作祟又跪着跟孩子道歉,希望能拉近和弥补亲子关系;而下一次遇到问题时,我们又会从站着教训到跪着和解……
父母这样摇摆的立场很容易让孩子感到困惑,缺乏安全感,甚至影响脑部发育。
事实上,如果有可能,没有父母愿意打骂自己的孩子。
在近几十年,随着世界范围内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在家庭教育方面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亲子沟通的实用工具开始崭露头角。
接下来,我想为大家介绍 10 项有效的亲子沟通工具,希望父母和孩子在平等、相互尊重和理解的氛围中共同面对和解决问题。
工具 1:积极暂停

所谓积极暂停,就是父母能在生气之前主动停下来,留给自己的专门用于平复情绪的空间和时间。
空间——最好能到别的房间里去,暂时不出现在另一方面前;时间——没有特别的规定,等到情绪平复得差不多时,就可以继续沟通了。
积极暂停,是构建良好沟通的必备工具之一。只有当我们学会如何及时地停下来,才有可能让整个沟通的过程持续。
不知你是否有过这样的体会:忍一时越想越气,退一步越想越亏。
研究发现,当我们处于愤怒情绪的时候,大脑的神经会进入一个死循环:这件事不对劲,让我们很生气,生气的原因是这件事不对劲,让我们更生气……
只要我们还在这个死循环中思考,就容易越想越来气。此时,我们心底的愤怒就像烫得可怕的地底熔岩一样,不断地翻滚涌动,只等某一刻轰然爆发!
而且,我们很容易在矛盾爆发时说一些言不由衷的话。这是因为,当我们和孩子进行对抗时,大脑中负责理性思考的前额叶皮层就会停止工作,只剩负责「攻击、僵直和逃跑」的脑干和杏仁核继续工作——因此你随时可能向对方发起猛烈的攻击,或者陷入回避式的沉默。
如果你能掌握积极暂停这一工具,至少能确保不让事态升级。
明明是孩子不听话,为什么要父母停下来?
这是因为我们的大脑中存在着被科学家称为「镜像神经元」的物质。
我们可以将镜像神经元简单地理解为:我们会像镜子里的人一样,复制和模仿其他个体的行为。
使用婴儿眼动追踪技术的数据表明,宝宝的镜像神经元系统在一周岁之前就已经发育成熟,这可以帮助婴儿理解他人的行为。
迄今为止,镜像神经元已在灵长类(比如最早的猴子)、鸟类等动物身上发现。目前,人脑的前运动皮质、运动辅助区、第一躯体感觉皮质、顶叶下皮质等区域都找到了此类神经元。
目前对镜像神经元的讨论有很多,虽然有的议题尚未取得实质进展,但多项独立研究都认为,镜像神经元系统与人类的情感和同理心有关。
有一个有趣的实验:
让第一组人置于有难闻气味的房间,这些气味会激活他们的前脑岛和前扣带皮质脑区。
实验人员录下了第一组人的表情,再播放给第二组人观看。
结果发现,这些表情同样激活了第二组人的前脑岛的同样位置!
换句话说,就是第二组的人虽然没有闻到难闻的气味,但通过观看第一组人的表情,自己仿佛也闻到了难闻的味道——这就是镜像神经元的作用。
当父母或孩子摆出一副战斗姿态时,对方一般会用积极应战的姿态来应对。一件明明不大的事情,一旦陷入火爆的争执,就很容易脱离一开始争辩的主题,令双方互相伤害。
所以,解决问题的关键是——从争吵中跳出来。
是的,我当然知道,要从争吵中跳出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时候我们会想:为什么我要先让步?为什么不是孩子先让步?但请记住镜像神经元的作用——当我们恢复理性时,孩子也会渐渐平静,恢复理性。
我们的目标是孩子的改变,而不是利用父母的天然权威压得来的「胜利」。
想要从情绪中跳出来,就可以使用积极暂停的方法,等大家情绪平复后,再开始有效的亲子沟通。
父母和孩子都需要的积极暂停

传统的家庭管教中,总是有罚站的一席之地。罚站是有积极意义的,相较于打骂,罚站的仪式感更能让孩子意识到自己做错了事,并让家长和孩子都得以冷静下来。
然而,罚站的前提是孩子得认罚——如果孩子打滚哭闹不已,他根本不愿意站起来,更别说乖乖站在墙角接受惩罚了!与此同时,罚站还带有一种居高临下的意味,父母正在利用自己的权威强行要求孩子一动不动!
现在,我们有了一种更好的方案,那就是——积极暂停。
积极暂停简单易行,但要注意的是:积极暂停不是一种惩罚,而是让使用人在情绪失控之前先停下来缓口气,好好地调整自己的负面情绪。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在家里设置一些积极暂停角,可以是书房、卧室、阳台、走廊……家里的任何地方都可以,但最好是某个专属的空间。
以往流行的罚站、反思角、面壁思过等方式,都是具有惩罚性质的。父母以自己作为家长的权威强行要求孩子服从,必须以停止、站立等姿势待在某些位置,虽然也能平复孩子的心情,但存在两个问题:
一个问题是,孩子的这种暂停和冷静不是自发的,而是由父母强加给他的。孩子一旦习惯了这种强制暂停,当父母不在场时,孩子便可能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
另一个问题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的行为越来越不受控,如果父母无法要求他停下来,他就不一定能保持冷静了——从前的惩罚会让他将自我冷静和受到惩罚的负面情绪联系在一起,这会让他下意识地逃避冷静,甚至顺从自己的暴躁情绪。
如果我们自己的积极暂停是离开原地,去别的房间待着,却要求孩子的积极暂停是待在我们面前一动不动,直到他能说出我们想听的话,直到他能臣服于我们——孩子往往会感到迷惑:为什么父母拥有短暂离开的特权,而我就必须接受惩罚?
所以,孩子需要积极暂停,父母同样也需要积极暂停。关于积极暂停的准备和练习,父母可以和孩子同步进行。
第一步,寻找合适的地方,搭建舒适的积极暂停角。  
父母和孩子在家中选择一个舒适的区域——孩子可以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纸箱、帐篷、地垫等,父母可以选择让自己安静的书房、阳台等。选好以后,就可以自由地装饰这里了。
我们可以帮助孩子选一些心爱的贴纸、卡片,甚至使用涂鸦等方式将这个空间装饰好,再摆上一两件孩子心仪的玩具。
最后,让孩子为这个空间起个名字。低龄孩子可能喜欢城堡、战舰、太空船等名字,而年龄稍大点的孩子未必愿意和你分享他取的名字。那也没关系,将其称为积极暂停角就好。
第二步,鼓励孩子在积极暂停角玩耍,让他在那里建立安全感。  
孩子可以在任何时候回到自己的专属空间玩耍,看书、讲故事、玩玩具都可以。这里是在家庭范围内单独为他开辟的一块专属空间,能让他获得安全感。
第三步,当孩子或父母的情绪上扬时,主动或者建议对方去积极暂停角。  
做这一步的时候,要注意的是千万不要勉强对方过去。父母可以拉着孩子的手,将他引导过去;但绝对不要将孩子硬拽过去——否则,这种隔离又变成了一种惩罚。而一旦营造了彼此之间对立的气氛,就容易影响接下来的沟通效果。
如果孩子不愿意立刻去自己的积极暂停角也没关系,父母可以主动选择去到另一个房间,暂时和孩子隔离开来。
请记住,由于人类的大脑里有镜像神经元的存在,我们的行为必定会影响孩子的行为。所以,当孩子的大脑受到愤怒等负面情绪影响时,身为成人的我们需要掌控局势——比如,选择积极暂停,从而改变僵持、对峙的局面。
在事情失控之前选择悬崖勒马

我猜,绝大多数父母可能都有过这样的经历:
辛苦了一周,终于到了休息日,特别想给自己放个假,也想着能好好在家陪陪孩子。身为父母的我们暗自下定决心,今天无论如何也不会对孩子发火。但是,孩子好像存心要考验妈妈的忍耐力:刚起床就在床上蹦来跳去,穿衣服的时候挑三拣四,刷牙的时候把水弄得到处都是,吃饭的时候把桌子搞得一塌糊涂,刚刚收拾干净的房间搞得乱七八糟,玩具丢了一地,还把书给撕破了……你想起了自己「今天不发脾气」的决心,一直忍耐着。
上午终于相安无事地过去了。吃完午饭,到了午睡的时间,孩子却说什么也不肯睡午觉。这时,又累又困的父母再也压不住火气了。接下来,也许你会给孩子来一场疾风骤雨般的洗礼。
当然,每一次发完脾气后,你都会深感后悔,但下一次仍然按捺不住自己的脾气,仍然会对孩子发火。
当你被愤怒控制时,比起质问孩子为什么错了,你更需要的可能是积极暂停。
深呼吸、原地踱步、稍微冷静一下之后,想清楚了事情的前因后果,也想清楚了接下来要怎么办,再开始和孩子沟通。
因为,这样的沟通可能是更有效率的;同时,也是我们向孩子展现情商(EQ)的时刻。
所谓情商,包括:
* 识别自己和孩子情绪的能力
* 处理自己和孩子情绪的能力
* 如何以积极的方式来使用情绪的能力
如果暂时走不开,也可以对孩子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妈妈现在非常非常生气,快来和我一起做 10 个深呼吸!」
察觉到自己和孩子的情绪

我们该做点什么才能让自己在发脾气之前及时停下来呢?这就需要平时的不断练习。
首先,我们需要觉察的是——自己何时开始生气。  
每个人生气的时候一定会有相应的生理特征。有人会感觉自己的胸口闷闷的,好像压了一块大石头;有人会感到自己嗓子里憋得难受,像是喘不过气儿来;有人会感觉一股热流直冲上头,下一刻就恨不得开始搞破坏;有人会觉得自己被一种不可知的力量所控制,手脚都在微微地颤抖;有的人会气得说不出话来,如鲠在喉;当然,还有人会感觉想要躲避和逃跑。
其次,用心记住自己关于生气的感觉。  
我们可以仔细回忆并记住生气时的感觉,甚至可以用纸和笔将自己生气时的感觉详细地描述出来,以便更好地识别自己生气和即将爆发时的不同状态。
当我仔细回想自己生气的时候,就会觉得脑门突然一热,身体就像要爆炸似的,并且我的双手会开始发抖,一股不明来由的力量在体内流转,希望能找到任何一个出口迸发。
请记住这样的感觉!
再次,练习对自己喊「停」。  
不论父母还是孩子,当我们仔细地查明自己生气的预兆时,都可以进行下一步的练习,那就是主动喊停。让自己停下来,这时候积极暂停角就发挥作用了,当我们回溯事情发生的经过,并且模拟那种充满怒气的感觉时,提醒自己主动走向自己暂停的区域。这样的练习可以由角色扮演游戏来进行,也可以自己单独、自发地练习。
在反复多次的练习后,下一次我们在生气或者即将爆发时,将很有可能让自己及时停下来。
有用的防爆卡

不得不承认,有时候我们很难察觉到自己愤怒的情绪在飙升——它来得太快,对方的一句话可能就会彻底激怒我们。当我们还来不及喊停的时候,可能就已经用言辞伤害了对方,或者顺手抓起东西扔了出去。
这时候提前为对方准备一张防爆卡,就显得非常有必要了。
所谓防爆卡,其实就是一张自制的卡片,用贺卡、书签等来代替都可以——这张卡片的作用是强制的,只要向对方出示这张卡片,就像免死金牌一样,对方不能在此刻爆发怒火,必须处理好自己的情绪,或者走到别的地方去冷静一下。
防爆卡的好处在于,即使我们自己还没有察觉到愤怒的情绪,但对方已经察觉出来,当孩子发现自己感到害怕时,可以及时扔出这张卡片,阻止进一步的伤害和斗争。
需要注意的是,这张卡片一定要是一张实体卡,它承载着我们对对方的承诺,而不是对方对我们的要求,因此从心理上更能让人接受——这是我答应了你的事情,是我自愿的,而不是你强制命令我去做的。
工具 2:共情

共情又称为同理心,是一种将自己置于他人的位置、并能够理解或感受他人在其框架内所经历的事物,也就是换位思考的能力。
共情的基础是心理理论的形成

很多父母总喜欢孩子能理解自己,可以换位思考,考虑爸爸妈妈的感受。但遗憾的是,小孩子是很难理解别人的,尤其是 4 岁以下的孩子。
1978 年,心理学家提出了「心理理论」的概念,相关的研究发现,孩子要到 4 岁左右,才能逐渐了解到自己和别人所感知、所想,以及所做的是不同的。因此,尽管有人提到了需要教会孩子换位思考,却不一定对 4 岁以下的孩子有效。
心理学家们曾做过一个实验,他们向孩子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小强有一个纸筒,小丽有一个塑料盒,塑料盒里有一个小球。小丽盖上塑料盒盖,离开了房间。这时,小强把球从小丽的塑料盒里拿出来,放到自己的纸筒里。小丽回来以后想玩小球,会去哪里找呢?
3~6 岁的孩子们回答这个问题的正确概率分别是 25%、38.8%、61.4% 和 78.3%。也就是说,大多数 3 岁孩子通过故事已经知道了小球改变了位置,而他们认为故事里的小丽也同样知道这一点,将自己的心理与他人的心理混淆了。
这是因为,大多数 3 岁的孩子心理理论能力还不够成熟,而这种能力恰恰能让个体凭借一定的知识系统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进行推测,并据此对他人的行为作出因果性的预测和解释。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总觉得和还没上幼儿园的熊孩子沟通起来太费劲儿:明明看起来如此简单的道理,他怎么就不明白呢?明明答应了的事,怎么说变就变呢?
所以,如何让孩子理解别人,对于 4 岁以下的孩子来说是个伪命题。从认知发育的角度来说,4 岁或者 3 岁以下的孩子大多是无法理解他人的,甚至连理解自己都略显困难。
如何引导孩子的共情

想要让孩子理解我们的想法,需要根据孩子的年龄段和个体情况分别予以引导。
对于 4 岁以下的小孩子,尽管他们不能理解别人,但你却可以试图去理解他们,并从他们的角度出发,提出解决方案,这才是最有效的做法。  
我家小萌 8 个月时,觉得眼镜很新奇、很好玩,应该是一种可以玩的玩具。当时,我们的做法是让他玩一副不要了的平光眼镜,以之作为替代,满足他想玩眼镜的需求,同时又不至于抓掉我的眼镜。
小萌 11 个月时,他已经明白眼镜不是玩具了,但他还是会突然来抓我的眼镜,一旦观察到我瞬间激烈的反应,就会咯咯咯地笑。这时,他会觉得抓妈妈的眼镜是一个有趣的游戏。
当时,我的做法是在他抓掉眼镜时表现得非常平静,就像没有看见他的行为一样。但是,当他抓起地上的小球时,我和丈夫会表现得非常激动和惊喜。很快,小萌就丧失了抓眼镜的兴趣,而是利用其他玩具和我们互动了。
小萌 14 个月时,有一次,他又突然地抓了我的眼镜,并且哭哭嚷嚷的,希望我陪他玩耍。此时,抓眼镜对他来说,是引起我注意力的办法。但显然,这并不是我想要的。所以我给了他一个铃铛,只要他摇晃铃铛,我就放下手里的事来回应他。
小萌 16 个月时,已经不再抓我的眼镜了。他不仅会帮我寻找「眼镜到底放哪儿了」,还会帮我戴上眼镜。
很多时候,在大人看来小孩子不懂礼貌的行为,其实是孩子在表达自己诉求的方式——如果根本的需求得到了满足,又约定好新的表达方式,就能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
对于 4 岁以上的孩子,需要尝试让他们去理解社会规则、别人的感受等,从而形成使其受益终身的换位思考方式。  
当孩子满 4 岁以后,心智发展会进入高速增长期。这时可以教给孩子什么叫换位思考,帮助他们了解别人的感受。我觉得有几种方式是值得推荐的:
预先学习。  绘本或者故事是很好的预演方式。例如《大卫,不可以!》等绘本里面列出了很多小孩子调皮捣蛋的行为,和孩子一起读这类绘本,有助于孩子提前形成约束和规则,从而避免出现上述行为。这类绘本有很多,可以买一整套陆续学习。
场景再现。  当制止孩子不礼貌的行为以后,等父母和孩子都冷静下来时,需要重现当时的场景,由父母予以适当的教育。例如,孩子在公众场合大哭大闹后,回家以后可以由爸爸或者妈妈表演孩子的行为,并告诉孩子:这样是没法达到目的的,并且会影响到别人!
接下来,你需要进一步询问孩子「这种做法对吗?」如果孩子说「对」,那就明确告诉孩子「不对」,并解释原因——直到孩子能说出「不对」,再予以表扬和肯定。连续几天进行这样的场景重现教育,对孩子形成礼貌的行为是非常有帮助的。
以身作则。  当孩子具有自我意识以后,不仅会听父母怎么说,还会看父母怎么做:如果父母言行不一,就会让孩子感到困惑,进而在教育孩子时事倍功半。例如,有的妈妈希望孩子不要大吵大闹,但是却拼命喊:「别哭了!烦死了!别吵了!吵死了!」孩子会想,为什么妈妈可以大吵大闹,却要求我不能如此?
很多父母喜欢言传,不喜欢身教,是因为言传很轻松,还因为他们从心底认为:「你是我生的,我说的话你就应该听,即使我做不到,你也得做到。」这实际上是对孩子的不尊重,也是在损害自己的威信。
主动对孩子发起共情。  
那么,是不是对 4 岁以下的孩子来说,共情就失效了呢?并非如此。当孩子难以理解父母的想法时,父母可以去主动感受和理解孩子的想法,并且帮孩子诉说出来。
帮助孩子辨认情绪。  
孩子成长过程中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学习情绪并且了解如何表达它们,学习对情绪的辨认、理解与控制。
对于低幼龄孩子,可以用《我的情绪小怪兽》等绘本帮助孩子认识 5 种基本的情绪:开心是黄色、伤心是蓝色、害怕是黑色、平静是绿色、生气是红色。对 3 岁以上的孩子,可以用不同的情绪图谱来帮助其辨认情绪。
千万不要低估孩子透过图谱辨别情绪的能力。
我家二宝小乖 2 岁半时,有一天和哥哥小萌发生了争执。小乖飞快地跑过来找我告状,哭叫着说哥哥欺负他了。就在我有点生气,想要把哥哥拉过来教训的时候,我突然发现,这是一个很好的教孩子认知自己情绪的机会。
于是,我指着墙壁上贴着的情绪图谱,让小乖指认自己现在的情绪。他一开始指向了伤心,当我追问他是否还有别的感受时,他居然指向了自信和坚定!原来,他一开始被哥哥欺负了固然有点伤心,但当他跑来向我告状,发现我要气势汹汹地收拾哥哥时,立刻变得自信而坚定,相信自己的做法没错,哥哥即将受到惩罚。
随后,我向他表述了这一情绪变化过程,他也一直点头表示肯定。在沟通的过程中,随着我越来越多地说中了他内心真正的想法,他也从一开始的哭叫变得平静,并对我更加信赖。
有时候,仅仅只是一句简单的情绪解读,就能让我们和孩子之间的沟通顺畅起来。很多妈妈都尝试过,当孩子眼角挂着泪走过来时,如果我们直接问他:「你怎么了?」往往得不到回复,甚至当场放声大哭。相反,当我们帮他说出感受:「你看起来很伤心。」接下来再问:「你怎么了?」孩子往往更容易说出心中所想。
孩子在童年早期就会经历很多种不同的情绪:兴奋、失望、骄傲、愤怒、期望等,不断充实孩子的情感词汇,能辨认出确切的情绪,意味着孩子能给特定情境下产生的情绪命名。
一个孩子对情绪识别得越多,他就可以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情绪。
通过我们和孩子之间的对话,能让孩子正确认识各种各样的情绪。例如,我们可以这样引导孩子:「朋友的玩具被抢走了,他很伤心,他一定很愤怒……」「当爸爸妈妈不在你身边时,你觉得不高兴吗?」「我们今天玩得很高兴!」等,也可以通过句式「妈妈现在很难过,因为……」「爸爸这会儿在生气,因为……」等,让孩子在认识到各种不同情绪的同时,还能寻求情绪产生的原因,从而达成更好的沟通。
处理情绪的最好方式是疏而不堵

当你注意到孩子有情绪时,可以通过先聊聊感受,让孩子变得愿意和我们沟通。
我们可以尝试跟孩子说:「我看到你有些不开心,愿意跟我谈谈吗?」或者更具体地说:「我注意到你现在皱着眉头,一脸不开心的样子,你的衣服也弄脏了。你是不是感觉有点难过,你愿意和我说说发生了什么吗?」
相反,如果我们忽视甚至否定孩子的情绪,其实是在把他们推得离我们更远。
对于孩子的所有情绪,我们都可以做到疏而不堵——不要求孩子压抑、控制自己的情绪,而是帮助他们学习选择对自己和他人无伤害的方式去疏导和宣泄。为此,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帮助孩子疏导情绪。对年幼的孩子,可以采取转移注意力,开展运动和游戏的活动来疏导和缓解其消极情绪。
当然,此时,我们也可以利用工具——积极暂停——让孩子的情绪平复之后,再进行沟通。
工具 3:选择的力量

有一次,我去朋友家做客,刚进门就听到朋友对他家女儿说:
「宝贝,不要在墙上画画了,好吗?」
「不好,我就是喜欢在墙上画画。」
「别在墙上画了,会让家里变糟糕的!」
「不,我就要画!」女孩坚持着。
「这孩子!明明都跟她说了不要在墙上画画了,她却不肯听,真是一点儿都不听话!」朋友解释道——毕竟,事情的走向有点尴尬,来了外人,孩子仍然不听话,朋友一定觉得怪丢人的。
因为我们在场的缘故,朋友忍住了没爆发;但要换作平时,以他火爆的性格,没准一个巴掌就招呼上去了。
从 1 岁半开始,随着宝宝自我意识的不断发展,他们变得越来越独立,也有了越来越多自己坚持的想法。如果父母还想以自己的想法去左右他们的行为,就会发现这样做越来越困难了。
例如,2 岁左右的宝宝总想自己去做决定,而不是想让父母帮他们做决定,或者告诉他们应该怎么做。
那么,该如何引导孩子的不良行为呢?这就是我们本章要引入的亲子沟通工具之一——选择的力量。
方法一:给孩子提供两个选择

与其让孩子胡乱选择,不如由我们主动给孩子提供选择。
这是由于给了孩子不同的选项,能让孩子在感受到自己对事件的走向拥有一定的控制权以后,从而变得越来越自信。
给孩子选择,并不意味着孩子可以随便作出决定——因为一般是由父母来决定哪些是可选项。
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对话:
「这里有一棵青菜,把它吃掉吧。」
「不吃,我讨厌吃青菜。」
「我说过了,快吃掉它。」
接下来,便是一场关于是否要吃掉青菜的「权利之争」。
但如果父母能改变思路,主动给孩子提供一些选择,事情也许就会变成下面这样:
「今天你是想吃西兰花呢,还是想吃菠菜呀?」
「西兰花。」
「好的,那今天就吃西兰花吧。」
是不是听起来很神奇!
当我们主动让孩子选择时,孩子会学习如何恰当地去运用他们的权利,而且也不会那么抗拒或者反抗。
是的,孩子们会学会如何与父母沟通,如何让父母接受自己的想法。
由于 3 岁以下的孩子认知发育还不够完善,所以提供选择时,父母需要注意以下 3 点:
1.每次只提供两个可选项。  
3 岁以下的孩子会对太多的选项感到无所适从,并会用他们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做出很多令人啼笑皆非的决定。
如果你问孩子今天晚上想吃什么,他可能会说一堆让你恼怒的答案:
「先吃巧克力、棒棒糖、果冻、口香糖……」距离真正的晚饭相差十万八千里。
相反,如果你问他:「今天晚上想吃鱼肉还是羊肉呀?」
就会得到一个令人满意的回答——至少我们知道该如何选择一道菜的主材料,剩下的食材则由父母自行搭配。
2.所有选项都是大人可以接受的。  
如果你不想让孩子吃爆米花,那就不要问他到底想吃爆米花还是想喝牛奶——这样的话,他一旦选择了爆米花,而你又不同意,就会削弱孩子对你的信任。
对于孩子来说,这其实是虚假的选择。
就像我的那位朋友,他明明不希望孩子在墙上乱画,却这样问孩子:「不要在墙上画了,好吗?」
当孩子回答「不好」的时候,就会和父母原本的意愿相违背,于是事情又陷入了僵局。
如此,还不如索性一开始就告诉孩子:「我们不能在墙上画画。」
接下来,父母可以给孩子提供可选项:「你是想在大的白纸上画画,还是小的白纸上画画?」
如果孩子不答应,可以继续提供不同的选项:在卫生纸上画?在绘画本上涂颜色?在纸盒上画?
当孩子意识到自己有选择权的时候,通常不会那么固执。
如果他仍执着地要在墙上画,还有一个神奇的选项:「那这样,我们先画一面墙,然后再在这面墙上画画吧!」
当然,也可能是孩子仅希望在竖立的平面上画画。那你可以尝试将厚纸板贴在墙上,让孩子在这个纸板上画画。
3.不要让孩子在太多事物之间做选择。  
对孩子来说,做一项决定其实需要很多思考,需要耗费他们非常多的精力,这并非易事;
对家长来说,如果我们总是在每件事情上都给孩子太多的选择,则会浪费很多时间。
比如,有的小女孩每天早上仅仅挑衣服就要挑上一个小时,那是因为在衣橱里有太多可供选择的衣服。
所以,不妨先将衣物进行分类,每次选择 3~5 件搭配,让孩子从中选择,就会大大地节省时间。当然,一定要提前和孩子商量好规则,并一以贯之地执行。
聪明的你一定会有疑惑——如果我们提供的两个选择,孩子都不接受呢?这时候,就需要升级我们的应对方法。
方法二:划定范围,让孩子在规则内选择

随着孩子的成长,尤其在 2~3 岁之间时,孩子会进入人生第 1 个叛逆期。他们会表现得越来越叛逆,有时候,你给他两个选择,他会坚决地说「不」。
这时候,给予孩子选择的方法是否失效了呢?
其实不然。
此时,家长可以给孩子们划定选择的范围,让他们在此范围内自由做选择。例如:
使用 App 查看完整内容目前,该付费内容的完整版仅支持在 App 中查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7

主题

35

帖子

625

积分

村民

Rank: 4

积分
625
一生所系 发表于 2021-9-22 16:13:52
通过题主的问题,可以简单的发现一些家庭教育的误区,在这里说几句拙见。
首先,题主说道“孩子在做一件事情上没有专注力,东张西望,没有耐心,做一件事情做不好就着急,遇到困难就放弃,一件事情不如意,开始流眼泪,每天在家学习一个小时,学习的过程也不开心,坐不直,脸上毫无表情”。
这是题主对孩子行为的评判+描述综合到了一起,可能在很多人眼里,这样来说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但是实际上,这样对孩子下评判,本身就是不科学的。
直白点说,很可能题主所说的孩子【没有专注力、没有耐心、遇到困难就放弃(这几句话都是题主对自身孩子的评判)】是不对的。
什么是评判呢?评判就是根据孩子的行为,对孩子的行为所下的判断,这种判断往往和孩子的性格相关,也代表了家长对于孩子的整体评价。
而很多时候,一种行为背后的原因是很复杂的,不经过对行为的分析,就直观的凭借经验进行评判,所得出来的结果未必就是真的,进而,会导致在教育孩子过程中,所采取的策略也是失当的。毕竟,你连真实的问题都没有发掘出来,又怎么能够解决问题?
回归本题,我们以题主提供的有限的信息,做一次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应该做的对孩子行为的分析。
【我发现孩子在做一件事情上没有专注力,东张西望,没有耐心,做一件事情做不好就着急,遇到困难就放弃,这点让我很头疼。一件事情不如意,开始流眼泪,每天在家学习一个小时,学习的过程也不开心,坐不直,脸上毫无表情,】
上面加粗的内容,是题主对于孩子行为的客观表述,没有带自己的主观判断。
但是由于家长在这一过程中加了很多自己的判断,所以我想对家长想表达的,进行完善一下。
孩子做事情的时候,东张西望;事情做不好的时候,很容易流眼泪;每天在家学习一个小时的时候,坐的不直,脸上毫无表情。
这,应该是题主想要描述的孩子的一些行为表现。
根据这些行为表现,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1、孩子做事情的时候,东张西望;
2、事情做不好的时候,很容易流眼泪;
3、每天在家学习一个小时的时候,坐的不直,脸上毫无表情
·····························································································
1、孩子做事情的时候,东张西望;
先说第一个,【孩子做事情的时候,东张西望】,这里,我想题主可能是更想说的是学习的时候东张西望,题主得出的结论是孩子没有专注力,我觉得这个结论是错误的。一个四岁五个月的孩子,本就是对周围事物充满好奇心的阶段,自身脑细胞的发育也并未完成,并不具备长时间高度专注的投入一件事情。要求这一年龄阶段的孩子做事情的时候不东张西望,其实就是在违背孩子的本性。如果家长忽略了这一点,我觉得这不是孩子的问题,是家长的问题。
那么家长应该怎么办呢?
首先,家长要想一下,在孩子学习的时候,引发孩子产生东张西望这个行为的原因是什么?是电视的声音?是家长的交谈?是有人在玩手机刷抖音?还是其他外界的什么刺激?首先排除外界导致孩子东张西望的因素。这里需要提醒一下的是,很多家长在要求孩子学习的时候,自己却抱着个手机担当监督者的工作,如果题主是这样的家长,还是尽快改正一下自己的习惯。
其次,家长要思考一下孩子的学习方法,四岁五个月的孩子,即使要求学习,也应该是游戏中学习,而不应该是枯燥的做题这一类的学习。如果学习的方式过于压抑,相信我,别说四岁多的孩子会东张西望,我这种奔三的老叔叔,也会忍不住东张西望。
2、事情做不好的时候,很容易流眼泪;
这个行为,可能传递出来了孩子悲伤、沮丧的心情,但是如果就此归结为孩子事情做不好,是孩子个性软弱,我觉得也是不对的,可能深层次的隐藏的原因,没有被发掘出来。
在没有对孩子进行引导,了解深层次原因的时候,我想建议家长先对孩子做一次有效的沟通引导,找到孩子流眼泪的真实原因。
在沟通引导的过程中,题主不要直接去问孩子为什么哭,因为孩子基于羞耻心,很可能不会说出真实的原因,可以根据自己家庭日常的沟通交流习惯,去引导孩子。比如(你看起来很难过,可以给妈妈说说嘛?),如果孩子平时不善于言谈,可以用排除法,就是多问几种可能性,看孩子的反应:(××事情没做好,让你很难过是吗?)(××事情没做好,让你觉得自己很差劲是吗?)(是不是觉得××事情没做好,妈妈会怪你,所以你哭了)?
在这里,需要特别说明一下的是,四岁多的孩子,之所以事情做不好会哭,很大可能是因为题主在日常教育中,对孩子的行为反馈经常会表达出这样一种观点:爸妈不喜欢你事情做不好的样子,甚至厌恶你做不好事情。
这就会导致孩子一旦事情做不好,就会产生恐惧,恐惧失去父母的关心和爱护,进而会通过流泪的形式表现出来。
所以,我强烈建议题主反思一下自己的教育方式。
3、每天在家学习一个小时的时候,坐的不直,脸上毫无表情
这一点,通过孩子的行为,可以判断出孩子心里不高兴,和对学习一小时这件事的排斥(但不是排斥学习),至于具体原因,很可能是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环境等综合影响的结果,需要具体分析。
总得来说,我觉得对于一个四岁半的孩子来说,尚且处于认知世界,对父母全盘接受的年龄阶段,这一时期孩子出现的任何问题,都可以归结为父母教育的原因。
在题主的提问过程中,可以看出题主存在一个明显的教育误区,这也是大部分家长朋友都有的误区,那就是根据自己看到的现象,不去做深入的分析,就给孩子下判断,做出孩子专注力不够、耐心不够等判断。
要知道,导致孩子出现一个行为的原因,其实是很复杂的,希望所有的家长,在孩子出现学习的时候情绪不高等问题的时候,先去思考一下孩子为什么会在学习的时候情绪不高,别轻易就做出:孩子不爱学习的判断。
要知道,父母对于孩子的判断,很大程度上,就会促使孩子成为那样的人。
希望题主好好反思一下自己的教育方式,不要给孩子过多压力,即使是迫于竞争,必须给孩子压力,也要用科学的方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26

帖子

526

积分

村民

Rank: 4

积分
526
123461803 发表于 2021-9-22 16:14:29
这位家长,你首先是不是要思考下自己有没有问题。
我的孩子三岁半,虽然没到四岁半,所以我不知道四岁半的孩子是怎样,但我可以说说我的孩子。
我孩子是双胞胎,她俩满六个月后,我就开始给她们买绘本。开始是布书,看个颜色看个新奇培养个习惯。只有这些目的。并且我全程陪伴引导。
后来大一点,绘本是持续不断按月龄按成长阶段需要买的,我本身年轻不会教孩子,但是我愿意学,我教不了的我买相关绘本回来,大家嘻嘻哈哈一起看,书看完了孩子道理也懂了还增进亲子感情。另外,只要她们表现出兴趣,画画啊,剪纸啊,橡皮泥啊,积木啊,串珠啊,我都提供并且陪玩,而且是那种,她们要求玩这个并邀请我一起玩,那就好的我们一起玩,决定不玩了哪怕只玩了三分钟那也好的没问题,谁拿出来的谁负责收好就行了。
我表明的是什么你懂了吗?你要了解并尊重你的孩子,不需要全天陪伴但要有有效的陪伴。重要的一点是,你要清楚什么阶段的孩子是什么样的。比如我认为幼儿园阶段的孩子,就学会玩就好了,玩也是一门学问你知道吗?会玩的孩子简直太棒了好吗。。。会玩,偶尔还愿意跟着我认认字,学一下1234,那简直就是天使了好吗。。。。而且这个阶段的孩子本身专注时间就是不长的,一个小时学习时间什么鬼,我都不敢想好吗。幼儿园阶段,培养下各种生活或者性格方面的好习惯才比较主要吧我觉得。比如我女儿玩一会玩具就说不玩了,那不玩就不玩啊你自己收起来就好了啊。学数数念1234,简直停不下来啊,因为我教得有趣啊,我根本就没刻意教啊,玩中学习啊。不过话说回来,四岁半的孩子你那么严格要求他学习是为了什么?换你你能开心吗?不开心的孩子肯定。。不好相处啊。
我在育儿路上,是一边学习一边教的,孩子长到什么阶段我就学习相关育儿知识。所以可能我女儿还没你家孩子那么大,我见识没那么全面。不过我始终坚信,孩子的问题,都是父母的问题。至于什么不想输在起跑线这种问题,我个人觉得,开朗的性格和良好的亲子关系更利于孩子的成长。不是说要求学习不对,是你要求孩子之前,亲子的基础打好了吗?
逻辑比较乱,随便看看就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2

主题

60

帖子

703

积分

村民

Rank: 4

积分
703
海田1 发表于 2021-9-22 16:15:03
分两方面来回答。
一、怎么确定孩子没有专注力,以及如何培养。
不要轻易说自己的孩子没有专注力。所谓专注力,是在没有外部打扰的情况下,孩子把注意力放在同一样活动上超过20分钟。如果有这种情况,孩子的专注力就达标的。注意“专注力”不等于“专注做家长想孩子做的事情”。
培养孩子专注力一个首要的措施就是:家长不要随意打断孩子的探索活动。在二至四岁,有一个非常大的误区就是:家长老是觉得孩子连玩都不会,或者觉得孩子玩的方法不对。常常发生的情况就是:孩子在玩一些拼装玩具,家长在旁边着急:你怎么这么笨,你这么插不对,你这么放会倒,你这么放没有对齐,你这么摆不美观。
如果家长有这种情况,孩子通常会有两种极端反应:一是放弃抵抗,反正我什么都不对,你说了算。一种是激烈反抗,稍微不如他意就大哭大闹。这两种结果都是非常不好的。
还有一种破坏孩子专注力的常见错误,就是动不动抱起孩子,把孩子从他的世界中脱离开来。很多家长在心情好的时候会经常犯这样的错误。见到孩子在专注看书、玩耍的时候,通常就说“哇好可爱好可爱”然后把孩子一把抱走。这种做法也是错误的。亲子互动时间和孩子独立活动时间应该有明确的规划,在孩子独立活动的时候,不要随意地打断。
注意孩子的专注力只能靠孩子自己培养。孩子有自己的想法,他们自己会按自己的办法玩。家长和孩子应该达成一个默契,那就是家长只是助手,只有当孩子有困难的时候,才进行引导和指点。家长应该为孩子留出足够的个人时间。在选择玩具方面,注意选择一些能提高眼手协调的玩具。这方面可以参考其他育儿理论,就不展开了。
当孩子进入阅读敏感期之后,应该适当引导孩子独立阅读,不要每本书都由家长讲述。或者即使由家长讲述,讲述之后应该为孩子保留一定的重复阅读时间。在这个阅读时间中,家长一定要确保孩子不要被打扰。用这样的办法,孩子的专注阅读能力就会培养出来。
在学习是也是如此,以正面鼓励+孩子独立探索的形式开展。当孩子表现出某方面的兴趣时,家长应该加以引导,以巩固他的兴趣点。
二、孩子没兴趣学习怎么办。
按题目中的描述,很有可能孩子在过去的几个敏感期都被错过了。孩子在有了独立的活动能力之后,随着年龄增长,会表现出对数字(计算)、文字(阅读)有敏感期。这个时间家长如果能及时发现并加以引导和鼓励,孩子就会很容易对数字和文字发生兴趣。例如走在路上,孩子可能会盯着商店的招牌试图阅读,如果平时有结合绘本等亲子互动,他也许就会重复读出他能认得的数字或文字 。这个时候如果家长有留意到,应该就抓紧这个机会对孩子进行数字和文字引导。例如孩子在企图计算他自己的玩具有多少个的时候,如果家长加入进去并引导他对基本的数字和加减法,孩子的计算兴趣就会被激发。
其他的兴趣点以此类推。根据孩子天赋的不同,孩子可能会对不同的事物、现象进行寻根问底,并且当他掌握了一定的文字之后,他会对从书中寻求知识产生兴趣。这个时期家长应该抓紧机会对孩子进行引导,包括各种百科知识、历史故事、文学、艺术、自然科学等。
根据统计规律,大部孩子的智商都是会在平均线左右,不会太差,也不会太好。真正遇到一个天生脑子笨的孩子机会不大的。更多的是孩子内在的动机和兴趣有没有被激发以及引导至学习上。所以发现孩子不喜欢学习,学进不去,第一时间不是怀疑孩子大脑是不是有问题,而应该是问一问家长自己的教育和育儿方法是不是有问题。
对于孩子来说,兴趣和内在动机是非常重要的。当学习的内容不能和孩子的兴趣和内在动机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想要孩子专心学习是不可能的。这方面,越是有天赋的孩子,表现越明显。
没有一个能直接解决问题的办法。对自己的孩子,家长应该要花百分之一百的心思去熟悉他,去了解他,去和他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这样才能知道孩子的性格、习惯、喜好、天赋和想法。而不至于出问题了不知道如何解决。换句话说,当不了孩子的性格、习惯、喜好、天赋和想法时,即使育儿大师也没办法帮家长解决具体的场景和具体的问题。
孩子不想做一件事总会有原因的,可能是客观的原因,也可能是主观的原因。例如当孩子坐在书桌前不想学习的时候,第一时间反应的不是他不想学习,而是应该想到,他是不是在幼儿园出了什么事,受了什么打击,被别人欺负了。又或者孩子是不是没睡够,困了,或者他喜欢的绘本没看完,他的心思放在绘本上,没有放在所谓的学习任务上。至于如何以孩子的喜好来牵引和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那就必须根据上面说的原因,因人而异地加以引导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17

帖子

497

积分

青年

Rank: 3Rank: 3

积分
497
wckp217 发表于 2021-9-22 16:15:59
我很理解家长的焦虑心态。
不过,你看到了孩子的这种做不好事情就着急的状态,却没意识到孩子是父母的镜子,你不开心,孩子也不会开心,你着急焦虑,孩子也模仿到了。
我每天都会接触很多像题主一样的家长,可以说,尤其在孩子小的时候,孩子身上的绝大部分问题,都会在家长身上找到原因。而解决问题的根源在于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对于如何教育孩子,我分享几点自己的经验:
1,无条件的接纳孩子,相信孩子

应该如何教育孩子?-1.jpg
自从做了妈妈以后,我就没有停止过在育儿领域的学习,在跟孩子的相处上,经常能从孩子身上学到很多东西。最近我儿子参加了口才培训班,每天都要录练习的视频,发给老师,一开始需要纠正某个发音时,经常要重复十来遍,慢慢的每天只需要重复两三遍,甚至一遍就能录好作业。
有一次我夸他:最近练习的越来越好了。他说:妈妈,只要你相信我,我就能做的好,只要你喜欢我,我就能做好。只要你爱我,我就能做的好。
当时,我就愣住了,惊讶于五岁的孩子,能说出这样的话,可能很多大人都没有意识到,“只要相信孩子,喜欢孩子,孩子就能做好”,这就是最简单却最重要的教育理念。
事实上,很多家长的教育是相反的,他们会说:你做到什么什么了,爸妈才会相信你,你做到什么什么了,爸妈才会喜欢你。
题主说,孩子没有专注力,没有耐心,就让你很头疼,如果你真的相信孩子的话,就不应该焦虑头疼了,而是接纳孩子的一切,耐心陪伴他,让他快乐起来,问题就解决了。

应该如何教育孩子?-2.jpg

2,不要随意给孩子贴标签
对家长来说,孩子是一个家庭未来的希望,就会对孩子报以很高的期望,希望孩子各方面都是优秀的。但是,当孩子的表现,让自己不满意事时,一些家长就会有“恨铁不成钢”的心态,表现出太强的控制欲,甚至对孩子的评价有失偏颇。
带着失望的情绪,家长就会忽略孩子身上的有点,而是给孩子一个彻底的差评,给孩子贴上不好的标签。
殊不知,家长对孩子贴的标签:“不成器”、“没耐心”、“数学差”,等等,这都像法官判的结论一样,孩子对父母的话深信不疑,孩子相信了自己就是这样的人,那么只会不断强化和验证这个标签,而不是去对抗和修改这个标签。
所以父母对孩子的评价,是孩子成长的风向标,自己如何评价孩子,那么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上,就会中小相应的种子,也会在潜移默化中,成为孩子发展的推手。
所以,家长们,请用认同和鼓励代替批评。

应该如何教育孩子?-3.jpg

3,如何进行好习惯的培养
首先,身教大于言传。你想让孩子养成什么好习惯,最好是自己先拥有什么好习惯。比如,我培养孩子自己收拾自己的物品之前,我自己就不太擅长整理和收纳,那我就跟孩子一起学习如何把自己的东西整理的有序,每次用完都物归原处。在这过程中,我跟孩子都有收获和成长。
比如,我学习了时间管理,就把怎么用番茄钟和如何吃青蛙,都教给了儿子,他会觉得像做游戏一样好玩,对时间的管理和把控有了很大的进步,而且,每天都会提醒我:妈妈,你的青蛙吃完了吗?
如果家长不爱阅读,想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就得自己先喜欢上阅读才行,儿子幼儿园去年开始要求每天亲子阅读,在那之前,我也重视孩子的阅读,但并没有每天进行。从老师布置作业后,我每天跟孩子进行亲子阅读,然后就一直坚持下来了,现在已经养成习惯,孩子也可以自己看书了,遇到不懂的不会的地方就问我。
其次,家长要学会引导孩子,比如,每次孩子读完书,我都会让他给我讲讲书里讲的是什么。他基本都能讲出来个大概,有时候我会就里面的某个点再问他,不管他说什么,我都鼓励他。这样,他阅读的时候就有个动力,知道读完,要讲给妈妈听的,这样下来,孩子的阅读理解能力,表达能力都有了提高。
另外,孩子在学校学了什么知识,我也会让他教教我,他就真的像个小老师一样,来教我这个学生,我相信,教是最好的学。
4,如何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孩子的注意力的的时间本身就是很短的,一岁左右的孩子注意力也就1到2分钟,两岁到三岁的孩子注意力有3到5分钟,三岁以上的孩子可能五分钟到六分钟,
甚至到了8岁左右的孩子,可能他一次性的有意注意的时间能达到10分钟。所以我们说孩子越小的时候,他的注意力的时间越短,这是由他的神经发育决定的。
那么如何培养他的专注力呢?
首先,要让他去做他感兴趣的事情,不要刻意地去打断他,有的时候我们家长会说:宝贝儿,你看这个好玩,你看那个好玩,这实际上是无意中就分散了孩子的注意力。
还有一种情况下,就是当孩子在做某一件事情的时候,家长不要总是害怕他没有吃好喝好,一会儿喂个水果,一会儿喂口水,一会儿问问他饿不饿,一会儿问问他冷不冷。这些也都在破坏他的专注力。
所以当他认认真真在做某些事情的时候,家长最好管住自己的嘴,陪着他,去看他做就好了。这是培养孩子专注力最好的方式。
孩子再大一点的时候,家长要让他学一样东西时,一定让他选择他爱喜欢的,他感兴趣的。并且在他学的过程中,鼓励他坚持下去,这时候也是培养他专注力最好的方法。
总结,在亲子教育这条路上,每个家长都应该不断自我成长,自己越来越优秀,孩子也会被你影响,越来越优秀。
我是一位全职宝妈,儿子1岁开始自己吃饭,2岁认识英文字母,3岁背诵弟子规三字经。4岁自己穿衣,做简单家务。5岁做事有规划,比如睡前准备好自己第二天的衣服,回家第一时间完成作业。
我也是一位亲子教育咨询师,致力于帮助宝爸宝妈解决令人头疼的带娃问题,私聊我,免费获取一套正面管教的课程。
如果你在亲子教育方面有任何烦恼,我可以免费为你答疑解惑,时间有限,每天限3个名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32

帖子

518

积分

村民

Rank: 4

积分
518
15924695089 发表于 2021-9-22 16:16:15
李玫瑾教授提出一个发人深省的观点:孩子的表现,折射出父母的水准。
这无疑给了我们一个重磅提醒:家庭教育是一场模仿游戏,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身教大于言传,比起一味对孩子施加期望,父母们自己做了什么,其实更加重要。
那么你可能要问了,对于孩子的教育,为什么「身教」就比「言传」管用呢?
实际上,早在上个世纪 60 年代,就有心理学家用经典的实验证明了这一观点。
著名的波波玩偶实验

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社会学习理论创始人阿尔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教授曾于 1961 年至 1965 年连续做了一系列实验,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波波玩偶实验(Bobo Doll Experiment),用事实告诉世人,孩子们是会通过观察和模仿来习得攻击性行为的。

应该如何教育孩子?-1.jpg
1961 年,班杜拉在斯坦福大学幼儿园启动了该项实验。他选取了 36 位男孩和 36 位女孩作为实验被试,年龄为 3 至 6 岁,平均年龄为 4 岁零 4 个月。班杜拉将这 72 名孩子,按照一定的性别与年龄比例,平均分成三组,包括 1 个控制组和 2 个实验组,每组各 24 名孩子。其中,实验组又分为 A 组和 B 组:
    A 组又称为「攻击性组」,该组的孩子会在实验的环节中,看到实验助理带有攻击性的行为,当然这种攻击性行为是班杜拉安排实验助理故意「表演」出了的;B 组则称为「非攻击性组」,该组的孩子会在实验的环节中,看到实验助理正常的行为,即非攻击性行为。
在实验开始前,班杜拉还对孩子们的攻击性做了评估,每个组参与实验孩子的攻击性平均是大体相等的。
实验开始了,为了确保实验过程中孩子们之间不会相互干扰,班杜拉让实验助理将参加实验的孩子逐一带进实验用的游戏室。进入游戏室的孩子会被安排在房间的一角,在他们面前摆着许多有趣的玩具,实验助理告诉孩子们,他们可以随意玩这些玩具。于是,孩子们会自由玩玩具,不受外界干扰,同时,两个实验组里还会出现一个由实验助理扮演的「成人榜样」。
为了保证实验过程的真实性和流畅性,特别是要让孩子感觉这些都是「真的」,不是演出了的,为此孩子在去往活动室的路上,班杜拉还特意安排了「实验助理会假装偶遇『熟人』」的桥段,这位「熟人」其实就是实验里的「成人榜样」,也是由实验人员假扮的。实验助理会顺势跟孩子介绍这位「熟人」,并邀请这位「熟人」和孩子们一起玩玩具,让孩子们和他熟悉起来。在实验 A 组中,这位「熟人」坐在活动室的另一角,他的面前摆着拼图、木棍,还有一个 1.5 米高的「波波玩偶」。
实验助理会告诉孩子,这些玩具是专门给成人准备的。接下来,这位「熟人」会先玩一会拼图,一分钟后,他开始拿着木棍用力打娃娃,打的顺序是先把娃娃放在地上,然后坐在它的身上,反复拽它的鼻子,再把它提起来,用木棍打它的头,最后用力把它抛向空中,等它落在地上时再拳打脚踢。
这位「熟人」会重复三次这些动作,同时一边打一边说攻击性的言语,如「踢死它」,「怂包软蛋」、「这是个强硬的家伙」、「拽它的鼻子」、「用棍子打它」等。10 分钟后,攻击结束。而在 B 组里的「成人榜样」则一直安静地坐在角落里玩拼图,直到结束。
随后,所有的孩子都被依次带进了一个更大的游戏室里,这里有更多的玩具,包括飞机、火车、汽车等,当然还有波波玩偶。
实验助理首先会引导孩子们玩玩具,等孩子玩得「渐入佳境」时,实验助理会突然让孩子们停下来,并告诉他们这些玩具要给其他小朋友玩,所以他们不能再玩了。
此时,大部分孩子都会感到不高兴。实验助理会接着带孩子去第三个游戏室,这里的玩具被分为两类:一类是没有攻击性的玩具,比如蜡笔、纸张、洋娃娃、塑料动物和卡车模型等;另一类是有攻击性的玩具,包括一把锤子,一个用链子吊起来的求,球面涂成脸庞形状,还有标枪,当然还有波波玩偶。孩子们被允许在这个房间玩 20 分钟,班杜拉则通过单向玻璃来观察孩子们的举动,并给出每个孩子攻击性行为的等级。
「榜样」惊人的力量

正如班杜拉的预测,波波玩偶实验的结果为:实验 A 组的孩子在第三个游戏室中,表现出非常明显的攻击性行为,男孩平均有 38.2 人次模仿了「榜样」的动作进行了身体攻击,女孩平均有 12.7 人次;在语言攻击上,男孩模仿了 17 人次,女孩有 15.7 人次。
而作为对比的控制组和实验 B 组的孩子,则没有表现出任何攻击行为。
因此,实验充分说明,攻击性行为是可以通过「观察」和「模仿」学来的。
随后,班杜拉又做了一系列补充实验,其中有两个实验值得一提:在第一个实验中,班杜拉将波波玩偶实验中的成人「榜样」换成了电影电视或者动画片,在孩子玩耍的游戏室里,让孩子观看具有攻击性的场镜头。
结果发现,电影电视或者动画片比真人榜样的影响力要小,但同样能够起到「榜样」的作用;在另一个实验中,班杜拉对于「榜样」的攻击性行为进行了惩罚,并展示给孩子们看,结果孩子们出现攻击性行为的次数显著下降,并且有的孩子还会尽力避免自己出现攻击性行为。
除此之外,班杜拉还设计了一个「狗狗实验」。他选取了一些怕狗的孩子,并将他们随机分成 4 组。与此同时,班杜拉专门挑选出一位 4 岁且非常喜欢狗的孩子,并准备将他作为「榜样」。
在第一组中,班杜拉让「榜样」小男孩在孩子面前和小狗亲近,不但抚摸小狗的身体和头,帮它挠背,还拥抱它,而其他孩子则在旁边全程观看,了解亲近小狗并不会造成任何伤害。
接着,班杜拉让孩子们围成一圈彼此分享,慢慢形成了一个良好的互动氛围;在第二组中,孩子同样全程观看了「榜样」小男孩与小狗亲近,但仅仅只是观看,并没有彼此互动;第三组的孩子会被组织起来观看小狗,但是并没有与小狗亲近的「榜样」出现;第四组的孩子则被组织起来玩耍,期间既不出现榜样,也不出现小狗,孩子们只是单纯玩耍。
该实验持续进行了一个月时间,到了实验结束那天,班杜拉让每组的孩子分别接触经常见到的「实验狗」和从未见过的「陌生狗」,然后分别观察各组孩子对狗的恐惧行为,并评价恐惧的程度。
结果发现,第一组和第二组的孩子可以亲近实验狗和陌生狗,而且两组孩子间并没有明显差别,有 67% 的孩子可以单独和狗待在一起,也就是说,有超过一半的孩子不再惧怕狗狗了。
而第三组和第四组的孩子仍然会害怕狗,无法与狗单独待在一起。这就充分说明,孩子不仅能够通过模仿「榜样」学习到具有攻击性的暴力行为,也可以通过模仿「榜样」改变不良习惯,甚至是战胜自己的恐惧。
这就是榜样惊人的力量。
身教,需要意义感和良好的关系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发展心理学家艾莉森·高普尼克(Alison Gopnik)进一步对孩子的模仿行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写成了学术专著《园丁与木匠》(The Gardener and the Carpenter: What the New Science of Child Development Tells Us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arents and Children)。
艾莉森关于模仿,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即如果要让孩子模仿你,需要具备两个条件:
使用 App 查看完整内容目前,该付费内容的完整版仅支持在 App 中查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15

帖子

490

积分

青年

Rank: 3Rank: 3

积分
490
素菲会飞等 发表于 2021-9-22 16:17:10
“不是你想要什么就一定得拥有”,很多父母不是无法拒绝孩子,而是无法面对拒绝孩子后,可是孩子的“想要”被拒绝了,她此刻会产生失望、挫败、沮丧的情绪感受。
你可以拒绝满足孩子的要求,但同时也要理解她被拒绝后的情绪和眼泪,而不是一味地指责她无理取闹。
孩子是不会用眼泪来威胁父母,要想教会孩子,不是靠讲道理,而是看父母具体是怎么做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下一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作者

7月半

村民

  • 主题

    64

  • 帖子

    68

  • 关注者

    1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宝宝村 | 赣ICP备19014419号-1 |网站地图
Powered by baobaocun.com!  © 2019-2020版权所有宝宝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