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2021-11-1

跳转到指定楼层
现在孩子不敢去上课,原因是“孩子做错事,被老师传出去,将引起同学的嘲笑”,真的会这样吗?如果你义愤填膺,那么你可能有点偏执了,或者能说你有点被害妄想了。
之所以批驳这个立场,不仅仅因为上述推理因果逻辑关系恐不成立,更重要的,是我已经听过各种为了逃避上学,孩子们开脑洞的给出过许多奇葩理由,见怪不怪,以上的问题不足为奇。
做错事,老师是如何知道的?做错事了,保守秘密是老师的责任吗?做错事了就一定会被人嘲笑吗?被人嘲笑了,你就可以不去上学了吗?
与其讨论老师鲁莽或者避重就轻的去解决孩子心理创伤的问题,不如想想我们该如何解决孩子畏惧去学校、逃避现实、沉迷游戏,甚至不惜顶破了天,偷钱充游戏的事情。
处理过厌学、辍学的个案后,我已经能够跳出“被孩子牵着鼻子走”的怪圈了。如果你没有听过以下不去上学的理由,那么你自然容易被牵着走;有一些13-15岁不同年龄厌学案例,案例里,孩子们所使用的理由,可能你也闻所未闻:
理由1:昨晚你拉着我说事情,让我晚睡了,我不想起,就是不想起床(.....所以,我不去上学);
理由2:过几天要考试了,现在课上不讲新知识(.....所以,我也不想去上学);
理由3:我上课就犯困,我去了也没用(.... 所以,我还是不上学)
理由4:反正老师讲的我都会,而且我觉得现在学习的教育方式不适合我(.... 所以,我不去上学)
理由5:我发烧了!(温度计被摆弄了一早上,反复测量直至超过37.1)....所以,我不能去上学
理由6:我迟到了,我怕同学嘲笑......(所以,我要等等再去学校)

......
我还可以列出10个,20个,甚至100个理由,是不是有点懵,因为处理这样的个案,所以听得太多了。但是理由本身重要吗?
其实不重要,从与孩子们工作在一起的第一天起,我建立了一个咨询信念,那就是我们咨询师一定要看重孩子做了什么,而不是听他说了什么,如果说的与做的并不一致,那么更要相信你通过他行动感受到的,而不是仅仅听取借口。
一. 当下,孩子偷钱的事情败露,不敢去上学怎么处理?
敢偷钱,想必也做过将来一旦败露受到惩罚的心理准备,很可能并非一时冲动之事,更有可能的,偷钱的行为不是一次,而是多次;所以,就不能说那是一时冲动,孩子没有心理准备。也不能认为孩子缺少心理准备,而对于此事暴露而深受创伤。
就算是孩子恐惧、创伤好了,那么也有数种方法,需要借助老师、学校和同学们的帮助,帮助孩子应对当下、和帮其降低心理压迫感;至少我们不可否认,孩子是要直面所有同学的。不可逃避,逃避算什么?认罪不认错吗?还是破罐子破摔?
要说服自己,更要说服孩子,逃避只能让事情变得更加严重,而面对自己的错误并不丢人;谁都有犯错误的时候,没有错误,我们不会长大,将自己的错误归因于他人,更不会让我们自身解脱。
此时,培养孩子正向、积极的思考问题,将嫉妒、猜忌放下,用勇敢、积极来面对这个错误,将这个错误当成提升、长大孩子道德水平的阶梯,引导孩子直面这个问题,向家长承认错误,甘心承受责罚,以取得内心最大的自我谅解。
再由家长将认错的态度和处罚执行的结果也进一步”透露“给老师,请老师理解孩子已经有了正确的认错态度、行为以及勇敢、勇气面对这个问题带来的一系列压力,并邀请老师一起帮助这个孩子重新站立起来,以帮助孩子拥有改变自己的人生的完整体验。
我相信,这样做以后,不仅你的孩子能够得到同学老师的谅解,家长的做法也会值得其他人学习。
二. 孩子沉迷游戏,不惜偷钱充值怎么解决?
打游戏是为什么?通常是孩子逃避现实痛苦,沉溺即刻满足的体验所致,如果从小关注孩子长大,多陪伴,且兴趣广泛,亲子关系好,孩子很难沉迷游戏,更不至于做出偷钱充值的事情。
家长要反省,更要从中吸取教训,除了改变只关注犯了错,只关注成绩本身,而不是关注孩子自身以外,还要尝试修复梳理、冲突的亲子关系。
孩子能够去做违背常理的事情,除了关系一说,我还担心,孩子至少是沉迷游戏,且不下几个月的沉迷,为什么?
心理学家分析,经过3个月,每天6个小时的沉溺游戏,将无法分清现实与虚拟。这些孩子能够将游戏中的”成就体验“、”换肤换服“、”奖赏“当成此生此时人生至高无上的”愉快“,所以,才会去做偷钱充游戏的”傻事“。
我甚至认为,游戏充钱这件事只是”打得太烂,资质太差“的缘故,只是借以充值达到好的体验感,高手又何须充值?!通过充值来满足自己的体验感的,无异于养成”好吃懒做“、”即刻满足“的坏习惯。一旦养成,什么困难都不想抗,只会一味的依赖他人,依赖金钱。
所以,真正需要关注的,不是我们以为的,孩子担心被嘲笑而不去上学的事情,而是,孩子正陷入”一错再错“的人生低谷的事情;我们真正要担心的,是孩子可能将游戏当做未来,以躺平来应对人生的开始。
一旦他们形成回避现实,回避挑战的行为习惯,就难以在面对充满挑战和艰难的学习生活了,所以才有了为了回避上学、做作业、参加考试,编出种种借口不去上学的。
不要被他们的借口牵着走,你要有自己的判断,有时候,甚至”是非对错“都不重要,”孩子的长大和教育“才是更重要的事情,如果以前做得不好,那么亡羊补牢,为时不晚。对于,如今以及将来即将面对的孩子厌学问题,家长也不可以逃避,也无法逃避。
所以,希望孩子从游戏的虚拟世界里走出来,重新面对人生,至少不会去偷钱,家长要做的事情很多,一定要做到
    理解”偷钱满足自己“既为了满足,也因为缺少”积极关注“;
    所谓积极关注,指的是,孩子有哪些做得好的,人格中哪些值得你树立榜样和标杆的地方,你要指出来,你还要经常说出口来,当着孩子的面要说,不当着孩子的面更要说;相信我,哪些并不知道如何去表扬孩子的家长,孩子都叛逆且挑战;而哪些忽视孩子,只关心成绩的家长,孩子都不愿意直面挑战。男孩子一定要和爸爸关系好,女孩子一定要和妈妈关系好;
    最近接的个案里,无论女孩子还是男孩子都不想学习,并不是因为学不好,而是”并不想成功“。这个问题解释起来很膈应,就不在这里详述了,但是,家长一定要清楚标题的重要性。如果你的孩子认为,”家人和睦、早睡早起、身体健康“这些基本生活常识中的重要大事相比,”打游戏的体验“的优先级会高出很多倍。不得不说,沉迷游戏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影响孩子正常生活、学习的心理障碍了。回避性、偏执性的心理问题是主要的行为问题,而要处理好这部分的问题,请你一定求助专业人士,而且越早越好。

重要的是,如果你仅仅专注于不去上学的理由,想办法为孩子开路,解决问题,那么你将成功的加深孩子的回避、依赖和偏执,那么未来他将有更多不想去上学的坚定理由,而你将逐步被他带入他的计谋。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6

主题

14

帖子

446

积分

青年

Rank: 3Rank: 3

积分
446
安i吉i拉 发表于 2021-11-1 07:28:33
现在孩子不敢去上课,原因是“孩子做错事,被老师传出去,将引起同学的嘲笑”,真的会这样吗?如果你义愤填膺,那么你可能有点偏执了,或者能说你有点被害妄想了。
之所以批驳这个立场,不仅仅因为上述推理因果逻辑关系恐不成立,更重要的,是我已经听过各种为了逃避上学,孩子们开脑洞的给出过许多奇葩理由,见怪不怪,以上的问题不足为奇。
做错事,老师是如何知道的?做错事了,保守秘密是老师的责任吗?做错事了就一定会被人嘲笑吗?被人嘲笑了,你就可以不去上学了吗?
与其讨论老师鲁莽或者避重就轻的去解决孩子心理创伤的问题,不如想想我们该如何解决孩子畏惧去学校、逃避现实、沉迷游戏,甚至不惜顶破了天,偷钱充游戏的事情。
处理过厌学、辍学的个案后,我已经能够跳出“被孩子牵着鼻子走”的怪圈了。如果你没有听过以下不去上学的理由,那么你自然容易被牵着走;有一些13-15岁不同年龄厌学案例,案例里,孩子们所使用的理由,可能你也闻所未闻:
理由1:昨晚你拉着我说事情,让我晚睡了,我不想起,就是不想起床(.....所以,我不去上学);
理由2:过几天要考试了,现在课上不讲新知识(.....所以,我也不想去上学);
理由3:我上课就犯困,我去了也没用(.... 所以,我还是不上学)
理由4:反正老师讲的我都会,而且我觉得现在学习的教育方式不适合我(.... 所以,我不去上学)
理由5:我发烧了!(温度计被摆弄了一早上,反复测量直至超过37.1)....所以,我不能去上学
理由6:我迟到了,我怕同学嘲笑......(所以,我要等等再去学校)

......
我还可以列出10个,20个,甚至100个理由,是不是有点懵,因为处理这样的个案,所以听得太多了。但是理由本身重要吗?
其实不重要,从与孩子们工作在一起的第一天起,我建立了一个咨询信念,那就是我们咨询师一定要看重孩子做了什么,而不是听他说了什么,如果说的与做的并不一致,那么更要相信你通过他行动感受到的,而不是仅仅听取借口。
一. 当下,孩子偷钱的事情败露,不敢去上学怎么处理?
敢偷钱,想必也做过将来一旦败露受到惩罚的心理准备,很可能并非一时冲动之事,更有可能的,偷钱的行为不是一次,而是多次;所以,就不能说那是一时冲动,孩子没有心理准备。也不能认为孩子缺少心理准备,而对于此事暴露而深受创伤。
就算是孩子恐惧、创伤好了,那么也有数种方法,需要借助老师、学校和同学们的帮助,帮助孩子应对当下、和帮其降低心理压迫感;至少我们不可否认,孩子是要直面所有同学的。不可逃避,逃避算什么?认罪不认错吗?还是破罐子破摔?
要说服自己,更要说服孩子,逃避只能让事情变得更加严重,而面对自己的错误并不丢人;谁都有犯错误的时候,没有错误,我们不会成长,将自己的错误归因于他人,更不会让我们自身解脱。
此时,培养孩子正向、积极的思考问题,将嫉妒、猜忌放下,用勇敢、积极来面对这个错误,将这个错误当成提升、成长孩子道德水平的阶梯,引导孩子直面这个问题,向家长承认错误,甘心承受责罚,以取得内心最大的自我谅解。
再由家长将认错的态度和处罚执行的结果也进一步”透露“给老师,请老师理解孩子已经有了正确的认错态度、行为以及勇敢、勇气面对这个问题带来的一系列压力,并邀请老师一起帮助这个孩子重新站立起来,以帮助孩子拥有改变自己的人生的完整体验。
我相信,这样做以后,不仅你的孩子能够得到同学老师的谅解,家长的做法也会值得其他人学习。
二. 孩子沉迷游戏,不惜偷钱充值怎么解决?
打游戏是为什么?通常是孩子逃避现实痛苦,沉溺即刻满足的体验所致,如果从小关注孩子成长,多陪伴,且兴趣广泛,亲子关系好,孩子很难沉迷游戏,更不至于做出偷钱充值的事情。
家长要反省,更要从中吸取教训,除了改变只关注犯了错,只关注成绩本身,而不是关注孩子自身以外,还要尝试修复梳理、冲突的亲子关系。
孩子能够去做违背常理的事情,除了关系一说,我还担心,孩子至少是沉迷游戏,且不下几个月的沉迷,为什么?
心理学家分析,经过3个月,每天6个小时的沉溺游戏,将无法分清现实与虚拟。这些孩子能够将游戏中的”成就体验“、”换肤换服“、”奖赏“当成此生此时人生至高无上的”快乐“,所以,才会去做偷钱充游戏的”傻事“。
我甚至认为,游戏充钱这件事只是”打得太烂,资质太差“的缘故,只是借以充值达到好的体验感,高手又何须充值?!通过充值来满足自己的体验感的,无异于养成”好吃懒做“、”即刻满足“的坏习惯。一旦养成,什么困难都不想抗,只会一味的依赖他人,依赖金钱。
所以,真正需要关注的,不是我们以为的,孩子担心被嘲笑而不去上学的事情,而是,孩子正陷入”一错再错“的人生低谷的事情;我们真正要担心的,是孩子可能将游戏当做未来,以躺平来应对人生的开始。
一旦他们形成回避现实,回避挑战的行为习惯,就难以在面对充满挑战和艰难的学习生活了,所以才有了为了回避上学、做作业、参加考试,编出种种借口不去上学的。
不要被他们的借口牵着走,你要有自己的判断,有时候,甚至”是非对错“都不重要,”孩子的成长和教育“才是更重要的事情,如果以前做得不好,那么亡羊补牢,为时不晚。对于,如今以及将来即将面对的孩子厌学问题,家长也不可以逃避,也无法逃避。
所以,希望孩子从游戏的虚拟世界里走出来,重新面对人生,至少不会去偷钱,家长要做的事情很多,一定要做到
    理解”偷钱满足自己“既为了满足,也因为缺少”积极关注“;
    所谓积极关注,指的是,孩子有哪些做得好的,人格中哪些值得你树立榜样和标杆的地方,你要指出来,你还要经常说出口来,当着孩子的面要说,不当着孩子的面更要说;相信我,哪些并不知道如何去表扬孩子的家长,孩子都叛逆且挑战;而哪些忽视孩子,只关心成绩的家长,孩子都不愿意直面挑战。男孩子一定要和爸爸关系好,女孩子一定要和妈妈关系好;
    最近接的个案里,无论女孩子还是男孩子都不想学习,并不是因为学不好,而是”并不想成功“。这个问题解释起来很膈应,就不在这里详述了,但是,家长一定要清楚标题的重要性。如果你的孩子认为,”家人和睦、早睡早起、身体健康“这些基本生活常识中的重要大事相比,”打游戏的体验“的优先级会高出很多倍。不得不说,沉迷游戏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影响孩子正常生活、学习的心理障碍了。回避性、偏执性的心理问题是主要的行为问题,而要处理好这部分的问题,请你一定求助专业人士,而且越早越好。

重要的是,如果你仅仅专注于不去上学的理由,想办法为孩子开路,解决问题,那么你将成功的加深孩子的回避、依赖和偏执,那么未来他将有更多不想去上学的坚定理由,而你将逐步被他带入他的计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

主题

26

帖子

563

积分

村民

Rank: 4

积分
563
商简言 发表于 2021-11-1 07:28:50
人做错事情注定是要承受相应的后果的。
我表弟以前拿我舅妈手机充值游戏,这事儿被我舅妈闹到了我表弟老师那儿,她的理解是"我不会教育孩子,希望老师帮我教育一下,让孩子不要再这样做"
然而实际上得到的是老师对我表弟的偏见。
那天我在我舅妈家吃饭,我表弟的班主任突然打来电话,质问我舅妈,我表弟是不是拉了陌生人进班级家长群,因为有骗子进了群,导致部分家长受骗。
而我表弟有过偷拿家长手机充游戏的"前科"所以她下意识的就认为是我表弟把骗子拉到群里的。
但是这事儿看过新闻的都知道,骗子是有自己的途径进群的,压根就不需要谁拉进去。我表弟也确确实实没有做过。只是因为过去犯的错,在老师那里留下了很差的印象。
所以其实我不建议家庭中犯的错闹到老师跟前去,因为老师也是人。是人心中就会有偏见。这样的偏见平常没影响,一旦有事儿,就会导致你的孩子是第一个被怀疑的对象。
现在怎么办,我觉得除了转学确实也没有别的好办法了。希望父母能从这件事儿中,学到一些教训。
孩子在家犯了错,该教育教育,该惩罚惩罚,但是直接让孩子社死,真是不可信。除非孩子不是你自己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21

帖子

481

积分

青年

Rank: 3Rank: 3

积分
481
我有我的幸福顿 发表于 2021-11-1 07:29:00
孩子偷家里的钱去干自己想干的亊,这种行为很多孩子都有过的。所以,你也不必太大惊小怪。   
        你孩子偷家里的钱去充游戏币,被老师发现了并传了出去,孩子现在不敢去学校上课,怕同学嘲笑和孤立。我分开来剖析下。
一、这件事如果是偶尔发生,家长虽不必大惊小怪,但绝不可以漫不惊心,视若无睹。初次必须要叫停,并让孩子以后不可以再这样做,你们知道,很多亊疏忽了就会从量变到质变,到时你就会真的无可奈何。其次,家里现金不可以随意乱放,让孩子取之方便。孩子尚小是缺乏自制力的,容易诱使其见钱起心。
二、老师还应该是个负责任的老师,她知道了没有选“事不关已,高高挂起”的态度,她“传了出去”可能是个方法问题,也许是在班上当着大家说时,警醒其他同学不可以|象你孩子那样做,是错误的。这能没有顾及你孩子的感受,让孩子有了恐慌之感。老师发现问题后,是可以单独与家长和孩子沟通教育的,这里老师没做好。
三、替你觉得幸运的是孩子做错了事尚有羞耻之心。孩子小,不懂事,做错了,能改过,善莫大焉。现在,家长可以好好地跟孩子谈谈了,还可以跟老师沟通下,在全班同学面前请大家都不要歧视和孤立这个同学,大家要互相帮助,引以为戒。
最后再对家长多说几句话,关注你孩子的成么长,任何时候都不要缺席。孩子有错时,可以跟孩子分析一下,找找犯错的原因,保证不再犯同样的错。家长也要抽时间加强自身学习,不要做完全的门外汉。一旦出现任何问题自己都束手无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16

帖子

474

积分

青年

Rank: 3Rank: 3

积分
474
Sun944 发表于 2021-11-1 07:29:57
重点不是老师和同学,而是你怎么处理孩子这次犯的错,你的孩子从这件事情中学到了什么。
事情传出去,处理难度升级,但是这件事肯定是家长告诉老师,希望老师配合教育的。老师为什么要说出来?有没有可能是孩子偷钱充值玩游戏还在班级里宣扬?或者是孩子自己说漏嘴,班级里谣言满天飞?老师具体是怎么批评孩子的?是说孩子长大以后一定坐牢,还是我们得遵纪守法,偷东西违法,被警察叔叔抓住就要去坐牢?
从您的提问,可以看出您很爱自己的孩子,哪怕他/犯错,也不会损害这种爱一分一毫,仍会替孩子找理由(或者借口),原谅他,甚至反过来保护他。这算不算溺爱呢?你这么爱孩子,真的忍心你的爱最终害了孩子吗?
再补充一句,我接触到有偷窃或者撒谎习惯的人,背后都有一个表面严厉,实际溺爱孩子的家长,养成这种习惯害人害己,还请警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15

帖子

473

积分

青年

Rank: 3Rank: 3

积分
473
天蝎孤星等 发表于 2021-11-1 07:30:10
在小学、初中或是高中大学,每一个人都可能直接或间接地参与过“孤立”或者“排挤”别的同学,成为了别人这段记忆中的某个角色。

或者因为矮小、自卑、肥胖丑陋等等因素,学生时代的你也被别人排挤孤立,你现在怎么样了?对那段岁月释怀了吗?和曾经深夜哭泣的自己握手言和了吗?

有人说别人孤立了我,而我孤立了全世界。也有人说被孤立的最后过得要不就特别惨,要不就特别牛逼,到底怎么样呢?

今天,李老猛告诉我们那些曾经在班上被排挤被孤立的同学现在都过得怎么样了?


孩子偷家里钱充游戏,被老师传了出去,现在孩子不敢去上课 ...-1.jpg
阿B小学因为脸上长痘被同班男生叫做癞蛤蟆,几乎被全班孤立,那会儿小学升初中不用考试,我就用了三年考了全市排名前五的高中。

偶然听到那些很大一部分嘲笑过我的人都在过无所事事的生活。说句实话,你对一个人最好的反击就是比他过得好。
李老猛的好朋友老C也遭遇了。

也没什么,只是比以前很多人都过得好了而已。毕竟在没有多余的社交的学生时代,我有更大量的时候去阅读,并且,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高中毕业以后,就没再受到排挤和孤立了,但是也不喜欢社交,还是喜欢过自己的生活,结果被传高冷。呵呵,我是会怕你们传我小话的人么?

后来,考上研究生,日子就更好过了。现在研究生毕业了,在省级单位工作,以前的同学考研究生还求我帮忙。

其实以前的那些同学真的很势力,他们听说我研究生毕业,在现在这个单位,就经常想约我见面,要开同学会也会跟我讲,有时候他们的小团体聚会也会跟我打电话。

然!而!我!一!点!都!不!想!去!本宝宝从来就不是需要靠迎合你们生活的人。

有时候好想回到过去,给过去的自己一个拥抱,告诉那个不知道如何是好的自己:没事的,你会过得更好的。
阿香四处走走停停,居无定所,无任何人可信,包括自己的家人,只想找一个没有人认识的地方,苟且的活着,生活还有明天的苟且不是吗。

在一个地方有熟悉的人之后,会产生一种对此地方的抵触心里,然后再去另一个无人认识的地方。不和任何人联系,在我看来他们都是暴力的帮凶。

那时候的她还连清没啥人生经验,负能量阴暗,性格不好,情商发育滞后,唯一得个成绩还行,颜值算高的,班上没几个人熟,一堆女生避免和我接触。

后来她是班上唯二的一个上985。过得还行吧。不过小学初中那些小头目们有的上专科有的辍学打工还有的从事无法描述职业,想起来挺爽的。
小贾高中时期短发也不会打扮,当时以为努力读书就够了,所以不修边幅,看上去就是胖丑加上性格孤僻,因为心理比较敏感隐隐感觉到自己被一部分人孤立了,还受到男生的嘲笑。

男生看到小贾就对另一个男的说你老婆来了。导致再也不想回去那个城市,从没参加过同学聚会。现在不好不坏吧,没赚大钱,还是普通人一个,但会打扮了没以前那么难看。

小贾现在只想让父母过得好。其实回想起来小贾遭受到的不算厉害,还有比小贾更惨的,他们青春期受到的伤害永远无法被弥补。
林林初中被孤立三年,最后聚会的时候大家还是该喝酒喝酒该吃肉吃肉该唱歌唱歌,跟啥都没发生过一样。

高中被孤立三年,没人和我一起玩,无论做什么都会被冷嘲热讽。后来去了一个离家很远很远的大学,和以前的同学照样能聊得来。

大概实际上也没什么大事吧,只是学校是个会让人发疯的地方。熬过来,人都清醒了,也就无所谓了,慢慢就好了。
诚然,我们大多数人的身边发生的孤立和排挤,只是多数普通人对待少数不讨喜者的一种方式。我们避免与之交谈,我们冷落疏远,排斥着我们心目中认为的“不良不善”。

但是,我想问,其中有多少人是靠客观条件而不是主观意识去判断情况,拥有自己鲜明的立场和观点,而不是盲目自大或者随波逐流的呢?

我们可以远离那些内心阴暗的人,可是我们不能让无辜的人受到伤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13

帖子

474

积分

青年

Rank: 3Rank: 3

积分
474
wwwyx1111com 发表于 2021-11-1 07:31:04
孩子偷了家里的钱,该怎么处理,这可能是很多家长遇到过的问题。
我认为,无论是家长还是教育工作者,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我们面临的最大考验就是如何从负面事件中发现正向价值——
力求把评判与指责变为关心与探究——让我们一起看看发生了什么?
把问题导向的批评,变为发展导向的探讨——看看我们固然有不足,但是还有哪些成功之处,且如何做才可以获得更大成功。
把居高临下的教导,变为激发孩子内在动能的启发和激励——你其实很厉害,相信你自己可以想明白,可以选择正确的做法。
就学生偷家长的钱充值游戏这件事而言,学生肯定是不对的,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件负面事件,这件事中有没有可以激励孩子成长的正向价值呢?
有的。
从题面提供的信息看,笔者认为至少有两点是值得肯定的:一是孩子是非界限清晰,能够认错知错;二是孩子有较强的羞耻心,很爱惜自己的面子和荣誉。
对孩子的批评,最好遵循一个原则:先肯定,再批评。
所以,在做这个孩子的工作之前,我们首先必须肯定孩子的这两个优点,让他看到自己的潜能。在此基础上,再来解决如何面对老师和同学的问题。
可以重点和孩子探讨如何正确面对错误,勇敢承担责任的问题。
我们任何人都不是完人,任何人都不能保证自己一辈子不犯错误。
一个受人尊敬的人并不是不犯错误,而是在发现错误之后,能够勇敢地面对因为错误行为导致的一切后果,并承担起改正的责任。
在沥清上述认知后,让孩子思考如何面对错误:
一是悄悄掩盖,自己悄悄改正;
二是自己主动公开,深刻检讨,勇敢地接受老师同学监督。
这两个选项哪一个更好呢?哪一个才是对待错误的正确态度呢?
如果孩子明确了这其中的意义,那么他就获得新成长了。
最后,坏事就变成了好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42

帖子

550

积分

村民

Rank: 4

积分
550
中田惠子 发表于 2021-11-1 07:31:34
犯了错要承认,挨打要立正,必须送去上学,并且应该有以下谈话:
有了错误之后,要想怎么挽救,怎么改正,而不是怎么掩饰。
且不说同学未必会孤立和嘲笑,哪怕受了,也是自己犯错应得的报应。哪有犯了错还不能被人说的。
另外,我特别讨厌“未成年人犯罪保护法“。家长也特别奇怪,小时偷针,长大偷金都不懂了,关心孩子不知道偏到哪去了。娃偷了家里的钱,不担心偷心不改,反而担心孩子被人说。将来街上偷了东西被人捉了,还要批评别人没有保护小偷的隐私权?
你家娃会不会以不上学来反制你?或者闹这么一出,你对付他偷钱的重心可以全部转移到他受“损害”上去了?
所以老师挺难的,老师或许以为这是大事,家长应该很在意这个行为,但是家长说不定并不在意这个行为,更不在意那“一点点钱”。
或许这也是如今社会,主流思想缺失的表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14

帖子

463

积分

青年

Rank: 3Rank: 3

积分
463
黑212 发表于 2021-11-1 07:31:39
本想写一篇很长的回答,阐述我了解到的身边的一些事情。
比如在新西兰,即便是犯了很严重的罪,猥亵未成年人,医生与患者,甚至教师与学生的不正当关系等等,犯罪嫌疑人都有权申请隐名权来维持原本体面的人际关系,但罪责和惩罚肯定是免不了的。
本周新西兰还发生了一件保险公司的内部员工问题,一家知名保险公司一群接线员组建了一个聊天群,在里面讨论一些医疗保险客户的隐私问题,被发现后12个人被集体辞退了,因为探讨他人的隐私本就是触犯法律的行为。

但是我还是决定不要探讨太多这方面的问题了。

原因很简单,这个世界并不是每个人都讲道理的。
尤其是部分群体仗着自己是成年人或是有一定的权势,拿着弱势群体甚至是幼童的人权不当回事。
如果你是遵纪守法的良民,有什么正当渠道可以讨回公道么?

并没有。

所以我只希望孩子的内心不要因为这样的事情而改变太多甚至扭曲。

小孩子不懂事,做错事是人之常情,这也是为什么未成年人有刑责最低年龄的原因。

谁小的时候没有做过任何一件不该做的事情呢?
为人师表更应该树立优秀的品行,而不是落井下石,对么。

其实很多犯下罪行的人,原本也只是被欺负的善良老实人罢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17

帖子

477

积分

青年

Rank: 3Rank: 3

积分
477
爱丽丝美眉韭 发表于 2021-11-1 07:32:32
挨打站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下一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作者

  • 主题

    4

  • 帖子

    12

  • 关注者

    1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宝宝村 | 赣ICP备19014419号-1 |网站地图
Powered by baobaocun.com!  © 2019-2020版权所有宝宝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