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2022-7-2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来来来,我来杠一个!
我认为,宝宝的体质,应该是“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
基因与遗传的确会是一部分影响因素,但是绝对不是全部!
父母身体健康,不存在遗传性疾病,的确是让宝宝可以在天生之路上规避风险的前提要素之一。可是除了先天性因素之外,能够影响到宝宝体质的,应该还有许多“后天”的因素。
在人的一生中,年龄阶段不同,机体的免疫力也不同。宝宝来到这个世界上之后,就不如在妈妈的肚子里那样安逸,婴幼儿免疫系统发育尚未成熟,相对于成年人来说更容易发生感染。
这个时候在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跟宝宝体质密切相关的,就是宝宝的后天免疫力。后天的免疫力对于宝宝体质的影响不容忽视,而身体的锻炼,父母们的喂养方式是否科学,以及宝宝摄入的营养是否满足,多方加持,才能让宝宝体质更加给力!
别以为小孩子就不需要运动锻炼,对于小宝宝来说,适度的运动锻炼,不仅可以促进宝宝的体能发育,还可以让宝宝拥有更好的环境适应力,更好地应对外界因素的变化,在和外界的接触中,刺激机体的免疫功能,让宝宝拥有更加强健的体质。
如果说加强宝宝的锻炼是外部因素影响,那么家长们在宝宝喂养上的一些误区,就是从内在影响到宝宝的体质。
营养不良是免疫功能低下最常见的原因之一。飒姐也曾见过糊涂家长,认为宝宝只吃母乳营养不够,给宝宝过早添加辅食,让宝宝多吃粥,多吃面食饭菜,认为这样才能“长得快有力气”。因为没有充足的奶量摄入,结果导致了营养不良,宝宝的生长发育不达标,免疫力低下,经常生病。
想要让宝宝拥有好体质,最方便快捷的加成力就是来自于母乳。对于刚来到这个世界上的宝宝来说,最优秀的食物莫过于母乳,母乳中的很多成分,是帮助铸就宝宝后天免疫力“城墙“的重要砖瓦。
母乳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以及多种宝宝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元素,不仅满足营养需求,还可以在胃肠道功能,宿主防御等方面也让宝宝享受到益处。
比如,母乳的一些成分能刺激胃肠道生长和蠕动,比如母乳中的皮质醇、生长调节素-C、胰岛素和甲状腺激素等,可从而促进胃肠道成熟。
除此之外,母乳中的生长因子可以影响宝宝的肠道发育,还可能预防侵入性疾病,免疫球蛋白IgA和IgG可能在提高黏膜免疫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保护胃肠道免受外来抗原或微生物的影响,降低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和其它感染风险,让宝宝拥有更好的防御力【1】。
母乳喂养是影响宝宝体质的重要一环,因为母乳中的HMO对于构建宝宝免疫力有重要作用。肠道菌群会参与影响人类健康的多种生理活动。母乳喂养有助于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有益微生物在新生儿肠道定植。【2】在影响宝宝肠道健康的作用中,母乳低聚糖(HMO)的作用被认为是十分关键的【3】
可能大家对这个名字还比较陌生,事实上,各个国家的学者对 HMO的研究都有很长的历史,对HMO分离检测方法的研究已有近90【4】年。
HMO是啥呢?
它是一种益生元,可作为婴儿肠道中有益菌的代谢底物,帮助婴儿塑造肠道菌群。HMO可以促进双歧杆菌的增殖,并且可以与B族链球菌细胞膜结合从而抑制其生长甚至间接破坏细菌的形成。
HMO的重要性又体现在哪呢?
HMO不仅可作为抑菌剂或者杀菌剂,还可抗病毒感染,不仅比现有的药物安全,而且具有更广泛的抗病毒保护机制,系统地发挥抗病毒活性。有研究【5】认为,当HMOs作为人类的抗病毒药物时,可以刺激上皮细胞的免疫反应和成熟。
HMO中的2'-FL是大多数妈妈母乳中最丰富的母乳低聚糖,它可以增加eNOS表达,恢复肠道吸收,保护小肠黏膜结构,预防NEC。HMO还可以帮助降低宝宝腹泻率,促进宝宝的免疫发育。
不同时期的母乳含有的HMO的质量浓度不同,人初乳低聚糖质量浓度为22~24 g/L,成熟乳中低聚糖质量浓度为10~15 g/L。在牛乳中,哪怕是在母牛产后立即收集牛初乳,经检测其中低聚糖质量浓度仅约1 g/L,而且在48 h后质量浓度迅速降低【6】。
如果母乳喂养条件不足,又希望能够让宝宝多一份后天BUFF加持,可以考虑通过补充HMO来帮助宝宝拥有更棒体质。在选择奶粉的时候,可以注意尽量选择含有HMO的配方奶粉。添加有HMOs婴幼儿配方奶粉的研发与普及已经成为奶粉研究设计的热门内容之一。
首次在奶粉中添加了HMO的雅培Similac心美力,就是一款可以为宝宝体质后天助力的配方奶粉。宝宝70%的免疫系统在肠道内,HMO的添加有助维护宝宝肠道健康,小肚肚舒服了,吃的好睡得好,减少胀气,便秘,腹泻等问题!
体质这个问题上,哪怕三分天注定,还有七分靠打拼,先天因素的确会影响到宝宝体质,但是我们绝不应该就此认怂,把所有交给命运,忽略了后天的努力。
坚持科学育儿,科学喂养,让宝宝拥有更强大的BUFF加持,体质才能更给力!
参考文献:
【1】Up to date:母乳喂养对婴儿的益处
【2】Beattie LM, Weaver LT Mothers, babies and friendly bacteria. Arch Dis Child Fetal Neonatal Ed. 2011;96(3):F160.
【3】王祎, 于景华. 人乳低聚糖与婴儿肠道健康[J]. 中国乳品工业, 2019, 47(01):33-37.
【4】KUNZ C. Historical Aspects of Human Milk Oligosaccharides[J]. Ad⁃vances in Nutrition, 2012, 3(3):430S-439S. doi: 10.3945/an.111.001776.
【5】LANE J A, O'CALLAGHAN J, CARRINGTON S D, et al. Tran⁃scriptional Response of HT-29 Intestinal Epithelial Cells to Human and Bovine Milk Oligosaccharides[J]. Br J Nutr, 2013, 110(12):2127-2137. doi: 10.1017/S0007114513001591.
【6】NAKAMURA T, KAWASE H, KIMURA K, et al. Concentrations of Sialyloligosaccharides in Bovine Colostrum and Milk during the Prepartum and Early Lactation[J]. Journal of Dairy Science, 2003, 86(4):1315-1320.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成为第一个回答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作者

pnpw6486657

青年

  • 主题

    6

  • 帖子

    14

  • 关注者

    1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宝宝村 | 赣ICP备19014419号-1 |网站地图
Powered by baobaocun.com!  © 2019-2020版权所有宝宝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