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2020-1-11

跳转到指定楼层


笔笔刚出生的时候,懵懵懂懂,不知道怎么带娃,不知道怎么养娃,当然更不知道如何教育娃才是最好。于是我一有时间就是看育儿类的文章,学习别人的养育经验,这其中我看到最多的观点就是,得多多陪伴孩子。

多多陪伴,是的,这个观点戳中了我的内心。回想起我小时候,父母由于太忙,几乎是很少时间陪伴我的,从我小学6年级开始,我就开始了寄宿于亲戚家的生活。成年后才发现,童年对母爱的缺失确实对我的性格有很大的影响。

当我为人母亲,我不想让我的孩子也像我一样,我心里想着,我一定要多多的陪伴他,给他很多很多的爱,让他成为一个在爱里长大的孩子。不要像我一样,内心一直是有所缺失的。于是我开始制定每天陪娃的计划,变着花样陪孩子玩各种游戏,孩子每天都跟我玩得非常开心。

212017bv8p6fpvt6pvx2xl.jpg

渐渐的,我发现好像出现了问题,就是孩子不愿意自己玩,做什么游戏都让我陪着。而我也从刚开始陪伴孩子的喜悦渐渐酿成了烦燥情绪。陪孩子玩这件事原本愉快而有意义的事情,渐渐的好像酿成了我的负担。

最初我一直认为孩子是处在分离焦虑期,我要理解孩子的分离的焦虑。但是当他已经3岁多了,还存在这个问题的时候,我知道除了分离焦虑,一定在存在着其它的问题。而最有可能的问题就是我无时无刻“过度”的陪玩,让孩子掉进了“过度关注”的陷阱。

多陪孩子玩是好的,但是再好的事情也需要有个“度”,一旦“过度”,可能好事就酿成坏事了。


212018qsq9cqzlc9k9w8e8.jpg


孩子过度关注的表现

如果我们发现孩子没有什么正当理由而让我们不停地为他们忙碌,并且我们觉得并不高兴或者烦燥时,我们可以确定自己正面对孩子过度关注的情况。

孩子过度关注的影响:

1,孩子的自我游戏能力太弱。孩子能自我游戏其实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在他感觉到无聊的时候,他能够通过自娱自乐,自我安排,让生活更有趣,控制力更好。

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米切尔做了一个考验儿童耐心和意志力的棉花糖实验,他们在空无一物实验里准备了一盘棉花糖,然后邀请了一些孩子,告诉孩子,他可以选择现在吃一颗棉花糖,或者是选择在实验室等15分钟后得到两颗棉花糖。研究者发现那些等待15分钟后得到两颗棉花糖的孩子成年后更加成功。而那些能在空无一物的实验室里等待15分钟,对于孩子来说确实是很难的事情,通过研究者观察,那些选择在实验室里等待的孩子,在等待的过程中,都会通过做鬼脸呀、自娱自乐的方式来打发时间。如果孩子没有自我游戏的能力,那他非常大的概率是无法通过这等待的15分钟的。

212018yc1nzonv8c23tl4m.jpg


2,父母情绪容易失控、烦躁。当陪孩子两小时的时候,你还会感觉心情愉悦,如果连续陪伴六个小时、八个小时,你走到哪里,孩子跟到哪里,什么都不让你干,就让你陪他玩,就连你蹲个厕所,他也在门外鬼哭狼嚎,让你尿尿都不舒心的时候。你再好的情绪也都是会崩溃的。

3,孩子的思维灵活性不够。当孩子都在按照你提供给他的游戏、规则去游戏,孩子也不会动脑去想想其它的玩法。

笔笔的小表哥放在家里,完全不用管他,他自己会想方设法的去玩。敲敲这个,搞搞那个,而且时常会自己发明一些新颖的玩法。父母只需在一边掌握危险性就好了。

而笔笔呢,玩游戏就会比较被动,不如小表哥思维灵活。游戏的玩法完全按照我教给他的玩法,有时候我想换个玩法,他都会很抗拒,说没有这种玩法。


212018h8ezeyy20etihtoz.jpg

如何掌握陪孩子玩的“度”。

1,保证每天高质量陪伴1-2小时。什么样的陪伴就是高质量的呢?我觉得就是全心全意陪孩子玩,这期间不要碰手机,玩的方式不限于读书、玩游戏、打闹…..,只要孩子觉得开心、满足,让孩子感受到你对他的爱,陪伴的目的也就到达了。

孩子一直粘着爸爸妈妈陪他玩,除了像我这种情况,是陪孩子陪得过多了。但是如果父母太忙,完全没有时间陪伴孩子,那孩子也会出现过度关注的情况。因为缺少父母的陪伴,孩子会很容易做出各种调皮捣蛋的事情,来吸引父母的关注。所以陪伴的“度”是需要掌握的,不能太多,更不能太少。


212018z77nfwpk0vsk7zs6.jpg


2,孩子能自己玩的时候,尝试离开。如果你已经保证了每天的高质量陪伴,在孩子专注玩的时候,可以尝试着离开。刚开始可以先离开一分钟就马上回来,让孩子知道你离开也是会回来的,如果孩子已经适应了你短暂的离开,可以尝试拉长离开的时间。

3, 告诉孩子父母也需要有自己的时间。很多年龄段很小的孩子会时刻想要父母陪着玩,但是我们可以告诉孩子,父母可以陪他玩多久,其他的时间,父母也需要处理自己的事情,比如做家务、处理事情。只要每天高质量的陪伴时间够了,其实孩子是可以接受父母离开的。


212018xl6efs4337hyrl1k.jpg

4, 让孩子结交亲密的朋友。孩子从2岁开始就会有自己的社交圈,多邀请他的朋友到家里来做客,或者带孩子出去串门。孩子有了搭档,基本就很少需要父母的陪伴。

有“度”、有“质量”的陪玩,能让孩子感受到充足的爱,但如果过度了,反倒让孩子形成了依赖,不利于孩子以后的独立成长。

我是笔妈,关注@笔妈成长,我们一起聊有料的育儿事,一起守护孩子的健康成长。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成为第一个回答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作者

围棋

村民

  • 主题

    58

  • 帖子

    44

  • 关注者

    1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宝宝村 | 赣ICP备19014419号-1 |网站地图
Powered by baobaocun.com!  © 2019-2020版权所有宝宝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