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2022-3-2

跳转到指定楼层
班干部竞选我们班还没有,但丰收刚一年级上学期(春节前)经历了“学期推优”的投票,孩子们自己投票的,但报名是家长给孩子报名的。估计跟题主遇到的情况差不多。

孩子上小学,班委会竞选,但他并不是很感兴趣,应该让孩子 ...-1.jpg

竞选当天老师发的竞选结果图

我不仅给丰收报名了,还意外的中了。上图黄色框里的,就是丰收,得了35票。全班44人。而且总票数是第2高。

  • 我是非常意外的,因为一年级上学期,丰收成绩不算最好的,纪律方面没有大问题,但绝不属于特别乖乖的孩子;
  • 老师说他比较活跃,需要增加稳定性,但人缘不错,连女生都要分组时和他一起。这是选举前,老师给我的反馈。
  • 但我还是给他报名了,后面会说为什么。
老师是在家长群统一发的“学期推优”说明文件,每班选出12个孩子。分4类荣誉,每类文档中都有侧重点评选标准说明:A之星(品学兼优);B之星(行为规范偏重一点);C之星(学习态度、学习等各方面有很大进步的);D之星(美德劳动方面)。文档里也有相应的“表彰+奖励”,但上海比较注重全面发展,你会发现绝不会仅仅看重学习成绩。给了各个方面优秀的孩子肯定的机会。也是期待孩子们能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而设立的这样的4类荣誉。
最关键的是,不是老师选,是孩子们自己举手投票选出的。每个孩子一共有3票,选举过程,我也详细问过丰收,老师没有什么特殊引导,就把每一类的标准读了一下,明确告知一人3票,给一定时间思考,举起来10秒后不能放下,小孩也是第一次操作,老师给了一定的思考时间。
从我研习心理学、带教过7-14岁的孩子的一个老师角度看,这种选举本身,就是:

  • 老师把“全面发展的好学生”标准“辐射”进每个孩子心田的机会;这是你们自己选出来的,那么前提就是你们自己认可“全面发展”这些标准
  • 这其实是潜移默化的让孩子自己做自己的权威,这是我最看重的地方。而不是自上而下的老师选。老师的这个操作有“授权”的意味,有助于激发孩子的内驱力。
  • 既是老师角度的一次立标准;也是孩子角度的一次内化标准;更是一场集体教育

孩子上小学,班委会竞选,但他并不是很感兴趣,应该让孩子 ...-2.jpg

我把老师发在家长群的信息,告诉给家人

并且,我们老师对这件事没有任何“权威层面的引导”,在家长群老师只做了2件事:发布报名文档,公布结果照片。
甚至在我报名给老师提交材料的时候,老师提醒我,丰收的行规方面目前还需要更稳定,如果行规不理想,所有孩子们都看在眼里,同学们也不会选他的。我说:是的,我报名,也仅仅是希望他有目标,对自己有要求,没选上,也正好是个机会,让他知道自己的差距。老师说,好的。

孩子上小学,班委会竞选,但他并不是很感兴趣,应该让孩子 ...-3.jpg

参选不是为了中,而是为了对自己有要求

结果出来的时候,我们是开心的,但也没有特别开心,因为我们的目标本来就不仅仅是选中,而是“有目标,知上进”。

  • 选中仅仅印证了老师说的“人缘好”,是“同伴关系好”的外化表现。
  • 学习态度、学习成绩、行为规范、自控力方面,依然是有差距的,还需要继续努力,这一点,丰收自己通过这个选举过程,是完全看到了,自己更知道努力了。
这是最大的收获,也是我给他报名最大的原因。
因此,回到题主的问题,学校有一个荣誉、名誉竞选了,我要不要给孩子报名?
可以报名,但要把自己的目标放在“有目标,知差距,求上进”上,而不仅仅是“选没选上”的表层成败上。

学校里的推优竞选、班干部竞选,这种东西本质是什么?

我的理解是,他的本质:
1、首先是一种对孩子的认可。

学习基本可以,纪律、行为规范基本可以,这是一个合格的小学生的基本标准,没有明显的学习、纪律方面的短板。
——这个是不是题主,作为家长可以去追求的?当然可以,那我们去竞选,就等同于对孩子说:
孩子我们去报名,首先意味着,我们要求自己是一个合格的小学生,学习态度、学习成绩、纪律、行为规范,这些基本达标;(如果是选班干部,那就是能做班干部的能力、前提达标)
其次,如果我们没选上,说明我们可能还有差距,或还有更多的小朋友在学习和纪律方面更优秀,那我们是不是也知道了,自己在班级中的相对位置?但这不是永久的,是暂时的,无论这次有没有选上,我们自己要朝着学习更好、行规更好的方向去要求自己。(如果是选班干部,那就是对标班干部的能力,还有差距,继续努力)
那么,这个报名,就是很有意义的,我们向外表达的是:我们积极追求做个好学生、班干部的目标感。老师一定也会知道,我们是有追求的好孩子。
如果被选上,首先说明是孩子在学校这个社会化环境中获得“他尊”的基本变现形式。

  • 对的,用我们成人世界的“变现”概念,类比一下,就是你觉得你牛逼、爸妈家人觉得你厉害,不够,那是你在家庭环境下,小baby状态能获得的“自尊水平”;
  • 爸妈的责任是在你入学之前,在家庭范畴给你足够的尊重认可肯定,让你有自信。但这个自信,还非常初期。
  • 爸妈还需要协助你在进入学校之后,能够在社会化权威、同伴的评价体系下,也获得“好的评价”,获得他尊,这样你才会继续自信。
  • 那么,班干部选上,推优评上,比赛获奖等,这些看似功利的东西,就是孩子“他尊”的变现形式,会在现实层面促进孩子的自尊水平,让他更自信,更想努力,更上进。
所以我经常对有点“自信底子”的丰收说:
你需要在现实层面,把“内在自信”、把“我们家觉得你很好”,变成更多的“别人也觉得你很好”,去实现,去行动,去追求。
自尊和他尊的相遇,对等齐平,一个人才最舒服。否则就是,夜郎自大或妄自菲薄。
2、其次,还是一种,父母向老师传达的积极态度。

这个非常重要,属于家校沟通的范畴。
1)就算我们成绩、行规、班干部能力方面还有欠缺,但你提交报名,老师会觉得你是“要好”的家长,哪怕孩子没有选上,老师也会觉得这个孩子,从家长层面、家庭教育层面是求上进的,老师会把你当做同一阵营的同盟伙伴。
如果你是老师,对比下,一个从来不报名的家长和一个经常会报名的家长,你觉得哪一个对你的工作更重视?更认可?
2)每一次的报名,你都增加了一次和老师单独沟通的机会,你可以私下了解到孩子各方面能力、态度、行为的发展现状,和老师对孩子的判断。
老师的判断不一定你完全认可,也不一定都会让你高兴,因为,老师永远是老师的视角,不是家长,不要期待老师给你的都是正反馈。但你只要和老师有一次单独沟通,你就能了解到老师怎么看?你哪些认可?哪些需要给老师补充信息?哪些需要你们统一见解的?哪些需要你配合调整的?
就好比,我报名的时候,当老师知道了我不在乎选不选的上,更在乎让孩子知差距,求上进的时候,老师也松了一口气,老师知道我不是“功利”的家长,我和老师在培养孩子方面,是统一战线的,追求长线发展的家长,有耐力的家长。老师对我这个家长的认可也会增加。
所以,这件事,对孩子好,对家长也好,为何不报名呢?当然你可以不报名,仅仅是个人选择。

孩子上小学,班委会竞选,但他并不是很感兴趣,应该让孩子 ...-4.jpg

丰收第一个有正规盖章的奖状

只有追求长期主义,才会不怕一时的“失败”。
只有重视内驱力、能力的持续培养,才不会因为一次的“成功”而上头。
无论“成败”与否,剩下的无非是“再接再厉”而已。

以上,希望有帮助 @知乎亲子
我是心理学出身、研究育儿、更会实践的丰收妈妈,关注我❤️过好自己带好孩子~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成为第一个回答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作者

好朋友

村民

  • 主题

    45

  • 帖子

    63

  • 关注者

    1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宝宝村 | 赣ICP备19014419号-1 |网站地图
Powered by baobaocun.com!  © 2019-2020版权所有宝宝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