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2022-4-6

跳转到指定楼层
事实一:大部分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都会教育以上这些品德。而只要经历了九年义务教育的孩子,全都会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被灌输以上概念。
事实二:按照题目中要求的孩子会吃亏的直接原因是——在某个环境中,有人不按照这些道德标准行事。
那么问题来了,为啥在教育过程中,明明都受到过道德规范上的教育,但为什么有人不遵守呢?
可以说是因为这样可以短期内直接获利,而从长期来看也没什么后果,劣币驱逐良币。
但如果我们只看教育的话,就会发现:
从a的教育到b的实践中,中间的转化过程中的步骤太多了,其中的不稳定因素也太多了。
就拿父母教育孩子良好的道德规范来举例:此过程中父母真的理解了品质并且能实践吗?
事实上——绝大多数父母都不能。
哪怕缺乏独立经济来源和完整社会关系的未成年孩童唯一的依仗是父母,但实际上父母并不能给提供一个以身作则的榜样。
另外,如果父母做了榜样,孩子也对这些品德进行了遵循,比如孩子非常守信,结果却被不守信用的同学骗了,父母知道该怎么做吗?
再将问题的矛盾激烈化一点,假如孩子遵守了集体意识,但老师却因此将更多原本不应该由孩子做的事堆给孩子,父母知道该怎么做吗?
再把问题延伸一下,把上一个问题中的老师换成领导,孩子换成父母,再去掉遵守集体意识的前提,父母知道该怎么做吗?
答案挺清楚的。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几乎贯穿了很多中国人的传统行事方式,这是因为此种手段是在“没有解决方案”的前提下降低未知风险的途径。
甚至于很多家长教孩子这些品德,并非是为了孩子将来成为什么样的人,而是降低自己在教育孩子过程中的教育成本。
说白了就是让孩子少惹事,遇事则忍——目的就不对。
那么,孩子遵守道德规范而吃亏,就没有解决办法了吗?
答案是否定的。
教育是一件系统性的事情,多种观念和实践的配合才能形成一个稳固的认知体系,而且其中是有优先级的:
先教育自爱,再教爱人;先教育吃亏了要强势争取自己的合理利益,再教育可能短期吃亏但长期受益的道德品行;先成为孩子的后盾,再教育孩子自己当自己的后盾。
要知道,其实在成年人里,从来就不是遵守规则的人容易吃亏,而是性格弱势无硬实力,遇事只能也习惯于忍气吞声的人容易吃亏。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成为第一个回答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作者

心殇455h

青年

  • 主题

    5

  • 帖子

    18

  • 关注者

    1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宝宝村 | 赣ICP备19014419号-1 |网站地图
Powered by baobaocun.com!  © 2019-2020版权所有宝宝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