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2022-6-13

跳转到指定楼层
好朋友之间不能有“酸”的时刻吗?当然可以有。

越是好朋友,越会酸。这才是正常的人际心理。
别说好朋友之间了,其实很多亲人之间都会有这种“嫉妒”时刻。比如我在咨询中最常见的就是父母对子女的嫉妒,爸爸宠爱女儿,妈妈嫉妒女儿;孩子妈妈很优秀、能说会道、运气好一点在本职工作之外找到了实现自我价值的副业,孩子爸爸也会酸酸得说:我也嫉妒啊!

孩子说,「我总是忍不住嫉妒我的朋友们,我这样想是不是 ...-1.jpg
因此,题主作为家长,你需要:
一、先大大方方地承认这种正常心理,和孩子科普这种正常的现象:

1、承认感受,接纳情绪。你这样想没什么不对,因为这是你的感觉,感觉是没有错的,感觉属于一个人最真实的内在部分,我们要诚实地承认。
2、越是亲近的人之间,越容易这样。一次两次可能是羡慕,羡慕多了就会成嫉妒。
羡慕就是正常人都会羡慕世界首富,但不会嫉妒他。

  • 因为实力差距太大太大,物理距离太远太远。
  • 普通人几乎不可能达到的,也很难复制的,世界首富我们也不认识,离我们生活太远,神话一般的存在,我们就只会羡慕。
  • 这就是慕强心理。也是社会化语义里的“成功人士”。人们总是对已经在社会层面获得“跨越式成功”的名人、富翁、政治家、企业家等产生仰望、仰慕。

孩子说,「我总是忍不住嫉妒我的朋友们,我这样想是不是 ...-2.jpg
当然也会有“仇富心理”,不排除因为心理太失衡了,而由“嫉妒近处的人,泛化到,嫉妒远处的人”。这是一种心理学上的泛化现象。但整体,大多数情况下,越是你生活圈可以接触到的“富人”你越会嫉妒一点。
嫉妒,更容易发生在物理距离很近的人身上。

  • 因为人们觉得自己也应该拥有那样的荣光、被重视、被尊重,也值得那些奖状、旅行,也理应过更开心、更优越的生活。(人人都自恋)
  • 亲近的人获得奖状一次,你会为她高兴;偶尔出国旅行一次,你不会觉得怎么样。但如果这个朋友在短时间之内总是总是获得我们想要的东西,而你却一直没得到,那铁定会失落的,羡慕就会转为酸楚,这也许就是你感受到的嫉妒。
  • 这就好比,你们参加一场跑步比赛,你努力了却几乎还是原地踏步,也没有人关注到你;同时,你还要天天看着你的好朋友捧着鲜花、奖杯从你身边一次次超越,跑得越来越远,你仿佛天天都能听到父母老师这些权威们对她的肯定,却对你是百般叮咛、嘱咐和指导。那滋味肯定不好受的。

孩子说,「我总是忍不住嫉妒我的朋友们,我这样想是不是 ...-3.jpg
所以,你这样感受、这样想很正常。因为你的大脑会觉得“好朋友就应该差不多”,之所以是好朋友,肯定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情感上的趋同和亲密会让我们更容易模糊彼此的边界。
这也是我在咨询中常见的“主客体不够分离”的问题。
二、帮孩子把眼睛收回到自己身上,肯定她的愿望,提升她的目标感和与之匹配的能力。

1、肯定孩子的愿望、询问背后的情绪,剥离“羞耻感”。

“你也想进步,你也想获得奖状,有追求是特别好的事,我也觉得你值得获得肯定和奖赏,成为闪光的自己。”
“那你觉得嫉妒的背后,你是什么感觉?失望?委屈?觉得自己也做得不错了,为什么没有人肯定你?还是羞愧、害怕,觉得自己就是不够好,她的成功更证明了这一点?”
嫉妒是一种比较复杂的情绪,嫉妒的背后可能是失望、羞愧、害怕这些更隐性的情绪,不容易被察觉和被承认的脆弱情绪
嫉妒和孩子的自我意识有关,和社会评价有关。尤其与“羞耻感”有关。
父母需要在这一步,问问孩子到底背后的情绪是哪一种?如果孩子有“耻感”是需要引起重视的。

孩子说,「我总是忍不住嫉妒我的朋友们,我这样想是不是 ...-4.jpg
很多从小被严厉对待的孩子,被比来比去的孩子,或者父母批评孩子时不针对行为而针对人格的话,孩子会有强烈的羞耻感,耻感的能量值是最低的,会让孩子争强好胜,容易由羡慕变成嫉妒和恨意,而难以平复。严重的会影响人格的健康发展,比如自恋型人格障碍,唯我独尊,容易嫉妒别人,只能高高在上,会排挤和打压一切他认为对他有威胁的人,攻击性强。而一旦生活有不如意、自恋崩塌,又会陷入抑郁。
具体科普点下面这个回答:
2、消除“只有我更优越,我才高兴”的想法。

不要否定或批评孩子,表现出“你不至于这样”“没必要这样”的反应,让孩子感到情绪被否定了;
也不必表现出特别讨好孩子,或想极力补偿他,对孩子说:“你也很好啊!你唱歌最好了!”,这样会让孩子觉得只有听到妈妈说“我就是比别人更好”我才能平复心情。

  • 这种“只有我更优越,我才高兴”的想法,才是容易让孩子感到嫉妒的根源。
  • 因为,人不可能时时刻刻在任何人、任何环境里都一直保持优越,我们可以追求变得更好,但也要懂得分清楚,我的优势在哪里,别人的好对我造成“伤害”了吗?
  • 很多嫉妒情绪,都是一种对现实影响的夸大,觉得“别人好,就等于说,我不好。”

孩子说,「我总是忍不住嫉妒我的朋友们,我这样想是不是 ...-5.jpg
3、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帮助孩子建立“你好,我也好”的思维模式。

越是熟悉的人,我们越觉得我们差不多,但实际上是,并不是。
抓住每一次孩子表露出嫉妒情绪的事件,安抚孩子的情绪之后,帮助孩子明白:别人的进步,成就是属于别人的,而你的能力、成就是属于你自己的。
1)用具体的细节描述给孩子,让她看到别人努力的过程:“其实她一开始也遇到了挫折,后来第二次、第三次才成功的,真的不容易,对吗?”这些细节会让孩子有机会看到和认可别人的进步,承认“别人的好”

孩子说,「我总是忍不住嫉妒我的朋友们,我这样想是不是 ...-6.jpg
2)更重要的是我们平时也会认可自己孩子的优势,建立稳定的自信心。
有次看一个节目,詹青云说:
我是个差学生的时候,我越被这个规则束缚,当我成为了年级第一后,来告诉我怎样生活的人就少了一半。

孩子说,「我总是忍不住嫉妒我的朋友们,我这样想是不是 ...-7.jpg
如果父母也经常这样“指导孩子”,拿孩子进行比较,尤其是拿别人的优势和自己孩子的劣势比,那孩子就总会有一种相形见绌的羞愧感。
遇到类似的情况,可以对孩子说:

  • “你的进步属于你,你一定为自己感到高兴吧?”
  • “她的进步属于她,她一定也为自己感到高兴。”
因此,核心,还是要帮助孩子更加独立,加强她的优势,陪伴她找到成功的机会,积累和沉淀成就感。
我觉得世俗的成功给人自由。就是给人不被其他人的说教影响的自由。

孩子说,「我总是忍不住嫉妒我的朋友们,我这样想是不是 ...-8.jpg

孩子说,「我总是忍不住嫉妒我的朋友们,我这样想是不是 ...-9.jpg
更多方法可以参考下面这个回答:

4、最后,也要有“择友”和“保持距离”的自由。

如果上面你该做的都做了,核心放在发展自己上面。
但这个朋友确实各方面都太太太优秀了,你也可以选择稍微不看不听一点。拉开物理距离,减少视听刺激,也是对自我的保护。
人也应该承认环境对自己的影响。
如果这个朋友本身就很自恋,喜欢炫耀,故意让你自惭形秽,不舒服,你可以告诉她,看她会不会照顾你的感受。如果不会,她就喜欢刺激你,那也可以适当远离一点。没什么不好。
人交朋友不是为了难受的。对吧?
好啦!先写这些。希望有帮助!
我是心理学出身、研究育儿、更会实践的丰收妈妈,关注我❤️过好自己带好孩子~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成为第一个回答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作者

  • 主题

    7

  • 帖子

    20

  • 关注者

    1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宝宝村 | 赣ICP备19014419号-1 |网站地图
Powered by baobaocun.com!  © 2019-2020版权所有宝宝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