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2021-11-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我在想,我们是不是太过于在意「见世面」这个词,而忽略当下可以为孩子做的更多的事了?
如果我们不总是有机会带孩子飞来飞去,是不是也可以带孩子一起做个真能起飞的飞机玩具,或单纯陪孩子玩一个环游世界的游戏?
移动,是一种视角,仰望或俯瞰,又是另一种视角,这个世界从来不是只有一种模样。

一、「见过世面」,到底是什么样的?


「见世面」是什么?它的标准是什么?
就拿我们成人来说,环游世界、见识广阔的人算是「见过世面」的,那么博览群书、出口成章的人就不能算是「见过世面」的吗?
待人接物恰到好处的人算是「见过世面」的,那么只愿独自钻研、稍显孤僻的人就不能算是「见过世面」的吗?
世界无穷无尽,「见过世面」,也只不过是见过世界的其中一面而已,不存在「谁比谁更优越」,或「谁对谁错」吧。
所以,带孩子环游中国,甚至环游世界,见无数的风景,接触不同的人,是「见世面」,而带孩子在家乡野外的大自然里奔跑,了解植物、动物四季的变化,明白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道理——我们也很难否认,这不是「见世面」。
「见世面」,没有什么统一的标准。

二、「见世面」,是为了什么?


如果有人非要用世俗的眼光,来定义「见世面」,觉得「见世面」就是花更多的钱,看更大的世界,我觉得也行,但我们可能得搞清楚,带孩子「见世面」,是为了什么?
可能有人会说,是为了让孩子了解更多的未知。
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学龄前孩子不限主题的画,因为工作经历,我看到过。
给一群三岁孩子红黄蓝三色颜料,让他们自由作画,他们有的画大海画鱼群,有的画泡泡,有的画恐龙,有的画垃圾分类,有的画消防员扑灭大火——当然,画面肯定没那么清晰,因为三岁孩子作画基本很难有「画得像」的,但通过他们的描述,我们是可以得知画作主题内容的。
我们从「见世面」这个角度来说,这些孩子,一定存在父母不同程度地带他们见世面的情况吧,那么我们有办法判断哪个孩子是更「见过世面」的呢?
显然无从判断。
每个孩子当前的眼界,是受他们的知识、生活经验、所在环境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他们所熟悉和擅长的领域各有不同,他们的「未知」也是各不相同的。
花钱看世界,可以解锁部分「未知」,但也还有无数种方法,可以解锁其他的「未知」。

也可能有人会说,是为了让孩子从理论知识里走出来,从而更好地思考和沉淀。
所谓「见多识广」,自然是有道理的,但思考和沉淀,是建立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积累两者叠加的基础上的。
就如面对一处美好的景致,在低龄孩子眼里可能就只是「好美」,他们也说不出更多的感慨了。
而我们成人既可以简单感叹景致的「山明水秀」,又可以详细描述景致犹如诗里的「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还可以把情带入景中,感叹「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思考和沉淀,也需要花时间「等待」和「长大」的。

另有一些人,有的认为让孩子见识过更多更诱人的物质,孩子才不止于为一点蝇头小利就争破脑袋;有的认为让孩子见识过更多不同的人和事,孩子才会明白世界存在着无数的声音和无数的活法;有的认为让孩子见识过更多世界的疾苦,孩子才会珍惜眼前拥有的一切;有的认为让孩子享受过更多的美好,孩子才不会被渣男渣女的两句话就套牢人生……
我理解这些想法,总结起来,都是为了让孩子将来有更多选择的余地,可以更谦逊、宽容、温暖,有面对困难的勇气,有当机立断的魄力,也有识人好坏的技艺。
那么「见世面」——不管是读万卷书,还是行万里路,不管是花钱看世界,还是花时间探索世界,终究是为了更好地生活。

三、普通家庭该怎么做?


让孩子见识更多,学习更多,这观念没错。
若是富裕的家庭,或父母本身就对「生活在路上」这件事有追求的话,那么以「环游世界」为主的生活方式当然没问题。
若是普通家庭呢?就以自己能做到的方式去进行吧。
既然终究是为了让孩子将来能更好地生活,那么一方面,和孩子一起专注眼前的生活,传递给孩子热爱生活的观念,另一方面,帮助孩子了解生活里更多的未知,做好这些就已足够好。
举我家的例子吧。
首先,我和我先生老陈,我们会尽力把自己知道的、擅长的,所能接触到的部分,都展现给孩子
我家孩子啾啾刚上幼儿园小班,我们在陪伴玩乐上都以自己专业或兴趣为导向,老陈是程序员,脑子里有无数的创意,常自制玩具给啾啾,并陪着一起玩一起探索,比如能自动抬杆降杆的停车杆,能转能亮的微波炉和滚筒洗衣机,能自动上下的电梯,能自动感应出水的水龙头等等。
而我因从事早幼教工作,又对手绘有兴趣,也常结合创意,想一些独特的游戏或手工活动来带啾啾一起玩。

普通家庭你觉得怎么才算让孩子见过世面?-1.jpg

普通家庭你觉得怎么才算让孩子见过世面?-2.jpg

其次,我们会把生活里真实、丰富多彩的一面展现给孩子
于孩子来说,世界上处处都是陌生而又新奇的,只要是他们乐意去接触的,或是那些不懂的、没见过的,都可以带他们去看去听去感受。
比如玩沙、玩水、玩冰块、玩彩泥、玩石头、玩叶子……

普通家庭你觉得怎么才算让孩子见过世面?-3.jpg
去逛各大展馆、园所,比如博物馆、科技馆、水族馆、图书馆、植物园、动物园……

普通家庭你觉得怎么才算让孩子见过世面?-4.jpg
阅读、点读、玩绘本、扮演书里的角色……同样也能丰富他们小小的人生。

普通家庭你觉得怎么才算让孩子见过世面?-5.jpg
哪怕只是积累生活经验,也可以让他们自己试试刷卡乘地铁、使用自助贩售机、认识电梯按钮、识别公共标志等等。

普通家庭你觉得怎么才算让孩子见过世面?-6.jpg
举自家的例子,并不是想说这是我家给孩子「见世面」的方式,因为我自己都还称不上是见过世面的人,哪有资格教孩子「见世面」?
只是觉得这个世界,不是只有远方。
我也不认为所谓的「见世面」对我们这样普通家庭来说真就那么重要。
热爱生活,敬畏生命,专注过好所拥有的每一天,大概才是最重要的
不要被太多条条框框束缚住,当好父母不容易,尽力就好。
教育,也终究是为了让孩子更好地生活。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7

主题

15

帖子

475

积分

青年

Rank: 3Rank: 3

积分
475
手机哈哈 发表于 2021-11-8 22:13:34
我在想,我们是不是太过于在意「见世面」这个词,而忽略当下可以为孩子做的更多的事了?
如果我们不总是有机会带孩子飞来飞去,是不是也可以带孩子一起做个真能起飞的飞机玩具,或单纯陪孩子玩一个环游世界的游戏?
移动,是一种视角,仰望或俯瞰,又是另一种视角,这个世界从来不是只有一种模样。

一、「见过世面」,到底是什么样的?


「见世面」是什么?它的标准是什么?
就拿我们成人来说,环游世界、见识广阔的人算是「见过世面」的,那么博览群书、出口成章的人就不能算是「见过世面」的吗?
待人接物恰到好处的人算是「见过世面」的,那么只愿独自钻研、稍显孤僻的人就不能算是「见过世面」的吗?
世界无穷无尽,「见过世面」,也只不过是见过世界的其中一面而已,不存在「谁比谁更优越」,或「谁对谁错」吧。
所以,带孩子环游中国,甚至环游世界,见无数的风景,接触不同的人,是「见世面」,而带孩子在家乡野外的大自然里奔跑,了解植物、动物四季的变化,明白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道理——我们也很难否认,这不是「见世面」。
「见世面」,没有什么统一的标准。

二、「见世面」,是为了什么?


如果有人非要用世俗的眼光,来定义「见世面」,觉得「见世面」就是花更多的钱,看更大的世界,我觉得也行,但我们可能得搞清楚,带孩子「见世面」,是为了什么?
可能有人会说,是为了让孩子了解更多的未知。
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学龄前孩子不限主题的画,因为工作经历,我看到过。
给一群三岁孩子红黄蓝三色颜料,让他们自由作画,他们有的画大海画鱼群,有的画泡泡,有的画恐龙,有的画垃圾分类,有的画消防员扑灭大火——当然,画面肯定没那么清晰,因为三岁孩子作画基本很难有「画得像」的,但通过他们的描述,我们是可以得知画作主题内容的。
我们从「见世面」这个角度来说,这些孩子,一定存在父母不同程度地带他们见世面的情况吧,那么我们有办法判断哪个孩子是更「见过世面」的呢?
显然无从判断。
每个孩子当前的眼界,是受他们的知识、生活经验、所在环境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他们所熟悉和擅长的领域各有不同,他们的「未知」也是各不相同的。
花钱看世界,可以解锁部分「未知」,但也还有无数种方法,可以解锁其他的「未知」。

也可能有人会说,是为了让孩子从理论知识里走出来,从而更好地思考和沉淀。
所谓「见多识广」,自然是有道理的,但思考和沉淀,是建立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积累两者叠加的基础上的。
就如面对一处美好的景致,在低龄孩子眼里可能就只是「好美」,他们也说不出更多的感慨了。
而我们成人既可以简单感叹景致的「山明水秀」,又可以详细描述景致犹如诗里的「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还可以把情带入景中,感叹「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思考和沉淀,也需要花时间「等待」和「成长」的。

另有一些人,有的认为让孩子见识过更多更诱人的物质,孩子才不止于为一点蝇头小利就争破脑袋;有的认为让孩子见识过更多不同的人和事,孩子才会明白世界存在着无数的声音和无数的活法;有的认为让孩子见识过更多世界的疾苦,孩子才会珍惜眼前拥有的一切;有的认为让孩子享受过更多的美好,孩子才不会被渣男渣女的两句话就套牢人生……
我理解这些想法,总结起来,都是为了让孩子将来有更多选择的余地,可以更谦逊、宽容、温暖,有面对困难的勇气,有当机立断的魄力,也有识人好坏的技艺。
那么「见世面」——不管是读万卷书,还是行万里路,不管是花钱看世界,还是花时间探索世界,终究是为了更好地生活。

三、普通家庭该怎么做?


让孩子见识更多,学习更多,这观念没错。
若是富裕的家庭,或父母本身就对「生活在路上」这件事有追求的话,那么以「环游世界」为主的生活方式当然没问题。
若是普通家庭呢?就以自己能做到的方式去进行吧。
既然终究是为了让孩子将来能更好地生活,那么一方面,和孩子一起专注眼前的生活,传递给孩子热爱生活的观念,另一方面,帮助孩子了解生活里更多的未知,做好这些就已足够好。
举我家的例子吧。
首先,我和我先生老陈,我们会尽力把自己知道的、擅长的,所能接触到的部分,都展现给孩子
我家孩子啾啾刚上幼儿园小班,我们在陪伴玩乐上都以自己专业或兴趣为导向,老陈是程序员,脑子里有无数的创意,常自制玩具给啾啾,并陪着一起玩一起探索,比如能自动抬杆降杆的停车杆,能转能亮的微波炉和滚筒洗衣机,能自动上下的电梯,能自动感应出水的水龙头等等。
<a href="http://www.zhihu.com/zvideo/1319960363983224832" data-draft-node="block" data-draft-type="link-card">而我因从事早幼教工作,又对手绘有兴趣,也常结合创意,想一些独特的游戏或手工活动来带啾啾一起玩。

普通家庭你觉得怎么才算让孩子见过世面?-1.jpg

普通家庭你觉得怎么才算让孩子见过世面?-2.jpg

其次,我们会把生活里真实、丰富多彩的一面展现给孩子
于孩子来说,世界上处处都是陌生而又新奇的,只要是他们乐意去接触的,或是那些不懂的、没见过的,都可以带他们去看去听去感受。
比如玩沙、玩水、玩冰块、玩彩泥、玩石头、玩叶子……

普通家庭你觉得怎么才算让孩子见过世面?-3.jpg
去逛各大展馆、园所,比如博物馆、科技馆、水族馆、图书馆、植物园、动物园……

普通家庭你觉得怎么才算让孩子见过世面?-4.jpg
阅读、点读、玩绘本、扮演书里的角色……同样也能丰富他们小小的人生。

普通家庭你觉得怎么才算让孩子见过世面?-5.jpg
哪怕只是积累生活经验,也可以让他们自己试试刷卡乘地铁、使用自助贩售机、认识电梯按钮、识别公共标志等等。

普通家庭你觉得怎么才算让孩子见过世面?-6.jpg
举自家的例子,并不是想说这是我家给孩子「见世面」的方式,因为我自己都还称不上是见过世面的人,哪有资格教孩子「见世面」?
只是觉得这个世界,不是只有远方。
我也不认为所谓的「见世面」对我们这样普通家庭来说真就那么重要。
热爱生活,敬畏生命,专注过好所拥有的每一天,大概才是最重要的
不要被太多条条框框束缚住,当好父母不容易,尽力就好。
教育,也终究是为了让孩子更好地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12

帖子

446

积分

青年

Rank: 3Rank: 3

积分
446
毛卫华 发表于 2021-11-8 22:13:58
勇于尝试
世面是要钱买的,普通家庭哪有那么多钱支撑世面。
所以,不如教给孩子积极的心态,勇于尝试,也坦然面对不足。

孩子要去海底捞,虽然舍不得 也可以带孩子试试。或者,真舍不得,就坦然跟孩子说:太贵了,我们负担不起。
通过日常的这种教育,给予孩子积极的心态。

等孩子自己能挣钱了,再去见他想见的世面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2

主题

55

帖子

691

积分

村民

Rank: 4

积分
691
芳芳 发表于 2021-11-8 22:14:55
见过世面不一定是带孩子旅游,读多少深奥的书,玩过多少玩具,用过多少产品。而是,让它明白,如果真的拥有了这么多资源,却四处炫耀的人,真的不过如此。
如果你不能让他四处旅游,见识世界之大,就让他读书学习,有个好的成绩,然后告诉他,这是你用来对抗别人长处的砝码。
如果你不能为他未来铺路,就引导他成功的自主的去面对每一个小挫折。
如果他最终没有在某件小事获得成功,就告诉他人生要不断接受失败。
真正的见过世面就是:举重若轻,宠辱不惊。
有前进一步的勇气,也有后退一尺的从容。
要从小学会和各种疲劳与困顿相处,同时坦然面对别人的春风得意和世界的各种新鲜事物,这就是修行,也是真正的见过世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16

帖子

489

积分

青年

Rank: 3Rank: 3

积分
489
随心随意2017 发表于 2021-11-8 22:15:22
先问是不是,再问怎么整。
幼儿园之前环游中国真的能增长见识吗?
我外甥女,她妈妈是做旅游团的,经常天南海北的跑,这几年她大了一点,也会时不时带上她。
结果你猜怎么着?她特别不乐意去,相反,她最喜欢的就是我每年放假带她回村里。
我问她为什么?她说旅游就是坐车、看景点、人挤人,村里就不一样了,有小猪、小羊、小牛,可以去树上摘果子,能在山上疯跑,还能去地里掰玉米,最重要的是没有她妈妈,每天搞得脏兮兮也没人骂~
而且旅游真的比近距离接触小动物、接触大自然更让人长见识吗?
不见得吧?
再从科学的角度来看:三岁前,发展心理学上将之成为幼儿期。
这个阶段儿童的思维特征:幼儿期认知所反映的内容主要是事物之间的表面特征和非本质关系,并逐渐开始认识事物的本质特征。
啥意思呢?
你带娃看金字塔,他就认识了这是金字塔,对他来说那就是一堆大石头,他只能在脑海中记住金字塔的形象,大概率不能理解、也不能记忆那些我们所谓的意义。
你说带着这么大的娃旅游能促进亲子关系我信,见世面嘛,对孩子这么大的孩子来说,马尔代夫的沙滩和小区里偶尔多出来的一堆沙子其实差不了多少。
这个阶段,家长要做的其实不是让娃长见识,而是给他们符合其身心发展的环境,让孩子的身心健康,什么样的环境呢?
1、丰富的感知觉经验,大自然就是最好的课堂。
2、多运动,探索和体验是认知发展的基础。
3、多跟孩子沟通、对话。
4、给孩子讲故事,读绘本。
5、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以上!
我是 @早教老师皮特 一个7年一线工作经验的早教老师,正面管教家长讲师,关注我,和你的孩子一起成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18

帖子

502

积分

村民

Rank: 4

积分
502
强子591 发表于 2021-11-8 22:15:56
家长大可不必如此焦虑。
看了题主的描述,对于见过世面的理解是带孩子开拓眼界,增长见识
我们都知道对一个事情的认知来源于经历过,看/学习是一种经历过,去做也是一种经历过,然后积累了一些细节的感知,最后形成了你对这个事物全貌的认知。
同理可得,环游中国是一种经历过,看祖国大好山河的纪录片也是一种经历过。
所以,增长见识这件事情一定需要花费很大的金钱成本?也不一定,特别是在足不出户看世界的互联网时代。
比如,现在的VR技术就可以帮助我们很好的成为教育的辅助手段,就像下面这个VR游览故宫
V故宫 - 故宫博物院家长希望孩子见过世面的初衷是好的,但是这种见没见过世面的评价体系,不要强加给孩子
个人以为见过世面,应该是一种淡然的对待事物的态度,不会因为自身不足自卑,也不会从与他人的比较中获得优越感。
腹有诗书气自华,很多对美好事物的欣赏是需要鉴赏力的,这种鉴赏力来自于书籍、来自于电影、绘画,来自于家庭/学校教育....,如果缺少鉴赏力,行万里路也不过是个邮差。
所以,不要因为给不了孩子一张远行的船票,就停止出发。


我是 @呆鹅 ,一个4岁的早教老师,喜欢分享早教经验,感谢你的点赞与关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25

帖子

510

积分

村民

Rank: 4

积分
510
猫烟药铺驯 发表于 2021-11-8 22:16:11
如果把“见世面”和“环游中国”联系在一起,狭隘了。
我理解的“见世面”是一种处变不惊的淡然和面对问题时的“控制感”,有过丰富的人生经历或者经历过生活的大风大浪捶打获得的经验。
这对孩子来说,太远了,人生还很漫长,他可以慢慢享受这个成长的过程。
不少家长觉得孩子外出旅游一圈回来,好像和以前不太一样了,觉得是见过世面了。我个人经验来说,让孩子增长见识的并不一定是目的地的景色,带孩子去爬泰山,他无法理解“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他只能知道爬山很累或者坐缆车很有趣。带孩子去什么著名景点,只要里面有一个捞金鱼的,那个景点的乐趣在孩子眼里,就是能捞金鱼而已。为啥我一年能去7次开封呢,就因为我娃小时候非常喜欢清明上河园里面那个羊拉车(捂脸)。
扯远了
如果只关注到旅游去了多少地方,是国内还是国外,感觉孩子有变化是因为去了某个景点,结果就如我上面所说。其实让孩子“见世面”的,是外出旅游这个过程,出门前做什么准备,住旅店是什么体验,火车站什么样,飞机场什么样,坐高铁是什么体验,坐飞机是什么体验,过安检什么样,外地的房子什么样,食物什么样,人是什么样,不同口音的小朋友什么样等等这些。尤其是现在绘本比较普及,当孩子看到书本中的物体,变成了实物,比如高铁、卧铺、飞机等等,会非常的开心和兴奋。
所以让宝宝在旅游的过程中有“参与感”,对他“见世面”非常重要。这和家境普通还是富有,没有关系。
你说别的孩子出去拖着自己的行李箱,我家孩子没有怎么办?能不能让孩子自己背一个小书包,他自己整理自己出门需要的小物品或者玩具,或者在行李箱里给宝宝留一个位置,让他放他自己的玩具或者物品。
绘本有很多种,小宝宝的绘本多是和生活关联性很强的,平常带孩子外出,消防站可以指给宝宝看,公交车站、电视塔、工程车等等,动物园、植物园和公园,都有和宝宝的绘本有关联的人或物,给宝宝做一些讲解,让他的认知不再停留在书本里,这也增长了孩子的见识。
带孩子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幼儿园就不说了,都安排了不少集体活动。如果平常孩子有上早教课,一些教育机构也会组织各种主题活动,当地的博物馆、科技馆,多关注公众号,像郑州的河南博物院、地质博物馆,都会定期或者不定期组织各类适合不同年龄小朋友的主题活动。哪怕是一些饭店,例如我知道麦当劳、棒约翰是有生日会或者有小小披萨师这种宝宝可以参观、参与制作的活动,只需要交一些材料费,就可以让孩子体验汉堡包和披萨是如何制作的,最后还可以获得汉堡包套餐或者披萨吃。还有一些私人的儿童牙科诊所,也会有安排小小牙医的活动。其他的适合小朋友参与体验的例如做陶器、做蛋糕饼干、给石膏像涂色等等,都是可以的。
最后还有一些科普类的绘本或者动画,也可以有选择的让孩子看。例如我娃最近很喜欢的熊猫博士看世界系列。
孩子的求知欲是很旺盛的,创造条件,满足他,你会发现,其实孩子需要的并不是必须靠环游中国才能实现。
要带孩子走出去,整天在小区里挖沙子,见不了什么世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

主题

31

帖子

616

积分

村民

Rank: 4

积分
616
杜冷丁 发表于 2021-11-8 22:16:23
如果可以让你的孩子永远不受苦,
你愿意吗?
“如果可以让你的孩子智商提高一些,你愿意吗?”
这是前几个月,我和儿子参加一位哈佛伦理学教授在北京的讲座时教授提出来的问题。那天台下坐的都是传说中的“顺义妈妈”,台上则是被选上来参加辩论的几位学生。
我毫不犹豫地举起了手,嘿!如果能让我那学渣儿子的数学成绩提升几分,光是想想都开心。
“如果可以让你的孩子永远不遭受痛苦,你愿意吗?”又高又帅的教授不动声色地接着问。
我环顾了一下四周,发现这次只有远处一个妈妈举起了手。我儿子倒是在台上高高地举起了手发言,他站起来振振有词地说:“如果你的孩子从小没有遭受过痛苦,不知道怎么处理失败,那等他长大工作了,有一天如果被老板辞了,难道要哭着跑回家找妈妈吗?”
我儿子14岁,但是他已经清楚地知道什么是痛苦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

主题

43

帖子

627

积分

村民

Rank: 4

积分
627
24d5949bae0f 发表于 2021-11-8 22:17:18
我认为是让孩子从小培养对外界事物的感知力和对幸福的感知力。

“人这一生,要见众生,见天地,见自己,做的这些才是见世面”,可惜的是,太多人都没“见”,就已经用自己的判断把这扇门关了。

前几天和几个老友聊到这样一个话题:
你见过特别优秀的孩子,他们的父母都长什么样?
然后大家就纷纷列举了身边“优秀孩子”的父母们。虽然大多数都是企业家、大学教授、高知人群,但也有一些家境很“普通”的父母。
好友欣说,她就认识一位妈妈,来自二线城市。家庭经济说不上富裕,也不是什么书香门第,但是这位妈妈的孩子还不到5岁,就已经跟着妈妈游览了国内不少的名胜古迹。平时周末常常跟着妈妈到所在的城市或周边城市,发现各种好玩的,例如做彩陶、看人偶剧、徒步等等,很多大人都没体验过的东西,这娃儿都亲身体验过了。
所以虽然才小小年纪,他比身边的孩子就更为稳重,来到陌生的场合不会怯场,来到熟悉的场合也不会人来疯,并且很多时候,这娃儿总是好奇心满满,非常有主见。
很多家长以为砸了钱孩子的见识就自然涨上去了,但其实这并没有绝对性,更重要的是我们怎么引导孩子去发现并感知和之前不一样的东西,让他了解到探索的乐趣。

见过世面的他们自然会在人群中散发不一样的气质,温和却有力量,谦卑却有内涵。

想让孩子有见识,那自己也要成为有见识的父母。

让孩子明白世界的广袤,未来的宽阔,让孩子懂得努力的意义,这样他们就才会有平和的内心,和生机勃勃的勇气。

我们不能让自己孩子的世界只有方圆几里地,我们希望他看到的世界,是开阔的、丰富的、美丽的、多元化的。

但让孩子见世面一定要花很多钱吗?
答案是否定的。

有见识的父母,不等于有钱的父母。
家长物质生活并不好,但他们通过努力、勤奋,对万事万物的平和,对所遇到之人的真诚,言传身教地直接影响到孩子身上。

因为:
父母的见识和眼光,比父母的金钱更重要;  
父母的放手和鼓励,比处处帮孩子铺路更重要;
父母的高效陪伴,比让孩子报夏令营出国更重要;
给孩子准备一屋子书,比给他买800万的学区房更重要。
很多事,是不需要花多少钱的。

见世面对孩子的重要性毋庸置疑,而父母的眼界、高度和思维,也决定了孩子能见多大世面。而孩子读过的书,走过的路,最后都会成为身体和思想的一部分。

我觉得,这才是让孩子见过世面。

见过一位好友说:
见过世面,共有四层。
第一层,知道天有多高。
知道这个世界的顶点在哪里,最好吃的食物,最贵的衣服,最富有的人,最奢华的生活是怎样,最远的地方有多美。大部分人的“见过世面”停留在这一层。也最简单,只用抬头往上看就可以了。
第二层,知道坑有多深。
知道这个世界最深的坑在哪里,最穷的地方,最黑暗的人心,最贫困的家庭,最阴暗的角落有多么潮湿。 到这里,已经大部分人做不到了。因为黑暗的地方无法远观,需要身体力行的走下去,待在别人的泥沼里去体会他人的苦难。知道这个世界的下限不是教科书上写的应然,而是人间烟火中那些走投的无路实然。
第三层,知道自己在哪里。
天高三万丈,地深三万仞,人身7尺不足,我们在这天地之间处于何处? 这个看起来很简单,实际非常难,因为我们会被自己迷惑。 我们有时候会被眼前的成就而膨胀,而忘了自己只是站在高处并不会飞翔;有时候又会被身边的困顿打压盲目自卑,对那些生活在世界更底层的人视而不见。 “知道我在哪”,其实已经解答了人生的三个终极问题之一。
“知道我在哪”,意味着知道了自己的起点,同时意味着知道了自己的边界。 人生不再会盲目追求虚妄,亦不会随处自我放逐; 不追求最高,不自暴自弃,知道用怎样的力道生活,能得到最适合自己的结果。 这样的人已是开了天眼,得了大智慧。万里挑一。

第四层,知道世界还有左右。
这世界不只天高地迴的上下之分,还有三千大世界的芸芸众生。 这个世界不只有高矮,不是一维的一条线,而是无穷大的三维世界。
这世界所有众生皆不相同,他们不在我们上下,而更多在我们左右。每一种世相都有它存在的理由,每一种存在都有它的阴暗和美好。 充分包容每个人的不同,充分理解每一种存在,为他人的欢喜而欢喜,为他人的悲伤而悲伤。
不再追求高矮,而去追求阅尽这繁华世界,沉浸于人间烟火,普度众生。 这一层的人,一千年能出一个。  尽量向上看的足够高,尽力向下走的足够深,尽我所能心如明镜知道自己在哪,尽心理解左右芸芸众生。能做多少做多少。 所谓世面,就是世界的每一面。(扯宽了)
真正的见世面,不止见过一面,而是知道这世界有很多面,那就足够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17

帖子

497

积分

青年

Rank: 3Rank: 3

积分
497
Terrence48922 发表于 2021-11-8 22:17:59
可以离婚一下。
让孩子见识一下爱情的破灭。。
可以卖房创业。
让孩子体验一下什么叫家道中路。
也可以逼孩子结婚。
让孩子从小就不得不早恋。

普通家庭你觉得怎么才算让孩子见过世面?-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3下一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作者

  • 主题

    13

  • 帖子

    14

  • 关注者

    1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宝宝村 | 赣ICP备19014419号-1 |网站地图
Powered by baobaocun.com!  © 2019-2020版权所有宝宝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