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2021-11-1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满族人并不是一个血缘民族,而是一个政治民族;换句话说,与苏共类似;在清朝时,所有东北人里为清朝上过战场的并立有军功者,被称为旗人;民国时,因为旗人在几百年共同生活里,认同,习惯趋于相似,于是被称为旗族;新中国以后,按照苏联阶级民族划分理论,所有旗人被归为满族; 苏共之统一分配机制,其实就相当于八旗;在清朝,为东北利益立有军功,立马国家就会帮你解决所有生存问题;比如免贵分配房屋,给介绍对象,分土地,分仆人,分农民;
换句话说,满族就是东北人中间为清朝上过战场,打过仗,并立有汗马功劳的东北人里之精英;
满族的第一身份是军人与烈属,而清朝皇帝作为上三旗直接指挥官,相当于皇帝第一身份是精英特种部队之指挥官;
而今天之东北人中之“汉族”,则来源相对复杂。最大的一部分,是清朝时没有为清朝上过战场,打过仗的女真,朝鲜,蒙古,汉等各个民族,这些人在清朝时叫旗民,属于旗下不在编之战士;
在新中国, 这些人由于没有为清朝立过军功,被统一归为汉族;其中,还有一部分,是由于满族规矩礼法甚多,想活得轻松点,于是满改汉; 比如中国女排队长—祖籍吉林长春的大连满族惠诺琪;
今天东北人 9800万,其中满族占比1300万。占据东北总人口13.2%;是中国第二大民族;而满族受教育率超过中国其它55个民族,位于中国第一;
中国一大半最尖端之科技成果,都是东北科学家搞出来的,从第一辆汽车到与美俄三分天下之”北斗”,“天眼”系统,再到中国第一架舰载机,都少不了东北人甚至满族之身影;

满族人来自哪里?-1.jpg

曾任中国女排队长惠诺琪与主教练郎平,二人俱是满族;

正确说法是日语(满洲中部--吉林扶余国国语),韩语(吉林附近朝鲜半岛--通古斯语),土耳其语(满洲南部--突厥语),都来自自轩辕故地“满洲”;这么说,你会看得更明白
其实这些在东北来说,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东西,不光很多东北人知道,欧美人更知道;
今天之东北人,其实就是清朝那波旗人根旗民,古代属于女真,达斡尔,鲜卑,蒙古这些狩猎王朝;日本老家在吉林一带之“扶余国”,日语已经被证明就是扶余语;
韩语现在被韩国自己归入通古斯语(通古斯就是“独孤氏“);
土耳其语是突厥语,就是隋唐唐太宗给自己“昭陵六骏“起名那种语言;
这些语言并非像中国南方地区那样隔壁村都听不懂,而且大差不差 彼此都能听懂七八成之同一个语族之语言;相当于说辽宁方言的,遇到说吉林,黑龙江方言的;
现代汉语,日语,韩国语,蒙古语,为什么同样都发源自东北亚,却如今演变成今天完全互相听不懂之语言了呢??下下面分析会告诉你;
扶余,女真,突厥,鲜卑,独孤,他们都有一个共祖,叫荤粥,在中国史书里也写为鲜于,轩辕,其实发音完全一样,就是同一个种族;在汉代,这个征服民族被贬义称“匈奴”;
其实,华夏始祖轩辕,就是入主中原的匈奴;而轩辕来自满洲,已经是被今天中外考古学界证明的东西;
这个名字,几千年来不断出现在入主中原的东北民族里,最近的一次,他的名字,叫“爱新觉罗-玄烨”;玄烨,其实发音也是轩辕;
这点在国外,早已经是公论;

满族人来自哪里?-2.jpg

满族人来自哪里?-3.jpg
准确地说,中国历史就是由满洲北部之女真,跟满洲南部之突厥为主角,还有满洲西部之科尔沁蒙古,共同构造;
北部女真在荤粥(匈奴)分裂之后,构建了东胡,秦,东夷,扶余,高句丽,渤海国,金,清;
南部突厥以及其分支沙坨,则构造契丹,西辽,汉,隋,唐,宋;
西部蒙古,则构建了“元”;
统治者为这些征服民族,被统治者是数量庞大之长江农耕民族百越;
然后,组建“国野分治”之奴隶制国家--华夏;
这些,在欧美日韩课本里都已经写入许多年,尤其是美国,早已经把东北亚地区作为人类文明最早之发源地;
每一个东北人都知道一个事实,就是东北人并不是什么所谓“闯关东”之后代;
不是。本来这个事我以为是常识。所以没打算说。但今天上午,看到一个叫CICI的疑似反串黑(就是某些地区人冒充东北人自黑),跟我提了一嘴“东北人都是闯关东后代。不承认这一点你就是在搞分裂”。这个人我关注很久了。表面上是在替东北说话,但实际上,字里行间我也觉得很诡异。因为他一直在否认东北本土历史。那时间有限。我就讲一讲今天的东北人与闯关东到底有没有关系??
我为什么要提到这一点。因为他的话,让我想起来我10几年前在哈工大校园里,偶遇一个工大教授。老人家已经80左右了。按理说书也读了不少。但提起东北历史,他幼稚得比幼儿园小班也差不多;当时我一个20多岁的年轻人,都能给他上课;我们就那么在工大校园草坪上站着聊很久。然后,他沉默了。共后,又邀请我到他家里谈两次。从此以后对东北历史就大有改观;毫无疑问,东北的历史老师,像张雪峰之流,是严重不称职的。他们只是在鹦鹉学舌。没有钻研历史精神,甚至连最起码的逻辑都搞不明白。导致时至今日,有些东北人依旧不知道国歌是歌颂关外这片黑土地上奋战东北义勇军的;

满族人来自哪里?-4.jpg
女真刀与日本刀;

满族人来自哪里?-5.jpg

满族人来自哪里?-6.jpg


先说第一个事:有人说,“东北闯关东以前并没有人”??那么就奇怪了:汉朝在跟谁打仗??不是在跟东北的荤粥??隋唐在跟谁打了上百年战争?不是在跟东北的高句丽??北宋赵光义在死磕还没有磕过,最后要认辽国萧皇后为姑母,以“叔侄“相称的那个大辽国,难道不是在东三省??降服南宋,俘虏南宋两个皇帝,最后让南宋月月请安,年年进贡,“臣恒言“,“臣构言”自称的金国,难道不是在东北?跟盛唐并立,在东北建立的“海东盛国”渤海国,难道不是在东北?渤海国是女真人建立,但是只有女真吗??难道明国没有蒙古人??如果“闯关东”前东北没有人,那么又是谁从科尔沁草原起家,灭了南宋???又是谁从黑龙江,吉林挥舞着四色旗,灭了朝鲜国,击败蒙古,吞并人口是自己几十倍的明国??是谁在东北建立亚洲第一军工企业-东北兵工厂,在蒋介石还没几搜军舰时,就开着航空母舰“镇海”,游弋于东海,并且一架一架欧洲飞机从船上起飞,跟南京蒋军作战??
难道,这些不是东北人吗???1949年,“一穷二白”的,可不是东北;正是那些连铁路都没有几条地方;难道,这些“一穷二白”,连“一颗洋钉”,“一盒火柴”都造不出来的地方,真的有能力“支援”东北??

满族人来自哪里?-7.jpg
东北自古以来,不仅有人。而且是最早有人的。2021年,在黑龙江东端肃慎古地(就是“诸申“,女真的另一个称谓),发现东亚最早有人类活动的“小南山遗址”,而且,出土大量精美的高端雕工玉器,经测定,“小南山遗址”距今9500-15000年,其文明起源时间,远远超过中原,更不要说南方其它地区;

满族人来自哪里?-8.jpg
东亚最早的文明,正在东三省;而东亚最早的龙,“玉猪龙”,也在东北;

满族人来自哪里?-9.jpg
结果,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很多人居然说:“东北没有历史”,甚至“东北以前根本没人”?



今天就说一个事。现代东北人到底与闯关东有没有关系,有多大关系??
我们直接翻开《中国人口年鉴(2011年)》。233页里有这么一张表:里面,从明末,一直到2011年。东北人口都写得非常清楚明白;
起始从1661年算起,因为1661年是顺治在位最后一年;而当时八旗刚刚入关;此时,是不可能有“闯关东”的。那么此时,东北人口是多少呢?答案是106万人;
而入关的八旗及其亲属,又有多少呢??答案是15——20万人左右;也就是说,八旗这个军事集团,没有举家搬迁到关内。北京,只是八旗驻关内一个驻扎点;即便八旗入关以后,在东北人口依旧是迁到关内人口5倍以上。人口重心在关外;

满族人来自哪里?-10.jpg
1661年2月,顺治驾崩。康熙即位。把东北当作珍宝封禁起来,禁止移民进入,正是“宽大仁爱”之康熙帝所为。
先说说为什么封禁??站在移民角度上,康熙封禁东北,设置柳条边。简直是“罪大恶极”。“不让我们投资过山海关”;
但作为东北本地军政集团——八旗来说。封关却是保卫家乡之举措;因为高纬度地区,无论动物还是人生育率都是最低。即便你放到今天,在全世界范围内依然如此;而在明末,辽东就有很多关内移民偷偷越过边界,来到长白山盗采人参,以及盗猎。而且他们并非打完满足生存所需。而是断子绝孙式盗采。也就是竭泽而渔式采光一个地方就满载而归逃回关内;而人参,貂皮,等长白山宝贵特产正是努尔哈赤等女真人与明国交易里最高价值部分;他们盗采完走了,努尔哈赤等本地人还怎么生活??于是就只能联合其它女真各部追捕这些盗采,盗猎者;
这也是努尔哈赤“七大恨”里的其中之一。女真国与明国之间很多军事冲突与矛盾,即出于此;努尔哈赤最后与明国决裂,其几次导火索。正是由于关内一些移民大量盗挖长白山人参,努尔哈赤带着一群猎户追捕。而这些盗挖者逃入关内。被明国政府所庇佑。当然,保护这些非法盗采者并非免费。明国政府包庇这些人,顺便也拿走了这些赃物;
所以,努尔哈赤“七大恨”里,有一条就是明国包庇逃犯;
所以。 清朝在北京,刚刚站稳脚,立刻就颁布了封关令;
康熙六年(1667),康熙帝,命令“辽东招民授官永著停止”。从此东北被封禁起来,长达173年.封关时,东北人口,是106万人;
到1860年,才开始将东北一些地区向关内开放移民。原因是因为清英雅片战争以后,沙俄不断侵蚀黑龙江边境。清朝中央政府采纳黑龙江将军特普钦建议,于咸丰十年(1860年)正式开禁放垦。从此开禁放垦,鼓励移民实边


而此时,东北长达173年封关。本地东北人口已经繁衍到多少呢??是501万;也就是说,173年的封关期内,东北本地人口增长近500%;自然人口年增长率为1.068%,这是一个正常增长率;
而按这个人口自然增长率。此时,移民关内东北人口应该增长为75——100万左右;
也就是说,在闯关东开始前。东北本地人口,应该在600多万;
也就是说,闯关东前。东北不仅有人。而且多达600多万;而在这173年里,关外是完全禁绝移民的;
那么,按此人口自然年增长率。从1860年清朝正式开禁,“闯关东”正式开始,再到清朝退位时1911年,东北本地人有多少呢??答案是1033.2万;此时,在关外,不仅有人,而且人丁兴旺;而到1931年918前夕,东北本地人已经繁衍到1250万;而此时,东北总人口有多少呢??
据吉林大学历史系教授刘会军《1912-1930——移民与东北社会》中援引民国二十年(1931)《东北年鉴》记载,1931年东北总人口为2526万人;其中,东北本地人口占1300万左右;朝鲜移民460万;日本移民40万;欧洲移民171.03万;关内移民(主要是原清朝时直隶北部与山东胶东半岛)移民550万左右;注意,此时关内移民550万是锋值;因为,马上随着918事变,山东、河北大量移民为躲避战乱,纷纷又逃回关内;这点在电视剧《闯关东》中,有过真实体现。电视剧里,918事变发生后,山东人朱开山并没有留在东北参加东北义勇军对日作战,而是带着一大家子逃回山东(《闯关东》电视剧里就有一个镜头:朱开山驾着马车,带着一大家子人逃回山东);这就是当时绝大多数关内移民的真实情况;他们来东北,就是来谋生活的,当东北有危险时,他们第一反应不是留下来保卫东北而是选择首先逃跑。而东北本地人则纷纷拿起武器,保家卫国。组织起50万东北义勇军;马占山在黑龙江带着东北陆军誓师,打响第一枪江桥抗战,辽宁警察厅长黄显声,带领辽宁警察部队与关东军死磕;辽宁清源满族兄弟孙铭武,孙铭辰更毁家纾财,组织起辽南第一支抗日义勇军—血盟救国军。其军歌,即成为后来《义勇军进行曲》;
吉林人则组织起吉林抗日义勇军;
对于朱开山这类新移民来说,毕竟东北并非他们的家。老家在关内
其实,历史上本没有“闯关东”这个词汇。最早出现闯关东一词,是在五十年代的小说《红旗谱》里,在此之前的文学作品里,只有“跑关东”。意义有根本区别;“跑关东”,是客到主地讨生活。要客随主便;“闯关东”是客到无主之地。意思是“这地没人,现在我这个客就是主人”;前者是承认东北人作为土著之存在;而后者,直接拿掉东北人这个土著主体。或者根本不承认“东北人”这个群体存在。即使现实里拿不掉,那也一定是负面形象。正如《闯关东》这部电视剧里刻画角色一样。剧中,朱开山一家作为山东移民,形象都是极为正面。而他在东北遇到的当地人。形象几乎都是负面的。比如在老金沟遇到的两面三刀妓女、还有两个无赖大金粒与小金粒,自家闺女倒贴,不娶就断你家的田里水管的坐地炮;可能编剧觉得这样全是负面角色也欠缺说服力。于是他设定了一个大当家。重情重义。但是要注意。其根本身份还是一个“土匪”;用正剧夹带私货是最有误导力的。我身边有就有世居东北的本地人看了《闯关东》,以为自己是山东人后裔。结果回家一问,祖上是蒙古族;
“闯关东” 这个词是后来人发明的,“反客为主”色彩浓厚,意图改变东北人民历史记忆的词汇。据百度百科提供的数据,1953年人口普查的时候,占关内移民多数的山东后裔居民为700万,仅占当年东北4000万人口多15%左右。内地移民始终不是东北人口的主流,这是非常肯定的;
东北是一个欧亚各民族之大融炉,但主体很显然并不是关内移民;否则今天东北人就会说山东话;

满族人来自哪里?-11.jpg

电视剧《闯关东》里,对移民极尽美化;对东北本地人则各种暗戳戳地黑

这些关内移民,也并没有影响东北本地的文化:因为大多从事底层劳力工作;据吉林大学历史系刘会军教授统计,当时在东北的山东移民,主要在煤矿从事苦力,以及在富家充当帮佣的为最多。好一点的,在各大城市白俄面包店从事学徒;真正军,政,工商业人士,依旧以东北本地人为主;
据吉林大学历史系教授刘会军《1912-1930——移民与东北社会》里记载:“这些关内移民由于自然、社会等多方面原因远离家乡,历经风吹雨打,饱受人间酸甜苦辣。到辽阔的东北谋求生存的空间。到东北后,尽管他们 依然过着十分贫困的生活,但由于东北工商业发达,现代化起步早。社会资源丰富,各行各业又急需一定数量劳动力。因此,这些关内移民在东北生存起来相对的更容易。”
那么 为什么要“跑关东”??
因为东北发达;发达不是写文章吹出来的;而是要用照片直观表述:(下图)
1917年的哈尔滨

满族人来自哪里?-12.jpg

满族人来自哪里?-13.jpg
1923年的奉天(沈阳)

满族人来自哪里?-14.jpg
1920年,大连:

满族人来自哪里?-15.jpg

满族人来自哪里?-16.jpg

满族人来自哪里?-17.jpg
当时的中国第一学府“东北大学“:所有教研设备全部从欧洲原装进口;学生数量是北大2倍;教职工工资是北京大学7倍;全国教师精英如章士钊,梁思成,林徽因等都曾在东北大学任教;

满族人来自哪里?-18.jpg
1924年,由杨宇霆创办“东北兵工厂“为亚洲最大军工企业:里面有2万余名员工:来自欧洲的武器研发技术人员就有超过2000;当时,东北兵工厂生产的“辽13”步枪因为质量优异,性能强劲成为各大军头“抢手货”;而当时,由东北兵工厂研制“240mm”榴弹巨炮,在当时的全世界只有德国人跟东北人能造;

满族人来自哪里?-19.jpg
1928年,东北“马斯克”李宜春,自主研发出亚洲第一辆民用汽车“民生牌”:918事变里,日军闯入李宜春汽车工厂,拿走“民生”汽车图纸;在日本拍卖给了一个小作坊老板;这个老板决定以此汽车图纸为蓝本投入量产。三年之后,日本第一辆民用汽车诞生
这就是日本丰田汽车公司;

满族人来自哪里?-20.jpg


那么,东北话是普通话吗??
是。东北话不仅是普通话。而且普通话就来自东北话。换句话说,普通话是以黑龙江、吉林与北京片区在清代旗人发音为基础;
很多东北人几乎都没有意识到一个关键要点:就是全中国只有东北人与北京人母语能被全国人民听懂;而东北人与北京人,去全国其它地方,当碰到纯当地人时都要面临或大或小之方言障碍;现在很多自媒体,包括个别不学无术的东北UP主,东北主播。他们也相信了网上充满恶意的调侃。以为“东北话不是普通话”。“东北话根本就不标准”,“东北话并不接近普通话”;这些因为自己本地方言式微而想把你东北话地位也拉下水的人随便炮制一两个谎言。作个视频,放上网。还真就有个别东北人就信了,只能说明学历白混不学无术。而且陷入他们随便编的一个谎言。就你上当;
我来告诉你。普通话是怎么来的。实际上,普通话最早来自于清雍正皇帝的统一官话运动;而最早的中国第一次推普。就来自于清雍正帝的“国语正音运动”;
换句话说:
普通话的母体,就是东北话;
今天“普通话”,实际上,跟南宋官话,明朝官话,都没有一毛钱关系;
普通话有过两个演变过程;第一次是在大元,是蒙古人进入大都;拿蒙古人口语的“中原官话”,当作跟汉臣沟通的“协和语”;所以,你看曾经作过大元子民明太祖朱元璋,他说的话,现在看起来就“颠三倒四”;你看不懂;给你们看看朱元璋一段“圣旨”:
说与户部官知道,如今天下太平了也,止是户口不明白俚,教中书省置天下户口的勘合文簿、户帖。你每户部家出榜,去教那有司官,将他所管的应有百姓,都教入官附名字,写着他家人口多少。写的真着,与那百姓一个户帖,上用半印勘合,都取勘来了。我这大军如今不出征了,都教去各州县里下着绕地里去点户比勘合,比着的便是好百姓,比不着的便拿来做军。比到其间有官吏隐瞒了的,将那有司官吏处斩。百姓每自躲避了的,依律要了罪过,拿来做军。钦此。
怎么样,能看懂么??朱元璋说的,就是元朝统治时期“官话”;
普通话真正之形成,就是在清朝。这是普通话演变之第二个过程;
所以,你今天看雍正《圣旨》,你完全能读懂,没有一丝阅读障碍;
比如这个《圣旨》:“朕就是这样的汉子,就是这样秉性,就是这样皇帝!!尔等若不负朕,朕绝不负尔等;”

满族人来自哪里?-21.jpg
为什么,东北人雍正要在清朝再度统一官话??
起因也简单。。是雍正在一次召见全国官员面试考核的过程里,两名广东官员在汇报时用粤语。导致雍正与张廷玉等满朝大臣面面相觑,完全听不懂。雍正喊人来翻译,翻译是安徽人,也听不懂;雍正帝让两名广东官员用官话说。但是那两个人急得满头大汗,怎么说雍正都听不懂;于是雍正大怒,认为“大清的官员,居然不会用大家都能听得懂的话向皇帝汇报”。这可真是成何体统。
于是,雍正让李光地与王兰生等人,弄出了一部音韵学著作,叫《音韵阐微》。实际上,就是以满洲皇帝雍正口音为基础。弄出了一个普通话推广蓝本。然后,雍正分别在最喜欢使用方言的浙江,福建,广东三省设立300余家“国语正音馆”,以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官话。这就是普通话之基础
所以王朔在窦文涛节目《锵锵三人行》上,直接才会说“普通话脱胎自东北话”;
而清朝的普通话,其实就是东北话。但是不是今天辽东方言;而是以黑龙江,吉林,辽北片区口音为基础;很多人以为满族主要在辽宁。所以就应该是说辽宁方言。这其实是不对的。真实情况是,满洲本来是从黑龙江与吉林松花江流域起家的。八旗的主干,就是黑龙江与吉林女真,与蒙东的科尔沁蒙古,与辽北汉人结合(知道为什么赵本山拍电视剧,不拍辽东,不拍辽南,把《马大帅》背景放在辽北了吧??);所以,你会发现,黑龙江,吉林,辽北,北京的普通话要比辽宁东部,辽宁西部,辽宁南部标准得多;
清末有一本著名著作《宫女回忆录》。里面很清楚地记载,清朝宫廷与北京市井,说话口音并不一一样;清宫里的宫女,多数是从关外(东三省+蒙东+热河)旗人里选拨的。所以包括慈禧太后在内,说话都是东北口音普通话(与今天黑龙江,吉林普通话里带着一些满语俚语一样)。而不是儿化音浓重之“京片子”;以下是清朝宫廷所选“秀女”;他们大多来自关外(东三省,蒙东,热河);东三省就是今天黑龙江,吉林,辽宁;蒙东就是赤峰,通辽,兴安盟,呼伦贝尔;而且,清朝所选秀女,只选旗人家庭;不从老百姓里选;为什么要从旗人家庭里选??因为,旗人之第一身份是“战士”,是士兵,是军官;要么是已经战死,要么就是预备上战场;有些旗人并不富裕,甚至不乏贫困者;清廷为抚慰,勉励这些有功人员,才选他们的子女进宫,进宫也不只是干活,有退役军人或者饱学之士专门给这些秀女当老师;而男性半大小子,则从小充当皇帝侍卫;

这些秀女,进宫做工,或伺候老太后,到20岁就相当于完成实习,回东北原籍嫁人;皇帝不能随便睡秀女;睡了一定要给名分;而且,许多清宫戏都由一点演大错特错:历史真实是:清宫里,选秀,还是嫔妃从来不会手里拿手绢随便摆;手绢平常别在胸前,作用类似于西装胸前口袋里的白手帕;多起装饰作用;
而且,清朝宣读圣旨,一定得是男性官员;清朝宫廷从来不使用太监宣读圣旨

满族人来自哪里?-22.jpg

清朝时清朝宫廷从东北选取之秀女

你也可以去看溥仪在北京,在长春相关视频。他说的就是黑龙江与吉林品音的东北话(比如:条腰,上淆);里面夹杂着满语俚语;而不是儿化音深厚京片子;


在黑龙江最东边穆棱,还有古“肃慎”遗址。有人问,肃慎与女真之间有什么关系??这不是明摆着:“肃慎”就是"诸申",同音异写而已;在皇太极时期他才将诸申改为满洲;吞并关内以后,改满洲为戴清;这两次改名,分别是什么意思。我来告诉你:
诸申,与肃慎,发音与女直一样:JUZI(句兹);意思是“森林中之居民”;89年哈尔滨人费翔《冬天里的一把火》,当时一场大火烧掉了东北世界第一大面积之森林(从第一烧成第二);
那么,当女真走出黑龙江与吉林广袤森林,统一了女真各部,再与科尔沁蒙古,与辽北汉人结为一家;那就不宜再叫诸申,改叫“满洲”;“满洲”是什么意思——“诸邦之长”,“国之最大者”;
那么,当满洲入关。建立幅原辽阔之更大国家;那叫“满洲”又显得小了;于是,皇太极又将“满洲”改为“戴清”;最开始叫诸申,是因为女真人本来生活在黑龙江与吉林一带森林里,所以当走出森林,与草原上科尔沁蒙古,与辽北平原上汉人汇合之后。那就不能再叫“林中人”,而要称雄众国;所以努尔哈赤尊号:才叫“抚育列国之英明汗”;
而由女真,蒙古,辽宁北人为骨架支撑起八旗之后,又先后有朝鲜人,俄罗斯人,关内汉人,藏人,与西北维吾尔人加入满洲这个家庭;再用诸国之长,也有点不合适。于是才改用“代清”,你叫“戴清”也行。这本来就是满语:意思“战士之国”;
这里顺便插一句:实际上火遍世界鸟山明《龙珠》:里面关于赛亚人被灭绝“战士星球”设定,即是拿女真人为原型;

满族人来自哪里?-23.jpg



转眼,进入1910年代;随着沙俄在日俄战争里战败,列宁推翻俄国沙皇;大量白俄贵族逃往远东,涌入黑龙江省;1921年,经哈尔滨民政公署当时统计,共有56个国家(主要是欧洲)移民在黑龙江。总人数高达130.03万;当时欧洲移民人口在黑龙江已经超越东北本地人;这就是为什么黑龙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认为非常“洋气”原因。在巴黎流行时装与时尚运动,仅仅1个星期就能出现在哈尔滨。因为哈尔滨与法国巴黎时尚几乎同步。哈尔滨才最早被欧洲移民称为“东方巴黎”(你没看错。不是什么“东方小巴黎“);而在同时期,哈尔滨与上海作为东亚,欧洲移民最多的城市。他们最大区别在于:在上海欧洲人居住在租界。与当地人实行种族隔离。泾渭分明;而在哈尔滨,是欧洲人与东北人杂居,通婚。生活里,工作里往来频繁,东西结合;正因此,很多欧洲饮食,音乐,服装审美,才能潜移默化内化为很多东北人自身生活习惯;比如东北人酷爱吃香肠,吃面包,喝牛奶,听西洋音乐,喝啤酒;诞生了三大啤酒品牌之二:哈尔滨啤酒(德国,俄国带来在哈尔滨),跟雪花啤酒(沈阳);诞生辉山乳业(辽宁飞鹤),完达山乳业(黑龙江),大庆奶粉(黑龙江大庆);诞生秋林格瓦斯(俄罗斯);红肠(立陶宛);面包(俄罗斯大列巴,沈阳桃李面包);哈尔滨之夏音乐会;哈尔滨爱乐乐团;
;当时管理哈尔滨这座欧洲移民最多的城市市长,就是一位东北人;是的。黄种人当市长,管理欧洲人。这种事仅在东北身上发生过;这也是今天,东北人从不崇洋媚外,觉得自己比白种人矮半头原因之一;

满族人来自哪里?-24.jpg

1917年哈尔滨街头,你能看到欧洲任何国家,任何民族。也是此时。黑龙江等东北地区人也与欧洲移民大量通婚

此时,仅黑龙江白俄人口即已经超过60万。这60万俄国人,并非无产阶级。大多是受过教育,害怕在俄罗斯被“契卡”清算的俄国贵族,他们将欧洲宫廷烹饪,与西方音乐,欧洲艺术品,带入黑龙江;一时间,在欧洲被红色政权清算的沙俄贵族,一窝蜂地齐聚哈尔滨;似乎整个俄国首都都搬到远东;因此,哈尔滨才被这些俄国移民称为“东方莫斯科”;
在张作霖领导下奉系统一中国之战争中。白俄移民很多加入了东北军;是的,当时在东北军里,有白俄军团,还有乌克兰军团以及犹太军团

满族人来自哪里?-25.jpg

东北军里白俄军团。杀手镜是装甲列车。在第二次直奉战争里充当东北军之急先锋

满族人来自哪里?-26.jpg

白俄军团成为张作霖的奉军在第二次直奉战争当中入关作战的先锋。张宗昌作为张作霖部将顺利打回了山东,成为山东督军,然后一路南下入侵江苏。此时盘踞在东南各省的是号称五省联军总司令的孙传芳,东北军白俄军团一路旗开得胜,夺取了镇江和无锡,攻入了上海。东北陆军威势达到顶峰

满族人来自哪里?-27.jpg

东北陆军——白俄军团名将姆拉奇柯夫斯基;在东北陆军丧失东北根据地以后,投奔傅作义

其间,白俄军团还有一部分,加入了隶属东北军战斗序列的张宗昌部;张宗昌所部的直鲁联军,其实是拿着东北财政发工资,在关内唯一穿着东北军军装;在历史上,每次东北王朝只要一南下,山东人都是第一个响应;这里面历史原因。我最后再讲;
哈尔滨众多俄国西餐厅,与哈尔滨音乐学院,哈尔滨铁道学院,以及吃大列巴面包,喝格瓦斯面包发酵饮料,即是白俄贵族的带来习惯;
、而德国,匈牙利,立陶宛,乌克兰,等,甚至法国,犹太移民等,在黑龙江人数数以万计;
哈尔滨红肠,即是立陶宛移民带来;而哈尔滨啤酒,德国与俄罗斯从欧洲带来;延续至今“哈尔滨之夏音乐会”,其前身也是这些欧洲移民从欧洲所带来;
早期随着大批外国移民的涌入,西方音乐文化也随之进入了哈尔滨。在东西文化相互交融之中,铸就了哈尔滨人喜爱音乐的品性。
2010年6月22日,哈尔滨,被联合国授予“Music City—Harbin,China”百年音乐之都哈尔滨,有了国际组织认可的固化品牌———Music City,哈尔滨人民百年来对音乐的热爱与坚持,有了世界认可的称号 [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先后授予了奥地利维也纳、意大利博洛尼亚、西班牙塞维利亚、英国格拉斯哥、比利时根特以及哈尔滨六座城市为“音乐之都”的荣誉称号。

满族人来自哪里?-28.jpg

今天的哈尔滨音乐学院。可以看出建筑依旧是欧式风格

1920年时,仅在哈尔滨一市,犹太侨民就达到2万多人,在哈尔滨等城市形成了大规模的犹太社区。
哈尔滨当年成立过若干犹太人组织机构。其中包括一所犹太中学(1919-1924年),塔木德律法学校(后于1920-1950年改为犹太民族学校),一个犹太贫病患者救济会(1920-1934年),一家犹太人养老院(1920-1943年),一座犹太图书馆以及一座新犹太教堂。

满族人来自哪里?-29.jpg

哈尔滨犹太人家庭

现在的哈尔滨老会堂音乐厅
就是在曾被烧毁的哈尔滨犹太总会堂基础上修建的

满族人来自哪里?-30.jpg
以色列国以外,在全世界存在最大的犹太人公墓。便是在哈尔滨黄山犹太公墓;

满族人来自哪里?-31.jpg



总结:
1、清康熙六年(1667),康熙帝,命令“辽东招民授官永著停止”。从此东北被封禁起来,长达173年.封关时,东北人口,是106万人;
2、即便八旗入关以后,在东北人口依旧是迁到关内人口5倍以上。人口重心在关外
3、东北长达173年封关。本地东北人口已经繁衍到多少呢??是501万;也就是说,173年的封关期内,东北本地人口增长近500%;自然人口年增长率为1.068%,这是一个正常增长率;而按这个人口自然增长率。此时,移民关内东北人口应该增长为75——100万左右;也就是说,在闯关东开始前。东北本地人口,应该在600多万;
4、1931年东北总人口为2526万人;其中,东北本地人口占1250万左右;朝鲜移民460万;日本移民40万;欧洲移民171.03万;关内移民(主要是原清朝时直隶北部与山东胶东半岛)移民550万左右(锋值);也就是说,即使在关内移民达到锋值时,东北本地人仍是关内移民近三倍。为东北本地最大主体;正为关内移民从未在东北占过人口多数,也主要从事底层劳动工作;所以只有他们融入东北文化。这些融入东北的,就会逐渐改说东北话;而不是山东话;因为人类规则是:强势文明会向弱势文明渗透,而不可能反过来;
5、关内移民在达到锋值之后,便开始下降;因为随着918发生,东北变为战场而这些关内移民为躲避战乱,纷纷返回关内老家;到1931年溥仪返回长春,伪满建国,据伪满国务院统计,此时1932年关内移民已经下降到不到300万;同时,从1932年起,从朝鲜半岛,日本列岛进入东北移民开始大规模增加
5、从1931-1941年,由于伪满工业,经济发展十分迅速。导致本地人口生育率急剧攀升,
到1945年,据《伪满洲国人口统计年鉴(1941)》:东北人口已经达4500万。其中,东北本地人2443万,朝鲜移民590万,日本移民280万;随着日本人被遣返回国;东北本地人,依旧在东四省占据总人口61.1%,也就说是,关内移民,从未在东北占过多数."东北人都是闯关东后代"谣言不攻自破;
6、那么,918后,留在东北的300万山东人,最后怎么样了呢??答案是与东北当地人融合。成为新东北人;这些关内移民的后代,在今天当然也是属于东北人一部分;
7、我为什么要常建议东北人要经常带着自己家孩子去逛逛东北本地的历史博物馆呢??
因为在这些地方,评价东北本地人物相对更加客观。我举例子:就拿被因反对东北易帜,被张学良剌杀的东北军总参议与东北交通委员会主席常荫槐来说;在少帅《电视剧》里,杨形象尚可,但常荫槐完全是一派奸臣形象;那么实际上呢??看看大帅府里对常荫槐的评价:
“常荫槐,字瀚襄。吉林省梨树县人,毕业于奉天法政大学。最初在黑龙江陆军第一师任职。他办事雷厉风行,果断而有魄力,颇受师参谋长李景林的垂青。后因在第一次直奉战争里弹压溃兵稳定战局有功,逐渐受到张作霖的信任与提拨。常荫槐精明强干,办事极为认真负责。尤以善办铁路著称。任京奉铁路几年你看长期间,常荫槐采取了许多有效措施。使多年紊乱的京奉铁路一跃成为全国模范路局;他还不顾日本严重抗议主持修建了打通、齐克等铁路。改变了日本满铁对东北铁路控制局面;常荫槐坚决反对张作霖向日本借款与签订密约。表示:不愿做日人工具。张学良主政东北期间,常荫槐任黑龙江省省长”;
日本人对常荫槐评价:“在我所认识中国方面人物中,论才能优异,魄力雄伟。个性倔强的人为数不少。像常荫槐等人都是不服输的刚毅的人”
最起码在东北历史博物馆,对人物评价正反两面都会说。不会因为这个人失败就一味喷,一味骂,一味抹黑;

满族人来自哪里?-32.jpg

满族人来自哪里?-33.jpg

满族人来自哪里?-34.jpg
8、  
然而,东北人与山东人,有没有关系呢? 有,  最早的山东居民,从东北过去的东北亚先民,齐国开国国君,名吕尚,又名太公望,欲称"姜太公",为"东海之人",<吕氏春秋>,注曰:"东海"即为日本海;这个“东海之人”,指的就是辽河流域外迁今天日本海边之女真,;
7000多年前的山东,并不是陆地,而是海洋隔绝起来的众多群岛,从东北渡海而来的东夷人在岛上定居,,史书记为"岛夷",后来,大陆填海,形成了山东半岛,岛民始与内陆相接,反倒与东北关系渐远,在古代,东北亚的先民,不断地四处扩张,渡海登岛,更不少见,女真人就曾组只舰队,渡海攻击日本,日人记载为"刀伊入寇",日本的越后,出云等藩,其实就与东北的女直系先民, 有着千丝万缕地关系.中国的殷商,也是从辽河流域迁过去的.;
换句话说,山东人在清末“闯关东”,只是外迁东夷人回流;


9、东北人性格特征,其实从来没有变过。更没有经历过什么“换种换血”;
在西班牙传教士帕莱福等人的书《鞑靼战记》中,是这样描述东鞑靼(满洲)人的长相, 外表: ”体型健美,宽肩,四肢匀称。体格强悍健壮,没有丝毫的娇柔之气”;“满洲人长鼻梁、窄鼻背多见;眉型以眉尾下垂居多,挑眉少;短脸、大圆脸少,长脸多;M形发际线、脱发、地中海非常少;几乎无体味;肤色较浅;龅牙、下巴后缩/短下巴/凸嘴很少;嘴唇薄;络腮胡少;部分人眼珠灰色或茶色;
“容貌气质上温和收敛,很少嬉皮笑脸,满洲人也不像有些人认为的那样粗狂、豪放,身为牧猎民族,满洲人性格底色是理性、冷静、克制、谨慎,性格起伏不大,对婚丧嫁娶都不会太情绪失控,大多数满洲人的性格不是那种大悲大喜、大起大落、大开大合讲究真情实感,如果笑就要发自内心,不高兴就立刻体现在脸上,讨厌虚情假意的举动”;
“喜欢待客,平时待人极尽礼貌,但作战时截然不同,凶猛残忍,以追杀敌军为乐,投降的人不予攻击,但若反抗则斩尽杀绝,天性偏爱战争和劳动,脸上有刀疤不视为丑陋,厌恶无所事事的生活。作战时自信,扎营时到辎重车中取出帐篷支好即休息,入睡很快,守卫很少而且不出 声音,营地极安静仅仅偶尔有马嘶”, 这些,就是今天东北人的性格,其实400年前满洲人性格跟今天东北人没什么区别;
10、如果你再不相信。那咱们,再换一个角度:把东北人说成是全山东人后裔的。说什么“东北人被关内人换过血”的。那么你一定会明白一个常识:就是中国各地区人,长相特征是不一样的;如果东北人在人种上被大规模换过种,那么长相特征一定会有变化
但实际上,东北人在今天,依旧与关内人长相特征差别显著;而且与朝鲜半岛的韩国人反倒长相特征更加近似;
用文字说太不直观,从普通人里挑,你一万个人里也总能挑出来。也不具备什么说服力;
那我们选一种有说服力的方法,就是对比东北本地出产明星与韩国明星相对比;因为明星能火,其实是代表着一个地区喜好与审美;那么神奇的景象就来了:事实上,你能在东北明星里,轻易找到与韩国明星长得特别像的(相似度99%;几乎一个模子刻出来);连笑星也不例外;因为韩国并没有被关内“闯关东”过;所以你不用担心韩国人受关内影响;这也反证,东北人其实从未受过“闯关东”所谓“换种换血”影响;
北方人在国外经常被误认为是日本韩国。尤其是东北的,连韩国人自己都觉得像,这不是我说的,是韩国驻沈阳总领馆副领事全哉垣说的:“我们与沈阳地域相邻,具有共同的传统文化。从国民气质角度来说,东北地区居民的性格、气质与韩国都较为相近。”
韩国大叔马东锡,这种长相,气质,在东北很多;

满族人来自哪里?-35.jpg

满族人来自哪里?-36.jpg
你也可以去看看韩国第一女团twice,里面这些日韩美女脸,就是典型的东北脸。不信你叫一个东北人问问,这些脸型在东北就是常见脸型;  毫不夸张地说,韩国当今最火的女团——twice成员里每一位成员在东北女明星里都能轻易找到高度相似的;但你在除东北以外其它中国地区则找不到;
1、林娜琏(韩国)VS董璇(黑龙江牡丹江)

满族人来自哪里?-37.jpg

满族人来自哪里?-38.jpg
2、TWICE队长朴志效(韩国)VS郑爽(辽宁沈阳)

满族人来自哪里?-39.jpg

满族人来自哪里?-40.jpg
3、TWICE成员平井桃(日本)VS张萌(天津东北移民后裔)

满族人来自哪里?-41.jpg

满族人来自哪里?-42.jpg
4、TWICE成员滨崎纱夏(日本)vs郭珍霓(黑龙江)

满族人来自哪里?-43.jpg

满族人来自哪里?-44.jpg
5、TWICE成员俞定延(韩国)VS辛芷蕾(对比俞定延),黑龙江哈尔滨

满族人来自哪里?-45.jpg

满族人来自哪里?-46.jpg
6、秋瓷炫(韩国)VS宋佳(对比秋瓷炫,黑龙江哈尔滨

满族人来自哪里?-47.jpg

满族人来自哪里?-48.jpg
7、张天爱(哈尔滨),经常被国内媒体娱乐版痛骂说张天爱参照韩国女星整容。她曾多次澄清,自己是黑龙江人,天生就长这样

满族人来自哪里?-49.jpg

满族人来自哪里?-50.jpg
8、名井南(日本)VS董璇(辽宁大连)
东北女孩通常是鹅蛋脸,双颊饱满

满族人来自哪里?-51.jpg

满族人来自哪里?-52.jpg
9、再看看嫁给东北人陈思诚的锡伯族佟丽娅(清代八旗驻防西北后代),脸型依旧没变,因为锡伯族老家在东北,而且跟佟丽娅关系极佳,经常搭戏的雷佳音等人,均是东北;
代表作《超时空同居》;
东北女性最大的特点是脸细长,双颊饱满;脸型过渡圆润

满族人来自哪里?-53.jpg
经常被当成姐妹董璇(黑龙江佳木斯)跟佟丽娅(清朝八旗驻防xj满城后裔):可见,过了这么多代,佟丽娅长相依旧保持东北特征;她老公都是东北陈思诚,男闺蜜是东北雷佳音;

满族人来自哪里?-54.jpg
中国女排队长惠诺琪(吉林长春;身份证是“满“改“汉”;原因是她爷爷是满族;他爷爷觉得满族对女孩教育逼得太紧;他心疼孙女;但惠诺其依旧保有满族女孩要死也不服输精神,就跟张桂梅一样);

满族人来自哪里?-55.jpg
沈傲君(沈阳),脸型与惠诺琪一样,因为两个人都是满族,细长脸,双颊流线圆润,脸颊饱满

满族人来自哪里?-56.jpg
黑龙江省电视台,本地主持人小翟;

满族人来自哪里?-57.jpg
韩国电影《恋爱味道》女主角“吉申雪”(韩国)vs张小斐(辽宁):

满族人来自哪里?-58.jpg

满族人来自哪里?-59.jpg
《新世界》朴成雄vs赵家班“小沈阳”(辽宁);

满族人来自哪里?-60.jpg

满族人来自哪里?-61.jpg
《新世界》黄政民(韩国)vs赵家班宋小宝(辽宁):

满族人来自哪里?-62.jpg

满族人来自哪里?-63.jpg
韩国宇宙少女成员多荣vs马丽(黑龙江,满族)

满族人来自哪里?-64.jpg

满族人来自哪里?-65.jpg
韩国电影《犯罪都市》男主vs《乡村爱情》赵四;

满族人来自哪里?-66.jpg

满族人来自哪里?-67.jpg
日本演员室毅vs沈腾(黑龙江齐齐哈尔);

满族人来自哪里?-68.jpg

满族人来自哪里?-69.jpg

再说男团,就说在欧美相当火的BTS
看看这些长相,如果你把这些视频消音,拿给任何不懂流行音乐任何一个东北大妈看
她一定觉得这是东北本地男团;

满族人来自哪里?-70.jpg

满族人来自哪里?-71.jpg

满族人来自哪里?-72.jpg
贾乃亮,对比一下楼上bts;

满族人来自哪里?-73.jpg


而东北男明星,则被集体扣上了模仿“韩国范”帽子;其实哪里是什么韩国范,东北亚人气质就是这样
井柏然

满族人来自哪里?-74.jpg
魏大勋

满族人来自哪里?-75.jpg
黄景瑜

满族人来自哪里?-76.jpg
韩东君

满族人来自哪里?-77.jpg
熊梓淇

满族人来自哪里?-78.jpg
PG One

满族人来自哪里?-79.jpg

而外蒙古,内蒙古,东三省,西藏,新疆真正归为自己版图恰恰是在清帝国时期;
正如毛主席所说:

满族人来自哪里?-80.jpg
毛泽东主席:“康熙皇帝的头一个伟大贡献是打下了今天我们国家所拥有的这块领土。我们今天继承的这大块版图基本上是康熙皇帝时牢固地确定了的。他三征噶尔丹,团结众蒙古部,把新疆牢牢地守住。他进兵西藏,振兴黄教,尊崇达赖喇嘛,护送六世达赖进藏,打败准噶尔人,为维护西南边疆的统一,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他进剿台湾,在澎湖激战,完成统一台湾的大业。他在东北收复雅克萨,组织东北各族人民进行抗俄斗争,和沙俄签订《尼布楚条约》,保证我永戍黑龙江,取得了独立自主外交的胜利,为巩固东北边疆做出了重大贡献。
康熙皇帝的第二个伟大贡献是他的统一战线政策。满族进关时兵力只有5万多,加上家属也不过20万,以这样少的人口去统治那么一个大国,占领那么大领土,管理那么多人口,矛盾非常突出,康熙皇帝便发明了一个统一战线,先团结蒙古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后来又团结了汉族的上层人士,他还全面学习和继承了当时比较先进的汉文化,他尊孔崇儒。在官吏的设置上,凡高级官吏都是一满一汉,大学士、尚书、侍郎、军机大臣都是如此。这样,康熙便非常成功地克服了满族官员少的困难,真正达到了以一顶百的神奇效果。
康熙皇帝的第三个了不起的地方是他有奖罚分明的用人制度。“
毛泽东讲了一些实际例子,说明即使皇子犯了错误,也一样要受到严厉的处罚。皇子打了败仗、回来不敢进德胜门,照样要蹲在城外,听候处罚。他的这套办法既能调动部下的积极性,奋勇向前,义无反顾,又能组织起一支有严明纪律的队伍,所向披靡。毛泽东特别夸奖康熙皇帝的学习精神,说他不光有雄才大略,而且勤奋好学。他除了会几种民族语言之外,还会好几种外语,包括希腊文。他既是军事家、政治家,又是大文人,精通诗词歌赋,会琴棋书画。毛泽东还说康熙皇帝是最早懂得向西方资本主义先进知识学习的开明君主。康熙喜欢研究自然科学。对数学、天文、地理、医学、生物学、解剖学、农艺学和工程技术有浓厚兴趣,还亲自主持编辑科技书籍。”

赵佳,就是原先南宋被俘虏到金国后代;还有一支南宋皇室后裔改姓董鄂氏,就是顺治为之出家那个宠妃;
还有,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朱明皇室后裔南宋一样,也被编入了八旗;是的,朱元璋后代现在身份证上,应该不少都是满族;明亡以后,朱元璋后代陆续被康雍乾三代满洲皇帝编入八旗;从镶白旗,正红旗到正黄旗都有;
如朱议滃(宁王系)、朱璟涑(韩王系)、朱至濬(蜀王系)、朱鼎瀇(代王系)、 朱议潨(宁王系)分别编入八旗被授予拜他们喇布勒哈番(乾隆元年定汉名“骑都尉”)或拖沙喇哈番(乾隆元年定汉名“云骑尉”)的八旗世爵,并赐给俸禄、人口、庄屯、器物

比如因罪被发配到宁古塔当差的朱议滃的子孙到了清中后期已经完全满化(回归女真本源文化),也像满人那样起名字 德成 德海也不按照朱元璋的排的辈分了,而且还使用满文来编家谱。
比如:光绪十七年满文《甯古塔地方正黄旗朱姓全譜》;

满族人来自哪里?-81.jpg
而且朱议滃的子孙还作为关外八旗多次为满清打仗立功,获封“巴图鲁“荣誉称号;有清一代朱氏家族三品至七品武将二十余员,八品、九品、披甲、西丹、闲散全族多有为者,多人多次出兵征战。
如光绪十七年 满文谱载 同保(朱氏)因作战骁勇由披甲升三品顶戴花翎佐领 赐“巴图鲁” 出兵伊犁两次:

满族人来自哪里?-82.jpg
康熙,雍正还找到朱元璋第十三子代简王的后裔,随后封其为一等公,世袭罔替,专门负责明皇陵的祭祀和管理。与此同时,编进镶白旗,以示尊贵;

朱元璋八世孙德成(广字辈),于咸丰年间隶新正黄旗九福佐领下披甲(马兵)当差。因骁勇于咸丰九年二月初九日作为关外八旗劲旅出征关内剿灭捻军,于同治元年十一月初五日,在山东峄县(今属枣庄市)阵亡,捻军口号好像有“反清复明” 可是老朱家的子孙居然却作为满洲骑兵去剿灭他们,是不是莫大的讽刺?#(汗)

满族人来自哪里?-83.jpg
朱议滃则被编入正黄旗,后来因为一些“过错”被发配到宁古塔守边,康熙时候曾让他回内地,但朱议翁以“人口众多,兼恋土难移,”“距京路途遥远,无力回京,”因此请求准许他继续留在宁古塔,“充入宁古塔旗籍”。康熙顺水推舟把他们家编入宁古塔正黄旗,还为了表示“仁德”给了一个世袭的骑都。

满族人来自哪里?-84.jpg

朱议滃则被编入正黄旗,后来因为一些“过错”被发配到宁古塔守边,康熙时候曾让他回内地,但朱议翁以“人口众多,兼恋土难移,”“距京路途遥远,无力回京,”因此请求准许他继续留在宁古塔,“充入宁古塔旗籍”。康熙顺水推舟把他们家编入宁古塔正黄旗,还为了表示“仁德”给了一个世袭的骑都。康熙还在桂林找到朱由榔后裔。给予优厚的待遇,封为承恩侯,建府供其居住。让他年年到明陵主持祭祀。编入正红旗。封赏之后,改名为朱承恩;
他的子孙一直传承到清朝灭亡,第十二代一等延恩侯朱煜勋还在溥仪的流浪小朝廷里出没,自认大清忠臣; 到了袁世凯称帝时(1915年),还曾召见朱煜勋,并且邀请其参加揖让皇位之礼,以表示“反清复明”意思;
在《世载堂杂忆》这本书当中,就记载:“第一次揖让对方,宜还政宣统。大总统接受政权,得之满清,由清廷直接让与,而非得之民国(袁世凯认为清是正统,自己得政权是承“清”,并不承认是孙文让给他)。今国民既不以共和为然,大总统宜还帝权于移交之人。但清室既废,天下决不谓然,是亦欲取姑与也。第二次揖让对方,宜择延恩侯朱煜勲,提出朱明后人,既合排满宗旨,又表大公无私态度。”
可没想到,这件事被朱煜勲一口回绝,严肃说到:我忠于大清,不干反清复明的勾当! 按照晚清规制,三品以下官员没有要紧事务,平日是不得面圣的。于是,溥仪压根就不想见朱煜勲。可在当时,一批外国人看热闹不嫌事大,就建议溥仪接见一下这位延恩侯,毕竟两个朝代的皇室坐在一起,还是很罕见的。 1924年9月7日,43岁的朱煜勋受到溥仪的传召,遵旨从东直门一条胡同的破宅子里,步行进入紫禁城与溥仪的老师庄士敦见面;
由于清朝已经退位。而民国政府承诺给溥仪赡养费却并没有给。所以原先由清室赡养的朱明后人自然也变穷困潦倒;朱煜勲连坐黄包车的钱都没有。这个有2个孩子,房屋破烂,连官服都要向别人借的前朝后裔,给英国人庄士敦留下了良好印象:有礼貌、自尊; 1924年9月7日,大明王朝的最后子孙与大清王朝的最后继承人在紫禁城见面了。这一年延恩侯已经40多岁了,庄士敦记载他圆脸膛,身材魁梧,看上去憨厚老实,但显然文化程度不高。侯爷告诉庄士敦,他有两个小儿子,一个九岁,一个四岁。因为民国违约不给溥仪退位费,所以小朝廷原本赡养朱明后裔之津贴也无法发放及时,延恩侯已经彻底失掉“侯爷”的架子了。现在生活已经十分困窘,甚至连官服也早就卖了:“我外面穿戴的这套官服,是为这次谒见特地借来的。”他掀起长袍让庄士敦看他里面的破烂衣服,“我这套衣服今晚就得还给人家”。几日后,溥仪派庄士敦给延恩侯送些礼物,仆人回来汇报,说延恩侯家确实已经非常穷困,几间房子已经东倒西歪了;溥仪听罢,默然无语,只叹一声气;
在溥仪被冯玉祥驱逐出紫禁城,寓居天津租界后,这位朱明后裔延恩侯朱煜勲还四处凑钱买了车票去探望“主子”……


也别想着什么反清复明了。朱明皇室后代,早已被清朝编入八旗。想必现在身份证上也是满族
清朝养了朱明皇室后裔三百年,直到清帝溥仪退位之后,看到朱明皇室后裔朱煜勋贫困,还特意让庄士敦带礼物去接济;
倒是天天叫嚷着“反清复明”的南京国民政府,取消了清朝给朱明后裔所有优待
1929年,这位侯爷以“生计奇窘,无法维持”为由,“呈请国民政府格外抚恤,委以末职,俾维生计”。民国政府内政部经研究决定,取消其爵位,只给他当了一个明陵保管委员;用完这个“工具人”表示南京“反清”态度之后,国民政府果断卸磨杀驴。于1933年10月,下令撤销其职务;
没了生计着落,朱煜勋想起清朝对自己的好;果断东拼西凑了一些路费,去天津投奔“旧主”溥仪;至此,明陵香火断绝;
13:明国时期,江南女子就以裹脚为美,而东北皇帝曾多次下令禁止裹脚;康熙因为处罚裹脚太严,还被引发江南强烈抵制;  入关前,皇太极就曾下令,不准学习关内妇女缠足之习。入关后,顺治二年即下令,以严禁女子缠足并试图改变汉族妇女缠足之风。顺治到康熙时期,清廷曾多次发布禁令,不许妇女缠足,但汉民族强大的文化传统不是一时能够改变的,而清廷对风俗的此种干预也引起了江南的极大抵制。  康熙七年(1668),都察院左都御史王熙建议弛缠足之禁,王认为:康熙三年所定禁止缠足的法令,规定康熙元年以前所生女子缠足不再追究,元年以后生女,严禁缠足。违者严处,其父有官职者交吏兵二部处置,系平民则交刑部责打四十大板,并处“流徙十年”;家长有失察者,枷号一月,责四十板,官员失察,也要交吏部等部门处理。此种规定太过严厉,造成民间诬妄举报,牵连无辜。王的建议得到批准,“裹足自此弛”(管得松);  (清)钱泳:《履园丛话226;杂忆》卷23,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631页。
14,明代汉族女子,裹脚其实就已经折断
一侍女年十二岁,容貌颇通,新主嫌其脚大,用脚布任意缠紧,以线密缝其脚,胀痛不堪,诉主不听;至半月后流出臭水方解视之,其双足前半段尽皆黑腐,请视之,骨肉已死。予曰∶此已坏者不能复活,只救将来未坏者可也。先煮参粥食之,次煎葱汤,令彼家侍妇将患足浸入汤内淋洗,再换汤浸,但腐肉不痛者,逐一剪割;连续知痛者又以花蕊石散搽之。保将患者复其生,已坏者得其脱,内服补中益气汤接其劳,外搽生肌玉红膏长其肉。后虽得愈,但二者俱致疲疾终身,此为穴真而受异也。
《外科正宗》,作者陈实功(1555—1636)

满族人来自哪里?-85.jpg
《利玛窦中国札记》第八章

华夏从诞生之日起,就是北方在上,南方在下;历史上,只有三个时期短暂乾坤颠倒;就是南宋,明末,南京国民政府;不过时间都很短,几十年;然后就是,北方再度南下,平叛,拨乱反正;
因为事实上,北方人跟南方人不是一个民族,哪怕身份证上都是“汉族”;南方人底色是东南亚北上的百越族,定居到长江南岸;所以南方华侨多去东南亚;而北方人则是由蒙古高原辐射出来,要么从东部下高原,到达满蒙一带(今天东三省加内蒙古东部,也就是亚洲最大的平原东北平原),要么从中西部下高原,到达内蒙古,山西 陕西一带(关陇集团),也就是关中平原;分别是东北满蒙区域,西北羌藏区域;然后,他们中一部分南下入主中原,一部分再从东北平原辐射到朝鲜半岛,日本列岛,山东半岛。河北北部;西部路线是:蒙古高原-漠南-关中平原;东部路线是蒙古高原-东北平原(越过大鲜卑山,也就是大兴安岭,到达黑龙江;再从黑龙江向南移动到吉林,抵达辽宁;到辽宁以后,-一支从山海关进入河北北部(涿鹿),一支从辽东半岛登陆胶东(古代胶东不是半岛,而是群岛。登陆女真被称作“岛夷“),再向鲁西南进发;还有一支从辽宁越过长白山脉,占据朝鲜半岛;或者经朝鲜半岛最南部对马海峡,登陆日本南部;而留在黑龙江没有迁移那一部分,则翻越锡霍特山,来到今日本海边,成为“东海女真”。东海女真史上记载造船业非常发达,东海女真海军曾经屡次跨越日本海东征日本,或者沿海岸线南下,到朝鲜半岛侵略朝鲜;早期登录日本的,就是日本天皇家族那一支;殷商灭亡之后,逃到朝鲜的,就是箕子那一支;南下入关的,就是轩辕黄帝那一支;所以,你能看到。今天山东人,东北人,河北北部人,朝鲜人,韩国人,日本人长相特征相似;而与浙江人,福建人,广东人差异较大;
华夏的建立,就是东北或者西北的满蒙,羌藏区域的马上征服民族,掳掠长江以南的百越农耕民族到华北当农耕奴隶的历史;
这就是井田制。这些南方掳掠来的百越耕奴在耕田,而北方奴隶主们只依靠武士阶层收税,看守这些耕奴。这就是最早的“华夏”;
所以,看守这些耕奴的人,叫作“州牧”。牧就是放牧的牧。在统治者眼里,这些南方耕奴就是待宰的牛羊;民政官就是放牧的“羊倌”。而农耕奴隶时有逃跑,于是需要武士阶层看管他们,这些武士是“从龙入关“的“国人“,而这些百越农耕奴隶就是“野人“;实行“国野分治“的,统治者与被统治者都不是一个民族;这些看守奴隶的武士在金代叫作“捉杀军”,在元代叫“达鲁花赤”;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不是一个民族,不说一种语言;这就是为什么上古“雅言”现代汉人根本看不懂。因为他本来就是古代蒙古语发音;古代每一个汉字都是多音节的。比如“周”这个字,现代让读“周”是错的;《说文解字》说的很清楚“周”的发音是“孟渚”;“辽”的发音是“耶律”;“窦”发音是“独孤”;“乾“发音是“祁连“;
这种奴隶主统治百越耕奴的方式,是非常残忍的。不信你可以查查。最早刻在甲骨文上的汉字,全部是表示“刑杀”的;不是割足,就是断头,再就是炮烙,水刑,五马分尸;这种奴隶主跟奴隶不同的地位,经历;在后来的融合中形成两种不同的文化。北方民族喜欢的音乐是战歌,高亢有力;南方民族喜欢小调;
在武术里,北方拳大多发源自山海关附近的河北北部,比如通背拳,大开大合,浑然一体,就像北方广袤平原;南方拳如咏春,小拳短距,如雨点般。就像南方群山;北方戏剧听起来像战歌(如京剧),铿锵有力;南方戏剧如越剧,哀伤婉转;这里面的文化民族背景。其实是北方马上民族来回征战,所以多喜欢战歌;南方百越农耕民族多数时候处于被奴役地位。所以多哀叹感伤;
汉字特点是在不同地区演化得天差地别;汉字的另一个特点,是可以被不同民族训读;韩国曾经使用汉字,你看他的书,你能看明白。但听他们说话,你完全听不懂;日语也是一样;在朝鲜半岛,还是日本,都是相对封闭的独立生态系统。所以,反而汉字原始发音在他们那里反而更多保留古代汉语的发音;而在大陆,则受到数量庞大百越农耕民族影响。最终导致现代汉语,朝鲜语,日语,现在互相已经听不懂;
那古代汉语是什么呢
就是古代蒙古语;这里蒙古是一个虚指,泛指来自蒙古高原的所有征服民族;正因为日本,韩国这种蒙古背景,所以蒙古人,达斡尔人,韩国人,满语使用者学起日语来特别快;因为语法一样都是主宾谓(上古汉语“雅言“,古代文言文就是主宾谓)。而且在很多词汇发音上,都有重合;尤其是经常在清朝作为八旗精锐的黑龙江吉林一带达斡尔人,学起日语非常快。究其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因为日本统治阶层“渡来人”就来自达斡尔民族老家吉林扶余一带。几千年前,他们有共祖,叫作扶余人。这是个马上民族,而且在中原史书里。扶余国是一个非常富裕的国家(汉书)《三国志》记载扶余国工农业,手工业非常发达;一些扶余国农业工具比中原更先进;而且,富裕到“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扶余人文化上,处在满蒙北部女真人跟满蒙南部突厥人之间。狼崇拜同样是扶余崇拜图腾。所以,作为扶余系后代的日本天皇,会认为自己祖先“天照大神”,是一头白狼(因为扶余祖先属于蒙古系。而蒙古神话里祖先就是“苍狼白鹿“;日本神话里的“高天原”,其实就是指蒙古高原,或者东北平原;因为事实上,东北平原地势比华北平原高七八十米;所以,你在东北看到云比关内要较低;这也是为什么日本对满蒙地区(东三省+内蒙古东部四盟)特别看重。二战时,甚至举国动员跟俄国死磕;甚至扬言“满蒙是日本国防生命线”;“宁弃本土,不舍满洲”;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二战轴心国战败时,不止是溥仪要逃到日本,天皇那时候也在东京有飞机,“要逃到满洲”目的地是“新京“;只不过,苏联先一部在机场俘虏溥仪;日本天皇这才打消逃亡念头;
很多人错误地以为二战时日本仅凭撮尔区区列岛单挑美国是自不量力;其实是你错了,二战时,不是日本单挑美国而是日本列岛+满洲+朝鲜半岛整个扶余系地区联合单挑美国;也就是所谓日本“大东亚共荣圈”;这也是为什么美国在登陆日本前要派出大量飞机轰炸奉天(今沈阳);电视剧《悬崖》里最后就有这个桥段;
今日之东北,实际上是东北亚核心腹地;谁占有东北谁就能称霸东亚;新中国“抗美援朝“没有东北四野38,39两个王牌“万岁军“,没有东北重工业雄厚基础,以当时“一穷二白“的关内省份,是非常难取胜;其实,韩国人也想构建“共荣圈”,这就是韩国提出“东北亚经济共同体”;

满族人来自哪里?-86.jpg
这种图看得更清楚

满族人来自哪里?-87.jpg

事实上,华夏始祖民族背景,古代乐府诗早已经给出答案:拿“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为例。你觉得这描述的是满蒙羌藏人游牧生活,还是农耕生活??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什么地方的天是类似“穹庐”一样的圆形。你去内蒙古或者东三省抬头看一下就知道;华夏古人为什么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说“天圆地方”;
当你在东北一望无垠的大平原上或者蒙古草原上,一站你就知道;因为你举目望去,那第一感官:天就是圆的,地就是方的;
这种感觉,你在群山林立地南方百越农耕背景地区是无论如何感受不到;

满族人来自哪里?-88.jpg
而大陆则存在着持续不间断的大规模人口迁徙。所以古汉语跟现在发音天差地别;
从基因图谱上,也能很明显看到这个演变。日本,朝鲜半岛,其实就是满蒙在海外的分支

满族人来自哪里?-89.jpg
现在很多人认为历史上匈奴,蒙古,突厥,鲜卑,柔然,女真等征服民族是说着不同语言,彼此毫无关系的不同民族,其实是错误的;其实,他们说的语言彼此都能听懂,是同一个民族的很多分支而已;
戎狄就是蒙古人的祖先,也是匈奴的前身,蒙古是匈奴的后代,一脉相承。《吕氏春秋审为篇》“狄人、猃狁(读音其实就是轩辕),今日匈奴。”《晋书北狄传》“匈奴之类,总谓之北狄。……夏曰獯鬻,殷曰鬼方,周曰猃狁,汉曰匈奴。”《北狄与匈奴》中说:“匈奴语言上的通则与蒙古语言上的通则,不相违背。匈奴、突厥、铁勒之俗又与蒙古同。近代学者一致承认柔然使用的语言是蒙古语,突厥语又同柔然语,柔然的部族皆高车,蒙古又是铁勒中土拉河北的部族。这样,从匈奴、鲜卑、丁零、铁勒、高车、柔然、突厥到蒙古,世代相接,世系相衔,是为一脉相联也。”

亚洲还有一个跟“华夏”一样的例子,就是日本;日本是满蒙地区的扶余人(渡来人),经过库页岛,朝鲜半岛对马海峡,登录日本列岛,征服日本本土农耕民族“倭人”,并把倭人当作农耕奴隶的历史;因为日本是孤岛,所以征服民族并没有大陆那么多,所以日本依旧保留着最起初的“华夏”文明形势,也正因为没有那么多支征服民族,所以最早的“渡来人“也就没有遭受到大陆上激烈的征服民族之间是征战跟替代。没有对手,这就是日本皇室能保证“万世一系“的原因;
日本天皇跟占人口大多数的倭人国民说的并不是一种语言。而是“鹤音“;天皇要通过武士阶层统治这些倭人农民。这些武士阶层是最低一等的贵族。他们可以对不敬的农民随意砍杀;是不是与中国一样???你可以把渡来人看作匈奴,蒙古,女真,羌藏。把倭人看作长江百越;那条对马海峡,就是长江;
登录日本的,有两支“渡来人”。一支是满蒙北部的女真系先民,他们经过库页岛,在冰封期登录北海道,在南下占据北日本,这就是“北朝”;另一支是满蒙南部的突厥系先民,经过朝鲜半岛,越过狭窄对马海峡,登录南日本。这就是“南朝”;最后,北朝获胜;日本的出云国,越前国其实,就是女直民族背景;而日本史上记载的女真人从满蒙造船出海,裹挟一群朝鲜人当作士兵企图登录日本,并在沿海侵略。其实跟大陆一样,就是后来的女真奴隶主想取代先登录的日本的女真奴隶主而已。只是因为日本海岸线太长,最终没成功;到了元代,新任奴隶主忽必烈又想再度侵略日本,替换掉日本国王,结果因为“神风”蒙古海军全军覆没,又没有成功;

但在日本的满蒙系统治者,很快形成跟满蒙老家南下中原政权一样的权力格局;就是天皇被架空,武人将军掌权;中国北方王朝无一例外都有武人掌权,架空皇帝阶段;韩信,英布之于汉。节度使,藩镇之于隋唐;北洋系军阀之于清;这种矛盾,实际上是面对大量农耕奴隶时,武士阶层跟皇权之间的矛盾;有大量耕奴,能过上奴隶主生活是这种矛盾的起因;而在满蒙本部,由于没有这种起因,所以生活在满蒙的征服民族内部,往往皇权跟武士阶层很和睦(比如辽,金,扶余,渤海国);千万不要以为满蒙羌藏所有人都想南下,都喜欢南下,都南下了;事实上,这些北方征服民族政权,在南下过程中无一例外都遭受过内部拒绝南下巨大阻力;北魏拓拔鲜卑政权南下,就是如此,内部八住国开国元老都明确拒绝南下;最后是皇帝好说歹说,承诺在黑龙江老家留一套办公机构,留一个班底。一些亲属留守。每年夏天要允许这些南下贵族返回老家避暑这才勉勉强强说服南下;这种反对南下情绪,一方面是认为生活在老家就已经很好,北方民族都怕热。马上民族喜欢喝凉水,一直到清朝满洲人都是如此(直到今天,东北人都喜欢冬天吃雪糕),而百越人喜欢喝热水;一方面是这些北方民族也害怕被百越强大的人口基数反过来渗透政权;这种对百越民族既歧视(因为他们是耕奴),又惧怕(因为他们人口多,更容易影响你)的情绪,一直延续到努尔哈赤;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努尔哈赤在建立后金国之后,是明确反对入关的。终努尔哈赤一生,他都不想入关;而且明确给出理由:就是女真国跟明国划关而治。山海关就是国界;努尔哈赤认为前朝北魏拓拔氏鲜卑跟金朝入关之后都走向衰亡,一旦入关最后要么被更北方同类替换要么被占人口绝大多数百越同化;因此女真国只要守住关外就好了。想入关的是皇太极;
努尔哈赤死后,皇太极才敢主张入关;入关之后,在满洲统治阶级内部,这种固守满洲,还是听凭融合的思想斗争一直存在到清末;最后,满洲统治者内部达成统一意见取一个折中方案。这个方案就是“首崇满洲”;换句话说,就是保留自己文化独立性;避免被人口众多的农耕民族影响。这就是“国服骑射”;封禁东北,禁止农耕民族进入;关键职位,满蒙人必须占一定名额;实际上,说满洲人排汉防汉是错误说法。努尔哈赤把小姑子都嫁给辽东汉人李永芳了。皇太极时期八旗骨干就是八旗女真(黑龙江 吉林女真),八旗科尔沁蒙古(今天蒙古东四盟),八旗辽北汉军(后来拓展到关外汉军);对于关外汉人,那是长期跟满蒙通婚的,康雍乾皇帝跟八旗关外汉军说话,那都是耳提面命,苦口婆心,当自己家看。所以,清朝退位以后,八旗汉军出身的东北汉人,认同大多是自认为是满人;
正因为日本统治阶层是这种扶余背景(扶余就是匈奴一个分支);这就是为什么日本战国时期家族徽章依旧叫“马印”。这就是为什么日本要参加世界匈奴后裔大会;要了解中国历史,现成有日本这么一个活化石;何况日本今天已经认定自己祖先“渡来人”,就是来自满蒙一带的马上民族扶余人;
儒家给平民洗脑就是有把这些血淋淋的现实给美化;事实上,儒家说的礼乐祭器“青铜鼎”,不是什么“象征九州统一“,那玩意是烹调人肉的。古代祭祀要用人肉
什么人的肉?农耕百越奴隶的肉,敌对国家首领的肉
平时和平时期,就收税(薅羊毛);打仗时,一开始是统治者自己上,后来减员太厉害。就让这些耕奴上。逐渐这些百越族有了政治地位,加上被新奴隶主赶下太的旧奴隶主融入这些耕奴,逐渐产生一个混合阶层,这个阶层叫“汉人”;而在混合阶层,农耕百越族人是最多的,所以,逐渐地,汉人就被成了少量失去权势的北方旧统治阶层跟百越耕奴结合体。逐渐被代称百越;这些百越农耕奴隶,自然不肯再重新被叫作百越这个歧视性称呼,所以他们干脆就喜欢自称汉人
越往南方的,越喜欢以汉人自称;而北方的满蒙,羌藏里,则逐渐把汉人当作一个贬义词;意思是“失败的前任奴隶主阶层以及耕奴的混合”;
二华北古代作为两种文明的交界地,不可避免得是文明碰撞的中心。这种地方,就会产生更多样的文明。这就是古代中原地区被周边看作“高级文明地区”原因;实际上,根今天小镇里人看纽约差不多。但是你能说纽约繁华,所以纽约是文明发源地??肯定不是啊
纽约只是一个交汇地,古中原也如此;不信你可以看看今天。河南依旧是东西南北陆陆枢纽。这种四通八达的地方,在古代便于交流,便于运兵。所以,满蒙羌藏等民族定都多定在交通要道枢纽。隋唐定西安,满蒙定北京
二十四史里是没有一个叫汉族的民族的。古代只有汉人 没有汉族。什么是汉人生活在中原文明交汇区的就叫汉人;古代自称汉人相当于今天自称纽约人。但是汉人绝对没有什么“纯种”,“纯汉”。正如不可能有什么“血统纯正的纽约人”一样
蒙古人非常实事求是,非常实在。他们意识到这一点,才把生活在中原的女真人,色目人,蒙古人,百越人统一归为汉人;反把长江以南的区域,归类为南人;因为在蒙古眼里,这两个群体压就是两个民族;
到了明代。南北榜案实际上就是这种南北矛盾想体现。朱元璋想重新民族融合,但南人根本容不下汉人。在科举考试上抱团玩地域主义。这才闹到朱元璋。也只能找朱元璋
因为朱元璋是安徽凤阳人,位置正好在中原南部,长江以北。不南不北。南人看他像南方人,他又说凤阳方言。凤阳方言又是北方话;朱元璋自己也认为自己是北方人;于是干脆大笔一挥,今后北方一个榜,南方一个榜;
到了清朝就很像美国共和党了。清朝由于是东北人执政,因此坚决执行北方优先。满洲皇帝规定,祭天,祭孔只能使用北方汉人生员而且对省籍还有要求必须是山东河北山西河南四省生员;当官也是能用北方人籍用北方人;从田文静,到袁世凯,山东,河南,河北,东北,西北基本贯彻始终;就算到了清末,用的湖南人,也有“南方人当中的北方人”之称;淮军其实也是北方人;南人清政府也用,但不用在实权岗位;让他们去搞理论,当秘书;但廷臣疆帅。基本清一色北方人;
清朝这么用人是很有远见的。康雍乾三朝,早对南北方人有过论证;就是“南人畏威,北人怀德。满洲忠直,西北气锐”;所以,清朝的国家分工对不同地区,不同人,截然不同:满蒙人具有开拓精神,多谋善断,骁勇善战。让他们开疆拓土;西北人尚武,凶狠,是优秀兵源,给满洲人配合作战。和平时,充当“国民警卫队”角色维持治安;华北人厚重,让他们理民,当民政官;江南人战斗力不行,让他们种田,干手工艺品;各司其职
你可以理解东北,西北为红色区域,长江以南为蓝色区域。华北是红蓝杂交的紫色区域;
这个紫色区域,就是古代汉人;
而随着东北 西北不断南下,古代汉人有一小部分,迁移到长江以南的百越区域。逐渐作起百越区域的文化骨架;这就是所谓“衣冠南渡”;
学过一点古文基本常识都都知道。“衣冠”单指当官的,不指老百姓;所以“衣冠南渡”其实就是前任奴隶主带着自己的一点私兵被打到南方去了。老百姓是不可能跟着“南渡”的,蒋介石带着200万国军逃到台湾就是最近一次所谓“衣冠南渡”;大陆4亿人可并没有跟着他一起逃;不要以为南方庞大的长江流域百越族都被消灭了。事实上,直到孙权还在年年用兵围剿百越中的一支“浙江山越”;因为百越繁殖力非常强。即使孙权年年用兵,也根本就剿不完;为什么《汉书》里称呼苏南为吴越,浙江为山越,福建为瓯越,广东为南越;为什么越南画地图,要把长江以南都画进去
知道越南这个国名是什么意思??就是“百越之南”;哪里是百越不言自明;
但是,北方人再南迁也只是一小部分,改变不了百越族庞大人口基数;北方的基因,依旧淹没在南方庞大的百越族人口当中。这个过程,就是所谓“汉化”;
实际上,中原一带,就是北方游牧渔猎民族与南方百越农耕民族之间的交界;北方奴隶主,征服长江以南的百越族耕奴。俘虏到中间区域黄河流域;这个区域既能离满蒙,羌藏近,方便补充兵源。又离长江流域近,方便补充耕奴;这就是为什么,自古以来所有北方王朝都要在北方老家偏南一点建都的原因;不是因为什么南方温暖,也不是因为什么南方富庶。而是因为人多,人多意味着奴隶多;奴隶多意味着自己可以过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舒服的奴隶主生活。就跟大英帝国对殖民地人民一样;难道英伦三道不舒服?舒服啊。但你不南下,永远当不了奴隶主,这就是历史原因;而这些奴隶主有了更多耕奴以后,从此养尊处优 丧失战斗力;久而久之就被自己老家还没有“吃到甜头”的,依旧保持战斗力的同类打败,这就是改朝换代;
所以,一旦这些征服民族入主中原,过起来了奴隶主生活,他们一般就会给自己起一个“汉姓”;汉姓怎么起呢。就是把自己多音节的姓氏快读,比如独孤,快读就是窦;耶律快读就是辽,或者刘;爱新觉罗,快读就是金,艾,肇;完颜就是王;钮祜禄就是郎;奄息,就是安;所以 你会发现,在满蒙文化背景的东三省,姓艾,姓王,姓安,姓金的特别多而在其它地区则少见;
为什么汉姓后来都是单音节的呢。因为古代百越语就是单音节;事实上,他们再奴役百越之时 也在受百越影响;而这些北方奴隶主入主中原,自己最大敌人自然就是时时刻刻想跟自己争耕奴的同类;所以,他们会在语言上逐渐向百越单音节靠拢。由多音节的满蒙羌藏语,逐渐杂糅单音节百越语特点。形成“协和语”,这种协和语就是“官话”;
他们也会在写历史时,极力抹黑想跟自己争夺资源的同类;把对方叫作:奴,酋,虏;所以,荤粥成了匈奴;
但当战场上,碰到他们同类时,他们依旧免不了战败被俘的命运;
或者干脆认一个远古无法考证的祖宗;唐认李耳当祖宗;

所以,你会看到南方人,北方人长相不同,因为根本就不是同一个民族;只是大家语言一样而已;
为什么长江以南各省一说起家乡方言,互相之间都听不懂,隔省根本不能交流;甚至隔村都无法正常交流。就是因为他们的方言实际上就是百越语。长江以南曾经有几百个百越部落,一个部落一种语言;浙江,福建一带童话故事“labulasha“跟缅甸,泰国居然一样,你自己想想为什么
历史真相往往是非常残酷的;
匈奴本名不叫匈奴,而是“荤粥”,“熏育”,“鲜于”;发音就是“轩辕”
事实上,轩辕就是入主中原的匈奴
匈奴就是还没有入主中原的轩辕;
其实,本来就是一个民族;
几千年以后,这个名字又出现在一位入主中原的满蒙统治者身上:他的名字是“玄烨”,年号叫“康熙”;
古代《说文解字》里,记载得很清楚,第一个井田制华夏奴隶国家叫“周”,读音是“孟渚”;几千年以后,又一个同样名字的政权南下,再度入主中原;他的名字叫满洲

说我胡说的,只是你书看得少
如果你有一点基本音韵学知识应该知道越往上古的汉语。发音越跟蒙古语保持一致
之乎者也兮这些语气助词,现代汉语已经消失
但在蒙古语中今天还有;
祁连山。祁连是什么意思大多数人不知道
祁连就是蒙古语“天”;汉字的发明就是匈奴部落的部族徽章“马印”。把马印刻在龟甲上,就是甲骨文;殷商是东三省入主中原的游牧民族,当然会把这些甲骨文带入中原;
而所有甲骨文都在长江以北,东北,华北最多;长江以南一块甲骨文都没有;不仅没有,而且农耕百越民族长期处于受奴役地位
没有文字,只有语言;文字是只有奴隶主才有的;文字被发明出来就是记载祭祀跟刑杀的;而农耕百越民族没有敬天习俗,但这些征服民族有;
历史本来是什么样的,其实一直很清楚
只是有人不愿意承认;
殷商人的发型。《史记》记载得一清二楚:“总发置顶,脑后垂辫”。跟女真人别无二致;其实,殷商人从辽河流域南下中原,就是几千年前皇太极带领满洲入关;

满族人来自哪里?-90.jpg

满族人来自哪里?-91.jpg
殷商社会的族群属性,通过古文献和传说也能窥见一二。《诗·商颂·玄鸟》说:“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史记·殷本纪》说商族的祖先为契,契母简狄是有巢氏之女,帝喾次妃(按此为后来附会),“三人行浴,见玄鸟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与满洲始祖传说非常相近,三仙女沐浴,佛库伦吞食神雀带来的朱果而怀孕,生下满洲始祖布库里雍顺。不仅满洲如此,在满洲地区其他的古民族都有来自始祖卵生的传说。扶余和高句丽都有类似传说。从这里,我们也能发现商与后来的满族的文化相似性;
玄就是黑,玄鸟就是乌鸦;在满蒙民族以及其支系日本神话里 乌鸦就是“灵魂引导者”。这点在很多日本动漫中都有提及;顺便一提:日本富士山其实就是满蒙长白山一个支脉;二者在海面底下是相连通的;只要长白山喷发,富士山必须喷发;这就是日本人年年都要耗费巨资到长白山考察地质原因;这些日本考察人员比韩国人更绝,他们直接拿日本历代天皇名字给长白山13峰命名;最高的一个被他们命名为“大正峰”;

满族人来自哪里?-92.jpg

满族人来自哪里?-93.jpg
事实上,《龙珠》里的战斗民族赛亚人原型就是女真;你看鸟山明给设计的服装就知道;不是汉服,而是满族传统服饰旗装;赛亚人人口稀少,在濒死时会变身成超级赛亚人(正如女真人口稀少;女真历史上在两次濒临亡国灭种时,突然出现一位领导人,带领他们反杀契丹,以及明国);每1000年才能出现一位超级赛亚人拯救族群;也与女真传说里每几百年鶻鹰就会出现一只极大者,带领族群走出困境相似;贝吉塔行星被设定成一个“战士王国”;正如满清国号“戴青”意思“战士之国”;而孙悟空跟贝吉塔则分别代表女真的两面民族性格“开朗,天真,乐观”跟“凶狠暴戾残忍”;

满族人来自哪里?-94.jpg

满族人来自哪里?-95.jpg
满清官帽:

满族人来自哪里?-96.jpg
你再看看日本武士“月代头”。其实就是把满洲人后面的小辫子作为发髻给挽到头顶;因为日本统治阶层“渡来人”就是登录日本的古“满蒙系先民”;这就是为什么日本人一直主动跟满蒙套近乎;日本人推崇隋唐,因为他们认为隋唐是满蒙鲜卑人殖民中原的满蒙老家政权,所以天生有亲近感;忽必烈渡海打日本,日本却依旧亲蒙古极度崇拜成吉思汗;清灭明,日本德川幕府将军吉冈对清朝皇帝那叫一个跪舔。尊称康熙为“上国圣人”。康熙语录被他编辑成册,以《六谕广训《为名》。印发日本全国。盛赞:“实在是万世不易之金言”

满族人来自哪里?-97.jpg
最近考古考到黄帝是满蒙南下的游牧民族,又不敢再往下考了;再考下去“汉族祖先是农耕民族”这个定论就要被推翻;
其实 人家司马迁《史记》早就告诉你黄帝是游牧民族了;
《黄帝本纪》:“黄帝名轩辕,以师兵为营帐,迁徙往来无常处。”
这就是游牧征战民族居无定所,以军事征服抢掠为主业的真实写照;
而在中国研究文史的,大都是百越农耕地区的,他们就算心知肚明 又怎么可能承认自己祖先是给黄帝征服,奴役的农耕奴隶呢

PS:有人不明白为什么汉字实际上并不是今天“汉族”发明的。那我告诉你原因:
众所周知汉字是甲骨文演变的。那么甲骨文是哪来的??是“马印”。马印是谁的??是荤粥的。日本因为是匈奴后裔,所以日本一直到战国依旧把家族徽章称为“马印”。今天日本也一直参加世界匈奴后裔大会。认为自己是匈奴后裔。

满族人来自哪里?-98.jpg
那么,马印在哪里有?满蒙。满蒙是匈奴起源地。其实汉字来源很简单。就是一开始在北亚有1000多个匈奴部族。每一个部族都有一个家徽。每个家徽象征着一种意义。然后,把这些象征着不同意义的家徽刻在兽骨上,以表示不同意义的语句。这就是甲骨文。甲骨文随着满蒙游牧民族殷商南下。就把甲骨文带到中原。这就是为什么今天考古发现甲骨文在中原以外的地方就是在匈奴故地为最多。而长江以南一块甲骨文也没有原因

那么,这些甲骨文上刻的字。读起来是多音节还是单音节的呢
答案是一开始是多音节。由于国民逐渐被繁殖力强的百越族逐渐占据多数。于是古汉语逐渐单音节化。这就是为什么像《尔雅》,《尚书》这种上古汉语书籍你用现代单音节汉语读完全读不懂的原因。因为你用现在的钥匙打不开几千年前的锁;
但是,德国汉学家反其道而行之。根据《说文解字》里面对古汉语的注音,读《尔雅》就能形成连贯的句子。但是一读起来发现,古汉语发音跟蒙古语极为相似。然后他又去查蒙古词典。发现上古汉语非常接近古蒙古语。用蒙古语解读上古汉语顺水推舟;意思也完全明晰
而为了与多数人口的百越族国民发号施令。身为奴隶主却也是少数派的统治者,不得不在自己原有语言基础上,进行单音节化发音。不然百越族国民说话都是单音节的他们如何听得懂?英国殖民香港,总督为了跟香港下属沟通他也得给自己起一个中文名“彭定康。一个道理;
所以。为了统治中原,李世民也给自己追认一个中原名人祖宗;刘渊这个匈奴人为了统治中原要追认自己先祖是汉武帝;这种事在蒙古西征时期并不少见。少数蒙古武士要统治被征服的国家,必须在名义上一定程度跟这个国家建立起联系;
这个汉字多音节到单音节化的过程,是非常清晰:比如
独孤这个鲜卑姓,起一个中原汉姓就是快读成“窦”;
耶律就是辽;
爱新觉罗。如果重音在艾,那就是姓艾;如果重音在新那就是金姓;如果是觉罗那就是姓肇。比如带领中国男足进世界杯那届国足队长肇俊哲。他本姓就是爱新觉罗;慕容就是穆;公孙就是孙;长孙,就是查;叶赫,发音在前,就是叶;发音在后,就是那
还有一些满蒙姓氏,比如宇文,慕容,公孙,长孙,这些由于是固定词。所以有的沿用至今;
举个例子。慕容这个姓,其实就是“木兰”。读音是Morron。意思是“猪”。鲜卑这个词也是“猪”。狩猎民族认为野猪非常勇猛有神力相助。所以特别崇拜野猪;
事实上,在古代北方。野猪一直被各族人民崇拜。比如秦二世,叫胡亥。秦人民族背景是匈奴的一支,叫犬戎。这个民族不种田,史记记载秦人“以狩猎征战为业,不事农桑“;正因为秦人这种犬戎背景。一直被其它6国视为野蛮人;秦王族里有一支大姓叫“奄息”,其实就是女真“爱新”;有人不解:“你在瞎扯淡吧??女真人在东北,怎么会跑到西北去呢”;那我问你,契丹人也在东北,为什么会有西辽??答案简单。被打过去的;还有,准噶尔蒙古,为什么会在中亚
蒙古老家都是跟满洲人一条裤子,准噶尔蒙古这个桀骜不驯的蒙古分支只能被逼到中亚去另起炉灶;
正如你能看懂韩国人汉字写的史书,但你却听不懂他们说话一样;如果现代人穿越,八成是听不懂秦人在说什么。因为你能看懂秦人写的书,但却未必能听懂他们语言;要想了解秦人民族背景非常简单。你会发现秦国贵族姓氏,名字非常奇怪;你拿着他们奇怪的姓氏,到匈奴,鲜卑,突厥,蒙古,女真姓氏里找,你就能发现每一个都能找到对应的;
秦二世叫胡亥。其实是蒙古语发音:胡是呼和。呼和意思是“蓝色”,蒙古语义蓝色代指天。亥就是猪(蒙古语称呼猪发音就是亥)。胡亥就是天猪。野猪在古代象征着战无不胜,是最尊贵的。所以,天猪就是天子;“鲜卑”的意思,也是“野猪”,鲜卑头是容貌俊美的鲜卑人最喜欢的腰带扣。其实就是金属野猪头;汉武帝刘彻,小名叫“彘儿”。彘就是“猪”;古代有猪称号的绝不是一般人;只有尊贵地位的人,才能有猪称号;这个猪不是白白胖胖的家猪,而是浑身漆黑,皮肤硬如钢铁一样的野猪;在满蒙地区出土的“猪鸟尊”,是象征天子权威的;猪是地上最勇猛的动物,而鸟则象征着天;女真人自己的神话,内容就是女真祖先是一只鸟,这个鸟就是“乌”;“乌”就是乌鸦,在女真人眼里,乌鸦是“灵魂引导者”。在家门口里索伦杆祭祀乌鸦,这种女真习俗一直延续至清朝;说句题外话,日本因为跟扶余系是同源,所以在日本文化中乌鸦也是“灵魂引导者”;
那么,象征天子权威“猪鸟尊”。实际上是代表了天上最伟大,与地上最强的两种动物;
鸟象征祭祀 宗教;猪象征力量,权力;合在一起,集祭祀跟王权在一身,就是天子;
猪鸟尊,是在野猪背上,停着一只乌鸦;
这种对猪的尊崇,一直延续到近代;努尔哈赤名字就是“像野猪一样勇猛”之意;
但是,在百越族耕奴眼里。对猪跟乌鸦就没有那么尊崇了;原因也很简单。猪鸟象征着奴隶主;哪里有猪鸟尊哪里就有奴隶主的欺压;所以看到猪鸟,就胆战心惊,生怕下一皮鞭抽向自己;所以,百越人眼里猪是卑贱可憎之物,象征着奴隶主之威压,虐待;而乌鸦则象征着死亡。因为在那个年代,奴隶干活怠慢是真会被奴隶主处死;所以,在百越人看来,猪是面目可憎之物,乌鸦是不吉利之动物;慢慢的,由于百越背景的人口占据汉人越来越大比重,这种看法逐渐变成差不多全体汉人看法;
因为野猪地位如此尊贵,所以经常被奴隶主当作神物拿来殉葬;佩戴野猪獠牙,象征勇猛无畏;考古里最可笑的一个误读,就是这个“勾云器”;被江南考古学界解释为“云”。其实这玩意不是云,就是野猪獠牙;因为他们文化里野猪是不洁之物,他们不会往野猪那方面想;又自发地对古代文物有一种莫名崇拜感所以解释为云;

满族人来自哪里?-99.jpg
还有,一个被江南史学界误读的东西就是“饕餮“,这个图案刻在青铜器上;被解释为神兽;其实,这哪里是什么神兽。这就是带着獠牙的野猪脸;只不过在百越底色的文化里,猪是令人憎恶之物,断不会把他们心里神圣的文物往野猪身上联想;

满族人来自哪里?-100.jpg

满族人来自哪里?-101.jpg
野猪在古代是非常神圣的动物,统治者喜欢以“猪为名”,佩戴玉器喜欢雕琢成野猪牙形状,统治者陪葬,甚至喜欢以一整头野猪殉葬。很多满蒙背景墓葬里,墙上都挂有野猪獠牙;墓主人身边有整副野猪骨架;
甚至他们生前居住的房屋,宫殿,都是野猪脸形状;两边飞檐,就是野猪獠牙;

满族人来自哪里?-102.jpg

满族人来自哪里?-103.jpg
在满蒙民族背景文化里,野猪可是神物。他们认为野猪是最勇敢的生物,永远无所畏惧;就连一只幼小的幼年野猪也敢于向比他大很多倍的敌人勇敢发起冲锋;所以,满蒙扶余背景的日本,才喜欢“猪突”冲锋
其实,模仿的就是野猪;而且,在日本十二生肖猪不是中国白白胖胖的家猪而是野猪形象;就是因为日本作为一个独立孤岛,更少受大陆人口结构改变影响,所以更多保留满蒙奴隶主爱好之原始形态;同样,在日本12生肖里,是“犬”,而不是“狗”;犬跟狗可不一样。犬是有体型大,在前臂上多一个手指;这个手指是爪有战斗能力,犬起初是作为奴隶主看守,抓捕农耕奴隶的;而狗是被训话的犬,而且有贬义;百越农耕民族给野猪去掉獠牙,给犬改成狗,本质上对象征奴隶主权威可怕之物去威胁化以便于自己心理上能接受;
而且,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十二生肖里,有日本列岛没有的动物,比如“虎”;这是很罕见的;因为在其它国家12生肖通过会根据本国固有动物进行部分更改;唯独日本没改;这很可能是“渡来人”登录日本以后,依旧沿用满蒙地区动物所致;

满族人来自哪里?-104.jpg

满族人来自哪里?-105.jpg
日本本土有一种舞蹈“阿波舞”,这种舞,很多人看不明白是干什么;甚至有人觉得是“农民在庆贺丰收”时所跳舞蹈;但是后来,又觉得不对,因为二战时,日军经常在攻陷城池时,跳这种舞蹈;其实,这不是什么庆农民丰收,而是古代满蒙羌藏等征服民族模仿野兽在埋伏在草丛,匍匐前进,撕咬猎物,捕获猎物;你看动作分解就知道;古代,据记载,鲜卑军队南下攻下城池以后,入城式就会跳舞蹈;战争开始也会跳;就是“兰陵王入阵曲”;这种杀戮民族如鬼魅魍魉一般像野兽舞蹈是百越农耕民族晖之不去梦魇(这个舞蹈步伐是向两边扩,呈“虎步“这种野兽很可能就是满蒙鲜卑虎也就是东北虎);
顺便一提:为什么会有十二生肖;十二生肖来自哪里。其实,十二生肖来自满蒙“动物崇拜”的萨满教;只有满蒙这些征服民族有强烈动物崇拜,农耕百越族则没有;所以,越往长江以南越没有饮食禁忌;喜欢吃各种野味;到了广东,更是热衷各种野味比如蛇(蛇羹),鼠(田鼠);而拥有满蒙文化底色的东三省,北京,河北北部一带则基本不敢吃各种野味;
尤其是东北地区,更把狐黄白柳灰视为“仙”;这就是萨满教信仰“万物有灵”之遗存;

满族人来自哪里?-106.jpg

对野猪的崇拜,已经深入骨髓;以至于这些奴隶主要以猪为名(秦二世胡亥、汉武帝刘彻小名彘儿、努尔哈赤),建造并住在野猪形状房子里,佩戴野猪獠牙,死后殉葬要野猪,墓室墙上挂着野猪獠牙;对野猪这种崇拜,随着多个征战民族内部统一,被推向登峰造极,其结果就是诞生了一种可怕的动物----龙
对野猪的崇拜,诞生了“龙”。最早的龙,就是诞生在轩辕黄帝老家满蒙地区的“玉猪龙”;这就是赤峰玉器红山文明;为什么龙形象是猪吻??因为,一开始的龙就是野猪头;看那口上獠牙,背上鬃毛;这就是野猪;野猪崇拜,跟满蒙北部地区女真祖先同时具有的蛇崇拜融合成一条蛇形龙;

满族人来自哪里?-107.jpg

满族人来自哪里?-108.jpg

满族人来自哪里?-109.jpg
而在满蒙南部突厥系先民地区,野猪则跟狼融合在一起,形成另一个形象“狼形坐龙”;

满族人来自哪里?-110.jpg

满族人来自哪里?-111.jpg
最后,北部的女真先民打败南部突厥先民,正如女真金灭了契丹辽。于是,两种龙融合,成为“猪首,蛇身,狼足”的现代龙;

满族人来自哪里?-112.jpg
狼形坐龙,除在满蒙区域外,就是隋唐比较多;因为隋唐统治者,就是鲜卑背景;金朝灭北宋,入主中原,自己东北老家就被蒙古占了;失去老家的金,立刻国力衰亡;隋唐鲜卑集团入主中原,老家顷刻就被高句丽占了;所以,隋唐才会数征高句丽。因为失去东北老家的南下军事集团,都免不了覆亡命运;正如失去东北老家张学良17万东北军一样,短短14年,就在关内战场上损失殆尽;

最早的龙,可不是什么象征“吉利“之物;龙一开始的意思,就是奴役跟征服;当龙身上集齐了猪头,鹿角,蛇身,狼足。也就意味着多个征服民族内部已经趋于整合统一,正如统一蒙古各部的成吉思汗,统一女真各部努尔哈赤,统一鲜卑各部的北魏拓拔;他们接下来要干的,就是重新南下掳掠百越族耕奴。这如何能让百越人不害怕;所以,打着龙旗的,清一色都是满蒙鲜卑背景;正如满洲人打着青龙旗入关一样

满族人来自哪里?-113.jpg
龙,象征着征服,奴役;本来是令被统治者百越害怕的;但当这个打着龙旗的统治者,突然赶上一位或几位,不那么暴戾。而是慈眉善目,轻徭薄赋,不那么虐待百越族耕奴,而且待他们如“春风般温暖”的呢
这种时候,百越族耕奴眼里,象征着征服跟奴役的龙,也似乎不那么可怕了反而喜庆起来
当以龙为象征的君王,不再那么虐待奴隶时,他的征服力量,反而对奴隶是一种保护;于是,在遇到零星几个爱民如子“明君后,越来越多喜欢起龙来;龙这个图腾形象,逐渐由面目可憎的征服者,奴隶主,变成象征吉祥如意保护神;
但是,在奴隶主那里。“龙”本来就象征着征服跟奴役所以正式场合“龙”是非常威严非常可怕的;“龙“象征着“统治跟力量“;清代的“龙”依旧如此;

满族人来自哪里?-114.jpg
清代    龙图 133.2cm×277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远不是像民间那样喜庆

满族人来自哪里?-115.jpg
为什么龙形象,会有如此大演变。在民间,由面目可憎恐怖形象,变得越来越喜庆??
这其实是农耕百越民族对于自己命运的一种抵抗到接受的合理化过程;因为这些北方来的“野蛮人”力量实在是太强大,百越民族无法抵抗。因此,便会通过改编,编排把现实重新改编,以至于能让自己接受。过自己心里这道关;百越民族这种自我心理暗示,自我改编,自我催眠的心理。基本贯彻始终;这种改编 需要一个宗教依托,这就是儒教;
儒家分两派。一派是直接为统治者奴隶主服务的。在山东(山东跟东北一样自身就是东夷背景)。这派是源头,你看孔子弟子基本都是直接为统治者服务;一派在江南(这派是百越背景。是支流。更多是逃倒江南的被打败的北方旧奴隶主跟江南当地百越农耕民族背景官员意识形态结合之产物)。这派则比较自我矛盾;因为他一方面要师承山东源头那派一方面还要照顾当地百越民系情绪;所以,江南那一派系儒家更多倾向于理论改造。为了照顾到当地百越民系情绪,他们会把北方嫡传的那一派加以改造加工,以能够使当地人接受;根山东那派更倾向于进入体系作官不同江南那派更倾向于理论改造跟影响舆论;这就是历朝历代政权都喜欢用山东儒士作官;而江南则成为“江南复社”的土壤;其实,江南儒家“官本位”思想并不比山东少只是他们擅长搞自媒体加上南方百越背景人口众多很容易造出对自己有利之舆论而已;
出身匈奴的轩辕黄帝(其实,轩辕就是荤粥,发音完全一样),被改编成自己人;特别恨乾隆皇帝,于是乾隆皇帝在江南文人写的书里,被编排成汉人私生子(还是浙江海宁陈家的私生子,你看,乾隆被改编成他看不起的江南私生子,这多解恨);雍正被改编得更多,什么血滴子,什么死时无头,什么跟弟媳乱伦;这种改编习惯,今天在一些南方媒体上,依旧存在;比如很多东北好人好事,在南方自媒体上,报道时会自动给你抹掉东北籍贯,再冠以一个南方地名。让观众以为他就是南方人:比如黑龙江齐齐哈尔满族教师张桂梅,在南方媒体上被改编成云南最美教师;辽宁锦州满族李文亮,成了武汉医生李文亮;黑龙江加格达奇救火烈士刘代旭,成了成都救火烈士刘代旭;黑龙江勇斗恐怖分子的单连波,被改成“重庆汉子单连波”;东北人丛飞,变成“深圳歌手丛飞”;哈尔滨救人美女成了杭州最美女大学生陈婧琦;而且,改编随着好恶可以达到随时随地切换;比如一个东北人在福州见义勇为,被定性为见义勇为时,福州自媒体就会说是他是“福州赵先生见义勇为“;没过两天,定性改为故意伤人。于是当地自媒体又该成“一东北男子赵某在福州故意伤人”;如果实在改不了的就以“中国“二字代替。比如东北乒乓球世界冠军,号称“六边形战士”马龙,在媒体上被抹去东北籍贯,改成“中国马龙”,而对于广东人苏炳添,一般不叫“中国飞人” ,而叫“广东飞人”;

满族人来自哪里?-116.jpg
正因为这种百越农耕单一民族背景,所以,至今南方媒体以广东,浙江等省份为例,依旧喜欢首先强调省籍。先说他们是南方哪里人,然后,再说他们是中国的;而在前面已经提到过,因为汉人里百越民族占比会越来越多。所以,汉人这个概念,慢慢地就由“南北民族混合体”,逐渐演变成“百越民族之代称”;因此。在近代清末由江南地区史学界才会将汉人定性为农耕民族;而由“南北混合”时期发明的各种文化,也自然都被解释为南方所有;尽管长江以南一块甲骨文也没有;在北方人思维习惯里,先后顺序为“中国-北方-xx省-xx村”;而在南方正相反,在南方思维习惯里,先后顺序为“xx村-xx省--南方-中国”;所以,在古代,甚至北宋时期,评价北方人是“有国无家”,而评价南方人经常是“有家无国”;所以,在汉代,北宋,元清等大一统时期;多喜欢任用“有国无家”的北方人;而一旦蒋介石这个江南人上位,就会以他江南老家为核心处处为老家谋取利益。比如蒋介石为了搞“大上海计划”,直接搬空武汉的证券机构,又调用四川的税收贴补浙江,上海;在“七七事变”之后,蒋介石又搬空天津证券金融机构;这些都是江南地区百越背景体现;

满族人来自哪里?-117.jpg

满族人来自哪里?-118.jpg
因为改编,仗着百越庞大人口基数形成难以置信的传播效应。甚至反过来相信谣言得人多了反而真假难辨;这种舆论影响力,最后强大到反过来影响权力,甚至影响事实真相。其登峰造极的,就是诞生“江南复社”;这个诞生在百越腹地江南的一个江南籍退休官员的文人机构,居然可以随意编排时事历史。就连皇帝都得怕他们三分;但是因为这些百越背景的编排故事写得太多,于是诞生大量难辨真假的二手历史;比如,《三国志》记载到,在蜀亡后,魏国司空张华跟蜀国史官陈寿商量,修三国史;其中,由北方人组成统治阶层的魏人国,蜀国人都有各自现成史料,稍加整理《魏志》跟《蜀志》就修完了;唯独《吴志》难以成书;因为什么呢
因为吴国核心地区江南官方,民间修的私房历史太多了。仅仅吴国民间修的史书,就多达20几种。而且在关键事件上,说法大相径庭;而且是怎么给吴国贴金就怎么编排;
东吴还开创了一个统治者自己亲手改历史先例;以前史书要如实记录皇帝一言一行,皇帝无权观看,更无权修改;而东吴一把手孙权是第一个自己亲自动笔改自己起居住的;
大概相当于后来另一个江南领导人蒋介石自己写日记;
正因为江南这些私房改编历史丛书太多,魏国司空张华决定,把吴地自修史书归为“秽史”,并全部销毁;由陈寿重新考察吴地,整理资料最终才重新修成一部《吴志》;
大家都知道,其实三国演义里。吴国使者是最喜欢玩文字游戏的。吴国使者出使蜀国,出使魏国。也非常喜欢编排对方,而且是主动挑衅。一旦对方不能应对,吴使便洋洋得意,自以为“重大外交胜利”;这种习俗,表现在今天,就是海量的浙江,福建,广东自媒体,每天要编排大量私房改编历史。挑几个著名的比如什么“南宋全世界GDP第一“,“明朝诞生资本主义萌芽”,“明朝因笑冰河而亡”;此外,由于百越农耕民族对北方满蒙羌藏民族征服记忆的恐惧,在很多南方自媒体上,你都能看到黑北方各省的文章。黑河南,黑山东,黑陕西,黑山西,黑内
当然,对于满蒙老家东三省,那更是不能客气。如果你注意观察,会发现在一些江南,岭南自媒体上,黑东北那用词,已经跟骂日本别无二致;这种情绪,与满蒙跟百越历史关系导致的心理芥蒂很大程度相关;

花木兰。其实不姓花; 他就姓慕容。木兰是后人(多半是汉人不明就里的讹传)。木兰家也不是什么平民老百姓,而是跟着北魏拓拔氏从龙入关的武士阶层。是不是听起来有点熟悉
对,实际上满蒙民族入关无数次,并不止是元清
那么木兰家不是平民,那是什么呢
就是类似八旗的武士!因为自己肩负武士阶层职责,才会“军书12卷,卷卷有爷名”事实上,马上民族都喜欢以“八”作为军事组成机构,北魏有“八柱国”,契丹有“八部“,满洲有“八旗”;“八”分别代表头(中军),两翼,两个侧翼,两爪,一尾;其实是一种围猎阵型。展现一只展翅捕猎的雄鹰形态;蒙古,女真都存在“鹰“崇拜;
有人说,那你怎么解释匈奴鲜卑满蒙今天都没了
怎么可能没
征服民族有一个特点。就是只以最强的那个部族之名自称;
当荤粥强大时,其它女真,蒙古都自称荤粥;
当蒙古强大时,居住在境内所有女真都自称蒙古;
当女真强大时,蒙古人也自称女真;
所以,你别看国号改了又改。其实还是一群人
我为什么认为隋唐是鲜卑政权。很简单,唐书清清楚楚记载,李世民家祖先是北魏八柱国之一。这个位置只有出身鲜卑人才能坐上;
而且,李世民跟突厥可汗对话全程突厥语。《新唐书》记载。李世民跟突厥各部可汗一起围猎,“无所间之”(完全打成一片,不分彼此);而且,李世民废太子李承乾,《新唐书记载他“髡发“(剃发),弁服(着胡人军装),“擎狼头旗“(突厥军旗),日“呼和”围猎(“呼和“就是游牧民族围猎时喊的冲锋口号);闲暇时,与手下武士围坐篝火,“抽弯刀”(突厥弯刀),“割灸引酒”(烧烤);因为李承乾坚持突厥族习俗,不愿更改,李世民多次批评之后被废黜;
第三。李世民身边全部是突厥鲜卑人。尉迟敬德(突厥人),长孙无忌(鲜卑人),秦叔宝(鲜卑人),阿史那杜尔(突厥王子),程咬金(突厥人);
不信自己去《唐书》挨个看他们出身背景;
难道李世民这么一个鲜卑人跟一群鲜卑人突厥人在一起,不说突厥语说的是汉语;
第四,李世民爱马“昭陵六骏”,名字是李世民亲自起的。6个名字无一例外清一色是突厥语;马也是突厥种;
分别名为“拳毛騧”(突厥语,一种高级军事将领官号)、“什伐赤”(波斯语“赤之马“,其实就是中亚“赤兔“)、“白蹄乌”(突厥语“王子“)、“特勒骠”(突厥语。一种突厥汗国高级官号)、“青骓”(突厥语“天之马“、“飒露紫”(突厥语“勇健者“;
第五,唐初第一批刺史,清一色是鲜卑,突厥人。如果是带有百越背景的“汉人”,绝对不会信任异族到这种地步;
这些充分说明,李世民第一母语是突厥语 而不是汉语;
李世民,其实就是从蒙古高原南下的另一个“乾隆”;
是不是有要拿“胡无人,汉道昌”说事了??
其实这个就容易想明白:这个汉是指中原,不指民族。胡是意思就是敌国;跟你今天喊“中国必胜,洋鬼子拉跨”一样;康熙打准格尔蒙古,诏书里也是一口一个“夷狄”,“胡虏”;
是不是有要说李世民写过汉诗所以肯定是汉人?
别急。乾隆一辈子作4万首汉诗。他是不是汉人??
清末修清史稿时,用的就是汉字。如果再过1000年,后人再看汉字记载中的乾隆皇帝,就跟你现在通过《新唐书》去看李世民一样
一定觉得他100%就是个汉人;但是乾隆比李世民厉害;他其实早就预料到后世会使用汉字修《清史稿》;于是,乾隆在他活着的时候,组织大量人力,物力。修了一部用满语记载满洲入关史的史书。这部史书完全脱离汉语语境叙事
从满洲人的视角,以满洲为中心,记载清史;这部书,就是《满文老档》;
由于清朝退位以后,南京国民政府研究历史的大多根本看不懂满语。所以,也没办法解读
直到1990年代,美国满文专家亲自到北京图书馆,抄阅这部书;回到美国以后,翻译成英文。结果轰动世界,掀起了一个解读满洲人亚洲征服史的新视角;就是“新清史”运动;
新清史为什么跟我们国内清史研究冲突
原因也很简单。因为国内清史研究是以明国两京13省为中心去叙事。换句话说也就是站在汉族角度,在汉语语境)尤其是南方汉族角度去解读清史;而新清史是站在满洲人角度去解读自己故事;
这就是矛盾地方
如果你只看汉字文献。那你无疑会觉得满洲皇帝汉化呀,亲汉人呀。但是如果你看满洲皇帝自己写的清朝。你会发现汉只是满洲人统治的诸多民族之一;
不得不说,满洲人是一个聪明的民族。即使如日本这种自大狂,也在当年规划“亚洲新秩序”时,把满洲人列为亚洲仅次于自己的所谓“优秀民族”;那么,很多人不懂,满洲人到底在统治艺术上,厉害在哪里
满洲人作为一个人口只有几十万的小族,却两次称霸东亚;可不要以为他们只是“入主中原”这么大一点。事实上,女真人是彻底征服了周边所有民族,才能坐到中原那个位置;而且基本,是见谁灭谁;灭契丹,灭漠北蒙古,灭朝鲜,灭准格尔,灭明,灭回鹘,灭吐蕃;这么小的一个民族
为什么能具有这么大能量
是很多汉人想不明白的;
其实原因不难知晓。这就是女真人具有高超的政治智慧;还有非常宽广的胸怀跟眼界;
首先,女真人打仗厉害,但并不树敌;前脚跟叶赫打完,跟蒙古打完,跟辽东祖大寿,李有芳打完,后脚就能马上冰释前嫌,跟你联姻。为了跟周边各敌人化敌为友,努尔哈赤嫁出去女儿,妹妹,甚至把自己姑姑都嫁出去;就这气度,宋明哪个有;
第二,创造了跨越民族跟阶层的“八旗制度”;这个制度,直接让女真人影响力像爆炸式增长;从此以后,只要你有能力,有军功,不管你是什么民族,什么家世背景。你都可以升入旗籍。入了旗,不分满蒙藏回朝鲜回人汉俄罗斯,一视同仁。互相可以随意通婚,随意交产;这直接化解了民族矛盾,并且让那些长期被文人士大夫压制在底层的贫民,贱民有了翻身机会;这就是为什么明军一投降八旗,战斗力立即爆炸的原因。女真族皇帝,先是团结东北各个民族;大而化之,先成为囊括黑龙江,吉林女真,科尔沁蒙古,辽北汉人的三族共主“满洲皇帝”;后来,入关以后,又用120年,成为满蒙藏回汉真正的“五族共主”;
同时,吸取蒙古元亡教训。认为元朝之所以速亡,就是因为文化隔阂没有消除;只要文化隔阂没有消除,矛盾一定会死灰复燃;于是,对自己的皇帝魔鬼式训练。满洲皇帝要精通满蒙藏回汉等民族各种语言跟文化,真正做到在每个民族眼里都是自己人,同时还能超脱民族之局限去看问题;康熙不仅精通满蒙汉语,还能识别出长江以南四五十种南方方言。天文,数学,几何,医药,几乎无所不通;雍正是满语蒙古语藏语汉语甚至书法都精通;乾隆更是学霸,满蒙藏回汉语言门门精通。他的外交副手和珅,甚至还能精通英语,葡萄牙语,法语,意大利语等11门外语;乾隆能在钱塘江边亲自拿着卡尺设计堤坝图纸,能用藏语写出论藏传佛教著作;能说着蒙古语在热河跟蒙古大汗门割炙引酒,晚上同塌抵足而眠;征服中亚,能跟亲清伯们用维吾尔语,谈笑风生。娶香妃回家;在汉族那里,他还能一边赏玩《富春山居图》,一边写汉诗;
属实是把文化,所谓民族,玩明白了;
当满洲皇帝知道自己是谁,能了解各个民族如此之深,眼界凌驾所有民族之上时,他的江山自然永固;当从嘉庆开始,不再有这种高度的时候,自然就会走向衰落;
当称霸亚洲的满洲人,遇见比他们更开放,玩得更开,全球殖民的英国人;自然就会相形见绌,落了下风;而英国之强大,又远在匈奴,蒙古,俄罗斯之上时,平衡统治就会失衡;而过去尽力被满洲皇帝弥合三百年的,已经被多数清朝国民认为是落后愚昧的单一民族主义,在19世纪末风风火火的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民族独立风潮下。清朝民族融合的政策也遭遇到挑战。起初,辛亥革命者多出自南宋区域,也就是浙江,福建,广东区域。这些人主张的民族独立,一开始确实让大众感到新鲜。很多人会想。是不是民族融合政策上错误的??现在国家败给英国,是不是因为满洲人的政策是错的??慈禧太后跟光绪皇帝联名发布诏书。鼓励旗民通婚,满洲人是想进一步融合,消除民族界线;
但是此时,在清末的浙江附近广东地区,开始风靡起另一种说法。即“我们汉人其实是白种人,现在大清败给英国主要是满洲人不行。如果是汉人,一定行。”于是,出现南北两个政权。一个是继承清朝政策的北京北洋政权,北洋跟清朝想法一样,认为国家是因为没有跟上第一次工业革命导致败给英国,处于内忧外患。只要不断改革,跟上世界脚步,就会实现富国强兵;但南京的政权并不这么想,他们认为败给英国主要是汉人没有执政,要是汉人干,一定你比其它民族强;于是,在南北分治的“黄金十年”,北方跟南方展开一次比赛;看到底是哪种方法正确;
结局大家都看到了:张作霖主政的满洲老家经济突飞猛进,华北的阎锡山主政山西,盛世才主政西北,教育,建设事业飞速发展;而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区,则陷入了工业停滞,在清末清政府主导建立起来想民族工业,在国民党统治下被江南买办折损殆尽,汉阳兵工厂再也造不出清朝时期那样质量过硬的枪支“汉阳造“;清朝时能仿制马克沁的金陵制造局,到了南京国民政府统治下,完全失灵;国统区物价飞涨,金融货币市场混乱,国民党官员又重新变回南宋,明末的江南地主,搞“金子,车子,票子”;历史,重新轮回到北方强金,南方弱宋的局面。这实际上宣告“汉人优越论“失败;直到1949年,这个主张华夷之辩,大汉族主义的南京国民政府,再度被象征民族团结,南北融合的我党赶到台湾去了;
这个五颜六色区域,就是农耕百越族区域;也就是东南五省;这个区域,也是南宋,明末东林党,粤党,太平天国核心区域跟基本盘;这也是为什么今天歌颂南宋,歌颂蒋介石南京国民政府,歌颂明末的,多出自这个区域的原因;因为南宋,明末,南京蒋介石都是代表百越地区的利益

满族人来自哪里?-119.jpg

满族人来自哪里?-120.jpg
有人问:那么,匈奴,突厥,鲜卑,百越,这些民族都哪去了???
答案其实非常简单。他们依旧呆在原地,只不过换个名字继续生存;在蒙古征服世界时,色目,突厥,匈奴,契丹,女真人就全部自称蒙古人,以蒙古之名生存;
当满洲之名强盛之时,在东北出身的蒙古,汉臣就以满洲之名生存;这就是为什么八旗蒙古大将升允,八旗汉军大将赵尔丰要在修《清史稿》时,入《满臣列传》;

当匈奴强盛时,蒙古,鲜卑,契丹,女真,便都以匈奴之名生存;
因为这些什么蒙古,鲜卑,契丹,突厥,女真他们根本就是一个民族的不同政权,一个民族不同分支;那么,长江以南百越到哪里去了
答案是,以汉族之名改头换面;前面说过了,汉人古代一开始是指生活在牧猎民族跟农耕民族相交界之地。本身是一个民族融合之地,因为不同文化在一起碰撞(哪怕是奴隶奴隶主关系)必然会诞生更多样社会形态;那么,被从更北方来的新奴隶主打败的旧奴隶主,逐渐融入因为替因战争减员而获准上战场得以用军功提高自己政治地位的百越族,这些人集合在一起,就是最早的汉人;在汉人这个群体诞生之初,一定是旧奴隶主占据主要话语权;毕竟一个落魄贵族依旧是贵族,而一个上升的百越族再上也是一个耕奴;但是这种情况,持续若干年情况就不一样了。因为百越族恐怖的繁殖力是北方民族所远远无法比拟的;用不了若干年,这个汉人群体,满蒙旧贵族占据的人口比重越来越小,百越族占据人口比重越来越大;最终几乎演变成一个百越占90%的群体;于是,汉人这个称呼从一开始的“失势满蒙奴隶主领导,上升百越族奴隶为随从”的联合群体;演变为几乎被百越族代表的单一群体;最终,原本象征着北方纽约人的名字“汉人”反倒最终成为百越族代称;而新奴隶主则歧视“汉人”这个群体,一方面是认为这个群体有战败者同类色彩,二是对百越族耕奴身份有一种天生的歧视;同时,恐惧百越族可怕繁殖力;因为百越族是农耕民族,南方资源有限。人口又因繁殖力超强而不断增长。因此,南方汉人会四处开荒,可是在他们眼里的荒地,恰恰是蒙古人眼里的草场。长期耕地,导致南方土地土壤肥力严重降低;因此,以百越人口为绝对多数的“汉人”,逐渐向北方满蒙区域渗透。挤占北方民族的牧区,狩猎地。砍伐北方民族赖以生存的森林,草场;这件在近代还有活例。就是清末“金丹jiao”事件。而被挤占生存空间的马上民族,就会在强大时对百越人口聚集起展开屠杀。减少其人口数量;根本目的,实际上是阻断百越族的爆炸繁殖力对自身资源挤占;
这种生态关系一直延续影响至今;今天在长江以南,传宗接代依旧被看得相当重。今天中国生育率最高的省份,也是清一色在南方;而越往北生育率越低;在亚洲范围,生育率最低的是俄罗斯,蒙古国,东三省,朝鲜半岛,日本。全在高纬度;这实际上,就是不同历史文明底色;

评论区里有人问,南北两种底色之间,有什么区别
一言以蔽之:就是北方民族擅长征服,南方民族擅长渗透;北方民族像子弹,南方民族像棉花;北方民族性格像雄性,南方民族性格像磁性;历史上,无数次北方民族南下征服南方,就像一支箭簇射进一团棉花;起初你能看到剪头,箭羚:慢慢棉花会膨胀,这团棉花越来越大,最后,剪尾巴会完全被这团百越棉花包裹;以至于在外面完全看不见这支箭;正如今天鲜卑,突厥,女真,契丹,貌似消失;
北方民族擅长建功立业。所以,当中国历史上,南北分裂时期。都是北方民族建立国家远远强大(这是北方民族喜欢战争跟劳动特性)。哪怕人口占比不到50%;而南方民族建立的政权,往往人口众多但内部派系众多,且纷争不止(这是百越上千个单独部落互不统属的文化背景导致);最后,往往是北方民族南下,灭掉南方政权;或者,南下之北方民族被更北的,更强大之北方民族灭掉;
历史的演变过程,就是一场南北民族拉锯战;由于北方民族背景的人,喜好战争所以更擅长搞军工。古代,满蒙地区肃慎(女真祖先)以制作精良抹毒石箭头享誉周边;女真,契丹时期,满蒙地区冶铁,武器锻造技术也比中原先进;延续到今天就是玩工业,玩军工,正如今天东北人在重工业跟军工领域属于高技术人群;其次是西北之陕西,跟华北之山东;
而南方百越民族背景,则因为长期内斗(比如苏南跟苏北,浙南跟浙北,闽北跟闽南,广东内部)。更精于内卷,百越历史上角色是弱者所以更喜欢抱团。于是,你能看到南方有各种商会尤其是浙江,福建,广东三省是最喜欢搞商会;
所以,假如有10个北方民族背景的跟10个有南方民族背景的两个团队;
当这两个团队界限分明,各干各的。在业务上。一定是南方团队干不过北方团队。而且南方团队里一定是各种内部派系争斗(比如蒋介石南京那个政权);但如果把这两个团队统一到一起,那么精于内部斗争,精于派系关系之南方团队,往往会逐渐占据领导职务;而北方团队更多变成精英业务人员;南宋,明末(众正盈朝),南京蒋介石南京时期
就是这样;
而北方满蒙羌藏等马上民族,一直有一个文化:同类不相为奴。所以,北方人至今都不喜欢内斗;在外,东北人见东北,山东人见山东人,陕西人见陕西人,往往也比较有归属感。坑老乡这种事一般不多(当然,也不能说绝对没有)而南方百越民族背景的,往往在外会出现“同室操戈”,“互相倾轧”的“坑老乡“现象;比如福清帮在外国,就出了名坑老乡,为什么?这跟文化素质高低没有关系;而是南方百越民族背景决定;百越本来就支系众多,福建一个省,号称“八闽”。闽东,闽南,闽北根本就是不同支系,他们说着彼此听不懂语言,有些习俗,长相都有区别;在闽北眼里,你闽南可能根本就不是我老乡;所以,当一个省的人在外国时,可能彼此之间看对方,只是一个省而已,你说的方言跟我不一样是自然不会把你当老乡;坑你自然也没有什么心理压力;
那么,是不是南方背景之民族就没有可信任的对象呢?不是,南方百越背景民族更看重血缘,看重私人情感,他们的利益,是以家庭为单位的;所以,北方人的利益多跟公共利益捆绑,这是古代北方满蒙羌藏民族之间彼此独立,又因为共同的利益合流属性;而南方人利益多跟家庭捆绑;这是百越族重视人口繁衍,重视血缘传承之特性决定的;
三国志,你看三个政权像什么
魏国,是北方人在北方掌权,所以,曹魏像一个因公共利益结合在一起一个公司;
吴国。偏南方的孙家,在江南组建的一个政权。这个政权像什么??一个家庭。孙权是大家长,张昭是管家。三国志里。吴国每战几乎是必败。一打败仗,孙权就抱着自己的下属哭;抱着凌统哭,抱着张昭哭,抱着周泰哭;孙权动不动,就送一些家什,今天给爱将家添置一个蚊帐明天扒个墙眼,偷偷看吕蒙吃饭;像不像家庭
蜀汉。一群北方人到南方建立政权;尤其是刘备,他本身是涿州人。地理文化是就偏满蒙。而且,他在辽东公孙渊旗下效力很久;所以,在三国志里刘备性格与三国演义正相反反倒非常像直来直去东北人(两版本三国演义电视剧演刘备的都是东北人分别为孙彦军跟于和伟)。正如在清朝东北皇帝喜欢用山东人,在奉系时期,这个东北政权也喜欢用张宗昌这个山东人一样;刘备的副手是谁?诸葛亮,诸葛亮是哪里人??山东人;

整个刘备整个政权用人如果按省籍分布,特别像满清;满清是北方本位;所以,来自东北的满洲皇帝,特别喜欢用山东,山西,河南,河北,陕西的;而再看刘备属下:诸葛亮山东;赵云(河北);张飞(东北);关羽(山西);
历史是会不断重复,只是每次都会以不一样面貌转世;

回答评论区问题
评论区问题1.女真、匈奴等总以最强大的部落命名自己的民族,那么这些部落入主中原并衰落又被征服后,其祖籍地新出现的民族无论从遗传还是从文化上讲,还会是“原来那拨人”吗?就像基辅罗斯成为俄罗斯之后,基辅那旮瘩的人就是乌克兰族了吧?
回答:依旧是原来那波人。事实上,无论是蒙古人在北京建立元朝;还是女真人在开封建立金;还是慕容鲜卑在黑龙江南下在北京建立燕京;还是拓拔北魏迁都中原。事实上,他们并没有举族迁走而是在满蒙老家依旧有很多留守同胞;北方征服民族入主中原,一开始都是试验性质“他们心里并不确定他们能不能替代前一个奴隶主进行有效统治;而且,适应山海关外气温的民族,到中原会感到很热;在气候上也同样不适应。所以北方民族建都都在离老家非常近的地方;比如鲜卑人在北京,隋唐在西安,满蒙在北京;而且《魏书》里记载,北魏从满蒙迁都中原时,很多人都不愿意。其中重要理由之一就是中原太热。所以,每到夏天。这些鲜卑大臣就要回东北避暑;这种习俗一直延续到清朝;清朝因为皇帝都是工作狂。所以避暑没有回黑龙江,而是在离北京较近的承德避暑山庄,选这里就是因为离东北近,离蒙古也近。方便在避暑时,一年一度充当矛盾仲裁官,调节蒙古各部矛盾;

满族人来自哪里?-121.jpg
而如果旧奴隶主(已经跟百越比较深度融合)日后卷土重来,这些新任奴隶主依旧打算回北方老家的。所以,你看满蒙羌藏立都之地,都是一个一面出口,三面围死的孤城;满蒙地形是马蹄形;三面被大兴安岭(大鲜卑山)围住,南部有一个狭窄的通道,这个通道就是山海关;进山海关,第一站就是北京;而北京地形,同样是马蹄形;只有向东的一个开口,一旦南方旧奴隶主,率领南方百越卷土重来。新奴隶主可以方便地直接从北京逃到山海关回家;至于老家人成立什么新政权,柔然,鬼兹等新国跟什么南唐 男陈一样。不过是同一个民族创造不同政权。政权名称不一样而已;

满族人来自哪里?-122.jpg
评论区问题2.如果“汉人”真的就是被奴役的百越南人和南方化的北方统治者而形成,那么中原地区、华北平原、淮河流域、河套地区这些自然条件极佳的原住民呢?既不是游牧区,也不属于百越,远古时代能保有海量部落的地区,总不能都被屠了个干干净净吧。
答:这些中间地带原住民就是游牧民族。几千年前,这些地方不是今天你看到的黄土高坡,也没有黄河:那时的中原,跟满蒙老家比较像。是原始森林,是天然草场;所以,河南在那个时候是有大象的。河南的简称“豫”就是“大象生活之所”;什么时候起变化的呢:
就是这些从满蒙迁居中原的游牧民族,再继续南下寻找草场时,遭遇因为人口爆炸性繁殖而不得不向北拓展耕地的农耕百越民族;这两种生存方式,是无法相容,且和平共处的;因为百越族人口众多,战斗力虽然低但繁殖力强。而南方山区多不适宜大面积耕种已经无法再承载更多新增人口。所以,百越必然要北上“拓荒”,蚕食游牧民族赖以生存的草场,改为农耕用地;这种渗透依托百越族人口优势,对于游牧民族是灭顶之灾;所以,游牧民族会定时,向百越农耕民族渗透的区域进攻,劫掠财物,并屠戮对方人口。以减少农耕民族无限制拓展耕地对草场之威胁;后来,游牧民族发现一个更好办法:就是把百越民族掳掠到靠近老家地方,当作耕奴使用。而他们自己,从终日放牧维持生存里解放出来,专门从事收税,国防,跟祭祀;于是,他们脱去活动轻便的窄袖服装,穿上“宽袍大袖”。这种衣服,是用来祭祀的。统治者把这些衣服从祭坛上,带到了日常统治机构。意思是“君权神授”;但是这样,他们就会丧失战斗力,然后,被自己北方老家的同类取代;周而复始;事实上,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统治者都是这些南下匈奴;你看看秦,晋,楚这些国家王族那些姓氏,什么有熊,奄息,姬。这些在北方征服民族那里都能找到一一对应;他们跟轩辕一样,只不过是入主中原的匈奴;唐太宗祖父姓“大野”。这个“大野”就跟轩辕一样,是匈奴的同音异写在匈奴那里,这个姓叫“达延”;匈奴突厥都有可汗叫“达延”;无论北方,还是南方民族,都不可能被屠干净。同样是匈奴后裔,在蒙古政权下他们自称蒙古,女真治下他们自称女真;南方也是一样,但南方百越成分比较统一,所以更多自称汉人;所有民族其实都没有消失,大家只是换了一种身份,继续生存;
问题3.最后几段的论述我就很不认同了,感觉答主在刻意混淆“满洲”和“满清”的概念。女真从白山黑水中走出没错,但白山黑水中走出的可不都是女真。
答:女真族厉害就厉害在能够团结更多民族,一开始努尔哈赤时期,只有女真,只有一个旗(黑旗);在满蒙地区东征西战。队伍没有越打越少。反而越打越多。从一族,扩展到满蒙汉三族。由一个旗拓展到八旗;到了皇太极时期,更是灭掉朝鲜王国。又将漠南蒙古降服,此时团结在皇太极旗帜下已经不止满蒙汉三个民族,还有俄罗斯,朝鲜,察哈尔,达斡尔,鄂伦春,辽北汉人等。这时候,就不能再叫女真国;等于这个以女真为核心同心圆又扩大了。于是,皇太极改女真国为满洲;等到入关,更多民族加入这个同心圆外围国号再度改变,就是“黛青固伦”(汉译为“大清“);意思为“战士之国”;
女真,蒙古以区区几十万人,横扫亚欧。为什么呢版图越打越大;而晋,宋这些,版图越来越小;这是为什么呢
还是眼界跟格局的问题。蒙古西征,你投降我,你就是我自己人。你如果跟着我打,你打下来的战利品那都是你的;
女真人南征,清朝西征;一样的:你吴三桂打下云南,贵州。就把这些地方分给你;耿精忠打下福建,就交给你统治:尚可喜你打下广东就给你管理;要不是后来吴三桂扩张太甚;他传几代没什么问题;
再看看宋,明,南京国民政府,为什么地盘越来越小??因为在这些人手底下打仗。输了是自己掉脑袋,赢了功劳是文官的;
有些人不知道玉璧,勾云是什么
我来告诉你。玉璧其实是一种祭天礼器:;
最早黄帝用来祭天用的。玉最早不是用来作装饰的。而是武器原料。对,你没听错。玉器最开始是东三省地区游牧民族首领黄帝轩辕部落用来锻造武器的。黑龙江 吉林一直到近代都是最大的玉产地之一;
轩辕黄帝就是用玉锻造武器,用以跟炎帝作战;所有帝王玉斧钺,玉戈头旁边都会有一个空心圆。这个圆形就代表“天”。整个武器代表含义是“奉天讨贼”;古代,满蒙民族特别钟情于“天”。特别躲年号使用“天”,比如:天命,天聪,天睿;一直到近代,沈阳依旧被叫“奉天”;蒙古全称其实是“呼和,蒙古”。意思为“蓝色之蒙古”,“蓝色”在蒙古语里带有“天”之意。所以,其实是“天之蒙古”;成吉思汗被称“天之骄子”;皇太极给奉天起名,不是盛京而是“天眷盛京”;突厥人给唐太宗上尊后号是“天可汗”;漠北蒙古给皇太极上尊号“博格达汗”。意思就是“天可汗”;
玉制斧钺

满族人来自哪里?-123.jpg
玉戈

满族人来自哪里?-124.jpg

满族人来自哪里?-125.jpg

满族人来自哪里?-126.jpg
象征天意跟王权,各部落一统之玉璧;
与象征武力,象征战无不胜的野猪獠牙型玉器;

满族人来自哪里?-127.jpg
二者合二为一
就是勾玉;

满族人来自哪里?-128.jpg

再说儒家,其实儒家被后世瞎解释得厉害;
儒家,以复周礼为最大任务;什么是周礼:其实就是奴隶主跟奴隶之奴隶社会;
儒家一开始,就是服务于奴隶主的。后来叫王权。儒家本质上是一种阶级分层制度。与之对应的,是印度种姓制度;
我们知道,印度种姓制度本质是因为统治者跟被统治者并不是同一个民族;高种姓很明显是白种人,而低种姓普遍肤色较黑。这种阶层是固定的;
为什么儒家要跟种姓制度比呢?
因为二者深入研究其实没什么区别;
儒家也是把人分为几等,第一等是奴隶主第二等是士(最早其实指跟奴隶主同一民族武士,也就是“国人“,清朝皇帝经常喜欢以“国朝“称呼自己);第三等是农(农耕奴隶,也就是“野人“);然后是工(从事徭役之人,也是奴隶);再然后是商(商其实已经很接近于贱民);最后一等是贱民(跟牲畜无异,不被视为“人类“)
这种社会架构,其实就是西周“井田制”之奴隶社会;而且,王永远是王,士永远是士,因为他们是国人阶层,只要国家还在,他们就能世袭罔替;
这个结构,为什么是由孔子提出,而且是孔子特别推崇??
因为孔子本人就是殷商贵族后裔;顺带一提,因为殷商灭亡之后一支贵族箕子逃回东北老家,并且逃入朝鲜
而,韩国人又认为自己也是箕子后裔,所以也是殷商后裔,而孔子是殷商后代。所以孔子也是韩国人;他们说孔子是韩国人的逻辑就是这个;
儒家最大的功绩,就是把血淋淋的内斗,屠杀,篡位,给美化成一个个“禅让“故事;儒家让皇帝奴隶主本来面目,看起来不再那么可怕。所以,被统治者也不再抵抗;
儒家是被误读,歪曲最为严重的一个学说;
他发明之初,实际上是为了重新加强皇权。因为不断迭代,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奴隶主易代,跟百越奴隶庞大人口基数。已经让新奴隶主都怀疑自己能不能镇得住了;儒家就是提出一套方法,重新树立奴隶主权威。当然得到各国奴隶主欢迎;
正因为儒家是游牧民族背景的殷商后裔孔子提出,所以他之后的所谓“儒学大师”,大多是打着他的旗号在干自己想干的事;
到了江南,在南宋朱熹时代彻底跑偏;变成“死读书”,读书只是为了“争取头衔”;这点事实上在今依旧大行其道。就是受了这个影响;
我为什么说跑偏,因为朱熹解释那玩意完全跟孔子主张背道而驰。朱熹主张“灭人欲”,而孔子丝毫不避讳人类欲望。“食色性也”
朱熹主张死读书,读死书;孔子主张学以致用;
朱熹主张读书博取功名,孔子主张读书改变社会;正因为儒家到南宋之后已经彻底跑偏。所以,朱熹学生自然读的是假“学术”,跟练错剑谱,吃错药,喝假酒一样。最后,被看似什么都不懂的蒙古人消灭;可是,人家蒙古真的什么都不懂么??
其实,儒家那一套就是人家满蒙民族自古以来的社会构成方式。人家自己祖传,融入血液的东西。自然使用起来要比你这后来通过补习班学的二手知识要靠谱;

至于,为什么本来为匈奴背景民族发明的“汉字”
最后,反而被满蒙民族抛弃
原因也很简单。因为其实本来是没想抛弃的。聪明的女真人甚至还想挽救一下,创制“金文”;但人口基数劣势,依旧无法取代已经被百越(单音节)化的中原“汉语”;于是只好作罢,为了摆脱已经被百越占据绝大多数的“汉人”影响,女真人干脆放弃本为自己祖先匈奴民族创制的“汉字”,改用蒙古文;以此保持自己的文化独立性;
金文:

满族人来自哪里?-129.jpg
而尽管长江以南一块甲骨文遗存都没有。由甲骨文演变而来的“汉字”,反而逐渐被农耕百越当成自己的专属;正如他们把曾经奴役过自己的奴隶主轩辕,逐渐写作自己的祖先;把曾经奴役过自己的可怕奴隶主图腾“龙”逐渐认作自己图腾;这一切都因百越强大的人口基数,得以实现。“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他们坚信这一点;当满蒙羌藏这些旧奴隶主因为人口劣势,而逐渐龟缩至自己老家时,他们就被写成了“野蛮人”。因为这些征服民族人口远不如百越多,因此他们微弱的声音,轻易就被淹没在人山人海里;

他们发明的东西,最终不归他们所有;当声音在血尘里湮灭,一切就只有天知道;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50

主题

54

帖子

675

积分

村民

Rank: 4

积分
675
你心中忘却我 发表于 2021-11-17 21:10:00
满族人并不是一个血缘民族,而是一个政治民族;换句话说,与苏共类似;在清朝时,所有东北人里为清朝上过战场的并立有军功者,被称为旗人;民国时,因为旗人在几百年共同生活里,认同,习惯趋于相似,于是被称为旗族;新中国以后,按照苏联阶级民族划分理论,所有旗人被归为满族; 苏共之统一分配机制,其实就相当于八旗;在清朝,为东北利益立有军功,立马国家就会帮你解决所有生存问题;比如免贵分配房屋,给介绍对象,分土地,分仆人,分农民;
换句话说,满族就是东北人中间为清朝上过战场,打过仗,并立有汗马功劳的东北人里之精英;
满族的第一身份是军人与烈属,而清朝皇帝作为上三旗直接指挥官,相当于皇帝第一身份是精英特种部队之指挥官;
而今天之东北人中之“汉族”,则来源相对复杂。最大的一部分,是清朝时没有为清朝上过战场,打过仗的女真,朝鲜,蒙古,汉等各个民族,这些人在清朝时叫旗民,属于旗下不在编之战士;
在新中国, 这些人由于没有为清朝立过军功,被统一归为汉族;其中,还有一部分,是由于满族规矩礼法甚多,想活得轻松点,于是满改汉; 比如中国女排队长—祖籍吉林长春的大连满族惠诺琪;
今天东北人 9800万,其中满族占比1300万。占据东北总人口13.2%;是中国第二大民族;而满族受教育率超过中国其它55个民族,位于中国第一;
中国一大半最尖端之科技成果,都是东北科学家搞出来的,从第一辆汽车到与美俄三分天下之”北斗”,“天眼”系统,再到中国第一架舰载机,都少不了东北人甚至满族之身影;

满族人来自哪里?-1.jpg

曾任中国女排队长惠诺琪与主教练郎平,二人俱是满族;

正确说法是日语(满洲中部--吉林扶余国国语),韩语(吉林附近朝鲜半岛--通古斯语),土耳其语(满洲南部--突厥语),都来自自轩辕故地“满洲”;这么说,你会看得更明白
其实这些在东北来说,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东西,不光很多东北人知道,欧美人更知道;
今天之东北人,其实就是清朝那波旗人根旗民,古代属于女真,达斡尔,鲜卑,蒙古这些狩猎王朝;日本老家在吉林一带之“扶余国”,日语已经被证明就是扶余语;
韩语现在被韩国自己归入通古斯语(通古斯就是“独孤氏“);
土耳其语是突厥语,就是隋唐唐太宗给自己“昭陵六骏“起名那种语言;
这些语言并非像中国南方地区那样隔壁村都听不懂,而且大差不差 彼此都能听懂七八成之同一个语族之语言;相当于说辽宁方言的,遇到说吉林,黑龙江方言的;
现代汉语,日语,韩国语,蒙古语,为什么同样都发源自东北亚,却如今演变成今天完全互相听不懂之语言了呢??下下面分析会告诉你;
扶余,女真,突厥,鲜卑,独孤,他们都有一个共祖,叫荤粥,在中国史书里也写为鲜于,轩辕,其实发音完全一样,就是同一个种族;在汉代,这个征服民族被贬义称“匈奴”;
其实,华夏始祖轩辕,就是入主中原的匈奴;而轩辕来自满洲,已经是被今天中外考古学界证明的东西;
这个名字,几千年来不断出现在入主中原的东北民族里,最近的一次,他的名字,叫“爱新觉罗-玄烨”;玄烨,其实发音也是轩辕;
这点在国外,早已经是公论;

满族人来自哪里?-2.jpg

满族人来自哪里?-3.jpg
准确地说,中国历史就是由满洲北部之女真,跟满洲南部之突厥为主角,还有满洲西部之科尔沁蒙古,共同构造;
北部女真在荤粥(匈奴)分裂之后,构建了东胡,秦,东夷,扶余,高句丽,渤海国,金,清;
南部突厥以及其分支沙坨,则构造契丹,西辽,汉,隋,唐,宋;
西部蒙古,则构建了“元”;
统治者为这些征服民族,被统治者是数量庞大之长江农耕民族百越;
然后,组建“国野分治”之奴隶制国家--华夏;
这些,在欧美日韩课本里都已经写入许多年,尤其是美国,早已经把东北亚地区作为人类文明最早之发源地;
每一个东北人都知道一个事实,就是东北人并不是什么所谓“闯关东”之后代;
不是。本来这个事我以为是常识。所以没打算说。但今天上午,看到一个叫CICI的疑似反串黑(就是某些地区人冒充东北人自黑),跟我提了一嘴“东北人都是闯关东后代。不承认这一点你就是在搞分裂”。这个人我关注很久了。表面上是在替东北说话,但实际上,字里行间我也觉得很诡异。因为他一直在否认东北本土历史。那时间有限。我就讲一讲今天的东北人与闯关东到底有没有关系??
我为什么要提到这一点。因为他的话,让我想起来我10几年前在哈工大校园里,偶遇一个工大教授。老人家已经80左右了。按理说书也读了不少。但提起东北历史,他幼稚得比幼儿园小班也差不多;当时我一个20多岁的年轻人,都能给他上课;我们就那么在工大校园草坪上站着聊很久。然后,他沉默了。共后,又邀请我到他家里谈两次。从此以后对东北历史就大有改观;毫无疑问,东北的历史老师,像张雪峰之流,是严重不称职的。他们只是在鹦鹉学舌。没有钻研历史精神,甚至连最起码的逻辑都搞不明白。导致时至今日,有些东北人仍然不知道国歌是歌颂关外这片黑土地上奋战东北义勇军的;

满族人来自哪里?-4.jpg
女真刀与日本刀;

满族人来自哪里?-5.jpg

满族人来自哪里?-6.jpg


先说第一个事:有人说,“东北闯关东以前并没有人”??那么就奇怪了:汉朝在跟谁打仗??不是在跟东北的荤粥??隋唐在跟谁打了上百年战争?不是在跟东北的高句丽??北宋赵光义在死磕还没有磕过,最后要认辽国萧皇后为姑母,以“叔侄“相称的那个大辽国,难道不是在东三省??降服南宋,俘虏南宋两个皇帝,最后让南宋月月请安,年年进贡,“臣恒言“,“臣构言”自称的金国,难道不是在东北?跟盛唐并立,在东北建立的“海东盛国”渤海国,难道不是在东北?渤海国是女真人建立,但是只有女真吗??难道明国没有蒙古人??如果“闯关东”前东北没有人,那么又是谁从科尔沁草原起家,灭了南宋???又是谁从黑龙江,吉林挥舞着四色旗,灭了朝鲜国,击败蒙古,吞并人口是自己几十倍的明国??是谁在东北建立亚洲第一军工企业-东北兵工厂,在蒋介石还没几搜军舰时,就开着航空母舰“镇海”,游弋于东海,并且一架一架欧洲飞机从船上起飞,跟南京蒋军作战??
难道,这些不是东北人吗???1949年,“一穷二白”的,可不是东北;正是那些连铁路都没有几条地方;难道,这些“一穷二白”,连“一颗洋钉”,“一盒火柴”都造不出来的地方,真的有能力“支援”东北??

满族人来自哪里?-7.jpg
东北自古以来,不仅有人。而且是最早有人的。2021年,在黑龙江东端肃慎古地(就是“诸申“,女真的另一个称谓),发现东亚最早有人类活动的“小南山遗址”,而且,出土大量精美的高端雕工玉器,经测定,“小南山遗址”距今9500-15000年,其文明起源时间,远远超过中原,更不要说南方其它地区;

满族人来自哪里?-8.jpg
东亚最早的文明,正在东三省;而东亚最早的龙,“玉猪龙”,也在东北;

满族人来自哪里?-9.jpg
结果,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很多人居然说:“东北没有历史”,甚至“东北以前根本没人”?



今天就说一个事。现代东北人到底与闯关东有没有关系,有多大关系??
我们直接翻开《中国人口年鉴(2011年)》。233页里有这么一张表:里面,从明末,一直到2011年。东北人口都写得非常清楚明白;
起始从1661年算起,因为1661年是顺治在位最后一年;而当时八旗刚刚入关;此时,是不可能有“闯关东”的。那么此时,东北人口是多少呢?答案是106万人;
而入关的八旗及其亲属,又有多少呢??答案是15——20万人左右;也就是说,八旗这个军事集团,没有举家搬迁到关内。北京,只是八旗驻关内一个驻扎点;即便八旗入关以后,在东北人口仍然是迁到关内人口5倍以上。人口重心在关外;

满族人来自哪里?-10.jpg
1661年2月,顺治驾崩。康熙即位。把东北当作珍宝封禁起来,禁止移民进入,正是“宽大仁爱”之康熙帝所为。
先说说为什么封禁??站在移民角度上,康熙封禁东北,设置柳条边。简直是“罪大恶极”。“不让我们投资过山海关”;
但作为东北本地军政集团——八旗来说。封关却是保卫家乡之举措;因为高纬度地区,无论动物还是人生育率都是最低。即便你放到今天,在全世界范围内依然如此;而在明末,辽东就有很多关内移民偷偷越过边界,来到长白山盗采人参,以及盗猎。而且他们并非打完满足生存所需。而是断子绝孙式盗采。也就是竭泽而渔式采光一个地方就满载而归逃回关内;而人参,貂皮,等长白山宝贵特产正是努尔哈赤等女真人与明国交易里最高价值部分;他们盗采完走了,努尔哈赤等本地人还怎么生活??于是就只能联合其它女真各部追捕这些盗采,盗猎者;
这也是努尔哈赤“七大恨”里的其中之一。女真国与明国之间很多军事冲突与矛盾,即出于此;努尔哈赤最后与明国决裂,其几次导火索。正是由于关内一些移民大量盗挖长白山人参,努尔哈赤带着一群猎户追捕。而这些盗挖者逃入关内。被明国政府所庇佑。当然,保护这些非法盗采者并非免费。明国政府包庇这些人,顺便也拿走了这些赃物;
所以,努尔哈赤“七大恨”里,有一条就是明国包庇逃犯;
所以。 清朝在北京,刚刚站稳脚,立刻就颁布了封关令;
康熙六年(1667),康熙帝,命令“辽东招民授官永著停止”。从此东北被封禁起来,长达173年.封关时,东北人口,是106万人;
到1860年,才开始将东北一些地区向关内开放移民。原因是因为清英雅片战争以后,沙俄不断侵蚀黑龙江边境。清朝中央政府采纳黑龙江将军特普钦建议,于咸丰十年(1860年)正式开禁放垦。从此开禁放垦,鼓励移民实边


而此时,东北长达173年封关。本地东北人口已经繁衍到多少呢??是501万;也就是说,173年的封关期内,东北本地人口增长近500%;自然人口年增长率为1.068%,这是一个正常增长率;
而按这个人口自然增长率。此时,移民关内东北人口应该增长为75——100万左右;
也就是说,在闯关东开始前。东北本地人口,应该在600多万;
也就是说,闯关东前。东北不仅有人。而且多达600多万;而在这173年里,关外是完全禁绝移民的;
那么,按此人口自然年增长率。从1860年清朝正式开禁,“闯关东”正式开始,再到清朝退位时1911年,东北本地人有多少呢??答案是1033.2万;此时,在关外,不仅有人,而且人丁兴旺;而到1931年918前夕,东北本地人已经繁衍到1250万;而此时,东北总人口有多少呢??
据吉林大学历史系教授刘会军《1912-1930——移民与东北社会》中援引民国二十年(1931)《东北年鉴》记载,1931年东北总人口为2526万人;其中,东北本地人口占1300万左右;朝鲜移民460万;日本移民40万;欧洲移民171.03万;关内移民(主要是原清朝时直隶北部与山东胶东半岛)移民550万左右;注意,此时关内移民550万是锋值;因为,马上随着918事变,山东、河北大量移民为躲避战乱,纷纷又逃回关内;这点在电视剧《闯关东》中,有过真实体现。电视剧里,918事变发生后,山东人朱开山并没有留在东北参加东北义勇军对日作战,而是带着一大家子逃回山东(《闯关东》电视剧里就有一个镜头:朱开山驾着马车,带着一大家子人逃回山东);这就是当时绝大多数关内移民的真实情况;他们来东北,就是来谋生活的,当东北有危险时,他们第一反应不是留下来保卫东北而是选择首先逃跑。而东北本地人则纷纷拿起武器,保家卫国。组织起50万东北义勇军;马占山在黑龙江带着东北陆军誓师,打响第一枪江桥抗战,辽宁警察厅长黄显声,带领辽宁警察部队与关东军死磕;辽宁清源满族兄弟孙铭武,孙铭辰更毁家纾财,组织起辽南第一支抗日义勇军—血盟救国军。其军歌,即成为后来《义勇军进行曲》;
吉林人则组织起吉林抗日义勇军;
对于朱开山这类新移民来说,毕竟东北并非他们的家。老家在关内
其实,历史上本没有“闯关东”这个词汇。最早出现闯关东一词,是在五十年代的小说《红旗谱》里,在此之前的文学作品里,只有“跑关东”。意义有根本区别;“跑关东”,是客到主地讨生活。要客随主便;“闯关东”是客到无主之地。意思是“这地没人,现在我这个客就是主人”;前者是承认东北人作为土著之存在;而后者,直接拿掉东北人这个土著主体。或者根本不承认“东北人”这个群体存在。即使现实里拿不掉,那也一定是负面形象。正如《闯关东》这部电视剧里刻画角色一样。剧中,朱开山一家作为山东移民,形象都是极为正面。而他在东北遇到的当地人。形象几乎都是负面的。比如在老金沟遇到的两面三刀妓女、还有两个无赖大金粒与小金粒,自家闺女倒贴,不娶就断你家的田里水管的坐地炮;可能编剧觉得这样全是负面角色也欠缺说服力。于是他设定了一个大当家。重情重义。但是要注意。其根本身份还是一个“土匪”;用正剧夹带私货是最有误导力的。我身边有就有世居东北的本地人看了《闯关东》,以为自己是山东人后裔。结果回家一问,祖上是蒙古族;
“闯关东” 这个词是后来人发明的,“反客为主”色彩浓厚,意图改变东北人民历史记忆的词汇。据百度百科提供的数据,1953年人口普查的时候,占关内移民多数的山东后裔居民为700万,仅占当年东北4000万人口多15%左右。内地移民始终不是东北人口的主流,这是非常肯定的;
东北是一个欧亚各民族之大融炉,但主体很显然并不是关内移民;否则今天东北人就会说山东话;

满族人来自哪里?-11.jpg

电视剧《闯关东》里,对移民极尽美化;对东北本地人则各种暗戳戳地黑

这些关内移民,也并没有影响东北本地的文化:因为大多从事底层劳力工作;据吉林大学历史系刘会军教授统计,当时在东北的山东移民,主要在煤矿从事苦力,以及在富家充当帮佣的为最多。好一点的,在各大城市白俄面包店从事学徒;真正军,政,工商业人士,仍然以东北本地人为主;
据吉林大学历史系教授刘会军《1912-1930——移民与东北社会》里记载:“这些关内移民由于自然、社会等多方面原因远离家乡,历经风吹雨打,饱受人间酸甜苦辣。到辽阔的东北谋求生存的空间。到东北后,尽管他们 依然过着十分贫困的生活,但由于东北工商业发达,现代化起步早。社会资源丰富,各行各业又急需一定数量劳动力。因此,这些关内移民在东北生存起来相对的更容易。”
那么 为什么要“跑关东”??
因为东北发达;发达不是写文章吹出来的;而是要用照片直观表述:(下图)
1917年的哈尔滨

满族人来自哪里?-12.jpg

满族人来自哪里?-13.jpg
1923年的奉天(沈阳)

满族人来自哪里?-14.jpg
1920年,大连:

满族人来自哪里?-15.jpg

满族人来自哪里?-16.jpg

满族人来自哪里?-17.jpg
当时的中国第一学府“东北大学“:所有教研设备全部从欧洲原装进口;学生数量是北大2倍;教职工工资是北京大学7倍;全国教师精英如章士钊,梁思成,林徽因等都曾在东北大学任教;

满族人来自哪里?-18.jpg
1924年,由杨宇霆创办“东北兵工厂“为亚洲最大军工企业:里面有2万余名员工:来自欧洲的武器研发技术人员就有超过2000;当时,东北兵工厂生产的“辽13”步枪因为质量优异,性能强劲成为各大军头“抢手货”;而当时,由东北兵工厂研制“240mm”榴弹巨炮,在当时的全世界只有德国人跟东北人能造;

满族人来自哪里?-19.jpg
1928年,东北“马斯克”李宜春,自主研发出亚洲第一辆民用汽车“民生牌”:918事变里,日军闯入李宜春汽车工厂,拿走“民生”汽车图纸;在日本拍卖给了一个小作坊老板;这个老板决定以此汽车图纸为蓝本投入量产。三年之后,日本第一辆民用汽车诞生
这就是日本丰田汽车公司;

满族人来自哪里?-20.jpg


那么,东北话是普通话吗??
是。东北话不仅是普通话。而且普通话就来自东北话。换句话说,普通话是以黑龙江、吉林与北京片区在清代旗人发音为基础;
很多东北人几乎都没有意识到一个关键要点:就是全中国只有东北人与北京人母语能被全国人民听懂;而东北人与北京人,去全国其它地方,当碰到纯当地人时都要面临或大或小之方言障碍;现在很多自媒体,包括个别不学无术的东北UP主,东北主播。他们也相信了网上充满恶意的调侃。以为“东北话不是普通话”。“东北话根本就不标准”,“东北话并不接近普通话”;这些因为自己本地方言式微而想把你东北话地位也拉下水的人随便炮制一两个谎言。作个视频,放上网。还真就有个别东北人就信了,只能说明学历白混不学无术。而且陷入他们随便编的一个谎言。就你上当;
我来告诉你。普通话是怎么来的。实际上,普通话最早来自于清雍正皇帝的统一官话运动;而最早的中国第一次推普。就来自于清雍正帝的“国语正音运动”;
换句话说:
普通话的母体,就是东北话;
今天“普通话”,实际上,跟南宋官话,明朝官话,都没有一毛钱关系;
普通话有过两个演变过程;第一次是在大元,是蒙古人进入大都;拿蒙古人口语的“中原官话”,当作跟汉臣沟通的“协和语”;所以,你看曾经作过大元子民明太祖朱元璋,他说的话,现在看起来就“颠三倒四”;你看不懂;给你们看看朱元璋一段“圣旨”:
说与户部官知道,如今天下太平了也,止是户口不明白俚,教中书省置天下户口的勘合文簿、户帖。你每户部家出榜,去教那有司官,将他所管的应有百姓,都教入官附名字,写着他家人口多少。写的真着,与那百姓一个户帖,上用半印勘合,都取勘来了。我这大军如今不出征了,都教去各州县里下着绕地里去点户比勘合,比着的便是好百姓,比不着的便拿来做军。比到其间有官吏隐瞒了的,将那有司官吏处斩。百姓每自躲避了的,依律要了罪过,拿来做军。钦此。
怎么样,能看懂么??朱元璋说的,就是元朝统治时期“官话”;
普通话真正之形成,就是在清朝。这是普通话演变之第二个过程;
所以,你今天看雍正《圣旨》,你完全能读懂,没有一丝阅读障碍;
比如这个《圣旨》:“朕就是这样的汉子,就是这样秉性,就是这样皇帝!!尔等若不负朕,朕绝不负尔等;”

满族人来自哪里?-21.jpg
为什么,东北人雍正要在清朝再度统一官话??
起因也简单。。是雍正在一次召见全国官员面试考核的过程里,两名广东官员在汇报时用粤语。导致雍正与张廷玉等满朝大臣面面相觑,完全听不懂。雍正喊人来翻译,翻译是安徽人,也听不懂;雍正帝让两名广东官员用官话说。但是那两个人急得满头大汗,怎么说雍正都听不懂;于是雍正大怒,认为“大清的官员,居然不会用大家都能听得懂的话向皇帝汇报”。这可真是成何体统。
于是,雍正让李光地与王兰生等人,弄出了一部音韵学著作,叫《音韵阐微》。实际上,就是以满洲皇帝雍正口音为基础。弄出了一个普通话推广蓝本。然后,雍正分别在最喜欢使用方言的浙江,福建,广东三省设立300余家“国语正音馆”,以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官话。这就是普通话之基础
所以王朔在窦文涛节目《锵锵三人行》上,直接才会说“普通话脱胎自东北话”;
而清朝的普通话,其实就是东北话。但是不是今天辽东方言;而是以黑龙江,吉林,辽北片区口音为基础;很多人以为满族主要在辽宁。所以就应该是说辽宁方言。这其实是不对的。真实情况是,满洲本来是从黑龙江与吉林松花江流域起家的。八旗的主干,就是黑龙江与吉林女真,与蒙东的科尔沁蒙古,与辽北汉人结合(知道为什么赵本山拍电视剧,不拍辽东,不拍辽南,把《马大帅》背景放在辽北了吧??);所以,你会发现,黑龙江,吉林,辽北,北京的普通话要比辽宁东部,辽宁西部,辽宁南部标准得多;
清末有一本著名著作《宫女回忆录》。里面很清楚地记载,清朝宫廷与北京市井,说话口音并不一一样;清宫里的宫女,多数是从关外(东三省+蒙东+热河)旗人里选拨的。所以包括慈禧太后在内,说话都是东北口音普通话(与今天黑龙江,吉林普通话里带着一些满语俚语一样)。而不是儿化音浓重之“京片子”;以下是清朝宫廷所选“秀女”;他们大多来自关外(东三省,蒙东,热河);东三省就是今天黑龙江,吉林,辽宁;蒙东就是赤峰,通辽,兴安盟,呼伦贝尔;而且,清朝所选秀女,只选旗人家庭;不从老百姓里选;为什么要从旗人家庭里选??因为,旗人之第一身份是“战士”,是士兵,是军官;要么是已经战死,要么就是预备上战场;有些旗人并不富裕,甚至不乏贫困者;清廷为抚慰,勉励这些有功人员,才选他们的子女进宫,进宫也不只是干活,有退役军人或者饱学之士专门给这些秀女当老师;而男性半大小子,则从小充当皇帝侍卫;

这些秀女,进宫做工,或伺候老太后,到20岁就相当于完成实习,回东北原籍嫁人;皇帝不能随便睡秀女;睡了一定要给名分;而且,许多清宫戏都由一点演大错特错:历史真实是:清宫里,选秀,还是嫔妃从来不会手里拿手绢随便摆;手绢平常别在胸前,作用类似于西装胸前口袋里的白手帕;多起装饰作用;
而且,清朝宣读圣旨,一定得是男性官员;清朝宫廷从来不使用太监宣读圣旨

满族人来自哪里?-22.jpg

清朝时清朝宫廷从东北选取之秀女

你也可以去看溥仪在北京,在长春相关视频。他说的就是黑龙江与吉林品音的东北话(比如:条腰,上淆);里面夹杂着满语俚语;而不是儿化音深厚京片子;


在黑龙江最东边穆棱,还有古“肃慎”遗址。有人问,肃慎与女真之间有什么关系??这不是明摆着:“肃慎”就是"诸申",同音异写而已;在皇太极时期他才将诸申改为满洲;吞并关内以后,改满洲为戴清;这两次改名,分别是什么意思。我来告诉你:
诸申,与肃慎,发音与女直一样:JUZI(句兹);意思是“森林中之居民”;89年哈尔滨人费翔《冬天里的一把火》,当时一场大火烧掉了东北世界第一大面积之森林(从第一烧成第二);
那么,当女真走出黑龙江与吉林广袤森林,统一了女真各部,再与科尔沁蒙古,与辽北汉人结为一家;那就不宜再叫诸申,改叫“满洲”;“满洲”是什么意思——“诸邦之长”,“国之最大者”;
那么,当满洲入关。建立幅原辽阔之更大国家;那叫“满洲”又显得小了;于是,皇太极又将“满洲”改为“戴清”;最开始叫诸申,是因为女真人本来生活在黑龙江与吉林一带森林里,所以当走出森林,与草原上科尔沁蒙古,与辽北平原上汉人汇合之后。那就不能再叫“林中人”,而要称雄众国;所以努尔哈赤尊号:才叫“抚育列国之英明汗”;
而由女真,蒙古,辽宁北人为骨架支撑起八旗之后,又先后有朝鲜人,俄罗斯人,关内汉人,藏人,与西北维吾尔人加入满洲这个家庭;再用诸国之长,也有点不合适。于是才改用“代清”,你叫“戴清”也行。这本来就是满语:意思“战士之国”;
这里顺便插一句:实际上火遍世界鸟山明《龙珠》:里面关于赛亚人被灭绝“战士星球”设定,即是拿女真人为原型;


满族人来自哪里?-23.jpg



转眼,进入1910年代;随着沙俄在日俄战争里战败,列宁推翻俄国沙皇;大量白俄贵族逃往远东,涌入黑龙江省;1921年,经哈尔滨民政公署当时统计,共有56个国家(主要是欧洲)移民在黑龙江。总人数高达130.03万;当时欧洲移民人口在黑龙江已经超越东北本地人;这就是为什么黑龙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认为非常“洋气”原因。在巴黎流行时装与时尚运动,仅仅1个星期就能出现在哈尔滨。因为哈尔滨与法国巴黎时尚几乎同步。哈尔滨才最早被欧洲移民称为“东方巴黎”(你没看错。不是什么“东方小巴黎“);而在同时期,哈尔滨与上海作为东亚,欧洲移民最多的城市。他们最大区别在于:在上海欧洲人居住在租界。与当地人实行种族隔离。泾渭分明;而在哈尔滨,是欧洲人与东北人杂居,通婚。生活里,工作里往来频繁,东西结合;正因此,很多欧洲饮食,音乐,服装审美,才能潜移默化内化为很多东北人自身生活习惯;比如东北人酷爱吃香肠,吃面包,喝牛奶,听西洋音乐,喝啤酒;诞生了三大啤酒品牌之二:哈尔滨啤酒(德国,俄国带来在哈尔滨),跟雪花啤酒(沈阳);诞生辉山乳业(辽宁飞鹤),完达山乳业(黑龙江),大庆奶粉(黑龙江大庆);诞生秋林格瓦斯(俄罗斯);红肠(立陶宛);面包(俄罗斯大列巴,沈阳桃李面包);哈尔滨之夏音乐会;哈尔滨爱乐乐团;
;当时管理哈尔滨这座欧洲移民最多的城市市长,就是一位东北人;是的。黄种人当市长,管理欧洲人。这种事仅在东北身上发生过;这也是今天,东北人从不崇洋媚外,觉得自己比白种人矮半头原因之一;

满族人来自哪里?-24.jpg

1917年哈尔滨街头,你能看到欧洲任何国家,任何民族。也是此时。黑龙江等东北地区人也与欧洲移民大量通婚

此时,仅黑龙江白俄人口即已经超过60万。这60万俄国人,并非无产阶级。大多是受过教育,害怕在俄罗斯被“契卡”清算的俄国贵族,他们将欧洲宫廷烹饪,与西方音乐,欧洲艺术品,带入黑龙江;一时间,在欧洲被红色政权清算的沙俄贵族,一窝蜂地齐聚哈尔滨;似乎整个俄国首都都搬到远东;因此,哈尔滨才被这些俄国移民称为“东方莫斯科”;
在张作霖领导下奉系统一中国之战争中。白俄移民很多加入了东北军;是的,当时在东北军里,有白俄军团,还有乌克兰军团以及犹太军团

满族人来自哪里?-25.jpg

东北军里白俄军团。杀手镜是装甲列车。在第二次直奉战争里充当东北军之急先锋

满族人来自哪里?-26.jpg

白俄军团成为张作霖的奉军在第二次直奉战争当中入关作战的先锋。张宗昌作为张作霖部将顺利打回了山东,成为山东督军,然后一路南下入侵江苏。此时盘踞在东南各省的是号称五省联军总司令的孙传芳,东北军白俄军团一路旗开得胜,夺取了镇江和无锡,攻入了上海。东北陆军威势达到顶峰

满族人来自哪里?-27.jpg

东北陆军——白俄军团名将姆拉奇柯夫斯基;在东北陆军丧失东北根据地以后,投奔傅作义

其间,白俄军团还有一部分,加入了隶属东北军战斗序列的张宗昌部;张宗昌所部的直鲁联军,其实是拿着东北财政发工资,在关内唯一穿着东北军军装;在历史上,每次东北王朝只要一南下,山东人都是第一个响应;这里面历史原因。我最后再讲;
哈尔滨众多俄国西餐厅,与哈尔滨音乐学院,哈尔滨铁道学院,以及吃大列巴面包,喝格瓦斯面包发酵饮料,即是白俄贵族的带来习惯;
、而德国,匈牙利,立陶宛,乌克兰,等,甚至法国,犹太移民等,在黑龙江人数数以万计;
哈尔滨红肠,即是立陶宛移民带来;而哈尔滨啤酒,德国与俄罗斯从欧洲带来;延续至今“哈尔滨之夏音乐会”,其前身也是这些欧洲移民从欧洲所带来;
早期随着大批外国移民的涌入,西方音乐文化也随之进入了哈尔滨。在东西文化相互交融之中,铸就了哈尔滨人喜爱音乐的品性。
2010年6月22日,哈尔滨,被联合国授予“Music City—Harbin,China”百年音乐之都哈尔滨,有了国际组织认可的固化品牌———Music City,哈尔滨人民百年来对音乐的热爱与坚持,有了世界认可的称号 [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先后授予了奥地利维也纳、意大利博洛尼亚、西班牙塞维利亚、英国格拉斯哥、比利时根特以及哈尔滨六座城市为“音乐之都”的荣誉称号。

满族人来自哪里?-28.jpg

今天的哈尔滨音乐学院。可以看出建筑仍然是欧式风格

1920年时,仅在哈尔滨一市,犹太侨民就达到2万多人,在哈尔滨等城市形成了大规模的犹太社区。
哈尔滨当年成立过若干犹太人组织机构。其中包括一所犹太中学(1919-1924年),塔木德律法学校(后于1920-1950年改为犹太民族学校),一个犹太贫病患者救济会(1920-1934年),一家犹太人养老院(1920-1943年),一座犹太图书馆以及一座新犹太教堂。

满族人来自哪里?-29.jpg

哈尔滨犹太人家庭

现在的哈尔滨老会堂音乐厅
就是在曾被烧毁的哈尔滨犹太总会堂基础上修建的

满族人来自哪里?-30.jpg
以色列国以外,在全世界存在最大的犹太人公墓。便是在哈尔滨黄山犹太公墓;

满族人来自哪里?-31.jpg



总结:
1、清康熙六年(1667),康熙帝,命令“辽东招民授官永著停止”。从此东北被封禁起来,长达173年.封关时,东北人口,是106万人;
2、即便八旗入关以后,在东北人口仍然是迁到关内人口5倍以上。人口重心在关外
3、东北长达173年封关。本地东北人口已经繁衍到多少呢??是501万;也就是说,173年的封关期内,东北本地人口增长近500%;自然人口年增长率为1.068%,这是一个正常增长率;而按这个人口自然增长率。此时,移民关内东北人口应该增长为75——100万左右;也就是说,在闯关东开始前。东北本地人口,应该在600多万;
4、1931年东北总人口为2526万人;其中,东北本地人口占1250万左右;朝鲜移民460万;日本移民40万;欧洲移民171.03万;关内移民(主要是原清朝时直隶北部与山东胶东半岛)移民550万左右(锋值);也就是说,即使在关内移民达到锋值时,东北本地人仍是关内移民近三倍。为东北本地最大主体;正为关内移民从未在东北占过人口多数,也主要从事底层劳动工作;所以只有他们融入东北文化。这些融入东北的,就会逐渐改说东北话;而不是山东话;因为人类规则是:强势文明会向弱势文明渗透,而不可能反过来;
5、关内移民在达到锋值之后,便开始下降;因为随着918发生,东北变为战场而这些关内移民为躲避战乱,纷纷返回关内老家;到1931年溥仪返回长春,伪满建国,据伪满国务院统计,此时1932年关内移民已经下降到不到300万;同时,从1932年起,从朝鲜半岛,日本列岛进入东北移民开始大规模增加
5、从1931-1941年,由于伪满工业,经济发展十分迅速。导致本地人口生育率急剧攀升,
到1945年,据《伪满洲国人口统计年鉴(1941)》:东北人口已经达4500万。其中,东北本地人2443万,朝鲜移民590万,日本移民280万;随着日本人被遣返回国;东北本地人,仍然在东四省占据总人口61.1%,也就说是,关内移民,从未在东北占过多数."东北人都是闯关东后代"谣言不攻自破;
6、那么,918后,留在东北的300万山东人,最后怎么样了呢??答案是与东北当地人融合。成为新东北人;这些关内移民的后代,在今天当然也是属于东北人一部分;
7、我为什么要常建议东北人要经常带着自己家孩子去逛逛东北本地的历史博物馆呢??
因为在这些地方,评价东北本地人物相对更加客观。我举例子:就拿被因反对东北易帜,被张学良剌杀的东北军总参议与东北交通委员会主席常荫槐来说;在少帅《电视剧》里,杨形象尚可,但常荫槐完全是一派奸臣形象;那么实际上呢??看看大帅府里对常荫槐的评价:
“常荫槐,字瀚襄。吉林省梨树县人,毕业于奉天法政大学。最初在黑龙江陆军第一师任职。他办事雷厉风行,果断而有魄力,颇受师参谋长李景林的垂青。后因在第一次直奉战争里弹压溃兵稳定战局有功,逐渐受到张作霖的信任与提拨。常荫槐精明强干,办事极为认真负责。尤以善办铁路著称。任京奉铁路几年你看长期间,常荫槐采取了许多有效措施。使多年紊乱的京奉铁路一跃成为全国模范路局;他还不顾日本严重抗议主持修建了打通、齐克等铁路。改变了日本满铁对东北铁路控制局面;常荫槐坚决反对张作霖向日本借款与签订密约。表示:不愿做日人工具。张学良主政东北期间,常荫槐任黑龙江省省长”;
日本人对常荫槐评价:“在我所认识中国方面人物中,论才能优异,魄力雄伟。个性倔强的人为数不少。像常荫槐等人都是不服输的刚毅的人”
最起码在东北历史博物馆,对人物评价正反两面都会说。不会因为这个人失败就一味喷,一味骂,一味抹黑;

满族人来自哪里?-32.jpg

满族人来自哪里?-33.jpg

满族人来自哪里?-34.jpg
8、  
然而,东北人与山东人,有没有关系呢? 有,  最早的山东居民,从东北过去的东北亚先民,齐国开国国君,名吕尚,又名太公望,欲称"姜太公",为"东海之人",<吕氏春秋>,注曰:"东海"即为日本海;这个“东海之人”,指的就是辽河流域外迁今天日本海边之女真,;
7000多年前的山东,并不是陆地,而是海洋隔绝起来的众多群岛,从东北渡海而来的东夷人在岛上定居,,史书记为"岛夷",后来,大陆填海,形成了山东半岛,岛民始与内陆相接,反倒与东北关系渐远,在古代,东北亚的先民,不断地四处扩张,渡海登岛,更不少见,女真人就曾组只舰队,渡海攻击日本,日人记载为"刀伊入寇",日本的越后,出云等藩,其实就与东北的女直系先民, 有着千丝万缕地关系.中国的殷商,也是从辽河流域迁过去的.;
换句话说,山东人在清末“闯关东”,只是外迁东夷人回流;


9、东北人性格特征,其实从来没有变过。更没有经历过什么“换种换血”;
在西班牙传教士帕莱福等人的书《鞑靼战记》中,是这样描述东鞑靼(满洲)人的长相, 外表: ”体型健美,宽肩,四肢匀称。体格强悍健壮,没有丝毫的娇柔之气”;“满洲人长鼻梁、窄鼻背多见;眉型以眉尾下垂居多,挑眉少;短脸、大圆脸少,长脸多;M形发际线、脱发、地中海非常少;几乎无体味;肤色较浅;龅牙、下巴后缩/短下巴/凸嘴很少;嘴唇薄;络腮胡少;部分人眼珠灰色或茶色;
“容貌气质上温和收敛,很少嬉皮笑脸,满洲人也不像有些人认为的那样粗狂、豪放,身为牧猎民族,满洲人性格底色是理性、冷静、克制、谨慎,性格起伏不大,对婚丧嫁娶都不会太情绪失控,大多数满洲人的性格不是那种大悲大喜、大起大落、大开大合讲究真情实感,如果笑就要发自内心,不高兴就立刻体现在脸上,讨厌虚情假意的举动”;
“喜欢待客,平时待人极尽礼貌,但作战时截然不同,凶猛残忍,以追杀敌军为乐,投降的人不予攻击,但若反抗则斩尽杀绝,天性偏爱战争和劳动,脸上有刀疤不视为丑陋,厌恶无所事事的生活。作战时自信,扎营时到辎重车中取出帐篷支好即休息,入睡很快,守卫很少而且不出 声音,营地极安静仅仅偶尔有马嘶”, 这些,就是今天东北人的性格,其实400年前满洲人性格跟今天东北人没什么区别;
10、如果你再不相信。那咱们,再换一个角度:把东北人说成是全山东人后裔的。说什么“东北人被关内人换过血”的。那么你一定会明白一个常识:就是中国各地区人,长相特征是不一样的;如果东北人在人种上被大规模换过种,那么长相特征一定会有变化
但实际上,东北人在今天,仍然与关内人长相特征差别显著;而且与朝鲜半岛的韩国人反倒长相特征更加近似;
用文字说太不直观,从普通人里挑,你一万个人里也总能挑出来。也不具备什么说服力;
那我们选一种有说服力的方法,就是对比东北本地出产明星与韩国明星相对比;因为明星能火,其实是代表着一个地区喜好与审美;那么神奇的景象就来了:事实上,你能在东北明星里,轻易找到与韩国明星长得特别像的(相似度99%;几乎一个模子刻出来);连笑星也不例外;因为韩国并没有被关内“闯关东”过;所以你不用担心韩国人受关内影响;这也反证,东北人其实从未受过“闯关东”所谓“换种换血”影响;
北方人在国外经常被误认为是日本韩国。尤其是东北的,连韩国人自己都觉得像,这不是我说的,是韩国驻沈阳总领馆副领事全哉垣说的:“我们与沈阳地域相邻,具有共同的传统文化。从国民气质角度来说,东北地区居民的性格、气质与韩国都较为相近。”
韩国大叔马东锡,这种长相,气质,在东北很多;

满族人来自哪里?-35.jpg

满族人来自哪里?-36.jpg
你也可以去看看韩国第一女团twice,里面这些日韩美女脸,就是典型的东北脸。不信你叫一个东北人问问,这些脸型在东北就是常见脸型;  毫不夸张地说,韩国当今最火的女团——twice成员里每一位成员在东北女明星里都能轻易找到高度相似的;但你在除东北以外其它中国地区则找不到;
1、林娜琏(韩国)VS董璇(黑龙江牡丹江)

满族人来自哪里?-37.jpg

满族人来自哪里?-38.jpg
2、TWICE队长朴志效(韩国)VS郑爽(辽宁沈阳)

满族人来自哪里?-39.jpg

满族人来自哪里?-40.jpg
3、TWICE成员平井桃(日本)VS张萌(天津东北移民后裔)

满族人来自哪里?-41.jpg

满族人来自哪里?-42.jpg
4、TWICE成员滨崎纱夏(日本)vs郭珍霓(黑龙江)

满族人来自哪里?-43.jpg

满族人来自哪里?-44.jpg
5、TWICE成员俞定延(韩国)VS辛芷蕾(对比俞定延),黑龙江哈尔滨

满族人来自哪里?-45.jpg

满族人来自哪里?-46.jpg
6、秋瓷炫(韩国)VS宋佳(对比秋瓷炫,黑龙江哈尔滨

满族人来自哪里?-47.jpg

满族人来自哪里?-48.jpg
7、张天爱(哈尔滨),经常被国内媒体娱乐版痛骂说张天爱参照韩国女星整容。她曾多次澄清,自己是黑龙江人,天生就长这样

满族人来自哪里?-49.jpg

满族人来自哪里?-50.jpg
8、名井南(日本)VS董璇(辽宁大连)
东北女孩通常是鹅蛋脸,双颊饱满

满族人来自哪里?-51.jpg

满族人来自哪里?-52.jpg
9、再看看嫁给东北人陈思诚的锡伯族佟丽娅(清代八旗驻防西北后代),脸型仍然没变,因为锡伯族老家在东北,而且跟佟丽娅关系极佳,经常搭戏的雷佳音等人,均是东北;
代表作《超时空同居》;
东北女性最大的特点是脸细长,双颊饱满;脸型过渡圆润

满族人来自哪里?-53.jpg
经常被当成姐妹董璇(黑龙江佳木斯)跟佟丽娅(清朝八旗驻防xj满城后裔):可见,过了这么多代,佟丽娅长相仍然保持东北特征;她老公都是东北陈思诚,男闺蜜是东北雷佳音;

满族人来自哪里?-54.jpg
中国女排队长惠诺琪(吉林长春;身份证是“满“改“汉”;原因是她爷爷是满族;他爷爷觉得满族对女孩教育逼得太紧;他心疼孙女;但惠诺其仍然保有满族女孩要死也不服输精神,就跟张桂梅一样);

满族人来自哪里?-55.jpg
沈傲君(沈阳),脸型与惠诺琪一样,因为两个人都是满族,细长脸,双颊流线圆润,脸颊饱满

满族人来自哪里?-56.jpg
黑龙江省电视台,本地主持人小翟;

满族人来自哪里?-57.jpg
韩国电影《恋爱味道》女主角“吉申雪”(韩国)vs张小斐(辽宁):

满族人来自哪里?-58.jpg

满族人来自哪里?-59.jpg
《新世界》朴成雄vs赵家班“小沈阳”(辽宁);

满族人来自哪里?-60.jpg

满族人来自哪里?-61.jpg
《新世界》黄政民(韩国)vs赵家班宋小宝(辽宁):

满族人来自哪里?-62.jpg

满族人来自哪里?-63.jpg
韩国宇宙少女成员多荣vs马丽(黑龙江,满族)

满族人来自哪里?-64.jpg

满族人来自哪里?-65.jpg
韩国电影《犯罪都市》男主vs《乡村爱情》赵四;

满族人来自哪里?-66.jpg

满族人来自哪里?-67.jpg
日本演员室毅vs沈腾(黑龙江齐齐哈尔);

满族人来自哪里?-68.jpg

满族人来自哪里?-69.jpg

再说男团,就说在欧美相当火的BTS
看看这些长相,如果你把这些视频消音,拿给任何不懂流行音乐任何一个东北大妈看
她一定觉得这是东北本地男团;

满族人来自哪里?-70.jpg

满族人来自哪里?-71.jpg

满族人来自哪里?-72.jpg
贾乃亮,对比一下楼上bts;

满族人来自哪里?-73.jpg


而东北男明星,则被集体扣上了模仿“韩国范”帽子;其实哪里是什么韩国范,东北亚人气质就是这样
井柏然

满族人来自哪里?-74.jpg
魏大勋

满族人来自哪里?-75.jpg
黄景瑜

满族人来自哪里?-76.jpg
韩东君

满族人来自哪里?-77.jpg
熊梓淇

满族人来自哪里?-78.jpg
PG One

满族人来自哪里?-79.jpg

而外蒙古,内蒙古,东三省,西藏,新疆真正归为自己版图恰恰是在清帝国时期;
正如毛主席所说:

满族人来自哪里?-80.jpg
毛泽东主席:“康熙皇帝的头一个伟大贡献是打下了今天我们国家所拥有的这块领土。我们今天继承的这大块版图基本上是康熙皇帝时牢固地确定了的。他三征噶尔丹,团结众蒙古部,把新疆牢牢地守住。他进兵西藏,振兴黄教,尊崇达赖喇嘛,护送六世达赖进藏,打败准噶尔人,为维护西南边疆的统一,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他进剿台湾,在澎湖激战,完成统一台湾的大业。他在东北收复雅克萨,组织东北各族人民进行抗俄斗争,和沙俄签订《尼布楚条约》,保证我永戍黑龙江,取得了独立自主外交的胜利,为巩固东北边疆做出了重大贡献。
康熙皇帝的第二个伟大贡献是他的统一战线政策。满族进关时兵力只有5万多,加上家属也不过20万,以这样少的人口去统治那么一个大国,占领那么大领土,管理那么多人口,矛盾非常突出,康熙皇帝便发明了一个统一战线,先团结蒙古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后来又团结了汉族的上层人士,他还全面学习和继承了当时比较先进的汉文化,他尊孔崇儒。在官吏的设置上,凡高级官吏都是一满一汉,大学士、尚书、侍郎、军机大臣都是如此。这样,康熙便非常成功地克服了满族官员少的困难,真正达到了以一顶百的神奇效果。
康熙皇帝的第三个了不起的地方是他有奖罚分明的用人制度。“
毛泽东讲了一些实际例子,说明即使皇子犯了错误,也一样要受到严厉的处罚。皇子打了败仗、回来不敢进德胜门,照样要蹲在城外,听候处罚。他的这套办法既能调动部下的积极性,奋勇向前,义无反顾,又能组织起一支有严明纪律的队伍,所向披靡。毛泽东特别夸奖康熙皇帝的学习精神,说他不光有雄才大略,而且勤奋好学。他除了会几种民族语言之外,还会好几种外语,包括希腊文。他既是军事家、政治家,又是大文人,精通诗词歌赋,会琴棋书画。毛泽东还说康熙皇帝是最早懂得向西方资本主义先进知识学习的开明君主。康熙喜欢研究自然科学。对数学、天文、地理、医学、生物学、解剖学、农艺学和工程技术有浓厚兴趣,还亲自主持编辑科技书籍。”

赵佳,就是原先南宋被俘虏到金国后代;还有一支南宋皇室后裔改姓董鄂氏,就是顺治为之出家那个宠妃;
还有,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朱明皇室后裔南宋一样,也被编入了八旗;是的,朱元璋后代现在身份证上,应该不少都是满族;明亡以后,朱元璋后代陆续被康雍乾三代满洲皇帝编入八旗;从镶白旗,正红旗到正黄旗都有;
如朱议滃(宁王系)、朱璟涑(韩王系)、朱至濬(蜀王系)、朱鼎瀇(代王系)、 朱议潨(宁王系)分别编入八旗被授予拜他们喇布勒哈番(乾隆元年定汉名“骑都尉”)或拖沙喇哈番(乾隆元年定汉名“云骑尉”)的八旗世爵,并赐给俸禄、人口、庄屯、器物

比如因罪被发配到宁古塔当差的朱议滃的子孙到了清中后期已经完全满化(回归女真本源文化),也像满人那样起名字 德成 德海也不按照朱元璋的排的辈分了,而且还使用满文来编家谱。
比如:光绪十七年满文《甯古塔地方正黄旗朱姓全譜》;

满族人来自哪里?-81.jpg
而且朱议滃的子孙还作为关外八旗多次为满清打仗立功,获封“巴图鲁“荣誉称号;有清一代朱氏家族三品至七品武将二十余员,八品、九品、披甲、西丹、闲散全族多有为者,多人多次出兵征战。
如光绪十七年 满文谱载 同保(朱氏)因作战骁勇由披甲升三品顶戴花翎佐领 赐“巴图鲁” 出兵伊犁两次:

满族人来自哪里?-82.jpg
康熙,雍正还找到朱元璋第十三子代简王的后裔,随后封其为一等公,世袭罔替,专门负责明皇陵的祭祀和管理。与此同时,编进镶白旗,以示尊贵;

朱元璋八世孙德成(广字辈),于咸丰年间隶新正黄旗九福佐领下披甲(马兵)当差。因骁勇于咸丰九年二月初九日作为关外八旗劲旅出征关内剿灭捻军,于同治元年十一月初五日,在山东峄县(今属枣庄市)阵亡,捻军口号好像有“反清复明” 可是老朱家的子孙居然却作为满洲骑兵去剿灭他们,是不是莫大的讽刺?#(汗)

满族人来自哪里?-83.jpg
朱议滃则被编入正黄旗,后来因为一些“过错”被发配到宁古塔守边,康熙时候曾让他回内地,但朱议翁以“人口众多,兼恋土难移,”“距京路途遥远,无力回京,”因此请求准许他继续留在宁古塔,“充入宁古塔旗籍”。康熙顺水推舟把他们家编入宁古塔正黄旗,还为了表示“仁德”给了一个世袭的骑都。

满族人来自哪里?-84.jpg

朱议滃则被编入正黄旗,后来因为一些“过错”被发配到宁古塔守边,康熙时候曾让他回内地,但朱议翁以“人口众多,兼恋土难移,”“距京路途遥远,无力回京,”因此请求准许他继续留在宁古塔,“充入宁古塔旗籍”。康熙顺水推舟把他们家编入宁古塔正黄旗,还为了表示“仁德”给了一个世袭的骑都。康熙还在桂林找到朱由榔后裔。给予优厚的待遇,封为承恩侯,建府供其居住。让他年年到明陵主持祭祀。编入正红旗。封赏之后,改名为朱承恩;
他的子孙一直传承到清朝灭亡,第十二代一等延恩侯朱煜勋还在溥仪的流浪小朝廷里出没,自认大清忠臣; 到了袁世凯称帝时(1915年),还曾召见朱煜勋,并且邀请其参加揖让皇位之礼,以表示“反清复明”意思;
在《世载堂杂忆》这本书当中,就记载:“第一次揖让对方,宜还政宣统。大总统接受政权,得之满清,由清廷直接让与,而非得之民国(袁世凯认为清是正统,自己得政权是承“清”,并不承认是孙文让给他)。今国民既不以共和为然,大总统宜还帝权于移交之人。但清室既废,天下决不谓然,是亦欲取姑与也。第二次揖让对方,宜择延恩侯朱煜勲,提出朱明后人,既合排满宗旨,又表大公无私态度。”
可没想到,这件事被朱煜勲一口回绝,严肃说到:我忠于大清,不干反清复明的勾当! 按照晚清规制,三品以下官员没有要紧事务,平日是不得面圣的。于是,溥仪压根就不想见朱煜勲。可在当时,一批外国人看热闹不嫌事大,就建议溥仪接见一下这位延恩侯,毕竟两个朝代的皇室坐在一起,还是很罕见的。 1924年9月7日,43岁的朱煜勋受到溥仪的传召,遵旨从东直门一条胡同的破宅子里,步行进入紫禁城与溥仪的老师庄士敦见面;
由于清朝已经退位。而民国政府承诺给溥仪赡养费却并没有给。所以原先由清室赡养的朱明后人自然也变穷困潦倒;朱煜勲连坐黄包车的钱都没有。这个有2个孩子,房屋破烂,连官服都要向别人借的前朝后裔,给英国人庄士敦留下了良好印象:有礼貌、自尊; 1924年9月7日,大明王朝的最后子孙与大清王朝的最后继承人在紫禁城见面了。这一年延恩侯已经40多岁了,庄士敦记载他圆脸膛,身材魁梧,看上去憨厚老实,但显然文化程度不高。侯爷告诉庄士敦,他有两个小儿子,一个九岁,一个四岁。因为民国违约不给溥仪退位费,所以小朝廷原本赡养朱明后裔之津贴也无法发放及时,延恩侯已经彻底失掉“侯爷”的架子了。现在生活已经十分困窘,甚至连官服也早就卖了:“我外面穿戴的这套官服,是为这次谒见特地借来的。”他掀起长袍让庄士敦看他里面的破烂衣服,“我这套衣服今晚就得还给人家”。几日后,溥仪派庄士敦给延恩侯送些礼物,仆人回来汇报,说延恩侯家确实已经非常穷困,几间房子已经东倒西歪了;溥仪听罢,默然无语,只叹一声气;
在溥仪被冯玉祥驱逐出紫禁城,寓居天津租界后,这位朱明后裔延恩侯朱煜勲还四处凑钱买了车票去探望“主子”……


也别想着什么反清复明了。朱明皇室后代,早已被清朝编入八旗。想必现在身份证上也是满族
清朝养了朱明皇室后裔三百年,直到清帝溥仪退位之后,看到朱明皇室后裔朱煜勋贫困,还特意让庄士敦带礼物去接济;
倒是天天叫嚷着“反清复明”的南京国民政府,取消了清朝给朱明后裔所有优待
1929年,这位侯爷以“生计奇窘,无法维持”为由,“呈请国民政府格外抚恤,委以末职,俾维生计”。民国政府内政部经研究决定,取消其爵位,只给他当了一个明陵保管委员;用完这个“工具人”表示南京“反清”态度之后,国民政府果断卸磨杀驴。于1933年10月,下令撤销其职务;
没了生计着落,朱煜勋想起清朝对自己的好;果断东拼西凑了一些路费,去天津投奔“旧主”溥仪;至此,明陵香火断绝;
13:明国时期,江南女子就以裹脚为美,而东北皇帝曾多次下令禁止裹脚;康熙因为处罚裹脚太严,还被引发江南强烈抵制;  入关前,皇太极就曾下令,不准学习关内妇女缠足之习。入关后,顺治二年即下令,以严禁女子缠足并试图改变汉族妇女缠足之风。顺治到康熙时期,清廷曾多次发布禁令,不许妇女缠足,但汉民族强大的文化传统不是一时能够改变的,而清廷对风俗的此种干预也引起了江南的极大抵制。  康熙七年(1668),都察院左都御史王熙建议弛缠足之禁,王认为:康熙三年所定禁止缠足的法令,规定康熙元年以前所生女子缠足不再追究,元年以后生女,严禁缠足。违者严处,其父有官职者交吏兵二部处置,系平民则交刑部责打四十大板,并处“流徙十年”;家长有失察者,枷号一月,责四十板,官员失察,也要交吏部等部门处理。此种规定太过严厉,造成民间诬妄举报,牵连无辜。王的建议得到批准,“裹足自此弛”(管得松);  (清)钱泳:《履园丛话226;杂忆》卷23,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631页。
14,明代汉族女子,裹脚其实就已经折断
一侍女年十二岁,容貌颇通,新主嫌其脚大,用脚布任意缠紧,以线密缝其脚,胀痛不堪,诉主不听;至半月后流出臭水方解视之,其双足前半段尽皆黑腐,请视之,骨肉已死。予曰∶此已坏者不能复活,只救将来未坏者可也。先煮参粥食之,次煎葱汤,令彼家侍妇将患足浸入汤内淋洗,再换汤浸,但腐肉不痛者,逐一剪割;连续知痛者又以花蕊石散搽之。保将患者复其生,已坏者得其脱,内服补中益气汤接其劳,外搽生肌玉红膏长其肉。后虽得愈,但二者俱致疲疾终身,此为穴真而受异也。
《外科正宗》,作者陈实功(1555—1636)

满族人来自哪里?-85.jpg
《利玛窦中国札记》第八章

华夏从诞生之日起,就是北方在上,南方在下;历史上,只有三个时期短暂乾坤颠倒;就是南宋,明末,南京国民政府;不过时间都很短,几十年;然后就是,北方再度南下,平叛,拨乱反正;
因为事实上,北方人跟南方人不是一个民族,哪怕身份证上都是“汉族”;南方人底色是东南亚北上的百越族,定居到长江南岸;所以南方华侨多去东南亚;而北方人则是由蒙古高原辐射出来,要么从东部下高原,到达满蒙一带(今天东三省加内蒙古东部,也就是亚洲最大的平原东北平原),要么从中西部下高原,到达内蒙古,山西 陕西一带(关陇集团),也就是关中平原;分别是东北满蒙区域,西北羌藏区域;然后,他们中一部分南下入主中原,一部分再从东北平原辐射到朝鲜半岛,日本列岛,山东半岛。河北北部;西部路线是:蒙古高原-漠南-关中平原;东部路线是蒙古高原-东北平原(越过大鲜卑山,也就是大兴安岭,到达黑龙江;再从黑龙江向南移动到吉林,抵达辽宁;到辽宁以后,-一支从山海关进入河北北部(涿鹿),一支从辽东半岛登陆胶东(古代胶东不是半岛,而是群岛。登陆女真被称作“岛夷“),再向鲁西南进发;还有一支从辽宁越过长白山脉,占据朝鲜半岛;或者经朝鲜半岛最南部对马海峡,登陆日本南部;而留在黑龙江没有迁移那一部分,则翻越锡霍特山,来到今日本海边,成为“东海女真”。东海女真史上记载造船业非常发达,东海女真海军曾经屡次跨越日本海东征日本,或者沿海岸线南下,到朝鲜半岛侵略朝鲜;早期登录日本的,就是日本天皇家族那一支;殷商灭亡之后,逃到朝鲜的,就是箕子那一支;南下入关的,就是轩辕黄帝那一支;所以,你能看到。今天山东人,东北人,河北北部人,朝鲜人,韩国人,日本人长相特征相似;而与浙江人,福建人,广东人差异较大;
华夏的建立,就是东北或者西北的满蒙,羌藏区域的马上征服民族,掳掠长江以南的百越农耕民族到华北当农耕奴隶的历史;
这就是井田制。这些南方掳掠来的百越耕奴在耕田,而北方奴隶主们只依靠武士阶层收税,看守这些耕奴。这就是最早的“华夏”;
所以,看守这些耕奴的人,叫作“州牧”。牧就是放牧的牧。在统治者眼里,这些南方耕奴就是待宰的牛羊;民政官就是放牧的“羊倌”。而农耕奴隶时有逃跑,于是需要武士阶层看管他们,这些武士是“从龙入关“的“国人“,而这些百越农耕奴隶就是“野人“;实行“国野分治“的,统治者与被统治者都不是一个民族;这些看守奴隶的武士在金代叫作“捉杀军”,在元代叫“达鲁花赤”;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不是一个民族,不说一种语言;这就是为什么上古“雅言”现代汉人根本看不懂。因为他本来就是古代蒙古语发音;古代每一个汉字都是多音节的。比如“周”这个字,现代让读“周”是错的;《说文解字》说的很清楚“周”的发音是“孟渚”;“辽”的发音是“耶律”;“窦”发音是“独孤”;“乾“发音是“祁连“;
这种奴隶主统治百越耕奴的方式,是非常残忍的。不信你可以查查。最早刻在甲骨文上的汉字,全部是表示“刑杀”的;不是割足,就是断头,再就是炮烙,水刑,五马分尸;这种奴隶主跟奴隶不同的地位,经历;在后来的融合中形成两种不同的文化。北方民族喜欢的音乐是战歌,高亢有力;南方民族喜欢小调;
在武术里,北方拳大多发源自山海关附近的河北北部,比如通背拳,大开大合,浑然一体,就像北方广袤平原;南方拳如咏春,小拳短距,如雨点般。就像南方群山;北方戏剧听起来像战歌(如京剧),铿锵有力;南方戏剧如越剧,哀伤婉转;这里面的文化民族背景。其实是北方马上民族来回征战,所以多喜欢战歌;南方百越农耕民族多数时候处于被奴役地位。所以多哀叹感伤;
汉字特点是在不同地区演化得天差地别;汉字的另一个特点,是可以被不同民族训读;韩国曾经使用汉字,你看他的书,你能看明白。但听他们说话,你完全听不懂;日语也是一样;在朝鲜半岛,还是日本,都是相对封闭的独立生态系统。所以,反而汉字原始发音在他们那里反而更多保留古代汉语的发音;而在大陆,则受到数量庞大百越农耕民族影响。最终导致现代汉语,朝鲜语,日语,现在互相已经听不懂;
那古代汉语是什么呢
就是古代蒙古语;这里蒙古是一个虚指,泛指来自蒙古高原的所有征服民族;正因为日本,韩国这种蒙古背景,所以蒙古人,达斡尔人,韩国人,满语使用者学起日语来特别快;因为语法一样都是主宾谓(上古汉语“雅言“,古代文言文就是主宾谓)。而且在很多词汇发音上,都有重合;尤其是经常在清朝作为八旗精锐的黑龙江吉林一带达斡尔人,学起日语非常快。究其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因为日本统治阶层“渡来人”就来自达斡尔民族老家吉林扶余一带。几千年前,他们有共祖,叫作扶余人。这是个马上民族,而且在中原史书里。扶余国是一个非常富裕的国家(汉书)《三国志》记载扶余国工农业,手工业非常发达;一些扶余国农业工具比中原更先进;而且,富裕到“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扶余人文化上,处在满蒙北部女真人跟满蒙南部突厥人之间。狼崇拜同样是扶余崇拜图腾。所以,作为扶余系后代的日本天皇,会认为自己祖先“天照大神”,是一头白狼(因为扶余祖先属于蒙古系。而蒙古神话里祖先就是“苍狼白鹿“;日本神话里的“高天原”,其实就是指蒙古高原,或者东北平原;因为事实上,东北平原地势比华北平原高七八十米;所以,你在东北看到云比关内要较低;这也是为什么日本对满蒙地区(东三省+内蒙古东部四盟)特别看重。二战时,甚至举国动员跟俄国死磕;甚至扬言“满蒙是日本国防生命线”;“宁弃本土,不舍满洲”;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二战轴心国战败时,不止是溥仪要逃到日本,天皇那时候也在东京有飞机,“要逃到满洲”目的地是“新京“;只不过,苏联先一部在机场俘虏溥仪;日本天皇这才打消逃亡念头;
很多人错误地以为二战时日本仅凭撮尔区区列岛单挑美国是自不量力;其实是你错了,二战时,不是日本单挑美国而是日本列岛+满洲+朝鲜半岛整个扶余系地区联合单挑美国;也就是所谓日本“大东亚共荣圈”;这也是为什么美国在登陆日本前要派出大量飞机轰炸奉天(今沈阳);电视剧《悬崖》里最后就有这个桥段;
今日之东北,实际上是东北亚核心腹地;谁占有东北谁就能称霸东亚;新中国“抗美援朝“没有东北四野38,39两个王牌“万岁军“,没有东北重工业雄厚基础,以当时“一穷二白“的关内省份,是非常难取胜;其实,韩国人也想构建“共荣圈”,这就是韩国提出“东北亚经济共同体”;

满族人来自哪里?-86.jpg
这种图看得更清楚

满族人来自哪里?-87.jpg

事实上,华夏始祖民族背景,古代乐府诗早已经给出答案:拿“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为例。你觉得这描述的是满蒙羌藏人游牧生活,还是农耕生活??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什么地方的天是类似“穹庐”一样的圆形。你去内蒙古或者东三省抬头看一下就知道;华夏古人为什么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说“天圆地方”;
当你在东北一望无垠的大平原上或者蒙古草原上,一站你就知道;因为你举目望去,那第一感官:天就是圆的,地就是方的;
这种感觉,你在群山林立地南方百越农耕背景地区是无论如何感受不到;

满族人来自哪里?-88.jpg
而大陆则存在着持续不间断的大规模人口迁徙。所以古汉语跟现在发音天差地别;
从基因图谱上,也能很明显看到这个演变。日本,朝鲜半岛,其实就是满蒙在海外的分支

满族人来自哪里?-89.jpg
现在很多人认为历史上匈奴,蒙古,突厥,鲜卑,柔然,女真等征服民族是说着不同语言,彼此毫无关系的不同民族,其实是错误的;其实,他们说的语言彼此都能听懂,是同一个民族的很多分支而已;
戎狄就是蒙古人的祖先,也是匈奴的前身,蒙古是匈奴的后代,一脉相承。《吕氏春秋审为篇》“狄人、猃狁(读音其实就是轩辕),今日匈奴。”《晋书北狄传》“匈奴之类,总谓之北狄。……夏曰獯鬻,殷曰鬼方,周曰猃狁,汉曰匈奴。”《北狄与匈奴》中说:“匈奴语言上的通则与蒙古语言上的通则,不相违背。匈奴、突厥、铁勒之俗又与蒙古同。近代学者一致承认柔然使用的语言是蒙古语,突厥语又同柔然语,柔然的部族皆高车,蒙古又是铁勒中土拉河北的部族。这样,从匈奴、鲜卑、丁零、铁勒、高车、柔然、突厥到蒙古,世代相接,世系相衔,是为一脉相联也。”


亚洲还有一个跟“华夏”一样的例子,就是日本;日本是满蒙地区的扶余人(渡来人),经过库页岛,朝鲜半岛对马海峡,登录日本列岛,征服日本本土农耕民族“倭人”,并把倭人当作农耕奴隶的历史;因为日本是孤岛,所以征服民族并没有大陆那么多,所以日本仍然保留着最起初的“华夏”文明形势,也正因为没有那么多支征服民族,所以最早的“渡来人“也就没有遭受到大陆上激烈的征服民族之间是征战跟替代。没有对手,这就是日本皇室能保证“万世一系“的原因;
日本天皇跟占人口大多数的倭人国民说的并不是一种语言。而是“鹤音“;天皇要通过武士阶层统治这些倭人农民。这些武士阶层是最低一等的贵族。他们可以对不敬的农民随意砍杀;是不是与中国一样???你可以把渡来人看作匈奴,蒙古,女真,羌藏。把倭人看作长江百越;那条对马海峡,就是长江;
登录日本的,有两支“渡来人”。一支是满蒙北部的女真系先民,他们经过库页岛,在冰封期登录北海道,在南下占据北日本,这就是“北朝”;另一支是满蒙南部的突厥系先民,经过朝鲜半岛,越过狭窄对马海峡,登录南日本。这就是“南朝”;最后,北朝获胜;日本的出云国,越前国其实,就是女直民族背景;而日本史上记载的女真人从满蒙造船出海,裹挟一群朝鲜人当作士兵企图登录日本,并在沿海侵略。其实跟大陆一样,就是后来的女真奴隶主想取代先登录的日本的女真奴隶主而已。只是因为日本海岸线太长,最终没成功;到了元代,新任奴隶主忽必烈又想再度侵略日本,替换掉日本国王,结果因为“神风”蒙古海军全军覆没,又没有成功;

但在日本的满蒙系统治者,很快形成跟满蒙老家南下中原政权一样的权力格局;就是天皇被架空,武人将军掌权;中国北方王朝无一例外都有武人掌权,架空皇帝阶段;韩信,英布之于汉。节度使,藩镇之于隋唐;北洋系军阀之于清;这种矛盾,实际上是面对大量农耕奴隶时,武士阶层跟皇权之间的矛盾;有大量耕奴,能过上奴隶主生活是这种矛盾的起因;而在满蒙本部,由于没有这种起因,所以生活在满蒙的征服民族内部,往往皇权跟武士阶层很和睦(比如辽,金,扶余,渤海国);千万不要以为满蒙羌藏所有人都想南下,都喜欢南下,都南下了;事实上,这些北方征服民族政权,在南下过程中无一例外都遭受过内部拒绝南下巨大阻力;北魏拓拔鲜卑政权南下,就是如此,内部八住国开国元老都明确拒绝南下;最后是皇帝好说歹说,承诺在黑龙江老家留一套办公机构,留一个班底。一些亲属留守。每年夏天要允许这些南下贵族返回老家避暑这才勉勉强强说服南下;这种反对南下情绪,一方面是认为生活在老家就已经很好,北方民族都怕热。马上民族喜欢喝凉水,一直到清朝满洲人都是如此(直到今天,东北人都喜欢冬天吃雪糕),而百越人喜欢喝热水;一方面是这些北方民族也害怕被百越强大的人口基数反过来渗透政权;这种对百越民族既歧视(因为他们是耕奴),又惧怕(因为他们人口多,更容易影响你)的情绪,一直延续到努尔哈赤;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努尔哈赤在建立后金国之后,是明确反对入关的。终努尔哈赤一生,他都不想入关;而且明确给出理由:就是女真国跟明国划关而治。山海关就是国界;努尔哈赤认为前朝北魏拓拔氏鲜卑跟金朝入关之后都走向衰亡,一旦入关最后要么被更北方同类替换要么被占人口绝大多数百越同化;因此女真国只要守住关外就好了。想入关的是皇太极;
努尔哈赤死后,皇太极才敢主张入关;入关之后,在满洲统治阶级内部,这种固守满洲,还是听凭融合的思想斗争一直存在到清末;最后,满洲统治者内部达成统一意见取一个折中方案。这个方案就是“首崇满洲”;换句话说,就是保留自己文化独立性;避免被人口众多的农耕民族影响。这就是“国服骑射”;封禁东北,禁止农耕民族进入;关键职位,满蒙人必须占一定名额;实际上,说满洲人排汉防汉是错误说法。努尔哈赤把小姑子都嫁给辽东汉人李永芳了。皇太极时期八旗骨干就是八旗女真(黑龙江 吉林女真),八旗科尔沁蒙古(今天蒙古东四盟),八旗辽北汉军(后来拓展到关外汉军);对于关外汉人,那是长期跟满蒙通婚的,康雍乾皇帝跟八旗关外汉军说话,那都是耳提面命,苦口婆心,当自己家看。所以,清朝退位以后,八旗汉军出身的东北汉人,认同大多是自认为是满人;
正因为日本统治阶层是这种扶余背景(扶余就是匈奴一个分支);这就是为什么日本战国时期家族徽章仍然叫“马印”。这就是为什么日本要参加世界匈奴后裔大会;要了解中国历史,现成有日本这么一个活化石;何况日本今天已经认定自己祖先“渡来人”,就是来自满蒙一带的马上民族扶余人;
儒家给平民洗脑就是有把这些血淋淋的现实给美化;事实上,儒家说的礼乐祭器“青铜鼎”,不是什么“象征九州统一“,那玩意是烹调人肉的。古代祭祀要用人肉
什么人的肉?农耕百越奴隶的肉,敌对国家首领的肉
平时和平时期,就收税(薅羊毛);打仗时,一开始是统治者自己上,后来减员太厉害。就让这些耕奴上。逐渐这些百越族有了政治地位,加上被新奴隶主赶下太的旧奴隶主融入这些耕奴,逐渐产生一个混合阶层,这个阶层叫“汉人”;而在混合阶层,农耕百越族人是最多的,所以,逐渐地,汉人就被成了少量失去权势的北方旧统治阶层跟百越耕奴结合体。逐渐被代称百越;这些百越农耕奴隶,自然不肯再重新被叫作百越这个歧视性称呼,所以他们干脆就喜欢自称汉人
越往南方的,越喜欢以汉人自称;而北方的满蒙,羌藏里,则逐渐把汉人当作一个贬义词;意思是“失败的前任奴隶主阶层以及耕奴的混合”;
二华北古代作为两种文明的交界地,不可避免得是文明碰撞的中心。这种地方,就会产生更多样的文明。这就是古代中原地区被周边看作“高级文明地区”原因;实际上,根今天小镇里人看纽约差不多。但是你能说纽约繁华,所以纽约是文明发源地??肯定不是啊
纽约只是一个交汇地,古中原也如此;不信你可以看看今天。河南仍然是东西南北陆陆枢纽。这种四通八达的地方,在古代便于交流,便于运兵。所以,满蒙羌藏等民族定都多定在交通要道枢纽。隋唐定西安,满蒙定北京
二十四史里是没有一个叫汉族的民族的。古代只有汉人 没有汉族。什么是汉人生活在中原文明交汇区的就叫汉人;古代自称汉人相当于今天自称纽约人。但是汉人绝对没有什么“纯种”,“纯汉”。正如不可能有什么“血统纯正的纽约人”一样
蒙古人非常实事求是,非常实在。他们意识到这一点,才把生活在中原的女真人,色目人,蒙古人,百越人统一归为汉人;反把长江以南的区域,归类为南人;因为在蒙古眼里,这两个群体压就是两个民族;
到了明代。南北榜案实际上就是这种南北矛盾想体现。朱元璋想重新民族融合,但南人根本容不下汉人。在科举考试上抱团玩地域主义。这才闹到朱元璋。也只能找朱元璋
因为朱元璋是安徽凤阳人,位置正好在中原南部,长江以北。不南不北。南人看他像南方人,他又说凤阳方言。凤阳方言又是北方话;朱元璋自己也认为自己是北方人;于是干脆大笔一挥,今后北方一个榜,南方一个榜;
到了清朝就很像美国共和党了。清朝由于是东北人执政,因此坚决执行北方优先。满洲皇帝规定,祭天,祭孔只能使用北方汉人生员而且对省籍还有要求必须是山东河北山西河南四省生员;当官也是能用北方人籍用北方人;从田文静,到袁世凯,山东,河南,河北,东北,西北基本贯彻始终;就算到了清末,用的湖南人,也有“南方人当中的北方人”之称;淮军其实也是北方人;南人清政府也用,但不用在实权岗位;让他们去搞理论,当秘书;但廷臣疆帅。基本清一色北方人;
清朝这么用人是很有远见的。康雍乾三朝,早对南北方人有过论证;就是“南人畏威,北人怀德。满洲忠直,西北气锐”;所以,清朝的国家分工对不同地区,不同人,截然不同:满蒙人具有开拓精神,多谋善断,骁勇善战。让他们开疆拓土;西北人尚武,凶狠,是优秀兵源,给满洲人配合作战。和平时,充当“国民警卫队”角色维持治安;华北人厚重,让他们理民,当民政官;江南人战斗力不行,让他们种田,干手工艺品;各司其职
你可以理解东北,西北为红色区域,长江以南为蓝色区域。华北是红蓝杂交的紫色区域;
这个紫色区域,就是古代汉人;
而随着东北 西北不断南下,古代汉人有一小部分,迁移到长江以南的百越区域。逐渐作起百越区域的文化骨架;这就是所谓“衣冠南渡”;
学过一点古文基本常识都都知道。“衣冠”单指当官的,不指老百姓;所以“衣冠南渡”其实就是前任奴隶主带着自己的一点私兵被打到南方去了。老百姓是不可能跟着“南渡”的,蒋介石带着200万国军逃到台湾就是最近一次所谓“衣冠南渡”;大陆4亿人可并没有跟着他一起逃;不要以为南方庞大的长江流域百越族都被消灭了。事实上,直到孙权还在年年用兵围剿百越中的一支“浙江山越”;因为百越繁殖力非常强。即使孙权年年用兵,也根本就剿不完;为什么《汉书》里称呼苏南为吴越,浙江为山越,福建为瓯越,广东为南越;为什么越南画地图,要把长江以南都画进去
知道越南这个国名是什么意思??就是“百越之南”;哪里是百越不言自明;
但是,北方人再南迁也只是一小部分,改变不了百越族庞大人口基数;北方的基因,仍然淹没在南方庞大的百越族人口当中。这个过程,就是所谓“汉化”;
实际上,中原一带,就是北方游牧渔猎民族与南方百越农耕民族之间的交界;北方奴隶主,征服长江以南的百越族耕奴。俘虏到中间区域黄河流域;这个区域既能离满蒙,羌藏近,方便补充兵源。又离长江流域近,方便补充耕奴;这就是为什么,自古以来所有北方王朝都要在北方老家偏南一点建都的原因;不是因为什么南方温暖,也不是因为什么南方富庶。而是因为人多,人多意味着奴隶多;奴隶多意味着自己可以过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舒服的奴隶主生活。就跟大英帝国对殖民地人民一样;难道英伦三道不舒服?舒服啊。但你不南下,永远当不了奴隶主,这就是历史原因;而这些奴隶主有了更多耕奴以后,从此养尊处优 丧失战斗力;久而久之就被自己老家还没有“吃到甜头”的,仍然保持战斗力的同类打败,这就是改朝换代;
所以,一旦这些征服民族入主中原,过起来了奴隶主生活,他们一般就会给自己起一个“汉姓”;汉姓怎么起呢。就是把自己多音节的姓氏快读,比如独孤,快读就是窦;耶律快读就是辽,或者刘;爱新觉罗,快读就是金,艾,肇;完颜就是王;钮祜禄就是郎;奄息,就是安;所以 你会发现,在满蒙文化背景的东三省,姓艾,姓王,姓安,姓金的特别多而在其它地区则少见;
为什么汉姓后来都是单音节的呢。因为古代百越语就是单音节;事实上,他们再奴役百越之时 也在受百越影响;而这些北方奴隶主入主中原,自己最大敌人自然就是时时刻刻想跟自己争耕奴的同类;所以,他们会在语言上逐渐向百越单音节靠拢。由多音节的满蒙羌藏语,逐渐杂糅单音节百越语特点。形成“协和语”,这种协和语就是“官话”;
他们也会在写历史时,极力抹黑想跟自己争夺资源的同类;把对方叫作:奴,酋,虏;所以,荤粥成了匈奴;
但当战场上,碰到他们同类时,他们仍然免不了战败被俘的命运;
或者干脆认一个远古无法考证的祖宗;唐认李耳当祖宗;

所以,你会看到南方人,北方人长相不同,因为根本就不是同一个民族;只是大家语言一样而已;
为什么长江以南各省一说起家乡方言,互相之间都听不懂,隔省根本不能交流;甚至隔村都无法正常交流。就是因为他们的方言实际上就是百越语。长江以南曾经有几百个百越部落,一个部落一种语言;浙江,福建一带童话故事“labulasha“跟缅甸,泰国居然一样,你自己想想为什么
历史真相往往是非常残酷的;
匈奴本名不叫匈奴,而是“荤粥”,“熏育”,“鲜于”;发音就是“轩辕”
事实上,轩辕就是入主中原的匈奴
匈奴就是还没有入主中原的轩辕;
其实,本来就是一个民族;
几千年以后,这个名字又出现在一位入主中原的满蒙统治者身上:他的名字是“玄烨”,年号叫“康熙”;
古代《说文解字》里,记载得很清楚,第一个井田制华夏奴隶国家叫“周”,读音是“孟渚”;几千年以后,又一个同样名字的政权南下,再度入主中原;他的名字叫满洲

说我胡说的,只是你书看得少
如果你有一点基本音韵学知识应该知道越往上古的汉语。发音越跟蒙古语保持一致
之乎者也兮这些语气助词,现代汉语已经消失
但在蒙古语中今天还有;
祁连山。祁连是什么意思大多数人不知道
祁连就是蒙古语“天”;汉字的发明就是匈奴部落的部族徽章“马印”。把马印刻在龟甲上,就是甲骨文;殷商是东三省入主中原的游牧民族,当然会把这些甲骨文带入中原;
而所有甲骨文都在长江以北,东北,华北最多;长江以南一块甲骨文都没有;不仅没有,而且农耕百越民族长期处于受奴役地位
没有文字,只有语言;文字是只有奴隶主才有的;文字被发明出来就是记载祭祀跟刑杀的;而农耕百越民族没有敬天习俗,但这些征服民族有;
历史本来是什么样的,其实一直很清楚
只是有人不愿意承认;
殷商人的发型。《史记》记载得一清二楚:“总发置顶,脑后垂辫”。跟女真人别无二致;其实,殷商人从辽河流域南下中原,就是几千年前皇太极带领满洲入关;

满族人来自哪里?-90.jpg

满族人来自哪里?-91.jpg
殷商社会的族群属性,通过古文献和传说也能窥见一二。《诗·商颂·玄鸟》说:“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史记·殷本纪》说商族的祖先为契,契母简狄是有巢氏之女,帝喾次妃(按此为后来附会),“三人行浴,见玄鸟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与满洲始祖传说非常相近,三仙女沐浴,佛库伦吞食神雀带来的朱果而怀孕,生下满洲始祖布库里雍顺。不仅满洲如此,在满洲地区其他的古民族都有来自始祖卵生的传说。扶余和高句丽都有类似传说。从这里,我们也能发现商与后来的满族的文化相似性;
玄就是黑,玄鸟就是乌鸦;在满蒙民族以及其支系日本神话里 乌鸦就是“灵魂引导者”。这点在很多日本动漫中都有提及;顺便一提:日本富士山其实就是满蒙长白山一个支脉;二者在海面底下是相连通的;只要长白山喷发,富士山必须喷发;这就是日本人年年都要耗费巨资到长白山考察地质原因;这些日本考察人员比韩国人更绝,他们直接拿日本历代天皇名字给长白山13峰命名;最高的一个被他们命名为“大正峰”;

满族人来自哪里?-92.jpg

满族人来自哪里?-93.jpg
事实上,《龙珠》里的战斗民族赛亚人原型就是女真;你看鸟山明给设计的服装就知道;不是汉服,而是满族传统服饰旗装;赛亚人人口稀少,在濒死时会变身成超级赛亚人(正如女真人口稀少;女真历史上在两次濒临亡国灭种时,突然出现一位领导人,带领他们反杀契丹,以及明国);每1000年才能出现一位超级赛亚人拯救族群;也与女真传说里每几百年鶻鹰就会出现一只极大者,带领族群走出困境相似;贝吉塔行星被设定成一个“战士王国”;正如满清国号“戴青”意思“战士之国”;而孙悟空跟贝吉塔则分别代表女真的两面民族性格“开朗,天真,乐观”跟“凶狠暴戾残忍”;

满族人来自哪里?-94.jpg

满族人来自哪里?-95.jpg
满清官帽:

满族人来自哪里?-96.jpg
你再看看日本武士“月代头”。其实就是把满洲人后面的小辫子作为发髻给挽到头顶;因为日本统治阶层“渡来人”就是登录日本的古“满蒙系先民”;这就是为什么日本人一直主动跟满蒙套近乎;日本人推崇隋唐,因为他们认为隋唐是满蒙鲜卑人殖民中原的满蒙老家政权,所以天生有亲近感;忽必烈渡海打日本,日本却仍然亲蒙古极度崇拜成吉思汗;清灭明,日本德川幕府将军吉冈对清朝皇帝那叫一个跪舔。尊称康熙为“上国圣人”。康熙语录被他编辑成册,以《六谕广训《为名》。印发日本全国。盛赞:“实在是万世不易之金言”

满族人来自哪里?-97.jpg
最近考古考到黄帝是满蒙南下的游牧民族,又不敢再往下考了;再考下去“汉族祖先是农耕民族”这个定论就要被推翻;
其实 人家司马迁《史记》早就告诉你黄帝是游牧民族了;
《黄帝本纪》:“黄帝名轩辕,以师兵为营帐,迁徙往来无常处。”
这就是游牧征战民族居无定所,以军事征服抢掠为主业的真实写照;
而在中国研究文史的,大都是百越农耕地区的,他们就算心知肚明 又怎么可能承认自己祖先是给黄帝征服,奴役的农耕奴隶呢

PS:有人不明白为什么汉字实际上并不是今天“汉族”发明的。那我告诉你原因:
众所周知汉字是甲骨文演变的。那么甲骨文是哪来的??是“马印”。马印是谁的??是荤粥的。日本因为是匈奴后裔,所以日本一直到战国仍然把家族徽章称为“马印”。今天日本也一直参加世界匈奴后裔大会。认为自己是匈奴后裔。

满族人来自哪里?-98.jpg
那么,马印在哪里有?满蒙。满蒙是匈奴起源地。其实汉字来源很简单。就是一开始在北亚有1000多个匈奴部族。每一个部族都有一个家徽。每个家徽象征着一种意义。然后,把这些象征着不同意义的家徽刻在兽骨上,以表示不同意义的语句。这就是甲骨文。甲骨文随着满蒙游牧民族殷商南下。就把甲骨文带到中原。这就是为什么今天考古发现甲骨文在中原以外的地方就是在匈奴故地为最多。而长江以南一块甲骨文也没有原因


那么,这些甲骨文上刻的字。读起来是多音节还是单音节的呢
答案是一开始是多音节。由于国民逐渐被繁殖力强的百越族逐渐占据多数。于是古汉语逐渐单音节化。这就是为什么像《尔雅》,《尚书》这种上古汉语书籍你用现代单音节汉语读完全读不懂的原因。因为你用现在的钥匙打不开几千年前的锁;
但是,德国汉学家反其道而行之。根据《说文解字》里面对古汉语的注音,读《尔雅》就能形成连贯的句子。但是一读起来发现,古汉语发音跟蒙古语极为相似。然后他又去查蒙古词典。发现上古汉语非常接近古蒙古语。用蒙古语解读上古汉语顺水推舟;意思也完全明晰
而为了与多数人口的百越族国民发号施令。身为奴隶主却也是少数派的统治者,不得不在自己原有语言基础上,进行单音节化发音。不然百越族国民说话都是单音节的他们如何听得懂?英国殖民香港,总督为了跟香港下属沟通他也得给自己起一个中文名“彭定康。一个道理;
所以。为了统治中原,李世民也给自己追认一个中原名人祖宗;刘渊这个匈奴人为了统治中原要追认自己先祖是汉武帝;这种事在蒙古西征时期并不少见。少数蒙古武士要统治被征服的国家,必须在名义上一定程度跟这个国家建立起联系;
这个汉字多音节到单音节化的过程,是非常清晰:比如
独孤这个鲜卑姓,起一个中原汉姓就是快读成“窦”;
耶律就是辽;
爱新觉罗。如果重音在艾,那就是姓艾;如果重音在新那就是金姓;如果是觉罗那就是姓肇。比如带领中国男足进世界杯那届国足队长肇俊哲。他本姓就是爱新觉罗;慕容就是穆;公孙就是孙;长孙,就是查;叶赫,发音在前,就是叶;发音在后,就是那
还有一些满蒙姓氏,比如宇文,慕容,公孙,长孙,这些由于是固定词。所以有的沿用至今;
举个例子。慕容这个姓,其实就是“木兰”。读音是Morron。意思是“猪”。鲜卑这个词也是“猪”。狩猎民族认为野猪非常勇猛有神力相助。所以特别崇拜野猪;
事实上,在古代北方。野猪一直被各族人民崇拜。比如秦二世,叫胡亥。秦人民族背景是匈奴的一支,叫犬戎。这个民族不种田,史记记载秦人“以狩猎征战为业,不事农桑“;正因为秦人这种犬戎背景。一直被其它6国视为野蛮人;秦王族里有一支大姓叫“奄息”,其实就是女真“爱新”;有人不解:“你在瞎扯淡吧??女真人在东北,怎么会跑到西北去呢”;那我问你,契丹人也在东北,为什么会有西辽??答案简单。被打过去的;还有,准噶尔蒙古,为什么会在中亚
蒙古老家都是跟满洲人一条裤子,准噶尔蒙古这个桀骜不驯的蒙古分支只能被逼到中亚去另起炉灶;
正如你能看懂韩国人汉字写的史书,但你却听不懂他们说话一样;如果现代人穿越,八成是听不懂秦人在说什么。因为你能看懂秦人写的书,但却未必能听懂他们语言;要想了解秦人民族背景非常简单。你会发现秦国贵族姓氏,名字非常奇怪;你拿着他们奇怪的姓氏,到匈奴,鲜卑,突厥,蒙古,女真姓氏里找,你就能发现每一个都能找到对应的;
秦二世叫胡亥。其实是蒙古语发音:胡是呼和。呼和意思是“蓝色”,蒙古语义蓝色代指天。亥就是猪(蒙古语称呼猪发音就是亥)。胡亥就是天猪。野猪在古代象征着战无不胜,是最尊贵的。所以,天猪就是天子;“鲜卑”的意思,也是“野猪”,鲜卑头是容貌俊美的鲜卑人最喜欢的腰带扣。其实就是金属野猪头;汉武帝刘彻,小名叫“彘儿”。彘就是“猪”;古代有猪称号的绝不是一般人;只有尊贵地位的人,才能有猪称号;这个猪不是白白胖胖的家猪,而是浑身漆黑,皮肤硬如钢铁一样的野猪;在满蒙地区出土的“猪鸟尊”,是象征天子权威的;猪是地上最勇猛的动物,而鸟则象征着天;女真人自己的神话,内容就是女真祖先是一只鸟,这个鸟就是“乌”;“乌”就是乌鸦,在女真人眼里,乌鸦是“灵魂引导者”。在家门口里索伦杆祭祀乌鸦,这种女真习俗一直延续至清朝;说句题外话,日本因为跟扶余系是同源,所以在日本文化中乌鸦也是“灵魂引导者”;
那么,象征天子权威“猪鸟尊”。实际上是代表了天上最伟大,与地上最强的两种动物;
鸟象征祭祀 宗教;猪象征力量,权力;合在一起,集祭祀跟王权在一身,就是天子;
猪鸟尊,是在野猪背上,停着一只乌鸦;
这种对猪的尊崇,一直延续到近代;努尔哈赤名字就是“像野猪一样勇猛”之意;
但是,在百越族耕奴眼里。对猪跟乌鸦就没有那么尊崇了;原因也很简单。猪鸟象征着奴隶主;哪里有猪鸟尊哪里就有奴隶主的欺压;所以看到猪鸟,就胆战心惊,生怕下一皮鞭抽向自己;所以,百越人眼里猪是卑贱可憎之物,象征着奴隶主之威压,虐待;而乌鸦则象征着死亡。因为在那个年代,奴隶干活怠慢是真会被奴隶主处死;所以,在百越人看来,猪是面目可憎之物,乌鸦是不吉利之动物;慢慢的,由于百越背景的人口占据汉人越来越大比重,这种看法逐渐变成差不多全体汉人看法;
因为野猪地位如此尊贵,所以经常被奴隶主当作神物拿来殉葬;佩戴野猪獠牙,象征勇猛无畏;考古里最可笑的一个误读,就是这个“勾云器”;被江南考古学界解释为“云”。其实这玩意不是云,就是野猪獠牙;因为他们文化里野猪是不洁之物,他们不会往野猪那方面想;又自发地对古代文物有一种莫名崇拜感所以解释为云;

满族人来自哪里?-99.jpg
还有,一个被江南史学界误读的东西就是“饕餮“,这个图案刻在青铜器上;被解释为神兽;其实,这哪里是什么神兽。这就是带着獠牙的野猪脸;只不过在百越底色的文化里,猪是令人憎恶之物,断不会把他们心里神圣的文物往野猪身上联想;

满族人来自哪里?-100.jpg

满族人来自哪里?-101.jpg
野猪在古代是非常神圣的动物,统治者喜欢以“猪为名”,佩戴玉器喜欢雕琢成野猪牙形状,统治者陪葬,甚至喜欢以一整头野猪殉葬。很多满蒙背景墓葬里,墙上都挂有野猪獠牙;墓主人身边有整副野猪骨架;
甚至他们生前居住的房屋,宫殿,都是野猪脸形状;两边飞檐,就是野猪獠牙;

满族人来自哪里?-102.jpg

满族人来自哪里?-103.jpg
在满蒙民族背景文化里,野猪可是神物。他们认为野猪是最勇敢的生物,永远无所畏惧;就连一只幼小的幼年野猪也敢于向比他大很多倍的敌人勇敢发起冲锋;所以,满蒙扶余背景的日本,才喜欢“猪突”冲锋
其实,模仿的就是野猪;而且,在日本十二生肖猪不是中国白白胖胖的家猪而是野猪形象;就是因为日本作为一个独立孤岛,更少受大陆人口结构改变影响,所以更多保留满蒙奴隶主爱好之原始形态;同样,在日本12生肖里,是“犬”,而不是“狗”;犬跟狗可不一样。犬是有体型大,在前臂上多一个手指;这个手指是爪有战斗能力,犬起初是作为奴隶主看守,抓捕农耕奴隶的;而狗是被训话的犬,而且有贬义;百越农耕民族给野猪去掉獠牙,给犬改成狗,本质上对象征奴隶主权威可怕之物去威胁化以便于自己心理上能接受;
而且,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十二生肖里,有日本列岛没有的动物,比如“虎”;这是很罕见的;因为在其它国家12生肖通过会根据本国固有动物进行部分更改;唯独日本没改;这很可能是“渡来人”登录日本以后,仍然沿用满蒙地区动物所致;

满族人来自哪里?-104.jpg

满族人来自哪里?-105.jpg
日本本土有一种舞蹈“阿波舞”,这种舞,很多人看不明白是干什么;甚至有人觉得是“农民在庆贺丰收”时所跳舞蹈;但是后来,又觉得不对,因为二战时,日军经常在攻陷城池时,跳这种舞蹈;其实,这不是什么庆农民丰收,而是古代满蒙羌藏等征服民族模仿野兽在埋伏在草丛,匍匐前进,撕咬猎物,捕获猎物;你看动作分解就知道;古代,据记载,鲜卑军队南下攻下城池以后,入城式就会跳舞蹈;战争开始也会跳;就是“兰陵王入阵曲”;这种杀戮民族如鬼魅魍魉一般像野兽舞蹈是百越农耕民族晖之不去梦魇(这个舞蹈步伐是向两边扩,呈“虎步“这种野兽很可能就是满蒙鲜卑虎也就是东北虎);
顺便一提:为什么会有十二生肖;十二生肖来自哪里。其实,十二生肖来自满蒙“动物崇拜”的萨满教;只有满蒙这些征服民族有强烈动物崇拜,农耕百越族则没有;所以,越往长江以南越没有饮食禁忌;喜欢吃各种野味;到了广东,更是热衷各种野味比如蛇(蛇羹),鼠(田鼠);而拥有满蒙文化底色的东三省,北京,河北北部一带则基本不敢吃各种野味;
尤其是东北地区,更把狐黄白柳灰视为“仙”;这就是萨满教信仰“万物有灵”之遗存;

满族人来自哪里?-106.jpg

对野猪的崇拜,已经深入骨髓;以至于这些奴隶主要以猪为名(秦二世胡亥、汉武帝刘彻小名彘儿、努尔哈赤),建造并住在野猪形状房子里,佩戴野猪獠牙,死后殉葬要野猪,墓室墙上挂着野猪獠牙;对野猪这种崇拜,随着多个征战民族内部统一,被推向登峰造极,其结果就是诞生了一种可怕的动物----龙
对野猪的崇拜,诞生了“龙”。最早的龙,就是诞生在轩辕黄帝老家满蒙地区的“玉猪龙”;这就是赤峰玉器红山文明;为什么龙形象是猪吻??因为,一开始的龙就是野猪头;看那口上獠牙,背上鬃毛;这就是野猪;野猪崇拜,跟满蒙北部地区女真祖先同时具有的蛇崇拜融合成一条蛇形龙;

满族人来自哪里?-107.jpg

满族人来自哪里?-108.jpg

满族人来自哪里?-109.jpg
而在满蒙南部突厥系先民地区,野猪则跟狼融合在一起,形成另一个形象“狼形坐龙”;

满族人来自哪里?-110.jpg

满族人来自哪里?-111.jpg
最后,北部的女真先民打败南部突厥先民,正如女真金灭了契丹辽。于是,两种龙融合,成为“猪首,蛇身,狼足”的现代龙;

满族人来自哪里?-112.jpg
狼形坐龙,除在满蒙区域外,就是隋唐比较多;因为隋唐统治者,就是鲜卑背景;金朝灭北宋,入主中原,自己东北老家就被蒙古占了;失去老家的金,立刻国力衰亡;隋唐鲜卑集团入主中原,老家顷刻就被高句丽占了;所以,隋唐才会数征高句丽。因为失去东北老家的南下军事集团,都免不了覆亡命运;正如失去东北老家张学良17万东北军一样,短短14年,就在关内战场上损失殆尽;

最早的龙,可不是什么象征“吉利“之物;龙一开始的意思,就是奴役跟征服;当龙身上集齐了猪头,鹿角,蛇身,狼足。也就意味着多个征服民族内部已经趋于整合统一,正如统一蒙古各部的成吉思汗,统一女真各部努尔哈赤,统一鲜卑各部的北魏拓拔;他们接下来要干的,就是重新南下掳掠百越族耕奴。这如何能让百越人不害怕;所以,打着龙旗的,清一色都是满蒙鲜卑背景;正如满洲人打着青龙旗入关一样

满族人来自哪里?-113.jpg
龙,象征着征服,奴役;本来是令被统治者百越害怕的;但当这个打着龙旗的统治者,突然赶上一位或几位,不那么暴戾。而是慈眉善目,轻徭薄赋,不那么虐待百越族耕奴,而且待他们如“春风般温暖”的呢
这种时候,百越族耕奴眼里,象征着征服跟奴役的龙,也似乎不那么可怕了反而喜庆起来
当以龙为象征的君王,不再那么虐待奴隶时,他的征服力量,反而对奴隶是一种保护;于是,在遇到零星几个爱民如子“明君后,越来越多喜欢起龙来;龙这个图腾形象,逐渐由面目可憎的征服者,奴隶主,变成象征吉祥如意保护神;
但是,在奴隶主那里。“龙”本来就象征着征服跟奴役所以正式场合“龙”是非常威严非常可怕的;“龙“象征着“统治跟力量“;清代的“龙”仍然如此;

满族人来自哪里?-114.jpg
清代    龙图 133.2cm×277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远不是像民间那样喜庆

满族人来自哪里?-115.jpg
为什么龙形象,会有如此大演变。在民间,由面目可憎恐怖形象,变得越来越喜庆??
这其实是农耕百越民族对于自己命运的一种抵抗到接受的合理化过程;因为这些北方来的“野蛮人”力量实在是太强大,百越民族无法抵抗。因此,便会通过改编,编排把现实重新改编,以至于能让自己接受。过自己心里这道关;百越民族这种自我心理暗示,自我改编,自我催眠的心理。基本贯彻始终;这种改编 需要一个宗教依托,这就是儒教;
儒家分两派。一派是直接为统治者奴隶主服务的。在山东(山东跟东北一样自身就是东夷背景)。这派是源头,你看孔子弟子基本都是直接为统治者服务;一派在江南(这派是百越背景。是支流。更多是逃倒江南的被打败的北方旧奴隶主跟江南当地百越农耕民族背景官员意识形态结合之产物)。这派则比较自我矛盾;因为他一方面要师承山东源头那派一方面还要照顾当地百越民系情绪;所以,江南那一派系儒家更多倾向于理论改造。为了照顾到当地百越民系情绪,他们会把北方嫡传的那一派加以改造加工,以能够使当地人接受;根山东那派更倾向于进入体系作官不同江南那派更倾向于理论改造跟影响舆论;这就是历朝历代政权都喜欢用山东儒士作官;而江南则成为“江南复社”的土壤;其实,江南儒家“官本位”思想并不比山东少只是他们擅长搞自媒体加上南方百越背景人口众多很容易造出对自己有利之舆论而已;
出身匈奴的轩辕黄帝(其实,轩辕就是荤粥,发音完全一样),被改编成自己人;特别恨乾隆皇帝,于是乾隆皇帝在江南文人写的书里,被编排成汉人私生子(还是浙江海宁陈家的私生子,你看,乾隆被改编成他看不起的江南私生子,这多解恨);雍正被改编得更多,什么血滴子,什么死时无头,什么跟弟媳乱伦;这种改编习惯,今天在一些南方媒体上,仍然存在;比如很多东北好人好事,在南方自媒体上,报道时会自动给你抹掉东北籍贯,再冠以一个南方地名。让观众以为他就是南方人:比如黑龙江齐齐哈尔满族教师张桂梅,在南方媒体上被改编成云南最美教师;辽宁锦州满族李文亮,成了武汉医生李文亮;黑龙江加格达奇救火烈士刘代旭,成了成都救火烈士刘代旭;黑龙江勇斗恐怖分子的单连波,被改成“重庆汉子单连波”;东北人丛飞,变成“深圳歌手丛飞”;哈尔滨救人美女成了杭州最美女大学生陈婧琦;而且,改编随着好恶可以达到随时随地切换;比如一个东北人在福州见义勇为,被定性为见义勇为时,福州自媒体就会说是他是“福州赵先生见义勇为“;没过两天,定性改为故意伤人。于是当地自媒体又该成“一东北男子赵某在福州故意伤人”;如果实在改不了的就以“中国“二字代替。比如东北乒乓球世界冠军,号称“六边形战士”马龙,在媒体上被抹去东北籍贯,改成“中国马龙”,而对于广东人苏炳添,一般不叫“中国飞人” ,而叫“广东飞人”;

满族人来自哪里?-116.jpg
正因为这种百越农耕单一民族背景,所以,至今南方媒体以广东,浙江等省份为例,仍然喜欢首先强调省籍。先说他们是南方哪里人,然后,再说他们是中国的;而在前面已经提到过,因为汉人里百越民族占比会越来越多。所以,汉人这个概念,慢慢地就由“南北民族混合体”,逐渐演变成“百越民族之代称”;因此。在近代清末由江南地区史学界才会将汉人定性为农耕民族;而由“南北混合”时期发明的各种文化,也自然都被解释为南方所有;尽管长江以南一块甲骨文也没有;在北方人思维习惯里,先后顺序为“中国-北方-xx省-xx村”;而在南方正相反,在南方思维习惯里,先后顺序为“xx村-xx省--南方-中国”;所以,在古代,甚至北宋时期,评价北方人是“有国无家”,而评价南方人经常是“有家无国”;所以,在汉代,北宋,元清等大一统时期;多喜欢任用“有国无家”的北方人;而一旦蒋介石这个江南人上位,就会以他江南老家为核心处处为老家谋取利益。比如蒋介石为了搞“大上海计划”,直接搬空武汉的证券机构,又调用四川的税收贴补浙江,上海;在“七七事变”之后,蒋介石又搬空天津证券金融机构;这些都是江南地区百越背景体现;

满族人来自哪里?-117.jpg

满族人来自哪里?-118.jpg
因为改编,仗着百越庞大人口基数形成难以置信的传播效应。甚至反过来相信谣言得人多了反而真假难辨;这种舆论影响力,最后强大到反过来影响权力,甚至影响事实真相。其登峰造极的,就是诞生“江南复社”;这个诞生在百越腹地江南的一个江南籍退休官员的文人机构,居然可以随意编排时事历史。就连皇帝都得怕他们三分;但是因为这些百越背景的编排故事写得太多,于是诞生大量难辨真假的二手历史;比如,《三国志》记载到,在蜀亡后,魏国司空张华跟蜀国史官陈寿商量,修三国史;其中,由北方人组成统治阶层的魏人国,蜀国人都有各自现成史料,稍加整理《魏志》跟《蜀志》就修完了;唯独《吴志》难以成书;因为什么呢
因为吴国核心地区江南官方,民间修的私房历史太多了。仅仅吴国民间修的史书,就多达20几种。而且在关键事件上,说法大相径庭;而且是怎么给吴国贴金就怎么编排;
东吴还开创了一个统治者自己亲手改历史先例;以前史书要如实记录皇帝一言一行,皇帝无权观看,更无权修改;而东吴一把手孙权是第一个自己亲自动笔改自己起居住的;
大概相当于后来另一个江南领导人蒋介石自己写日记;
正因为江南这些私房改编历史丛书太多,魏国司空张华决定,把吴地自修史书归为“秽史”,并全部销毁;由陈寿重新考察吴地,整理资料最终才重新修成一部《吴志》;
大家都知道,其实三国演义里。吴国使者是最喜欢玩文字游戏的。吴国使者出使蜀国,出使魏国。也非常喜欢编排对方,而且是主动挑衅。一旦对方不能应对,吴使便洋洋得意,自以为“重大外交胜利”;这种习俗,表现在今天,就是海量的浙江,福建,广东自媒体,每天要编排大量私房改编历史。挑几个著名的比如什么“南宋全世界GDP第一“,“明朝诞生资本主义萌芽”,“明朝因笑冰河而亡”;此外,由于百越农耕民族对北方满蒙羌藏民族征服记忆的恐惧,在很多南方自媒体上,你都能看到黑北方各省的文章。黑河南,黑山东,黑陕西,黑山西,黑内
当然,对于满蒙老家东三省,那更是不能客气。如果你注意观察,会发现在一些江南,岭南自媒体上,黑东北那用词,已经跟骂日本别无二致;这种情绪,与满蒙跟百越历史关系导致的心理芥蒂很大程度相关;

花木兰。其实不姓花; 他就姓慕容。木兰是后人(多半是汉人不明就里的讹传)。木兰家也不是什么平民老百姓,而是跟着北魏拓拔氏从龙入关的武士阶层。是不是听起来有点熟悉
对,实际上满蒙民族入关无数次,并不止是元清
那么木兰家不是平民,那是什么呢
就是类似八旗的武士!因为自己肩负武士阶层职责,才会“军书12卷,卷卷有爷名”事实上,马上民族都喜欢以“八”作为军事组成机构,北魏有“八柱国”,契丹有“八部“,满洲有“八旗”;“八”分别代表头(中军),两翼,两个侧翼,两爪,一尾;其实是一种围猎阵型。展现一只展翅捕猎的雄鹰形态;蒙古,女真都存在“鹰“崇拜;
有人说,那你怎么解释匈奴鲜卑满蒙今天都没了
怎么可能没
征服民族有一个特点。就是只以最强的那个部族之名自称;
当荤粥强大时,其它女真,蒙古都自称荤粥;
当蒙古强大时,居住在境内所有女真都自称蒙古;
当女真强大时,蒙古人也自称女真;
所以,你别看国号改了又改。其实还是一群人
我为什么认为隋唐是鲜卑政权。很简单,唐书清清楚楚记载,李世民家祖先是北魏八柱国之一。这个位置只有出身鲜卑人才能坐上;
而且,李世民跟突厥可汗对话全程突厥语。《新唐书》记载。李世民跟突厥各部可汗一起围猎,“无所间之”(完全打成一片,不分彼此);而且,李世民废太子李承乾,《新唐书记载他“髡发“(剃发),弁服(着胡人军装),“擎狼头旗“(突厥军旗),日“呼和”围猎(“呼和“就是游牧民族围猎时喊的冲锋口号);闲暇时,与手下武士围坐篝火,“抽弯刀”(突厥弯刀),“割灸引酒”(烧烤);因为李承乾坚持突厥族习俗,不愿更改,李世民多次批评之后被废黜;
第三。李世民身边全部是突厥鲜卑人。尉迟敬德(突厥人),长孙无忌(鲜卑人),秦叔宝(鲜卑人),阿史那杜尔(突厥王子),程咬金(突厥人);
不信自己去《唐书》挨个看他们出身背景;
难道李世民这么一个鲜卑人跟一群鲜卑人突厥人在一起,不说突厥语说的是汉语;
第四,李世民爱马“昭陵六骏”,名字是李世民亲自起的。6个名字无一例外清一色是突厥语;马也是突厥种;
分别名为“拳毛騧”(突厥语,一种高级军事将领官号)、“什伐赤”(波斯语“赤之马“,其实就是中亚“赤兔“)、“白蹄乌”(突厥语“王子“)、“特勒骠”(突厥语。一种突厥汗国高级官号)、“青骓”(突厥语“天之马“、“飒露紫”(突厥语“勇健者“;
第五,唐初第一批刺史,清一色是鲜卑,突厥人。如果是带有百越背景的“汉人”,绝对不会信任异族到这种地步;
这些充分说明,李世民第一母语是突厥语 而不是汉语;
李世民,其实就是从蒙古高原南下的另一个“乾隆”;
是不是有要拿“胡无人,汉道昌”说事了??
其实这个就容易想明白:这个汉是指中原,不指民族。胡是意思就是敌国;跟你今天喊“中国必胜,洋鬼子拉跨”一样;康熙打准格尔蒙古,诏书里也是一口一个“夷狄”,“胡虏”;
是不是有要说李世民写过汉诗所以肯定是汉人?
别急。乾隆一辈子作4万首汉诗。他是不是汉人??
清末修清史稿时,用的就是汉字。如果再过1000年,后人再看汉字记载中的乾隆皇帝,就跟你现在通过《新唐书》去看李世民一样
一定觉得他100%就是个汉人;但是乾隆比李世民厉害;他其实早就预料到后世会使用汉字修《清史稿》;于是,乾隆在他活着的时候,组织大量人力,物力。修了一部用满语记载满洲入关史的史书。这部史书完全脱离汉语语境叙事
从满洲人的视角,以满洲为中心,记载清史;这部书,就是《满文老档》;
由于清朝退位以后,南京国民政府研究历史的大多根本看不懂满语。所以,也没办法解读
直到1990年代,美国满文专家亲自到北京图书馆,抄阅这部书;回到美国以后,翻译成英文。结果轰动世界,掀起了一个解读满洲人亚洲征服史的新视角;就是“新清史”运动;
新清史为什么跟我们国内清史研究冲突
原因也很简单。因为国内清史研究是以明国两京13省为中心去叙事。换句话说也就是站在汉族角度,在汉语语境)尤其是南方汉族角度去解读清史;而新清史是站在满洲人角度去解读自己故事;
这就是矛盾地方
如果你只看汉字文献。那你无疑会觉得满洲皇帝汉化呀,亲汉人呀。但是如果你看满洲皇帝自己写的清朝。你会发现汉只是满洲人统治的诸多民族之一;
不得不说,满洲人是一个聪明的民族。即使如日本这种自大狂,也在当年规划“亚洲新秩序”时,把满洲人列为亚洲仅次于自己的所谓“优秀民族”;那么,很多人不懂,满洲人到底在统治艺术上,厉害在哪里
满洲人作为一个人口只有几十万的小族,却两次称霸东亚;可不要以为他们只是“入主中原”这么大一点。事实上,女真人是彻底征服了周边所有民族,才能坐到中原那个位置;而且基本,是见谁灭谁;灭契丹,灭漠北蒙古,灭朝鲜,灭准格尔,灭明,灭回鹘,灭吐蕃;这么小的一个民族
为什么能具有这么大能量
是很多汉人想不明白的;
其实原因不难知晓。这就是女真人具有高超的政治智慧;还有非常宽广的胸怀跟眼界;
首先,女真人打仗厉害,但并不树敌;前脚跟叶赫打完,跟蒙古打完,跟辽东祖大寿,李有芳打完,后脚就能马上冰释前嫌,跟你联姻。为了跟周边各敌人化敌为友,努尔哈赤嫁出去女儿,妹妹,甚至把自己姑姑都嫁出去;就这气度,宋明哪个有;
第二,创造了跨越民族跟阶层的“八旗制度”;这个制度,直接让女真人影响力像爆炸式增长;从此以后,只要你有能力,有军功,不管你是什么民族,什么家世背景。你都可以升入旗籍。入了旗,不分满蒙藏回朝鲜回人汉俄罗斯,一视同仁。互相可以随意通婚,随意交产;这直接化解了民族矛盾,并且让那些长期被文人士大夫压制在底层的贫民,贱民有了翻身机会;这就是为什么明军一投降八旗,战斗力立即爆炸的原因。女真族皇帝,先是团结东北各个民族;大而化之,先成为囊括黑龙江,吉林女真,科尔沁蒙古,辽北汉人的三族共主“满洲皇帝”;后来,入关以后,又用120年,成为满蒙藏回汉真正的“五族共主”;
同时,吸取蒙古元亡教训。认为元朝之所以速亡,就是因为文化隔阂没有消除;只要文化隔阂没有消除,矛盾一定会死灰复燃;于是,对自己的皇帝魔鬼式训练。满洲皇帝要精通满蒙藏回汉等民族各种语言跟文化,真正做到在每个民族眼里都是自己人,同时还能超脱民族之局限去看问题;康熙不仅精通满蒙汉语,还能识别出长江以南四五十种南方方言。天文,数学,几何,医药,几乎无所不通;雍正是满语蒙古语藏语汉语甚至书法都精通;乾隆更是学霸,满蒙藏回汉语言门门精通。他的外交副手和珅,甚至还能精通英语,葡萄牙语,法语,意大利语等11门外语;乾隆能在钱塘江边亲自拿着卡尺设计堤坝图纸,能用藏语写出论藏传佛教著作;能说着蒙古语在热河跟蒙古大汗门割炙引酒,晚上同塌抵足而眠;征服中亚,能跟亲清伯们用维吾尔语,谈笑风生。娶香妃回家;在汉族那里,他还能一边赏玩《富春山居图》,一边写汉诗;
属实是把文化,所谓民族,玩明白了;
当满洲皇帝知道自己是谁,能了解各个民族如此之深,眼界凌驾所有民族之上时,他的江山自然永固;当从嘉庆开始,不再有这种高度的时候,自然就会走向衰落;
当称霸亚洲的满洲人,遇见比他们更开放,玩得更开,全球殖民的英国人;自然就会相形见绌,落了下风;而英国之强大,又远在匈奴,蒙古,俄罗斯之上时,平衡统治就会失衡;而过去尽力被满洲皇帝弥合三百年的,已经被多数清朝国民认为是落后愚昧的单一民族主义,在19世纪末风风火火的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民族独立风潮下。清朝民族融合的政策也遭遇到挑战。起初,辛亥革命者多出自南宋区域,也就是浙江,福建,广东区域。这些人主张的民族独立,一开始确实让大众感到新鲜。很多人会想。是不是民族融合政策上错误的??现在国家败给英国,是不是因为满洲人的政策是错的??慈禧太后跟光绪皇帝联名发布诏书。鼓励旗民通婚,满洲人是想进一步融合,消除民族界线;
但是此时,在清末的浙江附近广东地区,开始风靡起另一种说法。即“我们汉人其实是白种人,现在大清败给英国主要是满洲人不行。如果是汉人,一定行。”于是,出现南北两个政权。一个是继承清朝政策的北京北洋政权,北洋跟清朝想法一样,认为国家是因为没有跟上第一次工业革命导致败给英国,处于内忧外患。只要不断改革,跟上世界脚步,就会实现富国强兵;但南京的政权并不这么想,他们认为败给英国主要是汉人没有执政,要是汉人干,一定你比其它民族强;于是,在南北分治的“黄金十年”,北方跟南方展开一次比赛;看到底是哪种方法正确;
结局大家都看到了:张作霖主政的满洲老家经济突飞猛进,华北的阎锡山主政山西,盛世才主政西北,教育,建设事业飞速发展;而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区,则陷入了工业停滞,在清末清政府主导建立起来想民族工业,在国民党统治下被江南买办折损殆尽,汉阳兵工厂再也造不出清朝时期那样质量过硬的枪支“汉阳造“;清朝时能仿制马克沁的金陵制造局,到了南京国民政府统治下,完全失灵;国统区物价飞涨,金融货币市场混乱,国民党官员又重新变回南宋,明末的江南地主,搞“金子,车子,票子”;历史,重新轮回到北方强金,南方弱宋的局面。这实际上宣告“汉人优越论“失败;直到1949年,这个主张华夷之辩,大汉族主义的南京国民政府,再度被象征民族团结,南北融合的我党赶到台湾去了;
这个五颜六色区域,就是农耕百越族区域;也就是东南五省;这个区域,也是南宋,明末东林党,粤党,太平天国核心区域跟基本盘;这也是为什么今天歌颂南宋,歌颂蒋介石南京国民政府,歌颂明末的,多出自这个区域的原因;因为南宋,明末,南京蒋介石都是代表百越地区的利益

满族人来自哪里?-119.jpg

满族人来自哪里?-120.jpg
有人问:那么,匈奴,突厥,鲜卑,百越,这些民族都哪去了???
答案其实非常简单。他们仍然呆在原地,只不过换个名字继续生存;在蒙古征服世界时,色目,突厥,匈奴,契丹,女真人就全部自称蒙古人,以蒙古之名生存;
当满洲之名强盛之时,在东北出身的蒙古,汉臣就以满洲之名生存;这就是为什么八旗蒙古大将升允,八旗汉军大将赵尔丰要在修《清史稿》时,入《满臣列传》;

当匈奴强盛时,蒙古,鲜卑,契丹,女真,便都以匈奴之名生存;
因为这些什么蒙古,鲜卑,契丹,突厥,女真他们根本就是一个民族的不同政权,一个民族不同分支;那么,长江以南百越到哪里去了
答案是,以汉族之名改头换面;前面说过了,汉人古代一开始是指生活在牧猎民族跟农耕民族相交界之地。本身是一个民族融合之地,因为不同文化在一起碰撞(哪怕是奴隶奴隶主关系)必然会诞生更多样社会形态;那么,被从更北方来的新奴隶主打败的旧奴隶主,逐渐融入因为替因战争减员而获准上战场得以用军功提高自己政治地位的百越族,这些人集合在一起,就是最早的汉人;在汉人这个群体诞生之初,一定是旧奴隶主占据主要话语权;毕竟一个落魄贵族仍然是贵族,而一个上升的百越族再上也是一个耕奴;但是这种情况,持续若干年情况就不一样了。因为百越族恐怖的繁殖力是北方民族所远远无法比拟的;用不了若干年,这个汉人群体,满蒙旧贵族占据的人口比重越来越小,百越族占据人口比重越来越大;最终几乎演变成一个百越占90%的群体;于是,汉人这个称呼从一开始的“失势满蒙奴隶主领导,上升百越族奴隶为随从”的联合群体;演变为几乎被百越族代表的单一群体;最终,原本象征着北方纽约人的名字“汉人”反倒最终成为百越族代称;而新奴隶主则歧视“汉人”这个群体,一方面是认为这个群体有战败者同类色彩,二是对百越族耕奴身份有一种天生的歧视;同时,恐惧百越族可怕繁殖力;因为百越族是农耕民族,南方资源有限。人口又因繁殖力超强而不断增长。因此,南方汉人会四处开荒,可是在他们眼里的荒地,恰恰是蒙古人眼里的草场。长期耕地,导致南方土地土壤肥力严重降低;因此,以百越人口为绝对多数的“汉人”,逐渐向北方满蒙区域渗透。挤占北方民族的牧区,狩猎地。砍伐北方民族赖以生存的森林,草场;这件在近代还有活例。就是清末“金丹jiao”事件。而被挤占生存空间的马上民族,就会在强大时对百越人口聚集起展开屠杀。减少其人口数量;根本目的,实际上是阻断百越族的爆炸繁殖力对自身资源挤占;
这种生态关系一直延续影响至今;今天在长江以南,传宗接代仍然被看得相当重。今天中国生育率最高的省份,也是清一色在南方;而越往北生育率越低;在亚洲范围,生育率最低的是俄罗斯,蒙古国,东三省,朝鲜半岛,日本。全在高纬度;这实际上,就是不同历史文明底色;

评论区里有人问,南北两种底色之间,有什么区别
一言以蔽之:就是北方民族擅长征服,南方民族擅长渗透;北方民族像子弹,南方民族像棉花;北方民族性格像雄性,南方民族性格像磁性;历史上,无数次北方民族南下征服南方,就像一支箭簇射进一团棉花;起初你能看到剪头,箭羚:慢慢棉花会膨胀,这团棉花越来越大,最后,剪尾巴会完全被这团百越棉花包裹;以至于在外面完全看不见这支箭;正如今天鲜卑,突厥,女真,契丹,貌似消失;
北方民族擅长建功立业。所以,当中国历史上,南北分裂时期。都是北方民族建立国家远远强大(这是北方民族喜欢战争跟劳动特性)。哪怕人口占比不到50%;而南方民族建立的政权,往往人口众多但内部派系众多,且纷争不止(这是百越上千个单独部落互不统属的文化背景导致);最后,往往是北方民族南下,灭掉南方政权;或者,南下之北方民族被更北的,更强大之北方民族灭掉;
历史的演变过程,就是一场南北民族拉锯战;由于北方民族背景的人,喜好战争所以更擅长搞军工。古代,满蒙地区肃慎(女真祖先)以制作精良抹毒石箭头享誉周边;女真,契丹时期,满蒙地区冶铁,武器锻造技术也比中原先进;延续到今天就是玩工业,玩军工,正如今天东北人在重工业跟军工领域属于高技术人群;其次是西北之陕西,跟华北之山东;
而南方百越民族背景,则因为长期内斗(比如苏南跟苏北,浙南跟浙北,闽北跟闽南,广东内部)。更精于内卷,百越历史上角色是弱者所以更喜欢抱团。于是,你能看到南方有各种商会尤其是浙江,福建,广东三省是最喜欢搞商会;
所以,假如有10个北方民族背景的跟10个有南方民族背景的两个团队;
当这两个团队界限分明,各干各的。在业务上。一定是南方团队干不过北方团队。而且南方团队里一定是各种内部派系争斗(比如蒋介石南京那个政权);但如果把这两个团队统一到一起,那么精于内部斗争,精于派系关系之南方团队,往往会逐渐占据领导职务;而北方团队更多变成精英业务人员;南宋,明末(众正盈朝),南京蒋介石南京时期
就是这样;
而北方满蒙羌藏等马上民族,一直有一个文化:同类不相为奴。所以,北方人至今都不喜欢内斗;在外,东北人见东北,山东人见山东人,陕西人见陕西人,往往也比较有归属感。坑老乡这种事一般不多(当然,也不能说绝对没有)而南方百越民族背景的,往往在外会出现“同室操戈”,“互相倾轧”的“坑老乡“现象;比如福清帮在外国,就出了名坑老乡,为什么?这跟文化素质高低没有关系;而是南方百越民族背景决定;百越本来就支系众多,福建一个省,号称“八闽”。闽东,闽南,闽北根本就是不同支系,他们说着彼此听不懂语言,有些习俗,长相都有区别;在闽北眼里,你闽南可能根本就不是我老乡;所以,当一个省的人在外国时,可能彼此之间看对方,只是一个省而已,你说的方言跟我不一样是自然不会把你当老乡;坑你自然也没有什么心理压力;
那么,是不是南方背景之民族就没有可信任的对象呢?不是,南方百越背景民族更看重血缘,看重私人情感,他们的利益,是以家庭为单位的;所以,北方人的利益多跟公共利益捆绑,这是古代北方满蒙羌藏民族之间彼此独立,又因为共同的利益合流属性;而南方人利益多跟家庭捆绑;这是百越族重视人口繁衍,重视血缘传承之特性决定的;
三国志,你看三个政权像什么
魏国,是北方人在北方掌权,所以,曹魏像一个因公共利益结合在一起一个公司;
吴国。偏南方的孙家,在江南组建的一个政权。这个政权像什么??一个家庭。孙权是大家长,张昭是管家。三国志里。吴国每战几乎是必败。一打败仗,孙权就抱着自己的下属哭;抱着凌统哭,抱着张昭哭,抱着周泰哭;孙权动不动,就送一些家什,今天给爱将家添置一个蚊帐明天扒个墙眼,偷偷看吕蒙吃饭;像不像家庭
蜀汉。一群北方人到南方建立政权;尤其是刘备,他本身是涿州人。地理文化是就偏满蒙。而且,他在辽东公孙渊旗下效力很久;所以,在三国志里刘备性格与三国演义正相反反倒非常像直来直去东北人(两版本三国演义电视剧演刘备的都是东北人分别为孙彦军跟于和伟)。正如在清朝东北皇帝喜欢用山东人,在奉系时期,这个东北政权也喜欢用张宗昌这个山东人一样;刘备的副手是谁?诸葛亮,诸葛亮是哪里人??山东人;

整个刘备整个政权用人如果按省籍分布,特别像满清;满清是北方本位;所以,来自东北的满洲皇帝,特别喜欢用山东,山西,河南,河北,陕西的;而再看刘备属下:诸葛亮山东;赵云(河北);张飞(东北);关羽(山西);
历史是会不断重复,只是每次都会以不一样面貌转世;

回答评论区问题
评论区问题1.女真、匈奴等总以最强大的部落命名自己的民族,那么这些部落入主中原并衰落又被征服后,其祖籍地新出现的民族无论从遗传还是从文化上讲,还会是“原来那拨人”吗?就像基辅罗斯成为俄罗斯之后,基辅那旮瘩的人就是乌克兰族了吧?
回答:仍然是原来那波人。事实上,无论是蒙古人在北京建立元朝;还是女真人在开封建立金;还是慕容鲜卑在黑龙江南下在北京建立燕京;还是拓拔北魏迁都中原。事实上,他们并没有举族迁走而是在满蒙老家仍然有很多留守同胞;北方征服民族入主中原,一开始都是试验性质“他们心里并不确定他们能不能替代前一个奴隶主进行有效统治;而且,适应山海关外气温的民族,到中原会感到很热;在气候上也同样不适应。所以北方民族建都都在离老家非常近的地方;比如鲜卑人在北京,隋唐在西安,满蒙在北京;而且《魏书》里记载,北魏从满蒙迁都中原时,很多人都不愿意。其中重要理由之一就是中原太热。所以,每到夏天。这些鲜卑大臣就要回东北避暑;这种习俗一直延续到清朝;清朝因为皇帝都是工作狂。所以避暑没有回黑龙江,而是在离北京较近的承德避暑山庄,选这里就是因为离东北近,离蒙古也近。方便在避暑时,一年一度充当矛盾仲裁官,调节蒙古各部矛盾;

满族人来自哪里?-121.jpg
而如果旧奴隶主(已经跟百越比较深度融合)日后卷土重来,这些新任奴隶主仍然打算回北方老家的。所以,你看满蒙羌藏立都之地,都是一个一面出口,三面围死的孤城;满蒙地形是马蹄形;三面被大兴安岭(大鲜卑山)围住,南部有一个狭窄的通道,这个通道就是山海关;进山海关,第一站就是北京;而北京地形,同样是马蹄形;只有向东的一个开口,一旦南方旧奴隶主,率领南方百越卷土重来。新奴隶主可以方便地直接从北京逃到山海关回家;至于老家人成立什么新政权,柔然,鬼兹等新国跟什么南唐 男陈一样。不过是同一个民族创造不同政权。政权名称不一样而已;

满族人来自哪里?-122.jpg
评论区问题2.如果“汉人”真的就是被奴役的百越南人和南方化的北方统治者而形成,那么中原地区、华北平原、淮河流域、河套地区这些自然条件极佳的原住民呢?既不是游牧区,也不属于百越,远古时代能保有海量部落的地区,总不能都被屠了个干干净净吧。
答:这些中间地带原住民就是游牧民族。几千年前,这些地方不是今天你看到的黄土高坡,也没有黄河:那时的中原,跟满蒙老家比较像。是原始森林,是天然草场;所以,河南在那个时候是有大象的。河南的简称“豫”就是“大象生活之所”;什么时候起变化的呢:
就是这些从满蒙迁居中原的游牧民族,再继续南下寻找草场时,遭遇因为人口爆炸性繁殖而不得不向北拓展耕地的农耕百越民族;这两种生存方式,是无法相容,且和平共处的;因为百越族人口众多,战斗力虽然低但繁殖力强。而南方山区多不适宜大面积耕种已经无法再承载更多新增人口。所以,百越必然要北上“拓荒”,蚕食游牧民族赖以生存的草场,改为农耕用地;这种渗透依托百越族人口优势,对于游牧民族是灭顶之灾;所以,游牧民族会定时,向百越农耕民族渗透的区域进攻,劫掠财物,并屠戮对方人口。以减少农耕民族无限制拓展耕地对草场之威胁;后来,游牧民族发现一个更好办法:就是把百越民族掳掠到靠近老家地方,当作耕奴使用。而他们自己,从终日放牧维持生存里解放出来,专门从事收税,国防,跟祭祀;于是,他们脱去活动轻便的窄袖服装,穿上“宽袍大袖”。这种衣服,是用来祭祀的。统治者把这些衣服从祭坛上,带到了日常统治机构。意思是“君权神授”;但是这样,他们就会丧失战斗力,然后,被自己北方老家的同类取代;周而复始;事实上,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统治者都是这些南下匈奴;你看看秦,晋,楚这些国家王族那些姓氏,什么有熊,奄息,姬。这些在北方征服民族那里都能找到一一对应;他们跟轩辕一样,只不过是入主中原的匈奴;唐太宗祖父姓“大野”。这个“大野”就跟轩辕一样,是匈奴的同音异写在匈奴那里,这个姓叫“达延”;匈奴突厥都有可汗叫“达延”;无论北方,还是南方民族,都不可能被屠干净。同样是匈奴后裔,在蒙古政权下他们自称蒙古,女真治下他们自称女真;南方也是一样,但南方百越成分比较统一,所以更多自称汉人;所有民族其实都没有消失,大家只是换了一种身份,继续生存;
问题3.最后几段的论述我就很不认同了,感觉答主在刻意混淆“满洲”和“满清”的概念。女真从白山黑水中走出没错,但白山黑水中走出的可不都是女真。
答:女真族厉害就厉害在能够团结更多民族,一开始努尔哈赤时期,只有女真,只有一个旗(黑旗);在满蒙地区东征西战。队伍没有越打越少。反而越打越多。从一族,扩展到满蒙汉三族。由一个旗拓展到八旗;到了皇太极时期,更是灭掉朝鲜王国。又将漠南蒙古降服,此时团结在皇太极旗帜下已经不止满蒙汉三个民族,还有俄罗斯,朝鲜,察哈尔,达斡尔,鄂伦春,辽北汉人等。这时候,就不能再叫女真国;等于这个以女真为核心同心圆又扩大了。于是,皇太极改女真国为满洲;等到入关,更多民族加入这个同心圆外围国号再度改变,就是“黛青固伦”(汉译为“大清“);意思为“战士之国”;
女真,蒙古以区区几十万人,横扫亚欧。为什么呢版图越打越大;而晋,宋这些,版图越来越小;这是为什么呢
还是眼界跟格局的问题。蒙古西征,你投降我,你就是我自己人。你如果跟着我打,你打下来的战利品那都是你的;
女真人南征,清朝西征;一样的:你吴三桂打下云南,贵州。就把这些地方分给你;耿精忠打下福建,就交给你统治:尚可喜你打下广东就给你管理;要不是后来吴三桂扩张太甚;他传几代没什么问题;
再看看宋,明,南京国民政府,为什么地盘越来越小??因为在这些人手底下打仗。输了是自己掉脑袋,赢了功劳是文官的;
有些人不知道玉璧,勾云是什么
我来告诉你。玉璧其实是一种祭天礼器:;
最早黄帝用来祭天用的。玉最早不是用来作装饰的。而是武器原料。对,你没听错。玉器最开始是东三省地区游牧民族首领黄帝轩辕部落用来锻造武器的。黑龙江 吉林一直到近代都是最大的玉产地之一;
轩辕黄帝就是用玉锻造武器,用以跟炎帝作战;所有帝王玉斧钺,玉戈头旁边都会有一个空心圆。这个圆形就代表“天”。整个武器代表含义是“奉天讨贼”;古代,满蒙民族特别钟情于“天”。特别躲年号使用“天”,比如:天命,天聪,天睿;一直到近代,沈阳仍然被叫“奉天”;蒙古全称其实是“呼和,蒙古”。意思为“蓝色之蒙古”,“蓝色”在蒙古语里带有“天”之意。所以,其实是“天之蒙古”;成吉思汗被称“天之骄子”;皇太极给奉天起名,不是盛京而是“天眷盛京”;突厥人给唐太宗上尊后号是“天可汗”;漠北蒙古给皇太极上尊号“博格达汗”。意思就是“天可汗”;
玉制斧钺

满族人来自哪里?-123.jpg
玉戈

满族人来自哪里?-124.jpg

满族人来自哪里?-125.jpg

满族人来自哪里?-126.jpg
象征天意跟王权,各部落一统之玉璧;
与象征武力,象征战无不胜的野猪獠牙型玉器;

满族人来自哪里?-127.jpg
二者合二为一
就是勾玉;

满族人来自哪里?-128.jpg

再说儒家,其实儒家被后世瞎解释得厉害;
儒家,以复周礼为最大任务;什么是周礼:其实就是奴隶主跟奴隶之奴隶社会;
儒家一开始,就是服务于奴隶主的。后来叫王权。儒家本质上是一种阶级分层制度。与之对应的,是印度种姓制度;
我们知道,印度种姓制度本质是因为统治者跟被统治者并不是同一个民族;高种姓很明显是白种人,而低种姓普遍肤色较黑。这种阶层是固定的;
为什么儒家要跟种姓制度比呢?
因为二者深入研究其实没什么区别;
儒家也是把人分为几等,第一等是奴隶主第二等是士(最早其实指跟奴隶主同一民族武士,也就是“国人“,清朝皇帝经常喜欢以“国朝“称呼自己);第三等是农(农耕奴隶,也就是“野人“);然后是工(从事徭役之人,也是奴隶);再然后是商(商其实已经很接近于贱民);最后一等是贱民(跟牲畜无异,不被视为“人类“)
这种社会架构,其实就是西周“井田制”之奴隶社会;而且,王永远是王,士永远是士,因为他们是国人阶层,只要国家还在,他们就能世袭罔替;
这个结构,为什么是由孔子提出,而且是孔子特别推崇??
因为孔子本人就是殷商贵族后裔;顺带一提,因为殷商灭亡之后一支贵族箕子逃回东北老家,并且逃入朝鲜
而,韩国人又认为自己也是箕子后裔,所以也是殷商后裔,而孔子是殷商后代。所以孔子也是韩国人;他们说孔子是韩国人的逻辑就是这个;
儒家最大的功绩,就是把血淋淋的内斗,屠杀,篡位,给美化成一个个“禅让“故事;儒家让皇帝奴隶主本来面目,看起来不再那么可怕。所以,被统治者也不再抵抗;
儒家是被误读,歪曲最为严重的一个学说;
他发明之初,实际上是为了重新加强皇权。因为不断迭代,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奴隶主易代,跟百越奴隶庞大人口基数。已经让新奴隶主都怀疑自己能不能镇得住了;儒家就是提出一套方法,重新树立奴隶主权威。当然得到各国奴隶主欢迎;
正因为儒家是游牧民族背景的殷商后裔孔子提出,所以他之后的所谓“儒学大师”,大多是打着他的旗号在干自己想干的事;
到了江南,在南宋朱熹时代彻底跑偏;变成“死读书”,读书只是为了“争取头衔”;这点事实上在今仍然大行其道。就是受了这个影响;
我为什么说跑偏,因为朱熹解释那玩意完全跟孔子主张背道而驰。朱熹主张“灭人欲”,而孔子丝毫不避讳人类欲望。“食色性也”
朱熹主张死读书,读死书;孔子主张学以致用;
朱熹主张读书博取功名,孔子主张读书改变社会;正因为儒家到南宋之后已经彻底跑偏。所以,朱熹学生自然读的是假“学术”,跟练错剑谱,吃错药,喝假酒一样。最后,被看似什么都不懂的蒙古人消灭;可是,人家蒙古真的什么都不懂么??
其实,儒家那一套就是人家满蒙民族自古以来的社会构成方式。人家自己祖传,融入血液的东西。自然使用起来要比你这后来通过补习班学的二手知识要靠谱;

至于,为什么本来为匈奴背景民族发明的“汉字”
最后,反而被满蒙民族抛弃
原因也很简单。因为其实本来是没想抛弃的。聪明的女真人甚至还想挽救一下,创制“金文”;但人口基数劣势,仍然无法取代已经被百越(单音节)化的中原“汉语”;于是只好作罢,为了摆脱已经被百越占据绝大多数的“汉人”影响,女真人干脆放弃本为自己祖先匈奴民族创制的“汉字”,改用蒙古文;以此保持自己的文化独立性;
金文:

满族人来自哪里?-129.jpg
而尽管长江以南一块甲骨文遗存都没有。由甲骨文演变而来的“汉字”,反而逐渐被农耕百越当成自己的专属;正如他们把曾经奴役过自己的奴隶主轩辕,逐渐写作自己的祖先;把曾经奴役过自己的可怕奴隶主图腾“龙”逐渐认作自己图腾;这一切都因百越强大的人口基数,得以实现。“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他们坚信这一点;当满蒙羌藏这些旧奴隶主因为人口劣势,而逐渐龟缩至自己老家时,他们就被写成了“野蛮人”。因为这些征服民族人口远不如百越多,因此他们微弱的声音,轻易就被淹没在人山人海里;

他们发明的东西,最终不归他们所有;当声音在血尘里湮灭,一切就只有天知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28

帖子

518

积分

村民

Rank: 4

积分
518
进退有我我x 发表于 2021-11-17 21:10:11
[cp]满族人是外人吗,不是,满族人是东北红山古汉龙人的后裔,是古汉龙人传统文化原始保留者,古汉龙人的故地圣地就是东北,所以现代汉人对东北应该要有圣地巡礼的虔城,而不是充满敌视,南方汉人的古汉龙人基因甚至比满族人都多,因为当年部落战乱南迁了,这点应该学学犹太人对圣城的虔城,这是对自己古老信仰和传统的热爱,,,[/c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4

帖子

474

积分

青年

Rank: 3Rank: 3

积分
474
掌心的沙够 发表于 2021-11-17 21:10:21
汉人蒙古人女真人混合的一个叫八旗的军事组织,在皇太极的整合下拥有了民族的雏形,在乾隆时期正式成为民族。
以当时的历史来说,谁打仗猛,谁有军功
谁就是满族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

主题

43

帖子

608

积分

村民

Rank: 4

积分
608
Arashmisha 发表于 2021-11-17 21:10:31
严格意义上来说,满族人和汉族人一样,并非单一民族,而是混合民族,其主要部分是两宋时代建立过金王朝的女真族,和少部分从今俄罗斯地区南下的通古斯族融合,另外,女真族和蒙古族的关系比较好,所以很大程度上混杂着蒙古血统,在明朝末年之前的历史大概如下
满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肃慎以及后来的挹娄、勿吉、靺鞨和女真。
肃慎人是东北地区最早见于记载的居民之一,他们生活在长白山以北,东滨大海以及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的广大地区。肃慎人以狩猎游牧为主业,擅骑射,性勇猛。早在舜、禹时代,肃慎人就与中原地区建立了联系。西周初(公元前11世纪初)肃慎部曾向周朝进献“楛矢石砮”。《左传》记载:“肃慎、燕、亳”为周代的“北土”。
战国以后,肃慎人改称挹娄,有时仍沿用旧称。挹娄人也用“楛矢石砮”狩猎,种五谷并长于养猪,能织麻布,会造小船。三国以后,挹娄人屡次向中原王朝进贡,直接臣属于中原王朝。“挹娄貂”在三国时是当时社会上的珍品。
南北朝、隋、唐时期,肃慎、挹娄的后裔,相继以勿吉、靺鞨的名称出现,人口发展多达数十个部落。靺鞨后来发展为粟末、白山、伯咄、安车骨、拂涅、号室、黑水等七部。
唐代,大祚荣以粟末靺鞨为主体,在松花江上游、长白山北麓一带,建立地方政权“振国”。唐开元元年(713年),大祚荣被唐朝册封为“渤海郡王”,加授“忽汗州都督”,从此便以渤海为号。渤海国的政治、军事制度,均按唐制建立,使用汉字。国王的更替,皆受唐王朝的册封。唐玄宗时,渤海与唐保持了密切关系,入唐的贡使几乎每年都有,多次派遣学生到唐都长安的太学学习。中原地区的政治、经济和先进的科技、文化的影响,促进了渤海的农业和手工业的迅速发展,尤其是冶铁和织绸更为有名。
渤海建国前后,黑水靺鞨经常向唐朝进贡。唐开元十三年(725年),唐朝在黑水靺鞨地区设黑水军,随后设黑水府,分别授黑水靺鞨各部首领都督、刺史等官,并置长史监之,赐姓李氏。以云麾将军领黑水经略使,隶幽州都督,成为唐朝在黑龙江流域设置的直属地方机构。当渤海强盛时,部分黑水靺鞨人为其部属。辽亡渤海后,南迁渤海部民,而黑水靺鞨随之向南迁徙渤海故地,逐渐取代渤海而兴。五代时黑水靺鞨称为“女真”,辽时为避辽兴宗耶律宗真讳,改称女直。此后,女真这一称呼代替了靺鞨,一直沿用到明代末年。
辽代女真人大体可分为三部分。居住在辽东地区的女真人,被称为熟女真或系辽籍女真;居住在松花江以北广大地区的女真人,被称为生女真,或不系辽籍女真;居住在两者之间的被称为回霸(一作回纥)女真。生女真中的完颜部,由于铁的传入和使用,生产发展较快。在首领完颜阿骨打的领导下,起兵反辽并建立金朝。金朝建立以后,与北宋联合灭辽,不久又南进,取代北宋王朝,形成与南宋并立的局面。
金朝占领中原地区以后,贞元元年(1153年)迁都于燕京,实行“南迁北徙”的政策,女真人最初迁徒到燕山一带.以后定居在华北地区,而汉人逐渐向北迁移。定居在中原的女真人,在汉族和周围环境的影响下,逐渐与汉族融合。蒙古灭金以后.他们被列在“汉人”等级中,说明与汉族已无明显的差别。留用在东北地区的女真人,相对来说仍然比较落后。
元代女真人,一部分居住在辽阳等路的辖区内,与汉族杂居共处,逐渐与汉族融合;一部分散处在合兰府水达达等路,即以今黑龙江省依兰县为中心,分布于松花江流域和黑龙江中、下游,东达海岸的广大地区。元“设官牧民”,在这一带地区先后设立五个万户府和东征元帅府,在乌苏里江流域设立两个千户所,在黑龙江下游设立万户府,通过当地民族上层“因俗而治”。
明代女真人按其地理位置和社会发展程度,分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和东海女真(明称野人女真)。建州女真分布在抚顺以东,以浑河流域为中心,东达长白山东麓和北麓,南抵鸭绿江边。海西女真分布于开原边外,辉发河流域,北至松花江中游大转弯处。东海女真分布于建州、海西女真以东和以北地区,大体从松花江中游以下,迄黑龙江流域,东达海岸。在社会经济长足发展的情况下,女真人从狩猎和游牧走向了定居,其经济也从过去的狩猎经济,转为主要从事农业,辅之以狩猎和采集。从社会形态和阶级关系上看,已经出现了奴隶主和奴隶阶级,清人福格在《听雨丛谈》中说:“满洲有稼穑,有城堡世居之民”,“数十巨族,则各踞城寨,小族亦自主屯堡,互相雄长,各臣其民,均有城廓。土著习射猎,知稼穑”。明王朝在广大的女真地区设立了380多个羁縻卫、所,又在黑龙江与恒滚河汇合口对岸的特林地方,设立奴儿干都指挥使司,封女真各部首领为都督、都指挥、千户、百户、镇抚等职,给予敕书、印信、衣冠和钞币,并规定了朝贡与马市的时间与待遇,加强了明朝对东北地区的直接统治。明初以降,以奴儿干都司为中心,在东北地区建立了六条交通干线,设驿站40多座,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进一步促进了女真与汉区的经济文化交流。
明中叶以后,女真各部互争雄长,经常征战,形成互相残杀的混乱局面,女真人民遭受了极大的痛苦。清太祖努尔哈赤是建州左卫猛哥帖木儿的六世孙,具有卓越的政治和军事才能,他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开始了统一女真各部的战争。努尔哈赤十岁丧母,十五六岁时在阿台家被俘,辽东总兵李成梁见其伶俐,置于部下,在军中屡立战功。十九岁时乘机从李成梁处“飏去”。后来入山采集山货,往来于抚顺马市等处,熟悉汉人地区的情况,受汉文化影响较深。他起兵后,先后被明朝封为指挥使、都指挥使、都督签事和龙虎将军等。从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起,努尔哈赤先后用11年时间,统一了建州女真,并挫败叶赫等9部联军三万人的进攻。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又兼并了海西女真中的哈达、辉发和乌拉三部。与此同时,在对东海诸部的用兵中,也不断地取得胜利。在30多年时间中,努尔哈赤将东至海滨、西达开原、北抵嫩江流域、南至鸭绿江广大地区分散的女真各部全部统一起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8

主题

42

帖子

627

积分

村民

Rank: 4

积分
627
两个恰恰好悦 发表于 2021-11-17 21:10:40
阿尔泰是爹,汉藏是妈,人类学说的,不是https://weibo.com/u/7501989681张叫兽说的。
回=汉=苗瑶=壮侗
维=印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作者

  • 主题

    5

  • 帖子

    17

  • 关注者

    1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宝宝村 | 赣ICP备19014419号-1 |网站地图
Powered by baobaocun.com!  © 2019-2020版权所有宝宝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