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2021-12-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有时候这两个都很重要(多数我们能高看一眼的人身上都两者兼备);
有时候这两个都不重要(运气面前,这俩就是弟弟);
但我会告诉孩子,过度纠结于这个问题毫无意义(原因后面讲)。
而如果现实中我的孩子真问出这么“成人化”的问题,我的“雷达”会响,会好好跟孩子谈谈心,因为担心她是不是被人评价了什么,甚至不排除受到了批评。
比如:“你挺聪明的,怎么就是不努力呢?”

当孩子问,聪明和努力哪个重要,你会如何回答?-1.jpg
《小欢喜》里方一凡曾问出经典之问:
“妈,你说到底是学历重要还是能力重要?”
童文洁的回答可谓滴水不漏: 能力比学历重要,但拜托先用你的能力来搞定一个学历。
剧本当然是人杜撰的,但我有一条现实生活的经验:
人一般都是过得不好的时候,容易提出一些“深刻的问题”,方一凡当时是处在刚升高三,成绩又让人头疼。
大孩子有他们的烦恼,小孩子也一样。
试想一下,如果孩子突然开始思考聪明与努力,首先得搞清楚孩子最近有没有遇到什么事,然后才能有针对性地开解他们。
但我属实不想让自己孩子过度纠结聪明和努力哪个更重要。
因为无论是聪明也好,努力也罢都是不能被量化的“属性”,还都是比较出来的。

当孩子问,聪明和努力哪个重要,你会如何回答?-2.jpg
世界上总有人比你更聪明;
总有人比你更努力;
以及比你聪明的同时还比你努力。
尽管很多人一定会把这个题拆解成“先天和后天哪个更重要”。
但大家有没有想过努力也是一种天赋。
人真的很难对自己的出场配置做出什么颠覆性地改变。
有一种典型的无效努力叫“大量时间少量产出“。
就是同样时间里,能处理的信息,能做完的事,比别人少,看着花了不少时间,费了不少功夫,但基本是原地打转。
不是这个人心理层面不想努力,而是生理层面跟不上。
精力不够。

http://pic2.zhimg.com/v2-4664f9390b0960ad6f7f2e0e93c28482_r.jpg?source=1940ef5c
一说到精力管理,就会涉及到体力问题,是不是回到了”先天“的范畴。
比如有人是少睡眠型,睡得不多,但质量高,几小时就够,体力惊人,气血充沛。
此处想到了出道了一万天的何炅老师。
有的人是只要睡不足8小时,一天都没精神,专注力都不够用,又能努力出什么结果呢。
直播这两年直播非常火,看起来做网络主播是一个门槛很低天花板却很高的行业。
但是超长时间直播这件事,能撑下来的都是“天选之子”。
看别人都很轻松,真到自己实践一下,可能刚讲两小时就开始声音越来越小,气都不够用。
扁桃体第一个站出来抗议。
这也是所谓的知易行难。
尽管我们每个人都可以知难而上,但也要明白先接纳自己,再日益精进。

当孩子问,聪明和努力哪个重要,你会如何回答?-4.jpg
所以,我的孩子要是开始思考聪明和努力的问题。
如果别人夸她,你是个聪明或努力的小孩,我会说别骄傲,这只是别人在向你释放欣赏和善意,我们自己要清楚,过好一生,就像你玩的乐高,一片两片是不够的,要很多碎片不出错地组合在一起才完整、漂亮。
如果别人批评她,你是个笨小孩或者说你很顽皮都不努力,我也会说别放弃自己,也不要太在意别人的评价,做好自己,问心无愧就是最棒的。
能力之内,不留遗憾就好。
@知乎亲子

当孩子问,聪明和努力哪个重要,你会如何回答?-5.jpg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13

主题

9

帖子

454

积分

青年

Rank: 3Rank: 3

积分
454
一流年一危wt 发表于 2021-12-8 09:32:35
有时候这两个都很重要(多数我们能高看一眼的人身上都两者兼备);
有时候这两个都不重要(运气面前,这俩就是弟弟);
但我会告诉孩子,过度纠结于这个问题毫无意义(原因后面讲)。
而如果现实中我的孩子真问出这么“成人化”的问题,我的“雷达”会响,会好好跟孩子谈谈心,因为担心她是不是被人评价了什么,甚至不排除受到了批评。
比如:“你挺聪明的,怎么就是不努力呢?”

当孩子问,聪明和努力哪个重要,你会如何回答?-1.jpg
《小欢喜》里方一凡曾问出经典之问:
“妈,你说到底是学历重要还是能力重要?”
童文洁的回答可谓滴水不漏: 能力比学历重要,但拜托先用你的能力来搞定一个学历。
剧本当然是人杜撰的,但我有一条现实生活的经验:
人一般都是过得不好的时候,容易提出一些“深刻的问题”,方一凡当时是处在刚升高三,成绩又让人头疼。
大孩子有他们的烦恼,小孩子也一样。
试想一下,如果孩子突然开始思考聪明与努力,首先得搞清楚孩子最近有没有遇到什么事,然后才能有针对性地开解他们。
但我属实不想让自己孩子过度纠结聪明和努力哪个更重要。
因为无论是聪明也好,努力也罢都是不能被量化的“属性”,还都是比较出来的。

当孩子问,聪明和努力哪个重要,你会如何回答?-2.jpg
世界上总有人比你更聪明;
总有人比你更努力;
以及比你聪明的同时还比你努力。
尽管很多人一定会把这个题拆解成“先天和后天哪个更重要”。
但大家有没有想过努力也是一种天赋。
人真的很难对自己的出场配置做出什么颠覆性地改变。
有一种典型的无效努力叫“大量时间少量产出“。
就是同样时间里,能处理的信息,能做完的事,比别人少,看着花了不少时间,费了不少功夫,但基本是原地打转。
不是这个人心理层面不想努力,而是生理层面跟不上。
精力不够。

http://pica.zhimg.com/v2-4664f9390b0960ad6f7f2e0e93c28482_r.jpg?source=1940ef5c
一说到精力管理,就会涉及到体力问题,是不是回到了”先天“的范畴。
比如有人是少睡眠型,睡得不多,但质量高,几小时就够,体力惊人,气血充沛。
此处想到了出道了一万天的何炅老师。
有的人是只要睡不足8小时,一天都没精神,专注力都不够用,又能努力出什么结果呢。
直播这两年直播非常火,看起来做网络主播是一个门槛很低天花板却很高的行业。
但是超长时间直播这件事,能撑下来的都是“天选之子”。
看别人都很轻松,真到自己实践一下,可能刚讲两小时就开始声音越来越小,气都不够用。
扁桃体第一个站出来抗议。
这也是所谓的知易行难。
尽管我们每个人都可以知难而上,但也要明白先接纳自己,再日益精进。

当孩子问,聪明和努力哪个重要,你会如何回答?-4.jpg
所以,我的孩子要是开始思考聪明和努力的问题。
如果别人夸她,你是个聪明或努力的小孩,我会说别骄傲,这只是别人在向你释放欣赏和善意,我们自己要清楚,过好一生,就像你玩的乐高,一片两片是不够的,要很多碎片不出错地组合在一起才完整、漂亮。
如果别人批评她,你是个笨小孩或者说你很顽皮都不努力,我也会说别放弃自己,也不要太在意别人的评价,做好自己,问心无愧就是最棒的。
能力之内,不留遗憾就好。
@知乎亲子

当孩子问,聪明和努力哪个重要,你会如何回答?-5.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

主题

35

帖子

619

积分

村民

Rank: 4

积分
619
彩色的糖果 发表于 2021-12-8 09:33:25
这道题的标准答案是:努力比聪明更重要。
这个答案的理论依据是,如果让孩子认为聪明更重要,会让孩子认为天赋聪明才是成功的关键,如果成功意味着他们很聪明,那么失败则意味着他们很愚蠢。努力和失败一样,意味着你不够聪明,不够有天赋。如果你足够聪明,根本就不需要努力。最终会让孩子害怕挑战和失败,以及不愿意去努力。
因此需要让孩子认识到努力比聪明更重要,同时不能夸孩子聪明,而要夸他们努力。
但我今天想换个角度来回答。
孩子之所以会问出这样的问题:聪明和努力哪个重要,肯定是家长之前灌输的让孩子努力和聪明是2个独立的东西。
但如果我们不让孩子这么认为,并把聪明和努力之间挂个钩,这个问题就更好回答了——
就是你要让孩子认识到:聪明和努力并不是孤立的2个东西,它们之间是有联系的,你越努力,就会越聪明。
当我想明白这个问题后,我就开始有意识地引导我家雪球。
我时不时会把雪球学到的英语和数学知识拿出来考雪球和球爸,结果是球爸被难倒了(是真的被难倒,不是假装的哦),而雪球每次都能回答出来。
我就会夸她:宝贝,真聪明!
然后,我会对她说:知道你为什么会比爸爸聪明吗?因为咱俩学习的时候,爸爸在玩手机。因为你一直努力学习,爸爸不学习,所以你比爸爸更聪明啦!
另外,平时雪球也喜欢把她学到的东西拿出来考我和球爸,大多数我都能答出来,而球爸是大多数都答不出来。
每当这个时候,我就和雪球说,知道妈妈为什么这么聪明吗?因为妈妈小的时候一直很努力地学习,现在还和你一起学习,所以妈妈才会这么聪明。想像妈妈一样聪明就要像妈妈一样努力地学习哦。
在我这样的引导下,雪球从来不会像前面开头说的那样认为自己足够聪明,根本就不需要努力。相反,她知道努力会让她更聪明,反而激励她更加努力地学习新知识。

而从此之后,我再也不用忌惮“夸雪球聪明”了。想夸就夸,张口就来。
当然在夸完雪球聪明后,我经常也会问问她,是怎么做出来的,或者是在哪里学到的这个知识……然后鼓励她继续努力,多多学习。

后来我也去研究了一下,“努力比聪明重要,不能夸孩子聪明”的教育理论来自于美国心理学领域内公认的杰出学者卡罗尔·德韦克博士的《终身成长:重新定义成功的思维模式》这本书。
卡罗尔·德韦克认为人们有固定型和成长型两种思维模式。
固定型思维模式认为人的能力是固定的,天生的。努力是一件坏事。努力和失败一样,意味着你不够聪明,不够有天赋。如果你足够聪明,根本就不需要努力。拥有固定型思维模式的人,一旦遇到棘手的问题,他们的自信心就会消失,积极性也会跌到谷底。如果成功意味着他们很聪明,那么失败则意味着他们很愚蠢。
成长型思维模式认为人的能力比如智力才能是可以改变的,是可以通过努力和学习来培养的。努力可以让你变得更聪明,更有才能。拥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即使遇到事情发展不顺利时也能拥有想要提升自己并坚持不懈的激情,这种思维模式让他们在人生遭遇重大挑战的时刻,依然可以茁壮成长。
很明显,我们要努力培养孩成为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而不是固定型思维模式。
前面提的让孩子认为聪明比努力重要会给孩子带来的负面影响,其实就是会让孩子成为固定型思维模式的人。
我觉得卡罗尔·德韦克关于这两种思维模式的定义和解释是非常有道理的。但很多人在解读的时候,就简单地把“聪明比努力重要重要,夸孩子聪明”和“固定型思维模式”划上了等号,这样是非常片面甚至有些曲解的。
其实,只要不会让孩子养成这种固定型思维模式,咱们平时怎么做都可以。
当然,我们要避免让孩子有这种固定型思维模式,应该努力让他们拥有成长型思维模式。
我们平时要做的,就是让孩子摆脱“固定型思维”,成为“成长型思维”模式者。
要想摆脱既有“固定思维”,首先,我们要接受一个事实:每个人都拥有两种思维模式。  
重要的是,我们可以逐渐去学习维持成长型思维模式的方法。
可以说,固定型思维是人性使然,成长型思维是“逆人性”的 ,需要刻意训练的。如果不加注意,我们和孩子都不可避免地都深受固定型思维模式的影响。
孩子们会这样想:我生来与众不同,就这么简单。他不会这样想:我每天必须付出很多努力,才能换来一点点知识或技能方面的进步,成为大明星不应该这么费劲。
“首先,我们要能够分得清固定式思维模式作祟的时刻。”

当孩子的固定式思维出现的时候,我们要能及时能辨别出来,并且及时引导。
当遇到问题时,我们也要避免用“固定式的思维模式”引导孩子。比如考试考砸了,比赛输了....的时候,我们的关注点要放在找问题,可提升的方面,不是苛责失败,也不是一味安慰这不重要没关系。
又比如,当孩子赢得了比赛,取得好成绩....的时候,不是一味的夸赞其聪明,还要总结经验,争取做到更好。
“其次,意识到,并且去谈论自己固定思维模式的诱因”

可以鼓励孩子谈论自己固定型思维模式的诱因,并给他们的固定型思维模式人格起名字——有胆小的兔兔、懒惰的猪猪、焦虑的安迪或者无助的汉娜。
书中一位小男孩经常陷入不学习不配合的怪圈。老师告诉这名学生,如果他准备好了,老师会在身边听他讲,有一天,突然,这个男孩说:“充满负能量的Dan。” “什么?”老师问。“充满负能量的Dan,”他重复道,“我做什么事都会错。我什么都做不对。所以所有人都对我不好。”每当他做作业的时候,充满负能量的Dan都会对他大喊,让他无法继续。这位老师立即走到他身边,帮助他和Dan一起学习,最终Dan的态度软了下来,给了他一些空间,让他去做他的作业。从此之后,他进步得非常快。
不少孩子被认为没有竞争力、固执、不服从命令,而他们实际上只是不知道在目前的情况下该如何去学习?我们是否经常威胁、惩罚和忽略他们,而不是去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或者帮助他们找到可以让自己成长的环境?
“再次,成长型思维,要求不要过度保护孩子”

成长型思维,不过多关注“天赋”,而是谈“努力”,引导孩子,用成长的心态看待天赋,只要努力,就会越来越棒。  
过度保护会剥夺孩子的成长。让孩子面对真相,孩子做得好,就表扬;犯了错,也要批评,但是批评不是“你真笨”,“你不行你没用”,而是教导其进步的方法,帮他梳理犯错失败的原因,和可改进的空间。  
“成长型的思维,要用更长的时间尺度看问题。”

不求一次两次的成绩,只看三年五年十年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从未懈怠,也从不透支,才能持久。
我们首先需要改变自己,其次需要慢慢培养孩子的“成长型思维”。
“持续的进步最重要”

考不考第一名不重要,持续进步最重要。暂时做不到,说明更加需要努力,正是查漏补缺的机会;
抗挫能力,也来自于成长型思维。具有成长型思维的孩子抗挫能力更好,因为他们相信的是长久的努力和持续的学习,不会被一时的挫折打败。
“语言氛围要“信任、摒弃评判”

家长的语言,其实很关键。可以帮助和引导孩子的成长型思维。不强调分数、排名、智商(或聪明),注重和孩子多谈过程,行动细节,分析问题所在。
不要说“别难过,没关系”,可以说“这次考试(游戏,或者生活里其他事情)有难度,暂时做不到做不好,也不要难过。有几个地方做得很不错,比上次有进步,我发现有xx地方还要提高,xxxx”
相关研究:
在研究120名杰出的成功人士,包括钢琴家、雕塑家、奥运会游泳选手、世界级网球运动员、数学家以及神经学专家时,本杰明·布鲁姆发现了一件有趣的事。他们中大部分人的启蒙老师都非常和蔼可亲,富有包容力。并不是这些老师的标准很低,完全不是这样的,而是他们创建了一个充满信任、摒弃评判的学习氛围。这种氛围就是“我会来教你”,而不是“让我来评判你的能力”。
“营造成长型思维的环境。”

每天晚上,家人可以安排一次围绕成长型思维模式的谈话。一家人互相探讨类似的问题:“你今天有新学到什么吗?”“你有没有什么失误,从错误中学到了什么?”“你今天努力尝试做什么事了吗?”每个人都试着回答这些问题,积极地讨论自己和其他人的努力、策略、挫折和学习情况。
互相告诉对方,自己今天掌握了哪些过去没有掌握的技能。
家长生动地讲述自己犯了什么错,如何通过错误发现了解决问题的关键方法。
“生活中时时引导。”

如果孩子说起自己比别人做得好时,不要让孩子只是自夸聪明,引导孩子关注自己的努力;
孩子说学校教的东西太简单,那说明没有学到新知识,要强调学到什么。
当他吹嘘自己是第一时,你们就说:“最努力的人才是冠军。你可以成为一个冠军。明天,你来告诉我们,为了当好冠军,你做了什么事。”
如果孩子写作业时抱怨题目太简单枯燥,你就要引导他想办法让作业变得更有趣味和挑战性。比如,他要抄写单词“boy”,你就可以问他:“你能想到多少个和boy押韵的单词?写在另一张纸上,等一下我们可以试着用这些单词造句。”
渐渐地,他会自己想办法让作业变得更具挑战性的。这种方法不仅适用于学业和运动,适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

改用成长型思维模式看待问题能解决我所有的问题吗?不能。
但我们应该知道,这种思维模式会带来不同以往的生活——更加丰富的生活。因为这种思维模式,我们成了一个更积极、更有勇气、更加开明的人。
培养孩子的成长型思维是个长期的过程,但是一旦养成这种思维,孩子将会受益无穷。
最后,如果你想详细了解“固定式思维”和“成长型思维”的话,可以先看一下卡罗尔·德韦克的《终身成长:重新定义成功的思维模式》这本书,非常值得一看。

当孩子问,聪明和努力哪个重要,你会如何回答?-1.jpg
<a class="member_mention" href="http://www.zhihu.com/people/85724f4099df3bbe69b629eb969367e4" data-hash="85724f4099df3bbe69b629eb969367e4" data-hovercard="p$b$85724f4099df3bbe69b629eb969367e4">@知乎亲子
参考文献
1. [美]卡罗尔·德韦克(Carol Dweck) , 终身成长 ,江西人民出版社,2017-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1

帖子

500

积分

村民

Rank: 4

积分
500
春花秋香掏 发表于 2021-12-8 09:34:10
任教于高中。
工作十余年,没记错的话,我只对一个学生说过:“你很聪明”。
那是一个并不特别聪明的孩子。
各科老师都认为这个孩子理解力较差,学习能力偏弱。同一个知识点,他理解和掌握得要比别人慢很多。
这孩子小时候是完全放养。小学前没有接触过任何知识,也没上过幼儿园,不知道拼音是什么,当然也不认识字,在姥姥家快快乐乐地自由生长了几年。上一年级前,没有看过一本书,小儿书也没有,只听姥姥讲故事。
他上的是姥姥家门口对口的一所还不错的小学,同学多多少少都有些学前基础。所以他从一上学,学习就明显比其他同学吃力很多,第一次考试就没有及格。这时候家长依然不着急,认为成绩不重要,开心就好。后来孩子的成绩一直保持在六十多分,能及格,但不高。一直到三年级,第一次面临留级风险,家长终于着急了,孩子自己也不愿意一直落后,开始猛补。
后来确实补上来了,孩子也肯用功,中考以擦边的成绩考入了我们学校。
进入高中,学习的难度系数整体提升,知识更复杂,不易理解和掌握。之前这个孩子的学习方法主要是死记硬背,但高中阶段的考查重点,在知识的运用,而不是单纯的记忆。这就对学生的理解能力,以及知识掌握程度及灵活运用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周围同学的基础又大多比他牢固,死记硬背的方法也不再那么奏效。所以刚一开学,他就感觉学习又开始格外吃力,且明显落后于人。
有一次,他来办公室问我短语类型,我讲了半天,他还是分不清楚。我让他喝杯水,歇会儿再说。他端着水,半天不喝,沉默了几分钟,很沮丧地说:“我不想学了,我没劲儿了,我太笨了,我学不会的。”
我说:“谁说的,我觉得你很聪明呀。上次我们课上讲古诗,你之前都没有读过那首诗,但对前两句的解读非常准确,而且有自己的见解。你的作文里,很多比喻用得也很精妙。上次我们以诗作画,你的画特别有创意。谁能说你不聪明呢?反正我一直都觉得,你很聪明。只不过,学习,尤其是高中阶段的学习,只靠聪明是不够的,还要在掌握方法的前提下,付出足够的努力。我看你这一段学习态度有点儿消极,也没有特别努力学吧?”
他点点头,情绪看起来比之前好一些。
我说:“方法是可以慢慢积累的,学习的能力也可以一点点提升,这些老师都可以帮助你。只有肯努力的态度,是要你自己给自己的。学习遇到难关太正常了,没有难关,学习的成就感也就没有了。学习的本质是什么呢?其实就是为了自己内心想要了解、想要实现的东西,不断获取,不断努力,又不断克服难关的这样一个坚持的过程。而学习的快乐,也在于我们一路艰辛地坚持过来之后,获得了新知,提升了能力,最终实现自己内心一直以来的梦,可以相对自由地去选择自己最想要的生活。”
这是我记录在当日的工作日记上的内容,实际上我说的可能更多,上面的话只是大意。
后来这个孩子确实特别努力,慢慢找方法,锻炼能力,最终考上了自己最想去的大学,学了一个喜欢的专业,目前正在准备考研。
以我个人的观点,人生中多一半的事情上,努力都比聪明更重要。
我知道,确实存在那种天赋异禀的人,天生的天才型选手。但是我个人,没有见过。至于说仅仅凭借天赋而完全不努力也不勤奋就获得成功的,我更没有见过(是的,不是我没见过就不存在。我相信有,只是我自己还没见过)
我做老师这些年,确实见过一些看起来毫不努力轻轻松松就获得好成绩的学生。他们是别人眼里的“天才”,但在我个人看来,他们的聪明,更多的是一种经年累月的积淀。
比如我在之前的两篇知乎回答中提到过的两个学生——
一些人平时看起来不怎么努力,可最后总能获得别人努力后才有的成绩,为什么?有娃的那天就想着孩子健康快乐就好,可孩子上学后似乎没有不想孩子优秀的父母,但优秀只有「鸡娃」一条路吗?这两个孩子都属于学习毫不费力的那种,是别人眼里绝对的“聪明孩子”。但是他们的聪明,来自于自幼年起的不断积累。比如阅读,比如父母的引导,比如在看世界的过程中逐渐增长的见识,等等。这些长时间不间断的积累,给予了他们较强的对新知识、新事物的掌握、理解和运用能力。而学习能力强的人,学什么都相对轻松。所以他们的聪明,在我看来,并非偶然。
这就像我们阅读文言文,为什么总是理解不了呢?不是因为你笨,是因为你读得少。如果你读得足够多,每一篇都认真去读、认真去理解,慢慢地,你读文言文就会和读现代文一样轻松。为什么大多数人,只要认字,只要有正常的理解能力,读现代文毫不费力呢?就是因为我们每天都说每天都用,这其实就是一种积累。
再好的天赋,也需要后天正确的引导,以及适合的努力。什么叫适合?就是得找对方法,且适合自己。即使没有什么天赋,但只要找对了努力的方向,找到了真正适合自己的方式,也一样能够实现自我。我自己觉得,人,只要能够凭借自我的努力,实现了自己最想实现的东西,有能力相对自由地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把日子过得舒心,这就是成功。但如果只有天赋,完全不努力,不作为,真的很难获得能够一直保持下去的长久的成功。
作为老师,我基本上很少去单纯地夸一个孩子“你真聪明”。因为这很容易让他自己以及其他学生认为,学习好,是因为聪明。一些学习不如他的同学,就会本能地想:“我不如他聪明,所以我永远学不好,怎么努力也没有用。”而夸一个孩子聪明的同时,也等于侧面地否定了他一直以来的努力,和未展示于人前的付出与积累。所以我一般不会直接说某个学生很聪明,我对学生的夸奖,大多数时候都很具体。我会列举我看到的他们的具体的闪光点,以及我所观察到的他们为了实现这些“闪光”,所一直坚持的。
比如某个孩子作文写得好,尤其是细节描写,常常非常精彩。我就会说,我们平时也能看到,某某同学对生活的观察特别仔细,哪怕一个瞬间,或者一个很小的细节,他都能够捕捉到,并且记录下来……
我们每个人,努力的内在动力,本质上大多都来自于对梦想的渴望以及对生活的热爱。一个有梦想且热爱生活的人,学习能力一般不会太差。而学习,也能够在帮助我们靠近梦想、实现梦想的同时,让我们更好地认识世界、认识生活,并且保持热爱。
所以我经常和家长说,单纯地要求成绩,不如引导并陪伴孩子发现兴趣、发现热爱,找到梦想。让孩子成为一个热爱生活的人,让他们对世界保持兴趣和好奇。帮助他们找到努力的方向和意义,比一味提要求、做监工,要实用得多。
适合且足够的努力,可以让一个人看起来天赋异禀、毫不费力。但是单纯躺在天赋上,则很难帮助一个人实现所有。这就是我以为的,天赋和努力的区别。
下面是我之前写的一篇关于快乐和学习的关系的回答,对这个话题感兴趣的朋友,有时间可以看看——
成绩落后,妈妈觉得要补。孩儿他爸却说快乐童年最重要,对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14

帖子

473

积分

青年

Rank: 3Rank: 3

积分
473
时振平献 发表于 2021-12-8 09:34:58
宝宝,你能问妈妈这个问题,说明你已经意识到了,要做成一件事似乎必须包含「聪明+努力」两个方面。懂得分析事情的成功因素,就这一点领悟,妈妈需要给你的「聪明」点个赞。
更进一步,当你发现实现成功需要两个因素的时候,你还会提问哪个更重要,懂得做事情要抓重点了。就这一点敏锐的判断,妈妈要再给你的「聪明」点个「赞」。
所以对于你,这个问题的答案很唯一了。不管「聪明」和「努力」哪个更重要,你现在已经具备了「聪明」这个条件了,剩下的只需要在「努力」上做点工作,就很棒了!
你很聪明,但是如果你不花时间努力看书,不用功夫努力上课,不吃苦努力学习各种技能,哪里去展示你的聪明呢?
世界上有很多技能,一旦我们掌握了就可以做很多有趣的事情
比如学习外语,你如果学会了英语,就可以自己看懂书架上许多英语的绘本,再也不需要等着妈妈下班才能给你讲对不对?
比如画画,你跟着老师好好练习,自己也能画出一个可爱的小猪佩奇而不用总是央求爸爸给你在黑板上画对不对?
技能越多,你自己可以干的有趣的事情就会越多。
而学习这些技能的过程,虽然你聪明的小脑瓜一下子就可以听懂老师说的,但是你还得自己「努力」练习,才能把你靠「聪明」明白了的那些事情,真的做出来才对呀!
就像妈妈教你做手工,妈妈先给你做示范,你很「聪明」,一下子就看明白了,着急着把胶棒抢过去自己尝试,但是有没有发现,自己的小手一开始似乎并不能像妈妈一样准确的把想要的材料粘贴到正确的位置——这就需要依靠「努力」来多练习。
上次咱们练习了一晚上你还记得吗?你那么努力有耐心,让妈妈都很感动呢!

当孩子问,聪明和努力哪个重要,你会如何回答?-1.jpg
粘贴了几十次之后,你发现你的小手变得灵活了,可以像妈妈一样准确的把小羊的耳朵粘在正确的位置了。现在不需要妈妈陪伴,你自己也可以做出一副粘贴画了!
你还很得意地把粘贴好的画拿着让我给你拍了照片,发给爸爸爷爷奶奶和姑姑看,大家都称赞你:xixi真棒!
那种通过「努力」终于成功的感觉,是不是特别开心!妈妈能看出来,花了一晚上时间「努力」之后,你对你的作品很满意呢!

当孩子问,聪明和努力哪个重要,你会如何回答?-2.jpg
所以,不管对于别人,聪明和努力哪个更重要,对于你,现在你需要做的,就是「努力」去做每一次尝试,让你「聪明」的小脑袋里能想到的每一个事情,都成真。
对我这个回答我稍微再做一点解读。
其实回答孩子「聪明」还是「努力」更重要,目的当然是要引导孩子重视「努力」的作用。因为「聪明」与否大概率取决于天生,是很难改变的,所以我们不需要纠缠于此,而去影响那些后天可以改变的因素。
不要让孩子陷入「我很聪明了所以无需努力」或者「我不够聪明所以努力无用」这两个错误观念。
首先我会肯定孩子的「聪明」,让她对自己可以做成事情充满信心,然后强调在聪明的同时,付出努力的意义和价值,就可以了。

@知乎亲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7

帖子

441

积分

青年

Rank: 3Rank: 3

积分
441
123465247 发表于 2021-12-8 09:35:57
其实你回他一句“你这么聪明,一定能想明白,聪明和努力哪个更重要吧?”
如果他足够聪明,那他肯定就能够意识到,“努力更重要”了。
如果他足够努力,但觉得自己不够聪明的话,那就只能加倍努力才行。
知乎上早些年广为流传的一句话,就是“以大多数人努力程度之低,根本轮不上拼天赋”。
现在依然是普适的,很多时候,要想成功,只需要稍微努力一些就够了。

不管是对小朋友,还是对大朋友来说,都是一样的。
小学时候,背诵课文,聪明的小朋友一小时就够了;记忆力没那么好的,一遍不行,背两遍,一小时不够,背两小时,也能背上来。
但是等到考试默写的时候,往往会发现那些很快背上来的,可能考的反而不如那些要花很多时间才能背上来的。
原因何在?
因为后者付出的努力更多,记忆的更长久,而前者觉得自己背上来了,很自信,但是其实记的也没那么牢。
长大了更是,很多时候,多努力一些,再多努力一些,可能就会出现新机会。

天底下哪有不聪明的孩子呀,谁小时候不是个小天才?
谁小时候不是成天被问,未来上清华还是北大?哈佛还是耶鲁?
但是等大了后,大家就知道了,愿意付出努力去获得想要的东西的人,才能够给自己赢取更多机会。

当孩子问,聪明和努力哪个重要,你会如何回答?-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18

帖子

505

积分

村民

Rank: 4

积分
505
吻火的老羊科 发表于 2021-12-8 09:36:39
当然是努力更重要,因为聪不聪明是先天已经确定的事情无法更改,如果说人与人真的有智商差距的话,纠结也毫无意义,但可以肯定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智商即使有差距,但大多数人之间的差距并没有那么大,通过后天的努力,勤于思考和实践,只能够提升聪明度的,智商就好比一把刀子,越用越锋利,越不用就越迟钝。
爱迪生真的天生就比其他人聪明吧?也未必吧?否则为什么他发明灯泡还要做上万次实验?说白了有点瞎猫逮死耗子,还是努力的结果,他也不知道哪一次会亮,只管不停的试罢了,说难听一点也可以说完全靠蒙,抽盲盒一样,直到抽到为止。
美国著名的实业家洛克菲勒在《写给儿子的38封信》中这样说:
世界上没有一样东西可取代毅力。才干也不可以。怀才不遇者比比皆是,一事无成的天才很普遍;教育也不可以。世上充满了学无所用的人。只有毅力和决心无往不利。
关于这个问题,推荐你和孩子一起看看《功夫熊猫1》这部电影,当然2和3也很值得一看,里面隐藏了很多道理和智慧。

当孩子问,聪明和努力哪个重要,你会如何回答?-1.jpg
我不害怕练了一万种腿法的人,我害怕一种腿法练了一万遍的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8

主题

51

帖子

670

积分

村民

Rank: 4

积分
670
13303745643 发表于 2021-12-8 09:36:50
我儿子刚4岁,如果他问我的话,我会告诉他:聪明和努力不是两个可以比较的东西。聪明就像是在幼儿园的时候,给你的午餐中多加一个鸡腿,你可以吃得比其他小朋友好;而努力就是你必须要走到餐厅领饭,不然不只是吃不到这个鸡腿,你可能连午饭也吃不到。
所以,你看,聪明是一种奖励,而努力是一种行动,你想得到这种奖励的话,必须要先有行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

主题

34

帖子

559

积分

村民

Rank: 4

积分
559
张学斌 发表于 2021-12-8 09:37:09
聪明只是一个人的天生优势,而努力却可以有无限的可能性;
一个有天份优势的人,如果不努力,优势也会被浪费掉,就像兔子跟乌龟的赛跑里面的兔子一样,
小兔子一直得意洋洋,不去努力 ,而小乌龟从不泄气,一直不停地向前努力爬行,最后先到终点赢得比赛的是乌龟;
聪明是爹妈给的,并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聪明的人也必须非常努力才行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16

帖子

507

积分

村民

Rank: 4

积分
507
123463131 发表于 2021-12-8 09:37:36
根据我十二年养育俩娃的经验,孩子提出这样的问题,一定是遇到一些事并受到了触动。这个时候,聪明不重要,努力也不重要,搞清孩子遇到了什么最重要。
我会问孩子,你觉得哪个更重要?引导他说出事情经过,了解他的想法,选择合适的回答方式。
就我个人而言,我认为聪明比努力更重要。记得上高中时,我最怕物理,交变电流、楞次定律,老师讲一遍学霸就通了,我天天刷题到十二点也就刚及格。先天理解力的差异,不是靠努力能追赶的。
这样就不努力了吗?当然不,还要更努力。当我们无法变更赛道时,只能不停的奔跑,天生的东西无法掌控,我们只能掌控当下,用耐力、韧劲放手一搏,用量变引发质变。
好在,随着素质教育不断提升,考试制度渐次改革,孩子们有了更多的选择余地。物理学得快是聪明,作文写得也好是聪明,唱歌能打动人心也是聪明,只不过各有所长罢了。
我会梳理孩子的思路,解答孩子的疑惑,并让他了解到以下三点: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这都是聪明的一种表现;二、聪明是与生俱来的,是爸爸妈妈给予的;三、努力是唯一掌控在我们手里的东西,是我们前进的利器。
以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下一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作者

断念琴

村民

  • 主题

    57

  • 帖子

    31

  • 关注者

    1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宝宝村 | 赣ICP备19014419号-1 |网站地图
Powered by baobaocun.com!  © 2019-2020版权所有宝宝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