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2022-1-23

跳转到指定楼层
在厌学这件事上,很多父母完全把逻辑弄拧了——他们认为,学习就是辛苦的事,孩子不督促就不会好好学习,但实际上,学习,包括孩子的学校学习和生活中的其他学习,从来都件很愉快的事,是有人把孩子的学习弄得不愉快了,孩子才会厌倦学习。
学习原本是愉快的事


学习本身其实是让人特别开心、特别愉快的。

甭管学什么,甭管多大年纪,当学习按照自己喜欢、适合自己、让自己感到舒适(请注意,和辛苦程度无关)的方式进行,预期结果是自己特别想要的时,学习带来的整个感受就会特别积极,人们就是在享受学习,不存在谁天生就不喜欢学习这件事。
就比如小宝贝刚刚开始练习走路,他会一遍一遍地尝试自己站起来,摇摇晃晃地迈出一条腿,再努力迈出另一条腿,这个过程中可能会跌倒很多次,但如果旁边的大人不会一会儿督促他,一会儿扶起他,一会儿提醒他小心,孩子会每天这样耐心地练习很多次,没多久就能走得稳稳的。
比如这次因为疫情长宅在家,很多人都开始学习厨艺,包括一些平时不怎么做饭的人。大家到网上找菜谱,利用家里现有的食材,制作各种各样平时想都不会想的美食。制作的过程可能很繁琐,但人们乐此不疲,好吃的端上桌,或者在朋友圈得到一片点赞时,你会觉得一切都特别让人满足。
再比如孩子玩儿游戏。玩游戏其实也需要学习,你需要熟悉规则,了解攻略,还需要不断练习,要打得好、打得痛快、打得有成就感,也没那么容易。但孩子为什么不会厌倦呢?因为那是他主动想学的东西。
让人厌倦的不是学习本身

那么,又为什么很多成人厌倦各种学习,啥都不想学,有的孩子会厌倦学校学习和课外学习呢?
那是因为他们曾经有过特别让人不愉快的学习经历,学习从享受变成了忍受。
让人厌倦的不是学习本身,而是糟糕学习经历中包含的消极方法、过程、目标/结果,以及由它们带来的总体上的负面感受。
方法——

如果一个人不喜欢某种学习中使用的方法,比如他觉得那个方法不适合自己,觉得那个方法繁琐且低效,觉得自己有更好的方法,或者认为别人在用更好的方法,他也可以学习,他就不会喜欢眼前的方法,对用它学习就会感到厌倦。
过程——

如果学习的过程让人不喜欢,比如耗时太长、节奏太急促或者太缓慢,有人监督,总被和别人比较,整个过程经常被介入、干涉,被指导批评,他就不会喜欢这个过程,对要经历此类过程的学习就会感到厌倦。
目标/结果——

如果学习的目标或者学习的结果让一个人不喜欢,比如学习目标不是自己的目标而是别人给予的目标,学习虽然产生了成果,但不是他自己特别想要的成果,他也不会喜欢这项学习。
感受——

让人厌倦的方法、让人厌倦的过程、让人厌倦的目标/结果,会带来种种负面感受,包括挫败、失望、沮丧、无奈、自卑、缺乏成就感、缺乏幸福感等等,如果学习与此类感受相关,没有人会喜欢学习。
造成厌学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

为什么父母督促越得紧,越会担心孩子厌学,而且孩子也越发容易真的厌学?
原因就在于,当父母感到焦虑,开始用高压、监督的方式促使孩子努力学习,孩子学习的方法、过程、结果、感受就都变化了,变化的方向是负面而不是正面,于是对学习的厌倦就会出现,而且会出现在各个年龄段孩子的各种学习项目上。

所以,坦率地说,不是孩子自己就厌学了,更经常的情况是,父母造成了孩子的厌学。
陪写作业是一个典型。很多妈妈陪写作业陪得精疲力竭,而且孩子并没有因为妈妈的长年陪写而获得更好的成绩,正是因为这个过程对孩子来说太痛苦了,每天都经历这样的痛苦,孩子怎么可能喜欢学习呢?
这和厌倦婚姻有点像。如果家庭生活的每一天都轻松愉快,两个人都努力在彼此之间建立更有品质的亲密关系,人们不会觉得婚姻让人绝望,但如果一天三小吵,三天一大吵,连好好说一句话都做不到,婚姻就会变得让人难以忍受,最后有人就选择放弃。
我还遇到两个小案例,一个是指导孩子阅读,一个是矫正两岁多孩子的暂时口吃。
一位妈妈为训练孩子看书之后能复述故事,就让孩子先看一遍,自己给孩子讲一遍,再让孩子讲一遍。觉得孩子讲得不好,就让孩子一次又一次地讲,经常要讲上三五遍才过关。最后孩子说:看书不好玩,我不要看书了。——看,一个不喜欢看书的孩子就诞生了。
一位妈妈发现2岁左右孩子突然出现口吃现象,就特别着急,每次发现孩子口吃,就让孩子把刚刚说过的那句话再说一遍、再说一遍,直到说得特别流畅。孩子就很崩溃:说话真难,我不说了。——看,一个厌倦说话的孩子就诞生了。
(一点题外话:我不止一次地遇到2岁孩子突然有点口吃的情况,很多妈妈担心,孩子会不会一直就口吃下去呢?这个我有亲身体验。我家小儿2岁时也有一小段时间有点口吃,当时也是担心,后来查了很多资料,发现刚刚开始说话不久的孩子出现口吃,是因为此时他的思维已经运转得很快,但语言表达速度跟不上大脑思考的速度,就是“脑子比嘴巴快”,这个阶段会很短,大人不去干涉,随着语言能力的发展,这种现象会很快消失,如果大人急着纠正,反倒容易把“口吃”给固定下来。我家当时就是没管,也请幼儿园老师不要纠正,没多久,孩子说话就特别顺畅,口吃的情况完全消失。)
让孩子愉快地学习

孩子会厌学,是因为学习的方法、过程、目标/结果、感受让人不快,自然,想要避免孩子厌学,父母就需要尽量帮孩子保持愉快学习的状态。

方法——

大人尽量少干涉,最好不干涉,让孩子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适合自己的方法学习。一个自主学习的孩子,会慢慢发展出自己的学习方法;有自己的学习方法,孩子才会有更好的学业表现。
过程——

大人尽量少介入,最好不介入,让孩子自主掌控整个学习过程,包括管理学习时间、管理学习任务。能自己管理学习过程的孩子,才能成为有强大学习力的孩子。
目标/结果——

好的学习成绩无疑会让孩子更有成就感,为了获得这种成就感,孩子天然就有努力学习的内在动力,父母需要做的是,相信孩子有自己的目标,不把父母给制定的目标强加给孩子,同时充分认同孩子努力的结果。孩子可能遭遇的最坏的情况是,永远背负父母给制定的过高目标,而对自己努力的结果,父母永远都不满意。
感受——

保护孩子学习过程中的所有积极感受,极力避免孩子对学习产生消极感受。一旦发现孩子产生了某种消极感受,父母需要马上反思自己对孩子的学习方法、学习过程、学习目标/结果,是否做了太多负面的工作。
总之,没有天生就不爱学习的孩子,只有用错方法的父母。要避免孩子厌学,对孩子的学习,父母最好退后一步。
您可以可以参考下面两个视频: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62

主题

86

帖子

744

积分

村民

Rank: 4

积分
744
123461383 发表于 2022-1-23 11:58:03
在厌学这件事上,很多父母完全把逻辑弄拧了——他们认为,学习就是辛苦的事,孩子不督促就不会好好学习,但实际上,学习,包括孩子的学校学习和生活中的其他学习,从来都件很快乐的事,是有人把孩子的学习弄得不快乐了,孩子才会厌倦学习。
学习原本是快乐的事


学习本身其实是让人特别开心、特别快乐的。

甭管学什么,甭管多大年纪,当学习按照自己喜欢、适合自己、让自己感到舒适(请注意,和辛苦程度无关)的方式进行,预期结果是自己特别想要的时,学习带来的整个感受就会特别积极,人们就是在享受学习,不存在谁天生就不喜欢学习这件事。
就比如小宝贝刚刚开始练习走路,他会一遍一遍地尝试自己站起来,摇摇晃晃地迈出一条腿,再努力迈出另一条腿,这个过程中可能会跌倒很多次,但如果旁边的大人不会一会儿督促他,一会儿扶起他,一会儿提醒他小心,孩子会每天这样耐心地练习很多次,没多久就能走得稳稳的。
比如这次因为疫情长宅在家,很多人都开始学习厨艺,包括一些平时不怎么做饭的人。大家到网上找菜谱,利用家里现有的食材,制作各种各样平时想都不会想的美食。制作的过程可能很繁琐,但人们乐此不疲,好吃的端上桌,或者在朋友圈得到一片点赞时,你会觉得一切都特别让人满足。
再比如孩子玩儿游戏。玩游戏其实也需要学习,你需要熟悉规则,了解攻略,还需要不断练习,要打得好、打得痛快、打得有成就感,也没那么容易。但孩子为什么不会厌倦呢?因为那是他主动想学的东西。
让人厌倦的不是学习本身

那么,又为什么很多成人厌倦各种学习,啥都不想学,有的孩子会厌倦学校学习和课外学习呢?
那是因为他们曾经有过特别让人不快乐的学习经历,学习从享受变成了忍受。
让人厌倦的不是学习本身,而是糟糕学习经历中包含的消极方法、过程、目标/结果,以及由它们带来的总体上的负面感受。
方法——

如果一个人不喜欢某种学习中使用的方法,比如他觉得那个方法不适合自己,觉得那个方法繁琐且低效,觉得自己有更好的方法,或者认为别人在用更好的方法,他也可以学习,他就不会喜欢眼前的方法,对用它学习就会感到厌倦。
过程——

如果学习的过程让人不喜欢,比如耗时太长、节奏太急促或者太缓慢,有人监督,总被和别人比较,整个过程经常被介入、干涉,被指导批评,他就不会喜欢这个过程,对要经历此类过程的学习就会感到厌倦。
目标/结果——

如果学习的目标或者学习的结果让一个人不喜欢,比如学习目标不是自己的目标而是别人给予的目标,学习虽然产生了成果,但不是他自己特别想要的成果,他也不会喜欢这项学习。
感受——

让人厌倦的方法、让人厌倦的过程、让人厌倦的目标/结果,会带来种种负面感受,包括挫败、失望、沮丧、无奈、自卑、缺乏成就感、缺乏幸福感等等,如果学习与此类感受相关,没有人会喜欢学习。
造成厌学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

为什么父母督促越得紧,越会担心孩子厌学,而且孩子也越发容易真的厌学?
原因就在于,当父母感到焦虑,开始用高压、监督的方式促使孩子努力学习,孩子学习的方法、过程、结果、感受就都变化了,变化的方向是负面而不是正面,于是对学习的厌倦就会出现,而且会出现在各个年龄段孩子的各种学习项目上。

所以,坦率地说,不是孩子自己就厌学了,更经常的情况是,父母造成了孩子的厌学。
陪写作业是一个典型。很多妈妈陪写作业陪得精疲力竭,而且孩子并没有因为妈妈的长年陪写而获得更好的成绩,正是因为这个过程对孩子来说太痛苦了,每天都经历这样的痛苦,孩子怎么可能喜欢学习呢?
这和厌倦婚姻有点像。如果家庭生活的每一天都轻松快乐,两个人都努力在彼此之间建立更有品质的亲密关系,人们不会觉得婚姻让人绝望,但如果一天三小吵,三天一大吵,连好好说一句话都做不到,婚姻就会变得让人难以忍受,最后有人就选择放弃。
我还遇到两个小案例,一个是指导孩子阅读,一个是矫正两岁多孩子的暂时口吃。
一位妈妈为训练孩子看书之后能复述故事,就让孩子先看一遍,自己给孩子讲一遍,再让孩子讲一遍。觉得孩子讲得不好,就让孩子一次又一次地讲,经常要讲上三五遍才过关。最后孩子说:看书不好玩,我不要看书了。——看,一个不喜欢看书的孩子就诞生了。
一位妈妈发现2岁左右孩子突然出现口吃现象,就特别着急,每次发现孩子口吃,就让孩子把刚刚说过的那句话再说一遍、再说一遍,直到说得特别流畅。孩子就很崩溃:说话真难,我不说了。——看,一个厌倦说话的孩子就诞生了。
(一点题外话:我不止一次地遇到2岁孩子突然有点口吃的情况,很多妈妈担心,孩子会不会一直就口吃下去呢?这个我有亲身体验。我家小儿2岁时也有一小段时间有点口吃,当时也是担心,后来查了很多资料,发现刚刚开始说话不久的孩子出现口吃,是因为此时他的思维已经运转得很快,但语言表达速度跟不上大脑思考的速度,就是“脑子比嘴巴快”,这个阶段会很短,大人不去干涉,随着语言能力的发展,这种现象会很快消失,如果大人急着纠正,反倒容易把“口吃”给固定下来。我家当时就是没管,也请幼儿园老师不要纠正,没多久,孩子说话就特别顺畅,口吃的情况完全消失。)
让孩子快乐地学习

孩子会厌学,是因为学习的方法、过程、目标/结果、感受让人不快,自然,想要避免孩子厌学,父母就需要尽量帮孩子保持快乐学习的状态。

方法——

大人尽量少干涉,最好不干涉,让孩子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适合自己的方法学习。一个自主学习的孩子,会慢慢发展出自己的学习方法;有自己的学习方法,孩子才会有更好的学业表现。
过程——

大人尽量少介入,最好不介入,让孩子自主掌控整个学习过程,包括管理学习时间、管理学习任务。能自己管理学习过程的孩子,才能成为有强大学习力的孩子。
目标/结果——

好的学习成绩无疑会让孩子更有成就感,为了获得这种成就感,孩子天然就有努力学习的内在动力,父母需要做的是,相信孩子有自己的目标,不把父母给制定的目标强加给孩子,同时充分认同孩子努力的结果。孩子可能遭遇的最坏的情况是,永远背负父母给制定的过高目标,而对自己努力的结果,父母永远都不满意。
感受——

保护孩子学习过程中的所有积极感受,极力避免孩子对学习产生消极感受。一旦发现孩子产生了某种消极感受,父母需要马上反思自己对孩子的学习方法、学习过程、学习目标/结果,是否做了太多负面的工作。
总之,没有天生就不爱学习的孩子,只有用错方法的父母。要避免孩子厌学,对孩子的学习,父母最好退后一步。
您可以可以参考下面两个视频:
<a href="http://www.zhihu.com/zvideo/1462762533614039041" data-draft-node="block" data-draft-type="link-car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15

帖子

498

积分

青年

Rank: 3Rank: 3

积分
498
起航61 发表于 2022-1-23 11:59:01
孩子讨厌学习,孩子自身的责任肯定跑不掉,但孩子的第一人生导师-父母,恐怕也无法摆脱干系。甚至不少情况下,父母的责任比孩子自身更为严重。
首先,学习是以学生为主,别人只能起辅助作用。学生讨厌学习,可能有千种万种的外部原因,但最后总要在孩子内心得到认可,才能造成最后的不良结果。
而且,学习的目的,也是为了孩子的将来,和别人的未来关系不大,孩子要是不珍惜自己的未来,厌学情绪的产生无法避免。
所以,孩子讨厌学习,他自身的责任无法洗脱。想要改变这个状态,有必要先从孩子身上找问题,制定相应的对策加以改善。
比如,针对孩子学习投入不够的问题,加强学习习惯的养成;对学习目的不明确的孩子,要加强孩子人生规划的主动性。
当然,孩子讨厌学习,不光有自身的原因,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父母的影响。父母的严厉,父母的放纵,都可能造成孩子反感学习。
现代社会,人和人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能在竞争中胜出,不少父母对于孩子的学习管理非常严格,超出了孩子的能力承受范围。
孩子每天面对铺天盖地的学习指令,得不到应有的放松机会,难免对于学习产生抵触情绪,希望能够摆脱学习的折磨,过上轻松的生活。
所以,父母对于孩子学习的要求,要张弛有度,不能过于紧绷,不然,超过了孩子的忍耐度,会招来适得其反的结果。
还有的父母处于对孩子的疼爱,不愿孩子过早承受生活的压力,纵容孩子在学习上不思进取,导致孩子对于学习失去兴趣,拒绝必要的学习投入。
虽然孩子眼前可以享受轻松的生活,但将来面对残酷的社会调整,会因为能力不足,而承受更大的痛苦。溺爱孩子不是对孩子好,而是在葬送孩子的前程。
如果父母真心为孩子考虑,应该帮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他通过学习掌握必要的人生技能,将来才有能力过上幸福的生活。
所以,孩子讨厌学习,既有孩子自身的问题,也有父母教育方式不合理带来的伤害。单独的责怪某一方,都有失偏颇,不够公平。
不过,考虑到父母能力更大,并且肩负抚育孩子的义务,父母应该对此承担更多的责任。父母既要自身做出积极改变,也要引导孩子自我调节。
实际上,当父母能够以身作则,主动做出自我调整,孩子也会感受到父母的苦心,做出合理的回应。两方面相对而行,孩子讨厌学习的问题,一定会更快得到解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2

主题

55

帖子

647

积分

村民

Rank: 4

积分
647
旖旎风生旖f 发表于 2022-1-23 11:59:46
看到这个问题的父母,其实觉知力算比较高了。

对于学习这个问题,作为过来人很想说,父母你有吃过学习的苦吗?

当你认真学习数十年,其实会发现这件看似大家都在做的事情非常不容易,人总是追求新鲜刺激感的,当一件事情做了十几年,还会有兴趣吗?

换做是你,你可以做到吗?

榜样的力量之所以能感染人,是因为真的切实可以影响到孩子,但如果你做不到,却在强求孩子做,或许是以爱的名义,那又怎么样呢?

是爱就可以肆意让孩子做任何事情吗?这是一个值得大家都去思考的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19

帖子

518

积分

村民

Rank: 4

积分
518
从不再来考来b 发表于 2022-1-23 12:00:46
很多事情,并不是非黑即白的。
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各种因素造就了孩子讨厌学习。
但是,家长和学校肯定是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的。
孩子的个人因素最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7

帖子

410

积分

青年

Rank: 3Rank: 3

积分
410
天下无窝缚 发表于 2022-1-23 12:01:35
曾经网上有一则新闻,也算是个笑话吧,说一位爸爸为了不让孩子打游戏,每天邀几个朋友在游戏里追杀儿子,只要自己儿子一上线,这当爹的就带着自己朋友组队围剿,最后搞的自己儿子很郁闷,结果就这样把游戏给戒下来了。
这件事讲了个什么原理呢?其实就是“成就感”。
人会本能的去重复曾经给自己带来过好处的行为,而成就感的获得所带来的快感让人心情产生愉悦,由此带来的动力则会推动一个人再一次的去实施这种行为。
上述事件中,爸爸带队在游戏里围剿儿子,导致儿子在游戏中屡屡受挫,进而开始对游戏产生抵触情绪,潜台词就是“总是输,不想玩了!”
是的,想让一个人不去做什么,最好的方式就是让他遭受挫败感,就是自从开始碰这玩意儿,就没尝过好果子。
我们现在用“成就感”和“挫败感”来分析孩子厌学的情况。其实99%的孩子是还是希望自己能够正常学习的,走一条相对顺利的人生道路。
所以,面对厌学的孩子,首先要做的就是尽快让孩子在学习中去获取成就,刚开始可以刻意降低难度,让孩子能够轻易的解题,后续再将难度逐渐拉升难度。学习这种事,和体育运动是一样的,长跑的距离是一天天增加了,举重的铁饼是一块块儿加码的,没有新手上去就来个马拉松,也不可能第一次推举就来个100斤,所有的负重都是一级一级练出来的。
压力也是如此,许多人由于突如其来的变故短期内压力陡然增加,从心理负担甚至直接导致生理疾病。
对于成年人的社会,与工作相比,学习是快乐的,但对于未体验过工作之苦,生存不易的孩子而言,学习就是会有压力的。
与经历过生死的对比,那些容易遇事慌张的人显然不够看。
与经历过荣辱的人对比,那些动则一点小时就上升到自尊受伤的人,我们一定会感觉他们过于病娇。
与经历过破产的人对比,那些吃不得半点金钱亏的人,格局真的不要太小。
不要拿成年人的抗压力与孩子进行对比,没听过重量级对着轻量级叫劲儿的,大家的维度不同,没有可比性。这就是孩子厌学的原因里,父母造成的因素。
要去帮助孩子设计出能快速获取成就感的学习体验,是他们摆脱厌学的最好方式。不要去用成年人的视角去审视孩子的世界,能看懂,是孩子的幸运,万一没看懂,不幸的是整个家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4

主题

49

帖子

641

积分

村民

Rank: 4

积分
641
丝瓜ios视频下载 发表于 2022-1-23 12:02:08
两方面因素,但父母的因素更大,有些孩子可能存在一些学习能力不足的情况,那么学习自然很差,不愿意学习,此时如果父母管教不当那么孩子就会恐惧学习,而有些孩子学习还可以,但是父母总是看不到孩子的努力,一味的追求更高,那么其结果是孩子感觉学习也没有意义,那么放弃学习,除了学习能力不足的孩子讨厌学习是孩子自身出了问题,其他的都是父母的问题,对于学习能力不足的孩子,这是需要通过干预训练才能提高的,祝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25

帖子

507

积分

村民

Rank: 4

积分
507
浮生未歇138 发表于 2022-1-23 12:02:39
如果我说没有一个人会喜欢学习近几百年来所形成的科学文化知识,你信吗?
无论你信还是不信,但有一点是事实,那就是我们人类进化了几百万年的大脑,本来就不是为了近几百年来所产生的科学文化知识所准备的,学习这些东西不仅需要耗费巨大的脑能量,而且还看不到任何与生存有直接关联的关系。在这样的状况下,你觉得谁还会愿意学习呢?
实话告诉你吧,愿意学习的只是少数,而这些少数是由于在生活的历程中机缘巧合的对当代科学文化知识产生了兴趣,并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获得了快乐,才有了继续学习下去的动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21

帖子

504

积分

村民

Rank: 4

积分
504
己化被 发表于 2022-1-23 12:03:00
谢谢观看,麻烦点个赞再走,非常感谢。
在家长眼中,孩子的问题是无穷无尽的。孩子不爱说话,家长便希望他外向;孩子外向了,家长又觉得他太调皮了;孩子很乖,但是不爱学习;爱学习,可是没朋友;朋友多,却不懂得筛选……总之,家长的担心和焦虑无穷无尽,谁也不用羡慕谁。大部分家长看不到孩子的行为和自己的教养方式之间的联系。家长总希望给孩子找到一个药方,甚至不惜花大价钱把孩子送去各种训练营集中“修理”,也不愿意想想是不是自己做错了,可不可以改进和弥补。还有大量家长都是在看到孩子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的时候才着急上火的。你的焦虑和担心并不会让孩子突然变得更好,因为焦虑和担心只是本能,能够帮助孩子活下去,但难以让他适应现代社会。社会化的过程是抑制原始本能、增加社会能力的过程。在适应现代社会过程中,家长需要给孩子的是知识、耐心和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12

帖子

435

积分

青年

Rank: 3Rank: 3

积分
435
天亮再走己 发表于 2022-1-23 12:03:42
有一句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任何一个孩子,出生的时候都只是一张白纸。就如很多人说的,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
其实很多的中国人都因为我们国家曾经的积贫积弱,培养了我们焦虑的性格。遇到任何事情都害怕被落后。所以在养育孩子的问题上,着急忙慌的样子随处可见。最典型的就是现在都还流行的一句话“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家长的焦虑,通常表现在对孩子的过度严厉和拔苗助长上面。虽然我们国家经过了40多年的改革开放,但是大多数的国民还是远远不够从容。
我们说孩子为什么会讨厌学习?举个一直震撼我内心的一个场景:那年高考结束,我亲眼目睹我们同年级很多同学把数学、语文、英语等等的练习卷、书本通通往楼下扔!那样子仿佛大型的雪花飘零。为什么会这样子?因为恨死了!讨厌死了!火死了!终于结束了!终于解脱了!终于可以好好放松了!
这种情况是我们所希望看到的吗?这种学生毕业以后还会再去主动学习吗?那究竟应该怎么办?
我们最需要做的事情是明确方向!也就是读书或者学习的目的究竟是什么?是为了上清华北大留学哈佛?是为了赚很多钱?是为了找一份好工作?
我觉得都不是!是为了过上你想要的生活!或者是为了更好的生活!
学生时代的学习,知识只是一方面,更多的是培养学习的习惯,学习的方法,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实学习有很多种,哪怕抽烟喝酒,也是一种学习,不是只有学课本里的知识才叫学习。一个人如果不会学习,他的人生一定会非常灰暗,他一定是和整个社会完全脱节的。
孩子讨厌学习,父母如果发现了,一定要想办法引导他,最先要做的一定要解除重压的枷锁!不要过度的压迫孩子。不要过于严厉。然后要结合实际,引起孩子的兴趣,不论是做实验,还是上台讲话。让孩子心生渴望。如果有必要,要和孩子同甘共苦,他不理解的不清楚的为他耐心讲解,可以共同背诵,共同做题,让他感到你们是平等的。尽量多陪一下孩子,户外多些活动,同时给孩子讲一些小故事,同时分析它的大道理。尽量让孩子开口讲话,说他高兴的,讲他忧伤的讨厌的事,最重要的是要把他讨厌的原因搞清楚,然后对症下药。父母该改正的就改正,孩子不对的,以细物润无声的方式不断的去改变他。
码字不易,需要你的点赞鼓励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3下一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作者

Cathy江江

村民

  • 主题

    57

  • 帖子

    28

  • 关注者

    1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宝宝村 | 赣ICP备19014419号-1 |网站地图
Powered by baobaocun.com!  © 2019-2020版权所有宝宝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