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2021-11-12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为什么要给孩子立规矩?回答这个问题前呢?我先说个朋友的故事。
一、为什么要在6岁前就给孩子立规矩?

这学期幼儿园快开学的时候啊,朋友可乐妈就很发愁。她3岁的儿子可乐,因为爱打人和抢玩具被之前的幼儿园劝退了,现在还不知道换哪家好。
“怎么说也不听,给他立了那么多规矩都不管用,啥时候才能长大懂点事......”可乐妈妈当时呢,就跟我吐槽。
在立规矩上,像可乐妈这样,小时候不严肃管教,寄希望于孩子长大就懂事了的家长可不少。但,育人就像种树,小时候树苗就是弯的,长大要扶直,可以说几乎不可能。
我们都知道, 6岁前的孩子对规则是高度认同的,在6岁前帮助孩子树立规则意识,遵守基本的行为规范,对他们独立人格的形成和未来发展很重要。
二、不打不骂,3招给孩子立规矩

道理和方法都看了不少,可为什么你给孩子立规矩就是不管用?其实啊,就是没掌握到这3个关键。
1、“一致性”是立规矩的前提

从事教育工作这么多年,我发现立规矩不管用的家庭,大多是因为没有贯彻好“一致性”。
    首先,内外一致。
有的家长在家对孩子很“放纵”,孩子想干嘛干嘛;到了外面,出于公众场合和自身面子考虑,又要求孩子乖巧有礼、遵守秩序。给孩子立规矩,应该是始于家里,在外面不被允许的行为,在家里也不能放肆做。只有坚持内外一致,孩子才能接受和遵守这些规则。
就像我开头说的可乐妈,在家的时候,可乐也经常会打家里人,但大家很少制止,偶尔打得疼了呵斥一两声。所以可乐在幼儿园也一言不合就对其他小朋友动手,不管可乐妈怎么强调“在家就算了,在外面可千万不准打人”“不准抢玩具”都没有用。
    其次,全家一致。
立规矩最怕的是家庭成员之间不一致,比如你刚定下“每周只能吃一块巧克力”的规矩,家里老人转身就给孩子买一堆吃个够。你说,这样的规矩能立起来么?
    然后,遵守一致。
规矩一旦立下,就需要家庭成员都遵守,不能要求孩子不说脏话讲文明,家长却遇到不顺心就爆粗口;要求孩子不能撒谎,自己在工作上却撒谎请假,等等。
    最后,态度一致。
“没规矩的孩子背后必有没原则的家长。”立规矩,前后态度要一致,不要朝令夕改。
不论孩子怎么说、怎么哭闹,都要坚定表达一个态度“我们已经说好了哦,不能做哦”。
让他明白,不合理的需求是不会被满足的,这样在整个过程中,他才会逐渐认识到怎样的要求才是被允许的,他才能学会主动回避或不再提出不合理的要求。
立规矩上,只有保持一致性,孩子才不会感到混乱,才能明白规则的边界和适用场景究竟在哪里,才能建立起真正的规则意识。否则,立再多规矩也白搭!
2、言语温柔是落实规矩的方式

我上面说了立规矩一定要保持“一致性”,不妥协,但这并不是说就要用强硬的方式。相反,在拒绝孩子不合理的要求时,我们的语言要温柔有条理。
曾听朋友说过她和孩子因为吃冰淇淋斗智斗勇的事。
她本身爱吃冷饮,家里冰箱囤了不少,孩子也跟着爱吃。可有天晚上,3岁的儿子在吃完两根雪糕的情况下,还嚷着要吃剩下的那盒冰淇淋。
怕孩子凉了胃,朋友立马制止,大声呵斥:
“你怎么这么馋呢?说好了不吃又要。”
见儿子压根不听,继续讨要,于是朋友又开始吼:
“别磨了,今天不会给你的,一天天太烦人了......”
儿子被吼后,哭得更厉害了,朋友被闹得很烦躁,最后一冲动居然当着孩子面把冰淇淋扔垃圾桶了。原以为这样算是吓住了孩子,没想到孩子虽然被吓得不大声哭闹了,但却一直流着眼泪盯着垃圾桶,委屈的小脸让朋友特别心疼。于是,她又心软地拿了冰淇淋给孩子......
你看,这整个过程中,我朋友既没有避免亲子争端,甚至上升到“人身攻击”,给孩子贴上“馋”“烦人”的负面标签,还做出当着孩子面扔掉冰淇淋这种严重伤害孩子的行为。可结果呢?又并没有实现让孩子遵守“不吃冰淇淋”的规矩。
这其实很大程度就是因为在拒绝孩子的过程中,言语不够温柔。
我们大可以平静温柔地告诉孩子事实:“你是小孩子,妈妈怕你吃太多肚子会疼,可以明天再继续吃。而且咱们之前说好了,只吃2根哦。”
如果他动摇了,就夸他:“宝贝这么想吃还能守住原则,太棒了,我就知道你能做到。”然后就用其他事情转移他的注意力。
不要去指责孩子想吃这件事,更不要言语激烈地批评孩子,只需要温柔有条理地说事实。
3、把“不可以”换成“可以这样......“

当然,只有温柔是不够的,具体操作上的话术也很重要。
有的家长喜欢用“不行”“不可以”“不能”等类似的字眼来给孩子立规矩,以达到让孩子乖乖听话的目的。这其实是“消极”的管教。
我们都知道“消极”的管教会破坏孩子的幸福感,对那些渴望受到表扬和肯定的几岁孩子来说,这种“消极”的否定会打消他们的积极性,脾气倔强或自尊心高的孩子还会产生叛逆和反抗,导致你越管他越皮。
所以,与其用“消极”的管教来试图让孩子体验家长的权威,不如试试“积极”的管教激发孩子主观能动性。具体操作可以分三步:
1)不要总盯着孩子的错误
有的家长一旦想起来给孩子立规矩这事儿,首先就会去关注孩子常犯的错误或不好的行为,比如“今天的蔬菜是不是又没吃?”“玩具用完又乱扔?”简直是化身成了24小时监工,这无形就营造了一个紧张的亲子氛围。
2)改变话术,多一些正面引导
A、在规范孩子的行为时,尽量少用消极的否定词。
我们常用的“不可以”,虽然可能会制止住孩子当下的“错误”行为,但却没有告诉他怎么是正确的,孩子接收不到我们进一步的提示,往往就会继续做出不合适的行为。
把任务变成游戏,比如,当孩子把玩具扔了一地时,你如果说“不可以把玩具扔得满地都是”,孩子可能会换到卧室扔一床;但如果你说“可以把玩具送回它们的小屋里,喏,就是蓝色那个小筐”,他们就知道玩具究竟该放在哪里了。
所以,我们在给孩子立规矩的时候,仅仅告诉他“不可以”是不够的,还应该让他知道为什么,以及示范一下什么是“可以的”。
B、评价孩子时,不要用“但是”等转折句。
我们在评价孩子的某些表现时,该夸奖就单纯的夸奖,不要掺杂着“但是”。
比如,当孩子自己吃完了一碗饭,却搞得衣服脏兮兮时,我们不要去评价“宝宝自己吃饭好厉害,但是把衣服都弄脏了哦”;可以换种说法“宝宝自己吃饭好厉害,如果下次能不沾到衣服上就更厉害了”。
相比前者,后一种说法对孩子的评价一直是积极地在肯定,而且对孩子未来能做到的事情也提前肯定了,会让孩子主动在下次做得更好。
C、“积极”的管教并不局限在话术语言上,鼓励孩子发现自己的特长优势也是一种“积极”管教。
比如孩子总喜欢乱涂乱画,我们可以给他准备一些安全的美术用品,告诉他“妈妈发现你手指好灵活,画画真不错,专门给你买了颜料,你可以把纸铺在画板上画,厉害的画家都是这样做的。”
几句鼓励,可能就会改变孩子乱涂乱画的行为,并帮助他发现自己的兴趣和能力。
3)不要把立规矩等同于跟孩子较劲儿
有的家长容易混淆给孩子立规矩的概念,把它变成让孩子听自己话,并执着于跟孩子较劲儿。比如孩子不喜欢用杯子喝水,而喜欢用吸管,但妈妈却非得让孩子用杯子,谁也不愿意妥协,最终就是“大的吼叫小的哭闹”,家里不得安宁。
你说,用吸管还是用直接用杯子喝水真的有那么重要吗?我看没有,只要孩子喝了水,用什么方式根本不重要。这位妈妈不是因为想给孩子立规矩而引发了冲突,实际上是因为太较劲,总想让孩子听自己的。
这里还有提醒一点啊:
千万不要对孩子说“我最后一次警告你......”:
这句话是很多家长朋友喜欢说的,目的很明确,就是想让孩子意识到严重性,赶紧听话。有的家长还会将这样的“最后通牒”写进规矩里。可是,看似强硬的一句话,达到的效果却不一定如我们所愿。
因为我们总是无法做到“最后一次”,这样的“最后通牒”总是会频繁出现在我们的话语内容之中。我们通过“最后一次”的说法来发泄自己的愤怒、威胁孩子,但孩子只会更多反抗,并意识到我们在虚张声势。
真正的规矩是体现爱的规矩,真正的爱是带有规矩的爱。我们给孩子立规矩,不是为了限制他、束缚他,而是为了给他们“有界限”内的最大自由,为了帮助他们养成好习惯,更好地为自己的生活服务。
最后,我整理了,美国幼教协会推荐“每个家庭要建立五类家庭规矩”,需要的可以关注我 @大圣不姓孙 找我领取,以此去设定自家的“家规”哦~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5

主题

14

帖子

481

积分

青年

Rank: 3Rank: 3

积分
481
123460491 发表于 2021-11-12 10:47:31
为什么要给孩子立规矩?回答这个问题前呢?我先说个朋友的故事。
一、为什么要在6岁前就给孩子立规矩?

这学期幼儿园快开学的时候啊,朋友可乐妈就很发愁。她3岁的儿子可乐,因为爱打人和抢玩具被之前的幼儿园劝退了,现在还不知道换哪家好。
“怎么说也不听,给他立了那么多规矩都不管用,啥时候才能长大懂点事......”可乐妈妈当时呢,就跟我吐槽。
在立规矩上,像可乐妈这样,小时候不严肃管教,寄希望于孩子长大就懂事了的家长可不少。但,育人就像种树,小时候树苗就是弯的,长大要扶直,可以说几乎不可能。
我们都知道, 6岁前的孩子对规则是高度认同的,在6岁前帮助孩子树立规则意识,遵守基本的行为规范,对他们独立人格的形成和未来发展很重要。
二、不打不骂,3招给孩子立规矩

道理和方法都看了不少,可为什么你给孩子立规矩就是不管用?其实啊,就是没掌握到这3个关键。
1、“一致性”是立规矩的前提

从事教育工作这么多年,我发现立规矩不管用的家庭,大多是因为没有贯彻好“一致性”。
    首先,内外一致。
有的家长在家对孩子很“放纵”,孩子想干嘛干嘛;到了外面,出于公众场合和自身面子考虑,又要求孩子乖巧有礼、遵守秩序。给孩子立规矩,应该是始于家里,在外面不被允许的行为,在家里也不能放肆做。只有坚持内外一致,孩子才能接受和遵守这些规则。
就像我开头说的可乐妈,在家的时候,可乐也经常会打家里人,但大家很少制止,偶尔打得疼了呵斥一两声。所以可乐在幼儿园也一言不合就对其他小朋友动手,不管可乐妈怎么强调“在家就算了,在外面可千万不准打人”“不准抢玩具”都没有用。
    其次,全家一致。
立规矩最怕的是家庭成员之间不一致,比如你刚定下“每周只能吃一块巧克力”的规矩,家里老人转身就给孩子买一堆吃个够。你说,这样的规矩能立起来么?
    然后,遵守一致。
规矩一旦立下,就需要家庭成员都遵守,不能要求孩子不说脏话讲文明,家长却遇到不顺心就爆粗口;要求孩子不能撒谎,自己在工作上却撒谎请假,等等。
    最后,态度一致。
“没规矩的孩子背后必有没原则的家长。”立规矩,前后态度要一致,不要朝令夕改。
不论孩子怎么说、怎么哭闹,都要坚定表达一个态度“我们已经说好了哦,不能做哦”。
让他明白,不合理的需求是不会被满足的,这样在整个过程中,他才会逐渐认识到怎样的要求才是被允许的,他才能学会主动回避或不再提出不合理的要求。
立规矩上,只有保持一致性,孩子才不会感到混乱,才能明白规则的边界和适用场景究竟在哪里,才能建立起真正的规则意识。否则,立再多规矩也白搭!
2、言语温柔是落实规矩的方式

我上面说了立规矩一定要保持“一致性”,不妥协,但这并不是说就要用强硬的方式。相反,在拒绝孩子不合理的要求时,我们的语言要温柔有条理。
曾听朋友说过她和孩子因为吃冰淇淋斗智斗勇的事。
她本身爱吃冷饮,家里冰箱囤了不少,孩子也跟着爱吃。可有天晚上,3岁的儿子在吃完两根雪糕的情况下,还嚷着要吃剩下的那盒冰淇淋。
怕孩子凉了胃,朋友立马制止,大声呵斥:
“你怎么这么馋呢?说好了不吃又要。”
见儿子压根不听,继续讨要,于是朋友又开始吼:
“别磨了,今天不会给你的,一天天太烦人了......”
儿子被吼后,哭得更厉害了,朋友被闹得很烦躁,最后一冲动居然当着孩子面把冰淇淋扔垃圾桶了。原以为这样算是吓住了孩子,没想到孩子虽然被吓得不大声哭闹了,但却一直流着眼泪盯着垃圾桶,委屈的小脸让朋友特别心疼。于是,她又心软地拿了冰淇淋给孩子......
你看,这整个过程中,我朋友既没有避免亲子争端,甚至上升到“人身攻击”,给孩子贴上“馋”“烦人”的负面标签,还做出当着孩子面扔掉冰淇淋这种严重伤害孩子的行为。可结果呢?又并没有实现让孩子遵守“不吃冰淇淋”的规矩。
这其实很大程度就是因为在拒绝孩子的过程中,言语不够温柔。
我们大可以平静温柔地告诉孩子事实:“你是小孩子,妈妈怕你吃太多肚子会疼,可以明天再继续吃。而且咱们之前说好了,只吃2根哦。”
如果他动摇了,就夸他:“宝贝这么想吃还能守住原则,太棒了,我就知道你能做到。”然后就用其他事情转移他的注意力。
不要去指责孩子想吃这件事,更不要言语激烈地批评孩子,只需要温柔有条理地说事实。
3、把“不可以”换成“可以这样......“

当然,只有温柔是不够的,具体操作上的话术也很重要。
有的家长喜欢用“不行”“不可以”“不能”等类似的字眼来给孩子立规矩,以达到让孩子乖乖听话的目的。这其实是“消极”的管教。
我们都知道“消极”的管教会破坏孩子的幸福感,对那些渴望受到表扬和肯定的几岁孩子来说,这种“消极”的否定会打消他们的积极性,脾气倔强或自尊心高的孩子还会产生叛逆和反抗,导致你越管他越皮。
所以,与其用“消极”的管教来试图让孩子体验家长的权威,不如试试“积极”的管教激发孩子主观能动性。具体操作可以分三步:
1)不要总盯着孩子的错误
有的家长一旦想起来给孩子立规矩这事儿,首先就会去关注孩子常犯的错误或不好的行为,比如“今天的蔬菜是不是又没吃?”“玩具用完又乱扔?”简直是化身成了24小时监工,这无形就营造了一个紧张的亲子氛围。
2)改变话术,多一些正面引导
A、在规范孩子的行为时,尽量少用消极的否定词。
我们常用的“不可以”,虽然可能会制止住孩子当下的“错误”行为,但却没有告诉他怎么是正确的,孩子接收不到我们进一步的提示,往往就会继续做出不合适的行为。
把任务变成游戏,比如,当孩子把玩具扔了一地时,你如果说“不可以把玩具扔得满地都是”,孩子可能会换到卧室扔一床;但如果你说“可以把玩具送回它们的小屋里,喏,就是蓝色那个小筐”,他们就知道玩具究竟该放在哪里了。
所以,我们在给孩子立规矩的时候,仅仅告诉他“不可以”是不够的,还应该让他知道为什么,以及示范一下什么是“可以的”。
B、评价孩子时,不要用“但是”等转折句。
我们在评价孩子的某些表现时,该夸奖就单纯的夸奖,不要掺杂着“但是”。
比如,当孩子自己吃完了一碗饭,却搞得衣服脏兮兮时,我们不要去评价“宝宝自己吃饭好厉害,但是把衣服都弄脏了哦”;可以换种说法“宝宝自己吃饭好厉害,如果下次能不沾到衣服上就更厉害了”。
相比前者,后一种说法对孩子的评价一直是积极地在肯定,而且对孩子未来能做到的事情也提前肯定了,会让孩子主动在下次做得更好。
C、“积极”的管教并不局限在话术语言上,鼓励孩子发现自己的特长优势也是一种“积极”管教。
比如孩子总喜欢乱涂乱画,我们可以给他准备一些安全的美术用品,告诉他“妈妈发现你手指好灵活,画画真不错,专门给你买了颜料,你可以把纸铺在画板上画,厉害的画家都是这样做的。”
几句鼓励,可能就会改变孩子乱涂乱画的行为,并帮助他发现自己的兴趣和能力。
3)不要把立规矩等同于跟孩子较劲儿
有的家长容易混淆给孩子立规矩的概念,把它变成让孩子听自己话,并执着于跟孩子较劲儿。比如孩子不喜欢用杯子喝水,而喜欢用吸管,但妈妈却非得让孩子用杯子,谁也不愿意妥协,最终就是“大的吼叫小的哭闹”,家里不得安宁。
你说,用吸管还是用直接用杯子喝水真的有那么重要吗?我看没有,只要孩子喝了水,用什么方式根本不重要。这位妈妈不是因为想给孩子立规矩而引发了冲突,实际上是因为太较劲,总想让孩子听自己的。
这里还有提醒一点啊:
千万不要对孩子说“我最后一次警告你......”:
这句话是很多家长朋友喜欢说的,目的很明确,就是想让孩子意识到严重性,赶紧听话。有的家长还会将这样的“最后通牒”写进规矩里。可是,看似强硬的一句话,达到的效果却不一定如我们所愿。
因为我们总是无法做到“最后一次”,这样的“最后通牒”总是会频繁出现在我们的话语内容之中。我们通过“最后一次”的说法来发泄自己的愤怒、威胁孩子,但孩子只会更多反抗,并意识到我们在虚张声势。
真正的规矩是体现爱的规矩,真正的爱是带有规矩的爱。我们给孩子立规矩,不是为了限制他、束缚他,而是为了给他们“有界限”内的最大自由,为了帮助他们养成好习惯,更好地为自己的生活服务。
最后,我整理了,美国幼教协会推荐“每个家庭要建立五类家庭规矩”,需要的可以关注我 @大圣不姓孙 找我领取,以此去设定自家的“家规”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主题

28

帖子

516

积分

村民

Rank: 4

积分
516
胜人一筹蹬 发表于 2021-11-12 10:48:17
很多家长总在向孩子强调,要求孩子守规矩,必须听自己的话,然而,这种守规矩真的符合家庭教育的需求吗?孩子教育心得提示,在家庭教育中,家长给孩子立规矩需要掌握这些技巧。
  孩子的行为习惯并非一两天形成,因此也非一两天就能纠正过来。孩子无法控制之前的行为不再发生,因而无法通过老师的监督,表现不好又要面对家长的批评,几重压力下,才会对上幼儿园发生抵触。
  家、园要进行合作,取得一致的教育,但是并不是将压力给幼儿园或老师,或是让孩子体会到受监督的感受。家长可以对幼儿讲:我相信你在幼儿园能够怎样,等你回来后,听听你来说。但可以背地里和老师交流,让老师关注,看老师还有什么好的办法。
  那么,如何给熊孩子立规矩呢?与其说是立规矩,不如说是形成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更为贴切。家长要首先意识到,保护天性、尊重孩子并非放任孩子,一些良好习惯需要家长有意识的培养。
  关于立规矩的年龄, 2岁甚至以前就可以给孩子立规矩。因为每个人都是一个社会的人,在更小时养成很好的生活和交往的习惯,就不必待6岁时对规矩的标准进行改变。若前后规矩标准不同,幼儿会产生认知的冲突:原来这样做可以,但某天开始,爸爸妈妈却又不允许了。
  以收拾玩具为例,家长可以以游戏的方式告诉孩子,玩具在拿出来玩耍之后,也需要“回家”休息,让孩子帮玩具“回家”。家长和孩子也可以玩玩“过家家”,在游戏中让孩子演练一些行为。游戏中,孩子也可以扮演家长,而家长也可以扮演孩子,家长也可在游戏中进行示范。需要注意的是,在对孩子习惯的培养上,要坚持正面引导,也就是告诉孩子正确的做法是什么。
  父母的言行要一致。对于孩子提出的买东西的要求,家长开始不同意,就坚决不能买;最忌讳的行为,就是开始不同意,之后又妥协同意。这会让孩子感知到父母的无原则性,下次就会变本加厉。

我是企鹅妈妈,一个学习成长型的宝妈,专注育儿和分享母婴好物。
想要轻松养娃别忘了关注公众号:企鹅妈妈福利社。
企鹅妈妈将为您的育儿之路答疑解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27

帖子

518

积分

村民

Rank: 4

积分
518
123458618 发表于 2021-11-12 10:48:48
就像我们同他人交往,彼此需要界线。
孩子也一样,如果没有任何规矩,可以想象糟糕的结果-可以撒谎,可以在公共场合大喊大叫,可以不守时等等,因为没任何规矩,孩子会无所顾忌。
当然,也不是说给孩子立的规矩越多越好,合理的规格才能更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养育的路上也曾遇到为孩子立规矩的难题,即使知道一些基本的规矩,也不确定更好的教授孩子的方法。有一天有幸遇到为孩子立界线这本书,学习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自己育儿路上的困惑。如果你也喜欢,不妨看看。

为什么要给孩子立规矩?-1.jpg

为什么要给孩子立规矩?-2.jpg

为什么要给孩子立规矩?-3.jpg

为什么要给孩子立规矩?-4.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16

帖子

472

积分

青年

Rank: 3Rank: 3

积分
472
岁月静好JOJO 发表于 2021-11-12 10:48:56
某种意义上说,规矩也是对孩子的一种保护。如果,当我们看见孩子站在桌子上,我们的职责应该告诉孩子,桌子是吃饭用的,我们不能站在桌子上。当孩子要玩刀的时候,我们当然需要去阻止,并且告诉孩子,刀是放在厨房切菜用的,不能拿来当玩具。
我们作为父母,主要的目标是鼓励、引导和支持他的成长。孩子需要我们为他的茁壮成长提供食物、保护和医疗,以及他思想和精神发育上的引导,才能成长为健康成熟的个体。我们的职责就是顺其自然地迎接他的成长变化,而非抵制它。
引导孩子的成长需要父母和子女双方的自律。随着他变得越来越独立,他就需要在规矩的帮助下明白自己应该怎么做,并从这里开始成长。我们要为他提供指导框架,制订适合他每个发育阶段的规矩,并随着他的长大而进行调整,这些规矩将会鼓励而非抑制孩子的成长。
随着孩子变得越来越好动,越来越强的好奇心,他自然地也变得更加自主。这对他建立起自信心非常有帮助,应该得到鼓励。不过,如果他要做一些危险的事情,或打扰其他家庭成员,这时候就需要你来管教他。
在孩子出生后最初的6个月中,处理这类情况最好的方法是用玩具或者别的活动转移他的注意力。规矩在这个时期不会起作用,直到孩子7个月大之后,当他的记忆范围有所扩大,我们才能使用各种各样的规矩来管教他。
当我们开始管教孩子的时候,一定不能过分严厉。我们需要明白,规矩的目的是教育和指导,而不是惩罚。当我们教育孩子,试着奖励其好的行为,而在其表现不好的时候,收回给他的奖励。比如,如果孩子无端哭闹,大人先要确保孩子身体没有出现不适,当他停止哭泣后,给他一些额外的关注、表扬和拥抱。如果孩子再次开始哭泣,过一段时间再关注他,用严厉的语气跟他讲话,并且不要给他额外的关注和拥抱。
管教孩子的主要目的是告诉他哪些事情可为、哪些事情不可为。
所以,当孩子做错事情的时候,试着帮助他明白自己究竟做错了什么。如果我们发现他正在做一些不被允许的事情,比如揪你的头发,我们可以通过平静地说“不要这样做”来制止他,同时,用一些别的事情转移他的注意力。
如果孩子正在够一些不允许他触碰的东西,或者将一些东西放进他的嘴里,我们要温和地将他的手拉开,告诉他这些东西不能触碰或者不能放进嘴里。不过,由于我们需要鼓励他去触碰其他的物品,所以,不要说“不要碰”这样的话语,而要使用“不要吃这个花”“不要吃树叶”这样的具体话语来指导孩子,这样他才不会迷惑。
千万不要依赖规矩来保障你孩子的安全。所有家用化工产品(例如肥皂、洗洁精)应该放在孩子触碰不到的地方,或者放在高处或者锁在橱柜里。当大人在做饭、熨衣服或者使用其他热源时,应该特别地小心留意。
孩子在这个年龄,我们去纠正他的一些行为还是非常容易的,因此,这是建立起大人的权威性和一致性的良好时机。不过,不要反应过度。目前这个时期,孩子还很小,因此他还不会故意地去犯错误,甚至如果大人惩罚他或者高声批评他,他都不会明白。当我们告诉他不应该做一些事情或者是触碰一些物品的时候,他可能感到迷惑甚至吃惊。在采取措施方面,我们一定要保持冷静、坚定、前后一致且对孩子充满爱意。如果在这个时期孩子明白你是最终拍板的那个人,那么在日后的生活中,当他变得叛逆的时候,我们和孩子之间也许会更加容易处理相互之间的关系。还有,可能需要重复一些措施好多遍才能让孩子学会你期望他做什么。
如果说父母是孩子的儿童导师,是护卫者,看守者,监护人,那么规矩是父母成为儿童导师对帮助者。如果说孩子们是小羊,我们是牧羊人,那么规矩大概是牧羊人手中的杆和杖,引领孩子走在正确的道路上。我们知道,牧羊人手中的杖并不用来打羊,只是用来引导。
(部分内容参考美国儿科学会育儿百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18

帖子

474

积分

青年

Rank: 3Rank: 3

积分
474
神斧胃 发表于 2021-11-12 10:49:27
很多家长认为孩子的成长需要充分的自由,要给他们更多的空间,但当孩子在地上撒泼打滚,不停哭闹的时候,家长又束手无策,后悔没有早些给孩子立下规矩。
爱孩子和立规矩从来不是单选题。如果父母处理矛盾的方式不是综合考量,而是在爱孩子与立规矩之间做起了单选题。这种非此即彼的选择,必然会给孩子的成长造成负面影响。
过度爱孩子的家庭造成孩子没规矩,不懂礼貌,不懂尊重;只立规矩缺少爱则会让孩子谨小慎微、循规蹈矩。
爱孩子,是父母的本能;给孩子立规矩,让他成长为一个能够独当一面的大人,是父母的责任。规矩与爱的统一,才能成就孩子的未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14

帖子

481

积分

青年

Rank: 3Rank: 3

积分
481
123460491 发表于 2021-11-12 10:50:27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在培育孩子的过程中,要适当制定规则,好的规则成就好的未来。
给大家举个例子,如果刚刚下过雪的地,第一个人走的时候,他会考虑怎么走,踩出一溜脚印,第二人走过来的时候,他不一定照着这串脚印走,他可能会考虑一下,然后踩出新的,而当走的人多的时候,一定会踩实一条路,那么后面的人就会顺着已经形成的路直接走过去了,这就是一种习惯。
当你不给孩子立规则,不给他建立一种规则意识的话,那么他的神经回路就会形成一种模式,遇到事情,他不用去想规则是什么,底线是什么。这样的话,孩子首先他是不安全的,他不知道该如何做,他就会去观察周围人的反应,或者说他会看着别人的脸色行事。其实他的心总是处在一种不安全的状态下,所以我们给孩子建立规则从心理层面上来讲,也是孩子安全感。家长要让孩子知道可以在一个什么样的范围里,做到什么程度是被允许的。如果不建立规则意识,那么当他成年之后,他去做事情按照自己的想法,不会顾及什么。换句话说,在他的思维模式里面,就没有这个界限甚至连底线都没有,他才会发生一些危险的事情。
说到规则的建立,当家长给孩子建立了规则,不执行规则的时候就叫放纵。
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们要做到事先约定,而不是事后批评。事先约定就是在孩子成长的时候,家长应该知道在哪些方面应该有规矩,并且告诉孩子违反了之后,要对他的行为承担责任,该有的惩罚必须要有。跟孩子约定好之后,孩子在这样的一种教养方式下,他就会形成一种思维模式,凡事他都会去思考一下我的界限在哪,我的底线在哪。
那么这个规则一旦定好了之后,首先家长一定要去执行。其实我们很多家长是定了规则之后自己却做不到,孩子一哭一闹就妥协了,你一旦妥协,孩子就知道了您的底线在哪了。与其说是给孩子定规则,不如说是给家长自己定规则,在这个部分家长一定要做到以身作则。所以很多时候,家长不愿意给孩子定规则,因为得先管家长自己。
我们家长影响的是孩子的思维模式,影响的是未来孩子的一个更长远的发展。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我相信所有家长一定会帮孩子把规则把界限理清楚。只有在一个规则下,在一个界限下,孩子才是真正自由和安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16

帖子

474

积分

青年

Rank: 3Rank: 3

积分
474
mgwyfnhz95 发表于 2021-11-12 10:50:33
因为人类所处的社会是有规矩的。
家庭环境是社会的简缩版、温柔版。孩子需要在这种温和简单的环境中初步认识到规矩的存在,下一步就是进入校园适应比家庭升级的简略版社会,最后进入社会成为合格的公民。
人类从幼崽到成人需要的不仅仅是身体的成长、心智的成长,守规矩是必不可少的。不然将会承受来自社会的毒打。
社会为什么要有规矩呢?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社会有了规矩,大家都按规矩办事,社会才能有秩序,有秩序才能迭代发展。混乱的社会里,人类都在为生存斗争,没有多余的精力来推动社会进步。
社会在不停地迭代中因为人的推动演化出了种种规矩。这些是符合大部分人的利益的。这种规矩是法律、是道德、是行业规范、是风俗习惯……当你遵守这些,你才会被接受是同类,你在群体中交往才不会受阻。
有人可能会说,偶尔越过规则可以获得超额利益,对于个体是有利的。真是那样么?可能有一次逃过了,可是人一旦尝过越规轻易获得超额利益后,就不会安于现状,不会兢兢业业去挣钱,而是会一而再再而三去铤而走险,你不会次次都那么幸运。你的不守规矩伤害的是大多数人的利益,一旦事发你会被大众联合绞杀。可能是承担法律责任,可能是被同行拉进黑名单,可能是社死……
不管是从社会整体看,还是从个体发展看,守规矩都是一个人适应现代社会所必须的。
所以教会孩子守规矩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12

帖子

456

积分

青年

Rank: 3Rank: 3

积分
456
123462264 发表于 2021-11-12 10:51:12
 敬畏教育,本就是教育本身不可缺少的一环。  
敬畏什么呢?
一定要让孩子明白,他们需要遵守规则,敬畏规则。  
现如今,越来越多家长“放养”孩子,我之前遇到的一个家长正是这样的。 
孩子不学习,不做作业。家长没关系,现在正是玩的时候。  
孩子破坏力极大,连图书馆书籍都弄坏了好几本。家长觉得没关系,反正她赔得起。  
孩子在学校成了“小霸王”,甚至将同学打进了医院。家长没关系,他还小,以后会懂事的。
中国式“放养教育”,正在毁了孩子。
没有规则的爱,没有底线的纵容,对孩子只会造成伤害。  
都说“养儿一百岁,常忧九十九”,家长对孩子的保护与宠爱,我们都能理解。  
然而,凡事都要有底线,都要有原则。若教育失去了规则,就失去了意义。  
你会眼睁睁地看着孩子变得越来越不可理喻,越来越任性,身边的所有人都不喜欢他。  
你会发现孩子被惯出了很多坏毛病,他自己不愿改,你也不知道该怎么改。
规矩和爱,本来就是统一的。  
无规矩则不成方圆,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规矩是最好的指路标。
一个优秀的家长,他一定明白爱和规则不是对立的。  
相反,“爱孩子”和“立规矩”是一致的,都是为了让孩子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1、让孩子自己完成力所能及的事情
 2、 教导孩子一定要坚守底线
3、不允许孩子逃避责任
  规则与爱的统一,方能成就孩子的未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8

帖子

447

积分

青年

Rank: 3Rank: 3

积分
447
沈爱芸镀 发表于 2021-11-12 10:51:49
建立规则意识,是为了和别人的高效协作。
无论是作为学生还是将来走上社会,有规则意识,会获得更多的机会和人脉。
当然,我们并不是说把孩子培养成墨守成规的机器,现在社会也越来越欢迎独特和个性。
但是个性也建立在尊重对方共性的基础上才行,比如学会尊重人,守时,理解人性和学会送随手礼等
这就像,真正的自由不是可以做任何想做的事,而是有选择权,可以不做不想做的事情。
每个人的性格不同,所以对待规矩这件事的看法也不同。
有人天性散漫,比如红色和绿色性格,有人天性注重秩序,比如蓝色性格,再有的人是目标感最强的,比如黄色性格。
所以面对不同的人,你的标准也要适当调整,否则会因为不了解对方的特点,而一视同仁,出现很多悲剧。
关于更多性格和个性的内容,欢迎私信留言,祝你和孩子幸福

为什么要给孩子立规矩?-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下一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作者

fa011b8289c3

村民

  • 主题

    56

  • 帖子

    66

  • 关注者

    1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宝宝村 | 赣ICP备19014419号-1 |网站地图
Powered by baobaocun.com!  © 2019-2020版权所有宝宝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