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2021-10-22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一个月前某一天,放学后幼儿园老师将我留了下来,说有话要对我说。
(放心好了,一般这个时候能留下来的,那绝对不是什么好话。)
我心里打着小鼓,想着:
千万别是把班里哪个孩子给打了,或者干了什么捣蛋出格难以收场的事情。

结果还好,老师只是告诉我:“一妞这个孩子呢,到了中班,有一点没规矩,还有些不专注。”

我瞬间抓住谈话的关键词:“没规矩”、“不专注”
当然,老师可都是有理有据的,具体事例轮番验证:
    老师讲知识点的时候,她非要和别的孩子聊天,有时还会东张西望,不知道注意力都跑到哪里去了。中午午睡的时候,她非要下床去捡个树叶儿,不遵守规矩。吃饭的时候弄的哪哪都是,喜欢乱搞。手工课上,不听老师详细讲解具体要做什么,就已经自己撸起袖子按照自己的意愿大搞一番。

末了,老师还是非常委婉非常给我面子的给出了一些解释:
一妞可能是因为在国外出生,从小又去过很多地方,所以觉得自己知道的东西很多,就没有耐心去专注听别人在讲些什么。还有可能是因为我们一直以来的放养态度,使她过于自由散漫,不守规矩,过于有自己的主意和想法。

看看,老师还是挺有水平的,一番话下来,说得我是面红耳赤。

深入反思,确实,这些毛病,我们在家也发现了,比如:
    平时,她就特别喜欢收集路边的小石子、蜗牛壳和树叶吃饭的时候,她总喜欢自己把各种食材饭菜混合在一起,美名其曰“我自己做一个独特的口味”平时我们要告诉她一些新鲜的事物,她总会争着说:“这个我知道,这个我知道”,以此来找到她小小的优越感。

4岁之前,我们也非常尊重她的想法,事事都要先问她的意见,由此也导致了她是一个非常有自己主意的孩子,只要她拿定的主意的事,没有充足的理由是很难改变的,而且她懒散随意的模样,简直是我和一爸的复刻升级版,因为我俩都是特别随意自由散漫又不拘小节的人。

和老师谈完话,我也跟一妞在回家路上来了一个深入聊天,我详细的问了她如何看待自己在学校的表现。

这个傻妞还很自豪的告诉我:她是他们班最皮的女生!

没错,还特别得意
“皮一下很开心”的小表情让我哭笑不得。

因为属猴,她总是觉得自己像个小皮猴一样,是一件特别有趣且自豪的事情。

我问:
上课为什么不听老师讲?

那是因为老师讲的这段话让她想起一段自己有趣的经历,迫不及待想讲给自己的好朋友听。

我问:
睡觉时为什么想下床去捡树叶?
那是因为她觉得那个叶子特别漂亮,想捡回家给妈妈看。

我问:
手工课为什么不认真听老师讲解完,就自己大搞一番?

那是因为她听到那个主题就激动不已,想到好多好玩的事,想立马上手干。

她的解释让我觉得好像都还蛮有道理的,但是这些也确实违反了班级的规矩,会让老师觉得难以管理。
你看,这样说,好像我是在给自己的孩子找借口。
其实不是!
只是直到老师把我留堂谈话,我才意识到原来这些之前我就看到的小毛病和小个性,在学校竟然是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

学校首先是一个群体,一个班30多个孩子,老师不可能完全照顾到每个孩子的个性发展和心里所想。

对于老师而言,最看重的KPI品质,当然就是守规矩和专心听讲

想要在学校有好日子过,有些规矩该守还是得守。否则好事老师肯定不会想起皮猴,坏事即使没做也会先安到皮猴身上。这也是学校生存的“潜规则”。

当然,4岁本来就是我计划给她好好立规矩、教一教她在社交场合应该遵守的礼仪的关键时期,只不过自己没有被训话之前,未发觉这是一个多么严肃且紧急的问题。

真的很矛盾,我们必须在个性和共性中去做一个取舍,在某些场合里,尤其是在集体和公众场合,不能过于自由奔放。更何况我们国家的文化本来就是一个团体意识比较强的文化,融入集体其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品质。

如何让孩子既能自由发挥,又能在公众的场合不显得很突兀?

这就是一个需要寻找中间尺度的问题。

为了这个问题,我最近一直在纠结徘徊,到底尺度放在什么程度比较合适?
后来和老公商量以后,我们得出了结论:
基本规矩、社会礼仪、班级礼仪,还是必须要严格遵守的。
倒不是我们给她专门设立什么条条框框,而是想让她在一个集体里日子可以“好过”一些。
在遵守集体的规矩的前提之下,才能去谈什么自己的想法与自由的意志。




启动坏妈妈模式


确定了这样的“行动方针”,我就开启了“立规矩”的坏妈妈模式。
为什么说是坏妈妈模式呢?

因为一旦开始用这些规矩要求她,就会发现:
孩子确实自由散漫惯了,时时刻刻会触碰规矩的底线,这时就不得不扮演一个不停纠错挑刺的“坏人”。很多时候,她并不是不明白不理解规矩,而是明知故犯,明明知道那条底线就在那里,一定要反复试探,边试探边观察我的神情,试图悄悄的突破我的底线。

为了突破底线,她的套路实在是太多了!比如:
    当我直抒胸臆的讲道理,人家会伶牙俐齿的用各种样各样的话来怼得我哑口无言。

    当我启用“玩个游戏渗透道理”所谓的“高级教育方法”,也会在她的火眼晶晶下立马现出原型,她一句“妈妈咱们换个游戏”见招拆招,我的良苦用心就瞬间破功。

    当我好不容易找到主动权,编个故事讲道理,人家一副嬉皮笑脸地模仿我说话,或者篡改故事走向的皮猴样真的让人哭笑不得。

    当我有些生气,表明我在很严肃的讲事情时,人家立马变身通情达理的乖孩子,频频点头称是,接话接的完美无缺,嘿,啥道理都懂得精透,还能举一反三,接下来就是拍胸脯保证:“妈妈我下次一定好好的表现”,但是前脚说完,三秒不到,立马变回原形,该咋还咋,气得我是七窍生烟。
不得已,有一些基本的规矩,只好动用简单粗暴模式
好言相劝你不听呀,那怎么办?
只能换上一副凶巴巴的面孔,怒吼一嗓子,先从气势上震慑住她。
(讲到这里,有的人肯定要说:“你可是育儿博主啊,你怎么能凶巴巴地吼孩子呢?” OK,如果你有这种想法就不用往下看了,育儿博主怎么啦?育儿博主就不能吼孩子了?)

对待小皮猴,有时还真得绷着一张凶巴巴能吃人的脸,眉毛挑高,音量拔高,拿出狮子的气势,她才意识到我真的不是说说而已。

但是小皮猴见风使舵本领一流,除了嬉皮笑脸的无赖方法,人家还有看家本领:满地撒泼打滚

这一招在爷爷奶奶面前,那可真是屡试不爽,每每使出杀手锏入门级别,爷爷奶奶就已经匍匐在地,像奴隶一般,跪拜向她。
此时,她要是骑到爷爷奶奶头上拉屎撒尿,爷爷奶奶都会夸赞到“真香!”

坏妈妈开启了狮子怒吼功,小皮猴当然也要在气势上赢我一把,最近我真的很同情我们家邻居,他们一定也在疑惑是谁家的小屁孩整天撒泼打滚尖叫哭闹。

当然初级撒泼打滚对我和孩子她爸是没用的,对待我们,那得拿出更高级别的杀手锏:小皮猴善于观察,发现爸爸妈妈在公共场合很要面子,一般这招在公共场合使用,武力值翻翻,很有可能很快达成她的心愿。

于是马路上,我和孩子她爸最近也成了路人眼里“熊孩子的家长”,任由孩子在马路上撒泼打滚。

就说说昨天吧,她因为一点小事(小到我都记不清起因了),启初是在等电梯时,在我们楼一众邻居的注目礼下,撒泼打滚,我忍着不发作冷处理。

回到家,立马在儿童房躺倒在地踹着沙发和婴儿床,那个架势,恨不得把我给二宝新买的可爱的婴儿床和沙发踹烂,配合上尖锐的大吼大叫、眼泪飞飙。

我努力深呼吸,坐在我的卧室里等她发泄完,期待她冷静下来,再与她好好对话,但是她嘴里开始嘟嘟囔囔说起一些非常过分的话:
“妈妈太坏了,我要换一个妈妈”
“我不要在家里呆了,我要去爷爷奶奶那里”
“妈妈根本不爱我,只有奶奶爱我”
“哼,不听我的,我就偏要捣乱”

听到这些话,刀刀扎心,我承认我修炼不足,血压飙升,冷静不了,冲过去也对着她大骂:“坏人都让我做了,我是坏妈妈,我是那个必须讲规矩的妈妈,你爷爷奶奶好,不讲规矩,你蹦到他们头上拉屎撒尿他们都乐得合不拢嘴!我不爱你,就你爷爷奶奶爱你,不管你的人就是爱你是吧!”

家里场面乱成一团,最终以我重重地摔了两本书作为结束。

两本书重重地落到地上,一妞有点吓住了,然后就自己躲到角落里哭。

说实话,那时我也想哭,我一直都在提醒自己不要变成一个面目可憎的妈妈,可是最近为了给她立规矩,我自己也觉得自己开始面目可憎起来。
明明可以轻轻放过的小毛病,我会逮着机会大讲道理
明明我让一步也许大家就高高兴兴的,我必须要让她站正站直给我好好的听话,再反复强调规矩

为了让规矩不流于表面,还配备了“识字”的鸡娃内容,试图通过坚持一项学习任务来达到磨炼她“不专注”这个毛病的目的。

在我眼里,她其实已经是一个很可爱自信的孩子,我也很为她自豪,但是我还是希望她能更守规矩一点,不为别的,就为她自己在集体里能有一个相对舒适处境,不要因为所谓的“不守规矩”遭到老师的白眼或者排挤。
但另一方面,我又怕我管的太严,她丧失了自信大胆的优点。

正是如此,我变成了孩子眼里那个大坏人,尤其有如同奴隶一般跪舔她的爷爷奶奶的陪衬,我这个大坏人真的是坏到不能再坏了。

孩子那句“我要换妈妈”的话,真的是扎痛了我的心,为此,我还偷偷抹了几把眼泪。

每次训她的时候,她都瞪着噙有泪水的大眼睛,恨恨地瞪着我。

我妈妈以前经常说的一句话,最近时时在我脑海回荡:
“以前我教训你的时候,你就是恨恨地瞪着我,握紧了拳头,恨不得冲上来咬我一口。我当时就想,哪怕你不认我这个妈妈,哪怕你觉得我是个后妈,有些话我该说必须说,有些事我该管必须管。早晚有一天你会感谢我的!”

真的,我小的时候,挨打挨骂的时候,确实心里很恨,加上单亲家庭,没人会护着我。
我当时也想,我以后绝对不能成为被孩子恨的妈妈!
但是现在我成了妈妈,我也成了孩子眼里的“坏妈妈”,我也收获了这样恨恨地眼光,心理太不是滋味了,此时我才能站在我妈妈的立场,体会到她的心情与难处,我现在真的很感谢我妈妈以前那样严格教育我。
(打这段话的时候,我的眼泪又落下来了。)

我和我妈妈早晨也在吐槽这件事,我妈妈说:小孩子生气就胡说八道,你不用当回事,她其实早都忘了,你该严格要求还要严格要求!

对啊,这个世界上,除了我可以这样严格要求孩子,其他还有谁会想做这个坏人呢?

和我妈比起来,我还是心理承受能力太弱了,孩子两句气话和那一个眼神,就让我愧疚自责抹眼泪好几天,但是在孩子面前还要继续装扮回严厉的面孔。

我也在想:是不是我还是缺少一些教育的技巧,应该再多看点教育的书,但是纸上谈兵易,生活中孩子不按套路出牌的时候,你不得不使用一些书上“政治不正确”的方法才能达成效果。书上永远不会教我如何有技巧的做一个“坏妈妈”,书上的“政治正确”只会让我觉得自己真的是太差劲了,怎么就做不到永远心平气和,又有爱又有效,温柔又坚定呢?
我想这可能不是我一个人的困惑,也是很多妈妈都有的困惑。

看到这个题目,就想来记录一下,在“个性与共性”,“个体与集体”的选择里我与一妞的故事。

但是回答的结尾,我想说:尊重不等于放纵
我可以尊重孩子的想法,但我也要教会她在集体里的社交法则,所以我认为真正的尊重天性个性发展是在一定边界范围下的,这个边界是来确保孩子不会被排挤孤立格格不入的,可以在未来的社交生活中不仅仅收获我的尊重,而是收获身边大多数人的尊重。
而放任则是完全忽略这些外部规则,反而会让孩子今后的日子非常难过,毕竟人是有社会属性的,这样的做法忽略了孩子未来的社交需求,并不是真正的尊重。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7

主题

23

帖子

527

积分

村民

Rank: 4

积分
527
xbyuh1 发表于 2021-10-22 18:25:58
个性发展的前提是行为习惯,学习态度要懂规矩,不出格。不然个性发展叫放任自由,最后变成奇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15

帖子

433

积分

青年

Rank: 3Rank: 3

积分
433
紫檀海黄 发表于 2021-10-22 18:25:25
不得不承认,教育孩子是一门很深的学问。
我是一个内向型的妈妈,但是我有一个超级外向型的儿子。当孩子3、4岁的时候,我非常的困惑。一方面我觉得孩子的行为不太符合自己长期以来的认知模式,孩子喜欢争抢、喜欢指挥别人,有时候面对其他孩子的家长的时候我都有些不好意思。但另一方面,我又很喜欢孩子的这种性格,因为我没有,也算是一种投射,就像是孩子弥补了我的遗憾一样。
很幸运的事,后来慢慢地通过学习心理学,厘清了自己的情绪,比如:我不会因为自己的面子和虚荣而控制孩子,只要孩子没有伤害其他孩子,我基本不会关注,而是让孩子自己解决。有一次,我儿子跟一个小朋友在游乐场抢一个大的弹力球,两人争得脸红脖子粗的,我在一边忍着没阻止,我想如果打起来我就上去阻止。过了很长时间,两人势均力敌还没松手,我儿子突然说:要不咱玩别的吧?另一个孩子说:好吧!
我有点愣住了。原来孩子的世界真的跟我们想象的不一样。原来他也在想办法。
之后,只要孩子没有伤害到自己和他人,我一般让他自己处理。我想哪怕处理的不好、不对,也是孩子的一份宝贵的经验,孩子自己会形成意识,来慢慢修正自己。
而我要学的是厘清问题是谁的?面对孩子当我担心、恐惧、焦虑、虚荣的时候,我知道这是我的问题,我不需要控制孩子让孩子改变来满足我。
但是另一方面,孩子确实都有任性的一面,尤其是亲子关系好的时候,孩子更更够展示人性利己的一面,比如:很想买玩具,贪玩。
大概从4岁的时候,我开始在孩子有过度需求的时候,用“温和而坚定”的方式面对孩子。比如:出门之前就跟他说好,这次我们什么也不买。当他想买的时候我就坚定的拒绝。一开始,孩子歇斯底里的哭闹,我就跟他说:妈妈知道你很难过,很想买,但是我们说好了,真的不能买。
我心里就想:我允许孩子就是这个样子,他并不完美,我拒绝他,孩子有情绪是正常的表现。
我一次次的拒绝他,但是表情是温和的,有时候他会哭闹半个多小时,有时候他会生气地说:我找别人给我当妈妈了。我说:你这样说妈妈很伤心,但我们真的不能买。
直到他确认妈妈是真的不会给他买的,他就接受了。他说走的时候,我就抱抱他,给他肯定,告诉他:你是言而有信的孩子,我感觉到,孩子哭过之后,其实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伤心,他的承受能力其实挺强的,不像我以为的那么脆弱。
在这里面最主要的功课是通过自己不断地学习,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状态,以及做父母的学会接纳自己。我们学会接纳自己,就知道如何接纳孩子,我们会接纳孩子不好的一面,关注孩子的积极面,那孩子内在就会有满足感。他会觉得这样做会得到妈妈的关注和满足,他会像进一步再次得到这种感觉,那么妈妈的关注就会引导孩子展现自己有优势的一面,进而自己的价值感和满足感进一步提升,活出自己的生命力。
而且,我自己感觉孩子生命力强的时候他的身体状态是很好的,我儿子这几年免疫力很好,感觉长得也很快。虽然他并不完美,但是有活力,我真心的欣赏这样一个生命,愿意探索,有力量、有冲劲,尽情释放自己的活力。
我真心的觉得当父母内心强大了,外在才能减少对孩子的控制,转而学会通过自己的行为引导孩子。这也就是老子所说的“无为而治”,但真正的无为是很难的,让父母控制管理孩子,父母内心是很舒服的,但是让父母放下内心的执着,反而是最难的事。它需要父母走出自己的舒适区,不断地学习感悟,用内求的方法自己满足自己,自己接纳自己,自己支持自己,正是“一阴一阳之谓道”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1

主题

42

帖子

666

积分

村民

Rank: 4

积分
666
57f2cb733477 发表于 2021-10-22 18:25:09
我看到您的提问,感觉不好回答,百人百面百个视角,站位不同看法差异;可我又不想辜负您的期待,就尽力回答吧,不知是否可以给您参考。
我回忆了自己3~6岁,看到天性占多数,个性放任占少数;我回顾了女儿3~6岁,看到了3~6岁是个性初长时期,孩子在天性与个性间正发生渐变,任性是7~9岁阶段表现明显。
我看到的天性像是基因携带,有本能的特点,不需要教育培训,自然就具有某些能力与能量。我看到的个性像是后天形成,有人为的特点,需要心灵驾驶运行,或放纵任性或收敛自律或兼而有之。
您提到尊重天性和放任个性怎样把握?我个人体会因人而异,比如我3~6岁特别淘气,父母总是为我的安全担惊受怕,他(她)们就选择了限制我的个性生长,尽全力"圈养"我,结果我平安长大了;我的孩子3~6岁总体偏乖,我就选择了激活她的天性,尽可能“放养"她,等到"野劲"自然出来了,就慢慢地在自然天性、专属个性、社会共性之间来回调整,等找到三者融合的位置,也就知道什么是适度了,在适度区域坚持把握运行即可。
简单地说:任何事物都有结构性平衡问题,孩子的自然天性、专属个性、社会共性是一个完整结构,您得了解孩子是全面成长,还是偏向成长,如果有明显的倾向性,意味着迟早会过度走向负面,应该注意调整度了,这是治未病的过程,其道理可以通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9

帖子

441

积分

青年

Rank: 3Rank: 3

积分
441
不加迪 发表于 2021-10-22 18:24:31
自己也看过一些育儿类书,书里说要这样、那样的释放孩子天性,我也跟着做了。可是有时感觉有点不对劲也有些混乱,孩子好像不是释放天性而是彻底放飞自我了,谁的话也不听了。
“尽信书不如不读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可以给孩子制定一个大框框,只要在这个范围内,就不要过多的去管孩子。
比如:吃饭时,只要孩子能自己吃饭,有点挑食、用手抓等,不要过多的唠叨,毕竟我们自己也有不喜欢吃的食物,孩子用手抓饭吃,也是一种触觉体验。
在外面玩,如果是在开阔的草地、室外,你可以随意喊叫,如果在室内就不行,这是最基本的礼仪。就像在电影院,孩子大声说话,乱跑,这不仅影响自己,也会影响到别人,这是公共场合,不是在自己家里。如果没有让孩子行成家里与家外的界限,就不会控制自己的行为,也不会尊重他人,做事就会没有原则与底线。
有的孩子内向,有的孩子外向,内向与外向的性格特点不一样,要发展孩子的性格,就要先了解孩子属于那种性格。一般外向的孩子接受新事务较快,内向孩子则要试探一下这种新事务是否适合自己,所以对内向的孩子要耐着性子,不要催促他们。
教育孩子有时只能摸索着前进。可以多看看不同种类的育儿书,借鉴一些别人的经验,当然这些内容要适合孩子才行,毕竟每个孩子的性格、生长环境不同。

教育孩子,尊重天性和放任个性,应该怎样把握?-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15

帖子

462

积分

青年

Rank: 3Rank: 3

积分
462
埋藏那段情埋l 发表于 2021-10-22 18:23:55
这是一个难题,试着分享自己的理解
外向还是内向,情感粗线条还是细腻,柔和还是倔强……这些与生俱来,并非受环境影响或受教育后才形成的特点就是天性。天性不是孩子自己能够选择决定的,它是由父母基因而来先天形成的,父母不尊重孩子的天性,实际就是嫌弃自己的基因。
天性是应当被尊重的,改变一个人的天性,1.非常艰难,2.如果真的改变成功,就是让对方变形 变态了,并非好事。所以我们应该接纳孩子的天性,就是不管我们的好恶如何,只因孩子是我们所生,所以我们明白那不能责怪孩子(要怪也只能怪自己,否则孩子太委屈了吧),我们应该全盘接纳孩子的所有天性。关键是,谁的天性是十全十美的呢?没有!父母自己也并不完美,既然每个人都不完美,并且也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尊重和包容,为什么父母不能接纳最亲爱的孩子呢?
不接受的表现就是嫌弃,苦恼,想彻底改变它
在接纳和尊重孩子天性的同时,会有天性带来的不足展现出来,一方面我们依然要接纳它,另一方面我们可以引导它往更好的方向发展。每一个特质,不止不足这一面,另一面一定是个优点,关键看你站哪个角度,关注哪个点,正面还是反面,比如,粗心的人可能会有些大意,不小心犯一些错误,但ta可能比较好相处,不强迫人,不过分计较一些得失,心比较宽,那父母可以看好的一面,并引导好的一面的发展呀。
因此,并无放任一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

主题

47

帖子

618

积分

村民

Rank: 4

积分
618
后悔以来不及以d 发表于 2021-10-22 18:23:26
尊重天性和放任个性这不一回事么。你是想问大众要求与个性化发展该如何把握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17

帖子

469

积分

青年

Rank: 3Rank: 3

积分
469
电富饭却 发表于 2021-10-22 18:23:02
没有什么教育的说法,你只能把你认为的交给孩子。如果你希望孩子超越你,那不是你能做到的。每个家长学会开心的生活,学会不抱怨的做必须要做的,提供一个氛围,没有那么多技巧,这不是杂技,并不复杂。
生孩子之前多和其他孩子接触,你会感受到很多。如果你能和其他人家的孩子相处的很好,这个相处不是偶遇,而是长时间的相处,你觉得没问题了,事实上不可能没问题,只是你觉得你可以接受这个程度。剩下的就是你要不抱怨的做一些辛苦的工作,照顾孩子的工作。
即使你不给孩子问题,他依然会有问题,交给他自己处理,提醒就可以了。不要真把他当自己的孩子,把他当一个独立的人。他的问题应该自己负责,不要太照顾他,替他解决麻烦,那样他会成为你的麻烦。他不会成长。
养孩子和浇花一样,你就负责必须得事情。其他的你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交给他自己,这需要信任,对生命的信任,这种信任来自于自己的成长,无论经历了什么,你都可以蜕变。你没这种信任,对自己的生命都充满担忧,你也无法给孩子独立,你就只能做你自己认为的最好,所以自己成长永远是第一位。
一切问题,不仅仅是孩子的问题,你必须自己有答案才行,想要自己有答案,你只能问自己,你只能自己成长。
天性个性的问题,不是文字问题,是敏锐度问题。敏锐的人能感受到能量上的舒适与否,迟钝的人,即使自己破口大骂,也依然觉得自己没什么粗鲁的。敏锐的人说了一句稍微重一点的话,马上就能意识到,话还没出口就咽回去了。
你不能抠字眼的去对待生命,什么是个性,什么是天性,根本就没必要了解这些。如果他打人骂人欺负人,你不需要说这是个性,不是天性,所以不应该。这和个性没关系,这和敏锐度有关,你意识到这样不好,就提醒他。如果孩子亲了你,你知道孩子不会虚伪的亲你,你能感受到这个亲里的一切,你完全不用说这是天性,不是个性,所以我允许。如果想处里面多了判断,就少了最重要的某种东西。当你说我爱你的时候,他必须不能来自判断,不能来自你这是天性不是个性所以我爱你。
提升自己的敏锐度,让自己的眼睛明亮,是一切问题的答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19

帖子

472

积分

青年

Rank: 3Rank: 3

积分
472
我窝蚀 发表于 2021-10-22 18:22:53
不好把握。

作为一名两个孩子的父亲,我简单说一说。
第一:尊重孩子那是必须的,你必须把孩子当做与你相对独立的个体,努力尝试去尽量地理解他的想法。
第二:鉴于孩子社会经验的缺失,作为父母,你应该予以适当的引导和修正,毕竟孩子无知,所以万事不能以孩子的“天性”或“个性”而阻挡父母对孩子的管教。
第三:所谓天性或者个性,其尊重或支持的标准,在于其是否违反社会公序良俗,并不是所有的天性或者个性都要支持,父母应该有所甄选。
第四:三至六岁的孩子,正是不太懂事的时候,这个时候父母应该在社会公序良俗的范围内,保证孩子不会出格。
第五:这个年纪的孩子,最好培养其某个方面的兴趣,无论是歌唱还是舞蹈,无论是声乐还是棋牌,无论是手工还是绘画......能够寄心思于某一处的孩子,会更加平和,人生也会更加稳定。
第六:作为父母,日日时时检审自身,尽最大努力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给孩子最好的环境和最合理的教养。
......

一时乱想,以上几条;个人经验,难免疏漏。
敬请参考,不要照搬。
我是老门,门老师,祝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19

帖子

482

积分

青年

Rank: 3Rank: 3

积分
482
一个人浪迹世界 发表于 2021-10-22 18:22:19
家长多陪伴孩子,并且多用思考的头脑和善于发掘孩子特长的火眼金睛去引导培养孩子。首先你要尊重它作为独立的个体有保留自己想法的权利,家长和孩子之间多讨论多表达思考纬度。相信孩子能懂得你的苦心。
     从来不要以为放任个性就是不管不问,或者就是随他而去。孩子在18岁前是需要监护人的,那么家长需要多用智慧,同时与时俱进的学习。不要用老观念去诠释你对事物的理解,因为万事万物变化很快。有些陈旧的固化观念需要摈弃,不要倚老卖老固执己见。孩子在不同阶段呈现出来的个人意识是不同的,越小的孩子越容易引导。随着孩子的成长也要从内心把她作为独立的社会人去进行灵魂的碰撞,沟通是最好的方式。只要家长不忘初心,不要逼迫孩子必须要成为你打造的样子,健康平安才是福,儿孙也有儿孙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3下一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作者

  • 主题

    55

  • 帖子

    54

  • 关注者

    1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宝宝村 | 赣ICP备19014419号-1 |网站地图
Powered by baobaocun.com!  © 2019-2020版权所有宝宝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