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2021-11-10

跳转到指定楼层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想先讲个故事。

小敏又一次忍不住,先是狠狠地骂了女儿,然后又打了她。
打完后,她也很后悔,但随后自我安慰“我这是为了她好!”
小敏的妈妈很强势,小时候,只要小敏不听话,妈妈就会打她。
次数多了,小敏对妈妈言听计从,可偶尔还是会“犯规”,遭到妈妈的打骂。
可能你觉得小敏的妈妈不爱她,事实相反,每次打小敏,她都会哭着说:“别怪妈妈,都是为你好!”
如今,有了女儿后的小敏也变成了和她妈妈一样的人!强势、打骂孩子,变成了那个曾经她最讨厌的人。
为什么会这样呢?是因为基因遗传吗?
答案在《天生非此》这本书中,书中用了大量的真实案例,为我们讲述,一个人的智商、脾气、幽默感等等都是因为后天因素的影响导致,而并非基因。
书中特别强调,幼年时期的养育方式,对孩子的长大至关重要。

孩子易发大脾气,易动手打人怎么教育?-1.jpg
这本书的作者奥利弗·詹姆斯,是一位有着诸多头衔的人。
不仅是儿童心理医生、作家、记者,还是电视纪录片制作人、主持人,还是英国育儿协会和慈善机构的董事。
同时,奥利弗也是两个孩子的父亲。
在书中,他分析了自己的长大经历以及心理咨询的各种案例,研究考察后,得出:
我们会成为现如今的样子,是因为父母的言传、身教、关爱、虐待以及我们和父母的身份认同等因素影响,而并非基因遗传。

如果想要改变,为了把爱传递下去,那就要明白以下三点:
一、为什么我们会越来越像父母?
1.言传
父母的说话方式在无意中影响孩子,甚至无意之间说出的一句话,孩子就马上学会了。
儿子穿衣服很慢,我一直要督促他,嘴巴也不会闲着,会不停地说:“你太慢了,快点穿,要先穿衣服……”
如果丈夫起床晚了,儿子就“教训”爸爸:“爸爸,你太慢了,快点,先穿上衣,再穿裤子……”
2.身教
都说“言传不如身教”,孩子从几个月开始就会模仿父母。开始是因为好玩,久而久之就成了习惯。
在儿子一岁的时候,坐着时竟然翘起了二郎腿,还有模有样地举着做出抽烟的动作。
后来才知道,他是模仿了爷爷。
看到我们笑,他会更来劲,嘴里还会发出“呼哈”的声音。想不到,这么小的孩子,都会取悦大人了。
正如作者奥利弗所说的“对于子女来说,想要取的父母赞同,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完全复制他们的所作所为。”
3.身份认同
因为爱或者恐惧,孩子会代入父母的角色来体验父母的言行或者其他方面。
比如,父母因为幼年时期经济困难,没有上大学。
孩子为了得到父母的认同,拼命上大学,为的是让父母满足、有面子。
再比如,父母长期打骂孩子,让孩子产生恐惧。
然后,孩子就会去欺负同龄人甚至自己的子女。
4.虐待
儿童时期遭受的虐待阴影会伴随一个人的一辈子。
很多童年遭遇过创伤却又压抑了创伤情绪的父母,都会控制不住地虐待自己的孩子。
虐待有很多种,精神上的(比如粗暴对待、忽视等),身体上的(体罚、性虐待等)。
如果一个孩子遭遇过虐待,那他就会有悲观情绪,而且会一直留在身体内部,变成身体的一部分。
在和朋友、亲人、爱人的相处中,这种悲观情绪就会不断重演,有了孩子后,也会虐待自己的孩子。
曾经看过一个新闻:
一位年轻妈妈由于儿时被母亲虐待,从而留下心理阴影,偏执地认为母亲会将‘魔爪’伸向自己的女儿。
于是,这位妈妈抢在‘魔爪’到来之前,亲手用丝巾勒死自己7岁的亲生女儿。

二、如何摆脱这种情况?

当我们知道现在的自己是受到父母的影响,才变成这样,那我们还要延续到我们的孩子身上吗?
不,绝不能把不好的自己转移到孩子身上,该如何做呢?
1.明白自己儿时经历对现在的影响
我们不想让孩子变成另一个我们,那就要找到我们小时候受到的伤害,比如有没有被父母虐待?
甚至,我们还要找到父母儿时的养育方式,祖辈的养育方式。
这样,我们才能明白,一代又一代的养育方式是如何复制下来的。
建议:了解后才能改变,从此刻开始,改变对孩子的养育方式,避免变成另一个我们。
2.给予孩子幼年时期的全身心陪伴
奥利弗认为,在一个人的婴儿时代,当他发出信号时,父母就要察觉并马上做出回应。
如果只是将婴儿给予物质满足,而缺少精神慰藉,那婴儿容易患心理疾病和精神疾病。
如果孩子还小,那父母一定要记住这句话。不要认为小婴儿什么都不懂,再小的婴儿他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研究发现,三岁前的儿童需要一位亲近的成年人对他进行有回应的照顾并且中途不会换人。
如果幼儿时期没有被有回应照顾,长大后会出现无差别友谊(对任何提供帮助的人亲近),女孩则愿意通过性来换取爱。
建议:从婴儿时期开始,父母对于孩子的信号要积极回应,满足他们的需要。
让他们享受做孩子的乐趣并能全身心陪伴。
3.爱的炸弹

如果发现孩子已经有了问题,那么不妨试试爱的炸弹。
什么是爱的炸弹呢?
简单说,就是与一个孩子的独处时间,父母在这段时间内满足他所有,以此让孩子获得强烈的满足感。
这个方法很适合现在的二胎家庭,就拿我自己来说。
生了老二后,哥哥明显感觉不开心,也缺乏安全感。
而我会选择每天晚上晚饭过后,陪哥哥散步,聊聊他白天学校的生活,让他独自享受属于他一个人的妈妈。
作者奥利弗表明,需要注意的是,爱的炸弹和日常生活需要区分,除了这段特别的时间,日常生活还是要给孩子设立规矩。
建议:爱的炸弹方式有很多种,可以通过角色扮演、外出野餐、散步等方式。
关键就是在于给孩子主导,让他决定做什么,和谁,什么时间,列好清单,而父母只需要积极参与配合即可。

三、比起物质财富,更重要的是精神财富
我们的祖辈、父母都希望给予我们优越的物质条件,所以不惜把孩子扔在家里,送到托儿所,然后拼命赚钱。
甚至,很多地方,有的留守儿童一年只能见父母一次。
然而,优越的物质财富并不能满足我们,我们需要的是父母的关爱和鼓励,需要的是父母的爱。
奥利弗认为,财富基本满足即可,有地方住,有食物吃就够了。
重要的是要给予孩子一个健康乐观的情绪以及爱,如此,才能代代相传。

后天的养育方式对一个人真的很重要,做为父母,生孩子容易,而教育孩子却很难。
如果你没有准备好做一个合格的父母,那就不要生孩子,因为你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孩子。
所以,孩子动手打人发脾气,我们首先不是责骂和动怒,而是应该了解孩子这么做是因为什么,然后才能对症下药。
希望能帮到你!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5

主题

29

帖子

517

积分

村民

Rank: 4

积分
517
琥珀川珀dh 发表于 2021-11-10 20:18:34
这种要及时纠正,不然长大了会用拳头解决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2

主题

44

帖子

632

积分

村民

Rank: 4

积分
632
廿恋厝 发表于 2021-11-10 20:17:38
平时家长是不是也容易发脾气和打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15

帖子

470

积分

青年

Rank: 3Rank: 3

积分
470
华梦一生 发表于 2021-11-10 20:16:41
源于大人容易发脾气,容易打人。处理的办法:你可以跟他约好,当情绪上来的时候,我们立马喊停,然后各自冷静,再来讨论有分歧的点。先正视自己的问题,反省自己,然后可以跟孩子道歉。和他约好一起改正。
我从来不相信孩子天生爱打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16

帖子

493

积分

青年

Rank: 3Rank: 3

积分
493
123457814 发表于 2021-11-10 20:16:04
首先不要强化打人的行为,小孩子都是有好奇心的。越是不让 越想去探究。
可以告诉正确的方式,你不是想打我,只是想轻轻的摸一摸,然后做出示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24

帖子

499

积分

青年

Rank: 3Rank: 3

积分
499
川西节度使庇 发表于 2021-11-10 20:15:06
教导他务生气,多看书,提升认知,多点耐心,沉淀自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6

主题

45

帖子

644

积分

村民

Rank: 4

积分
644
123463261 发表于 2021-11-10 20:14:35
他跟谁学的?找一找就知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16

帖子

504

积分

村民

Rank: 4

积分
504
味芙168 发表于 2021-11-10 20:13:56
孩子行为,一般是模仿身边的人,尤其是父母,或是看到的动画片。若要改变孩子,先改变大人和环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11

帖子

470

积分

青年

Rank: 3Rank: 3

积分
470
123463339 发表于 2021-11-10 20:13:07
孩子的一切行为都和家长的教育分不开。孩子是一张白纸,最后成为什么样的人,都受平时家长的言传身教和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当看到孩子爱乱发脾气和动手打人时,做家长的一定要反醒一下自己平时的行为,相信你一定能从中找出答案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9

主题

31

帖子

586

积分

村民

Rank: 4

积分
586
翻滚的小馒头 发表于 2021-11-10 20:12:31
首先看看自已,孩子是大人的镜子,有时自已的毛病就在孩子身上,身教重于言传。
二是非观,让孩子有正确是非观,也就是知道对于错。
三让孩子学会控制自已的情绪,并学会当坏情绪太多时要恰当的发泄    比如去旅游,去慢跑,去运动,都能把坏情绪发泄岀去。
四吿诉孩子生活美好,学会从生活中找到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3下一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作者

精塞劫翘

青年

  • 主题

    8

  • 帖子

    17

  • 关注者

    1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宝宝村 | 赣ICP备19014419号-1 |网站地图
Powered by baobaocun.com!  © 2019-2020版权所有宝宝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