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2021-11-10

跳转到指定楼层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想先讲个故事。

小敏又一次忍不住,先是狠狠地骂了女儿,然后又打了她。
打完后,她也很后悔,但随后自我安慰“我这是为了她好!”
小敏的妈妈很强势,小时候,只要小敏不听话,妈妈就会打她。
次数多了,小敏对妈妈言听计从,可偶尔还是会“犯规”,遭到妈妈的打骂。
可能你觉得小敏的妈妈不爱她,事实相反,每次打小敏,她都会哭着说:“别怪妈妈,都是为你好!”
如今,有了女儿后的小敏也变成了和她妈妈一样的人!强势、打骂孩子,变成了那个曾经她最讨厌的人。
为什么会这样呢?是因为基因遗传吗?
答案在《天生非此》这本书中,书中用了大量的真实案例,为我们讲述,一个人的智商、脾气、幽默感等等都是因为后天因素的影响导致,而并非基因。
书中特别强调,幼年时期的养育方式,对孩子的长大至关重要。

孩子易发大脾气,易动手打人怎么教育?-1.jpg
这本书的作者奥利弗·詹姆斯,是一位有着诸多头衔的人。
不仅是儿童心理医生、作家、记者,还是电视纪录片制作人、主持人,还是英国育儿协会和慈善机构的董事。
同时,奥利弗也是两个孩子的父亲。
在书中,他分析了自己的长大经历以及心理咨询的各种案例,研究考察后,得出:
我们会成为现如今的样子,是因为父母的言传、身教、关爱、虐待以及我们和父母的身份认同等因素影响,而并非基因遗传。

如果想要改变,为了把爱传递下去,那就要明白以下三点:
一、为什么我们会越来越像父母?
1.言传
父母的说话方式在无意中影响孩子,甚至无意之间说出的一句话,孩子就马上学会了。
儿子穿衣服很慢,我一直要督促他,嘴巴也不会闲着,会不停地说:“你太慢了,快点穿,要先穿衣服……”
如果丈夫起床晚了,儿子就“教训”爸爸:“爸爸,你太慢了,快点,先穿上衣,再穿裤子……”
2.身教
都说“言传不如身教”,孩子从几个月开始就会模仿父母。开始是因为好玩,久而久之就成了习惯。
在儿子一岁的时候,坐着时竟然翘起了二郎腿,还有模有样地举着做出抽烟的动作。
后来才知道,他是模仿了爷爷。
看到我们笑,他会更来劲,嘴里还会发出“呼哈”的声音。想不到,这么小的孩子,都会取悦大人了。
正如作者奥利弗所说的“对于子女来说,想要取的父母赞同,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完全复制他们的所作所为。”
3.身份认同
因为爱或者恐惧,孩子会代入父母的角色来体验父母的言行或者其他方面。
比如,父母因为幼年时期经济困难,没有上大学。
孩子为了得到父母的认同,拼命上大学,为的是让父母满足、有面子。
再比如,父母长期打骂孩子,让孩子产生恐惧。
然后,孩子就会去欺负同龄人甚至自己的子女。
4.虐待
儿童时期遭受的虐待阴影会伴随一个人的一辈子。
很多童年遭遇过创伤却又压抑了创伤情绪的父母,都会控制不住地虐待自己的孩子。
虐待有很多种,精神上的(比如粗暴对待、忽视等),身体上的(体罚、性虐待等)。
如果一个孩子遭遇过虐待,那他就会有悲观情绪,而且会一直留在身体内部,变成身体的一部分。
在和朋友、亲人、爱人的相处中,这种悲观情绪就会不断重演,有了孩子后,也会虐待自己的孩子。
曾经看过一个新闻:
一位年轻妈妈由于儿时被母亲虐待,从而留下心理阴影,偏执地认为母亲会将‘魔爪’伸向自己的女儿。
于是,这位妈妈抢在‘魔爪’到来之前,亲手用丝巾勒死自己7岁的亲生女儿。

二、如何摆脱这种情况?

当我们知道现在的自己是受到父母的影响,才变成这样,那我们还要延续到我们的孩子身上吗?
不,绝不能把不好的自己转移到孩子身上,该如何做呢?
1.明白自己儿时经历对现在的影响
我们不想让孩子变成另一个我们,那就要找到我们小时候受到的伤害,比如有没有被父母虐待?
甚至,我们还要找到父母儿时的养育方式,祖辈的养育方式。
这样,我们才能明白,一代又一代的养育方式是如何复制下来的。
建议:了解后才能改变,从此刻开始,改变对孩子的养育方式,避免变成另一个我们。
2.给予孩子幼年时期的全身心陪伴
奥利弗认为,在一个人的婴儿时代,当他发出信号时,父母就要察觉并马上做出回应。
如果只是将婴儿给予物质满足,而缺少精神慰藉,那婴儿容易患心理疾病和精神疾病。
如果孩子还小,那父母一定要记住这句话。不要认为小婴儿什么都不懂,再小的婴儿他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研究发现,三岁前的儿童需要一位亲近的成年人对他进行有回应的照顾并且中途不会换人。
如果幼儿时期没有被有回应照顾,长大后会出现无差别友谊(对任何提供帮助的人亲近),女孩则愿意通过性来换取爱。
建议:从婴儿时期开始,父母对于孩子的信号要积极回应,满足他们的需要。
让他们享受做孩子的乐趣并能全身心陪伴。
3.爱的炸弹

如果发现孩子已经有了问题,那么不妨试试爱的炸弹。
什么是爱的炸弹呢?
简单说,就是与一个孩子的独处时间,父母在这段时间内满足他所有,以此让孩子获得强烈的满足感。
这个方法很适合现在的二胎家庭,就拿我自己来说。
生了老二后,哥哥明显感觉不开心,也缺乏安全感。
而我会选择每天晚上晚饭过后,陪哥哥散步,聊聊他白天学校的生活,让他独自享受属于他一个人的妈妈。
作者奥利弗表明,需要注意的是,爱的炸弹和日常生活需要区分,除了这段特别的时间,日常生活还是要给孩子设立规矩。
建议:爱的炸弹方式有很多种,可以通过角色扮演、外出野餐、散步等方式。
关键就是在于给孩子主导,让他决定做什么,和谁,什么时间,列好清单,而父母只需要积极参与配合即可。

三、比起物质财富,更重要的是精神财富
我们的祖辈、父母都希望给予我们优越的物质条件,所以不惜把孩子扔在家里,送到托儿所,然后拼命赚钱。
甚至,很多地方,有的留守儿童一年只能见父母一次。
然而,优越的物质财富并不能满足我们,我们需要的是父母的关爱和鼓励,需要的是父母的爱。
奥利弗认为,财富基本满足即可,有地方住,有食物吃就够了。
重要的是要给予孩子一个健康乐观的情绪以及爱,如此,才能代代相传。

后天的养育方式对一个人真的很重要,做为父母,生孩子容易,而教育孩子却很难。
如果你没有准备好做一个合格的父母,那就不要生孩子,因为你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孩子。
所以,孩子动手打人发脾气,我们首先不是责骂和动怒,而是应该了解孩子这么做是因为什么,然后才能对症下药。
希望能帮到你!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51

主题

34

帖子

597

积分

村民

Rank: 4

积分
597
奇迹752 发表于 2021-11-10 20:06:37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想先讲个故事。

小敏又一次忍不住,先是狠狠地骂了女儿,然后又打了她。
打完后,她也很后悔,但随后自我安慰“我这是为了她好!”
小敏的妈妈很强势,小时候,只要小敏不听话,妈妈就会打她。
次数多了,小敏对妈妈言听计从,可偶尔还是会“犯规”,遭到妈妈的打骂。
可能你觉得小敏的妈妈不爱她,事实相反,每次打小敏,她都会哭着说:“别怪妈妈,都是为你好!”
如今,有了女儿后的小敏也变成了和她妈妈一样的人!强势、打骂孩子,变成了那个曾经她最讨厌的人。
为什么会这样呢?是因为基因遗传吗?
答案在《天生非此》这本书中,书中用了大量的真实案例,为我们讲述,一个人的智商、脾气、幽默感等等都是因为后天因素的影响导致,而并非基因。
书中特别强调,幼年时期的养育方式,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

孩子易发大脾气,易动手打人怎么教育?-1.jpg
这本书的作者奥利弗·詹姆斯,是一位有着诸多头衔的人。
不仅是儿童心理医生、作家、记者,还是电视纪录片制作人、主持人,还是英国育儿协会和慈善机构的董事。
同时,奥利弗也是两个孩子的父亲。
在书中,他分析了自己的成长经历以及心理咨询的各种案例,研究考察后,得出:
我们会成为现如今的样子,是因为父母的言传、身教、关爱、虐待以及我们和父母的身份认同等因素影响,而并非基因遗传。

如果想要改变,为了把爱传递下去,那就要明白以下三点:
一、为什么我们会越来越像父母?
1.言传
父母的说话方式在无意中影响孩子,甚至无意之间说出的一句话,孩子就马上学会了。
儿子穿衣服很慢,我一直要督促他,嘴巴也不会闲着,会不停地说:“你太慢了,快点穿,要先穿衣服……”
如果丈夫起床晚了,儿子就“教训”爸爸:“爸爸,你太慢了,快点,先穿上衣,再穿裤子……”
2.身教
都说“言传不如身教”,孩子从几个月开始就会模仿父母。开始是因为好玩,久而久之就成了习惯。
在儿子一岁的时候,坐着时竟然翘起了二郎腿,还有模有样地举着做出抽烟的动作。
后来才知道,他是模仿了爷爷。
看到我们笑,他会更来劲,嘴里还会发出“呼哈”的声音。想不到,这么小的孩子,都会取悦大人了。
正如作者奥利弗所说的“对于子女来说,想要取的父母赞同,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完全复制他们的所作所为。”
3.身份认同
因为爱或者恐惧,孩子会代入父母的角色来体验父母的言行或者其他方面。
比如,父母因为幼年时期经济困难,没有上大学。
孩子为了得到父母的认同,拼命上大学,为的是让父母满足、有面子。
再比如,父母长期打骂孩子,让孩子产生恐惧。
然后,孩子就会去欺负同龄人甚至自己的子女。
4.虐待
儿童时期遭受的虐待阴影会伴随一个人的一辈子。
很多童年遭遇过创伤却又压抑了创伤情绪的父母,都会控制不住地虐待自己的孩子。
虐待有很多种,精神上的(比如粗暴对待、忽视等),身体上的(体罚、性虐待等)。
如果一个孩子遭遇过虐待,那他就会有悲观情绪,而且会一直留在身体内部,变成身体的一部分。
在和朋友、亲人、爱人的相处中,这种悲观情绪就会不断重演,有了孩子后,也会虐待自己的孩子。
曾经看过一个新闻:
一位年轻妈妈由于儿时被母亲虐待,从而留下心理阴影,偏执地认为母亲会将‘魔爪’伸向自己的女儿。
于是,这位妈妈抢在‘魔爪’到来之前,亲手用丝巾勒死自己7岁的亲生女儿。

二、如何摆脱这种情况?

当我们知道现在的自己是受到父母的影响,才变成这样,那我们还要延续到我们的孩子身上吗?
不,绝不能把不好的自己转移到孩子身上,该如何做呢?
1.明白自己儿时经历对现在的影响
我们不想让孩子变成另一个我们,那就要找到我们小时候受到的伤害,比如有没有被父母虐待?
甚至,我们还要找到父母儿时的养育方式,祖辈的养育方式。
这样,我们才能明白,一代又一代的养育方式是如何复制下来的。
建议:了解后才能改变,从此刻开始,改变对孩子的养育方式,避免变成另一个我们。
2.给予孩子幼年时期的全身心陪伴
奥利弗认为,在一个人的婴儿时代,当他发出信号时,父母就要察觉并马上做出回应。
如果只是将婴儿给予物质满足,而缺少精神慰藉,那婴儿容易患心理疾病和精神疾病。
如果孩子还小,那父母一定要记住这句话。不要认为小婴儿什么都不懂,再小的婴儿他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研究发现,三岁前的儿童需要一位亲近的成年人对他进行有回应的照顾并且中途不会换人。
如果幼儿时期没有被有回应照顾,长大后会出现无差别友谊(对任何提供帮助的人亲近),女孩则愿意通过性来换取爱。
建议:从婴儿时期开始,父母对于孩子的信号要积极回应,满足他们的需要。
让他们享受做孩子的乐趣并能全身心陪伴。
3.爱的炸弹

如果发现孩子已经有了问题,那么不妨试试爱的炸弹。
什么是爱的炸弹呢?
简单说,就是与一个孩子的独处时间,父母在这段时间内满足他所有,以此让孩子获得强烈的满足感。
这个方法很适合现在的二胎家庭,就拿我自己来说。
生了老二后,哥哥明显感觉不开心,也缺乏安全感。
而我会选择每天晚上晚饭过后,陪哥哥散步,聊聊他白天学校的生活,让他独自享受属于他一个人的妈妈。
作者奥利弗表明,需要注意的是,爱的炸弹和日常生活需要区分,除了这段特别的时间,日常生活还是要给孩子设立规矩。
建议:爱的炸弹方式有很多种,可以通过角色扮演、外出野餐、散步等方式。
关键就是在于给孩子主导,让他决定做什么,和谁,什么时间,列好清单,而父母只需要积极参与配合即可。

三、比起物质财富,更重要的是精神财富
我们的祖辈、父母都希望给予我们优越的物质条件,所以不惜把孩子扔在家里,送到托儿所,然后拼命赚钱。
甚至,很多地方,有的留守儿童一年只能见父母一次。
然而,优越的物质财富并不能满足我们,我们需要的是父母的关爱和鼓励,需要的是父母的爱。
奥利弗认为,财富基本满足即可,有地方住,有食物吃就够了。
重要的是要给予孩子一个健康乐观的情绪以及爱,如此,才能代代相传。

后天的养育方式对一个人真的很重要,做为父母,生孩子容易,而教育孩子却很难。
如果你没有准备好做一个合格的父母,那就不要生孩子,因为你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孩子。
所以,孩子动手打人发脾气,我们首先不是责骂和动怒,而是应该了解孩子这么做是因为什么,然后才能对症下药。
希望能帮到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16

帖子

469

积分

青年

Rank: 3Rank: 3

积分
469
米多2017 发表于 2021-11-10 20:07:01
前段时间,一则视频在网络热传:

四川雅安一所幼儿园里,一个小孩因吃饭不老实,被老师批评了两句,便开始扔凳子砸老师。

这让我想起另一则新闻:江苏一个男孩因为调皮弄坏了饭店里的餐具,妈妈替他赔偿后训斥了几句,结果这个孩子就开始愤怒地打妈妈,掐妈妈脖子。

孩子爱发脾气,一点不高兴就哭闹、烦躁不安在成长过程中是正常的现象,但用动手打人这种暴力的方式表达情绪显然是不对的。

究其根源,是父母没能正确引导孩子学会如何发泄和疏导情绪。

长此以往,孩子不懂得如何用合理的方式表达情绪、控制情绪,容易变得自私、冲动、易怒,影响性格的发展,也不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耶鲁大学心理学博士SusanDavid曾指出:

“一个人的情商有一个非常大的决定因素,即情绪敏感力。而取决情绪敏感力高低的因素,主要看小时候他释放情感时,父母对他的态度。”

从小时候起,父母就要正确对待孩子发脾气的行为,教孩子学会管理情绪,对孩子一生影响深远。

01
允许孩子发脾气
给孩子体验情绪的机会

许多父母见不得孩子发脾气,看到孩子生气地朝自己喊叫、闹别扭、哭闹撒泼的样子,情绪也会被点燃,于是大声吼骂孩子,或是立刻妥协,满足本不该答应孩子的要求,希望孩子赶紧停下来。

这些做法可能见效很快,但却是治标不治本,而且对孩子不负责,剥夺了孩子感受、体验情绪的机会。

孩子只有亲身体会各种情绪,才能更深刻地认识情绪、学会调节情绪。

正如儿童心理学家黛博拉·麦克纳马拉博士所说:

“让孩子将脾气发完,而不要试图阻止孩子发脾气。”

孩子和大人一样,同样有表达情绪的需要,喜怒哀乐都压抑在心里,才会影响心理健康。

想象一下你在工作中遇到了烦心事,想找朋友倾诉一下,朋友却说:“你烦不烦啊,别说了。”心里是什么滋味?

孩子发脾气,把情绪表达出来了是好事,关键在于父母需要教会孩子用合理的方式好好说话、好好表达,暴力、胡搅蛮缠的方式是不可取的。

有句话说得很好:

“孩子不可爱的行为,其实是在呼唤爱。”

在孩子发脾气的时候,父母首先应该带着爱和耐心去接纳和理解,看见孩子发脾气背后的原因。

比如:身体不适;寻求关注;需求没有被看见,不被父母理解;没有学会有效的语言沟通;因为无法完成一些目标而挫败······

可以蹲下来抱抱孩子,或陪孩子在一个安静的环境里待一会儿,告诉他“我知道······”、“我理解······”,问问他“是不是因为XXX事而感觉到生气/委屈/失望?”

而这种能力,对家长自身的要求也很高:面对一个哭闹烦躁、纠缠不休的孩子能够不崩溃、不被影响,愿意花时间陪伴,保持冷静、客观、平和。

这不是一下子就能做到的,需要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不断修炼,也是和孩子一起成长。


02
教孩子用合理的方式表达情绪
从中明白道理、明确是非

每个孩子在成长中都会经历愿望得不到满足、被批评、被误解受委屈、被人抢走玩具等等让人感觉很不舒适的事件。

孩子应该是通过这些事情,明白道理、习得规矩、树立正确的三观,而不是只停留在发脾气、用暴力的方式表达情绪上。

因此,当孩子发脾气时,其实是很好的教育契机。让孩子认识到:你的情绪,爸爸妈妈都理解,愿意陪你一起面对,但是不好的行为必须被规范,过激的情绪表达必须调整。

第一点,可以利用绘本、故事书等,引导孩子用正确的方式表达情绪,养成好性格。

比如,玩具被抢走了,不是动手打人,而是告诉对方:“这是我的玩具!你抢走是不对的。”

被父母用很严厉的话批评了感觉很难受,也可以表达自己的心声:“我认识到错误了,但是你这样说我,我觉得很受伤!”

第二点,告诉孩子如果要发泄情绪,可以选择自己安静待一会儿、听歌、写字、看电影、大哭一场、打打枕头、沙袋······不伤害别人、不伤害自己,不在“负面”情绪中待太久。

此外,如果孩子因需求得不到满足而发脾气,父母在孩子情绪平静下来后,应温和而坚定地告诉孩子为什么拒绝他的要求

比如:“我知道你还想再看一集动画片,但是我们之前早早定下的规则就是一天一集,定好的规则我们就必须要遵守。”

比如:“我理解你很喜欢那个小朋友的玩具,但抢别人的东西是不对的,就像你的东西被抢走了你也会难过是不是?”

孩子会在这些事情中逐渐明白重要的道理和规矩,了解什么行为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不断完善认知和观念:世界不是围绕着自己转的,不能要什么就有什么,有些原则必须遵守。

所以,父母在保持耐心、冷静、和孩子共情的同时,也要明确什么可以满足孩子,什么不行,坚持原则,不轻易妥协更改。

03
父母自己做好情绪管理的榜样


许多孩子爱发脾气,是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父母影响。

如果家长平时在家里动不动朝身边人发脾气、大吼大叫、摔东西,甚至动手打人,孩子也会有样学样,沾染上坏脾气,习得错误的情绪表达方式。

更可怕的是,孩子越长大,脾气会越像父母。


能够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好好说话,正确表达情绪,给孩子做好榜样,是为人父母的必修课。

然而在面对日常生活的各种琐事、工作、人际关系中的烦恼,教育孩子过程中的难题时,父母也是人,难免会有情绪失控的时刻。

在这种情况下,事后的处理很重要,处理得当,才能把对孩子的影响和伤害降到最低。

比如忍不住朝孩子发了脾气,要勇于向孩子道歉,真诚地说对不起,表达自己懊悔的情绪和对这件事情的思考,说说自己以后会怎么做。

这种真诚的沟通,会拉近亲子之间的关系,加深情感上的联结,增进彼此理解,孩子也能从中学到处理这类事情的方法。

*全国知名认知力训练品牌,致力于针对5-16岁青少年认知力训练,成长性思维,心理辅导、素质拓展、父母课堂四大板块进行研究和教学。
如果您正忧愁孩子的专注力问题,心理和成长,欢迎咨询↓
@博沃思家庭教育​www.zhihu.com/people/ad3fa7c36a287db68b92467f25eb77be​www.zhihu.com/people/ad3fa7c36a287db68b92467f25eb77be​www.zhihu.com/people/ad3fa7c36a287db68b92467f25eb77be​www.zhihu.com/people/ad3fa7c36a287db68b92467f25eb77be​www.zhihu.com/people/ad3fa7c36a287db68b92467f25eb77be​www.zhihu.com/people/ad3fa7c36a287db68b92467f25eb77be​www.zhihu.com/people/ad3fa7c36a287db68b92467f25eb77be​www.zhihu.com/people/ad3fa7c36a287db68b92467f25eb77b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

主题

28

帖子

612

积分

村民

Rank: 4

积分
612
超人老爹_ 发表于 2021-11-10 20:07:29
催眠看前世记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15

帖子

468

积分

青年

Rank: 3Rank: 3

积分
468
长乐未央35 发表于 2021-11-10 20:08:04
孩子的问题,出在家长和家庭上。家长先自我反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12

帖子

476

积分

青年

Rank: 3Rank: 3

积分
476
123463165 发表于 2021-11-10 20:08:34
对于他的行为,我觉得先把制止他的行为放在一边,孩子是家长的一面镜子,从源头抓起,是不是平时家里有人脾气比较暴躁,或是平时小孩一做错就挨打,又或是他看的动画片、抖音等等有此类的行为,先观察再纠正
当孩子做错的时候,先冷静下来,好好的说,不要一昧的责骂,其实经常性被责骂的孩子更暴躁,更易怒
孩子表达能力不好,如果你没有给到她解释的机会,久而久之她就会用打人来宣泄情绪,或是用打人来取得大人的关心
在教育孩子的同时也要审视自己的言行举止和教育方式,孩子不能溺爱,可也不能不尊重他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2

主题

32

帖子

567

积分

村民

Rank: 4

积分
567
续写思源 发表于 2021-11-10 20:09:09
几岁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19

帖子

457

积分

青年

Rank: 3Rank: 3

积分
457
仲新竹 发表于 2021-11-10 20:10:02
有一种说法是,孩子是父母的复制品。如果孩子出现这种易发脾气、易动手打人的行为,我们应该从大人的角度去审视一下孩子身边的大人,是不是也有这种爱发脾气的人在影响他呢?或者说大人生气的时候也会对孩子发脾气呢?
慢慢发现,你会发现确实在孩子身边,多多少少有这么一个人存在的。
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大人就要先自我克制,面对生气时,要先想想如何沟通,而不是对孩子发脾气。然后面对孩子发脾气时,要先让他学会冷静,再慢慢开导起来,父母可以对他说:“孩子,我知道你现在很生气,但是你自己先冷静一下,我们再来谈问题。”第一次、第二次,可能父母的劝导起的效果不明显,但是交谈多次后,孩子肯定能理解和接受的,慢慢的,父母会发现这种爱发脾气、爱打人的小孩子,他也在慢慢改进的。

孩子易发大脾气,易动手打人怎么教育?-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17

帖子

485

积分

青年

Rank: 3Rank: 3

积分
485
上海小钯拉孜啥 发表于 2021-11-10 20:10:11
和孩子约定,家长不打孩子,孩子也不打别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15

帖子

486

积分

青年

Rank: 3Rank: 3

积分
486
nanolity 发表于 2021-11-10 20:10:58
一、首先从家长入手。

1、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宜言传身教,做好孩子的榜样。
做父母的不能整天心急火燎的,如果父母每天咋咋呼呼,大声说话,说话像吵架,一句话不好就开杠,就脸红耳赤,摩拳擦掌,摔盆砸锅,小孩每天看在眼里,学在心里,很难斯斯文文,他会潜移默化地也用这样的表达方式表达他的想法或要求,即稍有不满就会发脾气,动粗,像父母一样。
或者,走向另一个极端,即讨厌、憎恶自己的父母,孤僻、怯懦、自闭......
所以,当父母的要先从自己开始,注意言行,做好孩子的榜样。
夫妻之间,一般来说,不可能没有矛盾,如果不能斯斯文文地沟通,要控制好情绪,要避开孩子。
2、不能溺爱孩子
第一、父母不能溺爱孩子。
溺爱会让孩子知道,只要他生气、发脾气,父母总是会妥协的,他的要求最终都可以得到满足。如果这样,他就会不断地用这一招来达到他的目的。因为人性,因为欲壑难填,所以他会得寸进丈愈演愈烈。
一旦形成习惯,根深蒂固了,再想纠正时难度就非常大了。他会反过来找父母的茬,认为父母变心了,不爱他了,很容易仇视父母,专门和父母对着干。
第二、不能让孩子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以及其它任何人溺爱你的孩子。
任何人溺爱你的孩子都是在以爱之名谋害你的孩子。
好好琢磨一下“溺”这个字,极形象。
老人溺爱孩子的可能性最大。是最难处理的。是要斗智斗勇的。是要果决的。是有得有失的,比如不能指望就千万别偷懒,自己承担起来。
如果认为教育孩子简单,那就大错特错了。
教育孩子是件很复杂的事,既考验体力,又考验智商和情商。
二、从孩子入手
把第一点做好的同时,要有耐心,要认真体会、观察孩子为何发脾气,然后耐心地和他沟通。
因为每个人的情况不同,个人认为记住原则就行了:
无论他的要求合不合理,用发脾气的方式表达都不行。
只要用发脾气的方式表达都不能满足他,都要拒绝他。
要坚持不懈地让他知道,他只要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他不仅啥也得不到,还会适得其反,没有人会惯他。
重点:家人态度要一致!
如果真爱孩子,以上原则一定要坚持不懈!
因为,没有人会喜欢坏脾气的人
等他离开家庭,走向社会,再没有人会迁就他时,他人生的路就会很崎岖。
因为脾气坏的人走到哪里,都很容易与人发生口嘴或冲突,因为没有人会心甘情愿地忍受他的粗暴言行,所以他必然会遇到各种形式的反击。如果不能醒悟,最后,收拾他的要么是比他更粗暴的,要么是法律。
三、从学习入手
前两点都要落实到言行才有效果。
如何落实?学习!
信息时代,知识破天盖地,关于孩子教育问题的书可以说不计其数,但人的精力有限,学哪些?能学得过来吗?
所以,需要认真筛选。
脾气暴躁,打人骂人,究其根本就是为人处事的问题,德行的问题。
关于为人处事以及德行修养,个人认为《论语》是最好的学习教材。简单易行。
如果能认真学习,融会贯通其中的奥义,我相信不仅会解决你孩子脾气暴躁的问题,还会教会他成为温良恭俭让的谦谦君子。
论语》有很多版本,我推荐的傅佩荣先生的《论语》是我自己认真阅读过的,和其它很多版本比较过的。
傅先生治学严谨,一丝不苟,学习他的《论语》可以避免很多对儒家或对《论语》的误读,少走很多弯路,受益一生。
你仔细想想,你身边有没谁比孔子更高明?
如果没有,几十块钱就能学到先哲孔子的智慧,就能慢慢提升自己德行、能力和智慧,是不是既可行,又成本很低?
若前两点是授人以鱼,第三点就是授人以渔。
网络时代,鱼和渔可以兼得。
感恩网络,万物互联。

<a data-draft-node="block" data-draft-type="mcn-link-card" data-mcn-id="1441744903214256128">

孩子易发大脾气,易动手打人怎么教育?-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3下一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作者

精塞劫翘

青年

  • 主题

    8

  • 帖子

    17

  • 关注者

    1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宝宝村 | 赣ICP备19014419号-1 |网站地图
Powered by baobaocun.com!  © 2019-2020版权所有宝宝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