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2022-2-1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曾经,我看过一个电视节目,关于6个内向孩子的长大经历和他们的家庭教育情况,每个孩子的内向表现不完全相似,形成的原因也都不尽相同。
其中一个孩子写给爸妈的一句话「爸爸/妈妈,我真的挺喜欢一个人画画、看书的,我只是内向,我没有病」,当时我哭得稀里哗啦。
孩子的长大,真真不容易,内向并不是缺点,更不是病。

如果孩子性格内向,要不要让孩子变得外向?-1.jpg
内向,是如何形成的

1.天生的内向特质

有的孩子,天生比较爱安静爱独处,相比和其他孩子一起你追我赶、做游戏,他们更喜欢一个人静静地坐着、自个儿玩、自个儿阅读、或者思考;对于热闹的环境表现出紧张,想远离。
天生内向的人,和第11号染色体上有一种叫D4DR的遗传基因有关系,D4DR较长的表现为外向的特质,D4DR较短,表现为内向的特质。[1]
2.特定情况的内向反应

有些孩子的内向表现,并不是稳定。他们有时表现活泼、爱说话、爱和热闹,但只要遇到特定的情境或看到特定的事物,他们就会表现出紧张、恐惧、不自在的情绪,这是孩子在自我意识的发展中,产生高敏感的特定内向。
3.家庭教育形成的内向

父母的性格特点、对孩子的教育方式,都会对孩子的性格形成,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父母较为冷漠,或对孩子的限制较多,要求较高,其实这是一种对孩子好奇心的扼杀,对探索世界的阻碍,让孩子失去了应有的天真、活泼,形成被动的内向与退缩,久而久之,形成了内向的习惯,便有了内向的性格。
4.长大经历形成的内向

性格的形成与所处的环境、长大的经历是息息相关的。例如,家庭、学校、兴趣班、朋友、老师等。
人与环境关系发展的过程便是经历,经历也是性格形成的条件。
判断内向的原因,调整与引导

1.先天内向与被动内向

可以先回顾一下家庭的教育方式,主要养育人的特点都是怎样的?
主力带孩子的家长,如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者照顾孩子的阿姨,性格是外向的,还是内向的?平时对孩子的限制多吗?是否愿意尊重孩子的好奇心,鼓励孩子去探索呢?
如果主要教养人的性格平和或较外向,而家庭的对孩子的限制并不过度。那么观察一下,孩子在一群孩子当中,比如游乐场、公园、早教机构,家长不干预的情况下,孩子的表现。如果孩子依然表现为爱独处,不愿意参与团体活动,喜欢一个人玩,那么可以判断,他是个天生内向的宝宝。
内向不是缺点,而且优点还真不少呢。
在感知上
①观察虽然较被动,但更为细致;②爱分析,爱思考;③感受精确性较高。
在想象力上
①想象具有深度;②想象内容较为浪漫。
在思维上
①善于独立思考;②思维比较集中;③思维具有方向性、目的性。
在记忆上
①长期记忆占优势;②记忆具有连续性。
在处事方式上
①分析力较强;②做事效率较高。
在思想上
①能够看到事物阴暗面,具有批判性;②善于创造内在刺激。
尊重内向的特质,发挥内向独特的优势比一味让孩子外向更重要。
家长当然可以鼓励孩子交友、融入团体、尝试新事物,但千万别强迫,停一停,等一等,内向宝宝需要用最舒服、最有安全感的方式慢慢地尝试。
如果孩子在团队中,家长不加以过多干预时,表现活泼、爱热闹、融入快,那么他应该是个被动的内向的宝宝。问题,主要出在了家庭的教养方式上。
内向的人,就一定会有内向的孩子吗?这倒不一定,就算主要教养人,天生内向也不会完全阻碍孩子的外向发展。更重要的是让孩子感受到爸爸妈妈虽然话不多,爱安静,但并不冷漠,而且是爱孩子、尊重孩子的,这样,孩子也会遵从天生的性格自在地发展。
反而,过多的限制与过高的要求才是让孩子被动地走向内向的主要原因。
在多限制、高要求的环境长大的孩子,一般比较胆小、谨慎、战战兢兢的,生怕做错了事,就得挨骂。
家长试想一下,你和孩子的角色互换,你更希望你的爸妈如何对你,你就知道该如何教育你的孩子。
2.特定的内向可改善

有的孩子的表现的内向,只是针对特定场景或特定事物。
拿我自己举例,我从小怕狗,特别是狗走近的时候,平常非常活泼、外向的我,就会感到紧张、直打哆嗦,我从不逗狗、摸狗,对狗表现也比较冷漠。但只要我远远看着它们,或者透过互联网的方式云看狗,恐惧感就会消失。
其实我怕的不是狗,是怕狗咬我。造成这样的特定紧张,其原因要追溯到我大概5岁的时候,有一次我跟家人回农村拜祭,当时,城市里很少狗,可以说,我几乎没怎么见过狗。那次,我被一条狗追,差点就被咬了,我吓得浑身发抖。但这事,我并没向父母说,当然也没有得到适当的调节。至此之后,怕狗走近这个特定的场景,就一直伴随着我了。
所以,如果孩子有表现对特定场景和特殊事物的内向反应,父母可以和孩子聊天,探究其真实的原因,并对孩子做适当的沟通和引导。这种内向,会在认知的改变,情绪的疏导后,慢慢得到缓解。
3.环境的内向可改变

孩子的生活环境不仅只有家庭,还有学校、兴趣班、经常去的活动场所;他们接触的人也不仅只有父母,还有老师、朋友、兄弟姐妹等。这些环境、人物、发生的经历,都会对孩子的性格形成有一定的影响。
家长平时多留意,多观察孩子在不同的场所或和与不同的人相处时的方式,会不会表现和往常不太一样。如本来外向的孩子,见到某个老师同学,表现特别的内向,不愿接近,他们之间相处方式是否合适,他们之前是否发生过什么事情,这种情况是什么时候开始的等。
如果在看不到的情况下,我们也可以用聊天或情景模拟的方式,让孩子表达出来。
一旦发现,有对孩子性格产生变化的情况出现,家长需要及时和孩子沟通,认识正确的相处模式,并引导孩子进行调整。

内向也好,外向也好,都存在他们的各自的优点和缺点。
孩子的长大,就是一个不断地发现问题,调整方式,再发现,再调整的过程。过程漫长且疲惫,但收获肯定也不少,不仅是孩子,更是为人父母的我们。
共勉。
@知乎亲子
我是子语,热爱儿童教育,家有暖男小学生,欢迎关注我 @子语
让我们在育儿的路上一起长大~
参考


  • ^D4DR https://baike.baidu.com/item/D4DR/10366892?fr=aladdin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成为第一个回答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作者

cjn1320

村民

  • 主题

    7

  • 帖子

    17

  • 关注者

    1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宝宝村 | 赣ICP备19014419号-1 |网站地图
Powered by baobaocun.com!  © 2019-2020版权所有宝宝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