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2022-5-26

跳转到指定楼层
关于宝宝的安全感,有很多误区:
把具体的一些行为选择非要和安全感挂钩,以此道德绑架妈妈们,仿佛妈妈为自己做点个人选择就是自私不负责任……
比如不母乳、不亲喂、断奶早,就是不爱孩子,孩子和妈妈亲子关系就疏远
比如顺产才是最好的(想起那天还有个喷子评论:无痛分娩就是自私,只有痛过生出来的孩子才会爱孩子)
孩子的亲密感要建立在同床睡、24小时无时无刻的回应
全天要把孩子背身上,肌肤接触才能给孩子安全感,以前土著都是用背巾把孩子裹身上
不能让孩子哭,孩子哭,安全感就会缺失,孩子一哭必须立马抱立马喂奶!
等等等等,对,我就是指的是某本育儿书以及一些母乳教的言论。
我不否认,以上这些具体行为是不错的亲子关系建立的方式,但它们只是我们妈妈们可以做众多的个人选择中的一种而已,麻烦不要老用孩子的安全感来捆绑这些具体行为来恐吓妈妈们好吗?更不是你可以拿来站在道德高地显示优越感的方式。

其实影响孩子安全感的因素并不是形式上的安抚方式
而在于以下两点:

  • 我们给孩子提供的生活环境是否是稳定的、可靠的、有节奏和规律的?你的孩子不需要未知的冒险,未知只能带来迷茫和恐惧,你的孩子需要对未来即将发生的事情有预判
  • 我们的家庭氛围是否是轻松愉悦有爱的,轻松愉悦有爱并不一定意味着天天抱成一团才叫有爱,家庭氛围更多体现在家庭成员之间交谈的语气、话题、表情、内容等等。

真正能造成心理伤害的:
往往是旷日持久的消极家庭氛围和紊乱动荡的生活环境
决非任何具体的行为形式

试想一下这样的人:天天嘴上挂着“我爱你”,孩子哭了不管孩子是否饿了或者吃撑了只会用喂奶来解决,睡觉非要和孩子一起睡而不管自己是否打扰到孩子休息,24小时监控孩子不给孩子自己玩耍的时间和空间,只要孩子不哭就是好孩子,孩子一哭就证明自己不合格。
但是你问她:孩子为啥哭呀?孩子当下真正的需要的是什么?你是怎么计划的?你的家庭氛围如何?你和你老公的关系怎么样?你自己休息好了吗?
她的回答是:“孩子只需要你给他全部的爱,不要让他哭,他就会有安全感!作为妈妈就是要100%全天候迎合孩子”这样的言论。
这不就是“用爱发电”的毒鸡汤吗?

把任何一种具体的行为形式(比如顺产与否、母乳与否、喂奶与否、抱与不抱、同床与否等等)与安全感挂上钩,却不去引发你关注思考孩子当下真实想法、尊重孩子真实需求、理性冷静思考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言论,都是恐吓你的毒鸡汤!

毒鸡汤的逻辑套路无非如此:

你那样做(具体的行为方式,比如瓶喂、奶粉)会让孩子安全感缺失!
你必须这样做(具体的行为方式,比如母乳亲喂)才能让孩子有安全感!
不用去思考、不用去犹豫!相信你的第六感!把你全部的爱给孩子!忽略你个人的感受!你如果考虑你个人的感受,你就是一个自私、不合格的妈妈!
以这样的言论站在道德高地上,对你和你的孩子进行绑架,通过恐吓威胁,来阻止你思考,在这样的言论下浸淫的妈妈,只会疲惫不堪,烦躁焦虑,这种情况下你所给孩子的“爱”又值几斤几两呢?
事实上,你的孩子会感知到你的疲惫与焦虑,这种氛围下的孩子才会真正的安全感缺失
孩子的安全感,就像手中握的沙子,你越想牢牢抓住,往往事与愿违,孩子因为你的不加思考与过多干预才会产生更强的不稳定感。
当你冷静下来,把你的孩子真正当作一个人一样尊重,照顾好你自己,把关注点放在家庭氛围、家庭关系管理上时,
当你可以给你的孩子一个长久的稳定舒适的生活环境时,当你能帮你孩子引导一套良好生活习惯时,当你知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给孩子爱,不如教会孩子如何正确去爱时,你的孩子才能获得真正的安全感!


真正的安全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
1.向孩子预报你和他即将做的事情,比如换尿布前,可以跟宝宝说:“现在妈妈要帮你换尿布了哦,妈妈会这样……那样…”告诉孩子你的动作,别以为孩子小听不懂,其实他都懂的。
你试想一下,如果有人生硬的不提前告知你,突然一把抓住你,还用湿湿的毛巾擦你的屁股,给你快速的换上一块尿布湿,你是什么感受?
如果你去打针,护士先告知你“我准备要打针了可能有点疼”你比较有安全感
还是护士啥都不说直接扎你让你惊恐?
所以,对宝宝的尊重、给宝宝稳定可预期的生活才是最好的安全感

2.需要生活有节奏有安全感,尽快帮宝宝建立规律作息,让他对一整天什么时间吃奶什么时间睡觉有预判,也是让他感觉情绪稳定最重要的方法。同时也可以真正做到心里有数,准确判断孩子的需求,给出正确的孩子真正需要的回应。而不是混乱一团,孩子一哭就只知道抱起来喂奶…这样不仅会使孩子的消化紊乱,也使妈妈根本无从知道孩子哭还有很多其他含义,还有很多其他需求

3.重视夫妻关系,重视家庭氛围,不完全以孩子为中心,孩子是作为家里的新成员,你需要帮他融入。在一个家庭里夫妻关系是所有关系之首。对于你的孩子来说,让他知道“爸爸爱妈妈,妈妈爱爸爸”更重要

育儿这件事,你的关注点可以放的高一点远一点,抓大放小
大方向上把握好:比如孩子的作息、孩子的习惯、要教给孩子的基本价值观和规则
小细节上放轻松,顺其自然,糙一点养,相信孩子自身的力量:比如孩子玩下沙子会不会很脏,摸一下小猫会不会被咬,断奶早了会不会身体不好,别家孩子都会走路了我娃站还站不稳咋办等等

更多育儿经验欢迎关注公众号【一妈育儿】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5

主题

26

帖子

481

积分

青年

Rank: 3Rank: 3

积分
481
浪乃 发表于 2022-5-26 10:14:39
关于宝宝的安全感,有很多误区:
把具体的一些行为选择非要和安全感挂钩,以此道德绑架妈妈们,仿佛妈妈为自己做点个人选择就是自私不负责任……
比如不母乳、不亲喂、断奶早,就是不爱孩子,孩子和妈妈亲子关系就疏远
比如顺产才是最好的(想起那天还有个喷子评论:无痛分娩就是自私,只有痛过生出来的孩子才会爱孩子)
孩子的亲密感要建立在同床睡、24小时无时无刻的回应
全天要把孩子背身上,肌肤接触才能给孩子安全感,以前土著都是用背巾把孩子裹身上
不能让孩子哭,孩子哭,安全感就会缺失,孩子一哭必须立马抱立马喂奶!
等等等等,对,我就是指的是某本育儿书以及一些母乳教的言论。
我不否认,以上这些具体行为是不错的亲子关系建立的方式,但它们只是我们妈妈们可以做众多的个人选择中的一种而已,麻烦不要老用孩子的安全感来捆绑这些具体行为来恐吓妈妈们好吗?更不是你可以拿来站在道德高地显示优越感的方式。

其实影响孩子安全感的因素并不是形式上的安抚方式
而在于以下两点:

  • 我们给孩子提供的生活环境是否是稳定的、可靠的、有节奏和规律的?你的孩子不需要未知的冒险,未知只能带来迷茫和恐惧,你的孩子需要对未来即将发生的事情有预判
  • 我们的家庭氛围是否是轻松愉悦有爱的,轻松愉悦有爱并不一定意味着天天抱成一团才叫有爱,家庭氛围更多体现在家庭成员之间交谈的语气、话题、表情、内容等等。

真正能造成心理伤害的:
往往是旷日持久的消极家庭氛围和紊乱动荡的生活环境
决非任何具体的行为形式


试想一下这样的人:天天嘴上挂着“我爱你”,孩子哭了不管孩子是否饿了或者吃撑了只会用喂奶来解决,睡觉非要和孩子一起睡而不管自己是否打扰到孩子休息,24小时监控孩子不给孩子自己玩耍的时间和空间,只要孩子不哭就是好孩子,孩子一哭就证明自己不合格。
但是你问她:孩子为啥哭呀?孩子当下真正的需要的是什么?你是怎么计划的?你的家庭氛围如何?你和你老公的关系怎么样?你自己休息好了吗?
她的回答是:“孩子只需要你给他全部的爱,不要让他哭,他就会有安全感!作为妈妈就是要100%全天候迎合孩子”这样的言论。
这不就是“用爱发电”的毒鸡汤吗?

把任何一种具体的行为形式(比如顺产与否、母乳与否、喂奶与否、抱与不抱、同床与否等等)与安全感挂上钩,却不去引发你关注思考孩子当下真实想法、尊重孩子真实需求、理性冷静思考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言论,都是恐吓你的毒鸡汤!

毒鸡汤的逻辑套路无非如此:

你那样做(具体的行为方式,比如瓶喂、奶粉)会让孩子安全感缺失!
你必须这样做(具体的行为方式,比如母乳亲喂)才能让孩子有安全感!
不用去思考、不用去犹豫!相信你的第六感!把你全部的爱给孩子!忽略你个人的感受!你如果考虑你个人的感受,你就是一个自私、不合格的妈妈!
以这样的言论站在道德高地上,对你和你的孩子进行绑架,通过恐吓威胁,来阻止你思考,在这样的言论下浸淫的妈妈,只会疲惫不堪,烦躁焦虑,这种情况下你所给孩子的“爱”又值几斤几两呢?
事实上,你的孩子会感知到你的疲惫与焦虑,这种氛围下的孩子才会真正的安全感缺失
孩子的安全感,就像手中握的沙子,你越想牢牢抓住,往往事与愿违,孩子因为你的不加思考与过多干预才会产生更强的不稳定感。
当你冷静下来,把你的孩子真正当作一个人一样尊重,照顾好你自己,把关注点放在家庭氛围、家庭关系管理上时,
当你可以给你的孩子一个长久的稳定舒适的生活环境时,当你能帮你孩子引导一套良好生活习惯时,当你知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给孩子爱,不如教会孩子如何正确去爱时,你的孩子才能获得真正的安全感!


真正的安全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
1.向孩子预报你和他即将做的事情,比如换尿布前,可以跟宝宝说:“现在妈妈要帮你换尿布了哦,妈妈会这样……那样…”告诉孩子你的动作,别以为孩子小听不懂,其实他都懂的。
你试想一下,如果有人生硬的不提前告知你,突然一把抓住你,还用湿湿的毛巾擦你的屁股,给你快速的换上一块尿布湿,你是什么感受?
如果你去打针,护士先告知你“我准备要打针了可能有点疼”你比较有安全感
还是护士啥都不说直接扎你让你惊恐?
所以,对宝宝的尊重、给宝宝稳定可预期的生活才是最好的安全感

2.需要生活有节奏有安全感,尽快帮宝宝建立规律作息,让他对一整天什么时间吃奶什么时间睡觉有预判,也是让他感觉情绪稳定最重要的方法。同时也可以真正做到心里有数,准确判断孩子的需求,给出正确的孩子真正需要的回应。而不是混乱一团,孩子一哭就只知道抱起来喂奶…这样不仅会使孩子的消化紊乱,也使妈妈根本无从知道孩子哭还有很多其他含义,还有很多其他需求

3.重视夫妻关系,重视家庭氛围,不完全以孩子为中心,孩子是作为家里的新成员,你需要帮他融入。在一个家庭里夫妻关系是所有关系之首。对于你的孩子来说,让他知道“爸爸爱妈妈,妈妈爱爸爸”更重要


育儿这件事,你的关注点可以放的高一点远一点,抓大放小
大方向上把握好:比如孩子的作息、孩子的习惯、要教给孩子的基本价值观和规则
小细节上放轻松,顺其自然,糙一点养,相信孩子自身的力量:比如孩子玩下沙子会不会很脏,摸一下小猫会不会被咬,断奶早了会不会身体不好,别家孩子都会走路了我娃站还站不稳咋办等等

更多育儿经验欢迎关注公众号【一妈育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3

主题

32

帖子

617

积分

村民

Rank: 4

积分
617
雨下小点儿 发表于 2022-5-26 10:15:27
谢谢大家的赞和评论,第一次在知乎回答,没想到这么多共鸣。
再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女儿五岁了,在外面很多家长都喜欢她,愿意让孩子和我女儿玩。因为她特别懂礼貌,不爱哭,不爱抢东西,不爱动手打人。尤其一点,全家(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爸爸妈妈)只有我能管住她,而且不是靠嚷的哦~~~只要我说了要求她做的,她一定会听。而且属于带的出去带的回来的那种。有很多小孩去小朋友家玩,总是哭闹不愿意回家,只要我跟着我闺女出去串门玩,我说到时间要回家了,她就一定会有礼貌的跟小朋友再见,跟我乖乖回家。对于女儿特别听我话这一点,爸爸很吃醋。哈哈哈哈哈哈,没办法,亲密关系已经建立起来了。
以下是原答案
————————————————————————
肯定的,我闺女月子里的时候,一直放在我大床旁的小床上睡,有一次看她睡得挺香我就抱了抱她,结果她梦里乐得特别大声音,月嫂在厨房做饭都听到了,赶紧跑来问怎么了,我说是宝宝笑出声,她都不信,说带了那么多孩子,没见过月子里可以笑这么大声音的。
我也是从来都是一哭就抱。有时候抱着哄睡,有时候就直接睡我身上。两三岁以内感冒发烧,我就是一抱抱一宿,第二天就活蹦乱跳,啥药都不用吃。他们就说不能老抱,会一直让我抱,但是后来人家长大了能走了,就不用抱了。
喂奶也是,我奶水不多,但是每次宝宝都是吸没了,才肯吃奶粉,虽然奶粉喝着痛快。他们又说干脆就不要喂,以后还要断奶,更麻烦。那凭什么?!我的孩子我就要喂,后来七八个月的时候,连着两天加班到凌晨,一累就没有奶了,宝宝也没有因为这个哭过,抱着她的时候她也很开心的跟我玩,就自然离乳了。
我觉得母亲是最能理解婴儿的人,所以婴儿才离不开妈妈。科学合理是一方面,一切顺其自然更重要。
希望大家的宝宝都健康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25

帖子

505

积分

村民

Rank: 4

积分
505
浪子不回头2017 发表于 2022-5-26 10:15:40
可以。因为婴儿早期的心灵状态,都是混沌的、脆弱的、未分化的,婴儿需要在和母亲等抚养者的互动中,逐渐发展出一个清晰的、坚韧的、复杂的心灵。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切记心理学家哈洛残酷的恒河猴实验所得出的结论:情感互动胜于饮食照料。

人间悲剧——罗马尼亚的孤儿


1966 年,为了提高人口数量,罗马尼亚齐奥塞斯库政府颁布了一项法案,宣布每对夫妻至少要生 4 个孩子,非特殊情况下的避孕和堕 胎都属于违法——这个法案持续了 23 年。在这 23 年的时间里,罗马尼亚比以往多出生了 200 万个婴儿。

由于婴儿如同潮水般涌来,很多贫困家庭由于无法负担,于是大量的婴儿被送往孤儿院,而这就让孤儿院的护理人员非常「头疼」了,每名护理人员需要照顾 10 个、20 个,甚至 40 个孩子。

由于资源条件的限制,特别是孤儿院人手严重不足,于是护理人员只好用制度化的方式来管理婴儿:


  • 无论孩子们醒没醒,7 点钟都必须起床;
  • 无论想吃不想吃,爱吃不爱吃,七点半都必须进食。每名护理人员只有 30 分钟去喂 10 到 20 名孩子,每个孩子都需要「高效」地完成进食;
  • 无论有没有大小便,8 点必须换尿布,如果孩子在八点钟之前就弄脏了尿布,那不好意思,他就只能等上好几个小时才能再次换尿布。
  • 最残酷的是,孩子每天只有在护理人员给他们喂食和换尿布的时间,才有机会跟与人接触,其他时间里,他们只能看着天花板、墙面或是他们小床的栅栏。

1989 年,在原政权垮台之后,哈佛大学医学院的儿科和神经科学的教授 Charles Nelson 领导的团队,在 2000 年发起了「布加勒斯特早期治愈计划」(Bucharest Early Intervention Project),对这些孤儿院长大的孩子进行了长达 13 年的追踪研究。

研究人员发现,早期在孤儿院里长大的孩子,基本都患有严重的心理创伤。他们无论从大脑发育、身体发育,还是社会适应,都远远落后于同龄儿童的平均水平。

最让研究人员揪心的是,这些孩子无一例外,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安静。这种安静,是一种死寂:他们安静地坐着,面无表情,好像灵魂被抽空一样——「素、淡、寡」,仿佛只留下身体的躯壳。Nelson 教授将团队的研究称其为无法重复的「零父母养育试验」(experiment in zero parenting)。

到底发生了什么?这些孩子为什么会如此的悲惨?我想,孩子的悲催命运,固然抛弃他们的父母需要负责任,而孤儿院毫无人性的管理制度,才是罪魁祸首。

人在来到这个世界第一刻起,就在寻找客体,这就是妈妈。如果缺少了与妈妈的关系,婴儿的大脑与心理发育就将停滞,甚至病变。

从来没有人敢用实验来验证母亲与孩子分离后,孩子会如何成长——因为这种实验太「丧尽天良」了。但历史上还真有人,在猴子身上做了这个「疯狂」的实验,这个人就是著名心理学家哈利·哈洛(Harry Harlow)。

偶然发现,铸就了与猴子的缘分


如果说布加勒斯特早期治愈计划只是特殊历史时期的产物,那么心理学家哈利·哈洛在恒河猴上的实验简直是刻意得丧心病狂。

哈利·哈洛,原名哈利·以色列,1905 年生于美国艾奥瓦州的一个犹太人家庭。大学时,哈洛师从斯坦福大学著名的智商大师特曼(Lewis Terman)。1930 年,在特曼的帮助下,哈洛取得了威斯康星大学的教职。

在威斯康星大学任教期间,哈洛与体型娇小、灵活敏捷的恒河猴结下了很深的缘分。刚开始,哈洛受导师特曼的影响,想以猴子为研究对象,主要开展灵长类动物智商发展主题的研究,并通过实验来界定恒河猴的智商大概范围。


所谓婴儿的安全感,宝宝真的能感受到么?-1.jpg

恒河猴智商实验开展的很顺利,哈洛获得了大量实验数据,并发表了重量级的文章,这让他在学校声名大噪,许多学生闻讯而来,陆续投入哈洛门下,校方也因此特别为他提供了实验用的场地。

因为实验设计的需要,哈洛需要对恒河猴的幼猴单独进行实验,这就需要将幼猴单独关在一个笼子里。而当幼猴离开母猴并被单独关到笼子时,它会表现得极度害怕,并且非常具有攻击性,甚至会撕咬一切它们看见的东西。

一天,一名实验助手在打扫笼子时,为了让幼猴在笼子里待着舒服些,就随手在笼子底部铺上了一块毛巾,之后,一只幼猴就被关进了这个笼子里。奇怪的事情发生了,那只孤零零的幼猴突然变得非常喜欢铺在笼子底部的毛巾,它直接躺在毛巾上,双手紧紧抓住毛巾。当实验助手想拿走毛巾时,那只幼猴便开始大发脾气,就像年龄幼小的孩子被抢走了心爱的玩具似的。实验助手在给幼猴用奶瓶喂奶时,幼猴也是吃完奶,就把奶瓶扔在一边,然后抱起毛巾,决不允许毛巾离开自己。

这一偶然现象引起了哈洛极大的兴趣,他心想:为什么幼猴在离开母亲之后,就会这么喜欢那条普通的小毛巾呢?难道是小毛巾触摸的感觉跟触摸母猴毛发的感觉很像,然后触发了幼猴的依恋?

这个疑问,哈洛准备用严谨的动物实验来解决,但这遇到了当时理论与观念上的阻力。在上个世纪上半叶,美国整个心理学界都笼罩在「行为主义」的铁幕之下,心理学界普遍排斥和否认情感与认知,认为行为是可以通过「奖励」或者「惩罚」来改变的。

在 1930 至 1950 年期间,全世界都流行冷酷无情的育儿主张:


  • 著名儿科医生斯波克(Benjamin Spock)建议母亲们要定时喂奶;
  • 著名心理家斯金纳以强化的观点解释幼儿行为,如果我们想让孩子不哭,就不应该去抱他们,这样才不会强化这种行为;
  • 著名心理学家华生宣扬这样的教养方式:「不要溺爱子女。睡前不用亲吻道晚安,如果非要道晚安,宁可向他们鞠躬,握手致意,再熄灯就寝。」

因此,对于孩子依恋母亲的现象,心理学界普遍持「满足欲望」的观点来解释。也就是说,我们喜爱母亲,是因为母亲给我们奶喝。

著名哲学家赫尔(Clark Hull)与斯宾塞(Kenneth Spence)均认为:人类一切行为都是为了满足欲望。饥饿、口渴、性欲等,都是人类想要满足的主要欲望。这种观点在当时就是人们所认为的普遍「真理」。

就在今天的中国,许多家长抱着同样的信念在对待孩子:


  • 孩子期待吃到自己想吃的东西,会被家长斥责为「贪吃」;
  • 孩子想与小伙伴多相处多玩耍一会儿,会被家长斥责为「贪玩」;
  • 孩子因为过于繁重的课业而想多睡一会儿,会被家长斥责为「贪睡」。

在这些家长的眼中,孩子永远都是「喂不饱且充满欲望」的「怪兽」,是「怪兽」就一定会贪,就一定要用暴力去「驯服」。而恰恰在这种信念下,催生出了类似「棍棒底下出孝子」的变态教育理念,一批批的孩子失去了童年,饱受家长的「摧残」,直到失去自我,失去创造力。

在当年的美国,这样的观点也颇为盛行。

哈洛观察到的现象,让他对大家普遍认可的「真理」产生了质疑:幼猴在跟母猴分开之后那痛苦地嘶吼,以及对于那块毛巾珍如生命般地守护,给哈洛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哈洛心想:我所观察到的,绝不单单是欲望这么简单,幼猴行为的背后,一定还有更为深刻和根本的力量在推动。

恒河猴和人类基因的相似程度高达 94%,如果我们能了解猴子行为背后的动力,是不是可以更加了解人类呢?

铁丝网妈妈与绒布妈妈


为了解释这一现象,哈洛开始设计一个伟大而又残酷的实验,这个实验在心理学史极有争议,经常被后人,尤其是动物保护主义者们所诟病。但我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无论后人如何诟病,这并不影响该实验的伟大,也不影响哈洛在心理学史上的地位。

这个实验是这样的:哈洛事先准备了若干铁丝和铁丝剪、厚纸圆筒、通电的线圈、钢钉、软布等材料。

他首先用铁丝缠绕出了一个成年母猴子的外形轮廓,这个「铁丝网猴子」拥有四四方方的躯干,腹部上方有个形似乳房的物体,尖端嵌着钢制的乳头,上头穿了小洞,可以将通往奶瓶的小导管放进来,并让奶水流出。


所谓婴儿的安全感,宝宝真的能感受到么?-2.jpg

作为对比,哈洛把厚纸圆筒套上绒毛布巾,做出另一个触感柔软的「绒布猴子」。由于厚纸筒的形状所限,「绒布猴子」的乳房只能设置一个,位置移到胸口中央。

哈洛把一群刚出生不久的恒河猴与他们的猴妈妈逐一分开,再逐个放进笼里,每个笼子里放着两只代理「母猴」,一只由铁丝缠绕而成的「铁丝网妈妈」,幼猴可以在「铁丝网妈妈」这里获取源源不断的奶水;另一只是用绒布做的「绒布妈妈」,「绒布妈妈」的乳房处是吸不到奶,但笑容可掬。

据研究助理的实验记载显示,那些母猴发现幼猴不见了,一边尖叫,一边以头撞击笼子,表现的极度愤怒与焦虑;而那些幼猴在各自被丢进封闭的笼子之后,由于看不见妈妈和同伴,就不停发出「吱吱」的刺耳叫声。它们害怕极了,一连几个小时都静不下来,整个实验室笼罩在幼猴此起彼伏的恐怖叫声中。焦躁恐惧的幼猴蜷缩成一团,尾巴高高抬起,露出屁股,稀软的粪便不断从肛门流出,喷得笼子里到处都是,臭味弥漫,久久不散。

几天之后,由于幼猴始终见不到母猴妈妈,它们便非常自觉地爬到「绒布妈妈」的怀里,趴在它胸前,用纤细的手抚摸「绒布妈妈」的脸,轻咬它的身体,或者在它腹部背部蹭来蹭去,一蹭就是几个小时。由于在「绒布妈妈」的「乳房」处吸不到奶水,幼猴就非常小心翼翼来到「铁丝网妈妈」的身边,试探性地去吸「铁丝网妈妈」的「乳房」,一吸发现有奶,便开始「狼吞虎咽」起来。但很有意思的是,幼猴一旦吃饱,便马上跳回「绒布妈妈」的怀抱,并一直待在「绒布妈妈」的怀抱里,不肯离开半步。

哈洛详细统计了幼猴在吸奶和拥抱上所花的时间,并将结果绘成图表。看着这张实验数据表,哈洛激动的心情不以言表,因为这意味着他的实验数据将颠覆原有的观点与理论,这将是历史性的时刻。

哈洛由此确认:爱源于接触,而非食物。

母亲总有一天不再分泌乳汁,孩子依然爱着母亲,因为他们感受到爱,保有被爱的记忆,只是形态改变了。每一次亲子互动,都源自于幼时感受到的温柔抚触。

哈洛在自己的日记中写道:「只有奶水,人类绝对活不久。」并写道:「肢体接触是影响感情或爱的重要因素,这点并不让人意外。我们没想到的是肢体接触可以完全凌驾于吸奶的生理需求之上。两者悬殊之大,让我们几乎可以断定,幼猴吸奶只是为了维持与母猴之间频繁的亲密接触。」

纵使虐我千百遍,你依然是我的全世界


为了进一步完善实验,哈洛与合作伙伴在「绒布妈妈」与「铁丝网妈妈」之后,又增加了面部特征这一重要变量。因为发展心理学一系列的实验研究表明,刚出生的婴儿对于妈妈面部有着强烈的积极关注。

一开始,哈洛打算用两个自行车车灯充当假母猴的眼睛,但还是觉得不够真实。后来,他就要求实验助理制作一副几乎可以以假乱真的猴子面具。哈洛把这些以假乱真的猴子面具,给「绒布妈妈」们都带上,乍一看,这些「绒布妈妈」的确逼真了许多。

但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幼猴们根本无法接受这些带了面具的「绒布妈妈」。当它们看见带了面具的「绒布妈妈」时,会表现得相当害怕,不停地尖叫,跑到笼子一角,身体剧烈抖动,紧抓裸露在外的生殖器。当研究人员把「绒布妈妈」的面具慢慢转到后面时,幼猴才肯再次接触「绒布」,并开始玩耍。而且,只要研究员一把面具转过来,幼猴就马上把面具拨回去,甚至直接把面具扯掉,恢复原先无脸的模样。幼猴显然比较喜欢最初看到的模样,或许是「绒布妈妈」的形象已经深深刻在了幼猴的脑海里,永不可磨灭。

在实验了面部特征这个变量之后,哈洛和合作伙伴又进一步改造了「绒布妈妈」。这个改造相当「残忍」,哈洛在「绒布妈妈」的身上安装了机关,只要幼猴在「绒布妈妈」的怀抱里触发了机关,「绒布妈妈」的怀里就会射出钉子,或喷出冰冷的水柱。实验的结果令在场所有人震惊:当那些幼猴在「绒布妈妈」的怀抱里,被突然射出来的钉子扎得疼得滋哇乱叫,或者被冰冷的水柱冲得踉踉跄跄、瑟瑟发抖时,幼猴们仍然会毫不犹豫地冲回「绒布妈妈」的怀抱,即使被「绒布妈妈」弄得遍体鳞伤,它们依然不放弃,坚决要跟「绒布妈妈」在一起。

一幕幕惨不忍睹的景象实在太让人心碎了,对于这一现象,当时的心理学理论,尤其是行为主义,根本无法解释。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如果当理论和现实发生了矛盾时,那一定是理论错了。

哈洛这一系列的实验,揭示了一个让人心酸的事实:
使用 App 查看完整内容目前,该付费内容的完整版仅支持在 App 中查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6

主题

82

帖子

762

积分

村民

Rank: 4

积分
762
暮尽挖 发表于 2022-5-26 10:16:20
能,不但能,而且是太能了。
曾经让5个多月的大宝突然失去安全感的我,对此深有感触。
那时因为我休完产假准备回去搬砖,奶奶来接班带娃,前一天才来,隔天我就直接去上班了,当天下班回到家,宝宝看到我,眼睛马上就亮了,像看到了救星一样,一直粘在我身上不肯下来,甚至连我去转身进厨房打个汤,都要哭得撕心裂肺。
这180度的大转弯真的是让我措手不及,这个本来还挺随和的小宝宝怎么突然就这样了?以前都可以给别人抱的,现在人家一伸手她就开始哭。
后来想想,这锅除了我,没人能背了,是我们没有注意让她提前和奶奶熟悉,突然把她交给了一个她眼里的陌生人,之前建立的安全感荡然无存。
为此我查阅了不少关于怎么让婴儿建立安全感的资料,在接下来大宝成长过程和小宝出生后,我们都对安全感的建立格外重视。
1、 声音带来的安全感--和宝宝说话

婴儿虽然不会说话,但对声音很感兴趣。
《发展心理学》指出,出生3天的宝宝就已经能辨认妈妈的声音,宝宝哭闹时,听见妈妈的声音容易安静下来。
我家小宝两三个月的时候,睡醒或者饿了就开始哭,我边走过去边喊:“来啦来啦!”每次人还没到,她就已经开始安静下来了。
身边很多麻麻都有同样的经历,对于小月龄宝宝来说,熟悉的声音可以带来安全感。
这几年被大家熟知的新生儿安抚神器费雪小海马,就是通过模拟宝宝熟悉的妈妈子宫流水声,来让宝宝情绪得以平静下来的。

所谓婴儿的安全感,宝宝真的能感受到么?-1.jpg
以下是0~1岁宝宝对声音的不同反应,供大家参考:
出生3天的宝宝已经能辨认妈妈的声音,宝宝哭闹时,听见妈妈的声音容易安静下来。
2~3个月时能听懂说话声音中流露出来的感情,能够通过从外界收集的信息辨别对待他的人是粗暴的还是温和的。
2~6个月大的宝宝常常会用与于刚刚听到的语调相匹配的声音做回应。
到8-10个月的时候,和宝宝说话,宝宝已经开始用手势或面部表情等其他反映形式和对方沟通,他们会用手指一个物体或触摸它,或者举起小手希望被抱抱、拽爸爸妈妈的裤腿等行为来达成沟通。[1]
随着月龄的增长,宝宝慢慢能理解成人在给他传递什么沟通信息,提前告诉他接下来会发生的事情,给他做好足够的心理准备,更可以带来笃定的安全感。
2、 触摸带来的安全感--给宝宝抚触

新生儿对于触摸是非常敏感的。
著名的恒河猴实验相信大家都听过了:
在一项经典研究中,心理学家Harrry Harlow 让年幼的猴子在提供食物的铁丝候和温暖但不提供食物的柔软棉布候之间做出选择,看它会选择偎依在哪个猴子身边。他们的偏好十分明显:小猴子大部分时间都攀附在布候身上,尽管他们偶尔会到铁丝候身边获取食物。[2]
哈洛指出,对温柔布猴的偏好可以给小猴子提供触摸安慰。

所谓婴儿的安全感,宝宝真的能感受到么?-2.jpg
​《儿童发展心理学》也提到:即使是很小的婴儿,对温和的触摸都有反应,比如轻柔的抚摸可以使一个哭闹、焦躁的婴儿安静下来。
还记得产后我们善良的社区医生上门做回访和儿保的时候,还手把手给我演示了一遍怎么给宝宝做抚触按摩。
说到这里,相信很多麻麻开始要纠结手法了,其实,作为普通妈妈,在保持轻柔的前提下,抚触手法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要跟宝宝有眼神交流,一边哼哼歌说说话,一边涂油进行轻柔的肌肤抚触,更重要的是,不能推给阿姨,哪怕是10分钟,咱也得自己上,毕竟宝宝需要的是妈妈给的安全感啊!
抚触的黄金的时间是从出生开始到1岁之间,这个阶段的新生儿皮肤非常非常薄,皮肤表面积和内脏重量的比例比成人大太多了,皮肤吸收进去的不好的东西除了易致敏外还非常容易被身体吸收,引发其他问题,抚触油作为宝宝接触最早、用得最多的护肤品,最重要的点是:天然安全、成分简单。其次便是好用,好推开,不粘腻,但又不会太稀薄,才能抚触。给大家展示一下我用过觉得清爽又滋润的抚触油使用效果:

所谓婴儿的安全感,宝宝真的能感受到么?-3.jpg

https://xg.zhihu.com/plugin/bf40c4201db411717ae979b7a0201faf?BIZ=ECOMMERCE即便是挤了这么一大泵,也轻松地推开了,但按摩十分钟左右才被皮肤吃进去,避免涂到身上瞬间吸收不知不觉引起过度摩擦,对宝宝娇嫩的肌肤造成压力,清爽又滋润才是王道。
这是只含5种营养活性植物籽油的Evereden抚触小金瓶,成分安全简单放心,味道淡淡的挺舒服,不认真闻我几乎闻不到,涂完之后也很清爽,不会油腻腻,完全不用担心粘到宝宝衣服上的问题。

所谓婴儿的安全感,宝宝真的能感受到么?-4.jpg
3、依恋带来的安全感--给宝宝快速而积极的回应

相信大家对这样的场景并不陌生:
只要妈妈在场,宝宝就很安心,他们可以独立地探索世界,偶尔回到妈妈身边,妈妈离开时宝宝就会感到不安,但只要妈妈一回来,他们就会马上回到妈妈身边需求接触。[2]
这就是妈妈给的安全感,这是一种宝宝表现出来的安全依恋关系。
1岁以前的孩子重要的不是培养独立性,而是培养依恋关系,
作为婴儿的宝宝,很小很弱,他们没法表达自己的需求。但是,他们想要的东西也很简单,无非就是饿了,尿了,困了,不舒服了,想抱抱了。
现有研究结果表明,母亲对婴儿的敏感性和婴儿的安全依恋有对应关系。[2]
宝宝哭了,是在释放需求信号,不要忽略他们的社交努力,家人快速地做出或拥抱或安慰或投食或保护的回应,及时满足对宝宝的愿望和需求,加深、强化与宝宝之间的联结,才能给宝宝稳稳的安全感。
很庆幸我们在两宝还小的时候,及时做到了这几点,在我家娃眼里,爸爸妈妈就是她们的安全基地。
这份联结,对我们每一个家庭成员来说都弥足珍贵。
看到这里,或许很多知友会说,我哪里有这么多时间去做这么多的精细养育啊,光照顾娃的吃喝拉撒都累得够呛了!
其实,说起来很复杂,实际很多时候,也就是日常生活中的那点事:边喂奶边和娃说说话,边换尿片边和娃逗逗乐,每天睡前给娃稍微做下抚触,边按边跟娃唠叨唠叨,肌肤接触培养了依恋关系,也能带给我们一种只有妈妈才懂的治愈感。
https://xg.zhihu.com/plugin/bf40c4201db411717ae979b7a0201faf?BIZ=ECOMMERCE时光会告诉我们,简单的陪伴最长远,安定的内心最丰盈
从小培养了安全型的依恋关系,等于给宝宝提供了一个安全的家庭基地,有了这个安全基地,孩子才能在日渐长大的路上,在离安全基地更远的地方自由漫步独立探索。

参考:
[1][美]谢弗(Shaffer,D. R.)等.发展心理学儿童与青少年;
[2][美]罗伯特 S.费尔德曼(Robert S. Feldman ).儿童发展心理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22

帖子

512

积分

村民

Rank: 4

积分
512
想叉叉铀 发表于 2022-5-26 10:16:28
谢邀。
我们先来看《儿童心理学》怎么说的(H.鲁道夫·谢弗 p.91):
儿童形成的第一个依恋关系(通常是与母亲)显得非常重要,它显示了保护、爱和安全影响到儿童所有的生理和心理能力。并且可能会产生持久的联系,在整个童年期一直都起重要作用,甚至是青春期以后孩子的安慰源泉。许多人认为,这个关系是其他所有亲密关系的原型,包括在成年期形成的关系。
我们再来看看艾里克森关于「心理社会性发展阶段」是怎么谈到安全感的形成的(《心理学与生活》):
艾里克森认为人一生有8个发展阶段,而0-1.5岁是第一个发展阶段,儿童需要通过与看护者之间的交往建立对环境的基本信任感。信任是对父母的强烈依恋关系的自然伴随物,因为父母为儿童提供了食物、温暖和由身体接触带来的安慰。但是,如果儿童的基本需要没有得到满足,经历不一致的回应,缺乏身体的接近和温暖的情感,以及看护者经常不出现,儿童就可能发展出一种强烈的不信任感、不安全感和焦虑感。
是的,婴儿能感受到安全感
我们都有「婴儿期遗忘」,即长大后,我们不再记得小时候的事,但这不代表我们真的忘了。用一句通俗的话叫做「身体仍然记得」,对,你的所有经历储存在你的大脑中,他们只是没有被激活(这是有心理学研究基础和依据的,我的表述可能不科学,等我找到更精确的表达后再来改)。
不仅你的身体会记得,你的心灵和情感也会记得。
你的笑容会记得,你的依恋会记得,你的自在与活泼会记得,你的伤心与落寞会记得……
当然,这绝不是要母亲必须做到时时刻刻的完美(注意是「基本信任感」),也没有说特定的经历一旦发生,产生的影响是不可修复或改变的。关于后者,《儿童心理学》告诉我们:
人们发现即使那些在非常不被重视环境中受到严重伤害的孩子,只要有适宜的条件出现,其发展也能得到恢复。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无论这些特定经历多么早地出现,程度多么严重,成长并非由特定经历永久地决定,后续经历必须考虑在内,包括那些特定的成长轨迹中个体必须经历的关键点。

童年真的很重要。
让我们尽我们所能,展示保护、爱和安全,待孩子大一些后,阶段性区别会渐渐不明显——那些在幼儿园操场上奔跑的孩子,婴儿期是否得到更好的照料,乍一看相差真的不是那么大(但有经验的幼师会告诉你许多隐藏的差别)。之后,随着孩子们渐渐长大,情况将变得越来越复杂。
但是成人以后,忽然在某一个时刻,一位个体可能会留下许多年前未流下的眼泪。许多人甚至不敢面对曾经的成长现实,毕竟情感如此复杂,我们要自我说服、逻辑自洽。如今关于原生家庭讨论如此热烈,从子女的角度,我不赞成只一味的批判和声讨(不是指否认或美化存在的客观事实),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我们从经历和过往中汲取有用的营养,即我们用积极的心态来面对和思考生活。
但对于做父母的人来说,我们刚刚怀抱一个稚嫩美好的生命,现在就有机会思考:我们希望在孩子的人生中扮演什么角色,希望有一天孩子老去时怎么想起我们。我们做父母的,给予孩子最大的恩情,是用我们有限的一生,给孩子以爱的根,还一双能飞翔的翅膀。
做到这些很简单,也很难。
不过是温柔的拥抱,不过是亲切的话语,不过是带着约束的爱,不过是不断提高修炼我们自己。
但也是极难的。
倒是一岁半前安全感的建立相对简单——如果你用心去做,这个过程也可以是很享受的:孩子回报的爱比我们给予的更多,当他们的小手软软地攥紧你,当他们那双亮晶晶的眼睛喜悦地照亮你……世界最能唤醒和治愈心灵的,难道不就是婴孩的朴拙天真庄严吗?
这样美好的亲子机会,我们不要轻易错过:去照料他们,回应他们,拥抱他们,给他们唱歌,陪他们游戏……对他们微笑着一遍遍说「我爱你」。
不轻易与他们长时间分离。
大自然赋予了母亲们以爱的敏感性,当妈妈静静地与自己的宝宝在一起,往往能感觉到深深的温柔安详与平静,妈妈比其他人更知道宝宝需要什么……一方面是母爱的本能,一方面是社会更加重视和呼吁婴儿期的科学养育和陪伴,而违和的是:现代社会对我们的生活方式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我们真的左右为难!这需要我们根据自家的生活现实,动用智慧,尽力寻找到一种平衡
不苛责自己,却又尽力而为——在那些疲惫的时刻,我们用理智提醒自己:如今我们需要做的投入从长远看并不算多,对孩子的影响却深远不已。

P.s. 妈妈们产后激素波动变化大,无论何时,记得先要照顾好自己,带孩子可是个辛苦活儿。也请宝爸给予宝妈最全力的支持:三岁前宝爸们最重要的任务是照顾好妻子、搭把手、做好后勤和短时替换,以支持宝妈有较好的状态与孩子建立深厚的情感联结;若是宝爸或隔代带娃的,其他人也要反过来多体谅包容;阿姨带娃的,尽量少频繁更换。

======
有兴趣的朋友,直接去看《儿童心理学》和《心理学与生活》,这两本书绝对值得一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9

主题

25

帖子

572

积分

村民

Rank: 4

积分
572
强绝商爸摇 发表于 2022-5-26 10:16:52
宝宝的“安全感”这事儿,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一些。

首先,什么是安全感?
安全感说法的起源于依恋理论(attachment theory),最早是由约翰.鲍比(John Bowlby)提出来的。
根据鲍比的看法,依附是演化上留存下来的产物:宝宝一出生就会在心理上去依赖身边的一个最重要的,独一无二的成人(通常是妈妈),并通过和这个成人的关系,发展出一套自我和外在互动的方式,用来探索这个世界。

如果妈妈能够总是在宝宝身边,对宝宝的需求敏感,并且经常表示支持,那么宝宝就会感到自己是被爱和被保护的,认为这个世界是安全的可靠的,然后更好的探索这个世界。
心理学将这样获得足够安全感的宝宝叫做安全型依恋。

但是如果这个宝宝总是受到冷漠的,混乱的,不稳定的对待,他对自己接下来遭遇什么无法预测,从而无法很好的处理自己和他人,乃至和这个世界的关系。
这样缺乏安全感的宝宝,就叫做非安全型依恋。
给宝宝安全感就是要满足他的一切需求么?[1]
其实这个理解是非常片面的。因为建立宝宝安全依附的过程,并不是单向的“他要求,你满足”,而是一种双向的互动的交流。

妈妈要经常通过宝宝的各种表现,读懂宝宝的意图,宝宝也在时时刻刻的读取妈妈的各种信息。其实母婴之间无时不刻不在沟通与交流,只是用的是非语言的方式。

宝宝的哭闹,微笑,喊叫,都是他对妈妈说出的话;
妈妈的表情,语气,动作,都是对宝宝的回答。
妈妈的每一个细微的反应对宝宝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举个栗子:
当宝宝哭闹,向妈妈发出了一个信号,妈妈的回应可不仅仅是“抱与不抱”这么简单,宝宝会感受到妈妈在抱他的时候,眼神是充满慈爱还是满不在乎,语气是柔和的还是不耐烦的,表情是愉悦的还是烦躁的,乃至妈妈的手劲儿大不大,肌肉是否僵硬……所有一切的细节,都是宝宝能够感受到的反馈信息。

宝宝的感受是复杂而且多维度的,对他来说抱和抱是不一样的。一个温柔充满爱意的抱,还是一个敷衍应付不走心甚至嫌弃的抱,宝宝心里一清二楚。

只有当妈妈在精力充沛,心情愉快情况下,才能用愉悦的表情回应宝宝,用温柔的手势抚摸宝宝,让宝宝感受到被爱着被保护着,才能增加宝宝的安全感。

如果妈妈在抑郁压力大的情况下,从眼神,表情,语气,肢体接触都无法让宝宝感受到爱意,就算你整天抱着,宝宝依然会缺乏安全感。
有“安全感”的宝宝不需要“完美父母”
依恋理论是对的,尽量满足宝宝的需求也是对的。但是,建立安全型依恋,并不等于要求你搞懂宝宝的每一个要求,并且满足他。

其实,建立安全型依恋最重要的是:妈妈与宝宝互动过程的质量。
比如:宝宝在哭,你尝试喂奶,可是他吃了几口还是哭,你尝试去逗他哄她,可是他笑了几下之后哭得更厉害了,然后你确定他应该是需要睡觉,于是你哄他睡觉,他哭了一会儿,睡着了。
在这个过程里,宝宝虽然一直在哭,但并不会丧失安全感。
因为你始终在尝试与他沟通,即使猜错了很多次,但这个不断尝试的过程,加强了你和宝宝的沟通能力,你们一起解决了一个沟通的难题,依恋关系只会更加紧密。
如何更好的给宝宝安全感?
妈妈和宝宝之间如果能建立安全型依恋,不光是会让宝宝有安全感、情绪稳定、善于与人沟通和交流,而且也会让妈妈感受到更多的力量。
如何和宝宝建立一个安全的依恋,让你和宝宝的互动形成良性的循环呢?


  • 先保重自己,照顾自己,让自己能够拥有充足的睡眠,能够得到家人的帮助,能够有时间单独出去喘一口气,让自己能够心情舒畅,你的精神状态稳定,是建立安全依恋的前提;
  • 尽量去读懂宝宝的需求,多做尝试,而不只是用“喂奶”打发一切哭闹,你越懂宝宝,宝宝也就越依恋你,越有安全感;
  • 和宝宝多多的互动,和他说话,拥抱他,抚摸他,和他做小游戏,和他一起笑,把开心和快乐的情绪传递给宝宝。

只要你精力充沛,心情愉悦,和宝宝建立安全型的依恋并不是很难的事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13

帖子

449

积分

青年

Rank: 3Rank: 3

积分
449
细品香茗惺 发表于 2022-5-26 10:17:20
没想多。
他就是没安全感。
我儿子四个多月的时候,有一次我晚上出去。让我婆婆帮我带会儿。
我婆婆说,我前脚刚走,他就一直望着我出去的那个门,身子往那里扭,脚也乱蹬。我婆婆把他抱到门口,他就到处望。转回客厅,他又开始扭和蹬腿。差不多要睡觉了,就大哭,闹,哭累了就睡过去。等我回到家,一说话,本来他都睡着了,听我一讲话,就撇嘴哭,哭的很凄凉的样子,哭着哭着就醒来看我。搞得我老心疼了,好像娘不要他似的。
现在更加,他可以跟大家一起玩的,也可以让大家抱来抱去,但是必须我在旁边,他听得到我的声音看得到我。所以我每天去洗个澡久一点他就哭,大哭,没办法我婆婆就把他抱到卫生间门口让我在里面给他说说话安慰他。
总之小宝宝就像考拉 一样,让你做什么都走不远。
我已经好几个月没有出去逛过街了……

所谓婴儿的安全感,宝宝真的能感受到么?-1.jpg
现在更惨的是,睡觉要么抱着睡,要么我跟他一起睡,你想放他床上一个人睡然后自己做些事??除非你放的特别特别……(很多个特别)小心,让他察觉不到他自己被放下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6

主题

29

帖子

589

积分

村民

Rank: 4

积分
589
韭菜555 发表于 2022-5-26 10:17:28
宝贝一个月时我们请了月嫂,我上午补觉,有时外出几个小时宝贝都很乖,起步不受影响,吃吃睡睡。我们吃饭时会把她放在婴儿车里,推到饭桌旁,让她参与,有时热了她会哭,只要她一哭,月嫂就会说“人家不理你呀?人家不要你是不是”,这种情况延续到宝贝两个半月时,就彻底爆发了,她不要月嫂抱,一碰她就哭,因为这时宝贝的因果意识已经形成,她能意识到只要这个人一出现妈妈抱我的次数就减少了,妈妈是不是真的不要我,就算我依然在她旁边,她也会有被抛弃的感觉,所以就变得非常粘我,只要我不在她的视线范围内,就会撕心裂肺的大哭,她不管旁边还有爷爷奶奶,她不知道爷爷奶奶意味着什么,她只认陪伴她最多,帮她解决问题最多的人。
老一辈的亲戚总是和我说,她哭不要管她,锻炼肺活量,我差点一口老血喷出来。婴儿不会无缘无故哭闹,可能是饿了,困了,尿了,或者需要大人的安抚,需要和大人互动,这些都不是难以满足的需求,我们没有必要去任其哭闹。如果总是不回应她,她会没有安全感,婴儿时期缺乏安全感会影响她儿童时期的性格养成,并且后期很难纠正。
我产假快要结束时不得不再一次请保姆来照顾宝贝,她平时很乖,吃饱了可以自己玩,还总是咿咿呀呀说些什么,玩累了就自己睡着了,四个月时能自主入睡,夜里可以睡整觉。可是保姆照顾她时她总是哭闹,要抱着她她才睡,放下去又开始哭,总是哼哼唧唧,一开始她哭闹时我会安抚她,我尽量和保姆一起照顾她,让她意识到保姆只是接替了妈妈照顾她饮食起居的工作,保姆是安全的,这也并不影响妈妈对她的爱。有的家长在换人时总是简单粗暴,让她哭,她哭累了就睡了,饿了肯定就能自己吃奶了,其实这并不是这么简单,她那时心里防线已经彻底崩溃了,面对一个不熟悉的人,孩子有防备心理,这是非常好的危机意识,她哭闹是感觉自己有危险,所以在求助,你不回应她,她又饿又困,那得有多崩溃,她心里防线崩塌时就妥协了,但是这样的心理阴影会让她在成长过程中没有安全感。
一直以来每天宝贝醒来时我会和她说早上好,并亲吻她的额头,然后告诉她接下来妈妈会给你换尿片,然后我们喝neinei ,也会和她说妈妈要去工作了,会有阿姨来陪她玩,但是妈妈爱你,尽量让她有心理准备。用温和的方式让她适应妈妈不在身边,婴儿的需要安全感,毕竟建立信任是一个漫长繁琐的过程,满足婴儿的安全感也很重要,这会影响她的性格和心理的养成。
千万不要说以前的孩子怎么样,多少孩子都是这样过来的,现在有心理问题的孩子实在太多了,不要和别人家的孩子对比,自己家的孩子成长更重要。
更新~
今天是保姆来的第三天,她们已经融入的很好了,她睡醒看到我不在她旁边也不会哭闹,像往常一样自己玩,饿了保姆抱来给我喂奶,她看见我很开心,我们正尝试慢慢让她适应妈妈不在的生活,她适应的非常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29

帖子

509

积分

村民

Rank: 4

积分
509
星光绚烂凸 发表于 2022-5-26 10:18:03
可以的,研究表明,安全感最初来自母婴依恋,和妈妈有着安全依恋的孩子往往有安全感。
此外,宝宝对妈妈的依恋并不仅仅来自妈妈提供吃喝,更重要的是与妈妈的肌肤相亲。

安全感来自良好的亲子关系,跟亲子互动的模式息息相关。
只要我们尊重孩子的发展规律,关心和理解他们的感受,及时、恰当地回应他们的需要,为他们提供良好、稳定的环境,通常我们就不需要时时刻刻担心孩子会缺乏安全感。
「我的孩子在外面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总被人欺负,被欺负了也不吭气,是不是缺乏安全感?」
「我家宝宝和别人一起玩,动不动就打人,是不是缺乏安全感?」
「孩子不喜欢跟别的小朋友一起玩,去陌生环境会害怕,是不是缺乏安全感?」
「宝宝不爱与别人分享,把自己的东西看得死死的,是不是缺乏安全感?」
「我家宝宝上幼儿园都一个月了,每天送去还要哭,是不是缺乏安全感?」
「产假结束了,我去上班宝宝就哭闹不停,会不会伤害他的安全感?」
「管教宝宝,他就哭闹,会不会伤害他的安全感?」
……
很多妈妈在这个问题上显得过于紧张和焦虑,总是担心自己哪里做得不够好,导致自己的孩子缺乏安全感。
我发现「安全感」这个词现在相当流行,甚至成了一个万能筐,父母们把遇到的很多问题都习惯性地丢进这个筐里,任何不确定的事情都被父母们看成缺乏安全感。
这样做常常导致父母们无法针对孩子身上不同的问题找到对症的办法,如果统统贴上「缺乏安全感」的标签,不但不能解决问题,还可能会耽误事儿。
比方说,孩子的哭闹有很多原因,有可能是因为宝宝还没学会合适地表达情绪;也有可能是父母没有找到合适的方法和宝宝沟通,宝宝需要父母去理解他们;如果是和别人一起玩时哭闹,那孩子要表达的可能是需要父母教他们怎么和别人恰当交往……哭闹行为背后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
父母们对宝宝的各种行为,不要给予一刀切的解释,而要根据孩子的年龄段去理解,并结合宝宝自身的特点寻找原因。
那么,什么是儿童的安全感?他们的安全感是怎么形成的?安全感对孩子的发展又有哪些影响呢?父母可以做些什么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
安全感来自对妈妈的信任

对小宝宝来说,什么是安全感?
0~1 岁的婴儿逐步发展出四种基本情绪:快乐、生气、伤心和害怕。大千世界对宝宝来说都是新事物,有时候难免会害怕。
宝宝把妈妈当作安全基地,他们知道,一旦他们觉得有危险,害怕了,就可以回到妈妈那里获得支持。
这样,我们说宝宝最初的安全感就开始建立了。
所以,小宝宝的安全感是逐步从信任妈妈,从妈妈给予的呵护中发展出来的。
那么,宝宝是怎么知道妈妈可以作为安全港湾的呢?
根据心理学家埃里克森(Erikson)的人格社会心理发展理论,每个人在成长的不同阶段都会经历一定的冲突,需要完成不同的心理任务。他们越是能够积极解决每个阶段的冲突,就越有可能发展健康的人格。
出生后的第一年,婴儿需要解决的冲突是「基本信任对基本不信任」,也就是说,这是他们对主要照料人产生信任感还是不信任感的关键阶段。他们的重要社会心理任务是建立与主要照料人(通常是妈妈)之间的信任。
这个阶段,宝宝需要完全依赖妈妈。如果妈妈对宝宝的需要比较敏感,能够有规律地及时满足孩子的需要,他们就会对妈妈形成基本信任感,建立对妈妈的安全依恋(secure attachment)。
当宝宝有了对妈妈的安全依恋,妈妈就是他们探索世界的强大后盾,他们就会有很多积极的表现。
•他们对新事物保有好奇心,并积极探索新事物,这是他们学习的基础,有利于将来的学习和适应新环境。
•他们得到妈妈稳定、积极的回应,就会对他人比较友好,有信心和别人交往,对自我情绪的表达和调节的能力也发展较好。这有利于他们将来顺利地进行人际交往。
如果妈妈对宝宝的需要不敏感或者对他们的需要满足不规律——有时候满足,有时候又不满足,宝宝就会形成对妈妈的不信任感,也就是说,宝宝建立的是对妈妈的非安全依恋(insecure attachment)。这种非安全依恋对宝宝未来的性格养成很有可能会产生消极的影响。
•他们会觉得这个世界是危险的,因为他们没有一个安全的后盾,对新事物的恐惧会盖过与生俱来的好奇心,所以他们害怕新事物,也不太敢在新环境里兴致勃勃地探索。
•他们连最亲近的妈妈都无法信任,当然对他人就更加无法信任,他们可能会害怕和别人打交道。和妈妈的互动是他们最初学习和人交往的技能的方法,如果妈妈和他们的互动不稳定,对他们的需要不敏感,就很可能伤害到他们将来和其他小朋友或者老师的交往,导致他们不知道怎么恰当地吸引别人的注意,或者对别人的行为无法预估,不知道怎么回应。这些都会影响他们将来的人际关系。
所以,信任妈妈,从而建立对妈妈的安全依恋,宝宝才会拥有安全感,并且逐步发展最初从妈妈那里获得的安全感。
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可以观察到,孩子到一个新地方,玩新玩具,有时候玩着玩着就要回头看一下妈妈,看到妈妈就安心了,然后继续玩。
慢慢地,即使妈妈不在身边,他们依然觉得自己是安全的,比如上幼儿园,短暂的几个小时分开并不会让他们觉得害怕,觉得被抛弃,因为他们知道妈妈会回来接自己。
而且在幼儿园,他们的活动范围、人际关系扩大了,学会了跟妈妈之外的人打交道,这个过程顺利的话,他们会拥有更强的安全感。
随着孩子慢慢长大,这种安全感会支持他们面对更广阔的未知世界以及未知的人际关系。
有研究发现,在中产家庭,孩子对妈妈的依恋比较稳定,这在相当程度上是因为妈妈提供了比较利于儿童发展的、稳定的环境,妈妈对他们的回应也比较稳定和积极。而在贫困家庭,因为生活压力较大,妈妈对孩子的关注不稳定,有的甚至忽视了孩子,孩子就无法建立对妈妈的安全依恋。而一旦给予这些家庭帮助,让孩子感觉生活稳定,他们也会从非安全依恋转向安全依恋。所以安全依恋或者非安全依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妈妈(或者主要照料人)为孩子提供的稳定的照料和环境,对于孩子安全感的养成至关重要。
说到这里,或许有很多妈妈会担心,如果由于各种原因,比如,因工作需要经常出差,或者身体原因不能母乳喂养等,是不是一定会造成宝宝的安全感缺失,是不是一定会损害宝宝和妈妈的亲密关系呢?我们需要来了解一下,宝宝是如何建立对妈妈的安全依恋的。只有了解了这个过程,才能更好地帮助妈妈建立和宝宝的安全依恋。
心理学家发现了「安全依恋」的秘密

安全依恋建立的基础是拥抱,而非乳汁

人们猜测是不是因为妈妈提供了乳汁和食物,所以宝宝才依恋妈妈,而不依恋其他人。
直到 19 世纪五六十年代,心理学家才慢慢揭开了母婴依恋的秘密,由此对科学地养育孩子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究竟依恋是来自食物还是另有原因?因为伦理关系,我们不能用人类的婴儿来做实验,于是,心理学家哈洛(Harlow)用幼猴做了一系列实验。
实验中,幼猴出生后不久就与母猴分离,被关在单独的笼子里。笼子里有两个玩具母猴,一个是铁丝妈妈,一个是绒布妈妈。铁丝妈妈提供乳汁,绒布妈妈没有乳汁。幼猴更愿意和铁丝妈妈在一起,还是和绒布妈妈在一起?如果依恋仅仅来自食物,那么幼猴会更喜欢和提供乳汁的铁丝妈妈在一起。然而,结果却发现,幼猴除了饿的时候跑到铁丝妈妈那里,多数时间都和绒布妈妈在一起。所以,哈洛指出,母亲给予的身体接触和舒适感很可能对婴儿形成对母亲的依恋至关重要。
心理学家认为,拥抱以及拥抱带来的舒适感、情感上的支持是宝宝和妈妈建立依恋的基础。
灵长目动物(当然包括人类)的宝宝都渴望拥抱,他们对妈妈的依恋并不仅仅来自妈妈提供吃喝,更重要的是与妈妈的肌肤相亲。
皮肤的接触对宝宝的发育非常重要。
有研究表明,皮肤接触可以让宝宝的大脑分泌促进生长的化学物质。有些国家让早产的宝宝贴在妈妈或者爸爸的身上,这对早产儿调节体温、睡眠、听觉、味觉等都有好处,而且经过这样的贴身相处,爸爸妈妈对宝宝的需要更敏感、更耐心,从而更有利于建立互相的依恋。因为拥抱有这些好处,所以目前美国有 80% 的医院让早产的宝宝获得袋鼠式照料。
心理学家鲍比(Bowlby)是研究依恋理论的创始人。他最初研究的是在「二战」中失去父母的孤儿。这些孤儿虽然能在孤儿院得到食物,但是他们得不到来自照料者的爱抚和情感支持,所以没有办法和照料者建立安全依恋。通常孤儿不论生理还是心理的发育都不如正常儿童,甚至有些孤儿长大以后情感冷漠,无法和他人建立健康的亲密关系。
因为各种现实问题,有些妈妈不得不经常离开宝宝,而孩子的发展弹性很大,爸爸或者祖辈都可以作为安全依恋的对象。只要为孩子提供稳定规律的生活,对他们的照顾也是稳定、有规律的,和爸爸建立安全依恋,和奶奶建立安全依恋,都是可以的。这些孩子也不会缺乏安全感。当然,如果妈妈在回来的时候能够给宝宝足够多的拥抱,给予足够的、有质量的陪伴,比如,设定一段特别时间,和孩子一起做一件特别的事情,依然可以和孩子建立亲密的关系。
从科学的实验和探讨中,我们了解了母亲(或者主要照料人)的拥抱对孩子建立安全依恋的重要意义,但新的问题或许又会出现:很多妈妈担心「我的宝宝看到生人就哭」或者「我的宝宝怎么这么黏我?简直离不开」。
那么接下来,更进一步的问题就是,孩子对妈妈的安全依恋在形成过程中的每一个阶段是否有可供参考的标准。当我们了解了依恋形成的各个阶段,就不会焦虑了,因为你会发现很多情况都是宝宝成长中的正常表现。
母婴依恋的不同阶段,宝宝有不同的表现

鲍比指出,在婴幼儿期间,依恋的发展经历了四个比较宽泛的阶段,最终达到「母亲—婴儿之间动态的平衡」。
1.前依恋阶段(preattachment phase),0~6 个星期。宝宝从母亲那里获得食物和舒适抚慰。这个阶段,如果把他们和母亲分开并不能造成宝宝的不安和焦虑,他们基本上不怕生,对熟悉的人和不熟悉的人反应没有差别。
2.依恋形成期(attachment-in-the-making phase),6 个星期到 6~8 个月。宝宝开始对熟悉的人和不熟悉的人有不同反应,开始有分离焦虑的苗头。这时候宝宝如果见到生人会哭,不愿意让生人抱,这些都是正常现象,不要认为自己的宝宝胆小。如果我们看见朋友六七个月大的宝宝,请尽量克制自己,不要随便捏宝宝的脸或者抱他,尽量避免给他造成压力。
3.依恋明确期(clear-cut attachment phase),6~8 个月到 18~24 个月。当母亲离开时,宝宝表现出明显的分离焦虑。这个阶段宝宝特别黏妈妈,这是正常的。我想每个父母都经历过自己要离开时宝宝的各种哭闹。正常的孩子,在 6~18 个月,都会体验到分离焦虑。不同的是,和妈妈成功建立起安全依恋的宝宝,能够适度表达分离焦虑,比较容易安慰,有比较强的探索性和独立性。
4.互惠的关系(reciprocal relationships),18~24 个月及之后的几年。在这期间,母亲和宝宝共同调整和平衡双方的关系。妈妈可以解释自己去哪儿,多久回来。宝宝可以提一些要求,比如给我讲一个故事再走,或者亲三下再走。在这个阶段中,宝宝理解父母去干什么、多久能回来,并且相信父母一定会守诺言回来,同时他们也会发现自己在双方的关系里也有一定的重要性,这让他们能够承受父母短暂的离开。慢慢地,稳固的依恋关系会帮助孩子在和父母分离的时候仍能保持安全感。
所以,安全感并不会因为一次分离就缺失,也不会因为某一段时间的相处就必定稳固不移,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而且在宝宝成长的每一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状态和规律。它是在宝宝从小和父母的互动当中一点一滴形成的,然后由此逐步扩展到宝宝怎么和其他人互动,怎么看待未知的世界。
了解了安全依恋形成的原因及各个阶段的特点之后,父母要怎么做才能让孩子形成对自己的安全依恋,快乐健康地成长呢?
使用 App 查看完整内容目前,该付费内容的完整版仅支持在 App 中查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3下一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作者

  • 主题

    8

  • 帖子

    18

  • 关注者

    1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宝宝村 | 赣ICP备19014419号-1 |网站地图
Powered by baobaocun.com!  © 2019-2020版权所有宝宝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