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2020-1-9

跳转到指定楼层

疫苗是指用各类病原微生物制作的用于预防接种的生物制品,分为活疫苗和死疫苗两种。我们在给小孩接种免疫常用的活疫苗有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麻疹疫苗、鼠疫菌苗,常用的死疫苗有百日咳菌苗、伤寒菌苗、流脑菌苗、霍乱菌苗等。接种疫苗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最经济、有效的公共卫生干预措施,对于家庭来说也是减少成员疾病发生、减少医疗费用的有效手段,免疫接种每年能避免200万至300万例因白喉、破伤风、百日咳和麻疹导致的死亡。疫苗分为两类,第一类疫苗,是指政府免费提供,公民应当依照政府的规定受种的疫苗,第二类疫苗,是指由公民自费并且志愿受种的其他疫苗。我们大多数情况下为小孩接种的属于第一类疫苗,在接种时,一定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关注疫苗禁忌症

一般情况下,在接种前,接种人员会口头告知疫苗存在的禁忌症,同时在接种知情同意书上也有告知,因为疫苗接种也会有禁忌症,在接种疫苗前您一定要仔细阅读知情同意书内容,如发现孩子的情况与禁忌症相符或相似,应及时告知和咨询接种人员。

2、打疫苗前一个半小时给孩子吃清淡的食物,尽可能避免空腹注射疫苗,打疫苗时医生都会叮嘱到宝宝打疫苗前后1个小时内不能吃任何东西。

3、接种疫苗时,接种人员会询问家属孩子如有无家族史,过敏史及其它慢性疾病,尤其是近一周内孩子有无身体不适,是否有腹泻,感冒等情况,以便接种医生全面了解孩子的身体状况,决定孩子是否可以接种相应疫苗。

4、疫苗接种完后,孩子应留在接种现场观察30分钟,如无其它反应方可离开接种现场.打过疫苗后医生都会叮嘱要多喂水的,可能是疫苗在身体中扩散的过程中需要大量水分,孩子在接种当日和越日应当注意休息,不要剧烈运动,不要吃辣椒等剌激性食物和大量食用海产品,不要洗澡,尽可能减少接种疫苗带来的副反应。

5、一旦发生疫苗造成的过敏,应根据过敏情况进行适当的处置,具体包括以下两种情况。

(1)如果接种疫苗后的全身反应有发热和周身不适,一般发热在 38.5 ℃以下,持续1-2天均属正常反应。无论局部还是全身的正常反应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多喂水、并注意多休息即可。如果高热,可服用退烧药,可以做物理降温、吃些富有营养又好消化的食物、多喂水并要注意观察病情变化。

(2)如果发生局部感染、无菌性脓肿;晕针、癔病;皮疹、血管神经性水肿、过敏性休克等异常反应。需请医生做紧急处理,如遇到晕针、过敏性休克应立即平卧、头部放低、口服温开水或糖水,出现皮疹,可在医生的指导下应用脱敏药。出现过敏性休克一般表现为接种后很短时间内面色发白、四肢发凉、出冷汗、呼吸困难、甚至神志不清、抽风等。此时一般医生会立即进行皮下注射肾上腺素,同时给激素和脱敏药观察治疗。

因此,在孩子注射疫苗后一定不要立即离开接种场所,家长必须做细致观察后,在确定孩子没有上述的各种不适症状方可离开,一旦发生上述反应,应及时告诉接种人员采取合适的措施,尽可能避免对孩子造成的伤害。


182002ph0bnn10xncm0ib3.jpg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成为第一个回答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作者

冯敏

村民

  • 主题

    59

  • 帖子

    34

  • 关注者

    1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宝宝村 | 赣ICP备19014419号-1 |网站地图
Powered by baobaocun.com!  © 2019-2020版权所有宝宝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