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2020-3-4

跳转到指定楼层

记得半年前的一天周末,带孩子去儿童乐园,碰到一位带着小女孩的妈妈,正在跟一位阿姨聊天。


女孩妈妈说:“你家孩子多大,会说话了吗?”

阿姨说:“一岁半呀,会是会,但会说的不多哟!”

女孩妈妈说:“跟我女儿差不多大啊,我女儿会说的可多了,她会说包子、杯子、梯子,吃饭的时候还会说,好烫呢 !”


听到这,阿姨看着自己的孙子喃喃自语,怎么我家孩子就不会说梯子杯子呢。。。


看到这情景,我不由得发笑,这届家长也是蛮焦虑的嘛!


223005ldwjz8c1d3cvj8wv.jpg


1 孩子说话晚,是因为笨吗?


孩子到了一岁或一岁半左右,如果还没有开始说话,好多家长就开始焦虑了。还有不少人在网上提问,我家宝宝都一岁半了,却只会叫爸爸妈妈,是不是因为我教的不对啊?照旧天生宝宝就比较笨呢?


其实,我自己也曾履历过这个阶段,所以看到这些问题,可笑之余也能理解为人父母的心情。


儿子在一岁半左右,其实也是基本上只会叫爸爸妈妈,最多说一些像拜拜、哎呀、星星、好吧等简单的单词,学说话并不快。


起初我也有过一丝担忧,是不是孩子发育比较迟缓?


但事实证实,孩子发育情况是非常好的。


即使不太会表达,但是爸爸妈妈在日常中所说的话,孩子都能听懂,还张牙舞抓的结合动作表达意见,尤其对于不喜欢不同意的事情,表达最为明白。证实理解力OK !


另外,每次体检结果要么都达标,要么超标。就像身高发育中等偏上,大动作和精细动作也都很好。证实发育也OK!


那到底问题出在哪呢?


223006whtmzot00ttgmmg0.jpg


2 为什么我家孩子说话比别人慢?


人总是喜欢比较,尤其涉及到孩子的问题,就更喜欢拿别人家的孩子比。


但是每个孩子的发育情况是不一样的,有的孩子一岁多才开始走路,有的孩子9个月就能走路了。说话也是,同龄的孩子之间,相差几个月甚至半年以上都是常有的事。


而说话早晚即表达力,属于大脑语言区域的管控范围,这部分根据性别和个体发育情况有所差异。


之前看到一本介绍孩子行为发育的书,讲的挺有意思。内容大致,研究男孩和女孩的大脑发育结果表明,男孩大脑中,帮助控制行为和动作发育的区域比女孩大;女孩大脑中,帮助控制语言和情感的区域(尾状核) 比男孩大。


即使同龄的孩子,女孩大脑先发育语言区域,而男孩大脑先发育动作区域。所以,男孩子常常会表现的比女孩更好动,更有力量和速度,而女孩相比男孩更擅长表达,学说话更早一些。


这也是为什么好多女孩比男孩说话早的原因。


当然这不是绝对的,还会存在个体差异,还受遗传因素、生活环境、运动和饮食习惯、营养补充情况等影响。


儿子属于行为发育异常活泼的,玩积木、奔跑、跳床爬窗都不在话下,而说话就比身边的女宝晚一些。大概在一岁半到两岁阶段开始说的比较多。


虽然我明白性别和个体差异的道理,但为了给孩子一个好的语言环境也做了些努力。当然,并不是强迫孩子学习语言,而是想让孩子接触更加丰富的语言,产生更加丰富的情感,接受更多的爱。


因为,人类语言传递的就是情感呀!


孩子能从我的语言中,直接的感受到我的情感和能量。而且给孩子提供良好的语言环境,也是在给孩子将来学习语言打下一个好基础


223006f7skz3ofqysta7pj.jpg


3 语言敏感期,怎样给孩子提供良好的语言环境?


在孩子1岁半到6岁这个阶段,属于语言敏感期。婴幼儿到学龄前的孩子主要的活动范围照旧在家,最初对世界的启蒙发源地也是在家中。所以,由父母来提供良好的语言环境是最重要的啦。


而我所理解的良好的语言环境是,孩子是否充分的接触到了丰富的词汇,父母是否积极地跟孩子对话,孩子的表达欲是否得到满足等方面来构成的。


怎样在育儿日常中,轻松的引导宝宝学说话,我总结了以下几点跟大家分享下。


1. 多跟宝宝说话。


其实我在怀孕的时候,虽然知道对着肚子里的孩子说话有胎教的作用,但觉得优点尴尬~哈哈 所以并没有跟孩子说太多的话。感觉听爸爸妈妈的日常对话应该也够了吧~


等到孩子生下来之后,倒是很本能的总跟孩子说话,即使一开始我也知道孩子听不懂,但是想着重复多了应该就懂了吧?


喂奶的时候说话,孩子会对你笑,虽然没听懂妈妈在说啥,但感受到了妈妈的爱呢。


喂辅食的时候,我每次都会告诉孩子今天的新菜式,比如对孩子说:“ 这里有胡萝卜、牛肉、菠菜、卷心菜呢,宝宝吃完会长得壮壮哦!”


也常常跟孩子分享看到的东西,像树啊花啊云啊蓝天等等,每次孩子都会用很新奇的目光回应你。直到后来,孩子慢慢地一个字、两个字的回答你,还进行对话,越来越有意思。


另外,通过读绘本讲故事来丰富孩子接触的词汇,也是形成良好语言环境的好方法呢。


223007hftggoglzry8qlie.jpg


2. 专心倾听和实时反馈。


即使宝宝说出来的发音不正确,或者说的单词指向性弱,但只要专心倾听肯定能理解孩子的意思。


比如汽车,孩子比较难发音,可能会说成“qi he”,但是专心听就能听出来孩子是在说汽车啦~ 这时候只要回应,宝宝是不是说汽车呀,看到外面有汽车对不对?


这样一来,孩子知道妈妈听懂了自己的意思,有了互动,就更有兴趣说话了。


再比如,孩子想看绘本,但不会说绘本或者故事书这个单词,就会指着书架的方向说:“鸭子、青蛙。。。” 因为这些经常在绘本中看到,就用这些单词表达想看绘本的意思啦!


这时候实时的理解孩子的意思,拿绘本过来,孩子的需求得到满足,就更想积极的表达了。


223007oqcqdv3sj33yq2cc.jpg


3. 不要急于纠正。


对刚开始学说话的幼儿来讲,发音不清楚是常态。但每次针对错误的发音进行纠正,但孩子就是发不出来谁人音,就会本能的回避这个单词。这样一来很容易影响孩子学习语言的积极性,进而自信心受到打击。

这时候我们不用急着去纠正,而是接着宝宝的话来讲,通过反问的形式自然地重复谁人单词,加深宝宝的影象力就好啦。


4. 常常鼓励。


孩子不是不想说,只是还在酝酿,有些发音也没把握,有时候就会挑有把握发音的单词来说。孩子有自己的注意,而且注意大着呢!这一点,也再一次得到了证实。


姥姥讲韩文,娃爸讲中文,而我两个语言都会跟宝宝说,在单词的发音上,两种语言差别很大。而孩子呢,会根据自己能发的音,选择性的挑一个语言来讲。


比如“星星”这个单词,用韩语说有点儿化音的感觉。孩子发不出来,就索性选择用中文说星星,这个比较好发音。


经常鼓励宝宝,尤其是发音标准或者积极表达的时候,实时的给与肯定和夸奖,这样更加有利于培养宝宝学习语言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呢。

223007pw12vx4nrj4dv2c4.jpg


4


刚刚儿子在客厅玩钓鱼,不小心鱼掉了,着急的说:“唉呀妈呀,掉下来了!“ (哈哈 我教的搞笑东北话)


到现在,孩子会说的话越来越多,刚刚还进来小房间,看到我正在敲键盘码字,突然给我来一句:“好玩吗?”


真是让我哭笑不得,老娘这是在工作好吧。


无论是性别差异,照旧个体差异,每个孩子到了一定时期,语言的迸发期都会来临,只是或早或晚的问题(只要身心发育健康就好)。上了学以后,大家的差别就不大了。


事实证实,提前担忧和焦虑,是完全没有必要滴~ 反而在孩子学习语言的过程中,正面积极的引导和响应才是最重要的。因为父母的态度,不仅关乎学习语言,更影响着孩子性格和人格的塑造。


给孩子营造一个好的语言环境,让孩子自己选择何时说,怎样说吧。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成为第一个回答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作者

reference

村民

  • 主题

    64

  • 帖子

    61

  • 关注者

    1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宝宝村 | 赣ICP备19014419号-1 |网站地图
Powered by baobaocun.com!  © 2019-2020版权所有宝宝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