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2020-3-7

跳转到指定楼层


01

一瓶醋带来的教育反思


记得一天中午,家里没醋了,想给孩子做糖醋小排,于是娃他爸带着娃去超市买,没成想他爸也没留意,娃把醋错买成了酱油。


糖醋小排是做不成了,我只能临时改菜单,也算“物尽其用”的做成了红烧排骨。


但我和娃他爸还是争吵了一番,我怨他光顾着玩不注意孩子,他却怪我教育的不对!


不过气归气,事后仔细想想这件事,却给我带来了一些反思。


之前其实教过孩子很多次相似食物的不同,但终究“纸上得来终觉浅”,也是此时,我开始重新审视我们经常说的:学以致用。


突然想起前几天日本友人捐赠物资时刷屏的诗词:


日本捐武汉:山川异域,风月同天。

日本捐湖北: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日本舞鹤捐大连: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日本富山捐辽宁:辽河雪融,富山花开;同气连枝,共盼春来。


网上几乎一边倒的盛赞,日本人用语雅致,国人用词太俗。


纳闷我国自古以来就是诗的王国,怎么诗词偏偏被他人用得出神入化?


这像不像中年老母亲的终极困难:为啥同样是学习,自家孩子效果不明显,别人啥都会?


六神磊磊说:风月同天,代替不了“武汉加油”。我们应该惭愧的是,现在大家团体肚子里没货。


借着孩子买错“醋”的事情,我不禁萌生子女教育的反思:孩子学习,到底是为了什么?


大俗大雅一起构成了我们的生活,什么时候、什么场合用“雅”或“俗”,怎么用才恰如其分,才是学知识的目标。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比如,《秦风·无衣》中共9句话,为何日本友人用了“岂曰无衣,与子同裳”这一句,一位网友解读得特别到位。他是这么说的:


132509ynzwcb61cnw6coj1.jpg


瞬间领悟!


肚子有货,用得恰到好处,这也许就是“学以致用”的现实参考。


02

我们跟孩子讲学以致用

真正讲的是什么


前不久,董卿的一句“枪响之后,没有赢家”刷爆网络,大家纷纷夸赞其才情。


132509k8fy01dve0vbayd4.jpg


受父母影响,董卿从小抄写成语、背诵诗词,中学开始读名著,一直到现在,天天仍保持着睡前阅读一个小时的习惯。


132510edv4y16vrk2fy11z.jpg


大量的诗词积累,并能活学活用,使得董卿出口成章,有了媒体广泛赞誉的“金色三分钟”救场神话,有了节目中力透纸背的一句话点评。


“我始终信赖我读过的所有书都不会白读,它总会在未来日子的某一个场合帮助我表现得更出色,读书是可以给人以力量的,它更能给人快乐。”


我们教孩子学以致用,首先要告诉孩子,多读书才气多积累,无论是锤炼内心还是追逐梦想,都能拥有辽阔天地。


其次,要告诉孩子,“多学”更要“会用”,否则就只是“死读书”了。


美国教育家纽曼说:“我所关心的问题,不仅是永恒的真理,而且是实践和实用。”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能读书,会运用,才是一个人行走世间最大的底气。


与其让孩子只是埋头读书,高考选专业都是糊里糊涂,不如让孩子停下来想想,他到底想从书中“获得”什么:知识、责任、还是心灵净化……


为此,他又应该付出什么。


这个“获得”,就是“致用”,既是读书的源起,也是读书的目标。


不禁想到我国宗教学泰斗任继愈先生的故事。


任继愈小时候经常跟爷爷读《诗经》《春秋》等古籍。


他不理解文字的意思,就问爷爷:“这样读这些书有什么收获呢?”


爷爷叫他拿着装煤的篮子去河边打水回来。


篮子漏水,爷爷笑着说:“你应该跑快一点儿。”


第二次,他加速了速度,篮子里的水还是漏光了:“用篮子打水根本没用!”


爷爷启发他:“你真的认为一点儿用处都没有吗?你看看这篮子。”


任继愈这才发现,原来沾在篮子竹条上的煤灰没有了,篮子变干净了。


“这和你读古典书籍一样,你可能只记住了只言片语,它的意思或许你一点儿也不理解,但是,在你阅读的过程中,那些文字,以及你朗诵时的气氛,它会影响你,会净化你的心灵。”


任继愈爷爷的一番话,蕴含着大智慧。


篮子,可代表孩子;河里的水,可代表知识。


当孩子在知识海洋游弋,即使一时半会儿不明白内容的深意,但也会学到一些耳濡目染,感受一些诗意栖居。


当然,假如能由此找到补篮子的方式 ,先将自己由“空心”变成“实心”,再去打水,读书的效果会更好。


这里的“实心”篮子,就是“学以致用”。


当孩子体会到读书“有用”,体验到修业的乐趣,就会愿意和自己的生活接洽起来,从而更能获得内心的喜悦和成就。


03

我期待孩子成为怎样的人?

更在“底蕴”二字


作家叶嘉莹一生从事中国古典诗词的教研,尤其推崇我国的“诗教”之说。


在她看来,中国的古典诗歌蕴含着兴发感动的力量,充满了诗人对于宇宙万物和人间社会的种种赏爱和关怀。


孩子从小诵读和吟唱古诗,就能造就敏锐的观察本领,习得关爱社会的品质,久而久之,获得生命的“底蕴”。


下面推荐几部大获好评的诗词纪录片,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收看。


《中华好诗词》第一季—第八季

豆瓣评分:9.6

132510nbb7dhf0v3hvsi7x.jpg


共8季,每集80分钟左右。


有人闯关,有人守关,“武器”就是诗词,“寓学于乐”就是最大宗旨,看了一集就停不下来!


节目掀起了全民诵读传统诗词经典的热潮,特别适合家长和孩子一起收看,轻松点燃对我国传统诗词文化的热爱。


《经典咏流传》

豆瓣评分:9.2

132511y7xv9fh5fd7qnv22.jpg


共3季,每集90分钟。


节目采用“和诗以歌”的方式,将诗词本身的魅力和现代流行音乐结合,让经典永流传,让孩子浸润着诗歌之美长大,唱着唱着就会背诗了。


《唐之韵》

豆瓣评分:9.1

132511s9y880x8xpp5nwq8.jpg


共20集,每集20分钟。


唐代117位诗人,生平经历是什么?代表作有哪些?


节目通过唯美的画面和生动的讲授,深入浅出,富有吸引力,尤其适合年龄较小的孩子观看!


《中国诗词大会》第一季—第五季

豆瓣评分:8.7

132511u2ww4455svgsgw9n.jpg


目前开播了5季,每集90分钟。


这个节目几乎无人不知,我们跟着董卿咀嚼诗词之美,认识了励志的“外卖小哥”雷海为、才艺双绝的武艺姝等人,孩子从中学到很多为人办事的哲理。


《楹联里的中国》


132511fc8u8uzjcnsfjfjh.jpg


共10集,每集20分钟左右。


楹联,是对联的雅称,将我国文学艺术浓缩在红纸黑字,是春节期间必不可少的民俗。


本片解读了各类雅致对联和背后的故事,能让我们感受文字对仗的魅力,和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


《邻家诗话》

豆瓣评分:8.5

132512murf228k8y2hjasl.jpg


共12集,每集40分钟。


作为首档“诗歌庭院雅集”综艺,新颖新奇,富有故事感。


以诗词为主题,嘉宾在庭院聊文化、看表演、讲故事,当你跟着他们共鸣,就会发现,古诗词也可以离我们很近。


而这,也是我们对孩子的期许。


我们衷心期盼,孩子说得出武汉加油、说得出“我想吃他个昏天黑地”的爽快和气派;


也能有更丰盛的内涵,能在春回大地、友人欢聚、提笔作文时,说得出“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的希望和情怀!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成为第一个回答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作者

L_dadf

村民

  • 主题

    58

  • 帖子

    56

  • 关注者

    1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宝宝村 | 赣ICP备19014419号-1 |网站地图
Powered by baobaocun.com!  © 2019-2020版权所有宝宝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