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主题

23

帖子

487

积分

青年

Rank: 3Rank: 3

积分
487
碧雪睛天脑 发表于 2021-10-22 13:23:01
绝对不要。

我家虽然在包邮区的一个三线地级市,但并不能算穷。家里有个小厂,且我是独生子女。

可是从幼儿园的时候,我的妈妈就会向我哭穷:“我们又没钱给你交学费了!”这对年幼的我简直就是一种难以言喻的压力。早慧真是一种折磨,我至今也没有参透妈妈为什么要对我这么说,她知不知道这让我至今都活在极度不安中。

至于题目描述的那个场景,我的妈妈也和我说过,07年她第一次带我去kfc,她对我说这是“小学一年级期末考试考到年级第一的奖励”,还说她为此“存了一个月的钱”,我清晰地记得点了一个蛋挞和一份薯条。妈妈一口都没吃,她就看着我吃,就那么看着。我信以为真,从此不敢对这些东西有任何肖想。哪怕多么渴望,我都不敢表达出一点点的欲望。说来可笑,至今我踏入消费场所,都还会害怕。怎么说呢,只有带足了三倍于想要消费的东西的钱,我才会安心。

还是小时候,10岁的时候,看见妹妹有一个电动的芭比娃娃,我特别喜欢。去超市买东西,看着橱窗里面的芭比娃娃,好不容易鼓起勇气和爸爸妈妈说也想要一个,他们同意了,但是条件是“考到三门满分”。那几个月我很乖地学习,然后果然考到了,可是……可是,当我旁敲侧击提醒他们时,他们食言了。

我从幼儿园的时候就开始学芭蕾舞,05年到15年,整整十年,每周一节课,一节课160元。他们说,这叫“把钱花在刀刃上”。我虽然很喜欢跳舞,但是每上一次芭蕾课,我都会体验一次罪恶感和自卑。一起学舞蹈的女孩子家境都是非富即贵,她们是真的白天鹅,而我是混迹其中的丑小鸭。而且160元是什么概念啊!对我来说,等于三四顿k记大餐,等于两三个精致的芭比娃娃,等于幼儿园一学期学费的1/7,天啊,多么奢侈。

最可怕的莫过于和妈妈要书本费文具费……和他们要钱就好像向他们索命,哪怕只要交20元,我都要忍受一番责怪。甚至初中的时候偷偷买了一支荧光笔,就被我妈痛骂一顿不爱学习。

我小时候一直都很乖很乖,很听话,很体谅爸爸妈妈所谓的“辛苦”,甚至是讨好,是克制天性。可是那骨子里面根植着的自卑的种子,让我现在常常焦虑而夜不能寐,面对困难畏葸不前。

所以当我意识到我家不是那么穷的时候,我感到被欺骗,我感到愤怒。
我开始叛逆。
又很迷茫和缺爱。哪怕别人稍稍关心了我一下,我都会感激涕零,甚至认为自己不配在阳光下面行走,不配拥有温暖和爱。
觉得自己像是阴沟里的鼹鼠,浑身脏水和恶臭,永远只能活在泥土里。


他们不爱我,他们只爱自己和钱。
而我觉得我的诞生于人于己都是个错误,我是一个不被祝福的小孩。
花他们的钱,我会一分不少连本带息地还给他们,连同我的痛苦和我的羁绊。
之后远远地逃离这个城市,逃离家乡,逃离父母和我黑暗的童年。


……………………………………………………………………
我在努力重建我的人格,我读的每一本书,做的每一次决定,都在向小时候那个对妈妈深信不疑而胆小没有安全感的自己宣战。
看到别的答主提到了“用愧疚感捆绑孩子”,我觉得在我的原生家庭中体现在我妈妈的幼稚和自恋上。她希望用病态共生的关系束缚住我,我爸爸,甚至爷爷。我觉得她的很多行为和语言,都指向了这样的一个内核思想“她觉得她是圣母”,在这样无懈可击的自我洗脑中,让伤害变得肆无忌惮,且打着相同的幌子:这是为了你们好。
她其实也很可怜,她没有了生活,也没有了自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4

主题

45

帖子

626

积分

村民

Rank: 4

积分
626
chris是小胖纸 发表于 2021-10-22 13:23:51
爸爸对孩子说,“你吃这一顿饭就花了我半天辛苦工作的钱”。
在爸爸眼中,自己抓住了教育孩子的最佳时机。简单的一句话,既表明了家庭的经济状况,教育了孩子要勤俭节约;又塑造了一个尽量满足孩子需求的慈父形象,表达了父亲对孩子的爱。
然后呢?
孩子接受到这些讯息了么,未可知,但是孩子吃这顿饭的心情变得很糟糕却是一定的。
我们常说孩子给父母添堵,其实父母也很会给孩子添堵。
本来孩子只是想开开心心地吃一顿饭,结果却演变成了一场说教,最后还要带着愧疚感,食之无味地吃完这顿饭。
其实父母完全没必要这样,决定权在你们手上,如果觉得负担不起,太浪费,那就果断拒绝,既然能够负担得起,并且决定要满足孩子,那就不要在孩子最开心的时候给他添堵。
硬生生把一段幸福的亲子时光变成一场思想教育课,不仅没用还有害。
这种教育方式,对熊孩子来说没有用,对懂事的孩子来说,只会加剧他的自卑感。
为什么说是加剧,因为孩子是很敏感的,很容易就察觉到自己和别人的差异。
别人家的父母都开着豪车接送孩子,而他是做电瓶车上学;
别人家的孩子穿的是崭新的名牌鞋子,而他穿的是在街边随便买的假鞋;
别人家的孩子放假会出国旅游,而他只能回奶奶家玩... ...
即使你不说,孩子知道自己的家庭条件差。
但你却非要逼他时刻牢记自己比别人穷的事实,让一个孩子过早地承担精神上的压力,感到自卑。
阿德勒曾写过一本心理学著作《自卑与超越》,讲了人一生都在和自己的自卑作斗争,如何克服自卑。
作为父母不帮助孩子克服自卑,反而加剧孩子的自卑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想的。
真的该有父母资格考试,对所有成人进行统一的培训和考核,想生孩子必须持证上岗,免得有些父母带坏了未来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其实学校里要求穿统一的校服,就是想尽量消除这种经济差异,减少孩子的自卑感,让孩子在学校里专心学习,避免互相攀比。
但有些家长却非要灌输给孩子“穷”的概念,以为这样就能激励孩子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他们忘了“其身正,不令而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行动才是最好的教育。
与其看着电视,头也不回地训斥孩子回屋学习,不如自己拿出一本书坐在书桌前,陪孩子一起学习。
亲戚家的孩子学习特别好,去年中考时考上了省重点,她父母也没给她报过什么辅导班,甚至都没怎么操心过她的学业。
他们夫妻之间有一个规定,孩子写作业的时候,任何人都不允许看电视,可以陪孩子一起看书,或者在旁边工作。在这种氛围里,孩子很容易就养成专心学习的好习惯。
所以,告诉孩子家庭条件差不是重点,重点是亲身示范给她应该怎么做。
作为孩子,的确应该体谅父母的辛苦。
但是身为父母,不能提供给孩子更好的物质生活时,难道不应该感到愧疚,想要拼命进取,为他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吗?
家庭不富裕的原因难道不是出在父母身上吗,为什么把本来属于父母的压力转移到孩子身上,还觉得理所当然?
那种不思进取,反复强调“我这辈子就这样了”,把人生的全部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的父母,根本没有资格教育孩子艰苦奋斗,因为他们自己就已经对生活投降了。
反正我是绝对不允许自己说出,我这辈子就这样了的丧气话,听着就来气。
教育孩子有很多种方式,但简单粗暴地告诉孩子“赚钱辛苦、我们家不富裕”无疑是最无效的方式。
往期高赞回答:
如何改掉晚睡强迫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17

帖子

465

积分

青年

Rank: 3Rank: 3

积分
465
吃瓜路人看热闹 发表于 2021-10-22 13:24:24
1997年,我八岁,
我第一次跟母亲出国,在法国的超市里,我很喜欢一个遥控汽车,
那时候法国还不用欧元,用法郎,那辆遥控赛车要40法郎,那时候的汇率基本在1:6左右也就是250人民币
我妈看我会喜欢,过去拿起来看了看放下,又拿起来看了看,想了很久又放下。
跟我说儿子实在是太贵了,要不你拿着它,妈妈给你拍个照吧。
我很听话的点点头,拍了照把遥控车放回了原处,不哭也不闹。
同样的事还有很多,比如小学时候每个周末,我妈都会带我吃肯德基,后来变成必胜客,只是她自己都不舍得吃,坐在我对面静静的看我。
所以这在我长大以后给我带来了,很多时候,我也很舍得给别人花钱,但是对自己就很抠门。
跟我妈当初对我一样。

我家里条件一直不差,但也说不上大好
父母会怕告诉你他们有多少钱
我就贪图享乐,不再努力创造了,就一直会骗我
直到我27岁,离婚以后,他们跟我交了底
他们本以为我会大吃一惊,觉得他们也赚了不少
可是我的第一反应是,那我去年有一个定增项目一百万起投,今年回款 都180%结算了,你们为什么跟我说没钱呢。
2015年我看了一个89方小套,那时候那地方一万一,因为看过规划以后有大型CBD跟双地铁口,跟父母交流以后,父母跟我表示已经给你买过房子了,无需再买,现在的那个小套成交价是三万一平。

我当然知道父母赚钱辛苦,不容易。
因为我自己也赚钱,每一分钱都要当孙子。
我当然也明白我的父母很爱我,他们把他们最好的,能给我的都给了我。
可是我依然很心疼。
看着我爸大使馆工作三年存下的30000美金,整整二十年了,美金汇率都从8.6跌到了6.8.
在二十年前他辛辛苦苦存的钱,可以付一个160平的首付,可是现在在我手上的存折滚成了35000美金。
还有几百万的钱全存了信托,虽然信托还没有不兑付的情况发生,可是存着8.8%的利率还要承担大风险,也不是很明智的选择。

所以,我觉得,从小要给孩子养成的不是赚钱很辛苦的指导,而是去引导孩子树立对“钱”的概念
以前我们过年,拿了红包,妈妈都会拿走,说妈妈先帮你存起来,后面就大概率不翼而飞了。
可这正是给孩子培养“钱”的概念的机会
带孩子去银行体验存钱的感觉,工商,中国,招商等都有为孩子开户存款的业务,告诉孩子银行是干什么的。

存好钱是第一步,第二步可以开始理财

用一个本子,或者是一张大的纸贴在冰箱/墙上,最简单的格式,写四栏:
日期、余额、拿了多少钱、什么用途
一目了然,随着余额的减少孩子会自然“花钱有度”。“我的压岁钱只够吃十次肯德基啊.....”这样孩子自己得出的直观感受,比大人和孩子说教“爸爸赚钱很辛苦,肯德基很贵,不能每次都来吃”,要有用得多。从自己有限的pool里拿钱出来花,心情就完全不同,他们会犹豫到底舍不舍得花这笔钱?

一般的孩子从6岁开始可以适当给零用钱的,我曾经看到美国教育里面有一个表格说6岁可以每周给6美金,这个每家情况不同,适量就好。

孩子的小金库可以从固定收入的零用钱,到额外年终奖的红包,到参加二手市场,闲鱼置换自己不玩的旧玩具旧图书,我自己的观点做家务是不给额外报酬的,因为作为家里的一份子,家务是他们该做的。

所以孩子自己买玩具,买所需要东西的时候你可以给他这样的引导
你有可以替代的便宜一点的选择吗?
如果是需要且不可替代,你钱够不够?
如果够,你可以自行决定买不买,我们不管
如果不够,那你只能等、通过其他机会赚钱、以及攒钱。

如果是大一点的孩子,他们钱不够的时候,会问你们先借
这时候跟他们讲讲借贷、利息、投资....应该也很不错。
经过这样的等待、攒钱的过程,孩子会明白一个道理:
好东西都要付出长久的努力和等待,但如果你真的需要,拿到手那一刻的欢愉会让你明白,等待是值得的

我想这比简单的告诉孩子,爸妈赚钱很辛苦,更有用的多


家长要在孩子面前表露出「赚钱辛苦、我们家不富裕」这样的 ...-1.jpg
上面也是我收藏的一张表,用来参考还蛮好的。
教不同年龄的孩子,不同的金钱概念
3-5岁:

    认识硬币、认识钱 明白什么东西需要花钱买 明白钱是通过工作赚来的 明白want和need的区别
6-10岁:

    讨论零用钱方案 讨论如何花钱的选项 学会比价 开一个储蓄账户

11-13岁:

    至少有10%的积蓄 设定一个目标 理解、肯定工作的价值 自控 - 不该花的钱不乱花 理解隐私、钱的安全性

14-18岁:

    设定一个预算 明白不让自己陷入信用卡卡债的重要性 理解税,以及税会怎样影响你的工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8

主题

67

帖子

692

积分

村民

Rank: 4

积分
692
泥马个比玖 发表于 2021-10-22 13:25:08
如果反过来呢?

现实生活中,大部分人作为子女,如果辛苦工作赚钱给父母买好东西,父母问是不是很贵的时候,大家都会往便宜了说吧?

从来没见过有人给自己妈妈买个LV然后说"妈这个包可贵了,花了我一个月工资呢!"

不都是说"哎呀不贵,才几百"

所以父母为什么要给孩子添堵?

到底是谁的爱更有私心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16

帖子

493

积分

青年

Rank: 3Rank: 3

积分
493
生命如水1 发表于 2021-10-22 13:25:29
还是别了吧!!!
我从小学的时候开始 我父母就疯狂给我灌输赚钱很难赚钱不容易家里特别穷
给我说我爸一个月工资3000块 我妈一个月1000块,我们家里还请了有阿姨,阿姨的工资一个月都1300左右 水电气费加起来记不清多少了但是也有200-300的亚子
然后!!!重点是!!说家里房子买成50万  爸爸妈妈每个月都要还贷款   但是他们还不完,让我长大以后帮他们还贷款
这样算一下
我爸我妈工资加起来就4000-5000  减去请阿姨的钱 水电气  平时吃饭 还得还房贷  根本就没有钱了
我?????
你们能想象一个  小学生!!背上了房贷的压力!!是多么痛苦吗!!!


从那天开始我就坚信不疑我家真的很穷
虽然我爸是一个公司的总经理
但是在我小小的脑袋里 我只知道 我爸工资一个月3000块
(不要说为什么我会信,一个小学生她懂啥啊家长一直灌输的概念根深蒂固的没有仔细想过这些问题)
所以之后我们家请客吃饭的时候我都会哭
一到买单的时候我就哭
我说不要再让我爸给钱了他真的很穷!!
现在回想起来
我爸真的脸都青了 他很尴尬  可能想把我嘴给缝起来
但是如果不是从小他们不停的告诉我我家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穷
我也不会这样啊!!!
这个问题一直保留到我现在
我到现在听到我爸出去请客吃饭我心里都要难受一会儿

而且他们演戏真的演整套的
小学的时候我妈买车 给我强调 n遍  贷款买的 又得一直还钱  但是让我放心这个不用我还,我只用还房子的
…………………
现在说起来我都想哭
我小学的时候除了学习 玩 剩下的时候在想我该怎么还的起房贷
后面到了初中 为了让我住的离学校近一点,搬去了另外一个老小区里住
我的自行车是骑的我哥不用了给我的  我买女生穿的内衣 是我妈带我到楼下那种很小的店里买的   30一件
我对这个事印象这么深的原因
是因为学校里别的女生在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
说自己内衣的牌子是什么什么牌子的  一件300多
我??????????
这啥内衣啊??镶钻了吗???
但是也因为这个有点自卑
觉得自己家真的好穷…啊………
那个时候我过生日  因为学校里人缘比较好,收了特别多礼物,就我一个人都拿不完因为有好几个绒毛娃娃   都是学校门口卖的  差不多平均每个礼物在40-60元
所以到了别人生日的时候我得还礼……这么多人……尤其不知道为啥就是10-12月份的时候过生日的朋友几乎是扎堆堆
可是我没有钱………
我就只能偷偷和我爸说 我想给朋友买生日礼物  他们之前都送了我礼物
我爸贼拉大方  走!去文具店选!看上哪个买哪个!然后就带我去选礼物
我爸给钱的时候我心都在滴血!!!
一点不夸张!!!
我觉得我对不起我爹妈
50块的礼物送人
我真是个败家子
我爸一个月就3000多的工资(对我到了初中都坚信不疑我爸一个月赚3000)
居然还这么大方的对我 还总给我买零食 花那么多钱  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努力上进!!


事情到了高中出现了转机
要知道
谎言总是会被揭穿的
那个时候换了学校 所以我们又搬回了我们那个需要我去还房贷的家
但是他们想把家里重新装修一次
我:装修啥啊别装了打扫干净就行了!!
他们:不!我们要豪装!
然后  真特么挺豪的 (对于我来说哈) 装修费花了60多万吧 整个房子全部翻新  就尼玛一个客厅的灯!!三万多!!!
我当时听了我   
真的
很生气
真的很生气我觉得我爸妈完全是乱花钱
就一破灯为什么要买那么贵的!!!能亮不就行了吗3000我都嫌贵你买个30000的!!疯了吧!!!
我妈:你为啥这么生气
我:(几乎快哭了)你们为什么这样浪费钱!
我妈:(惊讶的)又不是花的你的钱!
我:(咬牙切齿)家里这么穷为什么不节约一点!这个破灯凭什么花三万!
我妈:?你为啥觉得我们这么穷?
我:???不是你们一直给我说的吗??爸爸一个月赚三千块你们花那么多钱装修!!有必要吗!
我妈:Emmmm …你真的一直觉得你爸工资3000吗…
我:不然呢?
然后她开始笑
疯狂笑
说我憨
我真的好气啊
我就问她多少钱
她给我来了一句
你爸工资难道不会涨的吗?
你小学的时候也不至于才3000啊
我:那小学的时候多少
我妈:后面加个零


???
可能你们真的理解不了我当时有多么的
无力
我在家穷的这种压力下活了十多年
然后突然告诉我 都是骗我的 没那么穷
接着又告诉我 她工资也得加个0
我第一个想起的就是我30块的内衣
我真的委屈到了极致
我每次用一点点钱我真是愧疚到了极点觉得我爸妈那么穷还给我花钱
尤其是给我报补习班的时候
一节课两百块我心都在滴血
反正我大概气的两天不怎么想理人


后面我爸自己创业 赚的更多了一些 房贷也早就还清了 他们还又新买了两套房子  车也换了两辆更好的
但是刻在我骨子里的  
就是
钱很重要
我爸妈其实对我很好很好  
其实对我来说 我觉得他们是世界上最好的父母 为我付出了很多很多很多
就是在钱这个方面…真的一言难尽…
这一系列操作下来 我的金钱观还是有点问题

我会有两个极端
要么极其的扣
要么极端的大方
总是请客吃饭  有时候哪怕心很疼都要请客  然后出门和朋友总是不让朋友给钱,来我家也从来没有让朋友掏过一分钱  
要么极端的扣对自己扣
买衣服超过200块我要在购物车里放一个月纠结自己买不买  买的衣服平均70一件 然后一次买一堆  还美滋滋的想我买了十件衣服才700,别人一件贵的衣服就700,我赚飞了哈哈哈哈
买所有自己的东西怎么便宜怎么来
我最贵的东西都是我爸妈给我买的因为我自己舍不得(比如电脑 手机 相机 镜头)

然后在生活里  我很怕我朋友给我花钱 买礼物给我我回礼一定要回更贵的  朋友请我吃个饭我就会觉得好感动  别人给我多花一点点钱我就特别特别不好意思一定要想着办法还回去

还有个比较大的问题就是
我不舍得看病……
我胃一直有毛病 但是一想到做什么检查ct胃镜b超的好贵我就一直拖着   拖了两年  直到前段时间胃痉挛到哭着尖叫的去医院打止痛针才被医生极其严肃的告知必须做胃镜  终于狠下心交钱了…
平时有任何小毛病全都自己忍着 不严重打死不去医院


消费观真的有点畸形
但是我自己虽然知道自己这些毛病
可是就是改不了
奢侈品这种东西我一个都没有
对自己最舍得的方面就是吃…这可能算我的报复型消费吧哈哈哈哈哈哈   但是我也不吃贵的 只吃好吃的但是点很多很多(我比较能吃我朋友都建议我做吃播)
我大概一个月能吃6000-8000
其他方面消费就是  去吃东西的打车费比较高……别的买衣服很少 化妆品不买 护肤品不买  导致我的恩格尔系数极高无比哈哈哈哈哈


我看了一下我的评论区和这个问题下的回答  全是清一色的说 不要 以及说自己曾经因为父母这样而导致的一系列问题的
我觉得这些孩子的血泪史已经足够证明这样做是真的很不好了…


之前也讲过我父母对我是很好,但是在钱这个方面,可能小学的时候觉得给我说让我还房贷很好玩,长大以后强调钱来之不易会让我珍惜和节约,说砸锅卖铁供我读书  卖血也要让我有学上这种话会让我更加努力上进
但是孩子接收的信息是
我家很穷 我父母很穷但是愿意为了我花很多钱,我如果花了钱那就是我不懂事,我如果没学好那就是辜负了他们的心血
孩子的压力大概可以多大呢
大概可以大到我读高一的时候成绩远不如初中,怎么学都进步不了,觉得自己废物没用然后害怕到得了抑郁症  休学一年
(然后休学那一年因为看病治疗花的钱让我更抑郁了 就是因为看这个病花了太多太多钱才让我之后都生病了都不愿意去医院…)

抑郁症其实不是因为钱的原因导致的
但是家长的一些惯性教育方法  (比如一直强调钱多来之不易的家长 可能在同时也会一直鞭策孩子的学习方面等等   我也不知道别人嗷反正我家是这样…小学考不到前三名就挨揍的我太惨了呜呜呜)
这种教育方法连起来可能就… Emmmm…
但是我也不怪我的父母了他们也是第一次当父母 他们那个年代在我小学的时候都在啃红薯啃白菜喂猪猪啥的
所以对于他们来讲钱 真的 来之不易
我能做的就是  积极改正自己的心态  以及如果以后我有了自己的子女,我会实话实说,是什么条件就过什么条件的日子,可以节约但不要守财奴,可以偶尔奢侈但不要拜金,有一个健康的心态最重要

我写了回答以后    某天给我爸吐槽过这个事情以后  我爸也认识到这样做给我带来了不好的影响,他们也在慢慢改正  现在也会给我说一些家里的情况,也会给我说让我不要有压力家里条件还行,还给我保证读完研给我安排一个车车哈哈哈哈哈哈(然后说房子必须等我有对象了才考虑安排  我气哭  我真的好想有个自己的小房叽)

我的心态也在慢慢改啦前段时间因为心态炸裂疯狂的当了一段时间拼多多女孩  买的衣服全都是20-50块的    还美汁汁的给我妈炫耀了一下   然后她说我瓜兮兮就把我拽去买正常的衣服了嘿嘿嘿
于是今天!我爸妈带我出去逛吃逛吃  我试两件衣服问我爸哪个好看  我爸小手挥挥  说  喜欢就都买
我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快乐极了

所以
不要在你孩子面前哭穷!!!!
不要让你的孩子帮你还房贷真的会造成心里阴影!!!!!
你可以实话告诉他家里的经济状况但是不要一直说家里很困难很困难


给孩子一个健康的心态吧
钱是很难赚
但是不要一直讲
别给人弄的消费观畸形了 以后报复消费或者过于守财奴
我就是一个!!!
活生生的!!!
反面教材啊啊啊啊啊

希望各位家长
引以为戒
谢谢!!


然后羞耻的求求求求求个关注呀呀
我的 本职 算是半个摄影师
也会写一些摄影技巧啊方法啊动作啊之类的
感兴趣的宝宝们可以康康嘿嘿
爱你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

主题

46

帖子

633

积分

村民

Rank: 4

积分
633
兰道本尊 发表于 2021-10-22 13:25:37
当家长在孩子面前表露出「赚钱辛苦、我们家不富裕」这样的态度的时候
至少说明了两个问题
一、他还不明白父母的责任和义务
二、他还分不清“报恩”和“还债”的区别
当你把一个生命带到这个世上的时候
你要知道
此后二十年里你的操劳和付出
这并不是你对他生命的恩赐
而是你享受为人父母的权利的同时应尽的义务

既然决定成为父母
那就要明白
从此  就要再为一个人的生命负责
他的成长  他的教育  
在他还没有成为一个成年人之前
在他的一切都决定在你手里的时候
这都是你的责任

责任并不是说我给你口吃的喝的
我让你活着就行了
责任是你在决定他人生的前二十年里
要为他或者帮助他解决一切他所遇到的问题

他呱呱坠地的那一瞬间
你是他在这个世间唯一信任的人
既然接过了这份信任
就要同时接过这份责任
而并不是怀着一种我赐予了你生命
我对你有天大的恩情的姿态去对待他
有价值的不是生命
有价值的是包含了你二十年悉心呵护的生命

爸爸  你也吃呀
爸爸不饿  你吃吧
我想吃  爸爸肯定想吃  爸爸是想让我多吃一点
我以后一定要好好学习  挣好多钱  
给爸爸买他喜欢吃的东西

这叫报恩

你吃这一顿饭就花了我半天辛苦工作的钱
这份东西不是我应得的  
这是他给我的  我以后是要还的

这叫还债

报恩和还债的区别是什么
还债的时候  
东西就是东西
今天我没有能力  你把这个东西给我了
我以后再把这个东西原模原样的还给你
我还能还给你更多
然后我就能用今天你对我这种高高在上的姿态对你
冰冷生硬  毫无感情

报恩的时候
东西不仅仅是东西
你对我的好  你对我的关心呵护都在里边
东西本身不重要
重要的是东西之外的信任和关怀
你给了我  我自然也会给你
温温热热  暖人心窝


所以当你觉得孩子和你不亲了的时候
可别骂他白眼狼
人都是交互性动物
你对我怎么样我自然对你怎么样
你对我一副冤家债主的态度
我就不可能把你当亲人
你没教会我去爱
那你也别指望我可以再来爱你

亲情是要用感情去维持的  而不是伦理血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13

帖子

457

积分

青年

Rank: 3Rank: 3

积分
457
无止境游走靡 发表于 2021-10-22 13:26:37
别。

——
范蠡在帮助越王勾践成功复国后,他看出勾践本性阴险狭隘,只可与之共患难,不可同富贵,于是果断辞去官职,隐居在陶地做起了商人,他自称陶朱公,很快便成为当地大富翁,他的名气也更大,天下人都知道有个陶朱公。
被称之为朱公的范蠡,他的二儿子在楚国杀了人,被捉了起来。朱公想救他,于是安排小儿子前往楚国。他给小儿子的公关活动费用是一千镒黄金,装在器具中,需要用牛车拉。正当小儿子要出发时,朱公的大儿子不干了,他坚决要求前去,可是朱公并没有答应。他的大儿子说:“家里的长子叫做家督,现在弟弟犯了罪,父亲不派长子去,却派小弟弟,这说明我是不肖子。”
说罢就要自杀。
朱公的妻子替大儿子求情:“现在派小儿子去,未必能救得了二儿子的命,却先丧失了大儿子,该怎么办?”
朱公不得已就派了大儿子。
朱公写了一封信,要大儿子到了楚国以后,去找一个旧日好友庄生。他嘱咐大儿子:“到了楚国以后,要把千金送到庄生家,一切听从他去处理,千万不要与他发生争执。”这个长子去了,可是他却瞒着父亲私自又带走几百镒黄金。
大儿子走后,范蠡叹息说:“如果小儿子前去,二儿子还有救。大儿子前往,二儿子就凶多吉少了。”
朱大公子到了楚国,打听到这个庄生住在靠近楚国都城外城的地方,找到他家却看到,门外的野草已经遮蔽了道路门户,实实在在一户贫穷人家。尽管如此,朱大公子还是按照父亲所说,把信交给庄生,并留下了千金。
庄生收下了信和金子,对大公子说:“你可以赶快离开了,千万不要留在此地。等你弟弟释放后,也不要问原因。”
朱大公子离开庄生的家,也没有再来探望,但是却并没有离开楚国。他把自己私自带来的黄金送给了楚国一个主事的达官贵人。
朱家大公子不知道,庄生虽然住在穷乡陋巷,可是他在楚国却很有名,从楚王以下,没有人不尊封他为老师。朱公献上黄金,他并非是想收下,只是想事成之后再归还给朱公,以示信用。换一种说法,假如不收下,怕引起误会,以为这是拒绝替人办事。收下了,可以让朱公子放心。所以庄生对妻子说:“这是朱公的钱财,以后再如数归还朱公,但哪一天归还,却不得而知,这就如同哪一天生病不能事先告诉别人一样,千万不能动用。”
然而朱大公子不理解庄生的意思,以为财产送给庄生不会起什么作用,所以他又另外找了达官贵人。
这一天,庄生终于找到一个机会,进宫面见楚王。说:“某星宿移到某处,这将对楚国有危害。”楚王非常尊重信任庄生,赶紧问:“现在该怎么办?”
庄生说:“只有做德义之事,才可以避免灾祸。”
楚王说:“您不用多说了,我一定照办。”于是派人查封储藏三钱的仓库。
消息传出,朱大公子找的那个楚国高官告诉他:“我王将要实行大赦。”朱大公子问:“怎么见得呢?”大官说:“每当王上要大赦时,常常先查封储藏三钱的仓库。昨天晚上,我王已经派人查封了。”
朱大公子以为,既然是大赦,弟弟一定可以释放,一千镒黄金等于是白白送给了庄生,根本就没有发挥作用。
于是他去见庄生。
庄生见到朱大公子非常吃惊,问道:“你还没有离开楚国吗?”
朱大公子说:“我始终没有离开过楚国。当初我为弟弟一事来,今天楚国正商议大赦,弟弟自然得到释放,所以,我今天特意来向您告辞。”
庄生知道朱大公子登门的意思,说:“你的黄金都在那个房间里,你自己去取吧。”朱大公子真的入室,取走了黄金,他离开庄生家,还暗自庆幸黄金又回到了自己手中。
庄生感觉到被羞辱。他没想到被小儿辈鄙视。
于是他再一次进宫,对楚王说:“我上次所说的星宿的事情,您说想用德义之事来汇报,现在,我在外边听路人都说,陶地的富翁朱公的儿子杀人后,被楚国囚禁,他家派人拿出很多金钱贿赂楚王的左右,所以君王并不是体恤楚国人才实行大赦,只不过是因为朱公子才实行的大赦。”
楚王一听,大怒,说:“我虽然无德,又怎么会因为朱公的儿子布施恩惠呢?”
于是下令,先杀掉朱公的儿子。
等到朱二公子行刑后的第二天,才下达大赦令。
最后,朱大公子只能是带着弟弟的尸体离开了楚国。
家人都不明白范蠡为什么能未卜先知,范蠡说,因为长子是在贫困中长大的,深知钱财来之不易,所以看重钱财高于一切。而小儿子生在富贵中,挥金如土,因此,此事只有小儿子去,方能破财消灾,救下二儿子的性命。
家人听后恍然大悟。但,为时已晚。
——
孩子是这世上学习力、感受力最强的生物了,家里有没有钱,还用得着你来告诉他???
他的同桌全身阿迪、Nike在操场上踢球的时候,他穿的运动鞋磨破了脚,难道他不知道家里没钱?
他喜欢的女生或者男生,寒暑假不是去英国游学,就是去日本玩耍,而他只能待在家里看电视的时候,难道他不知道家里没钱?
高考比他低50分的人上了一年十几万学费的中外合资大学,硕士直接出国了,而他得赶紧早实习早工作开始赚钱,难道他不知道家里没钱?
凡此种种,还需要你来强调家里不富裕?
讲范蠡的故事,不是想强调“孩子一定要富养不然如何如何”云云这种鬼话,而是想说,匮乏会导致严重的缺乏安全感,很可能会导向自私、冷漠、不敢付出,最后的最后,是看不到别人的需求。
而能成功的社会行为,大都本就是互利的win-win行为。
但范蠡的大儿子看不懂庄生的需求,又可惜那一笔钱,所以连带着弟弟一起扑街。先穷后富的大商人家长子尚且如此,更别说一辈子都是普通人的平民孩子。
父母对孩子的经济支持,大部分都只能给到一个基本,即衣食住行+教育成本,好一点会准备婚嫁资本。但其实这个经济付出,你给多少,孩子也只能拿多少,你拿不出来更多的,难道孩子会抢吗?
对绝大部分需要自我奋斗的普通家庭而言,父母对孩子最大的意义,其实还是精神支持,是爱。
你不能老让孩子觉得匮乏,因此在你承受范围的,该给的都给到;
给不起的要好好解释,家庭年收入多少,开支多少,现在这个事,我们努力了,但做这个可能不是很务实的选择......让孩子感受爱,知道爱,让他知道你已经尽全力在爱他。
让孩子和你成为一个共同进步的团体,同时,他是整个家的未来。
原题目描述中爸爸说的,“你吃这一顿饭就花了我半天辛苦工作的钱”,听来有点可笑。
很多父母觉得自己不欠孩子的,但其实,孩子也不欠父母的。
没有谁生来,就应该是父母贫穷的牺牲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18

帖子

476

积分

青年

Rank: 3Rank: 3

积分
476
曾经的不会回来 发表于 2021-10-22 13:26:48
「言外之意」,你听得出来吗?
“你吃这一顿饭,就花了我半天辛苦工作的钱。”
这句话,该不该被指责?
我们来讨论一下。
从客观事实来讲,一顿饭花了父母半天工作的钱,只是描述了一个真实情况而已。告诉孩子,家庭赚钱很辛苦,家里不富裕,或许也只是在告诉孩子一个真相而已,但为什么值得引发大家的讨论呢?
这里面,值得讨论的,绝对不是是否应该告诉孩子真相。
而是,在告诉孩子真相的同时,父母还向孩子传递了什么样的信息?
————————————
“你吃这一顿饭,就花了我半天辛苦工作的钱,
——所以儿子,咱们一定好好享受这顿饭,吃完咱们才有精力,好好工作,好好学习,以后赚更多的钱!”

“你吃这一顿饭,就花了我半天辛苦工作的钱,
——但是偶尔花钱,去享受一些美好的事物,也是很值得的。“

“你吃这一顿饭,就花了我半天辛苦工作的钱,
——都是为了你,花了这么多钱,爸爸为你牺牲了太多。”

“你吃这一顿饭,就花了我半天辛苦工作的钱,
——爸爸是一个失败的人,没有能力去给你更好的生活,我很无助。“

“你吃这一顿饭,就花了我半天辛苦工作的钱,
——爸爸现在的收入不高,而且对未来也没有希望,以后也没有能力去得到更好的生活了。”
——————————————
所以,其实你看到,同样是一句话,但背后传递的信息,可以完全不一样。
既可以传递快乐、感恩和信心,也可以传递伤痛、负疚和绝望。
费曼妈妈:如果只能推荐一本绘本,你会推荐哪本?一、不要破坏孩子的「自我接纳」与「自我效能感」
这句话,给孩子传递的各种信息中,
最具杀伤力的是下面这2点:
①我无法接纳自己
②我不相信我有能力改变未来
首先说“我无法接纳自己”
这是「自我接纳」的问题。
家境不富裕并不是一件那么可怕的事情,最可怕的是,父母无法自我接纳,并把这种无法自我接纳的心态,通过言语和行为传递给了下一代。
再说“我不相信我有能力改变未来”
这是「自我效能感」的问题。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
这是一种需要在不断的、真实的成功体验中,获得的能力。
父母的自我效能感,将会直接影响到下一代的自我效能感,并从根本上,扼杀一个孩子的一切可能性。
总结一下,父母向孩子坦诚自己家境不富裕,没有什么过错,而且你不说,孩子也不可能感觉不到。但重要的是,你自己对这件事情的心态是怎样的,以及你用什么样的行为去应对,这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心态和行为。

二、如何拯救中国父母的「阶层原罪感」
我们再来讨论一下,中国父母的「阶层原罪感」。
从什么时候开始,中国父母开始有了「阶层原罪感」。
中国社会的收入差距越来越大,这是既定事实。
如果将全国居民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超过0.4视为不平等程度较大的话,那么按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结果,近年来中国的收入和贫富分化程度的确严重。
中国人对自己的收入水平,有低估的倾向。
一组数据是这样的:
针对北京市居民收入及其主观感知状况等系列问题的调查,结果显示:北京市居民家庭年收入呈右偏分布,而居民收入主观感知状况呈左偏分布,近五成居民认为自己属于低收入或贫困收入群体,且中等收入群体比重要低于客观标准计算出来的比重。(数据来源:居民收入主观感知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测度研究
同时,中国人对于「收入不平等」的容纳度,是极高的。
这一点,已经有了学术界的实证数据。


家长要在孩子面前表露出「赚钱辛苦、我们家不富裕」这样的 ...-1.jpg

数据来源:《收入差距、不平等感知与公众容忍度》
“图中可以看到,所有国家居民自感收入差距较大的比例都超过50%,从各个国家的排名来看,2009年,中国居民的客观收入差距状况居于所列国家第3位,但感知差距状况居于第17位,感知差距水平明显低于实际收入差距状况。如果将贫富冲突感也视为民众对客观收入差距的感知反应(李培林等,2005:171-178),同样使用ISSP2009调查数据的统计结果显示,中国民众自感穷人与富人之间有较为严重冲突的比例居所列国家第8位,同样低于实然水平。”
总结来说,在经济收入差距很大的背景下,由于中国人普遍偏低的 自我感知偏差 与 极高的 不平等容纳度 中国人会对自己评价过低,并更容易将失败的原因,归咎于自身。
反映在父母这个群体上,他们产生了,从未如此强烈的「阶层原罪感」——自己生在一个较低的阶层,也将这个阶层传递给了给了自己的孩子。
中国的父母,其实可以对自己的要求放松一点。
你以为的三线城市中等收入家庭,在中国已经是高收入,或者至少是中等收入家庭了。你们已经可以给孩子一定程度的经济保障,满足他们生存、安全、社交、尊重等等的需求。
社会收入分配不平等严重,是经济大环境、大周期的原因,没有必要完全「求诸己」。

三、你如何和孩子一起买球鞋?
我记得有个知名网综的嘉宾,说自己7岁的儿子如何选择球鞋:
2000多的正版名牌球鞋,孩子并不喜欢,只想要35元的球鞋,因为上面有他心爱的铠甲勇士。

家长要在孩子面前表露出「赚钱辛苦、我们家不富裕」这样的 ...-2.jpg

孩子的心中本没有物欲和贵贱,直到我们把这些教给他们。
与其在教育问题上,追求物质上的满足,我反复强调,中国父母应该更在意精神上的充盈。
很多时候,父母纠结的只不过是,自己内心的执念罢了。
还记得电影《美丽人生》中,乔舒亚的爸爸,在集中营里,为儿子编制的一个有一个「童话谎言」吗?

家长要在孩子面前表露出「赚钱辛苦、我们家不富裕」这样的 ...-3.jpg
他们可是在集中营啊,他们可是每天都在担心,今天的饭能不能吃饱,明天会不会失去生命。
他们的生活,难道不比我们都更加的贫瘠和绝望吗,但乔舒亚却在无限充盈的精神世界中,健康地成长着。
其实,贫不贫瘠,在于我们的内心。
我是费曼妈妈,儿童思维教育和绘本教育的从业者,推荐我最好的一篇文章给你:
费曼妈妈:如果只能推荐一本绘本,你会推荐哪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20

帖子

493

积分

青年

Rank: 3Rank: 3

积分
493
carol17 发表于 2021-10-22 13:27:38
赚钱后第一次自己去逛超市,揣着自己赚的钱,看着超市里琳琅满目的零食,明明每一样都想吃,却总是想到“有必要吗?该买吗?是不是太贵了”
一圈逛下来空着手走出了超市,茫然了一会之后,突然对父母产生了强烈的愤怒。
我从未曾贫穷,却被教成了一个只有吃剩饭玩破烂穿旧衣才能心安理得的……垃圾人。
后来回老家,我妈给我叫了几个菜回家吃,每天嘘寒问暖,让我十分不适应,我勉强问了句是何原因,她告诉我,最近看到了一个特别穷的亲戚的生活方式,看到他家的孩子明明脏兮兮破破烂烂,却从来是想吃什么吃什么,大鱼大肉没断过,突然觉得亏待了我。
我愕然,无语,苦笑。
直到今天,我爸给我钱的时候都会念叨半天家里困难云云,我早已知道那不是真话,却只能配合他表演一波,我知道那表演毫无意义,只不过是为了满足一个长辈多余的教育心,总觉得这里不教育就缺了什么。
当然了,他自己是反应不过来这是多么大的伤害的。
我的立场也不容许我说出最客观直白的结论:
只有贫穷无能的家庭,才需要孩子在花钱上“懂事
如果你的孩子可以用渴望的眼神说出“懂事”的“爸爸我不要”,那一刻,你应该感受到的绝不该是欣慰,恰恰相反,这世界上没有别的事比这更耻辱了。
我至今,不吃任何零食。
评论区有人问我为什么,打了一些字,看着觉得乱,就发在这里了
正确的教育方式:教育孩子金钱的价值和意义,通过帮父母做事换零花钱之类的活动让其明白得到金钱需要付出;通过帮助计算家庭支出教导孩子正确的消费观念,使孩子自己搞明白自己想买的东西到底值不值。
错误的方式:通过灌输愧疚和夸张的自轻自贱,让孩子产生劣等感;通过“懂事”这种虚拟的荣誉感,扭曲孩子对于消费的理解,无法正确处理金钱和效率之间的关系,比如做出为了省一块钱走几公里路的事;通过夸大自己的付出,夸大孩子的索取,使孩子无限看轻自己的价值,如果是女孩,很容易被一些微小的物质诱惑骗走,如果是男的,很容易觉得自己配不上任何人,最后成为舔狗
不管是贫穷的家庭还是富有的家庭,都应该以正确的教育方式来教导孩子。但是贫贱的家庭就很不一样,因为贫贱家庭的家长自觉的把全家都放在了一个无能的立场上,不认为自己应该承担家庭贫穷的责任,反而将这个责任过度到子女的身上,认为清贫的生活方式是正常,节俭胜过开源,养出来的孩子很难拥有大格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16

帖子

461

积分

青年

Rank: 3Rank: 3

积分
461
倾世大情圣倾l 发表于 2021-10-22 13:28:22
有一次,我也在KFC看到一个爸爸带着两眼放光的女儿进门,点餐的时候,爸爸一直在旁边说要家里没什么钱,同学都吃所以带她来,吃什么要看看多少钱,不能乱花钱,女孩兴奋的神情逐渐暗淡了下来,最后只能悻悻的点了薯条就离开了。
心疼这些孩子!本来就是为了吃顿KFC开心一下,然而,当他知道自己即将30分钟吞下爸爸半天的辛劳时,心情变得沉重起来,这顿KFC,估计吃得味同嚼蜡。

家长要在孩子面前表露出「赚钱辛苦、我们家不富裕」这样的 ...-1.jpg
钱也花了,孩子还没有开心起来。
咱们中国人被穷怕了,真的很怕因为贫穷,让孩子比同龄人见识少,希望可以在能力范围内给孩子更多,哪怕是一顿超出自己预算范围的KFC,也愿意咬咬牙给孩子。
然而,那种深入骨髓的贫穷,又让我们过分地注重点点滴滴的付出,都要有回报,希望孩子能感恩为他们花出去的每一分每一厘,所以不自觉地,就会施加压力给孩子,让他在长见识、吃喝玩乐的同时,背负上内疚、负罪的感觉。
类似的话还有很多:
孩子不好好学习时:“要不是因为养你,我们家也不会比隔壁老王家穷,我们在你身上花了那么多钱,你还不好好学习。”

孩子不听话时:“这么不听话,不知道当初生你干嘛?”

孩子考上大学时:“全都是因为我含辛茹苦,在外打工赚钱才让你考上大学的。”

家长要在孩子面前表露出「赚钱辛苦、我们家不富裕」这样的 ...-2.jpg
这些父母,大多也是在物质匮乏家庭中成长起来的,自己儿时亲身感受过这些话所带来的巨大压力。
所以,说这些话的时候,父母潜意识里是十分清楚的,这些话产生的负面情绪,会在孩子心里烙下深深的印记,让孩子内心深处,觉得自己亏欠父母的。
他们认为,这种深深地印记,可以一次性地,深刻而长远地影响孩子的行为方式,让因为花了家里钱而对至亲的愧疚感,伴随孩子很长、很长时间,妄想着这种感觉能让孩子从此走上听话懂事、发奋图强之路。
然而,这些话让不谙世事的孩子,感受到精神上的压力、内疚、自卑、负罪感,通过这些感觉来激发孩子的努力、感恩,其实是一种控制行为。
这里我想说说父母与孩子之间这种控制行为,以及应该如何与孩子谈论贫穷这件事情。

家长要在孩子面前表露出「赚钱辛苦、我们家不富裕」这样的 ...-3.jpg
1、儿时的心理负担会伴随一生

当我们在表达:“我为了养你,已经花光了家里几乎所有的钱,”
孩子会觉得,是他给家庭带来了不幸,他被放在了整个家庭的对立面上。

当我们因为孩子没有按照我们的指令行动,而生气、暴怒、或者冷暴力的时候,
孩子会放弃自己的想法和思考,来换取和父母的亲近。

当我们对孩子说:“你看别人家XXX怎么考试总是比你考的好?”;“为什么别人都会,你不会?”
孩子不会觉得父母是和自己站在一条战线上的,因为没有人帮助他,只有人挫败了他。
通过给孩子强加负面情绪来控制孩子,来达到教育目的的方法有效吗?
对一部分孩子能起到立竿见影、一劳永逸的效果。那些妈宝男,很多都是背负着情感上对父母的亏欠。
还有一部分孩子,越是听到这些话,越是叛逆。
但即便叛逆的孩子在听到这些话时,会反抗、会顶嘴、会愤怒,但这种反抗也很难扺消言语的消极影响,因为大人的看法,在孩子心中始终都有权威性。
孩子根本无法思考大人语言中的强盗逻辑:
家里穷,难道不是因为做父母的,没有更努力地去脱离贫穷?难道分数比别人低,就一定能推导出不努力这个结论?难道不允许我有自己的思考和见解?
每当父母给孩子施加压力、负罪感、内疚感,在情感上把他们放置在孤立无援的处境下,孩子便会尝试他们所能想到的一切可行办法,只为了和父母多交流、赢得父母的情感支持和认可,于是父母的控制便达成了。

家长要在孩子面前表露出「赚钱辛苦、我们家不富裕」这样的 ...-4.jpg

这样的经验教会孩子,要想和别人建立关系,首先要把别人的需求摆在第一位。
他们总是在关注他人的情绪起伏、情感需求,隐藏自己的情绪,认为自己不配有需求、有想法,甚至意识不到自己也有情感需求。
因为从小缺乏积极的社交体验,他们容易缺乏自信,不会奢求什么,大部分都自卑、害羞、懦弱,拥有讨好型人格。大一些,他们开始发觉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快点儿长大,早日离开家,他们渴望成年,渴望获得自由。
然而成年后,在伴侣关系中,他们却依然维持着原来的社交方式:为了被对方注意而付出很多,为了满足对方的情感需求而压抑、忽略自己的需求,不开心也不知道是为什么不开心,总是为了维持一段关系,而一味地委曲求全。

家长要在孩子面前表露出「赚钱辛苦、我们家不富裕」这样的 ...-5.jpg
就像高评分日剧《风的新生活》中女主角,看上去又积极又亲切,然而却从来不敢主张自己的想法:
和同事一起拍的自拍照里,她连眼睛都没有睁开,却不敢说一句反对意见,任由同事发上社交平台;
别人调侃她的穿衣风格,她脸上笑眯眯,心里乱糟糟,不知道该如何回应;
男友喜欢她的直发,就每天早起一小时,用夹板夹直头发。

家长要在孩子面前表露出「赚钱辛苦、我们家不富裕」这样的 ...-6.jpg
儿时背负上心理负担的孩子,看似“懂事”、“好管教”、“善于察言观色”,其实不管是在日后的社交中,还是在伴侣关系中,很容易处于被控制的状态之下。
2、与他人的情感连接是人的基本需求,尤其孩子特别渴望与父母的情感联接

看到朱朝阳为了获得父亲的爱,而苦心设的局、在父亲面前各种乖巧地表演,就能知道,孩子们是多么渴望父母的重视了。

家长要在孩子面前表露出「赚钱辛苦、我们家不富裕」这样的 ...-7.jpg

著名的依恋理论提出,如果孩子在早期的关系中体验到爱和信任,他就会觉得自己是可爱的、值得信赖的;
如果孩子的依恋需要没得到满足,他就会对自己形成一个负面的印象。
父母的反应,一直在为孩子指示出他们的价值所在。孩子会因为父母的负面反应,而变得自卑、孤独、缺乏安全感,缺乏对自我价值的认同感、不顾一切代价地寻求情感依赖。
回想我们的童年,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经历:父母的一句话、一个行为,变成心里的一个结,自己怎么也想不通,只是一句话、一件事而已,为什么会被它困惑那么久、难过那么久。
也许是因为父母对自己所遭遇的霸凌无动于衷;也许是因为父母擅自把我们最心爱的玩具送人或者扔掉;也许是因为父母当众羞辱自己。都有那么一刻,突然感觉父母既陌生又遥远。
因为传统的教育理念中,父母的职责就是把孩子喂饱,父母与孩子之间,只有服从与被服从的关系,没必要在乎孩子的感受、情感表达和想法。

家长要在孩子面前表露出「赚钱辛苦、我们家不富裕」这样的 ...-8.jpg
依恋理论指出,高敏感度的母亲带着对孩子的理解和同理心,可以很好的把握与婴儿相处方式,母亲的敏感程度与婴儿依恋行为的质量有很大影响。
因此,平时多关照一下孩子的情绪,哪怕是一些你认为无法理解的无厘头的请求,也要耐心的去回应和解释,并且尽量避免给孩子压力,是父母做出改变的第一步。有一些父母,在孩子已经表现出抑郁等症状了,都察觉不到,又谈何同理心。
“肯定”永远是比“否定”更好的教育方式。孩子一定不会因为你的一句话就彻底变得“懂事”了,如果有,那一定是造成了内心伤害。

家长要在孩子面前表露出「赚钱辛苦、我们家不富裕」这样的 ...-9.jpg
别觉得孩子太敏感脆弱,父母又何尝不是,经常因为孩子没有完全按照自己旨意行事,就抓狂暴怒,哪怕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
做父母的,有时候真的不清楚是哪里来的迷之自信,觉得自己在孩子面前永远正确,孩子只能服从,没有别的选择。
我也经常陷入这样的怪圈中,既希望孩子能有独立思考能力,又希望孩子对自己言听计从。
即便知道教育是漫长而缓慢的过程,很多时候还是很难做到循循善诱,真的很想一步到位、别废话。结果也不知不觉把他和别人家的孩子比较,会故意说一些家里的情况去逼他好好读书。

家长要在孩子面前表露出「赚钱辛苦、我们家不富裕」这样的 ...-10.jpg
其实,营造一种“我很强大,只有我最了解你,我永远正确,你必须听我的”的形象,或者打着“只有父母是爱你的,我是为你好,我可以把一切都奉献给你”的旗号,都不能树立家长权威。
父母的权威来源于爱和支持,而不是胁迫与威胁。孩子永远只会依赖一个自己能够靠得住的人,而不是一个总是否定自己的人。
3、贫穷的烙印代代相传

人们常常说贫穷思维,言下之意,贫穷是因为思维不正确而造成的,然而,真相是:
因为贫穷,所以思维被改变了。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是没错的,因为贫穷,所以知道要早早把自己当做一个劳动力、要节俭、要争夺资源。贫穷改变了思维,进而改变了他们的行为模式。
前几天在知乎上看到一个故事:
在一所学费几十万的私立学校里,一个2年级小女孩把一个挺贵的玻璃装饰品带去学校,被同学摔碎了,小女孩不但没有生气,反而让小朋友不要去捡玻璃,会划伤手指,还安慰小朋友别自责。
如果换做一个贫穷的孩子,恐怕那一刻只能关注到,自己内心的怨气要怎么掩盖。其实孩子怎么对待自己的财产,就能看出来父母的教育模式怎么样。
在家打碎什么东西,父母不会关心他们,而是第一反应怪他们浪费了多少钱,所以他们把自己所感受到的都一分不差的学过来了。
小时候,我家住在大学里,从小就要去开水房去打开水。
一年级时,冰天雪地里,我跟着妈妈去打开水时,不小心滑倒了,因为穿着厚厚的棉裤,其实根本没摔疼,但我站起来就开始嚎啕大哭。周围所有人都跑来关心我,问我是不是被烫到了。
我还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这么厚的棉裤怎么会烫到??其实,我是想到把开水瓶摔碎了要挨骂了才哭的。生平第一次知道把东西摔碎还会有人不去关心开水瓶,来关心我。现在想起来,这就是典型的代代祖传下来的“穷怕了思维”。

家长要在孩子面前表露出「赚钱辛苦、我们家不富裕」这样的 ...-11.jpg
因为过于关注眼前的小利益,很多孩子都很难看到更远期的目标,过分注重此时此刻的正确与否、班级里的竞争就是全世界、争夺老师的注意力胜过一切,很小就树立了很强的斗争意识。
所以,父母不经意地用贫穷来给孩子施压,能够让孩子生存下来,却很难让孩子看清楚更大的格局、拥有更长远的思考。
有一天,我发现小牛同学学击剑的那家机构里,一个前台小妹妹竟然在考CFA。
我震惊地和其他家长讨论这件事情,她们告诉我那个前台小妹妹和班里的助教,都是美国留学回来的,助教还是高中就在美国了。她不但在考CFA,还参加公益活动、搞摄影、写诗。最后,我们一致认为,就业太难了,这么有才的孩子只能做这个。
当我和90后的同事谈论这件事时,他们一致认为应该是感兴趣才做这些工作的。我说,那得要多少年才能把学费赚回来呢?他们说,没有人会这样计算,因为成本是父母付出的,收益是孩子拿的,是不同的主体,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体验远高于那点工资。
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我们那一代物质匮乏年代成长起来的人,想的只有付出的钱要赚回来。
4、怎样和孩子谈论贫穷这件事情

首先,家里什么情况没必要藏着掖着,别夸张说有多穷,也别吹牛说有多富。很多家长担心贫穷会让孩子自卑、没有安全感、底气不足。其实,即便你不告诉他,他也会通过和同学之间的比较,在心里暗自揣摩。
真正能让孩子自卑的不是家里钱多钱少,而是父母对待贫穷的行为模式。孩子感觉到大人都已经焦虑紧张了,一顿KFC都吃得压力山大,可见环境多么险恶、生活多么不安稳,自然会背上沉重的负担。
而如果父母能够坦然面对贫穷、积极寻求出路,告诉孩子:“如果喜欢吃KFC,我们吃完回家也研究下鸡块怎么炸,以后经常可以在家自己做了吃,只需要几元钱可以做一锅”,孩子不但这一顿吃得开心,对下次一起炸鸡还充满了期待。
他会明白,我们有办法解决吃不起KFC的窘境,面对其他困难也会踏实而有力地去解决,穷不是什么要命的大事。

家长要在孩子面前表露出「赚钱辛苦、我们家不富裕」这样的 ...-12.jpg

其次,父母在该精打细算时精打细算,该一掷千金时一掷千金,孩子也能有明确的价值观导向,经得起诱惑,划得出重点。
我们家小牛同学,小时候在小区游泳池看到其他小朋友都在游泳,缠着我也要去游泳。
我跟他说:“我要先给你买了游泳圈,你才能下去游泳。”
他拦着我说:“我有游泳圈,不要再买了!不能乱花钱!”
我说:“那个游泳圈是你小时候套在脖子上用的,你现在需要一个套在身上的”
小牛同学说:“那我不用游泳圈,我就只在水里站一下就出来。”
因为常常和他讲勤俭节约的道理,他不会因为自己比别人少一些东西而难过,也不觉得不能游泳会有很大遗憾。
再大一些,小牛同学要买什么东西,我都先在淘宝上查出来价格,让他自己判断这个东西值不值这个价格。
有时候就可以劝退一些不必要的需求;有时候我又会告诉他,这个东西虽然偏贵,但我觉得它对你来说挺有用,可以接受这个价格。
让孩子一步步直面现实,长大后才不至于突然面对残酷的生活时,被击得溃不成军,成长这件事情,越早越好。
现在的学校教育,非常缺乏对社会的了解和认知,很多学生一毕业进入社会手足无措,容易被诱惑、被利用,又容易觉得穷途末路,自己一个人扛不住。如果从小就能够清醒地知道现实是怎样的,就不至于成年后觉得生活太不堪重负。
客观地让孩子知道家里目前所面对的困难,是他接触、了解社会的重要步骤。
再大一些,还可以告诉孩子,面对家里的各种问题,父母是如何思考和决策的,当然也要敢于告诉孩子自己犯过什么错,换成他现在做这个决定可以怎么想,等等。
只有家长在经济条件不济的情况下,想办法不让孩子局限在贫穷的行为模式之中,他们给孩子更多的情感关爱,帮孩子增长见识,才能培养性情温和、眼界开阔、不过分看重小恩小惠、内心不贫穷的孩子。
贫穷这件事,只是一个事实。
但到底是对这个事实施加压力,让孩子变得看似“懂事”,实则内心自卑畏缩,还是借一切让孩子认识现实的机会,与孩子建立情感连接,一起直面现实……
这都是为人父母的选择。

我是@牛小顿,
在这里为你分享更多
关于人生经验,关于教育成长的思考
关注我,一同探索不走弯路的人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作者

江东一女

青年

  • 主题

    6

  • 帖子

    16

  • 关注者

    1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宝宝村 | 赣ICP备19014419号-1 |网站地图
Powered by baobaocun.com!  © 2019-2020版权所有宝宝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