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主题

22

帖子

515

积分

村民

Rank: 4

积分
515
123463927 发表于 2021-10-22 18:20:33
人人都不一样,其实突破自己思维边界的最好的方法就去多看书,总结出适合自己的一套育儿理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6

帖子

463

积分

青年

Rank: 3Rank: 3

积分
463
十囗田衬 发表于 2021-10-22 18:21:22
我觉得问题不在于天性和个性是什么,而在于是尊重和放任这个词的使用。
父母问这样的问题是基于对如何做父母的困惑,现代社会做父母总是会受到各种教育理念的影响,不敢打不敢骂,因为好像各种理念都有道理,但是做父母这件事不是照着书本就能学会的,更重要的是内在对做父母的责任感的认同。
中国人讲究的是养不教父之过,不管孩子身上有什么问题,根源肯定在父母身上,不管这个问题背后孩子到底呈现了什么样的天性或者个性,其实这个都是父母的一部分,父母要去为这个部分负责,如果寻求一个标准答案,我想这就有偷懒的嫌疑了。父母偷的懒,孩子都得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19

帖子

482

积分

青年

Rank: 3Rank: 3

积分
482
一个人浪迹世界 发表于 2021-10-22 18:22:19
家长多陪伴孩子,并且多用思考的头脑和善于发掘孩子特长的火眼金睛去引导培养孩子。首先你要尊重它作为独立的个体有保留自己想法的权利,家长和孩子之间多讨论多表达思考纬度。相信孩子能懂得你的苦心。
     从来不要以为放任个性就是不管不问,或者就是随他而去。孩子在18岁前是需要监护人的,那么家长需要多用智慧,同时与时俱进的学习。不要用老观念去诠释你对事物的理解,因为万事万物变化很快。有些陈旧的固化观念需要摈弃,不要倚老卖老固执己见。孩子在不同阶段呈现出来的个人意识是不同的,越小的孩子越容易引导。随着孩子的成长也要从内心把她作为独立的社会人去进行灵魂的碰撞,沟通是最好的方式。只要家长不忘初心,不要逼迫孩子必须要成为你打造的样子,健康平安才是福,儿孙也有儿孙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19

帖子

472

积分

青年

Rank: 3Rank: 3

积分
472
我窝蚀 发表于 2021-10-22 18:22:53
不好把握。

作为一名两个孩子的父亲,我简单说一说。
第一:尊重孩子那是必须的,你必须把孩子当做与你相对独立的个体,努力尝试去尽量地理解他的想法。
第二:鉴于孩子社会经验的缺失,作为父母,你应该予以适当的引导和修正,毕竟孩子无知,所以万事不能以孩子的“天性”或“个性”而阻挡父母对孩子的管教。
第三:所谓天性或者个性,其尊重或支持的标准,在于其是否违反社会公序良俗,并不是所有的天性或者个性都要支持,父母应该有所甄选。
第四:三至六岁的孩子,正是不太懂事的时候,这个时候父母应该在社会公序良俗的范围内,保证孩子不会出格。
第五:这个年纪的孩子,最好培养其某个方面的兴趣,无论是歌唱还是舞蹈,无论是声乐还是棋牌,无论是手工还是绘画......能够寄心思于某一处的孩子,会更加平和,人生也会更加稳定。
第六:作为父母,日日时时检审自身,尽最大努力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给孩子最好的环境和最合理的教养。
......

一时乱想,以上几条;个人经验,难免疏漏。
敬请参考,不要照搬。
我是老门,门老师,祝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17

帖子

469

积分

青年

Rank: 3Rank: 3

积分
469
电富饭却 发表于 2021-10-22 18:23:02
没有什么教育的说法,你只能把你认为的交给孩子。如果你希望孩子超越你,那不是你能做到的。每个家长学会开心的生活,学会不抱怨的做必须要做的,提供一个氛围,没有那么多技巧,这不是杂技,并不复杂。
生孩子之前多和其他孩子接触,你会感受到很多。如果你能和其他人家的孩子相处的很好,这个相处不是偶遇,而是长时间的相处,你觉得没问题了,事实上不可能没问题,只是你觉得你可以接受这个程度。剩下的就是你要不抱怨的做一些辛苦的工作,照顾孩子的工作。
即使你不给孩子问题,他依然会有问题,交给他自己处理,提醒就可以了。不要真把他当自己的孩子,把他当一个独立的人。他的问题应该自己负责,不要太照顾他,替他解决麻烦,那样他会成为你的麻烦。他不会成长。
养孩子和浇花一样,你就负责必须得事情。其他的你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交给他自己,这需要信任,对生命的信任,这种信任来自于自己的成长,无论经历了什么,你都可以蜕变。你没这种信任,对自己的生命都充满担忧,你也无法给孩子独立,你就只能做你自己认为的最好,所以自己成长永远是第一位。
一切问题,不仅仅是孩子的问题,你必须自己有答案才行,想要自己有答案,你只能问自己,你只能自己成长。
天性个性的问题,不是文字问题,是敏锐度问题。敏锐的人能感受到能量上的舒适与否,迟钝的人,即使自己破口大骂,也依然觉得自己没什么粗鲁的。敏锐的人说了一句稍微重一点的话,马上就能意识到,话还没出口就咽回去了。
你不能抠字眼的去对待生命,什么是个性,什么是天性,根本就没必要了解这些。如果他打人骂人欺负人,你不需要说这是个性,不是天性,所以不应该。这和个性没关系,这和敏锐度有关,你意识到这样不好,就提醒他。如果孩子亲了你,你知道孩子不会虚伪的亲你,你能感受到这个亲里的一切,你完全不用说这是天性,不是个性,所以我允许。如果想处里面多了判断,就少了最重要的某种东西。当你说我爱你的时候,他必须不能来自判断,不能来自你这是天性不是个性所以我爱你。
提升自己的敏锐度,让自己的眼睛明亮,是一切问题的答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

主题

47

帖子

618

积分

村民

Rank: 4

积分
618
后悔以来不及以d 发表于 2021-10-22 18:23:26
尊重天性和放任个性这不一回事么。你是想问大众要求与个性化发展该如何把握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15

帖子

462

积分

青年

Rank: 3Rank: 3

积分
462
埋藏那段情埋l 发表于 2021-10-22 18:23:55
这是一个难题,试着分享自己的理解
外向还是内向,情感粗线条还是细腻,柔和还是倔强……这些与生俱来,并非受环境影响或受教育后才形成的特点就是天性。天性不是孩子自己能够选择决定的,它是由父母基因而来先天形成的,父母不尊重孩子的天性,实际就是嫌弃自己的基因。
天性是应当被尊重的,改变一个人的天性,1.非常艰难,2.如果真的改变成功,就是让对方变形 变态了,并非好事。所以我们应该接纳孩子的天性,就是不管我们的好恶如何,只因孩子是我们所生,所以我们明白那不能责怪孩子(要怪也只能怪自己,否则孩子太委屈了吧),我们应该全盘接纳孩子的所有天性。关键是,谁的天性是十全十美的呢?没有!父母自己也并不完美,既然每个人都不完美,并且也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尊重和包容,为什么父母不能接纳最亲爱的孩子呢?
不接受的表现就是嫌弃,苦恼,想彻底改变它
在接纳和尊重孩子天性的同时,会有天性带来的不足展现出来,一方面我们依然要接纳它,另一方面我们可以引导它往更好的方向发展。每一个特质,不止不足这一面,另一面一定是个优点,关键看你站哪个角度,关注哪个点,正面还是反面,比如,粗心的人可能会有些大意,不小心犯一些错误,但ta可能比较好相处,不强迫人,不过分计较一些得失,心比较宽,那父母可以看好的一面,并引导好的一面的发展呀。
因此,并无放任一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9

帖子

441

积分

青年

Rank: 3Rank: 3

积分
441
不加迪 发表于 2021-10-22 18:24:31
自己也看过一些育儿类书,书里说要这样、那样的释放孩子天性,我也跟着做了。可是有时感觉有点不对劲也有些混乱,孩子好像不是释放天性而是彻底放飞自我了,谁的话也不听了。
“尽信书不如不读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可以给孩子制定一个大框框,只要在这个范围内,就不要过多的去管孩子。
比如:吃饭时,只要孩子能自己吃饭,有点挑食、用手抓等,不要过多的唠叨,毕竟我们自己也有不喜欢吃的食物,孩子用手抓饭吃,也是一种触觉体验。
在外面玩,如果是在开阔的草地、室外,你可以随意喊叫,如果在室内就不行,这是最基本的礼仪。就像在电影院,孩子大声说话,乱跑,这不仅影响自己,也会影响到别人,这是公共场合,不是在自己家里。如果没有让孩子行成家里与家外的界限,就不会控制自己的行为,也不会尊重他人,做事就会没有原则与底线。
有的孩子内向,有的孩子外向,内向与外向的性格特点不一样,要发展孩子的性格,就要先了解孩子属于那种性格。一般外向的孩子接受新事务较快,内向孩子则要试探一下这种新事务是否适合自己,所以对内向的孩子要耐着性子,不要催促他们。
教育孩子有时只能摸索着前进。可以多看看不同种类的育儿书,借鉴一些别人的经验,当然这些内容要适合孩子才行,毕竟每个孩子的性格、生长环境不同。

教育孩子,尊重天性和放任个性,应该怎样把握?-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1

主题

42

帖子

666

积分

村民

Rank: 4

积分
666
57f2cb733477 发表于 2021-10-22 18:25:09
我看到您的提问,感觉不好回答,百人百面百个视角,站位不同看法差异;可我又不想辜负您的期待,就尽力回答吧,不知是否可以给您参考。
我回忆了自己3~6岁,看到天性占多数,个性放任占少数;我回顾了女儿3~6岁,看到了3~6岁是个性初长时期,孩子在天性与个性间正发生渐变,任性是7~9岁阶段表现明显。
我看到的天性像是基因携带,有本能的特点,不需要教育培训,自然就具有某些能力与能量。我看到的个性像是后天形成,有人为的特点,需要心灵驾驶运行,或放纵任性或收敛自律或兼而有之。
您提到尊重天性和放任个性怎样把握?我个人体会因人而异,比如我3~6岁特别淘气,父母总是为我的安全担惊受怕,他(她)们就选择了限制我的个性生长,尽全力"圈养"我,结果我平安长大了;我的孩子3~6岁总体偏乖,我就选择了激活她的天性,尽可能“放养"她,等到"野劲"自然出来了,就慢慢地在自然天性、专属个性、社会共性之间来回调整,等找到三者融合的位置,也就知道什么是适度了,在适度区域坚持把握运行即可。
简单地说:任何事物都有结构性平衡问题,孩子的自然天性、专属个性、社会共性是一个完整结构,您得了解孩子是全面成长,还是偏向成长,如果有明显的倾向性,意味着迟早会过度走向负面,应该注意调整度了,这是治未病的过程,其道理可以通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15

帖子

433

积分

青年

Rank: 3Rank: 3

积分
433
紫檀海黄 发表于 2021-10-22 18:25:25
不得不承认,教育孩子是一门很深的学问。
我是一个内向型的妈妈,但是我有一个超级外向型的儿子。当孩子3、4岁的时候,我非常的困惑。一方面我觉得孩子的行为不太符合自己长期以来的认知模式,孩子喜欢争抢、喜欢指挥别人,有时候面对其他孩子的家长的时候我都有些不好意思。但另一方面,我又很喜欢孩子的这种性格,因为我没有,也算是一种投射,就像是孩子弥补了我的遗憾一样。
很幸运的事,后来慢慢地通过学习心理学,厘清了自己的情绪,比如:我不会因为自己的面子和虚荣而控制孩子,只要孩子没有伤害其他孩子,我基本不会关注,而是让孩子自己解决。有一次,我儿子跟一个小朋友在游乐场抢一个大的弹力球,两人争得脸红脖子粗的,我在一边忍着没阻止,我想如果打起来我就上去阻止。过了很长时间,两人势均力敌还没松手,我儿子突然说:要不咱玩别的吧?另一个孩子说:好吧!
我有点愣住了。原来孩子的世界真的跟我们想象的不一样。原来他也在想办法。
之后,只要孩子没有伤害到自己和他人,我一般让他自己处理。我想哪怕处理的不好、不对,也是孩子的一份宝贵的经验,孩子自己会形成意识,来慢慢修正自己。
而我要学的是厘清问题是谁的?面对孩子当我担心、恐惧、焦虑、虚荣的时候,我知道这是我的问题,我不需要控制孩子让孩子改变来满足我。
但是另一方面,孩子确实都有任性的一面,尤其是亲子关系好的时候,孩子更更够展示人性利己的一面,比如:很想买玩具,贪玩。
大概从4岁的时候,我开始在孩子有过度需求的时候,用“温和而坚定”的方式面对孩子。比如:出门之前就跟他说好,这次我们什么也不买。当他想买的时候我就坚定的拒绝。一开始,孩子歇斯底里的哭闹,我就跟他说:妈妈知道你很难过,很想买,但是我们说好了,真的不能买。
我心里就想:我允许孩子就是这个样子,他并不完美,我拒绝他,孩子有情绪是正常的表现。
我一次次的拒绝他,但是表情是温和的,有时候他会哭闹半个多小时,有时候他会生气地说:我找别人给我当妈妈了。我说:你这样说妈妈很伤心,但我们真的不能买。
直到他确认妈妈是真的不会给他买的,他就接受了。他说走的时候,我就抱抱他,给他肯定,告诉他:你是言而有信的孩子,我感觉到,孩子哭过之后,其实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伤心,他的承受能力其实挺强的,不像我以为的那么脆弱。
在这里面最主要的功课是通过自己不断地学习,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状态,以及做父母的学会接纳自己。我们学会接纳自己,就知道如何接纳孩子,我们会接纳孩子不好的一面,关注孩子的积极面,那孩子内在就会有满足感。他会觉得这样做会得到妈妈的关注和满足,他会像进一步再次得到这种感觉,那么妈妈的关注就会引导孩子展现自己有优势的一面,进而自己的价值感和满足感进一步提升,活出自己的生命力。
而且,我自己感觉孩子生命力强的时候他的身体状态是很好的,我儿子这几年免疫力很好,感觉长得也很快。虽然他并不完美,但是有活力,我真心的欣赏这样一个生命,愿意探索,有力量、有冲劲,尽情释放自己的活力。
我真心的觉得当父母内心强大了,外在才能减少对孩子的控制,转而学会通过自己的行为引导孩子。这也就是老子所说的“无为而治”,但真正的无为是很难的,让父母控制管理孩子,父母内心是很舒服的,但是让父母放下内心的执着,反而是最难的事。它需要父母走出自己的舒适区,不断地学习感悟,用内求的方法自己满足自己,自己接纳自己,自己支持自己,正是“一阴一阳之谓道”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作者

  • 主题

    55

  • 帖子

    54

  • 关注者

    1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宝宝村 | 赣ICP备19014419号-1 |网站地图
Powered by baobaocun.com!  © 2019-2020版权所有宝宝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