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2021-10-26

跳转到指定楼层
当了妈以后,最怕看到这样的场景:
孩子哭、孩子难过、孩子孤零零的,其他人都着急,都心疼,但当事人却认为这没啥!!
“妈妈就住在附近,但不给他开门。”
可怜的孩子,善良的警察、社区人员、学校、民政局人员等,但不管是谁,始终只能帮孩子一时。
看到这个场景,我立马想到了一些事:
①去年,我家对门一个孩子一直在门外哭,边哭边喊:
“妈妈开门!妈妈,妈妈……”
屋内有说话声,但久久没有开门让孩子进家门的动静!
②也是一个邻居,半夜,直接把孩子放到门外,乌黑黑的,孩子一直哭。
为什么我说是放到门外而不是赶出门外?因为这孩子还不到3岁,是被他妈妈抱出来直接放在门外,然后把门关上的。
两次事件我都介入了,事件1妈妈称她和孩子爸爸离婚了,爸爸长期不管孩子,一分钱都不给,而孩子呢,在学校老被老师通告,妈妈怎么管也管不住,干脆关门外不让回家。
而事件2的妈妈则一个人长期带孩子,丈夫在外地工作,她说孩子不听话,总哭,叫停止哭泣也不停,直接放门外了。
我当时心情有多复杂,大部分为人父母者应该都能理解。
因为害怕发生正面冲突,我尽量压制住心里的怒火,语气尽量缓和,从开始询问发生了什么开始调节,并一直劝当事人开门让孩子回家,还给他们推荐了1本育儿书,1本儿童心理学书,还有1本女性疗愈的书。
我尽力了,但是否有些效果,就不得而知了。
我想,这不是妈妈或者爸爸一个人的问题,而是全家人的问题,孩子,是牺牲品。
妈妈的生活压力,情感压抑、各种生活不畅,只要有些许导火索,孩子就要受罪,因为孩子是最好的倾泻出口。
所以,作为大人,我们应该学会正确处理好自己生活中的种种压力和情绪!
1.首先照顾好自己。
当我们很累的时候,对于大一点的孩子,直接告诉他:对不起,我需要先照顾好自己。
让孩子自己独处一会。孩子那么爱我们,我相信他能理解,而且他还很有可能会说“妈妈,我陪着你!”
而对于还小的孩子,我们可以把他交给信任的人暂时帮照看。
而对于压力很大,孩子跟着自己总是受罪的情况下,比如这个事例中的男孩子,跟妈妈相处对他来说未必是好事,至少目前是这样的,那么妈妈是否可以让孩子跟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相处一段时间,妈妈先让自己恢复好再把孩子接过来呢?当然爸爸是第一责任人,但这时候爸爸自己估计也不一定能好好照看孩子。
2.我们不能保证选择的婚姻一定对,但我们可以选择离开后如何爱自己以及如何爱孩子。
不管是母亲还是父亲,离婚可以理解。但是作为大人,在决定离婚的时候,应该妥善安排好孩子。
悲伤的情绪自然是有的,但是我们可以找家人、好友甚至心理咨询师排解,不应该发泄到孩子身上。
我想,相关部门也会对孩子的家人做情绪疏导,甚至还可能引导他们进行心理治疗。
但即使没有引导,当事人也应该有这个意识。如果自己没有经济能力看心理咨询,可以主动寻求相关部门甚至一些媒体平台的帮助。比如妇联。
然后,我们来谈孩子的情绪问题。
孩子的情绪重要吗?当然重要,因为孩子很多“不正确”的行为,都是情绪没有得到及时关注,需求没有得到满足而导致的
比如孩子要求爸爸妈妈陪自己玩,爸爸妈妈总是自己玩手机不回应。性格敏感、情绪外放的孩子可能会大哭大叫,性格内向的孩子则可能默默回房间伤心。
如果长期这样不回应,前者可能会出现丢东西、咬人的行为,而后者则你叫她她都不答应。
因为孩子已经由简单的寻求关注升级到想要报复父母或者自暴自弃的层面了。
再严重一些,孩子出现偷窃行为,并且还故意让父母发现自己偷窃。有的孩子还会自残。
自暴自弃的孩子则什么都不做,不爱学习,一副什么都无所谓的样子,叫也不回应。
因为他们认为这些行为能够让父母难堪甚至能够让父母感到痛苦。
这就达到他们报复父母的目的了。既然我平时好好提要求你不关注,我也只能报复或者我干脆就自暴自弃了。
最后,我们来说说养育方式。
就像我那两位邻居,认为把孩子关门外就能解决问题。但实际上能吗?显然不能。只不过他们可能暂时控制住孩子了,孩子只是因为太害怕而不得不听大人的指令。
但等孩子再大些,他们再也控制不住的时候,怎么办?
养育中,一定要包含下面3个关键要素:
1.有爱有尊重
这个爱指的是尽量满足孩子的身体需求和心理需求,及时回应孩子,跟孩子积极互动。
这方面强调敏感式育儿的方式总结得最好。
而最权威、最齐全、最优秀也最受父母们欢迎的就是蒙台梭利。

2.有规则
孩子的大脑发育尚未成熟,具体来说是控制情绪的前额叶尚未发育成熟。
研究显示:要到20岁左右,大脑新皮质层的前额叶才会完全发育成熟。这时候孩子才足够理智。
在这之前,孩子做事经常不会三思而后行,也喜欢冒险,这是大脑发育决定的。
而我们大人要做的,就是要给孩子设立规则,并且监督他们遵守规则。
越小的孩子就越需要规则,因为他们无法理解自己的行为会对自己产生什么伤害,对别人产生什么影响或伤害。
比如孩子看见朋友家的花瓶,因为好奇他肯定想去玩。但是他不知道花瓶如果摔碎了可能会砸伤自己,更不会知道这个花瓶对于主人可能有某些特殊意义甚至是个价值连城的古董。
那作为大人,我们就要去监护孩子的行为。
关于规则如何制定,如何执行,孩子不遵守规则怎么办等等,《正面管教》这本书必须上榜!
关于正面管教的更多介绍,大家也可以看我下面的这篇优质回答:
《正面管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3.让孩子体验到独立感、能力感与参与感
①允许孩子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为自己做决定
比如6个月的孩子应该允许他自己吃饭
而十几岁的孩子可以决定自己去哪里玩
让孩子为自己做一些事,做一些决定,让他感受到自己有能力,有参与感,并且这种能力感和参与感是可以得到父母的尊重和支持的。
②允许孩子有不一样的想法
不强迫孩子一定要听我们的,在养育上,我们也要做到“兼听则明
我们不妨听听,孩子为什么和我们有不一样的想法。和孩子一起讨论为什么,最好大家最后能够达到一致的结果,或者能够碰撞出不同的思想火花。
不管对大人还是孩子来说,这何尝不是一种相互学习、相互进步的过程呢!
而且,当孩子的想法被接纳,孩子可以表达自己不同的想法时,孩子更容易自信,也更容易有内驱动力。
@知乎亲子
我是二孩妈妈 @妤妈养育,多年资深哺乳指导,吸奶器选择和使用,喂奶痛、奶少、喂不上等母乳问题我很擅长,也很喜欢钻研家庭养育,喜欢陪孩子读书,帮助妈妈但不会道德绑架是我的原则,关注我,养育之路,少些焦虑,多些轻松与愉快!不管你有任何困难,我都愿意陪你一起度过!

如何看待男孩夜宿车顶称父母离婚没人要自己?街道回应「是 ...-1.jpg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6

主题

17

帖子

497

积分

青年

Rank: 3Rank: 3

积分
497
一个月饼撑死你 发表于 2021-10-26 18:48:44
当了妈以后,最怕看到这样的场景:
孩子哭、孩子难过、孩子孤零零的,其他人都着急,都心疼,但当事人却认为这没啥!!
“妈妈就住在附近,但不给他开门。”
可怜的孩子,善良的警察、社区人员、学校、民政局人员等,但不管是谁,始终只能帮孩子一时。
看到这个场景,我立马想到了一些事:
①去年,我家对门一个孩子一直在门外哭,边哭边喊:
“妈妈开门!妈妈,妈妈……”
屋内有说话声,但久久没有开门让孩子进家门的动静!
②也是一个邻居,半夜,直接把孩子放到门外,乌黑黑的,孩子一直哭。
为什么我说是放到门外而不是赶出门外?因为这孩子还不到3岁,是被他妈妈抱出来直接放在门外,然后把门关上的。
两次事件我都介入了,事件1妈妈称她和孩子爸爸离婚了,爸爸长期不管孩子,一分钱都不给,而孩子呢,在学校老被老师通告,妈妈怎么管也管不住,干脆关门外不让回家。
而事件2的妈妈则一个人长期带孩子,丈夫在外地工作,她说孩子不听话,总哭,叫停止哭泣也不停,直接放门外了。
我当时心情有多复杂,大部分为人父母者应该都能理解。
因为害怕发生正面冲突,我尽量压制住心里的怒火,语气尽量缓和,从开始询问发生了什么开始调节,并一直劝当事人开门让孩子回家,还给他们推荐了1本育儿书,1本儿童心理学书,还有1本女性疗愈的书。
我尽力了,但是否有些效果,就不得而知了。
我想,这不是妈妈或者爸爸一个人的问题,而是全家人的问题,孩子,是牺牲品。
妈妈的生活压力,情感压抑、各种生活不畅,只要有些许导火索,孩子就要受罪,因为孩子是最好的倾泻出口。
所以,作为大人,我们应该学会正确处理好自己生活中的种种压力和情绪!
1.首先照顾好自己。
当我们很累的时候,对于大一点的孩子,直接告诉他:对不起,我需要先照顾好自己。
让孩子自己独处一会。孩子那么爱我们,我相信他能理解,而且他还很有可能会说“妈妈,我陪着你!”
而对于还小的孩子,我们可以把他交给信任的人暂时帮照看。
而对于压力很大,孩子跟着自己总是受罪的情况下,比如这个事例中的男孩子,跟妈妈相处对他来说未必是好事,至少目前是这样的,那么妈妈是否可以让孩子跟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相处一段时间,妈妈先让自己恢复好再把孩子接过来呢?当然爸爸是第一责任人,但这时候爸爸自己估计也不一定能好好照看孩子。
2.我们不能保证选择的婚姻一定对,但我们可以选择离开后如何爱自己以及如何爱孩子。
不管是母亲还是父亲,离婚可以理解。但是作为大人,在决定离婚的时候,应该妥善安排好孩子。
悲伤的情绪自然是有的,但是我们可以找家人、好友甚至心理咨询师排解,不应该发泄到孩子身上。
我想,相关部门也会对孩子的家人做情绪疏导,甚至还可能引导他们进行心理治疗。
但即使没有引导,当事人也应该有这个意识。如果自己没有经济能力看心理咨询,可以主动寻求相关部门甚至一些媒体平台的帮助。比如妇联。
然后,我们来谈孩子的情绪问题。
孩子的情绪重要吗?当然重要,因为孩子很多“不正确”的行为,都是情绪没有得到及时关注,需求没有得到满足而导致的
比如孩子要求爸爸妈妈陪自己玩,爸爸妈妈总是自己玩手机不回应。性格敏感、情绪外放的孩子可能会大哭大叫,性格内向的孩子则可能默默回房间伤心。
如果长期这样不回应,前者可能会出现丢东西、咬人的行为,而后者则你叫她她都不答应。
因为孩子已经由简单的寻求关注升级到想要报复父母或者自暴自弃的层面了。
再严重一些,孩子出现偷窃行为,并且还故意让父母发现自己偷窃。有的孩子还会自残。
自暴自弃的孩子则什么都不做,不爱学习,一副什么都无所谓的样子,叫也不回应。
因为他们认为这些行为能够让父母难堪甚至能够让父母感到痛苦。
这就达到他们报复父母的目的了。既然我平时好好提要求你不关注,我也只能报复或者我干脆就自暴自弃了。
最后,我们来说说养育方式。
就像我那两位邻居,认为把孩子关门外就能解决问题。但实际上能吗?显然不能。只不过他们可能暂时控制住孩子了,孩子只是因为太害怕而不得不听大人的指令。
但等孩子再大些,他们再也控制不住的时候,怎么办?
养育中,一定要包含下面3个关键要素:
1.有爱有尊重
这个爱指的是尽量满足孩子的身体需求和心理需求,及时回应孩子,跟孩子积极互动。
这方面强调敏感式育儿的方式总结得最好。
而最权威、最齐全、最优秀也最受父母们欢迎的就是蒙台梭利。


2.有规则
孩子的大脑发育尚未成熟,具体来说是控制情绪的前额叶尚未发育成熟。
研究显示:要到20岁左右,大脑新皮质层的前额叶才会完全发育成熟。这时候孩子才足够理智。
在这之前,孩子做事经常不会三思而后行,也喜欢冒险,这是大脑发育决定的。
而我们大人要做的,就是要给孩子设立规则,并且监督他们遵守规则。
越小的孩子就越需要规则,因为他们无法理解自己的行为会对自己产生什么伤害,对别人产生什么影响或伤害。
比如孩子看见朋友家的花瓶,因为好奇他肯定想去玩。但是他不知道花瓶如果摔碎了可能会砸伤自己,更不会知道这个花瓶对于主人可能有某些特殊意义甚至是个价值连城的古董。
那作为大人,我们就要去监护孩子的行为。
关于规则如何制定,如何执行,孩子不遵守规则怎么办等等,《正面管教》这本书必须上榜!
<a data-draft-node="block" data-draft-type="mcn-link-card" data-mcn-id="1436345171651289088">关于正面管教的更多介绍,大家也可以看我下面的这篇优质回答:
《正面管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3.让孩子体验到独立感、能力感与参与感
①允许孩子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为自己做决定
比如6个月的孩子应该允许他自己吃饭
而十几岁的孩子可以决定自己去哪里玩
让孩子为自己做一些事,做一些决定,让他感受到自己有能力,有参与感,并且这种能力感和参与感是可以得到父母的尊重和支持的。
②允许孩子有不一样的想法
不强迫孩子一定要听我们的,在养育上,我们也要做到“兼听则明
我们不妨听听,孩子为什么和我们有不一样的想法。和孩子一起讨论为什么,最好大家最后能够达到一致的结果,或者能够碰撞出不同的思想火花。
不管对大人还是孩子来说,这何尝不是一种相互学习、相互进步的过程呢!
而且,当孩子的想法被接纳,孩子可以表达自己不同的想法时,孩子更容易自信,也更容易有内驱动力。
@知乎亲子
我是二孩妈妈 @妤妈养育,多年资深哺乳指导,吸奶器选择和使用,喂奶痛、奶少、喂不上等母乳问题我很擅长,也很喜欢钻研家庭养育,喜欢陪孩子读书,帮助妈妈但不会道德绑架是我的原则,关注我,养育之路,少些焦虑,多些轻松与愉快!不管你有任何困难,我都愿意陪你一起度过!

如何看待男孩夜宿车顶称父母离婚没人要自己?街道回应「是 ...-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16

帖子

518

积分

村民

Rank: 4

积分
518
另一个自己爱自r 发表于 2021-10-26 18:49:16
离异、单亲家庭,不是父母不尽责的借口。
7、8岁的男孩夜宿车顶,认为父母不要自己了,这是一种多么深的绝望啊!
我们无从了解,这位单亲母亲,因为何种原因,一次次让孩子晚上睡在路旁的车顶。
这种不负责任的行为,很可能让孩子陷入 “习得性无助”,甚至可能让他一生笼罩在 “无助感”中。
在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与挑战时,都下意识觉得自己没人帮、做不到。

什么是习得性无助

习得性无助,最初由著名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塞利格曼提出。他认为,我们对自己控制事情能力的认知来自于过往的经验。
人的无助感,是习得的。也可以说,是被 “训练” 出来的。
他做了一个实验:
把狗关在一个上了锁的笼子里。笼子通上电流,电流强度让狗感到痛苦,但不会伤害身体。被电到的狗会四处乱窜,试图找到逃脱的出口。
可是在试过几次都没有成功后,狗绝望了,放弃了反抗。即使后来一直有电流通过,但狗只是躺在那里默默忍受痛苦,绝不再极力逃脱了。
后来,塞利格曼把狗挪到更大的笼子里,笼子中间用隔板隔开,一边通电,一边没有通电,但隔板的高度,是狗可以轻易跳过去的。

如何看待男孩夜宿车顶称父母离婚没人要自己?街道回应「是 ...-1.jpg

塞利格曼把另一条从来没经过电击的狗,和先前那条实验狗一起关在没通电的一边。
当笼子通电时,没有经过失败的狗受到短暂惊吓后,立刻奋起一跳,逃到安全的一边。
可是那条可怜的经过无数次实验的狗,眼睁睁看着伙伴轻易跳到笼子另一边,自己却卧倒,再也不肯尝试了。
塞利格曼说,它放弃了反抗,习得了无助。
夜宿车顶,会对这个孩子造成什么影响?

这个7、8岁的男孩的经历,很像“习得性无助实验”中的这只小狗。
一开始,他多希望父母的爱,希望晚上可以回到温暖的家,睡在舒适的大床上,再做上一个美美的好梦。
可渐渐他绝望了,离婚后父母不管他,妈妈甚至大晚上都不让他回家睡觉,连最基本的住,都没能给他提供。
他克制住内心的恐惧、愤怒、无奈,为了有地方睡觉,爬上夜晚路边的车顶,在漆黑冰冷的夜里,孤独睡去。
作为一个成年人,想象到自己晚上睡到车上场景的时候,我都觉得恐惧,更不用说这个7、8岁的小男孩了。
很可能在他心里,他觉得没有人可以帮他解决生活中的任何问题,因为连父母都不能保障他的基本生存条件。
更可怕的是,他很可能不再相信爱了。就像小男孩被问到时,他说父母离婚了,没人要他了。
在一个7、8岁孩子的眼里,他觉得父母不要他了,最亲最爱的父母不要他了,这让他怎么能再信任爱呢。
写在最后

作为一个父亲或母亲,有责任有义务保障孩子基本的生存、以及照顾孩子的心理与情绪问题。
当把孩子生到这个世界的时候,你们就应该准备好照顾好他、抚养他健康成长。
在你们眼里,孩子或许仅仅是孩子。
但在小小的孩子眼里,你们便是全世界,他们需要你!
请承担起做父母的责任。

如何看待男孩夜宿车顶称父母离婚没人要自己?街道回应「是 ...-2.jpg
评论区,和 @壹心理 聊聊:
你有过这种无助的时刻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19

帖子

468

积分

青年

Rank: 3Rank: 3

积分
468
123459537 发表于 2021-10-26 18:50:14
为知友们补充更多信息:
小孩夜宿车顶没人管,对这样的父母就真没办法吗
近日,一段 “小孩夜宿车顶没人管”的视频引发舆论关注。
据媒体报道,这段视频由一名来自天津的网友拍摄。她表示已经多次看到这名男孩睡在路边的车顶上。男孩说父母离婚,没人要他,妈妈就住在附近,但不给他开门。当地派出所表示,已派警处置。男孩来自单亲家庭,母亲不尽责,不履行监护人义务,放任孩子不管,社区、区民政局、学校和民警都正在寻找孩子。
从视频来看,这名男童不过七八岁的样子。在这样的年纪,他的同龄人都还在父母怀里撒娇、淘气,而他不仅要接受父母离婚的打击,还要露宿街头,这样的遭遇既让人痛心,又让人生气。

如何看待男孩夜宿车顶称父母离婚没人要自己?街道回应「是 ...-1.jpg
父母生了孩子,就要将其抚养长大,这是最基本的人性。目前还不知道这位母亲为何不给孩子开门,其中是否有什么苦衷或者与孩子父亲之间有什么纠纷。但是,无论如何,放任孩子不管、让孩子流落街头,既有违人伦,也涉嫌违法。
如今当地各个部门都在寻找孩子,未来该如何妥善安置孩子、是否该追究父母的责任,这些还需要相关部门的积极介入。
实际上,抛开天津这一个案,现实中因为父母离婚导致孩子没人管、没人要的事件并不少见。2018年9月,江西九江市一名四岁男童被发现提着装有父母离婚协议书的塑料袋站在马路上手足无措,民警为他找到家人后,其母亲却说“这个男孩我不要了”;2021年,广西柳州一名男童被刚离婚的父母落在民政局嚎啕大哭……
这些不幸的孩子,各有各自悲惨的遭遇,但是相同点是都有一对不负责任的父母。“父母对孩子而言是整个宇宙,当父母伤害孩子,意味着孩子要面对整个宇宙的攻击。”如何应对不负责任的父母;当孩子被放任不管,社会又该如何为孩子兜底,这也是此事最核心的问题。
以天津这名男童为例,从目前了解到的情况来看,妈妈不负责任的行为固然为人所不齿,但是又不至于为此而剥夺其监护权;因为母亲健在,他又不符合送去福利院的条件,社区、民政等部门对此似乎也一筹莫展,最终只能眼睁睁看着孩子在街头受苦。
要解决这种困境,就需要相关部门积极介入,用严密的制度设计为孩子遮风避雨、托起一片天。这就要求相关政策要一切以维护孩子利益最优化为准则,避免孩子受到更为严重的伤害,而非等到事态发展到不可挽回的地步,才不得不处理。

如何看待男孩夜宿车顶称父母离婚没人要自己?街道回应「是 ...-2.jpg
从其他地方的经验来看,需要上到司法部门、民政部门、妇联,下到学校、社区、街道都积极参与才能形成合力。
由民政部门负责落实救助措施,由妇联负责法律援助和调解,由检察院负责适时发出监护督促令要求父母尽抚养义务,由学校负责校内安全、学习辅导,由街道具体落实孩子日常生活保障,由社区安排专人定期走访……救助父母不尽抚养义务的孩子,其他地方也有不少成功的例子,相关部门并非完全无计可施。
而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出,要解决这些孩子的困境,靠的不是一地一个部门的力量,而是要构筑一条全流程、全链条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协调机制。值得一提的是,这些离异家庭往往各有各的困境,这就需要相关部门注意每个家庭的特殊之处,因人施策、一户一策,用细致的工作和一切为了孩子的初衷,真正为孩子排忧解难。
在政策和制度之外,也要及时发动和借助社会组织的力量,让公益组织、专业机构在帮助孩子的路上成为政府工作的有效补充。
“又是一个要拿一生治愈童年的可怜人”,网友在评价天津这起事件时所说的话让人动容。父母对孩子的伤害是不可逆的,要保护孩子,制度上能多一分人性、细致,孩子可能就会少吃一分苦。
搜狐《狐度》出品
作者:和光

如何看待男孩夜宿车顶称父母离婚没人要自己?街道回应「是 ...-3.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

主题

26

帖子

576

积分

村民

Rank: 4

积分
576
刘金栋 发表于 2021-10-26 18:50:30
我昨天刚好看到了那个新闻视频。
说实话,作为一个妈妈,心里很不舒服。
最近降温了,晚上那么冷。这个衣衫单薄的小男孩,直直的躺在汽车车顶。双手在胸前交叉放着,姿势跟睡在家里床上一样。
不知道他当时在想啥?才七八岁的孩子,应该被父母抱着,被老人宠着。有满屋子的玩具,有属于自己的房间,爸妈下班以后,自己做完作业,晚上一家三口的亲子时间。
他都没有。只有以天为被,以地为床,爹不疼娘不爱,在孤独冰凉的车顶过夜。
对小孩子来说太残酷了。真的,我能理解父母离婚,但不能理解他们因为爱情消失了,也连带着不爱那个因为他们的结合而出生的孩子。
如果一个双目失明的人,从出生就看不到任何东西都好。曾经见过蓝天白云,却知道自己将永远堕于黑暗,对他来说多么残忍啊。
一个失去了父母的爱的孩子,一生可能都像灵魂破了个洞,呜呜呜的在漏风。
@知乎亲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12

帖子

467

积分

青年

Rank: 3Rank: 3

积分
467
芳影难觅 发表于 2021-10-26 18:50:35
所以结婚 从来都不是两个人的事,也不止是爱情的问题。关乎到两个人应对双方原生家庭应付的、对后代应付的责任,对社会的责任。
如果是离异家庭,出于法律责任监护人应尽职尽责抚养到成年,如果没履行到是违法的吧。希望有关部门关注监督并进行教育、惩处。出于道德义务,父母双方都应抚养照顾孩子,面对流浪猫狗人皆有恻隐之心,更何况自己亲生骨肉。
至于情绪问题,放到最后提,一个是情绪面前生命安全更重要。如果长期没人管没人喂养能不能活都两说,被不法分子骗去残害身体做乞丐,被训练成小偷盗贼的例子比比皆是。原本可以健康正常成长将来为社会出力气的好男生反而沦为社会隐患,这是谁的责任呢?如果真要好好讲情绪问题,难以开头难以结尾。全世界最让人绝望的事莫过于被最亲近的人抛弃背叛,满世界都是人但他孤独的赫然。不知道现在孩子自我意识有没有那么完全,我希望他还没有完全,清醒的看着自己的境地,父母的嘴脸,接下来迎来的将是内心漫长的黑暗,无尽的噩梦,还有因为伤害和不足够的关爱到来的漠然性格。
希望有关部门关注孩子,尽快找到机构接纳或找领养家庭,不太建议送回父母家,他们已经打定了不接纳他的主意,送回去只能挨打受骂再次被抛弃。
问我怎么看待 我无法看待,远房表亲也是因为自小没人管,现在两个坐牢两个做了色情行业。你让我怎么看,生了创造的意却做了毁灭的事的恶魔,希望他们被打入牢狱一辈子用来赎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14

帖子

443

积分

青年

Rank: 3Rank: 3

积分
443
YS珊珊YS 发表于 2021-10-26 18:50:49
你看到的万家灯火中,有各种各样的喜怒哀乐。
一个小小的男孩,在渐渐安静下来的夜中入睡了。他的四肢大字型安然地摊开,像所有这个年龄段憨睡的孩子一样。秋天的寒露渐起,他或会在半夜蜷起身子,被冻醒后四处游荡。他会饥饿,或会在街上遇到一两只流浪的小猫。
如何关注一个孩子的情绪问题? 情绪现在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有一盏灯,一碗冒着热气的粥饭,一间屋子,一种守候。
他尚年幼,茫然不知所措。不知道自己在这世间流离的苦,也体会不到大人正被身上的「我」捆绑束缚。
他在星空下,与其他人呼吸一样的空气,是一个熟睡的健康男孩。
之所以想写少年,是因为他们还是「可变」的存在,他们的灵魂仍处于绵软状态而未固定于一个方向,他们身上类似价值观和生活方式那样的因素尚未牢固确立。然而他们的身体正以迅猛的速度趋向成熟,他们的精神在无边的荒野中摸索自由、困惑和犹豫。
……《海边的卡夫卡》
小小的孩子啊,愿这世界就像一艘舟,愿你得到许多爱,在迷航时还有慰藉。
愿你得照抚。
我们愿意纳税,愿意力所能及的定向捐助——我们所能做的太有限了,孩子。
大人们所能做的太有限了。
我们所能做的太有限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15

帖子

475

积分

青年

Rank: 3Rank: 3

积分
475
忽见蜻蜓侨 发表于 2021-10-26 18:51:41
随着天气越来越冷,看着孩子在冰凉的汽车上睡觉为之感到心疼。
我像他这么小的时候独自上厕所的勇气都没有,他却能夜宿车顶,到底是多么的无助给他这么大的勇气战胜黑暗的恐惧。
父母离婚受伤最大的是孩子,父母再婚那么这个孩子跟孤儿没什么区别。
所以说成人之间结婚要慎重,不要因为一时的冲动做出后悔的决定,最终为你们行为买单的却是最无辜的孩子。

如何看待男孩夜宿车顶称父母离婚没人要自己?街道回应「是 ...-1.jpg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我国单亲家庭子女已达数百万之多。父母一方的离去对孩子的心理造成很大的影响,大部分孩子或多或少出现心理问题,如自闭、自卑、反抗性和攻击性较强等。
最近比较火由倪妮主演的热播剧《流金岁月》其中朱锁锁就是典型的单身家庭的孩子,父亲把她寄养在他人家生活,从小朱锁锁就懂得察言观色,每天都活的小心翼翼生怕被人嫌弃,正因为她对父爱的缺失长大后有“恋父情结”,极度的寻求爱却总是被“爱情伤害”。
因此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为了能使孩子有一个完整的人格,单亲家庭长大的孩子需要父母给予更对的关系和关爱。

如何看待男孩夜宿车顶称父母离婚没人要自己?街道回应「是 ...-2.jpg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那么作为单亲家庭的父、母应该怎么做呢?
第一、避免在孩子面前流露过多的悲伤情绪
由原本完整的家庭突然之间分崩离析,父母们自身也要进行调整,甚至有的父母会用极端手段来发泄内心的痛苦。
特别是因为孩子导致离婚的家庭,很多受传统观念导致具有重男轻女思想的南方,因为女方多次没有生育男孩把责任推卸给女方最终离婚的家庭。
父亲的突然离开,家庭重担完完全全降落在母亲身上,突然之间的生活转变有的妈妈会承受不住,把责任归咎于孩子,此时会加剧孩子没有安全感。
因此不论什么原因导致家庭破裂,父母必须第一个坦然面对单亲的现实,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积极面对未来的人生,给孩子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第二、生活变动越小越好
父母一方的离开对于孩子来说绝对是成长路上最大的变故,因此此时的父母最好不要一下之间更换孩子所有的生活环境。
比如有的父母觉得这个家庭留下太对不好的回忆,着急搬家、着急给孩子换新的学校,这会使原本因家庭变故导致伤心的孩子变得更加的孤僻。
第三、要以平常心对待孩子
最近吴亦凡xingqin未成年事件闹得沸沸扬扬,最终归根究底和他的妈妈有太大的关系,由于离异妈妈把所有的期望都放在吴亦凡身上,过分的控制他的生活,导致他的人格发生扭曲,最终害了自己。
因此当家庭离异以后,父母要用一颗平常心去面对生活,这个世界并不是谁离开了谁就不能活,开心的度过每一天,给孩子营造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
结语:虽然现在崇尚婚姻自由,但是还是奉劝各位父母们慎重离婚、结婚,孩子是无辜的,请不要让孩子为你们的过错买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17

帖子

476

积分

青年

Rank: 3Rank: 3

积分
476
水杉水杉话 发表于 2021-10-26 18:52:27
孩子在幼年期最害怕听到哪句话?排名靠前的就是——
你再闹,妈妈/爸爸不要你了!
因为大多时候确实可以震慑孩子,这句话随时可能成为父母“口头禅”,却不知道孩子听后内心一刹那的惶恐。
小小年纪的他们,真的会害怕被至亲抛弃!
新闻中,一名7、8岁的小男孩睡在路边车顶,听闻者皆心疼……
父母离婚,没人要我,妈妈就住在附近,但不给我开门。
想一下,这句话从一个幼童口中说出,不哭不闹,脆脆的童声中透着平静,想想是何等的心酸?
天寒地冻、衣着单薄地睡在路边车顶,已经不止一次了……
父母离婚、母亲不尽责,成年人造成的后果最后都由孩子承担,凭什么呀?
生而不养,当初为何要生?!!
可能是电视剧看多了,觉得“福利院”、“养老院”都是很可怖的地方,令孩子、老人闻风丧胆。
但是后面社会新闻看多了,才知道小孩老人等弱势群体被家人欺凌其实更痛苦。
老人无人赡养或者圈养欺凌,小孩无人抚养或者被抛弃虐待,还不如在那些福利机构呆着,至少——
被彻底抛弃,也比在一次次失望中绝望,更让人轻松;
当遇到很多同病相怜的人,不用承受外界或同情或鄙夷的目光,能更快更好重新开始新的生活。
当一个人失去父爱、母爱的天性,即便强制让其尽抚养义务,对孩子也是凌迟的痛苦。
孩子对父母的爱,总是无条件的。
希望事件中的这个妈妈只是一时情绪不好,心中还有那与生俱来的母爱,能够善待孩子,孩子自然愿意跟着妈妈生活。
如果不能,希望有公益机构或者好心人领养,而养育费用让这对不负责任的父母照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

主题

45

帖子

635

积分

村民

Rank: 4

积分
635
cc0b76bdf51e 发表于 2021-10-26 18:52:43
10 月 24 日,天津一名小男孩被发现睡在路边车顶。
据视频拍摄者介绍,她已经看到过多次了,男孩说父母离婚,没人要他,妈妈就住在附近,但不给他开门。挂甲寺派出所表示,已派警处置。25日晚,当地街道表示,男孩来自单亲家庭,母亲不尽责,不履行监护人义务,放任孩子不管。
若男孩所说属实,父母是否涉嫌构成遗弃罪?不履行监护人义务,会面临什么后果?男孩可以寻求哪些社会救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3下一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作者

YoungForUs

村民

  • 主题

    41

  • 帖子

    44

  • 关注者

    1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宝宝村 | 赣ICP备19014419号-1 |网站地图
Powered by baobaocun.com!  © 2019-2020版权所有宝宝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