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2021-10-27

跳转到指定楼层
育儿中不赞成奖惩制,行政管理中没有问题。
理由,1.奖惩不管多么分明,都是外部力量,内部力量才是人最有力的进步动力,2.赏罚行为容易被孩子误解为父母因他们做得好而奖励他们也就是更爱他们,因他们做得不好而惩罚他们其实就是不再爱他们,换句话说,爱他们是有条件的,这违背了建立良好亲子关系及建造孩子心灵健康的基本原则,即无条件的爱,3.实行奖惩制首先需要预定一个标准,不过事实是,只要是人,哪怕再努力,都不可能凡事达标,这意味着,十分努力依然会被惩罚,这不公平,不科学,也十分打击孩子向上的积极性,这也是损坏孩子健康长大机制,导致孩子委屈抑郁的导因,甚至让孩子怨恨家长
事实上,父母注意力应当放在1.激发孩子内在驱动力,自己选择优秀的方向,并愿意为此付出努力,2.全盘接纳和尊重孩子,优不优秀都爱,甚至努不努力也都爱,只是说,你优秀,你将因此而具有更多的自信和成就感,父母也可以为此而帮助你,如果希望亲子关系良好,孩子健康优秀幸福,这点是最为关键必须做到,却又是最难做到的,这里厘清一个概念,无条件的爱和溺爱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前者是无条件接受孩子所有的特质和天资,是有高品质引导的爱,后者是不加引导地接受孩子所有优劣行为,3.关注孩子的努力程度,而不是努力结果,结果实在是不可控的,只要孩子尽力,没有达标我们依然应该加以肯定,不是吗
要让孩子明白,优秀是每个人自己的事,跟别人和外部世界无关,事情做得好就会有成果,这个成果无论好坏大小,就是对其最适宜的奖赏或惩罚,孩子会依据这个成果内省,已达到自我修正的内在的更大成果,即经验和教训,因而持续长大。绝大部分的惩罚应该来自于孩子思想行为产生的自然后果,而不是来自父母,否则是非常伤害情感的。
最大的谬误在于,当我们以奖惩这种外部力去约束子女的时候,孩子的主观能动性已经被屏蔽和扼杀,他们感受到的只有被动的干巴巴的痛苦的任务和服从,生活也好,学习也罢,全部成为命令,丧失乐趣,甚至以为,生命的意义就在这赏罚之间,而不是自己对人生有把握的积极掌控感,这是一种极度丧失自我的不良感,也会派生出生命无意义之类的厌世感。当孩子长大,某天(这一天迟早会到来)不再有外部奖赏,他们会放弃进取,陷入颓废般躺平,那已经基本无可救药。真正成功的教育应该是对自我的长大有规划有要求。
育儿中需要时刻提醒自己,想方设法,都是为了强化孩子内在力量的积蓄和喷发,尽量弱化来自外部的那些虚浮的动力,比如所谓赏罚分明。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7

主题

11

帖子

473

积分

青年

Rank: 3Rank: 3

积分
473
123459358 发表于 2021-10-27 15:16:30
育儿中不赞成奖惩制,行政管理中没有问题。
理由,1.奖惩不管多么分明,都是外部力量,内部力量才是人最有力的进步动力,2.赏罚行为容易被孩子误解为父母因他们做得好而奖励他们也就是更爱他们,因他们做得不好而惩罚他们其实就是不再爱他们,换句话说,爱他们是有条件的,这违背了建立良好亲子关系及建造孩子心灵健康的基本原则,即无条件的爱,3.实行奖惩制首先需要预定一个标准,不过事实是,只要是人,哪怕再努力,都不可能凡事达标,这意味着,十分努力依然会被惩罚,这不公平,不科学,也十分打击孩子向上的积极性,这也是损坏孩子健康成长机制,导致孩子委屈抑郁的导因,甚至让孩子怨恨家长
事实上,父母注意力应当放在1.激发孩子内在驱动力,自己选择优秀的方向,并愿意为此付出努力,2.全盘接纳和尊重孩子,优不优秀都爱,甚至努不努力也都爱,只是说,你优秀,你将因此而具有更多的自信和成就感,父母也可以为此而帮助你,如果希望亲子关系良好,孩子健康优秀幸福,这点是最为关键必须做到,却又是最难做到的,这里厘清一个概念,无条件的爱和溺爱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前者是无条件接受孩子所有的特质和天资,是有高品质引导的爱,后者是不加引导地接受孩子所有优劣行为,3.关注孩子的努力程度,而不是努力结果,结果实在是不可控的,只要孩子尽力,没有达标我们依然应该加以肯定,不是吗
要让孩子明白,优秀是每个人自己的事,跟别人和外部世界无关,事情做得好就会有成果,这个成果无论好坏大小,就是对其最适宜的奖赏或惩罚,孩子会依据这个成果内省,已达到自我修正的内在的更大成果,即经验和教训,因而持续成长。绝大部分的惩罚应该来自于孩子思想行为产生的自然后果,而不是来自父母,否则是非常伤害情感的。
最大的谬误在于,当我们以奖惩这种外部力去约束子女的时候,孩子的主观能动性已经被屏蔽和扼杀,他们感受到的只有被动的干巴巴的痛苦的任务和服从,生活也好,学习也罢,全部成为命令,丧失乐趣,甚至以为,生命的意义就在这赏罚之间,而不是自己对人生有把握的积极掌控感,这是一种极度丧失自我的不良感,也会派生出生命无意义之类的厌世感。当孩子长大,某天(这一天迟早会到来)不再有外部奖赏,他们会放弃进取,陷入颓废般躺平,那已经基本无可救药。真正成功的教育应该是对自我的成长有规划有要求。
育儿中需要时刻提醒自己,想方设法,都是为了强化孩子内在力量的积蓄和喷发,尽量弱化来自外部的那些虚浮的动力,比如所谓赏罚分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6

主题

39

帖子

616

积分

村民

Rank: 4

积分
616
加菲猫419 发表于 2021-10-27 15:16:46
“宝宝今天得了小红花了呀,真棒真棒,真是个听话的好孩子!”
“今天听写错的字,每个罚写100遍,明天检查!”

这些话,想必作为家长的你,已经耳熟能详了吧。赏罚分明似乎是家长和老师公认的教育孩子的好方式。

但是,赏罚分明真的有效吗?

武志红老师在《为何家会伤人》中说过,行使赏罚一如撒旦的“养育婴儿计划书”,孩子达到了自己的要求就奖励他们,没有达到要求就惩罚他们,以此方式,父母家长的意志得以凌驾于孩子的意志之上。

得到赞赏的孩子,容易把自尊构建在他人的评价之上,一旦别人对他做出负面评价,自尊就有可能会崩塌。
太宰治在《人间失格》中说:“别人寥寥数语的责备,对我如晴天霹雳。”这样建立的不是自尊,而是他尊。

惩罚孩子,的确有可能暂时制止了不良行为,但长期效果并不好。
我们可能暂时赢了孩子,却无法赢得孩子。
赢了孩子,孩子就成了失败者,要么叛逆,要么盲目顺从,这都不是我们教育孩子的目的。
而“赢得”孩子则意味着获得孩子心甘情愿的合作。

那怎么做才更有效呢?简·尼尔森《正面管教》教给了我们正确的做法:

当我们想赞扬孩子的时候,不妨改为鼓励。话出口之前,先问问自己:
①我是尊重孩子的吗?
只有真正在心里尊重孩子,我们说出的话才可能是发自肺腑的鼓励。
②我是在培养孩子的自我评价,还是依赖于他人的评价?
培养孩子自我评价,实在培养自尊。而依赖他人评价,培养的是他尊。
③我真正看到孩子的观点了吗?我说的话,是真的基于孩子的观点吗?
只有真的看到孩子的观点,我们的鼓励才能真正被孩子get到。
④我对朋友会这么说话吗?
我们对朋友说的话通常都能符合鼓励的要点。

当我们想惩罚孩子的不良行为时,不妨试试以下步骤来赢得孩子。
①表达出对孩子感受的理解。一定记得核实你的理解是否正确。
②表达出对孩子的同情,而不是宽恕。
      同情并不代表你认同或者宽恕他的行为,只是意味着你理解孩子的感受。
③告诉孩子你的感受。前面两个阶段做的好的话,孩子此时是愿意聆听的。
④让孩子关注于解决问题。问孩子对于避免将来再出现类似问题有什么想法。如果他没有想法,你可以提出建议,并共同商讨,直至达成一致。
要记住:友善、关心和尊重是上述四个步骤的根本。

教育孩子该什么时候实行奖罚分明的行为?-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作者

  • 主题

    7

  • 帖子

    13

  • 关注者

    1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宝宝村 | 赣ICP备19014419号-1 |网站地图
Powered by baobaocun.com!  © 2019-2020版权所有宝宝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