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

主题

34

帖子

598

积分

村民

Rank: 4

积分
598
你好你好你好 发表于 2021-11-10 07:57:48
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我说了也没用,反而会惹来更多的批评和指责,比如:
"为什么就你会被这样对待,而不是别人?"
"他那样对你,你也反击回去呀,你咋就那么怂?"
"你应该告老师啊,你怎么不去告?"
这不是落井下石吗?我们以为落井下石的只会是对手,是仇人,其实亲子间经常发生这样的事情,此时,孩子的委屈又叠加了一层,好后悔呀,如果我默默地吞下学校里的委屈,就不会有妈妈的指责,我以为妈妈会帮我伸张,原来这都是我自己的错,是我自己有问题。
孩子就这样给自己一个自我低评价"我受委屈,受伤害,都是自己的错。"于是,慢慢学会了掩藏自己的伤口,慢慢学会了无生无息地消化自己的伤痛。
卡波维兹有首诗:“当一只蝴蝶/剧烈地对折/它的翅膀/请将这当作一个沉默的呼唤/当一只受惊的鸟儿/它的一片羽毛/跌进一束光线/请将这当做一个沉默的呼唤……"
很被这首诗打动,是的,孩子沉默背后是更深的呼唤,不是他喜欢沉默,而是你没有给到他呐喊的底气,你没有在他呐喊时给予爱的回应。
另一种是:孩子害怕你经受不起,不想给你带来麻烦。
我们以为我们自己才是给予者,孩子是纯粹的接受者,这只是表面,真正的灵魂层面,孩子爱我们比我们爱他更多,甚至他们来世间的使命就是爱妈妈,拯救妈妈。
当我们面对孩子带来的"麻烦",各种烦恼担心焦虑时,比如:
"今天你感觉怎么样,妈妈好为你担心,昨晚都没睡好"
"你要厉害一点啊,妈妈好担心你受委屈"
"哎,也不知道你到底在学校怎么样?"
孩子收到的是"我的妈妈很弱,我应该保护妈妈,不要让她担惊受怕"。
于是,他学会了独自承受,因为让妈妈不开心,孩子会感到很愧疚。
所以,亲爱的题主,您是哪一种情况呢?不管是哪一种情况,都说明您需要强大自己的内心,真正拥有爱自己爱孩子的能力,才能做孩子的主心骨,在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给他支持和力量。
真诚推荐,毕业于北大心理系,研究家庭教育十余年的林巨老师系列著作:

<a data-draft-node="block" data-draft-type="mcn-link-card" data-mcn-id="1441003423965188096">家庭教育是一门软科学,我们需要在了解人性的基础上才能展开。共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1

主题

49

帖子

645

积分

村民

Rank: 4

积分
645
颖生所爱 发表于 2021-11-10 07:57:57
不跟家长说,说明孩子并不完全信任家长。
想象一下这个画面:
孩子:妈妈,今天老师让我罚站了。
妈妈:怎么回事,你干啥错事了?
孩子:我没有,是我们班悠悠和大龙打架,我劝他们别打了,然后他们就让我滚远点,我着急就跟他们嚷了两句,老师看见了就以为是我们三个在闹事,就让我们站着了。
妈妈:你说你,不好好学习,掺合这些事干啥,这下好了,把自己都牵扯进去了吧,看你以后还多事不!
孩子:(委屈中)……
本来孩子是没错的,想要把事情说给妈妈听,想得到妈妈的一句安慰,可是妈妈不但没有安慰,还拿话呛他,这让孩子就更加委屈了。
以后有什么事,这个孩子都不愿意跟妈妈说了。
这是家长和孩子之间亲密关系不够造成的,妈妈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话语会给孩子带来伤害,孩子也没有直接表达出自己的需求,双方都是片面的了解。假如他们互相包容,互相倾听,不发脾气,稳住情绪,结果又会是另一种了。
这本《亲密关系》是我正在读的,不只是父母与孩子,夫妻之间,同事之间等等都可以用得到的心法书籍。
没有读完不做深入分享,有兴趣的可以买来拜读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14

帖子

457

积分

青年

Rank: 3Rank: 3

积分
457
awweknm2524461 发表于 2021-11-10 07:58:26
有几个原因:
1、担心老师不让说

老师会告诉小朋友,教室或学校发生的事,第一时间找老师来协调,除非重大事情,不一定要告诉家长,以免引起家长不必要的担忧。
这在幼儿园或小学低年级阶段的小朋友,就会理解偏差。他们认为老师的意思是学校发生的事不能告诉家长。老师当然不是这个意思,与我们分享过的「不要告状,除非是大事」一样,那么,老师和家长需要帮助小朋友们知道,哪些事是大事,必须告诉老师或家长。
2、忘了和家长说,或不知道怎么跟家长说

小朋友是短时记忆,一件事发生了,随即就“消失”了。早上我的牛奶泼了,中午的时候我又看到了蚕豆焖饭,谁还记得早上的牛奶呀——不是他们不跟家长说,而是忘了给家长说。这在低幼年龄段的小男孩身上表现得尤其明显(4岁以下还有表达能力有限的问题)。
最行之有效的应对方法,就是进行亲子绘本阅读。许多朋友注意到,我的答案不定期更新「心理建设类绘本」阅读路径,分散在随手写就的答案中。这是因为我们的阅读是分散、持续和即时的,我曾在2019年大规模梳理过亲子绘本,分两个年龄段整理过1000+的绘本,但2020、2021亲子阅读仍在继续,写知乎又不是份专门的工作,我很难有动力再进行大规模梳理,所以就将一路阅读随手写在儿童教育类答案中,常看到的朋友也许注意到,这些心理建设类绘本是连贯而不重复的,几乎涉及到儿童成长发育中所需要的各种情感与安全教育需求。
阅读的作用到底还有哪些?这里我举一个生活小例子,前两天我给小皮读一本这样的书,大家看到有些偏低龄了,以前类似的也读过,这本书就是告诉小朋友们,身体是自己的,哪怕是亲近又熟悉的人,想要拥抱自己时,不愿意仍可拒绝:不,现在不行,请别这样

为什么孩子在学校受的委屈不跟家长说?-1.jpg
读的过程中,小皮说:
妈妈,你猜有没有人摸过我的隐私部位?
我说(语气平静而不以为然):让我猜猜呀,肯定是有吧,那是某某某吧。
小皮两手在面前交叉:不是。
我继续猜:那是某某某吧。 他仍然说:不是。
最后,他告诉我,之前在操场上,有一个小男孩追着班上小男孩捏小鸡鸡,他也不幸被捉住了。小皮这都离开幼儿园一段时间了,才讲出这事。你说是之前亲子关系不紧密吗?是家长没有给机会,还是老师有隐瞒(老师讲过一次午休时有小男孩趁孩子熟睡捏对方,后面马上调位置了)。 我觉得都不是,孩子的世界也有许多大人不知道而悄然发生的事。 当孩子告诉大人时,不必一惊一乍,而是冷静应对。
这个捏别人的小男孩我一直有留意,那么现在的持续关心就变成在小学中,动向如何发展。
还有一些绘本,非常适合入园初期的小朋友,像是我们推荐过的幼儿园绘本:

为什么孩子在学校受的委屈不跟家长说?-2.jpg

这两本很优秀,当作童年记忆代小皮保存下来

读幼儿园主题相关类的绘本,也可以带领孩子回顾幼儿园里的生活,触发其联想与回忆,在阅读过程中,让父母的耐心与关爱,陪伴孩子再次进入父母不在的校园生活
3、选择性的和家长说,或觉得不值一提

这尤其发生在小朋友自己也觉得不体面,或是觉得家长会批评或纠正自己时。 即,在纠纷中,自己也有部分责任,或是自己的处理方式未达到家长期待的目标。
我们在那个教3岁孩子狠狠打回去的答案就提到这一情况:别的孩子打自己了,自己当时怯弱了一下,没有回手。那么被教狠狠打回去的孩子反而不会告诉不知情的家长,因为自己会受到批评:告诉你多少次,让你打回去。
家长恨铁不成钢,一顿数落,并逼他下次出手解气。这种孩子感受到的是双重的压力:一方面,不知道什么原因当时自己不愿意或未立即还手(跟天生性情和所相信的规则也有关),另一方面,达不到家长的期望。
许多事上也是同理:东西被同学拿走了,和家长说,怕家长骂自己不会保护自己的东西;或是立即要到学校找老师,找对方同学家长,小朋友担心把事情闹大,不确定该不该这么做等。
4、想不起跟家长说,不愿和家长说

这种是亲子联结未建立。我12岁前与养母一起生活,少年时回到父母身边,除了必要的信息交流,我与父母0交流——必要的信息交流也限于「老师说要教5元钱书杂费」这样的。
最近刷到一些视频,比如说外出务工的父母回家去接孩子放学,孩子看到父母后像防坏人一样一路狂奔,一边回头一边犹疑怯生生地躲着父母。也许许多朋友不理解与父母间未建立亲情联结的陌生感——通常是父母知道这是自己的骨肉,在孩子视角的感受真的会让父母扎心。但因果的因在父母的亲子联结选择。
所以我们一直说,与孩子的关系,要父母自己积极主动去建立联结。花时间、花精力、用心思,缺一不可。父母的身份不仅是有血缘联系这么简单,还需要共同生活所建立起来的情感维系。
5、被威胁、被精神影响等情况

就是现在说的PUA嘛,可能大人觉得没多大点的事,但在孩子的世界里又有所不同。我分享过刚上初中看到自行车上有一个小诅咒纸条,说要见者需抄多少份散发出去但不能告诉别人,否则我就会受到诅咒。
成熟点后看就是简单不过的小伎俩,当时还是在我心中投下了波澜。亲子关系良好的,可以从孩子的举止神态中有所察觉,要不要干预,怎么干预,相机而动。
孩子的世界也不是完全的真空中,环境固然重要,但没有绝对的完美。
6、非常重要的一点:孩子潜在压力大,正遇到重大挑战或困难

这一点放在最后说,因为首尾的记忆点要深刻一些。
当孩子遇到学习上的困难,比如上课听不懂,跟不上班级进度;茫然不知所措;一大堆新同学与新规则要认识;别人都会就我不会……
尤其是刚刚进入到一个新环境,遇到了明面上或是潜在里的困难,孩子就更容易拒绝提在学校或班级发生的事,因为他们有一种轻微的逃避心理。
这种就是帮助他们更好适应,当他们重获自信心,恢复内在的秩序与平和就好啦。


也许还有其他情况,所以我们常常说,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很多事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
今天分享的绘本是这本,适合3-8岁的小朋友,仍然推荐大家图书馆中借,班级中也不妨留存一本:

为什么孩子在学校受的委屈不跟家长说?-3.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19

帖子

488

积分

青年

Rank: 3Rank: 3

积分
488
孟冬晨 发表于 2021-11-10 07:59:04
因为他不信任家长。
我们成年人也一样,真的受了委屈能说的人其实也很少很少,首先必须是自己非常信任的人,其次还要照顾到对方会不会为自己担心。所以一般只能跟关系非常要好的朋友、或者是知心的伴侣。大部分时候连父母都不能说,因为说了害他们跟着担心,有时候连伴侣都不说,因为婚姻根本没好到那个份上。
孩子的话虽然考虑问题会简单一点,但也不代表他们完全没有任何考虑,不会受了委屈跟谁都能说,至少至少,必须是他信任的人。
那么问题来了,你的孩子为什么不信任你?
对吧,这个问题成立吧?他其实没有成年人那么多考虑,只有一个条件,就是信任,就这一个条件,你居然不符合,你想没想过为什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22

帖子

477

积分

青年

Rank: 3Rank: 3

积分
477
撒迦蔷 发表于 2021-11-10 07:59:18
这和我们喜欢向家里报喜不报忧何其相似。

为什么孩子在学校受的委屈不跟家长说?-1.jpg

图片来源网络

我认为几个原因:

1、不认为“那是多大的委屈”,自己能消化。
2、自己想要有一个“自我的秘密”,那是自己的隐私,告诉父母会感到自己很没用。
3、认为父母不能帮助自己,说了也白说。
4、不愿父母为自己担心。
不管怎么说,当不愿与父母沟通自己的真实情况时,都意味着成长,也意味着与父母的渐行渐远。
所以,作为父母的我们怎么办?

1、认真观察感受孩子的情绪。
2、给予孩子一定的私密空间(他不说的话就别硬问了,从旁打听)。
3、家里要创造平等沟通、自由沟通的氛围。
要让孩子相信什么都可以跟你说,而不会招来批判和指责以及胡乱建议。
我是 @燕掌门AngelWu ,每天和你讨论儿童教育话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24

帖子

508

积分

村民

Rank: 4

积分
508
rong2017 发表于 2021-11-10 07:59:30
说明家长和孩子之间没有建立起无话不谈的信任感,要么是他说了可能不被理解,要么是说了也白说,你不能提供有意义的帮助。
你去观察一下,在学校受欺凌的孩子未必是身材瘦小的,而是缺乏家庭有力支持的孩子,比如单亲家庭、留守儿童、父母感情不和、对子女教育漠视不管的家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31

帖子

532

积分

村民

Rank: 4

积分
532
123463724 发表于 2021-11-10 08:00:01
我是个8年级孩子的爸爸,孩子在学校里遇到的事情多数都会跟我们说。根据我的经验,如果孩子不愿意说可能有三种情况:
    孩子觉得跟家长说了也没用 孩子表达能力比较差,不知道怎么说 家长觉得委屈,但是孩子自己不觉得委屈
多数的答主只考虑到了第一种情况,我一个一个说吧。
说了也没用

如果是这种情况,说明亲子沟通一直都是有问题的。如果孩子和照顾者的关系比较正常,孩子在遭受外界挫折以后,通常会回到照顾者那里寻求精神抚慰和帮助。如果他不这么做,说明他无法在照顾者那里获得精神抚慰和帮助。
这种局面是长期无效沟通的结果。说白了,在长期的沟通中,家长既不能与孩子共情,抚慰他的情绪,也不能给孩子赋能,帮他解决问题。长此以往,孩子进入了一个“习得性无助”的状态,他觉得跟父母说是没有用的。
我们来看看《都挺好》中的一个场景,苏明玉被苏母赶出家门在超市打工,苏母来找她回去,她们的对话是这样的:
苏母:你在这干嘛?
明玉:赚钱养活自己。
苏母:你故意气我是不是?街坊邻居都知道你在这工作,你不要脸,我还要脸呢。
明玉:我已经不花你钱了,你管不着我。
苏母:等你在外面混不下去,别回家求我。
明玉:我在外面再苦再累,也比在家里受委屈强。
苏母:我再跟你说一遍,赶紧把这工作辞了,跟我回家。听见没有?

为什么孩子在学校受的委屈不跟家长说?-1.jpg
苏母的沟通方式是很多父母都会犯的错误,在他们的沟通中,使用的语气通常是命令、指责、警告、嘲笑、辱骂、挖苦、贬损,好像离开这种语气他们就不会跟孩子说话了。
这甚至不能叫做沟通,孩子的情感、需要完全被忽略了。这种情况下,孩子肯定不愿意跟家长主动沟通的,难道在学校里受了委屈,还要回家再受一次吗?
不知道怎么说

孩子在小的时候,语言表达能力不强,不能够准确地描述事件经过、表达自己的情绪,这不是孩子的错。有的时候他们会通过发脾气或者把自己关在房间里这样的方式来表达,但是家长并没有解读出孩子的委屈。
有的时候,孩子在受到侵害以后,会遭到恐吓威胁,或者利诱,也会导致孩子不知道应不应该告诉家长。这种情况我们在校园霸凌、校园性侵类的案件中经常见到。
家长如果发现孩子情绪异常,和孩子沟通无果的情况下,应该和学校老师保持密切联系,通过同学多方面了解情况。和孩子沟通时要使用启发式问话,保持耐心,不要施加语言和肢体暴力。
孩子不觉得委屈

有的时候,在家长看来孩子受了委屈,但是孩子觉得这没什么。比如有同学叫孩子外号,家长觉得这是种侮辱,但是孩子觉得同学之间叫外号很正常。
遇到这种情况,家长只要确定孩子没有遭受PUA,那就不必太紧张。家长可以注意培养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引导孩子建立正确的人际关系,并相信孩子可以处理自己遇到的问题。
我是一个8年级男孩的父亲,持续输出个人成长、心理、思维、方法论方面的文章。关注我,一起做导师型的父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25

帖子

477

积分

青年

Rank: 3Rank: 3

积分
477
不爱星巴克 发表于 2021-11-10 08:00:30
因为他是正常孩子,不是正常傻子。
正常孩子能区分清楚你(家长)能不能帮上忙,甚至帮忙不成反而捣乱。

就像你在社会上,也只会去求你觉得靠谱的人帮忙,拒绝傻逼擅自插手(帮忙)一样,小孩同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11

帖子

452

积分

青年

Rank: 3Rank: 3

积分
452
魏群1 发表于 2021-11-10 08:01:06
为什么孩子在学校受的委屈不跟家长说?-1.jpg
原因有三
第一,孩子不知道自己是没错的
第二,孩子知道父母会怪责自己
第三,孩子知道父母不能解决问题,不能理解孩子得委屈
有些时候是父母不能解决问题,有些时候是父母过度解决问题。
我小时候被人欺负,要么和爸爸说了,被爸爸一顿骂,好像我丢了多大的脸一般,要么发了酒疯去学校。
同样的你有了委屈,和父母说了原本寻求安慰,结果父母一同奚落,或者加以的换位思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3

帖子

489

积分

青年

Rank: 3Rank: 3

积分
489
123460179 发表于 2021-11-10 08:02:01
孩子如果在学校受了委屈,不跟家长说。更多可能性是父母从来不支持他,没有给到孩子应有的关爱吧。
有的父母是不愿意让孩子惹事的,经常会教导“你怎么又惹事?你能不能不要天天惹事?”
孩子“张三,打我了,我没惹他,他看我不顺眼就打我。”
家长,“以前你有没有招惹他?上次是不是跟他打架了?”
如果再有几次,孩子肯定不愿意再跟妈妈说学校的情况。
或者家长经常说“好好学习,那些坏孩子才会老打架。学习最重要。好好学习,长大了考个好大学。你就可以玩了。”
或者孩子一跟你说话,“别烦我,没看我正忙着呢。”……
有没有觉得很耳熟?你之前怎么对待孩子的,孩子才会不敢说?
慢慢考虑一下,想想以后如何重新赢得信任吧。
建议看看育儿书!
共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作者

123462891

村民

  • 主题

    5

  • 帖子

    18

  • 关注者

    1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宝宝村 | 赣ICP备19014419号-1 |网站地图
Powered by baobaocun.com!  © 2019-2020版权所有宝宝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