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2021-12-1

跳转到指定楼层
这个提问挺有趣。
我带你看看全世界不同地区,不同肤色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听听他们的声音。
或许你将遇见一个属于自己的答案。
第一站,韩国

——为了实现现实目标而拼命学习

韩国是一个教育热情和教育水平都很高的国度,在这里,孩子往往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努力学习,他们学习难度大,求学意志力强。
教育热情有多高呢?晚上十点,学校门口还会看到按时下课的低龄小学生。这些孩子满脸稚气,在刚刚走出校门后,回家还要花近1个小时完成学校布置的作业。
学习难度有多大呢?大峙洞学院高中生平均三分钟就能解出来的数学题,哈佛大学的学生却琢磨了十分钟,而且还得出了错误的答案。
当韩国KBS的纪录团队问这里的学生为什么如此拼时,
这些孩子的声音是:
“为了考上最好的学校,为了找到最佳的伴侣,为了找到体面的工作,然后体面的生活下去。”
第二站,日本

——学习是获得高收入和高地位的通行证

这是一个即使在互联网发达的今天,日本最好的东京大学,也依然沿用现场张榜发布传统的国度。为了看到成绩,即便考生和家长得从全国四面八方赶来,他们也依然享受其中。因为只要能考进东大,过程的辛苦根本不算什么。
日本地狱般的学习竞争从幼儿园就开始。如果说韩国大部分学生是重视大学入学考试,日本则是从幼儿园开始一直到升入大学,每个阶段都是一场激烈的战争。这源于日本类似于电梯式的升学系统,想要升入名校,就要从升入占据优势地位的幼儿园,小学,初中和高中开始。
“70%的日本孩子会上补习班,62万高考生中有13万是复读生。”
这些历史的数据都印证着日本学生多么渴望名校。因为踏入校门便意味着能够考上国家公务员或者进入大型企业,获取通向高收入和高地位的门票。
第三站,印度

——为了改变命运,迎面世界上最难的考试

先说个小段子。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有名教授在上课期间看到一位印度学生,于是便问他:
“你们国家不是有印度理工学院吗?你为什么还要到我们这里来呢?”
这名印度学生回答到:
“因为我没考上印度理工学院,所以来了麻省理工。”
这名印度学生竟然是因为在印度理工学院落榜,才来到了麻省理工学院!
这个小故事的真实性无从追溯,但实际上印度理工学院的门槛之高远超麻省理工学院。因为想进入印度理工学院必须通过联合入学考试——一个让印度学生的学习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的“考魁祸首”,也被称为世界上最难的考试。
曾有韩国教授对印度联合入学考试的难度做过评估,他们发现“题目中有50%的内容需要上过大学一年级的课程后才能解答,而另外的50%在韩国高考中也被列为最难的部分”。由此可见印度联合入学考试的难度有多高。
在人口十几亿之多的印度,每年只有不到5000名学生可以升入印度理工学院,数据非常残酷。但依然有莘莘学子前赴后继,因为印度理工学院的毕业证是唯一能够摆脱贫穷和出身的方法。
第四站,以色列

——学习是犹太人的生存战略

东方国家的学生努力学习大多是为了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为了在本国的竞争中取胜,但是以色列教育注重的是即使处于最恶劣的环境中,也能够生存。他们重视的是与其他民族之间的竞争,所以学习形式更为多样。
孩子的教育是整个社会的工作,即使是一个孤儿,即使非常贫穷,也可以接受教育。不仅是基础教育,还有高等教育。
也得益于全社会对教育的重视和投入,
1.诺贝尔奖获得者中有23%是犹太人;
2.常春藤盟校的教授中有30%以上是犹太人;
3.美国《财富》杂志选出的前100强企业拥有者中30%~40%是犹太人;
4.犹太人掌控着华尔街,也可以说他们几乎掌控着世界金融市场。
学习是反映犹太人历史,思想和文化的精神资产。曾经血泪的苦难史,让这个民族的人明白了学习才是决定民族未来的工具,自此充满激情的学习热潮延续至今。
第五站,法国

——通过思想的交流,使思想得到发展

法国人通常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富智慧的人,他们的自信心来源于哲学。因为法国是世界上唯一在中学毕业会考时考哲学的国家。
中学毕业会考是升入大学的必经之路,只要在这门会考中合格,不管什么时候,法国的学生不必再参加其他任何考试,就可以申请任何地区的任何一所大学。
法国学生非常重视“交流的学习”,从小就开始学习与他人进行思想交流的方法,并通过这样的方法来学习知识,培养思考能力。法国老师上课时,最重视的不是学生的讨论结果,而是论证的过程。因为“你为什么那么想?”比“我的想法是这样”更重要。所以,学生们永远不会停留在最初的想法中,并通过思想的交流使思想得到发展。
第六站,美国

——学习能让我们理解这个世界如何运转

虽然美国学生更重视个体独立性,也没有“一考定终身”的高考制度,但这并不影响他们也都想削尖脑袋进好大学。而且压力一点也不小。他们的大学入学资格考试(SAT),学生们会被测试独立学习能力,这并不是只要认真学习就能拿高分的。
为了通向一所好大学,通常他们需要准备的履历有:
1.优异的各科成绩,年级排名;
2.参加过的课外活动,取得过的名次奖励;
3.音乐美术体育等成绩,参加过的含金量高的比赛或演出;
4.模拟联合国,机器人大赛等高质量活动上的表现;
5.各学科竞赛水平;
6.社会名流为你写的推荐信;
7.你父亲,你祖父,你曾祖父......的历史贡献与荣誉等。
虽然这些被考察内容,并无被指定的指导标准,但每个美国学子都知道自己应该多多益善,能做多好做多好。
这里的学生大多认为,学习可以扩展自身能力和突破局限。即使过程中遭遇困难和失败,也不会影响他们的求知热情和兴趣,尤其是“当他们认为自己能够改变世界时”。
第七站,非洲

——学习在这里是文化资产的证据

大部分人都会认为非洲是个与学习无关的地方。世界各地的人们讨论教育问题时,总是把非洲大陆排除在外。但是非洲也有学习热情高,学习竞争激烈的地方和群体,比如被称为“黑人犹太人”的非洲犹太人之地。
他们认为不管生活在哪个国家,不管是什么肤色,不管信仰什么宗教,都必须具有犹太人的文化同一性和价值观,体验着几乎相同的长大经历和文化体验。因此即使在非洲,这里的教学方式也是犹太式的。
在课堂上,学生与老师一直相互提问,讨论和辩论。学生们把学问看作是核心价值,通过讨论和辩论研究学问。这里的学习承袭着社会文化,历史,思维方式,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等的历史产物和文化资产。

你看,整个世界都充满着激情的学习竞争。

青衿之志,笃行致远。
我们也许没有办法决定我们的出生和阶层,但是这世界的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读书和终身学习,为自己塑造一个优秀的人格,以实现人生的飞跃和突破。
因为学习是人类生存与繁荣的根源。
不管是在哪个时代,哪个国家,哪个领域,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人类都是通过学习来实现发展。一切原有的知识都会不断被新的思想裹挟着向前翻滚,或被碾压或被改良。如果我们仅将自己禁锢在过去习得的知识中,人类就无法一代又一代持续发展,人类社会也无法昌盛繁荣。因此,
学习不仅是过去,现在,也是将来我们人类都必须走的一条路。
若你还想问,那中国呢?大家觉得中国学生的学习是为了什么?

我想,你可以在自己的身上,同学的交流上,学校的图书馆,去探索自己的答案。
当你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探究国人的学习情况,了解属于他们独特的学习方式,探究他们执着于此的理由......你发现自己减少了困惑,更新了知识,积累了阅历,头脑里的迷雾渐渐明朗清晰,你开始感受到愉快和幸福......并驰而不息。那么,
这就是学习,而且,我想你已经找到了学习的意义。
你奇怪,妈妈怎么知道这么多?

因为,即便是妈妈,也在不断求知。就像为了回答你的困惑,妈妈也需要手不释书,以探寻一个能够解答你,也能回答我自己好奇心的答案。
参考


  • 《学习的战争》,韩国KBS《Homo Academicus》制作团队著
我是带娃有心有效的 @YUNYA麻麻,500强企业职场妈妈,2020年度新知答主,母婴盐究员,儿童教育优秀回答者。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10

主题

15

帖子

481

积分

青年

Rank: 3Rank: 3

积分
481
黑不此默沙 发表于 2021-12-1 07:50:50
这个提问挺有趣。
我带你看看全世界不同地区,不同肤色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听听他们的声音。
或许你将遇见一个属于自己的答案。
第一站,韩国

——为了实现现实目标而拼命学习

韩国是一个教育热情和教育水平都很高的国度,在这里,孩子往往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努力学习,他们学习难度大,求学意志力强。
教育热情有多高呢?晚上十点,学校门口还会看到按时下课的低龄小学生。这些孩子满脸稚气,在刚刚走出校门后,回家还要花近1个小时完成学校布置的作业。
学习难度有多大呢?大峙洞学院高中生平均三分钟就能解出来的数学题,哈佛大学的学生却琢磨了十分钟,而且还得出了错误的答案。
当韩国KBS的纪录团队问这里的学生为什么如此拼时,
这些孩子的声音是:
“为了考上最好的学校,为了找到最佳的伴侣,为了找到体面的工作,然后体面的生活下去。”
第二站,日本

——学习是获得高收入和高地位的通行证

这是一个即使在互联网发达的今天,日本最好的东京大学,也依然沿用现场张榜发布传统的国度。为了看到成绩,即便考生和家长得从全国四面八方赶来,他们也依然享受其中。因为只要能考进东大,过程的辛苦根本不算什么。
日本地狱般的学习竞争从幼儿园就开始。如果说韩国大部分学生是重视大学入学考试,日本则是从幼儿园开始一直到升入大学,每个阶段都是一场激烈的战争。这源于日本类似于电梯式的升学系统,想要升入名校,就要从升入占据优势地位的幼儿园,小学,初中和高中开始。
“70%的日本孩子会上补习班,62万高考生中有13万是复读生。”
这些历史的数据都印证着日本学生多么渴望名校。因为踏入校门便意味着能够考上国家公务员或者进入大型企业,获取通向高收入和高地位的门票。
第三站,印度

——为了改变命运,迎面世界上最难的考试

先说个小段子。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有名教授在上课期间看到一位印度学生,于是便问他:
“你们国家不是有印度理工学院吗?你为什么还要到我们这里来呢?”
这名印度学生回答到:
“因为我没考上印度理工学院,所以来了麻省理工。”
这名印度学生竟然是因为在印度理工学院落榜,才来到了麻省理工学院!
这个小故事的真实性无从追溯,但实际上印度理工学院的门槛之高远超麻省理工学院。因为想进入印度理工学院必须通过联合入学考试——一个让印度学生的学习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的“考魁祸首”,也被称为世界上最难的考试。
曾有韩国教授对印度联合入学考试的难度做过评估,他们发现“题目中有50%的内容需要上过大学一年级的课程后才能解答,而另外的50%在韩国高考中也被列为最难的部分”。由此可见印度联合入学考试的难度有多高。
在人口十几亿之多的印度,每年只有不到5000名学生可以升入印度理工学院,数据非常残酷。但依然有莘莘学子前赴后继,因为印度理工学院的毕业证是唯一能够摆脱贫穷和出身的方法。
第四站,以色列

——学习是犹太人的生存战略

东方国家的学生努力学习大多是为了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为了在本国的竞争中取胜,但是以色列教育注重的是即使处于最恶劣的环境中,也能够生存。他们重视的是与其他民族之间的竞争,所以学习形式更为多样。
孩子的教育是整个社会的工作,即使是一个孤儿,即使非常贫穷,也可以接受教育。不仅是基础教育,还有高等教育。
也得益于全社会对教育的重视和投入,
1.诺贝尔奖获得者中有23%是犹太人;
2.常春藤盟校的教授中有30%以上是犹太人;
3.美国《财富》杂志选出的前100强企业拥有者中30%~40%是犹太人;
4.犹太人掌控着华尔街,也可以说他们几乎掌控着世界金融市场。
学习是反映犹太人历史,思想和文化的精神资产。曾经血泪的苦难史,让这个民族的人明白了学习才是决定民族未来的工具,自此充满激情的学习热潮延续至今。
第五站,法国

——通过思想的交流,使思想得到发展

法国人通常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富智慧的人,他们的自信心来源于哲学。因为法国是世界上唯一在中学毕业会考时考哲学的国家。
中学毕业会考是升入大学的必经之路,只要在这门会考中合格,不管什么时候,法国的学生不必再参加其他任何考试,就可以申请任何地区的任何一所大学。
法国学生非常重视“交流的学习”,从小就开始学习与他人进行思想交流的方法,并通过这样的方法来学习知识,培养思考能力。法国老师上课时,最重视的不是学生的讨论结果,而是论证的过程。因为“你为什么那么想?”比“我的想法是这样”更重要。所以,学生们永远不会停留在最初的想法中,并通过思想的交流使思想得到发展。
第六站,美国

——学习能让我们理解这个世界如何运转

虽然美国学生更重视个体独立性,也没有“一考定终身”的高考制度,但这并不影响他们也都想削尖脑袋进好大学。而且压力一点也不小。他们的大学入学资格考试(SAT),学生们会被测试独立学习能力,这并不是只要认真学习就能拿高分的。
为了通向一所好大学,通常他们需要准备的履历有:
1.优异的各科成绩,年级排名;
2.参加过的课外活动,取得过的名次奖励;
3.音乐美术体育等成绩,参加过的含金量高的比赛或演出;
4.模拟联合国,机器人大赛等高质量活动上的表现;
5.各学科竞赛水平;
6.社会名流为你写的推荐信;
7.你父亲,你祖父,你曾祖父......的历史贡献与荣誉等。
虽然这些被考察内容,并无被指定的指导标准,但每个美国学子都知道自己应该多多益善,能做多好做多好。
这里的学生大多认为,学习可以扩展自身能力和突破局限。即使过程中遭遇困难和失败,也不会影响他们的求知热情和兴趣,尤其是“当他们认为自己能够改变世界时”。
第七站,非洲

——学习在这里是文化资产的证据

大部分人都会认为非洲是个与学习无关的地方。世界各地的人们讨论教育问题时,总是把非洲大陆排除在外。但是非洲也有学习热情高,学习竞争激烈的地方和群体,比如被称为“黑人犹太人”的非洲犹太人之地。
他们认为不管生活在哪个国家,不管是什么肤色,不管信仰什么宗教,都必须具有犹太人的文化同一性和价值观,体验着几乎相同的成长经历和文化体验。因此即使在非洲,这里的教学方式也是犹太式的。
在课堂上,学生与老师一直相互提问,讨论和辩论。学生们把学问看作是核心价值,通过讨论和辩论研究学问。这里的学习承袭着社会文化,历史,思维方式,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等的历史产物和文化资产。

你看,整个世界都充满着激情的学习竞争。

青衿之志,笃行致远。
我们也许没有办法决定我们的出生和阶层,但是这世界的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读书和终身学习,为自己塑造一个优秀的人格,以实现人生的飞跃和突破。
因为学习是人类生存与繁荣的根源。
不管是在哪个时代,哪个国家,哪个领域,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人类都是通过学习来实现发展。一切原有的知识都会不断被新的思想裹挟着向前翻滚,或被碾压或被改良。如果我们仅将自己禁锢在过去习得的知识中,人类就无法一代又一代持续发展,人类社会也无法昌盛繁荣。因此,
学习不仅是过去,现在,也是将来我们人类都必须走的一条路。
若你还想问,那中国呢?大家觉得中国学生的学习是为了什么?

我想,你可以在自己的身上,同学的交流上,学校的图书馆,去探索自己的答案。
当你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探究国人的学习情况,了解属于他们独特的学习方式,探究他们执着于此的理由......你发现自己减少了困惑,更新了知识,积累了阅历,头脑里的迷雾渐渐明朗清晰,你开始感受到快乐和幸福......并驰而不息。那么,
这就是学习,而且,我想你已经找到了学习的意义。
你奇怪,妈妈怎么知道这么多?

因为,即便是妈妈,也在不断求知。就像为了回答你的困惑,妈妈也需要手不释书,以探寻一个能够解答你,也能回答我自己好奇心的答案。
参考


  • 《学习的战争》,韩国KBS《Homo Academicus》制作团队著
我是带娃有心有效的 <a class="member_mention" href="http://www.zhihu.com/people/0ba3b5679cf13f66a8c6c551a7b04437" data-hash="0ba3b5679cf13f66a8c6c551a7b04437" data-hovercard="p$b$0ba3b5679cf13f66a8c6c551a7b04437">@YUNYA麻麻,500强企业职场妈妈,2020年度新知答主,母婴盐究员,儿童教育优秀回答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20

帖子

479

积分

青年

Rank: 3Rank: 3

积分
479
踏雪寻梅488 发表于 2021-12-1 07:51:38
是为了获得选择的自由。
可以选择做什么,也可以选择不做什么。
世界很大,人们都会拥有自己人生的选择权,除非被门槛挡住。
因为学历或者知识的壁垒,很多人的人生,会失去很多的选项,而不得不去选择做自己不喜欢的赛道,来养家糊口。
为了打开选项,我们需要去学习,获得知识、认知、修养、能力、学历和人脉,这些就是自由的钥匙,而离开学习,一定会损失大量的钥匙,从而永久损失解锁某些赛道的能力。
钥匙多的人,人生就宽广;
钥匙少的人,人生就狭窄;
要为你未来的钥匙而奋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16

帖子

503

积分

村民

Rank: 4

积分
503
屠夫kono 发表于 2021-12-1 07:51:57
人如果不上学不读书不受教育,和野兽有什么区别?大脑里面会存在动物的野蛮性难以控制,想象一下没有知识的世界是多么的可怕?
学习就是为了成为人而不是动物,为了摆脱无知,拥有力量,消除恐惧,获得更多的选择权,更丰富的生命体验,更好的享受人生。

怎样回答孩子「学习是为了什么」的问题?-1.jpg
有个成语叫知书达礼,意思就是一个人读书多了自然就脱离了愚昧、野蛮和无知,懂得道理和礼仪,走进文明,只有受过教育的人才能称之为人。当然教育并不一定非要在学校进行,在家里,父母也可以开展教育,但不教育肯定是不行的,不学习那就是野蛮人。
人的原始大脑住着洪水猛兽,只有读书与学习才能驯服它,未经教育的人是野蛮的、危险的、缺乏约束的、容易攻击他人也会自我攻击,只有书本能筑起一座大坝拦住它,防止它湮灭和吞噬自己和他人。

怎样回答孩子「学习是为了什么」的问题?-2.jpg
只有多读书才能更加清晰的了解这个世界的运行规律,有能力看到事物的本质,明辨是非,内心充满力量。不惑、不困、不惧、不忧。
人类文明的重要传承载体就是书本,可以说书本承载了人类所有的智慧、经验和教训,书本是一个能够帮助我们跨越时间和空间障碍去汲取知识和智慧的媒介,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但你只有读书上学,才有了打开这座宝库的钥匙,才能为你所用,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只有掌握了足够的知识,人才拥有创造力、生产力,才能拥有更多的选择权和自由,才能过上有尊严的生活。才能更好的享受人生。
尼采说无知的人是可怜的,他们时刻活在恐惧中,因为与他作对的是一整个陌生的世界。
无知的人大概就像老鼠一样在生活,受本能的欲望驱使,对什么都蠢蠢欲动,无法辨别机会或陷阱,随时都有可能丧命,所以活的战战兢兢。那应该是极其折磨人的一个世界。
一个人如果不读书,不学习,和对鼠夹上的奶酪蠢蠢欲动的老鼠有什么区别呢?身处危险而不自知。一个人越无知,他身边的陷阱就越多,可能他的世界都布满了陷阱,想想多可怕?
为了摆脱无知和恐惧,生活的更从容、更自由,我们必须要读书,读书就是与他人连接,获取他人智慧最高效,成本最低的手段。

怎样回答孩子「学习是为了什么」的问题?-3.jpg
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时,眼前都是一片漆黑的丛林,丛林里有果实(即机会)但也有野兽(即风险和陷阱),好在造物主给每个人头上都装了一盏探照灯,但一开始亮光会很弱,小时候主要靠父母供给和保护,我们只能看到眼前的东西,比如食物和玩具之类的。
随着我们的学习和成长,亮度越来越强,可以自己出去闯荡了,那个探照灯的照射范围就是我们的认知范围,它由大脑内的知识、经验、思维负责供电,电力越足照射范围就越大,就能比别人看的更远,更早的发现机会,更好的规避风险。
当你的认知范围足够广的时候,机会来了你就能精准的抓住它,反之当你的认知不够时,几乎来了你也抓不住,甚至你压根就看不出那是一个机会。
王阳明先生说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结果。
你未来赚的每一块钱都是因为认知完善而来的,你赔的每一块钱也都是因为认知缺陷而丢的,也可以说限制一个人发展的根本原因就是认知。
没有认知就没有行动,没有行动也就没有结果。所以拓宽认知边界是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第一步要做的事情,因为在你意识之外的世界就等同于不存在。
我们这一生是贫穷或是富有,技能和职业只是在某一个阶段有影响,真正拉开差距的原因,归根结底都是由我们的认知决定的!而提升认知最有效的手段就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知行合一致良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24

帖子

518

积分

村民

Rank: 4

积分
518
改了白 发表于 2021-12-1 07:52:51
学习是为了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轻松,更美好。

这就是我们学习的目的。
小朋友,你知道电视机怎么造吗?知道汽车怎么造吗?知道洗衣机怎么造吗?知道我们用的自来水,知道我们用的电是怎么到我们家的吗?
你们不知道!你们的父母如果不学习,他们也不会知道!我们要学习,就是因为我们要把前人学到的知识,发明的东西进一步改进,并且传承下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前进,把生活越过越好。
小朋友,你们家里洗衣做饭的水都是哪来的?你一定会说:“这还用问,水龙头里来的呗。”对极了!可是你们知道吗?自来水可不像它的名字一样,会自己跑到每个人的家里去哦。
现在的自来水需要从非常远的水源地接水管,然后经过消毒加压等许多道工序,才变成我们家里的自来水。这样,我们要用水的时候,打开水龙头,水就自己流出来了。
我们的祖先,最早的人类,用水就没有这么方便了。因为人类的生活离不开水,所以古人类都是依水而居,就是住在离江、河、山泉这些水源地近的地方,这样,生活起来才方便。
后来人们发明了钻井技术,我们现在发现的最早的井,是在浙江的河姆渡遗址,到现在已经有五六千年了。有了井,人类可居住的范围扩大了,用水也方便了许多。
小朋友,你们知道宋代的大文豪苏东坡吗?他不仅写的词很美:“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而且是一个发明家:非常好吃的东坡肉就是他发明的;他还把杭州西湖里的淤泥挖上来,在西湖边筑了一个堤坝——苏堤;我们国家最早的自来水也是他发明的。
有一年,广州城里有许多人因为吃了不干净的水生病,这件事报告到了苏东坡那里,苏东坡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他让人用毛竹做成引水管,把山里的山泉水引进广州城,当地百姓喝上了干净的水,病很快就好了。

怎样回答孩子「学习是为了什么」的问题?-1.jpg
宋代供水图↑

怎样回答孩子「学习是为了什么」的问题?-2.jpg
世界上最早使用自来水的是古罗马人,他们觉得每天要到河边去挑水太麻烦也太累了,有人就想:“如果水会自己流到家里,那该多好!”有了梦想就有了发明,古罗马人很快就发明了水管和水龙头,过上了有自来水的日子。但是,古罗马人用上自来水以后,他们的寿命减少到了不超过四十岁,这又是为什么呢?科学家研究发现:古罗马人的水管和水龙头都是铅做的,长期喝这样的水,会造成铅中毒。后来人们又慢慢的改进,用铁做水管,但是,铁又容易生锈。现在我们用的是PPR水管,不容易坏,无污染。人类就是这样,在学习中发现,在学习中进步。
自来水,让我们的生活更方便,远离了挑水生活的日子。人类在实践的过程中,发现用水不仅要方便,更需要卫生,人类一天都离不开水,所以就知道了,要给自来水消毒,去除水中的杂质。现在,我们打开水龙头,干净卫生的水就从水管里自己跑到了千家万户。
小朋友,你们想一想,如果我们不学习,我们前辈的发明创造,就不可能传承下去,我们也不可能学到前人所总结的经验,不可能让火车跑得更快,让机器人为我们服务,我们可能会倒退到原始社会,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原因。
我们只有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不断的学习,才能让我们的生活过的更方便,学习让我们变得更聪明,让我们的生活过得更好,所以,我们是为了自己而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32

帖子

506

积分

村民

Rank: 4

积分
506
深山耗子诹 发表于 2021-12-1 07:52:57
”学习好像是我们大脑的健身操。你参加体育锻炼是为了什么?“
”为了健康。“
”对了,妈妈认为学习是为了大脑健康。当你不学习,你的大脑就不活动,就很容易生病了。当然,这是妈妈的看法,你也可以有你的看法,或许你可以通过学习去弄明白”你的学习是为了什么‘,然后我们一起讨论?”。
我是 @燕掌门AngelWu ,每天和你讨论儿童教育话题。
或许你还可以通过苏格拉底产婆术来启发孩子自行思考“学习是为了什么”。以下之前的回答供你瞅瞅。
我儿子问「手为什么抓不住水」要如何回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13

帖子

462

积分

青年

Rank: 3Rank: 3

积分
462
包包包包子2017 发表于 2021-12-1 07:53:57
学习,是为了充实自己,提升自己。
读书就是一个有效的学习方法。它可以让你利用前人的经验,来让自己少走弯路,拓宽自己的眼界和见识。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但实际上,我们很难得有机会去真正的行万里路,但我们可以通过各种书籍和网络来看到万里之外发生的点点滴滴。
腹有诗书气自华,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读书之余,实操也是必不可少的。有时候,一个道理,让别人讲给你听,或者从书中得到,你的感悟往往不如亲自来体会一把那么深。
一个宅在家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人,和一个经常外出的人,两个人的气质和风度肯定不一样。
此外,学习能让我们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对学识渊博的人,大家总是不自禁地尊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18

帖子

473

积分

青年

Rank: 3Rank: 3

积分
473
我爱比特犬疚 发表于 2021-12-1 07:54:07
我家大宝贝在幼儿园中班的时候问过我,
我的回答是:“为了让你变得越来越聪明呀。”
我告诉他,人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才会懂得越来越多,大脑也会变得越来越聪明。而一个不学习的人,什么都不会,他就会慢慢变成一个笨蛋。
结合着我家大宝贝的学习,我每周给他一次复盘,让他看到自己的学习成果,除了巩固他的知识记忆,同时也巩固了他学习会越变越聪明的信念。
通过实际的行为结果,应证我给他的回答,他现在对学习会让人变聪明这一论点深信不疑,虽然学习的时候依然会偷懒,但却完全不排斥学习这件事。
以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13

帖子

486

积分

青年

Rank: 3Rank: 3

积分
486
世雨8 发表于 2021-12-1 07:54:43
我在想,如果我家宝宝上大了问我,
我会告诉他
学习是为了让你成为像成为的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

主题

40

帖子

626

积分

村民

Rank: 4

积分
626
浩戒 发表于 2021-12-1 07:55:36
学习,是为了懂得一些知识,令自己越来越强大,而不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人。
学习,同时是为了了解自己,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和擅长什么。例如很喜欢中史,而数学又学得比别人好,比别人快。
但考试分数就不同,考试分数是用来升班的,考试分数未必真实反映一个人的能力的,例如考数学前我温习了加数,而考试又出加数,我就会高分,但不幸地出了减数,我就会低分。
为了升班,我们要努力考一个不错的分数,但不要以为自己成绩好,就觉得自己很聪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3下一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作者

369147个

村民

  • 主题

    62

  • 帖子

    69

  • 关注者

    1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宝宝村 | 赣ICP备19014419号-1 |网站地图
Powered by baobaocun.com!  © 2019-2020版权所有宝宝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