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2021-12-7

跳转到指定楼层
妈妈提供了很详细的信息,先梳理一遍:
1、宝宝8个半月
2、喂饭,边吃边哭,吃完就哭
3、零食有吐司、蛋黄、婴儿米饼
4、辅食是米粉、土豆泥、红薯泥、南瓜泥、山药泥
5、咬自己的围兜
6、现在宝宝身高74厘米,12公斤重

从妈妈的描述看目前辅食的进度是落后的,8个月半月宝宝目前辅食依旧是糊泥,蔬菜也是土豆、红薯、南瓜、山药这些香甜味道的食材,其他的蔬菜不知道添加了没有,例如绿叶菜生菜、白菜、油麦菜等等,菌类香菇、蟹味菇、木耳等等,按照描述来看,这些淡而无味,略有苦涩而且韧性的食材,宝宝接受度应该不高。
提醒妈妈注意,红薯、南瓜、吐司、蛋黄、婴儿米饼、土豆、山药这些提到的食物的共同点——淀粉含量高,淀粉经过唾液淀粉酶的分解会转化为麦芽糖,产生甜味,而人本身是对甜味有偏好的,追随自己的意愿对其他不管不顾的小宝宝尤其偏好甜的食物,这就是为什么宝宝吃吐司、蛋黄、婴儿米饼不哭但是吃其他食物就大哭的原因之一!

为什么宝宝边吃边哭?因为没有看到宝宝吃饭的视频,只能通过经验和妈妈的描述来分析,大概有以下几个原因:
1、吃的辅食不是自己喜欢的味道:
这个就是上面提到的,辅食用到的食材并不是宝宝最喜爱的零食,但是因为本身自己饿,也能吃,可是更想吃香甜的零食,所以会边吃边哭。
2、吞咽满足了,能吃进去,但是咀嚼没满足:
宝宝添加辅食,是从吞咽过渡到咀嚼,这个过程要经过水-泥-糊-末-丁-丝-片-块的逐渐过渡,让宝宝慢慢适应,练习唇齿舌的配合。这个过程正好和宝宝乳牙萌出的过程重合的,宝宝在吃辅食的时候,咀嚼食物,能按摩牙龈,缓解出牙不适。咀嚼食物带来的啃咬撕扯也有一种愉悦的满足感。
从妈妈的描述来看,8个半月的宝宝辅食依旧停留在泥糊状,宝宝吃辅食必定是以吞咽为主,咀嚼这个需求满足不了,所以可能会出现边吃边哭。
3、大勺喂饭,塞嘴里,噎得难受,但是又想吃:
这个就是根据我的工作经验来猜测了,不知道妈妈给宝宝喂饭时用的什么样的勺子,是小的辅食勺还是比较宽大的勺子。我工作中遇到这种情况,妈妈为了省事儿,用成人的大勺喂饭,满满一勺食物塞进宝宝的嘴里,宝宝满嘴都是食物,只能硬吞,被噎到也说不出话,但是因为饿,或者食物的味道吸引,又想吃,于是又急又烦躁,边吃边哭。
4、辅食没有吃饱:
这一点根据妈妈的描述应该是存在的,吃完辅食再给一点儿奶就不哭了。这就是宝宝长期被过度喂养,吃了太多的食物(8个半月宝宝早餐吃一片吐司、1-2个蛋黄、4个旺旺仙贝大小的婴儿米饼,再加180毫升奶这样的饭量)胃容积已经变大,一碗辅食已经吃不饱,吃完哭,再给奶,液体进入胃部快速产生饱腹感,宝宝胃撑满了,才感觉到舒服和满足,于是不哭了。
妈妈可能会说不是我非要喂,不给食物,宝宝一直哭闹啊。这就是在辅食添加初期,宝宝的作息没有安排好,就餐时间没安排好,宝宝不饿的时候准备了辅食,要么是吃饭的时候宝宝已经十分饥饿,造成妈妈的心理预期和宝宝的表现不同步,让妈妈产生了错误的结论。例如,宝宝有夜奶,可能今天早上就不会表现出十分饥饿,看到食物并不兴奋,妈妈认为宝宝不爱吃或者强迫进餐,宝宝哭闹。还有一种是宝宝十分饥饿,或者对甜食非常偏爱,看到自己喜欢的食物时异常兴奋,吃得太快吞咽多咀嚼少,就容易吃得多,让妈妈认为宝宝没有吃饱,另外被喂饭的宝宝常常表现出来的就是家长喂多少,就吃多少,吞咽多,咀嚼少,对饥饿和吃饱,没有明显的态度,这也容易让妈妈们无法判断宝宝到底吃得多还是吃得少,非常容易出现过度喂养。

那么原因找到了,怎么改善呢?只分析不给解决办法都是耍流氓,妈妈想调整宝宝目前的状态,还是有难度的,一是宝宝的味觉偏好已经有了,二是宝宝现在胃口已经被撑起来了,不让吃没有他习惯的饱腹感,宝宝一定会哭闹,妈妈能不能安抚的问题。
有几个建议供妈妈参考:
1、首先明确宝宝每日饮食的标准

这个可以参照下图,中国营养学会和中国营养学会妇幼营养分会制定的婴幼儿平衡膳食宝塔。

8个月的婴儿为什么一吃辅食就哭?-1.jpg
图中所建议的食材重量都是生重,提醒妈妈注意蔬菜和肉禽鱼的比例,以及水果和奶的量,尤其是水果,宝宝已经比较喜甜的时候,就尽量少给一些香蕉、葡萄、苹果这样甜度高的水果,可以搭配一点柚子、火龙果、山竹这样味道淡的水果。每天给一颗葡萄,一个山竹或者一小截香蕉,成人拇指长度足够了,搭配柚子,这样总量够了同时又控制了甜水果的量。
2、建议一岁前每天一餐辅食

看妈妈的描述,不知道现在是不是每天安排了两餐,8个半月的宝宝大运动应该是爬为主,这样就生长发育阶段就限制了宝宝的能量消耗,如果每天给宝宝吃很多密度大、能量高的食物,例如米粉、吐司,通俗点儿说就是比奶液扛饿,宝宝的摄入和消耗不均衡,另外宝宝受到消化能力、咀嚼能力的限制,在现阶段很多食材是不能吃的,这就决定了辅食的种类范围比较单一,单独靠辅食不能完全满足宝宝生长发育的营养需求 ,依旧需要奶液来补充营养。但是宝宝的胃容积是固定的,每天的食量是固定的,辅食吃得多了奶就喝得少,长期这样反而容易营养不良。
所以建议妈妈把宝宝每天的辅食安排为一餐,同时参考膳食宝塔的饮食结构来制作辅食,增加蔬菜的种类和重量,每天加强运动。妈妈可能会说,每天只有一餐,宝宝饿了怎么办呢?饿了给奶就好了。让宝宝尽量在每天固定的时间就餐,建议两次奶中间安排一餐,这样辅食即使吃得不多,也很快就到了喝奶的时间,不会让宝宝过于饥饿。
3、喂养的细节要注意

⑴、吃饭时让宝宝参与进来,妈妈辅助喂。
让宝宝坐餐椅,给餐盘,给餐勺,餐盘里少放一些食物,让宝宝自己抓、捏,妈妈辅助喂,勺子也要给,宝宝可能会扔勺子,具体的让宝宝自主进餐的问题,可以查看以下我们更详细的建议
为什么说一定要让宝宝自主进餐呢?一是宝宝有参与感,自己吃饭和被动地被喂饭,在感觉上是不同的。二是宝宝吃饭时抓捏、把食物送进自己的嘴里,这都是手眼脑协调练习的过程,在宝宝眼里可能会觉得很有趣,是一种游戏,对食物的专注力会提高。三是自己吃,大脑能得到肠胃反馈的吃饱的信号,不至于暴饮暴食。
⑵、辅食要从泥糊向末、丁过渡,增加食物的颗粒感。
这一点非常重要,泥糊状的食物妈妈自己感受一下,不需要咀嚼,一勺塞进嘴里就直接吞咽了,吃得很快。如果增加一些颗粒,无法直接吞咽,宝宝必须用唇齿舌配合,咀嚼,吃一会儿就累了,自己就不吃了,大脑也得到反馈,发出吃饱的信号,宝宝会感觉吃饱了,不需要再吃。
⑶、宝宝每一餐的量要尽量固定,不要一顿多一顿少,总担心宝宝吃不饱,于是继续给食物或者奶
这一点也非常重要,因为辅食添加食材,食材并不都是宝宝喜爱吃的,吃饭的时候可能宝宝不吃或者吃几口,有的妈妈就担心宝宝饿,于是饭后给奶给水果,这样反而更容易让宝宝认为辅食不需要吃,可以哭闹,等着辅食结束后喝奶吃水果,或者影响了下一餐奶的食欲,不饿,于是就陷入一个恶性循环,宝宝不吃饭——家长担心饿——饭后给奶给水果——影响下一餐食欲,不吃——家长担心饿,继续给奶给水果。
⑷、就餐时间尽量固定
一般我们建议在上午两次奶之间安排一餐。早上起床先给奶,然后在下一次奶之前,增加一次辅食。不要今天早上吃,明天下午吃,时间范围要固定下来,这样宝宝的生物钟增加了一个就餐时间,到点儿就饿了,对宝宝建立规律作息也有帮助。
最后,刚开始宝宝可能会不适应,会哭闹,妈妈一定要坚持原则,尤其是饭后给奶这个问题,要避免。吐司、米饼都不要再给宝宝吃了,大人也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吃宝宝已经吃过的零食,以免引起宝宝哭闹。
希望我的这些建议对你有帮助。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11

主题

20

帖子

492

积分

青年

Rank: 3Rank: 3

积分
492
世博会海宝兄 发表于 2021-12-7 07:24:52
妈妈提供了很详细的信息,先梳理一遍:
1、宝宝8个半月
2、喂饭,边吃边哭,吃完就哭
3、零食有吐司、蛋黄、婴儿米饼
4、辅食是米粉、土豆泥、红薯泥、南瓜泥、山药泥
5、咬自己的围兜
6、现在宝宝身高74厘米,12公斤重

从妈妈的描述看目前辅食的进度是落后的,8个月半月宝宝目前辅食仍然是糊泥,蔬菜也是土豆、红薯、南瓜、山药这些香甜味道的食材,其他的蔬菜不知道添加了没有,例如绿叶菜生菜、白菜、油麦菜等等,菌类香菇、蟹味菇、木耳等等,按照描述来看,这些淡而无味,略有苦涩而且韧性的食材,宝宝接受度应该不高。
提醒妈妈注意,红薯、南瓜、吐司、蛋黄、婴儿米饼、土豆、山药这些提到的食物的共同点——淀粉含量高,淀粉经过唾液淀粉酶的分解会转化为麦芽糖,产生甜味,而人本身是对甜味有偏好的,追随自己的意愿对其他不管不顾的小宝宝尤其偏好甜的食物,这就是为什么宝宝吃吐司、蛋黄、婴儿米饼不哭但是吃其他食物就大哭的原因之一!

为什么宝宝边吃边哭?因为没有看到宝宝吃饭的视频,只能通过经验和妈妈的描述来分析,大概有以下几个原因:
1、吃的辅食不是自己喜欢的味道:
这个就是上面提到的,辅食用到的食材并不是宝宝最喜爱的零食,但是因为本身自己饿,也能吃,可是更想吃香甜的零食,所以会边吃边哭。
2、吞咽满足了,能吃进去,但是咀嚼没满足:
宝宝添加辅食,是从吞咽过渡到咀嚼,这个过程要经过水-泥-糊-末-丁-丝-片-块的逐渐过渡,让宝宝慢慢适应,练习唇齿舌的配合。这个过程正好和宝宝乳牙萌出的过程重合的,宝宝在吃辅食的时候,咀嚼食物,能按摩牙龈,缓解出牙不适。咀嚼食物带来的啃咬撕扯也有一种愉悦的满足感。
从妈妈的描述来看,8个半月的宝宝辅食仍然停留在泥糊状,宝宝吃辅食必定是以吞咽为主,咀嚼这个需求满足不了,所以可能会出现边吃边哭。
3、大勺喂饭,塞嘴里,噎得难受,但是又想吃:
这个就是根据我的工作经验来猜测了,不知道妈妈给宝宝喂饭时用的什么样的勺子,是小的辅食勺还是比较宽大的勺子。我工作中遇到这种情况,妈妈为了省事儿,用成人的大勺喂饭,满满一勺食物塞进宝宝的嘴里,宝宝满嘴都是食物,只能硬吞,被噎到也说不出话,但是因为饿,或者食物的味道吸引,又想吃,于是又急又烦躁,边吃边哭。
4、辅食没有吃饱:
这一点根据妈妈的描述应该是存在的,吃完辅食再给一点儿奶就不哭了。这就是宝宝长期被过度喂养,吃了太多的食物(8个半月宝宝早餐吃一片吐司、1-2个蛋黄、4个旺旺仙贝大小的婴儿米饼,再加180毫升奶这样的饭量)胃容积已经变大,一碗辅食已经吃不饱,吃完哭,再给奶,液体进入胃部快速产生饱腹感,宝宝胃撑满了,才感觉到舒服和满足,于是不哭了。
妈妈可能会说不是我非要喂,不给食物,宝宝一直哭闹啊。这就是在辅食添加初期,宝宝的作息没有安排好,就餐时间没安排好,宝宝不饿的时候准备了辅食,要么是吃饭的时候宝宝已经十分饥饿,造成妈妈的心理预期和宝宝的表现不同步,让妈妈产生了错误的结论。例如,宝宝有夜奶,可能今天早上就不会表现出十分饥饿,看到食物并不兴奋,妈妈认为宝宝不爱吃或者强迫进餐,宝宝哭闹。还有一种是宝宝十分饥饿,或者对甜食非常偏爱,看到自己喜欢的食物时异常兴奋,吃得太快吞咽多咀嚼少,就容易吃得多,让妈妈认为宝宝没有吃饱,另外被喂饭的宝宝常常表现出来的就是家长喂多少,就吃多少,吞咽多,咀嚼少,对饥饿和吃饱,没有明显的态度,这也容易让妈妈们无法判断宝宝到底吃得多还是吃得少,非常容易出现过度喂养。

那么原因找到了,怎么改善呢?只分析不给解决办法都是耍流氓,妈妈想调整宝宝目前的状态,还是有难度的,一是宝宝的味觉偏好已经有了,二是宝宝现在胃口已经被撑起来了,不让吃没有他习惯的饱腹感,宝宝一定会哭闹,妈妈能不能安抚的问题。
有几个建议供妈妈参考:
1、首先明确宝宝每日饮食的标准

这个可以参照下图,中国营养学会和中国营养学会妇幼营养分会制定的婴幼儿平衡膳食宝塔。

8个月的婴儿为什么一吃辅食就哭?-1.jpg
图中所建议的食材重量都是生重,提醒妈妈注意蔬菜和肉禽鱼的比例,以及水果和奶的量,尤其是水果,宝宝已经比较喜甜的时候,就尽量少给一些香蕉、葡萄、苹果这样甜度高的水果,可以搭配一点柚子、火龙果、山竹这样味道淡的水果。每天给一颗葡萄,一个山竹或者一小截香蕉,成人拇指长度足够了,搭配柚子,这样总量够了同时又控制了甜水果的量。
2、建议一岁前每天一餐辅食

看妈妈的描述,不知道现在是不是每天安排了两餐,8个半月的宝宝大运动应该是爬为主,这样就生长发育阶段就限制了宝宝的能量消耗,如果每天给宝宝吃很多密度大、能量高的食物,例如米粉、吐司,通俗点儿说就是比奶液扛饿,宝宝的摄入和消耗不均衡,另外宝宝受到消化能力、咀嚼能力的限制,在现阶段很多食材是不能吃的,这就决定了辅食的种类范围比较单一,单独靠辅食不能完全满足宝宝生长发育的营养需求 ,仍然需要奶液来补充营养。但是宝宝的胃容积是固定的,每天的食量是固定的,辅食吃得多了奶就喝得少,长期这样反而容易营养不良。
所以建议妈妈把宝宝每天的辅食安排为一餐,同时参考膳食宝塔的饮食结构来制作辅食,增加蔬菜的种类和重量,每天加强运动。妈妈可能会说,每天只有一餐,宝宝饿了怎么办呢?饿了给奶就好了。让宝宝尽量在每天固定的时间就餐,建议两次奶中间安排一餐,这样辅食即使吃得不多,也很快就到了喝奶的时间,不会让宝宝过于饥饿。
3、喂养的细节要注意

⑴、吃饭时让宝宝参与进来,妈妈辅助喂。
让宝宝坐餐椅,给餐盘,给餐勺,餐盘里少放一些食物,让宝宝自己抓、捏,妈妈辅助喂,勺子也要给,宝宝可能会扔勺子,具体的让宝宝自主进餐的问题,可以查看以下我们更详细的建议
怎样才能教会小婴儿自己吃饭?为什么说一定要让宝宝自主进餐呢?一是宝宝有参与感,自己吃饭和被动地被喂饭,在感觉上是不同的。二是宝宝吃饭时抓捏、把食物送进自己的嘴里,这都是手眼脑协调练习的过程,在宝宝眼里可能会觉得很有趣,是一种游戏,对食物的专注力会提高。三是自己吃,大脑能得到肠胃反馈的吃饱的信号,不至于暴饮暴食。
⑵、辅食要从泥糊向末、丁过渡,增加食物的颗粒感。
这一点非常重要,泥糊状的食物妈妈自己感受一下,不需要咀嚼,一勺塞进嘴里就直接吞咽了,吃得很快。如果增加一些颗粒,无法直接吞咽,宝宝必须用唇齿舌配合,咀嚼,吃一会儿就累了,自己就不吃了,大脑也得到反馈,发出吃饱的信号,宝宝会感觉吃饱了,不需要再吃。
⑶、宝宝每一餐的量要尽量固定,不要一顿多一顿少,总担心宝宝吃不饱,于是继续给食物或者奶
这一点也非常重要,因为辅食添加食材,食材并不都是宝宝喜爱吃的,吃饭的时候可能宝宝不吃或者吃几口,有的妈妈就担心宝宝饿,于是饭后给奶给水果,这样反而更容易让宝宝认为辅食不需要吃,可以哭闹,等着辅食结束后喝奶吃水果,或者影响了下一餐奶的食欲,不饿,于是就陷入一个恶性循环,宝宝不吃饭——家长担心饿——饭后给奶给水果——影响下一餐食欲,不吃——家长担心饿,继续给奶给水果。
⑷、就餐时间尽量固定
一般我们建议在上午两次奶之间安排一餐。早上起床先给奶,然后在下一次奶之前,增加一次辅食。不要今天早上吃,明天下午吃,时间范围要固定下来,这样宝宝的生物钟增加了一个就餐时间,到点儿就饿了,对宝宝建立规律作息也有帮助。
最后,刚开始宝宝可能会不适应,会哭闹,妈妈一定要坚持原则,尤其是饭后给奶这个问题,要避免。吐司、米饼都不要再给宝宝吃了,大人也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吃宝宝已经吃过的零食,以免引起宝宝哭闹。
希望我的这些建议对你有帮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

主题

26

帖子

564

积分

村民

Rank: 4

积分
564
宏_1102 发表于 2021-12-7 07:25:11
凡是哭泣必有诉求没被满足,孩子没有无缘无故的哭泣,找找原因,是辅食不好吃嘛,还是啥原因。
8个月大的孩子了,不用非的吃糊糊了,我家早都吃菜汤泡馒头渣了,烂面条,打卤面片,稀饭,鸡蛋糕,这两天吃了小饺子,都很爱吃。零食有蒸苹果,香蕉,葡萄粒,雪饼,平时无聊了,给他切块苹果、梨子啃一啃,然后自己咋把完了水,把苹果梨子渣渣就吐了。
我家宝宝自己知道饥饱,吃饱了一口都喂不进去,吃不饱不行,从小喝奶就这样,自己知道吃多少,我们不用操心,你家孩子,你们应该清楚他的秉性和脾气。
这会,我家孩平时吃东西,还知道要就着了,咬一口雪饼,就张着嘴等他奶奶给他喂一口蒸苹果,诸如此类的。
8个月可以慢慢吃细些的大人饭了,孩子慢慢要向大人靠拢了(* ̄m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16

帖子

490

积分

青年

Rank: 3Rank: 3

积分
490
隐姓埋名50 发表于 2021-12-7 07:25:56
仔细观察下,只有吃辅食才会哭?应该是有其它不舒服的地方吧。有问题要及时看医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作者

  • 主题

    9

  • 帖子

    22

  • 关注者

    1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宝宝村 | 赣ICP备19014419号-1 |网站地图
Powered by baobaocun.com!  © 2019-2020版权所有宝宝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