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2022-2-1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怎么样的幼儿家庭教育才能让孩子正确地长大,并且能发挥最大的潜力?

让孩子尽情玩耍以锻炼其智力和创造力

题主的问题涉及面很广,譬如营养、睡眠与身体的生长,玩耍与智力的发展,3岁以前及以后生理、心理差异而应采取的对策、措施,习惯养成,心理素质,诗意式哲学式思维的关注、发现、引导及发展等。
这么广的涉及面,论述起来肯定是长篇大论,恕不能一一而足。那么,就说说孩子的玩耍及智力发展吧。
对家长而言,首先需解除“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心理焦虑。其实,1~6岁是幼儿期,也叫学龄前,这就意味着在这个年龄前不用学,所以不要急着教孩子计算、识字、画画等学业上的东西,——如果要教,原则上应推迟到5~6岁。这个时期,我们最应该做的,就是顺应孩子爱玩耍的天性,着重发展孩子的智力和创造力。
有一个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思考,那就是:玩耍为什么能够发展幼儿的智力?所谓玩耍是孩子的天性,就是孩子对玩耍充满兴趣,因为充满兴趣就会全身心投入,因为全身心投入孩子就会非刻意地自然而然地最大化打开大脑思维,去思考如何玩得尽情玩得开心。这个思维最大化打开的过程,用脑科学研究的成果来说,就是大脑神经营养因子(一种促进神经生成的蛋白质)大量滋生的过程,换句话说就是发达思维锻炼智力的过程。美国进化生物学家马克·贝科夫认为,“玩耍就像个万花筒”,具有随机性和创造性,因而从根本上说,玩耍能提升孩子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当他们遇到意外情况或处于新环境时,将更具竞争优势。所以,我们要重视孩子的玩耍,要重视孩子自由自在地尽情地玩耍。
尽情玩耍具有两个重要特征:自由与自主。
自由,指的是没有规则、没有固定程式,孩子在玩耍的过程中悠然不羁、无拘无束。自主,指的是孩子的思想自主地渗透于游戏的整个过程,孩子纵情于玩耍的主旨,最大化地打开大脑进行思维,以寻求最佳的玩耍效果。
孩子尽情玩耍的事物多种多样,涉及的内容方方面面,譬如过家家、斗陀螺、搭积木、玩网游。
无论孩子玩的是什么,作为家长都应当让孩子玩得尽情。为了这个“尽情”,那就要看看孩子玩耍的事物是否具有自由与自主这两大特征。
很多时候,小伙伴们因为共同的兴趣自发地聚在一起玩耍,——或者进行群体性玩耍,或者分组进行对抗性比赛。不管怎样,这都会让孩子玩得尽情。
下面两种情况,值得家长引起注意:
第一种情况。通常情况下,我们可以认为老师(或大人)组织孩子进行的集体性游戏都不会让孩子玩得尽情,因为这种游戏的程式是游戏前就设计好了的,有相对严格的游戏规则,不利于孩子纵情恣意地玩耍。
第二种情况。网络游戏也是设计好的程式固定的游戏,玩网游的人难以摆脱网络游戏设计者固定程式思维的牵绊,被动地接受这种固定思维的指引,一关、两关、三关、四关……地往下玩。在我看来,家长完全有必要引导教育孩子尽量远离网络游戏,——因为网络游戏是一种程式固定规则完善的游戏,它会无情地吞噬孩子自由玩耍的时间。
有组织有规则的集体性游戏也有其明显的优点,它有利于培养孩子的集体观念、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还有利于锻炼孩子的社交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所以,我们应当让孩子适当参加一些集体性游戏。
前面说过,教孩子计算、识字、画画等学业上的东西,原则上应推迟到5~6岁。这并不是说,孩子三四岁或更早的时候不可以教孩子计算、识字、画画,——如果孩子在5~6岁前对计算、识字、画画、背诵古诗等学业上的东西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我们当然可以教孩子计算、识字、画画、古诗。需要强调的是,在孩子发自内心去“学”计算、识字、画画、古诗的情况下,我们只需在旁边去引导、陪伴和辅助,决不能挜着孩子去“学”。总的来说,就是寓教于玩寓教于乐,使孩子在愉快的玩耍中去“学”计算、识字、画画、古诗。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成为第一个回答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作者

  • 主题

    47

  • 帖子

    29

  • 关注者

    1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宝宝村 | 赣ICP备19014419号-1 |网站地图
Powered by baobaocun.com!  © 2019-2020版权所有宝宝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