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2022-3-24

跳转到指定楼层
这个问题也是老问题了,直接推荐奶粉倒不难,难点在于,对每个婴儿来说,都只有一次被哺乳的机会,所以这事不可能一次又一次去尝试。对新手父母而言,要想根据自家孩子的特点打好基础,弄清楚背后的机理才更重要。
奶粉的配方特点会在宝宝长大过程中被放大

如果居住在有电梯的住宅楼,可能很容易注意到,电梯中的奶粉海报占了很大比例。这也算是精准投放了,最关心奶粉的群体,在住宅电梯这个场景下确实更容易注意到上面的信息。所以,我经常会被问到,某某海报上又出现了一个新的配方成分,让我解释它的作用。
作为化学专业出身,解释物质是什么自然只是本门技术活儿。但是说实在话,这样的解释,大多数时候都只能触及问题的表面,对提问者帮助并不大。就好像数学考试,改一改做错的题目,不代表就已经掌握这个知识点,死记硬背没有用。
问题的核心在于,我们要明白一个最基本的规律,即奶粉中每一个新开发的成分,都是为了更加符合宝宝营养需求。这个工作尤为重要,因为哪怕一点点小的差别,都会因为日积月累而被放大,这就是题主所说打好基础的困难点。道理当然也很简单,就像比萨斜塔建得越高,倒下的风险就越大一样。

新手宝妈一枚,度过母乳阶段后,选择什么样的奶粉,可以来 ...-1.jpg
好了,现在最关键的问题就呼之欲出了——到底哪些问题可能会被放大?
就我们国内的情况,2021年出版的《中国学龄前和学龄儿童营养相关问题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已经给出了比较完整的结论。
比如,营养不良就是一个因为不断积累而被放大的问题。注意,这里的营养不良并不只是很瘦弱的那种典型症状,肥胖同样也是营养不良的体现,甚至有时候孩子在身材体型上没有明显差别,但也存在“隐性饥饿”的问题,这是很普遍的现状,体现在某些特定营养成分不足。
举个例子,我们都知道维生素D能够辅助钙质吸收,是和儿童发育息息相关的营养成分。缺乏维生素D,短时间不怎么看得出来,但是到了儿童开始疯狂长个儿的时候,此前缺乏维生素D的影响就体现出来了。而在上述报告中,就提到了我国维生素D缺乏的情况较为突出,北方地区的儿童缺乏率在30-70%,南方好一些,但也达到了10-40%。
除了这一类比较显著的问题外,还有很多因为婴幼儿时期饮食不平衡导致的其他问题,比如免疫力低下,体现在容易生病、或生病不容易痊愈、过敏等症状,再比如贫血、视力发育不佳等现象。
从这份报告不难看出,我国少年儿童的健康问题整体上虽然谈不上很严重,但是各种问题也不少,并且其中有不少都和婴幼儿时期不平衡的饮食相关。
所以,如果奶粉在婴儿的饮食体系中占主导地位,千万别觉得奶粉对某个成分的改进是在没事找事,配方上的每一个改进,哪怕只是提升一点点,在长期的积累中都会很不一样。
为什么乳清蛋白和OPO这么重要?

看了总体存在的问题,可能很多人都会心生疑问——既然奶粉的黄金标准就是尽可能接近母乳的成分,那就照着母乳里各种成分的比例,跟看着菜谱炒菜那样,一个一个地添加,行不行?
对大多数成分是可行的,比如钙、铁、锌等矿物质,或者各种维生素,如果不考虑口味,添加起来并不困难,原因无他,不管何种来源,它们的结构都是一致的,添加和原生的差异并不大。
但是也有一些成分并不那么容易添加,乳清蛋白和OPO就属于这个类型,如果经常关注奶粉的海报,应该对这两个名词都不太陌生。
顾名思义,乳清蛋白是一种蛋白质,但准确来说,它包含了一大类蛋白质。与乳清蛋白相对的还有一类酪蛋白,哺乳动物乳汁中的蛋白质,一般会粗分为这两类,具体的分法,实际上是通过实验,在特定条件下,沉淀的是酪蛋白,不沉淀的就是乳清蛋白。
你可能会说,讲这些都太学术了,知道这又有什么用?
那好,我们从结构上来看一看它们的区别。
乳清蛋白中有一种很重要的乳球蛋白,它也叫免疫球蛋白,显然和免疫功能有关。牛乳中当然含有免疫球蛋白,它的结构很容易在数据库中找到,长这个样子——

新手宝妈一枚,度过母乳阶段后,选择什么样的奶粉,可以来 ...-2.jpg
看起来很清爽对吧,那我们再来看看牛乳中的酪蛋白——

新手宝妈一枚,度过母乳阶段后,选择什么样的奶粉,可以来 ...-3.jpg
仅仅从示意图上应该就能感受得到,酪蛋白比乳清蛋白凌乱多了。我这挑选的还是相对简单的酪蛋白,尽管示意图中还附着了糖,但是就算把糖撇除以后,它的结构也还是杂乱得多。
结构上的这些差别,其实就影响了它们的溶解性,尽管这不是唯一的原因。
具体到消化吸收的环节,那就体现在酪蛋白比乳清蛋白更难消化吸收,因为蛋白质的消化过程就跟拆线团一样,蛋白质越大越复杂,通常就越难被消化。
这一点区别,体现在不同物种之间,那差别可就大了去了。最适合宝宝的成分比例,在不同阶段,乳清蛋白和酪蛋白的比例会发生变化,从90/10调整到60/40,因为婴儿的消化能力逐渐增强,酪蛋白越来越多也很好理解,但乳清蛋白总是会占多数。但是,在牛乳中,酪蛋白却总是占多数,通常可以达到80%[1]。

新手宝妈一枚,度过母乳阶段后,选择什么样的奶粉,可以来 ...-4.jpg
由此可见,如果婴儿直接喝牛奶,必然会出现蛋白质消化不完全的问题,不只是营养吸收差,也会带来比较严重的肠胃问题。对于奶粉来说,就必须针对这个差别,把乳清蛋白的比例调整上去。
这还不是问题的全貌,因为前面说到了,乳清蛋白是一个大类,其中还有很多蛋白质种类,除了免疫球蛋白,还有α-乳白蛋白,乳铁蛋白等等,可能很多人对这些名词也不眼生。
这主要是因为,婴儿在摄取蛋白质时,并不都是先把它们消化然后再重新组装成自己的蛋白质,有一些蛋白质的功能可以直接发挥作用,所以乳清蛋白的种类同样重要。比如α-乳白蛋白,它是多种活性多肽的来源,对婴儿的发育极为重要,尤其是神经系统。显然,对牛和人而言,这方面的需求也有很大差别,于是我们又可以看到,适合宝宝的α-乳白蛋白含量是22%,而牛乳只有3.5%[2]。
综上所述,蛋白质的种类很多,不能只看总量,从牛乳到婴幼儿奶粉,必须要经过调整才能符合婴儿发育所需。对于乳清蛋白以及其中包含的α-乳白蛋白,一款合格的奶粉,必须要在这些成分上面尽可能匹配。而且,这些成分不能人工合成(能合成也花不起这个成本),只能通过天然原料不断地富集。
与此类似的还有OPO,一种甘油三酯。
如果还记得高中化学,应该还记得动植物体内脂肪的主要存在形式都是甘油三酯。相比于蛋白质来说,甘油三酯要小得多,无非就是甘油加上三种脂肪酸。
对成年人来说,吃下去的甘油三酯是什么结构没那么重要,反正都会水解掉再利用,只要管好脂肪酸是什么就可以了。
我们看个示意图[3]:

新手宝妈一枚,度过母乳阶段后,选择什么样的奶粉,可以来 ...-5.jpg
一个甘油连接三个脂肪酸,如果这三种脂肪酸分别是A、B、C,那它其实就可以有三种不同的组合(数学上是六种,但是对甘油三酯而言两两等价)。对成年人来说,随它什么结构,只要水解后得到ABC就行,但是对于婴幼儿来说,三种结构就会有区别。
具体一点说,所谓OPO,其实就是甘油三酯连接了O、P、O这三个脂肪酸,O代表油酸,而P代表棕榈酸(软脂酸),它们的顺序是油酸在两边而棕榈酸在中间。
但是如果就采用O和P这两种脂肪酸,其实还可以排出OOP、PPO和POP另外三种结构。对婴儿来说,OPO是很好用的,另外这三种不仅不容易吸收利用,而且还会增加一些风险。
由此可见,相较于婴儿实际的需要,奶粉的很多配方都需要改变,而且也不是什么成分都是简单添加就可以。正如前面所说,结构上的细微差别,最终都会累积放大。
对整个产业链的控制,才是打好基础的关键

说完这些,新的疑问又会出现——对大多数人来说,没有足够的化学基础,看这些配方名词跟天书似的,怎么去对比?
好了,我知道你知道我最后肯定还是会推荐,那倒不如我再稍微多说点知识性的内容。
仔细看配方,可以解决一部分问题,但是对于挑选奶粉,这实际上有些本末倒置了。还是一开始说的那个问题,单看某些成分只是触及问题的表面。
对于奶粉这个产品而言,最根本的问题是要搞清楚整个产业链是否受控。
这么说可能有些虚,但稍微一展开就很具体:
比如,是否对母乳和婴幼儿健康的现状进行了充分的研究?这类基础研究非常重要,它决定了实际的奶粉配方是否可靠。
前面提到的《中国学龄前和学龄儿童营养相关问题报告》,背后的研究团队,一家是北大医学部,另外一家则是飞鹤集团,奶粉企业参与进来,这就是做好基础研究的一环。
这方面资料,网络上也都是公开的,双方去年还成立了“北大医学-中国飞鹤营养与生命健康发展研究中心”,基本上就是奠定了从基础科研开始设计奶粉配方的格局。
正是根据研究的成果,才有可能实现奶粉配方的提升。飞鹤的星飞帆系列产品,就是紧扣这些基础科研的成果。比如对OPO的研究,并不只是像我前面说的结构问题,而是优化整个脂肪酸体系,这就需要比较大的数据量支持了。在经过升级后,星飞帆各段产品的OPO,含量都进行了提升,比如一段从4克增加到了6克,也是为了满足实际需求。蛋白质的情况也是类似,在其升级配方中都可以看到这些变化。

新手宝妈一枚,度过母乳阶段后,选择什么样的奶粉,可以来 ...-6.jpg
对产业链的全局控制,当然不只是基础研究和配方设计,它还包括很多环节,比如保鲜,虽然对消费者而言不容易看到,但它的重要性却不言而喻。
还是说OPO,其中富含油酸。油酸是一种不饱和脂肪酸,在与空气接触时容易发生氧化,很多油炸食品不好好保存就会出现哈喇味,其实就是这个反应造成的。对奶粉来说,如果不注意保鲜,对气味尤其敏感的婴儿很可能就会拒绝食用,父母还以为是孩子挑食。
这些品质的保障,归根到底,就是对产业链的控制能力。
而从飞鹤的案例也不难看出,从基础研究到技术开发以及最后的工艺路线,只有把控了整个产业链,才有可能确保奶粉的品质,给宝宝的长大打下坚实基础。
总而言之,回到正题,对宝爸宝妈来说,怎样给孩子打好健康的基础,掌握几个名词绝不是目的,甚至连手段都算不上,何况配方上的很多化学名词,既不好记也不好懂。重要的是,了解奶粉为什么要这么做,然后才能判断是不是有用。
参考


  • ^Sharon M.Donovan, Human Milk Proteins: Composition and Physiological Significance, Nestle Nutrition Institute
  • ^Donald K Layman, Bo Lönnerdal, John D Fernstrom, Applications for α-lactalbumin in human nutrition, Nutrition Reviews, Volume 76, Issue 6, June 2018, Pages 444–460
  • ^Kazuaki Yoshinaga, Development of Analytical Methods and Nutritional Studies Using Synthetic Fatty Acids and Triacylglycerols, Journal of Oleo Science, 2021, 1-9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成为第一个回答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作者

启航kkd

村民

  • 主题

    6

  • 帖子

    19

  • 关注者

    1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宝宝村 | 赣ICP备19014419号-1 |网站地图
Powered by baobaocun.com!  © 2019-2020版权所有宝宝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