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2022-4-11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利益相关:基础教育班主任老师,家有幼儿园大班男生一枚,孩子学习绘画、陶艺、视唱练耳等特长,在以上各个领域并没有什么天赋可言,但孩子非常喜欢并热衷于反复练习。
究竟要不要暂停,要根据自家孩子的天赋、性格、兴趣所在以及孩子所参加的学习班的授课方式、家庭环境来看,没有一个全球通用的公式可以直接代出答案。是的,坚持还是放弃,这个结果背后对应的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一、为什么会把上课当成任务?

先来讲个真实的例子,是我儿子幼儿园同班同学大华:
大华早在2岁上就进入了非正式的读写体验,对汉字特别有兴趣,见到字就忙不迭地问家长「这是什么字?那是什么字?」,家长一看,心想:「艾玛,我家娃这是天赋异禀有语文才华,这么早就进入认字的窗口期了,那我得好好培养」。
于是乎,什么《四五快读》、什么《学前600字》,外加各种品牌字卡,一股脑地往家搬,家长下班以后饭都来不及吃先领着娃疯狂认字,心里盘算着按照这个速度那岂不是要一天十字一月百字,一年下来都可以自读章节书了。可没想到大华按照家长的这种教法,越学越抵触,越学越萎缩,学到最后干脆开始注意力神游四海,一提认字就躺平摆烂。
为什么曾经的天赋异禀会变成后面的无脑抗拒?这和题主提到的「将上课变成完成任务」大体类似,基本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原因:
1、孩子发现自己预想的「兴趣学习」和实际经历的「兴趣学习」有差别

对大华来说,自己2岁起对「文字符号」感兴趣(是的,对低龄儿童来说,文字就是一种符号,一种兼具了音形义三种功能的符号而已)这是非常难得的事情,说明这是一个非常细心且容易观察生活的孩子,这个时候如果持续鼓励孩子进行「非正式的读写体验」(比如在生活中看看广告牌、看看车站牌、看看菜单、看看绘本的书名题目等)就足够了,这也是2岁孩子完全可以接受的学习形式,且符合孩子的认知发展。
但家长非要把孩子的「非正式读写体验」变成「正式的读写体验」,这与孩子内心对于「识字」这件事的心理预期,完!全!不!一!样!

  • 非正式:想学多少学多少,想问几个问几个,想记住就记住,实在记不住也无所谓;
  • 正式:家长给设置了学习计划、学习目标,而且家长的教学可能是结果导向型。
适应能力强一点、认知程度高一点的孩子,可能不会有太多「过敏反应」,慢慢就接受了;但对于适应能力和认知能力都不太够的孩子来说,不符合心理预期的学习方式,已经成为一种无形的压力,会时刻刺激孩子的求知欲,也会激发孩子的逆反心理,因而产生抗拒、厌恶甚至逃避的行为。
2、授课的方式/内容/频次不符合孩子目前年龄段的发展水平或求知需要

从大华学认字这件事来看,孩子2岁这个年龄段,有没有可能对汉字感兴趣?
当然有!对于「识字窗口期」来得比较早的孩子来说,2岁左右就有可能开始对汉字感兴趣了(我儿子是从2岁半开始喜欢问广告牌和菜单上的汉字的),所以大华的家长重视并认真教孩子汉字这个行为本身,并没有错。
问题的关键是,授课的方式是怎样的?符合2岁孩子的思维发展水平吗?符合2岁孩子的认知学习能力吗?每天教授的内容量又符合孩子的接受程度吗?
2岁的孩子,即便是「老天爷喂饭吃」式地具备识字天赋,他也终究是个2岁孩子,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喜欢以游戏方式导入学习,喜欢从周遭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上发掘汉字,在意认知的过程而非结果,所以如果用更有趣、更贴合生活的策略去引导,孩子对汉字的兴趣才会被无限放大,否则很可能会让孩子的发展与家长的预期、自身的天赋所指背道而驰。
也许你会说,社会上的特长班都是专业的老师授课,有成熟的、系统化的教案支持,也会不尊重孩子的发展规律吗?这可不好说。
作为圈内人,我想说,教培行业割韭菜式招生的兴趣班并不在少数,有不少全国连锁的大机构,校区负责人根本就不是做教育出身的;当然英雄不问出处,资本家也可以变成教育家,关键问题是校区教案打磨、学情分析和师资培训方面,真正的有效经验有多少?投入时间比例有多少?资金分配又有多少?家长看得到的是兴趣班老师的学历、就业经历、校区环创,然而看不到的那些无形的资产才是教培行业的企业灵魂啊!
所以题主给孩子选的兴趣班,真的是一个很尊重孩子个性和认知需要的机构吗?他们的授课体系真的成熟嘛?授课老师真的了解你的孩子并且愿意为孩子做更适合的课业指导吗?
教培行业不是公立学校大锅饭授课,通常都是小班制甚至1v1,如果老师只顾自己授课,完全不通学情,不顾孩子自身的特点,用教案模式化去套学生的情况,那还可能会把孩子原本旺盛的求知欲给打压下去。
3、孩子的「畏难心理」、家庭环境影响

在某个领域有绝对天赋的孩子或许并不多,但对该领域感兴趣的孩子数量是庞大的,为什么真正坚持下来的孩子却不如想象中多呢?
排除我上面提到的导入方式、切入年龄、授课方式等客观因素以外,还有一个非常主观的因素——虽然这样说很扎心,但确实有一部分孩子在学习过程中,会特别容易产生「畏难心理」,遇到问题(比如练习很枯燥、授课很无聊、怎么学都学不会),第一反应不是「面对」,而是「退缩」,这不正常吗?不,这太正常了,别说是孩子,即便是成年人,困难当前,能不做任何心理建设就奋勇向前冲的,又有几人呢?
何况,畏难心理,不会只停留在兴趣班的学习上,必定也会表现在日常琐碎的生活中,所以要解决这个问题,还是要从家庭教育角度入手。家庭成员(包括父母在内的所有人)对孩子做事的支持度和包容度、家庭规则的弹性和刚性、带娃经历的多和少,这些都会影响孩子在遇到问题时的态度。
二、怎样引导孩子进入兴趣班的学习并坚持下去?

还是要先讲个例子:
我儿子小优酱从1岁半就开始热衷涂鸦,为了满足他的要求,我当即给他入了一些适合低年龄儿童使用的画笔,每天都会陪他一起「创作」,同时带娃看了很多美术启蒙相关的绘本:

作为家长,希望小朋友坚持自己的兴趣,但如果小朋友上兴趣 ...-1.jpg

这几套书作为美术启蒙实在太赞了,强推

短短一年的时间,他就画了厚厚的两大包A4纸,我和优爸把孩子画的这些谁也看不懂的「大作」悉心收藏,装订成册,有的图画还按照孩子的意思,起了题目。

作为家长,希望小朋友坚持自己的兴趣,但如果小朋友上兴趣 ...-2.jpg

优酱人生当中第一次画出一个完整的爱心❤️

在经过了漫长的创意涂鸦期之后,我看得出小优对绘画有了更多的渴望,因为他时常会问我怎样画汽车可以表现汽车跑得很快?不同国家的房子画起来都有什么特点?画面怎样安排颜色会更像春天?他甚至会在自己的绘画中去注意遮挡关系(只是非常不纯熟)——我知道,是时候带他接触专业且能保护想象力的系统课程了。
于是我带孩子去我们当地的美术培训机构逐一试课,大概试了大大小小11家机构,最终筛选出一家美育培训理念、授课内容、教师长大、课堂指导等各方面都非常符合我家娃的机构,报名、交钱、一气呵成(不是全国连锁,只在我们当地有,所以我不写名字啦)。
整个过程虽然很漫长,但孩子后期上课时分外积极,每周都是屁颠屁颠去上课,一节正课的时长是2小时,老师说他几乎每一堂课都全程高能,我从家长等待大厅的监控屏幕上也看到小优的确沉浸于课堂和绘画。为了鼓励他继续认真创作,我还和她的负责老师一起商量,用孩子的画作做一些文创作品,比如把他的画变成爸爸妈妈的手机壳:

作为家长,希望小朋友坚持自己的兴趣,但如果小朋友上兴趣 ...-3.jpg

后来我和优爸换了手机,就把手机壳认真地收藏起来了

无论爸爸妈妈走到哪里,宝宝的画都会一直陪着我们,我们也会大大方方地当着小优的面,向周围的人介绍:「看,这是小优酱画的手机壳哟!」
后来,由于老师特别喜欢优酱的画,还主动把他画的跳跳虎做成了抱枕,老师们备课的时候都争相抱着,这个举动给了小优巨大的鼓励:

作为家长,希望小朋友坚持自己的兴趣,但如果小朋友上兴趣 ...-4.jpg

老师抱着优酱设计的抱枕爱不释手

我记得有一次课程是画徽式建筑,根据建筑的特点需要用勾线笔画好多好多瓦片,小优他画到忘情,连中途休息都不肯离桌,2小时后画作完成,小家伙长舒一口气,额头甚至渗出一层汗珠。

作为家长,希望小朋友坚持自己的兴趣,但如果小朋友上兴趣 ...-5.jpg

我们贡献了书房里唯一一片空墙,给娃办了小型的家庭画展

客观地说,单从天赋来看,优酱是真的没啥绘画才华,看看他「画展」上的这些画作,着实没啥太高的业务水平,但胜在他的创意比较好,画画时非常投入,画后他还能绘声绘色地把自己的想法阐述出来,我觉得这就够了——孩子从绘画中感受到美、欣赏了美、创作了美、传递了美,这就是最好的学习。
所以,回归到题主的问题上,到底怎样让孩子坚持去学习自己挑选的兴趣班呢?

1、从散装练习到专业练习,要循序渐进,家长做好前置技能的训练

当孩子对某一个学科产生兴趣,家长与其忙不迭地带着孩子去报课,不如先暂缓学习班计划,而是在肯定、鼓励、保护孩子兴趣的同时,先做最浅显的引导,比如:

  • 孩子喜欢画画,我们先引领孩子去亲子阅读美术启蒙的绘本、陪孩子涂鸦、听孩子讲他们涂鸦时想象的过程,从生活实际入手,哪怕是路边的一块普通的石头,也可以激发孩子无数的想象,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对绘画的兴趣会从浅到深,对自己绘画的能力感的认知,也会更深——这样以后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了困难,才会更有底气去对抗,而不是轻易就畏难了。
  • 孩子喜欢音乐,我们可以先从节奏练习入手,网上有很多节奏练习的亲子游戏视频,copy一下他们的做法,在孩子节奏感越来越好、对音乐故事或者乐器认识越来越丰富的时候,再进入专业音乐知识的学习,那孩子会更有底气,不容易随意退缩。
  • 孩子喜欢某个体育项目,可以先多去了解该项运动的历史、规则、知名运动员、运动员的相关故事,同时,把体能练习好,每天陪孩子骑骑车、拍拍球,基础的体能成熟了,孩子将来学习运动项目就解决了一个巨大的难关。
  • ……
可以举例的学习项目还有很多,我不一一举例了,总而言之,在「兴趣」刚刚萌芽的时候,并不是快速进入专业学习的好时机,从散装练习到专业练习,是需要一个漫长的铺垫过程,需要循序渐进。
很多特长的前置技能训练,完全可以由咱们家长在家培养,如果前置技能的训练做到位了,那孩子学习特长的困难度就会大大降低,自然也就更容易坚持下去了,即便学习的困难特别大,孩子具备前置技能,那就有战胜困难的勇气这份勇气是要靠时间和经验来累计的。
2、小孩子的学习过程中,碰壁时需要家长或老师的巧妙引导

从优酱学习绘画的过程可以看到,我和优爸以及美育班老师对孩子兴趣的呵护和技能的鼓励;其实他学习其他学科,也是这样,比如钢琴。
钢琴是小优从1岁多就特别感兴趣的一种乐器,特别是每次去我工作的学校玩耍时,他总会第一时间奔向我们单位的琴房,去「乱弹琴」。当时他也央求我和爸爸早点带他去学琴,但我深知两件事:

  • 小优并没有音乐天赋;
  • 对于没有天赋的孩子来说,音乐的学习是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
因为对自己孩子以及音乐学科的充分了解,所以我并没有在孩子央求我给他报课时马上答应,而是从音乐启蒙类的绘本开始:

作为家长,希望小朋友坚持自己的兴趣,但如果小朋友上兴趣 ...-6.jpg
以游戏的方式导入一些轻松有趣的乐理知识,还讲了很多乐器和音乐相关的故事,带他定期去大剧院看音乐汇演——这些都让他更了解音乐,也更明白学习音乐可能会面临的困难。

作为家长,希望小朋友坚持自己的兴趣,但如果小朋友上兴趣 ...-7.jpg

优爸下班后耐心地给娃做音符认知,优酱依偎在爸爸怀里,特别安心

在默默准备了4年之后,我开始带优酱去见了一位我考察了许久的钢琴老师,她是一位非常强调音乐疗愈作用且专业技巧很高超的老师,对儿童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很透彻,我向她表达了优酱渴望学习钢琴的意愿,也表示了我的担忧,希望可以放缓学习的速度,可不可以先不学琴,只学「视唱练耳」,老师很认可我的观点,并且为孩子制定了一对一的视唱练耳学习策略——这个举措虽然看起来有些迂回,但确实为孩子稀释了学琴的困难,同时为孩子打下了坚实的乐理基础。
在学习了一段视唱练耳之后,优酱开始觉得光是唱歌有些无聊,开始暗戳戳地拒绝练习。
于是我和优爸想了一个方法,我边弹,孩子和爸爸边唱,可以变换各种声调来唱,模仿老人的声调,模仿女孩的声调,模仿怪兽的声调,模仿恐龙的声调……爷俩一起比赛看谁模仿出的声调更多,唱音唱得更准——这个方法轻松打破孩子感觉练唱无聊的局面,让他从被动到主动;此外,我们还开创了「谱词大法」,为视唱练耳课本上的曲调来谱词,所谱之词讲的都是日常生活,比如如何上厕所拉臭臭,今天看了什么动画片,吃了什么好吃的零食等等,我们就是这样,在游戏中,把老师布置的唱曲练习给轻松完成了。
慢慢地,孩子越学越多,也越来越有自信,现在小优每天都会自己主动练习,完全不用任何人提醒,甚至开始把从动画片上、电梯广告上听到的音乐,试着弹出来,虽然做不到完全复制,但较之以往已经有了特别大的进步,他也因此笃信自己是一个金光闪闪的「音乐奇才」,遇到什么困难都不怕!(我的傻儿子,不知道你哪来的自信,总之你自己开心就好哈哈哈哈哈)
举优酱学琴的例子,只是想说明,任何孩子都可能在学习特长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想要退缩,哪怕那个特长曾是ta魂牵梦绕也要学的选择,我们家长可以做的,就是根据孩子自身的特点,来巧妙规避或者击破困难点;如果家长确实想不到更合适的方法,那可以请教老师,专业的老师肯定也会给予一些巧妙的方法,咱们得到老师的智力支持后,再根据孩子的性格和需求来落地执行。
一言以蔽之,咱们家长多动脑子,才能让教育变得更轻松。
3、孩子抗拒严重,谈学色变,那就暂停,但不打击孩子的积极性

假如说孩子已经产生了学习的PTSD,只要一谈学某个特长就全身心地抗拒,抗拒到无以复加,这个时候咱们采用再多的鼓励、再巧妙的方法可能都无济于事。
事已至此,劝家长放过孩子,也放过自己,学习这个特长的计划暂时放缓,但咱们千万别丧气地对孩子说:
你看看你,都能干点什么?!半途而废,学什么都学不好,以后你再想学什么我都不管了!
相反,我们可以先尝试引导孩子放松心态:
孩子,别担心,咱慢慢学,不着急看到结果,你那么喜欢这个特长,我就知道你已经具备学好这个科目的能力了,别跟其他人比较,就享受这个过程,好吗,爸爸妈妈陪着你,老师那边我去帮你打招呼,好不好?
如果孩子无论如何都不肯再学了,那咱们可以说:
好的孩子,爸爸妈妈爱你,也支持你的选择,我想现在你可能遇到了一些问题,如果不想告诉我们,那暂时先不说,咱们休息休息,和这个特长短暂地说声拜拜,也许有一天你会再想捡起这个特长,我们也会再次支持你,好吗?我们知道你有很强的能力,我们一直都知道。
不指责,更多的是理解和共情,充分保护孩子学习其他科目的可能性和积极性。

人生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学习特长这件事也不是非黑即白,教育需要留白,规则也需要弹性,尊重孩子的性格特点,营造更灵动的家庭教育氛围,选择合适的老师和学习方式,那孩子的特长学习就容易走向更美好的结果。当然,如果孩子想要放弃,也不需要用指责和埋怨,谁都有放弃的权利,何况,体验永远比结果更重要。你说呢?
一切祝好! @知乎亲子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成为第一个回答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作者

阿程666

村民

  • 主题

    14

  • 帖子

    39

  • 关注者

    1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宝宝村 | 赣ICP备19014419号-1 |网站地图
Powered by baobaocun.com!  © 2019-2020版权所有宝宝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