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2022-4-13

跳转到指定楼层
在学校不敢大便,可不是只“不敢跟老师讲”这么简单。
来,各位大人们,谁被自己妈妈告诉,小时候自己也不在幼儿园大便,或者只要不在家,能憋着都憋着的,举个手。
但,你是不是完全不记得,自己小时候为什么不愿意在幼儿园大便了?
我家有本《在学校便便没关系》的书,一定要推荐。
倒不是说孩子看了就愿意在幼儿园大便,就敢和老师说了。而是,这本书对作为家长的我们,实在是太有启发意义了。
反正,问孩子为什么不在幼儿园大便,他总是顾左右而言他——我没有感觉。我那个时候不想。
后来,通过自己一个人默默看《在学校便便没关系》这本书,我才恍然大悟他的世界。
小朋友世界学校的上大号,分分钟是社死的现场。


  • 你在商场厕所上大号时放屁,隔壁人会捏着鼻子喊:“哎呀,臭屁精”吗?
  • 你在公司厕所上完大号回去,办公室同事会一起用手扇着风说:“哇,好臭呀”吗?
  • 你在上完大号时,需要大喊:“我拉完了”吗?(幼儿园需要喊老师来擦屁股)
  • 等等诸如此类的事情。

小朋友上厕所不敢和老师说,作为家长如何和孩子沟通?-1.jpg
现在,是不是特别理解,小朋友为什么不想在学校里大便了吗?
小朋友人生中的大便经验有限,憋大便的技术还很稚嫩。

例如,“就算肚子越来越疼,前面三次都没关系”

小朋友上厕所不敢和老师说,作为家长如何和孩子沟通?-2.jpg
你知道他们为什么拉裤子里了吧?他们自我创造了一些判断能不能憋住的方法,比如,前面三次都能憋住……
小朋友的性格特点、奇怪想法、与老师的关系等,也会让他们选择“憋着算了”

有的时候,一类孩子面对别人说“你大便好臭”,会憋红了脸,低下了头。一类孩子,不光能怼回去“你平时就不用便便吗”,还能再补一刀“你不便便你身体里全都是便便”。

小朋友上厕所不敢和老师说,作为家长如何和孩子沟通?-3.jpg
你说,哪个孩子会选择想大便就去厕所,哪个孩子会选择憋着算了。我家肯定选择憋着。
有的时候,小朋友的脑洞感人,他们憋大便有各种奇葩的理由。
我家八宝同学班上,有次老师因为观察到,有些孩子在日常不太尊重保育员老师的工作(例如午饭时弄得到处都是),特意开展了一次教育活动。
本意是,让小朋友们发现保育员老师平时很多默默的工作,希望他们从自己做起,自己多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例如,吃饭时保持桌面干净,老师就不用擦得很费劲。
可能是效果太好,包括八宝同学在内的几个孩子,觉得喊保育员老师擦屁股,也是“擦得很费劲”。于是憋着……最终老师更费劲了。
听说,还有的孩子憋,是出于好奇心,为了探索一下“人能几天不大便”“人如果不大便会怎样”——让我不禁想起了那位为了研究亲自勇猛喝了一杯幽门杆菌的科学家。这么看,这种孩子很有获得诺贝尔奖的潜质。
最后,有的时候,小朋友被老师批评时,会觉得老师生气了,所以不敢和老师说话,怕老师再批评自己。也有的时候,大便困难户小朋友,遇到没有耐心的老师,每次清理时会被唠叨,就更有心理压力。
总之,绝不是“不敢跟老师说”VS“有什么不敢的”这么简单。
如何用这本书帮助自己,帮助孩子。

这本书,从一个小学低年级小女孩的视角,讲了“憋大便”的一天:如何在学校想大便,如何不愿意在学校上厕所,如何一路憋回家,如何和好朋友聊不愿意大便这件事儿。
它为大人提供了很好的“换位思考”的机会,共情与理解孩子不愿在幼儿园大便的心情。同时,书中故事最后两个小女生好朋友之间的讨论,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特别有参考价值的方法:
(我觉得,这好朋友,就是作者专门安插用来示范,大人如何与孩子沟通的)

小朋友上厕所不敢和老师说,作为家长如何和孩子沟通?-4.jpg
1.关心孩子的感受,先不要质问

好朋友看到这几天放学后都匆匆跑走,专门来家里探望
提示我们:孩子把大便拉在裤子上后,首先关心孩子的感受,例如,有没有肚子痛,是不是不舒服。
而不是开门见山就“为什么不告诉老师想要上厕所呢?”——孩子都知道拉到裤子上不是什么好事情,本身就是经历了一番斗争后选择的结果。这样问即使不是怀着质问的心,也容易问出种质问的感觉。
2.共情孩子的感受、经历,拉近距离,尝试寻找原因

听到因为“不想被别人说好臭”后,朋友马上说,是呀,我也被这样说过。
坦然相告吧,妈妈小时候也不愿意在幼儿园大便。如果你大,那战术性虚构下也无妨。
如果孩子不说原因,可以自己独白下或真或假的当年不愿意在幼儿园大便的经历。
我不愿意在幼儿园和小学大便,真的是因为当时都是旱厕,太可怕了。我甚至还专门找了素材给孩子展示了什么是“旱厕”……比我们的代沟都深的旱厕……
3.给出一些方法建议,但不强迫孩子照做

好朋友讲了自己面对说自己臭的小男孩,是怎么怼回去的。同时,还说自己通过飞快地跑去洗手来减少臭味——快速奔跑有风,风就把臭味吹走了。
通过前面找到的一些原因,来给出一些不同的建议,或者讨论一下可以有什么办法。
我觉得书中的设计特别好——别人说自己臭,怎么处理别人,怎么处理臭——真是一个面对问题, 问题,解决问题的好例子。
八宝同学小班时,有阵子如果老师正在上课,他是不好意思当众告诉老师的。于是,我们沟通后,和老师约定了“暗号”手势。看到这个手势,老师就知道他想要去厕所了。
总之,不同的孩子,需要不同的方法。
4.多从科学角度谈一谈大小便

大小便、性教育,都有类似的地方——自己说起来遮遮掩掩,仿佛是什么不好的事情,那孩子自然会受到影响,又好奇又不好意思。
绘本中,好朋友在最后还和主人公讨论了一些关于便便的话题——大家都需要大便。大便以后会看一看便便吗?便便的形状颜色可以告诉我们身体的健康状态,等等。
我非常喜欢书中的一些表达,例如,在两个人聊完便便后:
我们还是第一次和好朋友讨论便便呢,“我们说不定是便便好朋友呢” “对对,便便好朋友,这个我喜欢”。
5.用有趣故事让孩子放松压力,润物无声

八宝同学一开始是拒绝这本书的,每次提出讲一讲,他总是表示要看别的——因为小班第一学期他也是个“困难户”,可能知道我给他讲这本书的心思“不单纯”吧。
后来有一次,正好在做“屎尿屁”的主题阅读,我就夹带私货地把这本书塞了进去,趁机打开只管讲了起来。
还没等他反应过来,就被沉浸其中,尤其看到书关于“憋大便”无比贴近生活、无比详细、无比生动有趣的描述,乐得哈哈大笑。
我相信,对于经常一放学就喊着“忍不住啦忍不住啦”往家冲的八宝同学,这绝对是他感同身受的描写。
例如:
小女孩不想在学校大便,等着下课回家——“我用力憋住,赶紧背上书包。没多久,肚子有点儿疼。好像屁在肚子上用力,一点点推着便便出来。”
回家路上,越着急回家,越遇到各种阻碍,爱聊天的邻居啦,突然跳出的小狗啦——“我吓了一大跳,差点儿没憋住。我屁股一用力,使劲儿夹了夹,再加加油。”
故事开头说到,在幼儿园会有同学说臭时,我问孩子“你们幼儿园小朋友的大便,会有人说臭吗?”八宝竟然从沙发上跳了起来,一副遇到知音的表情,拖着长音一句“有~~~”
接下来绘声绘色讲起来,自己拉臭臭的时候,来厕所上厕所的小朋友,或者路过厕所外面的小朋友,谁会喊臭,谁不说但捏着鼻子扇风。
我还知道了谁每天都要在幼儿园大便,谁从来不在幼儿园大便,谁一放臭屁就要去大便,以及谁大便把幼儿园马桶堵了——细节到马桶具体是谁来疏通的……
中班的八宝同学,已经度过了小班时的困难户时期,但依旧放学时会喊着“忍不住啦忍不住啦”往家冲。
正如他现在已经记不清,小班时为什么不敢告诉老师一样,长大后,也许也会把现在“忍不住啦”的窘况忘得一干二净。
但这本《在学校便便没关系》,也许能帮他回忆起,小时候,和妈妈做过一阵子“便便好朋友”。
@知乎亲子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成为第一个回答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作者

张德君

村民

  • 主题

    32

  • 帖子

    21

  • 关注者

    1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宝宝村 | 赣ICP备19014419号-1 |网站地图
Powered by baobaocun.com!  © 2019-2020版权所有宝宝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