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2022-4-15

跳转到指定楼层
他还是个孩子啊~~

2 岁孩子发疯似的闹起来没完,哄也不听怎么办?-1.jpg

网图侵删

听到这句话,很多人认为这是给孩子做一个借口,或者说是熊孩子的描述。其实这句话放到这里来说我认为最合适不过了。为什么呢?换个角度往下看。
回答不攻击,不偏袒,让父母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孩子的表现或许更好一些。

2 岁孩子发疯似的闹起来没完,哄也不听怎么办?-2.jpg

网图侵删

闹或者不闹
孩子要是闹,无论多大都是孩子。下到几个月会让父母崩溃,上到几十岁也会让父母崩溃。那么不闹的孩子呢?我们假设题主的宝宝每天起床到睡觉,作息有规律,自己一句话不说,每天就是坐着自己发呆或者自己玩游戏,又或者是每天安静看书,几乎听不到每天说话和需求表达,这种宝宝好吧。不闹吧,真的是好么,其实,我想很多人都是期待。。。未必能接受。人是群居,只要是群居无非就是各有需求的表达和磨合。对于娃来说更是如此,2岁前我们形容宝宝是天使,2岁之后就是可怕了?真的是可怕么,不是!实际上是2岁前的不懂到2岁后的懵懂变化作为父母忽略了。

举个例子。。昨天他泡澡水凉了怕他感冒我和他妈硬给他从水盆里抱出来了。然后他就开始大哭,然后发疯了似的闹。然后我和他妈就把他放在床上,升起来围栏。我俩就坐在哄他,跟他说明天玩他也不听,抱他他就推开我们,跟他温柔的说他完全就听不进去一门心思的扒着门方向的围栏疯狂的嚎叫。嚎了能有快一个小时,浑身是汗,后来抱到姥姥那才算安稳下来。
我们来一起看看爸爸的描述,也一起复盘当时的状态如何。

关键词
1、泡澡水凉了,怕感冒
2、父母从水里抱出来开始哭,开始闹
3、放到床上、升起围栏
4、俩人开始哄,宝宝不听
5、扒着门的方向围栏嚎叫
6、嚎叫一小时抱到姥姥身边安稳下来
看描述来说,根据我的猜想应该父母是白天上班,姥姥带宝宝。家里一起最少是4个人,分别是爸爸,妈妈,宝宝,姥姥。那么我们把家庭先梳理清楚,看看事情的问题发展有那些需要父母去改变。
1、泡澡水凉了,怕感冒

这一点非常好理解,也理解父母的心态。但是!请父母也要了解宝宝的需求。这件事能不能改善,可以!水凉了——加水,浴室温度低——加温。这就解决了怕感冒的问题发生,我想爸爸应该感受过泡澡的感受吧?当人泡澡的时候,水温和体温相近的时候,人在水里有动作并不冷!请注意这个体感变化。比如说游泳的时候水温和体温差,因为这个时候人是释放热量,不会因为失温而导致受寒感冒。什么时候要从水里出来——加温!对的,就是加温。让水慢慢升温后,人反而在水里坐不住了。爸爸如果不好理解,就想想下图中泡澡,是和体温相近的水温泡的时间长,还是高过体温泡澡时间长呢?一定是水越热越在水里坐不住。那么,洗澡水凉怕感冒,只是认为的感冒。

2 岁孩子发疯似的闹起来没完,哄也不听怎么办?-3.jpg

网图侵删

那么,宝宝为什么喜欢在水里不出来啊。上文说的水温不在叙述了,宝宝愿意在水里其实有众多因素。
生理因素

水为“媒”,这里的媒是只媒介的意思。水这个时候可以刺激皮肤的触觉刺激,满足宝宝皮肤的“被”包裹性。皮肤触觉表现是宝宝出生后最早发展、最宽泛、影响最大的系统,更是让宝宝获得外界环境信息,并与外界产生互动的重要感觉系统。宝宝通过皮肤的感觉接收细胞获得感觉信息,这些接收器遍布全身上下的皮肤之中。轻微触碰、重压、皮肤伸展、振动、移动、温度、疼痛等触觉可以启动触觉对大脑的反馈。
那么,宝宝在水里的时间其实就是让宝宝完成触觉满足,从而避免在未来发生触觉敏感和触觉迟钝的表现行为。

2 岁孩子发疯似的闹起来没完,哄也不听怎么办?-4.jpg

网图侵删

以上说到专业词汇可能不好理解,我通俗点给爸爸描述。
泡澡可以理解成宝宝在妈妈身体的羊水里漂浮刺激获得的皮肤满足,从而刺激大脑获得幸福感。
泡澡可以理解成宝宝在和父母拥抱或者被抱的时候获得的皮肤满足,从而刺激大脑获得幸福感。
这样爸爸就好理解宝宝为什么喜欢在水里不出来,喜欢在水里泡着玩。
心理因素

爸爸在描述的时候说到了一个细节,就是嚎叫了一个小时后送到姥姥身边——不哭不闹了!那么我们回到洗澡水凉了,怕感冒。实际上的日常生活中姥姥带宝宝多,父母工作带的少。洗澡的时候是什么呢?是亲子交流!宝宝洗澡洗到水凉了,还不像出来,换个角度来说是不是希望爸爸妈妈多陪陪自己玩,因为宝宝知道出水了以后,就要睡觉了,爸爸妈妈就要自己忙活自己的了。睡觉就看不到爸爸妈妈一起陪宝宝玩了。当然因为疫情或者下班父母也会陪宝宝一起亲子游戏,但是要知道对父母的互动相比时间还是太少。父母要有8-10个小时脱离宝宝时间(工作),按照晚上6点到家,宝宝10点睡觉,实际上只有4个小时,在去除家里的杂务等时间,连续陪伴宝宝的时间很难超过30分钟的连续性,这样宝宝的父母的需求实际上是更渴望的。渴望的用一切方法留住父母在身边的陪伴,亲子的互动。宁可水凉都不出水,都不结束,本质上不是发疯,嚎叫,而是用实际行动来完成需求的表达。父母却只关注了水凉了。。。怕感冒,这样就会两拧的表达冲突,宝宝的需求是我想你们陪我,父母的需求是别洗了,怕感冒。这种冲突最后一定就是情绪的爆发,宝宝崩溃后,接着就是父母崩溃。
2、父母从水里抱出来开始哭,开始闹

上一点说完,实际上很多父母看完就会意识到问题了。那么我们接着看这个时候宝宝的表现就开始进行表述了。是表述,哭闹都是表述。2岁多的宝宝还不会用语言完成连贯性的表述,字词句的组合几乎上是没有,就是会说话,也只是表达要洗、不出等等的简单表达。那么只有哭闹表达是强烈且明确的态度。我们仔细想一下,一个成年人如果不用语言和文字表达自己的情绪,是不是只有笑、哭、喊为主,配合肢体动作砸、摔、拍、打、抠作为组合的情绪和态度。
那么,出水后宝宝开始哭闹,实际上就是想告诉父母,我还没玩够,我还想玩,我不想去睡觉,我想要爸爸妈妈。那么爸爸妈妈呢?以自己意识为主体,宝宝需求和表达几乎完全忽略掉了。如果在没有询问,在没有征求,突然一把就从水里抱出来,宝宝几乎瞬间崩溃。
3、放到床上、升起围栏

宝宝这个时候已经开始哭闹了,父母在做什么啊,在加强哭闹的表现,明确的表达自己的态度,明确通过动作表达了给宝宝,你的需求不是需求,你得听我的。爸爸会说,没有啊。我压根没有这么想过,真的不是啊。这个我信!但是动作实际上呢。我们一起换位思考一下,请看下图。

2 岁孩子发疯似的闹起来没完,哄也不听怎么办?-5.jpg

网图侵删

我想疫情当下大家看到习以为常了,但是门内和门外的人心态或许就好像宝宝和爸爸一样的。宝宝在门里(围栏内),爸爸在门外(围栏外)。尤其这个门里没吃没喝,要啥没啥的时候分分钟心态崩溃了。爸爸想想宝宝当时看到升起的围栏是不是这样的体会呢。
有没有准备好上床的互动
有没有准备睡前奶刚好能吃
有没有让宝宝从情绪中脱离
实际上做的就是怕跌落,怕冲出去的阻挡(围栏)。这就导致宝宝后来出现的嚎叫一小时,是宝宝的哭诉,是宝宝的情绪释放。如果爸爸妈妈能更细腻一些,我想宝宝会更开心,而不是持续爆发情绪。

2 岁孩子发疯似的闹起来没完,哄也不听怎么办?-6.jpg

网图侵删

4、俩人开始哄,宝宝不听后扒着门的方向围栏嚎叫

我把这两个点放到一起来说,先说哄娃。这点几乎会让宝宝出现的问题就是情绪延续,难道哭闹不哄么?不,情绪的问题不是靠哄,而是了解述求是什么。这点很多时候成人是忽略的。比如我小的时候把花瓶打碎了,父母看到的时候我就哭,父母谁问都哭。现在想想为啥哭呢?其实更多是恐惧,是害怕,是怕我爸爸KO我。。。这个时候哄真没啥意义,我爸爸拿着扫把告诉我把东西扫起来,拿个箱子指导我装好,然后和我一起去丢掉。从扫走到打包再到一起丢掉,实际这个过程我早就不哭了。所以哭未必是靠哄~~~更多的是要有解决的方法,满足也好,分散注意力也好,表明态度也好,更多的不是要让宝宝在情绪中,而是让宝宝表述后父母给予处理的方式方法。那么,之前不了解,之后出现扒着门的方向围栏嚎叫就要分两层看了。
第一层
我要继续洗澡,我要继续泡澡。这个时候如果父母怕水凉,可以告知宝宝先穿好衣服,爸爸去换水,换好水在带去一起玩会水,即可以保证宝宝着凉感冒的问题,又可以让宝宝知道述求是什么。很多父母就会说,这不是惯着么。这么大娃脾气这么大,就要满足么?其实换个角度来说,真的就是惯着娃了?不是,需求没有满足就要考虑换个方式继续满足罢了。不好理解?比如成人疫情封闭在家,没有吃喝怎么办?是一点不给好呢,还是少给不间断好呢。所以,这不是惯着,是换个方式让宝宝和父母磨合的更好,这个时候也可以大盆换成手盆,一起带着娃刷牙,还让宝宝情绪有所稳定了。
第二层
门的方向或许是找人!找谁呢?是姥姥。父母又忽略了,只可能理解成宝宝要继续玩水。在一个比较弱小的状态下,无法沟通的状态下。人是会找最信任的一个对象,可以是一个人,一个地方,一个物件。分析当时宝宝的想法或许是认为爸爸妈妈不理解我,不了解我。我要去找姥姥,我要和姥姥说,姥姥理解我。爸爸会说,当时也没有喊姥姥啊,明显不是去找姥姥的节奏啊。。。请注意这是2岁多的宝宝,当时不喊或许只是因为全力在——哭
5、嚎叫一小时抱到姥姥身边安稳下来

把之前的4点问题连贯起来看,或许这个就好理解了。姥姥或者纵容溺爱,或者是陪伴信任等等任何一点都好,现在看第一位需求可能是姥姥了。爸爸妈妈要反思了哟,要留出足够的时间和宝宝进行互动,只有陪伴的时间作为基础,才更会让宝宝信任,才更会去读懂宝宝的行为和表达。

2 岁孩子发疯似的闹起来没完,哄也不听怎么办?-7.jpg

网图侵删

最后,首先认可这位爸爸,给你大大的赞,确实很少有爸爸去反思一个现象或者一个问题。我今天把问题换个思路换个角度复盘当时的状态,就是希望爸爸能关注的问题从表象脱离开。不是单独考虑什么温柔的安抚,不是考虑以父母为主导而焦虑。希望父母能更好的去陪伴宝宝,宝宝需要和父母进行情感的链接。
可怕的两岁其实只能说是有这么一个说法,我个人认可这种长大过程中的行为变化。不过更多的是父母2岁前和2岁后的对比。会跑了、会跳了、会捣乱了、会说话了都会让父母感觉宝宝开始不可控,开始感觉宝宝所谓的叛逆。如果父母能去尝试在宝宝眼里看世界,这些问题都不是问题。宝宝的尝试在父母眼中就是叛逆,宝宝的述求在父母严重就是挑战权威。实际都不是,实际宝宝只是在表达,我是一个个体,我有需求,我有表达的欲望和权利。

希望能帮助这位爸爸,也期望宝宝有更好的长大。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成为第一个回答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作者

  • 主题

    7

  • 帖子

    12

  • 关注者

    1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宝宝村 | 赣ICP备19014419号-1 |网站地图
Powered by baobaocun.com!  © 2019-2020版权所有宝宝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