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主题

10

帖子

438

积分

青年

Rank: 3Rank: 3

积分
438
123460737 发表于 2019-12-18 15:05:01
我可没有那么单一呢,单听莫扎特估计都被催眠睡觉了,而且我是用音乐胎教仪的,各类型的音乐随意挑,没有不知听什么的烦恼。均衡发展,让宝宝棒棒哒。
为何胎教要听莫扎特,小朋友反而要听儿歌呢?-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16

帖子

488

积分

青年

Rank: 3Rank: 3

积分
488
孤星荣僖 发表于 2019-12-18 15:05:35
很奇怪这个好多年前的问题为啥还是会被系统默认邀请回答,前面的答主已经答得非常棒了!
答案很简单,那就是孕期妈妈让胎儿听莫扎特的音乐,并不能提升宝宝出生后的智力水平。
也就是说,所谓的莫扎特胎教音乐,并不能起到妈妈们做胎教最初的目的。
那为什么大家都在宣传莫扎特音乐对智力有好处呢?
这其实是源于Frances H. Rauscher, Gordon L. Shaw & Catherine N. Ky等人所做的一项研究。1993年10月,加利福尼亚大学欧文分校的Frances H. Rauscher, Gordon L. Shaw & Catherine N. Ky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音乐和空间任务能力》一文。
该文介绍了他们邀请大学生参加的一项心理行为学研究。他们将大学生随机分配为实验组和两个对照组,要求实验组聆听10分钟的莫扎特《D大调双钢琴奏鸣曲》,其中一个对照组参与放松指导,另一个对照组不参与任何干预过程。
之后对三组进行智商测试。测试发现:与听放松指令和不听音乐的组别相比,实验组大学生(听莫扎特音乐的那组)在空间推理测试中的得分有显著的提高。
这种现象就是后来被全世界广泛传播、产生巨大社会影响的“莫扎特效应”(Mozart Effect)。
这一成果经过《纽约时报》的报道,立即产生了轰动效应。媒体将这个结果解读为听古典音乐(尤其是莫扎特音乐)的孩子要比不听此类音乐的孩子智商高,之后媒体又进一步将这个结论夸大为:孕妇听莫扎特的音乐,生出的孩子智商高。
可见,莫扎特胎教音乐能够让宝宝出生后更加聪明,这样的结论是媒体炒作出来的。
Rauscher等人的最初研究,其外部效度是有限的,大学生智商值提高的即时效应,无法推广到胎儿身上,更不能保证孩子智力有长久的提高。
所以,正确的胎教做法是听一些能够让妈妈感到轻松愉快,具有好心情的音频,而不是一味追求莫扎特或者是儿歌。
只有听了舒服的内容,才可以促进妈妈身心健康,从而为胎儿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发育环境,最终达到宝宝健康聪明的胎教目的。
这一点,也可以很好的解释小朋友听儿歌的行为,因为儿歌朗朗上口,小朋友喜欢听,听了开心愉快,也就容易记住,外部表现就是孩子聪明记性好。这样的儿歌自然会受到家长和孩子的欢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11

帖子

445

积分

青年

Rank: 3Rank: 3

积分
445
彭大美 发表于 2019-12-18 15:06:21
俺娃还在娘胎里的时候,我天天给他听马勒和布鲁克纳。然并卵,出生以后一听马勒他就哭,喜欢听莫扎特,当然遇到儿歌连莫扎特都不要了。
同样,俺娃在娘胎里的时候,俺天天给他念sakurai的高量和pathria的统计。然并卵,现在三岁了20都数不利索。
可见胎教都是骗人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19

帖子

490

积分

青年

Rank: 3Rank: 3

积分
490
13681770001 发表于 2019-12-18 15:06:42
文章引自我的专栏:http://zhuanlan.zhihu.com/kincaid0211/20541748这次真的坐实了?——一个关于"莫扎特效应"的hardcore研究

题记:一开始我给这篇文章起的名字是科技新闻阅读防骗指南——手把手教你反驳不靠谱的科技新闻。然而找资料的过程中,我发现这次真的有所不同,因为我看到了尧德中教授团队一篇相当硬的综合研究。
作为死理性派,对于这类研究我是没有任何抵抗力的,之前的主题我就暂且搁置了等这篇过后再表,尧教授请先收下我的膝盖!

莫扎特效应这个词儿真是炒冷饭的典范,死而不僵,隔三差五就会跳出来闹上一闹。
最近尤甚,似乎有种被这个词儿刷屏的感觉。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我百度指数了一下,果然这个词儿逆着大盘指数有个小小的拉升。
为何胎教要听莫扎特,小朋友反而要听儿歌呢?-1.jpg
图1 “莫扎特效应”的百度指数状况

挺好奇究竟是什么导致了这个词儿搜索量的提升,检索了一下,大差不差,应该是源于这篇报道。

为何胎教要听莫扎特,小朋友反而要听儿歌呢?-2.jpg
新闻原文地址:神奇的“莫扎特效应”被证确实存在 -- 三版 -- 中国科技网

读下来,整个研究设计的还是非常细致严密的,更重要的是,这次尧德中教授带领的研究有认知科学和生化的证据。
这是大杀器啊,心理学有句俗话,精确原文记不得了,大概意思是fMRI大招一出,前面设计实验的该哪儿凉快到哪儿呆着去。
更何况这次摆着的生化的结论,虽然样本是大鼠。
继续本着对我国科技新闻一贯的质疑态度,去google了这个研究文献的原文。
研究原文地址:Mozart, Mozart Rhythm and Retrograde Mozart Effects: Evidences from Behaviours and Neurobiology Bases : Scientific Reports

为何胎教要听莫扎特,小朋友反而要听儿歌呢?-3.jpg

截取文中其中一个图表。
我要承认,BDNF/TrkB 蛋白表达水平代表什么远远超出我的专业,草草查了下大概是与认知记忆相关的脑内物质。估计这东西要从大鼠脑内直接提取所以这儿没法用人作为样本,但无论如何,这次研究深入到客观物质水平了,如果实验可以重现,那我实在也无话可说了。

但最后,虽然膜拜了这个研究,还是有几点需要说明:
1、至少现有的实验还无法证明“莫扎特会让宝宝变聪明”这个结论,这个我下篇文章再论述。
2、这些“与学习记忆相关的神经因子水平”究竟代表什么,我真的不懂,我只知道有些变化显著。
3、实验能否从大鼠推广到人类,需要考证。
4、莫扎特音乐与空间认知能力的关系是这类实验传统项目,大学生样本也是这个传统项目的传统参与者,这个样本的代表性也是被广泛质疑的。
5、为什么这类实验都用K.448?这首双钢琴奏鸣曲在莫扎特浩如烟海的作品中除了做研究外似乎没有任何特色。所以为啥是K.448?为啥是K.448?为啥是K.448?
6、“反向莫扎特”是个什么鬼?!这是这个研究中我觉得最bug的一个地方。反着播放音乐就代表有“正向音乐”的“反作用”么?虽然研究结果摆在那儿,但我非常质疑“反向音乐”究竟还能不能称得上“音乐”,这块描述改成“噪音会导致认知能力和记忆的下降”也许更精准些。
7、还是关于“反响音乐”的梗,新闻中夏阳教授呼吁大家“需要关注反向音乐的负性影响”,这是个典型的学院派结论。谁来告诉我,在现实中,有谁闲着没事儿反着播音乐?

0、向所有认真搞科研的学者致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1

主题

24

帖子

568

积分

村民

Rank: 4

积分
568
itdc 发表于 2019-12-18 15:07:35
唉,你们就没想到天才莫扎特(全名Wolfgang Amadeus Mozart)其实根本不可能听莫扎特胎教的吗?
真信胎教的话,应该找莫扎特他老爹(谁知道全名叫什么?)的啊,虽然肯定也姓莫扎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4

主题

37

帖子

607

积分

村民

Rank: 4

积分
607
a63df92b663a 发表于 2019-12-18 15:08:25
莫扎特肯定想不到他的作品是为胎教而生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15

帖子

455

积分

青年

Rank: 3Rank: 3

积分
455
从你口中说出口 发表于 2019-12-18 15:09:22
不邀怒答。要是有选择的话,你是愿意轻松的搓一天麻将呢,还是愿意练一天高雅芭蕾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4

主题

54

帖子

717

积分

村民

Rank: 4

积分
717
一束光123 发表于 2019-12-18 15:09:34
你吃一年香蕉后什么感觉,明年见了不烦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37

帖子

549

积分

村民

Rank: 4

积分
549
恶灵零午罩 发表于 2019-12-18 15:09:56
围绕女性生孩子这件事中国真的是有太多陋习要破除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18

帖子

482

积分

青年

Rank: 3Rank: 3

积分
482
腾讯2703270151 发表于 2019-12-18 15:10:11
胎教音乐是为了舒缓母亲情绪的 听莫扎特是因为他的旋律是每30秒有一个频率高峰,而大脑中枢神经的许多功能运行,频率也是30秒左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作者

王苗静

青年

  • 主题

    11

  • 帖子

    14

  • 关注者

    1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宝宝村 | 赣ICP备19014419号-1 |网站地图
Powered by baobaocun.com!  © 2019-2020版权所有宝宝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