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2020-1-19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丢手绢,丢手绢,轻轻的放在小朋友的后面,大家不要告诉他——快点快点捉住他,快点快点捉住他······”这首儿歌将我带回了童年。蓝天白云下,一群孩子围成一圈蹲坐在一起,其中一个手中藏一个手绢,装模作样的在这个后面站一会,在那个后面弯下腰,不经意间悄悄地将手绢丢在某位的身后,再若无其事的离开。

223505uau2uzf128qdgzuv.jpg

这时,就要看谁更机警了,若是丢手绢的表演骗过了所有人,他就会很轻易的抓到被丢手绢的伙伴;若是丢手绢的表演漏了馅,或者被丢者机灵的很,发现本身身后的手绢,他就要立刻拿了手绢跳起来,飞一般的去追丢手绢的伙伴。丢手绢的赶紧围着圆圈跑,只要他能在被抓到前抢到空出来的位置,就算过关;没追上的则充当丢手绢的角色将游戏继续下去。

223506xzshewzhuhu2uhw4.jpg

被捉到的就必须走到圆圈的中间为大家表演一个节目。我依稀记得,为了不表演,所有的伙伴都保持着“战备状态”,一旦有人走神被抓,其他人就会一起喊着:“唱歌!唱歌!”这是这个游戏最让人兴奋的时刻。一想起这个场面,我就为现在的孩子惋惜。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电脑、手机那无处不在的假造游戏充斥着孩子们的生活,有些东西则被无限的弱化了。

高中的老师埋怨初中的老师没为学生打好基础;初中的老师抱怨小学的老师没为学生培养出好习惯;小学的老师怨幼儿园的阿姨不会教;幼儿园的阿姨指责孩子的父母不懂教育。这个循环的根源在什么地方?抱怨只是让我们陷入一个问题无法解决的怪圈,徒增烦恼。我们姑且试着分析一下上面这个游戏吧!

223506zpu5ebudjjj2z4ae.jpg

研究证明,超过90%的人群智商处于中间水平,导致个体间学习能力差异的一个关键因素是注意力。在孩童时代的各种游戏对于培养一个人的注意力具有“寓教于乐”的功效。无论是丢手绢者,照旧围圈者,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注意力的参与是必要的。丢手绢者,要在表演的过程中注意观察谁走神了,谁是最容易被抓到的一个;

围圈者若不想被抓,就要时刻保持高度警备的状态,不然一个不小心被抓到,不但要代替前者担任丢手绢的责任,还要在圈中央表演节目。孩子常常玩这个游戏的好处显而易见——玩得同时,注意力得到了充分的锻炼与培养。现在有些孩子学习时无法做到专注,与他们在应该玩的时间,被关在房子里有莫大的关系。

223506mxr00co4oz29t2v4.jpg

现在的孩子,从小就从电子游戏中得到了廉价的满足。蓝天白云下的奔跑少了,方桌前的小胖墩多了;手拉手的交流少了,假造天下的网友多了;孔融让梨的少了,夜郎自大的多了……

当我们在遇到棘手的问题更多的抱怨时,可曾想过,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可曾给予了他们成长体验的空间,剥夺了孩子体验的机会,也就剥夺了孩子全面成长的机会。“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的真正含义不是你的孩子比别人少背了几首诗,也不是少学了几种乐器,而是让孩子的心灵得到充分的发展。孩童时代的游戏则是他们能全面健康成长的一条捷径。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成为第一个回答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作者

9ae07adf1feb

村民

  • 主题

    20

  • 帖子

    17

  • 关注者

    1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宝宝村 | 赣ICP备19014419号-1 |网站地图
Powered by baobaocun.com!  © 2019-2020版权所有宝宝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