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2020-2-29

跳转到指定楼层

作为父母,千万不要以为孩子的同理心是小事,简单认为孩子还小不懂事,等长大了自然就会好,以上场景中的孩子其实是缺乏同理心的表现,如果得不到合适的引导,未来在人际来往和社会适应方面可能会出现更多的问题。

222502tlrlb6jit15sbrks.jpg

同理心指站在对方立场设身处地思考的一种方式,即与人际来往过程中,能够体会他人的情绪和想法、理解他人的立场和感受,并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

主要体如今情绪自控、换位思考、倾听能力以及表达尊重等与情商相关的方面。同理心是关怀等利他行为的基础,也是平等交流的认知前提。

222502badd0avanauuaku7.jpg

培养孩子的同理心从几岁开始呢?

对此问题,儿童心理学家曾有不同的意见,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要到6~7岁以后才能发展较好的同理心,因为在此之前儿童缺乏发展同理心的认知能力,因为他们都是处于自我中心阶段。

但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心理学家高普尼克和她的学生却发现,18个月的孩子已经有了明确的同理心,这个研究很有意思。

222502a1olaazgjj6a12ao.jpg

她们让一个大学生在孩子眼前故意装出很喜欢吃西兰花的样子,然后这个成人伸手向孩子要东西吃,这时,孩子眼前有两盘食物,一盘是大部门孩子不喜欢吃的西兰花,另一盘是大部门孩子都喜欢吃的小鱼饼干。

结果15个月的孩子都把自己喜欢吃的小鱼饼干给对方,因为他们从自己的喜好来推测他人的喜好,认为对方应该和自己一样喜欢吃小鱼饼干。

222503wxw7txzm7i7xwjl7.jpg

而18个月的孩子则给对方西兰花,因为他们知道对方喜欢吃的和自己喜欢吃的不一样,所以,心理学家得出结论:15个月的孩子还是以自我中心,从自己的角度思考别人的需要,而到了18个月的孩子就能从他人的角度思考别人的需要,这样的实验结果提醒我们,对孩子的同理心训练一岁以后就可以开始。

怎样培养孩子的同理心呢?

一、让孩子理解自己的感受

理解和感受自己是理解感受别人的前提,当孩子小的时间,孩子只是本能地产生情绪和发泄情绪,而不会主动去想自己在什吗 状态,这时,父母可以用语言来帮助孩子去认识自己的情绪。

最常用的方法是命名孩子的情绪,例如当孩子生气的时间,妈妈可以一面安抚孩子一面说:“妈妈知道宝宝生气了,宝宝生气了。”这样的语言有两方面的作用,首先让孩子感到妈妈感受到了他的感受,这样孩子就会产生安全感,情绪也会得到平缓。

其次,这样做在帮助孩子明白自己的情绪可以用“生气”这个词表达出来。当下次孩子再有类似的情绪时,妈妈就可以鼓励孩子用语言表达命名自己的情绪。

222503f3biym9rb3ier6ie.jpg

“宝宝怎吗 了?”“宝宝是生气了吗?”在情绪中的孩子能用语言交流,这是一个了不起的能力,当有一天你的孩子一面生气一面告诉你:“妈妈,我很生气。”你心里就要充满喜悦了。

二、学会聆听,感受孩子的感受

在日常生活中,良好的亲子沟通是培养孩子同理心的最自然最有效的方法。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吗 听孩子才肯说》这本书是指导父母和孩子沟通的经典之作,里面有很多生动的例子。

其中下面这则案例:

当年幼的女儿发现自己的宠物小乌龟死了,非常伤心,和父亲有了下列对话。

孩子:我的小乌龟死了,今天早上它还好好的。

父亲:不要这吗 伤心,宝贝。

孩子伤心地哭了。

222503qrlhpzhgipsrhr9y.jpg

父亲:不要哭,不过是一只小乌龟嘛,我明天再去给你买一只来。

孩子哭道:我不要另外一只!

父亲:不许不讲道理。

在上述对话中父亲的第一句话“不要这吗 伤心,宝贝”,看上去是在安慰孩子,实质上是在否认孩子的情绪。这种缺乏同理心的沟通最后产生情绪的对立,让孩子更加受伤,《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吗 听孩子才肯说》两位作者建议的正确方法如下。

222503pbx7n4yzlbly3474.jpg

孩子:我的小乌龟死了,今天早上它还好好的。

父亲:噢,不会吧?太让人震惊了!

孩子:它是我的好朋侪。

父亲:失去朋侪是很痛心的。

孩子:我还教它怎吗 玩把戏呢。

父亲:你们在一起玩得很高兴。

孩子:我每天喂它。

父亲:你对那只小乌龟真的是很有感情,它即使离开你,也不想看到你这吗 伤心,所以你要开心,它也会开心的!

222503sc9ltfzttycfgl1a.jpg

在这样的对话中,父亲的每一个表达都是以先接受孩子的情绪作为前提,也有心理学家把这样的父母语言称作“接纳性语言”,通过这样的接纳性语言,父母不仅可以进入孩子的世界,也能让孩子因为自己被接纳而感受到父母的爱。

222503m3p4dz4p6jw784wp.jpg

三、帮助孩子换位思考

换位思考是恻隐之心的认知前提,而恻隐之心又是仁爱伦理的基础,所以换位思考的能力不仅影响情商也关乎道德。

在生活中,父母要常常帮助年幼的孩子解读别人的情绪, 当孩子到了5~6岁,可以开始认知要求更高的换位思考,让孩子明白不同的人对同一件事情可以有不同的感受。例如妈妈可以和孩子讨论这样的情形:“一天早上下雨了,哥哥很不高兴,但是妹妹很高兴,这是为什吗 啊?”有时间可以培养孩子意识到对立的情绪有时同时存在一个人身上。

222504ytgni5orvnllzolu.jpg

培养一个有同理心的孩子,要拿出多点耐心和爱心,先从倾听孩子的心声开始,再在沟通中引导,没有不合格的孩子,只有不合格的父母。

有很多家长会问:使用这些技巧,孩子们会一直听我们的吗?作为家长我们也不希望孩子事事都听我们的,我们希望他们有自己的想法和主见。我们的目的在于培养孩子的同理心、自主性和进取心。

222504c9srq5q39uexfqof.jpg

我们想找一种语言,培养孩子的自尊,让他们心灵不受伤害。我们想建立一种情感氛围,鼓励孩子与我们互助,因为他们关心自己,也关心我们。这就是我们要学习成为更好的父母做好的解释。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吗 听,孩子才肯说》选选取亲子关系中最为常见的场景,告诉父母同孩子沟通取亲子关系中最为常见的场景,告诉父母同孩子沟通的珍贵方法和技巧,使父母能够在最短时间内消化,并学会沟通,把和孩子的矛盾化解于无形。

222504a4dq84qnu53v9061.jpg

书中汇集了父母们常见问题和作者的答案,既是应用案例,也是父母随时学习的最佳参考书。该书已经被无数中国父母证明:拥有这本书,家长将竣事与孩子的冲突。是非常值得学习和经常学习的书,值得每一个家庭都拥有。

222504q9tqq7vvvjjfqoty.jpg

全套5册,仅需88平均下来,一本仅需十几块钱,非常划算了。

妈妈的一杯奶茶钱,爸爸的一包烟钱就能培养孩子的同理心,何乐而不为呢?

想购买的家长点击下方商卡即可~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成为第一个回答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作者

原谅

村民

  • 主题

    44

  • 帖子

    60

  • 关注者

    1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宝宝村 | 赣ICP备19014419号-1 |网站地图
Powered by baobaocun.com!  © 2019-2020版权所有宝宝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