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2020-3-13

跳转到指定楼层

点击右下角“关注”我噢~


很久之前就答应大家要写奥数,今天终于来交作业了。


闲话少说,立马进入正题。


一、孩子是不是一定可以学奥数?


不是。


按照奥数国家代表队领队兼主教练熊斌教授的说法,大概只有5%的孩子适合学习奥数


这个数据是根据国际上资优生的比例推测出来的。同一个年龄段的孩子,天赋好、智力突出的资优生,大概只有5%。且有条件不见得一定就会学,所以实际上会学奥数的孩子应该更少才对。


熊斌领队还有一点说的非常对,光靠天赋是不够,学奥数的孩子要既聪明又刻苦。要像一般孩子痴迷玩电子游戏一样,喜欢钻研奥数。


许多朋友问:要不要让孩子学奥数?实际上是在问:我家孩子有没有学奥数的天赋?他能坚持下去吗?


我想说,别被电影、电视剧里瞬间记忆、急速心算的场面迷惑了。判断孩子有没有数学天赋,许多时候并不是一眼洞穿的事。父母可能尤其不适合来下定论,孩子是属于那5%还是普通。


亲历的案例,一个男孩的父母从未发现他在数学上的天赋异禀,是课外班的老师在辅导他做奥数题时偶然发现的。厥后因材施教、重点造就,顺利上岸牛校早培班。


所以,如果拿不准孩子的水平,不如简单点,从事实入手。


小川满足了以下这两个条件,让我决定带他试试着


  • 对数学有兴趣,有多学一点的欲望;
  • 学校课内学习内容掌握的很好,有提高的基础。


固然,还有一个重要的外在因素,他的老妈我有陪他挑战奥数的勇气。


但如果孩子连学校的内容都学的吃力,或者根本不爱数学,也没必要非逼着他一定要学奥数。


况且,选择学不代表一定要坚持到底。学的下去就继续,实在学的费劲就及时制止。对孩子来说没什么损失,但能防止重大遗憾的出现。


二、为什么鼓励普通孩子学奥数?


要说我们学奥数没有一点功利心,那是假话。


在北京,牛小、牛中学的早培、早早培,选拔牛娃的一大标准就是超常的数学素质。


朋友家的牛娃,去年成功考入人大早早培(小学入学前的拔尖),早在到场选拔之前就刷完了一、二年级的奥数题。


不过,我也认得清实际,只有少少数的孩子能够凭借奥数上的超常本领拿到牛校的敲门砖。大多数孩子学习奥数,更像是陪跑和凑热闹。更何况这两年,国内的奥数各种杯赛都被叫停了。


这种情况下,还要鼓励普通孩子学奥数吗?


奥数杯赛被叫停,我觉得挺好的。奥数终于可以回归它的初心了。


5%或者更少的孩子,在奥数赛场上发挥他们的天赋异禀,攀登一座座数学高峰,为将来成为卓越的数学家做准备。


而普通孩子(及其父母),则可以放下包袱、量力而行,把奥数学习当成纯粹的思维训练。没有了功利性的压力,只为提升数学本领。


那5%聪明又刻苦的孩子学习奥数是瞄着竞赛的,而更多的普通孩子学习奥数就是瞄着“学习”的。


1. 奥数是课内数学的一定延伸和拔高


对比一年级数学教学大纲和《举一反三》(一年级)目录,很容易就发现两者之间的共同之处。


221003dhssh850hh5r4x7s.jpg


221003gxfsxf1fefsss3g1.jpg

《小学奥数举一反三 A版目录》


两者的学习内容都覆盖了比大小、排序、加法和减法运算、排队问题、图形认识、生活应用题等等知识点。《举一反三》(一年级)前几章的知识点,几乎就是学校学的内容。


也就是说,奥数(最起码低年级) 并非是脱离学校数学学习的另起炉灶,更多是前者基础上的拔高。


小川学校数学用的是人教版教材,自然讲的都是基础知识。配套练习册是区教委研发的,每单元除了基础知识之外,还有拓展练习。老师要求全部孩子掌握基础知识,但也鼓励有本领的同学尝试较难的拓展练习。拓展练习中,不少很像奥数题目。你品品,你再细品品。


固然,低年级的孩子吃透、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很重要,但得当的拔高也不可少。否则,等到高年级,学习难度陡然提高,孩子很容易跟不上而掉队。


再讲一个真实的故事。


同事家的女儿,北京牛小5年假,数学不太好,奥数学的很费劲。她妈妈心疼她,不想让她学了。但她坚持要报奥数班,理由让妈妈五味杂陈。


“如果我不报奥数班,我不会做的题目就更多了。所以,再难我也一定要学。”


See?连孩子都明白奥数在数学学习中的作用。


2. 奥数能够训练孩子的发散思维本领


学校教育的本质不是拔尖而是基础,所以课内学习内容、套路都相对简单,普通智力的孩子都能学会并熟练掌握。


从一年级数学大纲就能看出,数学知识相对固是定、结构化,以考察孩子的理解、记忆本领为主(“算术好,不等于数学好”,别因我们的忽视,给孩子的数理学习挖下大坑!)。


奥数则融入了更多样化、更发散的数学思维。孩子在学习、解题过程中,能获得更全面、更灵活的思维训练。


典型代表就是巧算速算。以下面这道题为例,如果硬算需要耗费很长时间,但运用凑整法(组合思维),算的又快又准确。


221004xtp9r0lgcchpap49.jpg


除此之外,奥数还能训练孩子等量代换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推理等等思维本领。在学习过程中,孩子不再拘泥于学校老师教的一种解题、思考方式,更加发散多元化,脑子越动越灵活。


3. 奥数能够造就孩子的钻研精神


这其实是我最看重的一点。


相比学校学习,奥数肯定是困难的、费劲的。在不打击孩子积极性的前提下,我希望他能在挑战奥数的过程中,修炼不怕困难、积极钻研的态度和精神。


从小到大,我的数学都学的很不错。直到读博士,数理统计都是强项。我知道,自己自然是不笨,但肯定也算不上多聪明。数学之所以学的不错,主要靠的还是兴趣和钻研。


碰到做不出来的题目,吃饭的时候想、睡觉的时候想,非要把它解出来不可。我希望小川能有比我还强烈的钻研精神,因为这精神背后,是比智力、勤奋更重要的求知欲。


只要心里有股劲,想学,就没有学不会的。


三、孩子怎么学奥数?


说了这么多,最关键来了,奥数该怎么学?


问过不少过来人,包括孩子刚考入清华的朋友。总结来看,主要就两种:在家自学和报辅导班。


我的做法是:先在家自学,然后再决定要不要报班。


我猜,肯定有不少爸妈会被吓到:我数学真的不可,没法辅导孩子奥数

221004apz45jia1i21rkrc.jpg


亲爱的,相信我,奥数也讲究循序渐进、不是一步登天的,一年级的奥数题目,绝大多数爸妈的智商还是搞的定的。


在家自学,首先要解决的是教材问题,我前前后后买了市面上最畅销的四种教材(一年级):


  • 《奥数教程》教程+测试+学习手册
  • 《数学思维启蒙》(学而思培优)
  • 《小学奥数:举一反三》A+B版
  • 《奥数题玩一玩》


仔仔细细研究了一番。总体上看,都是很好的教材。(以一年级为例)90%以上的专题、知识点都是相同的。这也从侧面说明了,奥数教学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已经相当成熟、体系化了。


同样与时俱进,四本教材都提供教学视频(真人、动画有差异),但都比较简单,肯定没有真人教学的互动效果。


它们最大的区别在于难度系数。《举一反三》、《奥数题玩一玩》相对简单,《数学思维启蒙》次之,《奥数教程》难度系数最高。其他具体的特点,我简单分开来说一下。


1. 《举一反三》


最大的特点,分为A版和B版。每周一个专题,A版用来每天递进学习,每天15分钟,先用【王牌例题】导入,通过【思路导航】启发思路,再用【举一反三】的多个题目巩固学习。一周学习结束,用B版自测检查学习成果,纠错复盘,大概30分钟。


221004mvivigmdtwqxdviw.jpg


我很赞同这套书的理念,学习就是要达到领悟贯通、触类旁通的程度,切忌囫囵吞。所以,每个知识点必须经过反复学习,配合习题反复训练来加深、强化吸收理解。


2.《奥数题玩一玩》


彩色版本的奥数书,孩子看着应该比较喜欢。


和《举一反三》一样,也是按周来安排学习节奏,一周一个专题,每天20分钟。星期一到五,先学后练,周末再测评。所用题目大多是来自各个杯赛的真题。


在每个学习周期中,具体按照【试一试】—>【扫一扫学一学】—>【我学到了】—>【玩一玩】—>【冲关自检】—>【闯一闯】来设计学习阶段和难度系统,孩子拾级而上,稳步提高数学思维本领。


221004upjr0vyo7viui4uh.jpg


3.《数学思维启蒙》


学而思培优出品。


但除了视频讲解,就是直接做题练习。题目难度系数又比较高,做的时候感觉,很需要报个班。这本教材更像是辅导班的课后练习。


4.《奥数教程》


这套书有种官方教材的感觉,一年级的主编就是熊斌领队。所以不用多说,专业度在那。


教材包含教程+本领测试+学习手册3本,又提供视频讲解,有了它似乎感觉在家教孩子奥数比较有底气。但是,但是题目难度真的很不低,亲爱的朋友要做好心理准备。


四套教材仔细研究一圈后,我的经验是先从简单的开始,看看孩子的水平在哪里,打好基础,然后再根据学习的情况逐步提高。


之前直接用了《奥数教程》,发现小川学的比较吃力,也不扎实。厥后,换成了简单一些的《举一反三》。他的畏难情绪少了,自大心up了。


后面,如果他进步的比较明显,可以考虑再让他试试《奥数教程》。


总的来说,带小川在家自学奥数一段时间,有收获也有问题。


我越来越发现,我在“教”上的差强人意。虽然我也是老师,题目也都会,但教小孩数学还真的不太行。特别试听了知名专业机构的数学思维课后,更觉得如果小川继续学奥数的话,必须给他找个好老师。


我已经打听了一段时间。开始咨询人家奥数班,都说不办了。厥后才知道,奥赛叫停之后,原来的辅导班也停办了,但数学思维训练班应运而生(你仔细品品)。


此中有资深教辅机构,也有新兴品牌,线上线下都有,选择许多。我还在筛选之中,等着我的后续报告吧。


最后我想说,虽然我们还是习惯性叫它奥数,但伴随外部环境的变化,它已经和之前不一样了。我们也要换个角度,重新审视它。


如果我们心态摆的正、方法得当、度拿捏得好,它就可以是单纯的数学思维训练。


所以,当孩子心有余、力也足的条件下,就让他试试呗。也许,你家娃是个隐藏版的数学小天才呢!


不是也没关系啊,多种思维训练起来,大脑越用越灵活~


能学多久、想学多久就学多久,不问前方(也没有前方),只看眼前,脚踏实地地把数学学好。


川妈说说


写完这篇,估计会有人说我这是制造焦虑,怂恿全部的孩子都去学奥数。


从一开始就说了,不是全部的孩子都要、都能学奥数,当你不知道孩子是不是那5%时,他数学学得还不错,又想多学一点,不妨让他试试看。别抱过度的功利心,就把它当成一种思维训练工具、数学拔高手段,选对老师、方法得当,不硬逼孩子学也不随便放弃,多少都能有所收获。


不知道大家的想法,反正我可以很诚实地说,我希望我的孩子数学拔尖,也会积极帮助他达成。眼前就有一个被验证有效的方法,为什么不让他去试一试,就原地放弃?在成绩之上,我更希望他思维活跃,且善于乐于探究,每天15-20分钟,玩一玩奥数,挺好的脑力训练。在家学超级便宜,提到的教材都只要20多块。


mom看世界:践行自然教育,追求自然养育,崇尚自然生活,期待更多的姐妹与我携手同行。对啦,现在我在“头条号、公众号”两个平台发布文章,名字均为【mom看世界】,欢迎关注。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成为第一个回答人

50

主题

49

帖子

657

积分

村民

Rank: 4

积分
657
大喜喜大喜喜巴 发表于 2020-3-13 21:43:22
那些学习靠前的孩子可以学,学习不好的就搞定课内就可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作者

  • 主题

    46

  • 帖子

    61

  • 关注者

    1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宝宝村 | 赣ICP备19014419号-1 |网站地图
Powered by baobaocun.com!  © 2019-2020版权所有宝宝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