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2021-11-6

跳转到指定楼层
孩子上幼儿园天天迟到,早上起床老是磨蹭,不愿刷牙洗脸关注者
201

被浏览
74,189





关注问题​写回答
​邀请回答​好问题 9
​1 条评论
​分享









<div class="Question-main"><div class="Question-mainColumn"><div id="QuestionAnswers-answers" class="QuestionAnswers-answers" data-zop-feedlistmap="0,0,1,0"><div class="Card AnswersNavWrapper"><div class="ListShortcut"><div class="List">68 个回答

默认排序


<div class="" role="list"><div class="List-item" tabindex="0"><div class="ContentItem AnswerItem" data-za-index="0" data-zop="{"authorName":"叶壮","itemId":769116333,"title":"如何改善孩子的拖延症?","type":"answer"}" name="769116333" itemProp="acceptedAnswer" itemType="http://schema.org/Answer" itemscope=""> 如何改善孩子的拖延症?-1.jpg 叶壮​​
2014 年度荣誉答主






103 人赞同了该回答

<div class="RichContent RichContent--unescapable"><div class="RichContent-inner"><span class="RichText ztext CopyrightRichText-richText css-hnrfcf" options="[object Object]" itemProp="text">每次北京气温骤降,我妈就会连着给我打好几个电话,主题只有一个:穿秋裤。
我老大不情愿一直在推脱,老太太生气了:“办点事磨磨唧唧,跟小时候一样!”
看来我的拖延症从小就有,是个慢性病。
成年人叫拖延,小朋友叫磨蹭。家长对于孩子磨蹭如临大敌,原因无非两个:磨蹭耽误了生活的节奏;如果不管,今天的磨蹭可能会变成明天的懒惰。
对于5岁以上的孩子来说,刻意磨蹭通常并不是懒惰,磨蹭是一种对立。玩儿游戏的时候,一个个都勤快着呢。
但对于5岁以下的孩子来说,磨蹭更多是因他们还无法完全认清事物之间的关系,也尚不能很好的完成对于未来行为的规划。
对于低龄的幼儿来说,解决孩子拖拖拉拉,家长的应对原则无非只有两个:
帮孩子解决一个核心问题:“做这件事跟我有什么关系?”家长们很难回归到孩子的视角去认识世界。其实孩子并不能很好认知“穿衣服”和“全家一起出门”之间的关系,也不太明白“赶快睡觉”是为了能够给明天养精蓄锐。我们有必要帮助孩子解读——现在做这些,跟他到底有怎样的关联。
想办法刺激孩子的行为动机,激发孩子“做点什么”的身心状态。人懒洋洋的时候,肯定不会特别主动的做这做那。一个不在状态的孩子,也是跟不在状态的大人一样的,对于一些没吸引力的事儿与人,真的提不起啥兴趣来。有时道理太复杂,跟孩子说不通,倒不如直接刺激孩子进入比较好的身心状态,还更能促进他们紧张起来。
至于方法,我认为有四种非常值得采纳
提前准备。每次出差的前夜,我都会把行李收拾好——衣服、洗漱用品、电脑、证件,一个都不能少。我们也都有这样一个同事:每次他都因为收拾行李太晚匆匆忙忙赶到机场,次次满头大汗,却次次死不悔改。提前准备,恰恰是抗击磨蹭的良好方法,类似“穿这个还是穿那个?”的问题才是最浪费时间的。我儿子现在上幼儿园,家庭作业头一天写好,穿的衣服头一天挑好拿出来,书包头一天收拾好。每天起床,该穿哪件该干什么,其实都已经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有条不紊也就水到渠成。现在我儿子时不时还要选一下明天要穿哪件衣服去学校(甚至包括内裤),这很好,我也非常支持,毕竟,你只有心里有数了,到时候才最容易找到节奏。
给行为增加竞技性。孩子未必会喜欢乖乖穿衣服,但孩子总是喜欢游戏的,而且更喜欢有竞技性的游戏。很多家长满心琢磨“让孩子再睡会儿”,自己拾掇完了才叫孩子起床,然后一个劲嫌弃孩子磨蹭。其实,你都穿好了你当然嫌他慢了。为什么不能让孩子和我们一起呢,为什么不能把要做的事情变成一次小小的比赛呢?
解决“如果没做到又怎样”的问题。我发现,很多家庭里,孩子是不用为磨蹭“买单”的。他们再磨蹭,家长也会让他们准时到校,作业写完,衣服和鞋穿的整整齐齐。既然磨蹭没代价,那为什么还要勤快呢?磨蹭总要有点成本,这才是对勤快的公平。
家长少两句废话,谢谢。“苦口婆心”是很多家长的常态,为了让慢吞吞的孩子做点什么,家长们有时会变成《大话西游》里面的唐僧。提要求有时候变成了碎碎念,力度与效果就会打折扣。让孩子干啥你就说,提要求不要变成了老太太又臭又长的裹脚布。军队里,每一个命令都很直接“稍息!立正!向右转!”让人听了就想跟着动。在家里也应该借鉴,提要求,你不用严厉,但你有必要做到够直接。
我有个朋友,家里俩孩子。
按理说,他们家早上给孩子穿衣服是非常麻烦的事,因为有俩孩子,工作量要乘以二,管理难度要乘以二。
但他上班从不迟到。
因为他们家的孩子,天天早上都要经历一次接力赛,因此从不磨蹭。在这个比赛中,孩子们互有输赢,但好在比赛天天有,孩子们就更是乐此不疲。
我这个朋友在组织比赛的过程中,值得称道的做法有三个:
给比赛设立多个连续目标,让它变成一个铁人三项比赛而不是百米短跑比赛。每天早上,他给出的要求都很直接简短:“先穿衣服!再洗脸!再刷牙!再吃早饭!再穿鞋出发!”但次日早上,他又可能会调整活动的顺序或者增删一些小的环节。这么一来,这个游戏的可玩性就大大增强,孩子们也不会感觉乏味。
给比赛来一首背景音乐,他给我说最好使的是这首:“william tell overture”威廉泰尔序曲。(亚萍你让剪辑在这里插一段这曲子的经典旋律)咱们也一起来听一下。这曲子本身就容易激发人的活力,能非常快的带领孩子进入状态。
对于取得胜利的孩子真诚鼓励,对于失败的那一个,更是要真诚的鼓励他今天可以在其他的竞争环节有更好表现。说实在的,我觉得他的做法,既让孩子不磨蹭,又能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着实不错。
至于我家孩子,也不怎么磨蹭,我想,跟日常生活中践行了四种方法,也是不无关系。
供你参考。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67

主题

46

帖子

632

积分

村民

Rank: 4

积分
632
silence_695a 发表于 2021-11-6 09:04:52
每次北京气温骤降,我妈就会连着给我打好几个电话,主题只有一个:穿秋裤。
我老大不情愿一直在推脱,老太太生气了:“办点事磨磨唧唧,跟小时候一样!”
看来我的拖延症从小就有,是个慢性病。
成年人叫拖延,小朋友叫磨蹭。家长对于孩子磨蹭如临大敌,原因无非两个:磨蹭耽误了生活的节奏;如果不管,今天的磨蹭可能会变成明天的懒惰。
对于5岁以上的孩子来说,刻意磨蹭通常并不是懒惰,磨蹭是一种对立。玩儿游戏的时候,一个个都勤快着呢。
但对于5岁以下的孩子来说,磨蹭更多是因他们还无法完全认清事物之间的关系,也尚不能很好的完成对于未来行为的规划。
对于低龄的幼儿来说,解决孩子拖拖拉拉,家长的应对原则无非只有两个:
帮孩子解决一个核心问题:“做这件事跟我有什么关系?”家长们很难回归到孩子的视角去认识世界。其实孩子并不能很好认知“穿衣服”和“全家一起出门”之间的关系,也不太明白“赶快睡觉”是为了能够给明天养精蓄锐。我们有必要帮助孩子解读——现在做这些,跟他到底有怎样的关联。
想办法刺激孩子的行为动机,激发孩子“做点什么”的身心状态。人懒洋洋的时候,肯定不会特别主动的做这做那。一个不在状态的孩子,也是跟不在状态的大人一样的,对于一些没吸引力的事儿与人,真的提不起啥兴趣来。有时道理太复杂,跟孩子说不通,倒不如直接刺激孩子进入比较好的身心状态,还更能促进他们紧张起来。
至于方法,我认为有四种非常值得采纳
提前准备。每次出差的前夜,我都会把行李收拾好——衣服、洗漱用品、电脑、证件,一个都不能少。我们也都有这样一个同事:每次他都因为收拾行李太晚匆匆忙忙赶到机场,次次满头大汗,却次次死不悔改。提前准备,恰恰是抗击磨蹭的良好方法,类似“穿这个还是穿那个?”的问题才是最浪费时间的。我儿子现在上幼儿园,家庭作业头一天写好,穿的衣服头一天挑好拿出来,书包头一天收拾好。每天起床,该穿哪件该干什么,其实都已经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有条不紊也就水到渠成。现在我儿子时不时还要选一下明天要穿哪件衣服去学校(甚至包括内裤),这很好,我也非常支持,毕竟,你只有心里有数了,到时候才最容易找到节奏。
给行为增加竞技性。孩子未必会喜欢乖乖穿衣服,但孩子总是喜欢游戏的,而且更喜欢有竞技性的游戏。很多家长满心琢磨“让孩子再睡会儿”,自己拾掇完了才叫孩子起床,然后一个劲嫌弃孩子磨蹭。其实,你都穿好了你当然嫌他慢了。为什么不能让孩子和我们一起呢,为什么不能把要做的事情变成一次小小的比赛呢?
解决“如果没做到又怎样”的问题。我发现,很多家庭里,孩子是不用为磨蹭“买单”的。他们再磨蹭,家长也会让他们准时到校,作业写完,衣服和鞋穿的整整齐齐。既然磨蹭没代价,那为什么还要勤快呢?磨蹭总要有点成本,这才是对勤快的公平。
家长少两句废话,谢谢。“苦口婆心”是很多家长的常态,为了让慢吞吞的孩子做点什么,家长们有时会变成《大话西游》里面的唐僧。提要求有时候变成了碎碎念,力度与效果就会打折扣。让孩子干啥你就说,提要求不要变成了老太太又臭又长的裹脚布。军队里,每一个命令都很直接“稍息!立正!向右转!”让人听了就想跟着动。在家里也应该借鉴,提要求,你不用严厉,但你有必要做到够直接。
我有个朋友,家里俩孩子。
按理说,他们家早上给孩子穿衣服是非常麻烦的事,因为有俩孩子,工作量要乘以二,管理难度要乘以二。
但他上班从不迟到。
因为他们家的孩子,天天早上都要经历一次接力赛,因此从不磨蹭。在这个比赛中,孩子们互有输赢,但好在比赛天天有,孩子们就更是乐此不疲。
我这个朋友在组织比赛的过程中,值得称道的做法有三个:
给比赛设立多个连续目标,让它变成一个铁人三项比赛而不是百米短跑比赛。每天早上,他给出的要求都很直接简短:“先穿衣服!再洗脸!再刷牙!再吃早饭!再穿鞋出发!”但次日早上,他又可能会调整活动的顺序或者增删一些小的环节。这么一来,这个游戏的可玩性就大大增强,孩子们也不会感觉乏味。
给比赛来一首背景音乐,他给我说最好使的是这首:“william tell overture”威廉泰尔序曲。(亚萍你让剪辑在这里插一段这曲子的经典旋律)咱们也一起来听一下。这曲子本身就容易激发人的活力,能非常快的带领孩子进入状态。
对于取得胜利的孩子真诚鼓励,对于失败的那一个,更是要真诚的鼓励他今天可以在其他的竞争环节有更好表现。说实在的,我觉得他的做法,既让孩子不磨蹭,又能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着实不错。
至于我家孩子,也不怎么磨蹭,我想,跟日常生活中践行了四种方法,也是不无关系。
供你参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12

帖子

459

积分

青年

Rank: 3Rank: 3

积分
459
老爹的臭丫 发表于 2021-11-6 09:05:45
举手即可完成的事情,却总是拖着不办;明明一个小时可以写完的作业,总要拖到两个小时以上……不少家长发现,生活和学习的节奏越来越快,但拖延症却在孩子们中间日趋蔓延。更为严重的是,如果父母不管不问,儿时的拖延症甚至会成为影响孩子一生的坏习惯。

孩子的拖延习惯和父母分不开
  有拖延习惯的孩子,一定有一个急性子的妈妈或者爸爸,并且父母一般都有强烈道德和责任感。这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孩子在被不断要求下,完成事情无法获得主观的心理满足感,而只是“脱罪”感,意思是我完成的事情都是别人需要我完成的,但不完成会受到惩罚。这样的孩子往往会有拖延行为。那焦虑又很负责的父母恰恰是下达指令的人,更多的父母可能是为了要完成“负责的父母”的角色,忽略孩子的需要催促孩子,这样的孩子会慢慢产生拖延现象。

拖延症会让孩子变得自闭
  拖延的孩子像个“为别人打工的人”去对待自己的事情,可想而知,没退路才完成的是任务,没有自我满足。并且,这样的孩子有自责心理和“反抗后的愉悦”的心理冲突,一方面拖延是自主行为,可以享受自主的快乐,另一方面被自己认同的“害怕被惩罚”的感觉转换为自责。拖延会让孩子缺乏创造力,越来越不自信,同时对事物缺乏兴趣,对要做的事情轻易放弃,有些孩子会产生厌学等现象。最重要的是,孩子不能自我负责,容易找借口。自责会让孩子比较敏感,而放弃与人交流,会越来越封闭自己。

生理原因
  不少家长想当然地以为,拖延症只是隶属“坏习惯”范畴,但诸多研究表明它也有可能是生理原因造成的。符欣说,在大脑功能分区中,与计划、控制、注意力和执行有关的脑区,是大脑前额叶皮层功能区。当这部分区域功能受损或不活跃的时候,大脑排除杂扰事物的能力就会降低,注意力也会严重受到影响,做事效率会显著降低。如果孩子的运动协调能力、注意力以及反应能力比同龄人逊色,一个最直接的后果便是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仿佛“慢半拍”。

应对策略

  如果孩子在运动协调能力、注意力和反应能力方面,明显比同龄人逊色,那么父母应该让孩子多参加诸如跳绳、打球、下围棋或者游泳等运动,刺激孩子神经末梢和协调功能的发育。对于这样的孩子,父母不应该给孩子下达过多的学习任务,而是应该鼓励孩子多运动,同时可在睡前对孩子进行全身按摩。

心理原因
  总是拖拉的孩子,通常不快乐。符欣分析指出,凡事拖延的孩子,往往有一个性格急躁、期望值高和控制欲强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这些父母总是不断地在“督促”和“强制”孩子完成既定目标,很少给孩子选择的机会。面对强势的父母,孩子很无助,只能将拖沓作为无意识隐性对抗语言,不断给自己心理暗示“我斗不过你,但是可以拖”,并由此强化了自己的拖拉行为。

应对策略

  想让孩子不把“拖沓”当武器,最为重要的就是培养孩子的自我意识和责任心。这种责任感的培养,不应到了小学写作业时才开始强调,而应从孩子更小时开始。责任感的培养,不是不断地给孩子下达指令,首先是要在跟他们有关系的事情上让他们有发言的机会,并让他们学会自己选择。对待孩子的事情,父母正确的行为态度应该是“你的事情要你自己完成,你有很多选择,但每一种选择会有不同的结果,你必须自己承担”。如果在孩子写作业的问题上一直喋喋不休,孩子往往会把“拖延”作为武器来与你进行软对抗。

行为原因
  有的时候,孩子拖拉只是单纯行为层面的。但是,在拖沓的行为背后,其客观的原因往往缺乏时间观念,缺少计划性和做事没有条理,又或者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注意力没法集中。如果一个孩子没有时间观念,他就意识不到用两小时的时间做完原本一个小时就可以完成的作业,是一种不当行为或者会带来某种损失。当孩子没有计划性或者做事没条理,不能很好把握事情的重点和节奏,那么势必效率会大大降低。此外,如果孩子写作业时,环境嘈杂,总是面对这样那样的诱惑,自然难以专注于完成作业这个既定目标。

应对策略

  面对孩子的拖拉行为,父母一定要明确界限,让孩子意识到,哪些行为可以接受,哪些不可以接受,一旦孩子越界,必须要给予惩戒,以提高孩子的自律性。以培养“准时”为例,可以给孩子一个时间限制,把守时的任务交给他们自己:离上学还有10分钟、准备好书包等等。这种简短陈述的目的是要告诉孩子,我们希望也认为他们会准时。始终用正面的预期方式,孩子会自己抓紧时间。如果孩子写作业磨蹭,不断地嚷嚷是不可取的。如果孩子没有完成作业,老师肯定会问他原因。当孩子得到教育后,就会认识到磨蹭带来的害处而改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23

帖子

510

积分

村民

Rank: 4

积分
510
习惯你的冷漠 发表于 2021-11-6 09:06:13
很多家长经常说自家孩子做事慢、做作业拖拉,磨磨蹭蹭,这其实都是缺乏时间观念的一种表现。所以要改善孩子地拖延症,就要帮助他们建立时间观念,下面我来谈谈我的想法。
一、如何帮助孩子建立时间观念
1.帮助孩子认识时间的价值
譬如说,根据孩子的具体能力给其规定完成作业的时间,当孩子能完成后,奖励他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如玩游戏、看漫画书、电视等,让他们觉得时间是宝贵的,是有节省价值的。
2.让孩子的「磨蹭」付出代价
如果孩子起床潄洗、吃早餐动作很慢,可以不催促他,不妨让他迟到并自己向老师解释迟到的原因,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他没有吃完晚饭的话,哪怕是他最心爱的电视开始了,也不让他一边吃一边看。当孩子为自己的「磨蹭」付出代价时,才懂得珍惜时间,提高效率。
3.把作业当考试
低年级的孩子尚需家长督促完成作业。家长可把孩子的每项作业当作考试,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未完成前不能离开座位,也不能吃东西、上厕所,使其集中注意力,提高效率,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发挥小闹钟的作用
在孩子的房间里放一个小闹钟,几点钟起床,几点钟开始做功课,甚至每门功课的完成时间,都可以调校小闹钟提醒孩子,加强其对时间的敏感性。时间长了,还可引导孩子自主安排生活作息时间,自己调校小闹钟进行自我约束。
5.节约时间归己
当孩子懂得节约时间后,家长要懂得把时间还给孩子,让他们自由支配。这既是一种激励方式,也是对孩子的尊重。
6.教孩子学会管理时间
家长可以教给孩子一些时间上的统筹技巧,自己安排做事的先后顺序,让他们学会管理时间,做时间的主人。孩子做得好,不要忘了多夸夸孩子。
7.家长要以身作则
父母的行为对孩子影响很大,如果父母本身做事也是拖拖拉拉的。那么,孩子也会学样。相反,父母永远守时,做事有条不紊,对孩子就有一个表率作用。
二、孩子磨蹭的原因
1.年龄特征
小孩子对一切事物充满好奇,自控能力不强,注意力也不集中,很容易被别的东西吸引,从一件事转移到另一件事上去,这些心理特征直接导致了孩子动作行为的减慢。
2.天生性子慢
有的小孩,天生就性子慢,比别的人动作缓慢,不管什么时候,都不着急,这样的孩子真的是很难改变,他们的神经类型往往属于相对安静而缓慢型的。
3.缺少时间概念
小孩子做事磨磨蹭蹭的,纯粹就是没有时间观念,不知道什么时候该干什么,更没有紧迫感,他们不知道一件事情早做完与晚做完会带来不一样的结果,一味的按照自己的节奏来,这是导致幼儿做事慢的重要原因。
4.缺乏自信心
使用 App 查看完整内容目前,该付费内容的完整版仅支持在 App 中查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18

帖子

478

积分

青年

Rank: 3Rank: 3

积分
478
永恒之恋恋恋惺 发表于 2021-11-6 09:07:13
我们家的孩子快4岁了,前段时间也是起床上学爱拖拉磨蹭。
想要改善孩子拖拉磨蹭的问题,我们先来分析背后的原因。
原因一:孩子拖延磨蹭拖拉不是懒,而是“怕”
如果孩子上幼儿园的时间不长,对幼儿园新的环境、新的老师还不是很熟悉,就容易提不起兴趣起床上幼儿园。像我们家孩子不是很愿意参加老师开展的某些活动,也不愿意去学校上厕所。当我问孩子原因时,原来是他害怕自己“做不好”。
当孩子能力不足,对自己没有信心时,就很容易导致上学焦虑和磨蹭。孩子拖延磨蹭拖拉不是懒,而是“怕”。

如何改善孩子的拖延症?-1.jpg
虽然“懒惰”和“拖拉”表面上看起来都会呈现出一种磨磨蹭蹭的感觉,但是实际上两者是完全不同的。
“懒惰”是指孩子本来有能力完成一件事,但是对这件事并不感兴趣,没有动机去努力和完成;
而“拖拉”就不一样了,拖延是孩子刻意的回避需要完成的事情。在回避起床、回避参与学校活动的过程中,孩子还会产生焦虑、不安、愧疚和自我怀疑的感觉。
当孩子担心自己做不好,他就会用拖拉磨蹭来回避,回避的时间越久,孩子就越没有信心,容易导致情绪和自我怀疑的恶性循环。
原因二:孩子仍处于与父母分离焦虑的状态
孩子拖拉、磨蹭、起床慢,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孩子还处于与父母分离焦虑的阶段。
分离焦虑的产生恰恰证明父母和孩子之间已经形成牢固的依恋关系,孩子的发展进入一个非常关键的阶段。

如何改善孩子的拖延症?-2.jpg
伯克毕生发展心理学曾经指出,孩子在6~8个月时,父母的离开经常会导致孩子哇哇大哭,此时分离焦虑就已经产生。
婴儿会把父母作为“安全基地”(探索的出发点),他们会去周围的环境探索,然后又返回父母的身边寻找情感支持,这也标志着依恋的形成。[1]
而在进入幼儿园阶段,面对和父母更长时间、更远空间的分离,孩子仍然需要情感的确认和支持,通过拖拉、磨蹭的方式,缓解分离的焦虑和情绪的不安。
原因三:低龄孩子缺乏“时间知觉”
孩子拖拉磨蹭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对时间缺乏具体的认知。对时间的认知和感觉也叫做“时间知觉”(Time awareness)时间看不见也摸不着,孩子是无法直接感知的。时间知觉不像空间知觉,有具体的物品和事物作为参照物,因此孩子“时间知觉”的发展要明显晚于对空间的知觉。

如何改善孩子的拖延症?-3.jpg
在最新一版的儿童保健学中提到:[2]
5岁儿童的时间知觉不准确,往往用事物的空间关系代替时间关系;
6岁儿童对短时知觉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有所提高,并开始区分时间与空间,但不很完全;
7岁后开始能区分时间和空间的关系,掌握相对的时间概念,如昨天早晨、明天晚上等。
因此,这也不难解释了为什么当我们催促孩子“还有20分钟,不然就迟到拉!”孩子却对此无动于衷,因为低龄的孩子压根对时间就没有太多的概念。
原因四:睡眠不足,导致行动缓慢
如果孩子前一晚孩子的入睡的时间太晚,睡眠时间不足,会影响孩子对外界的理解。由于无法准确评估和明智地采取行动,这将影响孩子对事件作出合理判断。最明显的表现之一就是孩子反应的迟钝、动作表现拖拉,同时还会伴随着起床时的情绪等问题。

如何改善孩子的拖延症?-4.jpg
那么面对孩子每天起床时的拖拉磨蹭,作为父母有哪些好办法可以帮助他们,让他们变得更自律呢?
不催不吼,五大方法培养自律的儿童,告别起床拖拉

方法一:避免催促,正面直接的说出父母背后的原因和真实想法
每次我们催促孩子,其实是把我们焦虑的心情间接嫁接在孩子身上,但是孩子却并不知道为什么要那么着急。与其冲着孩子喊“快点、快点”,还不如直接正面的说出我们催促背后的真实原因和想法。
比如说,“宝宝,你起来刷牙洗脸我们就可以出门了,今天学校有家长日活动,我已经迫不及待想去看看,真不想错过前面精彩的环节。”

如何改善孩子的拖延症?-5.jpg
也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做调整,比如说“宝宝,让我们起床刷牙洗脸吧,一会就可以坐上校车上学了。如果校车来了,我们没有到,它就要去接其他的小朋友拉。”
总之,就是陈述客观的事实,用事件和空间的变化来取代时间点的催促,这样可以帮助孩子更具象的明白时间的概念,帮助孩子做出更有效的决策。
方法二:帮助分离焦虑期的孩子分解难度,并给予“时间参照点”
如果孩子是因为刚上幼儿园,有些不适应导致的拖拉磨蹭,我们应该看到孩子行为背后的焦虑。有一部分孩子会因为害怕完成不了学校的活动,担心自己做不好而抗拒去学校;对于慢热型的孩子也可能会因为新环境的社交压力,导致拖拉不想上学。

如何改善孩子的拖延症?-6.jpg
这时候,父母可以做的是帮助孩子疏导情绪以及帮助孩子分解难度,让他找到做事的自信心。
和孩子的老师聊一聊,孩子是在生活自理、适应新环境,还是交朋友上有压力?找到根本的原因,再分解降低难度,会提高孩子的参与度。
比如说,如果是因为害怕在学校上厕所不会提裤子,可以在家多做练习;
如果是害怕和新的朋友交流,可以侧面了解在班上孩子和哪个孩子互动比较多,从单个孩子出发,平时在家多和孩子聊聊他喜欢的这个朋友,这些都可以降低孩子心理上的障碍。
当孩子减少了心理障碍,慢慢就会参与更多,行动上也会更高效,减少上学起床的拖拉。
低龄的孩子对时间没有太多的概念,因此分别前也可以给孩子具体的时间参照点,让孩子可以预知父母接园的时间,减少焦虑。
比如我们可以和孩子说“你午睡以后吃点点心,再玩一会爸爸妈妈就来接你拉!”
有了具体的事件参照,孩子就会更有掌控感,降低内心的焦虑,从而做到上学更积极、不拖拉。
方法三:调整作息习惯,“例行开关”可以提高孩子做事的效率
我们还应该给孩子调整良好的作息,晚上尽量做到带孩子提前上床睡觉。固定一个稳定的睡前仪式是一个好办法。
比如将卧室的灯光调暗,睡前洗个澡、看一本书,或是唱一首摇篮曲。
这样的好处就是为大脑建立了一种场景感条件反射,就像一个例行开关,告诉大脑:“我要准备睡觉拉”
当孩子保证了一定的睡眠时间,第二天起床精力比较充沛,也自然会减少拖拉磨蹭的问题。

如何改善孩子的拖延症?-7.jpg

方法四:提前准备,给孩子预留时间
对于比较慢热型的孩子,我们还需要照顾到他们的活动强度,尽量做到提前半小时,给孩子预留出“磨蹭”的时间。我们可以在前一天的晚上和孩子共同准备上学所需要用的物品,这样可以避免早晨的匆忙慌乱,也为一整天孩子的工作和情绪奠定良好的基调。
方法五:让孩子有“最大化努力”做事的经验,培养有自驱力的儿童
孩子做事拖磨蹭,我们也需要反思:是否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事无巨细的都帮孩子代劳了?因为担心孩子做不好,因为想给孩子最好的,于是我们好心的做了许多孩子本该完成的事情。
不要剪断了孩子的翅膀,却怪孩子不会飞。
我们应该更多的信任孩子,让他们有机会用最大化的努力去做事。用多大的力气爬行可以够到垫子前的玩具,用多大的力气才可以将毛巾拧干,用多大的力气可以搬起滑板车上台阶.....这些都是孩子学习用自己最大的力量解决问题。

如何改善孩子的拖延症?-8.jpg
只有孩子有自己做事情的经验,他们才会有自我的满足感和驱动力,才能感受到自己是有能力、有价值的人,而不是事事需要父母的帮助。当孩子有自我的认同感和驱动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行为拖拉的问题。
参考:
[1]伯克毕生发展心理学
[2]儿童保健学第2版
我是 <a class="member_mention" href="http://www.zhihu.com/people/b246e5f2f4842f9de14501ea0fd5edc0" data-hash="b246e5f2f4842f9de14501ea0fd5edc0" data-hovercard="p$b$b246e5f2f4842f9de14501ea0fd5edc0">@玫瑶老师
希望回答对你有帮助。
@知乎亲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

主题

41

帖子

619

积分

村民

Rank: 4

积分
619
热爱生活的会计 发表于 2021-11-6 09:07:57
谢妖!

迟到就迟到吧,上幼儿园而已。
这种小事,你要激动起来,孩子更怕去幼儿园了。
顺其自然吧。

另外孩子有个屁的拖延症啊。

还是仔细观察下吧,他是不愿去幼儿园,还是不愿意刷牙洗脸。
不同的情况不同的处理方式。

但是有一点,不能在孩子面前说不好的。

比如你要反思下,是不是以前吓唬过孩子,
“不乖,送你去幼儿园”
孩子一激灵,就产生一个映象,幼儿园是个不好地方。有这样的映象,自然就害怕去幼儿园。

最后建议,始终提供正面的信息给孩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10

帖子

449

积分

青年

Rank: 3Rank: 3

积分
449
原元橼 发表于 2021-11-6 09:08:26
首先,原因分析:


一、孩子没有成人那样清楚明白的时间概念。
以下内容摘自:临床医学儿科专业用《儿童保健学》教材:
儿童时间知觉的发展落后于空间知觉,因时间无法直接感知,儿童需借助直接反映时间流程的媒介物来认识时间。
5岁儿童的时间直觉不准确,往往用事物的空间关系代替时间关系;
6岁儿童开始区分时间和空间,但不很完全;
7岁儿童开始学习利用时间标尺,但主要是外部标尺(如钟表),基本能区分时间和空间关系,掌握相对性的时间概念,如:昨天早上,明天晚上;
8岁儿童能主动利用时间标尺,判断时间直觉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接近成人。
可见,8岁以前的孩子,对于时间的认识,根本上就和我们不同,所以,就不要为难他们啦。

二、孩子本来就不像成年人那样动作熟练。
比如:吃饭、穿衣,等等。我们成年人认为很简单、很容易的事,对于孩子来说,却不一定如此。以下内容摘自:临床医学儿科专业用《儿童保健学》教材:
约9个月的儿童,可以用拇指和食指拈起物品;
约1岁6个月的儿童,可以用2~3块立方体积木叠高;
约2岁儿童可以一页一页翻书,拿住杯子喝水;
3~4岁,可以拧开瓶盖;
5~6岁,可以学习写字、折纸。
当然,以上年龄,并不绝对。可见,孩子之所以“慢”,是由他们的发育特点所决定的。
对于吃饭穿衣这样的日常小事,我们成年人已经练习了多少年,当然熟能生巧,而孩子才练习多长时间!
对于这些小事,他们往往要花费我们难以想象的毅力才能完成!

三、孩子的心理状态与成人不同。
孩子往往专注于“当下”,而父母则看重“结果”。
例如:吃饭时,他们可能全神贯注于用勺子把食物送到嘴里,慢慢咀嚼,尝尝味道,或许,还要回味一下。
而我们呢?常常一忙起来就只顾着狼吞虎咽。
所以,即使是对于吃饭这件小事,也是孩子在学习与思考,在与世界建立沟通与联系,我们怎么能用自己功利的“结果”模式,而认为孩子是在拖延呢?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办?


一、首先,要淡定。
不要过于催促,短时间内,你的催促可能会有一定效果,但长远来看,不仅无济于事,而且弊大于利。
不停地唠叨只能教会孩子选择性地关闭耳朵;
过度的催促还会让孩子没有耐心,甚至出现自卑感。
始于童年的竞争很少有赢家。

二、列出清单,分清主次。
对于较大的孩子,比如小学生,可以给他列出清单:
放学回家后,先做作业,再朗读,然后吃晚饭,出去活动一会儿,洗漱,阅读,睡觉。
养成规律,按部就班。

三、计时器。
这一点应该从小开始,比如:孩子吃饭规定个时间,二十分钟,时间到了,收拾碗筷,下一餐时再进食。
这样,孩子很快就会懂得,吃慢了会饿肚子。
还有早上的时间,起床穿衣洗漱用多久,吃饭用多久,什么时间出门,定个标准。
如果没有完成,那不好意思,我们得按照计划、按照规矩来,到了该出门上学的时间就得出门,如果孩子衣服没穿好或没吃早餐,没关系,很快他就能学会加快速度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26

帖子

517

积分

村民

Rank: 4

积分
517
wl09222017 发表于 2021-11-6 09:08:50
孩子有拖延症,总是给正事找“借口”,家长不妨使用这一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6

主题

72

帖子

693

积分

村民

Rank: 4

积分
693
有点甜 发表于 2021-11-6 09:08:56
看楼上大部分人说的都有些道理,但缺点实际建议。我是有俩娃的全职妈妈,一个快5岁,一个快3岁,生活还是比较有规律的,有时也会有拖延症,没有时间观念,毕竟都是些小朋友,还需大人的耐心引导,最近花了点心思,折腾出一套适合自家俩娃的时间表,题主会问这个问题就是个好的开始,如果再愿意花点小时间用心做出适合自己宝贝的时间表,也许宝贝会给你个奇迹!

废话说那么些,上图吧

如何改善孩子的拖延症?-1.jpg

先买个宝贝感兴趣的小钟,我家都是男孩,离不开机械元素-_-#

如何改善孩子的拖延症?-2.jpg

然后根据自己宝贝每天的行程(画出)时间表,是的,画出,妈妈们花点时间,效果绝对不一样,我们家俩娃对这个时间表的喜欢远超他们的图书和玩具。

近点拍效果

如何改善孩子的拖延症?-3.jpg

如何改善孩子的拖延症?-4.jpg

这个表格试用已有一个星期,不是吹牛,哥哥真是按照时间表去做,晚上还会主动看钟和时间表,说:妈妈,我到时间睡觉了!弟弟现处于跟风哥哥状态,所以真是让我省心不少,另外哥哥慢慢能看懂时间,至于下面的表现表格,我有让他们慢慢有管理钱的概念,因为他们的爸爸妈妈理财能力太差了(╥﹏╥)

希望有帮到题主吧^_^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25

帖子

518

积分

村民

Rank: 4

积分
518
O雁字回时O 发表于 2021-11-6 09:09:36
最近,好几位妈妈都跟我说起,他们的孩子在假期里早上不起,晚上不睡,成天就喜欢玩手机、看电视,不好好写作业,不爱读课外书,为此他们没有少跟孩子生气、着急,甚至对孩子吼叫,但似乎都收效甚微。
他们都问我,云舟是否出现过这些问题。我笑着对她们说:「云舟有时候晚上遇到她喜欢读的书、喜欢看的电视节目,也会晚睡晚起,但我想这是暑假,应该让她放松一些、自由一些。但是,她从来没有出现过不写暑假作业、不看课外书的情况,因为她清楚自己的任务是什么、目标是什么,她会按照自己制订的暑期规划表一步步地做。」
我总是想,对孩子来说,之所以在假期里出现这么多让人着急的问题,归根到底,是因为他们还没有学会时间管理。
什么是时间管理?那是一种高效地、有序地管理自己的时间,让自己的效率最大化,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既定目标的能力,是所有高效能人士必备的能力,也是要想成为学霸的学生最应该掌握的能力。
可以说,掌握了时间管理的能力,就等于拿到了打开成功之门的金钥匙。环顾周围,我们可以发现,成功人士无一不是拥有卓越的时间管理能力的人。而这个能力,孩子们越早掌握,就能越早让他们开始拥有幸福的人生。
对于云舟,我也是这样要求的。在她还在读学前班的时候,我就试图用一本书来告诉她时间管理的重要性和基本规则。幸好,她经过实践后明白并掌握了这些时间管理的原则,也开始养成独立学习的习惯,并且告别了拖延症。
用一本好书讲清楚时间管理的原则

当时我给云舟讲的那本书就是《快乐儿童的 7 个习惯》,它是风靡全球的《高效能人士的 7 个习惯》的少儿版,书中所讲述的 7 个习惯已经被全球数亿人奉为做人做事的「黄金准则」,被誉为「能改变命运的 7 个习惯」。这 7 个习惯,既适用于职场上的成年人,也适用于成长中的青少年,更适用于人生刚刚起步的儿童,让他们从小开始过一个有准备的人生。在美国,《快乐儿童的 7 个习惯》被引进中小学课堂,成为孩子们的必读书。
关于时间管理,书中给孩子们讲了一个故事:
星期一,猫头鹰老师在上完生字课后,给同学们布置作业:每晚复习一遍今天所讲的 6 个生字,星期五考试。结果,从星期一到星期三,每天下课后,尖尖都和小伙伴们开心地玩,把复习生字的事情忘到了脑后。到了星期四晚上,尖尖玩完游戏后终于想起来要复习生字,可那 6 个生字却像小鱼一样在他眼前游来游去,怎么都记不住了。
第二天的考试当然可想而知,尖尖只写对了 1 个生字。猫头鹰老师自然很生气,好朋友苏菲则建议他:「你应该先做要紧的事,把功课做完,然后再去玩。」这一次,尖尖听从了苏菲的建议,他拒绝了兔子跳跳一起去玩的邀请,专心在家复习生字,终于在第二个星期五的测验中得了满分。
这个故事告诉了孩子们一个最重要的处理学习与玩耍的原则:先工作,后享乐。每天先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然后再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像尖尖那样在考试前手忙脚乱、一事无成,我们才会学得好、玩得好,做一个让别人羡慕的人。
使用 App 查看完整内容目前,该付费内容的完整版仅支持在 App 中查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下一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作者

白毛谪

青年

  • 主题

    8

  • 帖子

    14

  • 关注者

    1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宝宝村 | 赣ICP备19014419号-1 |网站地图
Powered by baobaocun.com!  © 2019-2020版权所有宝宝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