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2021-11-18

跳转到指定楼层
看了这个法官抱孩子的姿势,很娴熟了,想必家里也有孩子,也是温暖奶爸一枚,为法官点赞。
原来工作的原因,我接触过不少一线法官,有民事法官、有做调解的、还有做执行的,他们经手的案件之琐碎复杂程度超乎常人的想象,可能也恰恰是这种见多了人间冷暖、世情淡漠、鸡零狗碎的人才更可能拥有一颗温暖的心,拥有更细腻的情感,更懂得珍惜人与人之间的真心真情。

题主问:夫妻间产生矛盾时,如何把对孩子的影响降到最低?
我们当然都不想吵架,不想处在一个火药桶似的环境中,但是现实生活就是琐碎繁杂、一地鸡毛,也难免会有实在忍不了的时候,血脉喷张怒气上涌的时候也都能理解,那吵都吵了,如何把对孩子的影响降到最低呢?我觉得以下三个原则非常重要。
1.注意安抚、情绪疏导
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一对整天嘻嘻哈哈和蔼可亲逗自己玩的父母突然脸色大变、音量夸张,每天嘴上说着爱对方、爱孩子的父母突然剑拔弩张、一触即发,任谁都会觉得不可理解,更别提没有建立起逻辑关系的小朋友了,他会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印象特别深刻的,我原来看过一个泰国的短片,短短四分钟里描绘了在孩子的眼中,父母吵架就像怪物搏斗一样。最后的镜头,自己也变成了像父母一样的怪兽。可见,吵架打架对于小孩子来说,哪怕围观也是很残忍的事情。
(链接在此,略微有点恐怖,请适度观看。)
所以,如果你们到了万不得已吵架动嘴甚至动手的时候,千万记得要及时安抚受到惊吓的孩子,以免让他们一直处于担心害怕的情绪中。要让他们知道,爸爸妈妈的争吵不是因为他,他并没有错,他并不用为此承担什么。
2.不要站边、强迫选择
前两天我和孩子爸也因为一点小事吵了起来,音量大了几倍。这时候孩子奶奶打圆场说
你俩克制点,孩子还在旁边呢,吓着孩子怎么办,注意点影响
看上去是在拉架,听起来也很有道理,但仔细想想,这样可能会让孩子背负更多的负担。
对于我和爸爸的争吵,孩子不应该背负调解的义务,他也不具备这样的能力。当我们把孩子拉进来以后,表面上是转移了冲突,实际上冲突并没有得到解决。
真正需要反思的是我们俩,为什么当下没有控制好情绪,引起吵架的这件事真正的解决方法是什么?下次能否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只有把这些事情解决了,才能真正避免下一次的吵架。
而如果我们之间没有说通吵架的这件事,仅仅是拿孩子当挡箭牌的话,其实并不是爱孩子,而是用孩子来攻击对方,让对方背负道德责任。
另外,也千万不要让孩子站边,问他到底是妈妈对还是爸爸对,你是站在妈妈这边还是站在爸爸这边?对于孩子而言,爸爸妈妈他都爱,他都想要,他最想要的是家庭和谐。

夫妻离婚吵架孩子吓得大哭,法官抱起孩子哄睡。夫妻间产生 ...-1.jpg
3.避免冷战、及时和好
既然已经吵架了,那就确保要在吵架过程中表达清楚自己的诉求,就事论事,此时的事此时毕,尽量不要冷战。一方面,冷战会继续酝酿负面情绪,潜移默化中夸大了这次吵架带来的不愉快的感受。另一方面,自己默默生气的过程中再翻翻旧账,想起来以前的不愉快,只会新仇叠加旧恨,对对方越来越不满意,甚至激发恨意。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恐怕都不想自己变成祥林嫂式的人物吧?
另外,如果已经在孩子面前吵起来了,那么在沟通清楚双方的诉求之后,尽可能的也在孩子面前和好吧。有时候我们吵完架会出于多年的默契保持一样的生活习惯,过去也就过去了,但是对于孩子来说可能不太理解。我们可以试着在孩子面前握手言和或者拥抱一下,告诉对方:我原谅你了,我不生气了。让孩子知道爸爸妈妈还是相爱的,暂时的吵架不会影响爸爸妈妈相爱,也不会影响他们继续爱孩子。
等孩子再大一点,也可以试着向孩子解释吵架这件事,爸爸妈妈遇到了有分歧的地方,没有控制好情绪,所以吵了起来,爸爸和妈妈都需要冷静,我们会在争吵之后共同去解决这件事件。
不用担心我们在孩子面前暴露出自己的脆弱、愤怒、失望等等自己觉得不好的行为和情绪,转变视角和思路,也许能和孩子一起学到如何应对生活中挫折和困难的思路方法。
@知乎亲子

我是 @松子小姐 ,一个每天和2岁孩子斗智斗勇的职场妈妈,做过记者书写众生,现在力求当好妈妈审视内心养好娃娃,欢迎关注我,养育的路上我们一起摸爬滚打。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39

主题

30

帖子

596

积分

村民

Rank: 4

积分
596
Chris890 发表于 2021-11-18 13:51:42
看了这个法官抱孩子的姿势,很娴熟了,想必家里也有孩子,也是温暖奶爸一枚,为法官点赞。
原来工作的原因,我接触过不少一线法官,有民事法官、有做调解的、还有做执行的,他们经手的案件之琐碎复杂程度超乎常人的想象,可能也恰恰是这种见多了人间冷暖、世情淡漠、鸡零狗碎的人才更可能拥有一颗温暖的心,拥有更细腻的情感,更懂得珍惜人与人之间的真心真情。

题主问:夫妻间产生矛盾时,如何把对孩子的影响降到最低?
我们当然都不想吵架,不想处在一个火药桶似的环境中,但是现实生活就是琐碎繁杂、一地鸡毛,也难免会有实在忍不了的时候,血脉喷张怒气上涌的时候也都能理解,那吵都吵了,如何把对孩子的影响降到最低呢?我觉得以下三个原则非常重要。
1.注意安抚、情绪疏导
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一对整天嘻嘻哈哈和蔼可亲逗自己玩的父母突然脸色大变、音量夸张,每天嘴上说着爱对方、爱孩子的父母突然剑拔弩张、一触即发,任谁都会觉得不可理解,更别提没有建立起逻辑关系的小朋友了,他会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印象特别深刻的,我原来看过一个泰国的短片,短短四分钟里描绘了在孩子的眼中,父母吵架就像怪物搏斗一样。最后的镜头,自己也变成了像父母一样的怪兽。可见,吵架打架对于小孩子来说,哪怕围观也是很残忍的事情。
【泰國恐怖动画】父母吵架_哔哩哔哩_bilibili(链接在此,略微有点恐怖,请适度观看。)
所以,如果你们到了万不得已吵架动嘴甚至动手的时候,千万记得要及时安抚受到惊吓的孩子,以免让他们一直处于担心害怕的情绪中。要让他们知道,爸爸妈妈的争吵不是因为他,他并没有错,他并不用为此承担什么。
2.不要站边、强迫选择
前两天我和孩子爸也因为一点小事吵了起来,音量大了几倍。这时候孩子奶奶打圆场说
你俩克制点,孩子还在旁边呢,吓着孩子怎么办,注意点影响
看上去是在拉架,听起来也很有道理,但仔细想想,这样可能会让孩子背负更多的负担。
对于我和爸爸的争吵,孩子不应该背负调解的义务,他也不具备这样的能力。当我们把孩子拉进来以后,表面上是转移了冲突,实际上冲突并没有得到解决。
真正需要反思的是我们俩,为什么当下没有控制好情绪,引起吵架的这件事真正的解决方法是什么?下次能否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只有把这些事情解决了,才能真正避免下一次的吵架。
而如果我们之间没有说通吵架的这件事,仅仅是拿孩子当挡箭牌的话,其实并不是爱孩子,而是用孩子来攻击对方,让对方背负道德责任。
另外,也千万不要让孩子站边,问他到底是妈妈对还是爸爸对,你是站在妈妈这边还是站在爸爸这边?对于孩子而言,爸爸妈妈他都爱,他都想要,他最想要的是家庭和谐。

夫妻离婚吵架孩子吓得大哭,法官抱起孩子哄睡。夫妻间产生 ...-1.jpg
3.避免冷战、及时和好
既然已经吵架了,那就确保要在吵架过程中表达清楚自己的诉求,就事论事,此时的事此时毕,尽量不要冷战。一方面,冷战会继续酝酿负面情绪,潜移默化中夸大了这次吵架带来的不愉快的感受。另一方面,自己默默生气的过程中再翻翻旧账,想起来以前的不愉快,只会新仇叠加旧恨,对对方越来越不满意,甚至激发恨意。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恐怕都不想自己变成祥林嫂式的人物吧?
另外,如果已经在孩子面前吵起来了,那么在沟通清楚双方的诉求之后,尽可能的也在孩子面前和好吧。有时候我们吵完架会出于多年的默契保持一样的生活习惯,过去也就过去了,但是对于孩子来说可能不太理解。我们可以试着在孩子面前握手言和或者拥抱一下,告诉对方:我原谅你了,我不生气了。让孩子知道爸爸妈妈还是相爱的,暂时的吵架不会影响爸爸妈妈相爱,也不会影响他们继续爱孩子。
等孩子再大一点,也可以试着向孩子解释吵架这件事,爸爸妈妈遇到了有分歧的地方,没有控制好情绪,所以吵了起来,爸爸和妈妈都需要冷静,我们会在争吵之后共同去解决这件事件。
不用担心我们在孩子面前暴露出自己的脆弱、愤怒、失望等等自己觉得不好的行为和情绪,转变视角和思路,也许能和孩子一起学到如何应对生活中挫折和困难的思路方法。
@知乎亲子

我是 @松子小姐 ,一个每天和2岁孩子斗智斗勇的职场妈妈,做过记者书写众生,现在力求当好妈妈审视内心养好娃娃,欢迎关注我,养育的路上我们一起摸爬滚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6

主题

60

帖子

669

积分

村民

Rank: 4

积分
669
断翅小蝶腥 发表于 2021-11-18 13:51:51
家事纠纷中的法官有的时候真的不容易,这个法官的行为很暖心,现实中应该是一个好父亲。
可能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也许实在没有办法,所以在这个离婚的诉讼中,双方才把孩子带到了法院。
正常来说,孩子在这个环境下,最好还是回避比较好。因为在家事纠纷中,双方在庭上的言语相对都是过激的,这个很容易对孩子造成二次伤害。
对于婚姻家庭,一旦维系的关系破裂,走到尽头,往往受到伤害最大的就是孩子,尤其是半大不小的孩子,因为他们已经存在了一定的记忆,对于父母的争吵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这个对他们未来的社会生活中多少都会带去一丝负面。
对于孩子内心健康而言,父母的行为最好还是三思而后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15

帖子

484

积分

青年

Rank: 3Rank: 3

积分
484
民主富强121 发表于 2021-11-18 13:52:21
想来很多人都有疑问,为什么这对父母,会带着孩子来法庭打离婚官司?
为什么他们可以肆无忌惮的争吵,完全不顾及孩子的感受?
其实,这个问题的描述里漏掉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
这是一起涉及亲子关系的离婚案件。
一般这种案件都是其中一方对亲子关系有疑虑,或者已经通过亲子鉴定确认没有亲子关系,所以起诉离婚。
不过,即便是这样,对孩子来说也是非常恐惧的。
他刚刚3岁,其实并不明白,为什么平时疼爱自己的爸爸,可能不是自己的爸爸了。
这是个令人难过的结果,对孩子,对爸爸都是。
对于正常家庭来说,夫妻矛盾不应该当着孩子的面解决,不要肆无忌惮的争吵,互相指责,否则你今天的行为,就是你孩子日后的样子。

夫妻离婚吵架孩子吓得大哭,法官抱起孩子哄睡。夫妻间产生 ...-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27

帖子

518

积分

村民

Rank: 4

积分
518
123458618 发表于 2021-11-18 13:53:13
极度易情绪化的父母是孩子的噩梦。
我小时候一直有这样的感受,比起挨打,我更害怕父母的情绪失控,挨打和经历父母吵架之间选一个的话,我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前者。
前者只是皮肉之苦,而后者那漫长而阴郁且长期存在的压抑,是我最不愿意经历的。
心理学家艾瑞克.埃里克森认为儿童最早出现的生存危机或者冲突就是是否能和父母形成基本的信任感,如果形成了,他的社会性就会正常的发展,如果不能,就会导致一系列的心理问题。
三岁前的孩子在一定程度上是与父母,尤其是母亲共生的。
这时的孩子并不能很好地表达自己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其实很多成人也不能正确的表达自己的心理需求)。
这时就需要一个善解人意的妈妈,细致入微的解决孩子的一切需求。
这个时候的母亲,对孩子来说更像是一个上帝,她是孩子一切需求的发现者和满足者。
大多数妈妈会自然而然的发展出这种能力,比如听一听宝宝的哭声就能分辨出是饿了、困了、疼痛或者害怕。
还有的妈妈甚至能在一个根本不可能听到宝宝哭声的地方,感觉到宝宝醒来了。
这些都是宝宝生理上的需求。心理需求也是一样的,母亲温柔地触摸孩子娇嫩的皮肤,逗他们笑,安慰他们的烦躁、愤怒和恐惧。
像一个温暖而舒适的容器,容纳着孩子的一切。
这样的环境里,孩子与父母就会形成最基本的信任感。
那一个情绪化的父母呢?
如果父母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孩子就很难得到一致的反馈和照料。
孩子的感知能力很强,解释能力却很弱。
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孩子对于成人(尤其是父母)的情绪有着超乎寻常的感知能力。
一来一回,信任感就很难建立起来。
成人之所以是成人,除了其他身体器官的发育成熟,更重要的是大脑皮层在二十多岁会发育成熟了。
大脑皮层也被称作理性脑,也就是在这个阶段,人能够很好的处理自己的情绪了。
所以,你跟一个孩子怄气的时候,证明你也还是个孩子。
亲子关系可以说是一切关系的源头,心理学家发现童年期与父母的依恋类型会一直持续到孩子成年。
安全感的缺失、讨好型人格、依赖性人格、虐待,这些问题都跟亲子关系有着深刻的联系。
共勉!
我是 @早教老师皮特 一个7年一线工作经验的早教老师,正面管教家长讲师,关注我,和你的孩子一起成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17

帖子

469

积分

青年

Rank: 3Rank: 3

积分
469
kim在中1117 发表于 2021-11-18 13:53:22
这孩子真是幸运,在他人生的阴暗时刻有法官叔叔给他的安慰,他就不会和我一样留下阴影
在我四岁的时候,我老妈带我出去买菜,我被白菜绊倒,脸碰到卖菜板车的三角铁上,留下了一个缝了七针的伤疤
回到家之后,我的记忆里就有父母对殴,板凳齐飞
我倒是没有大哭,就呆呆的看着他们打架
三十多年过去了,那天的事情我还记得
估计跟我有类似记忆的人不会少
但是你要说什么影响,我也没觉得有多大,就是一点小阴影而已
只要父母别打死打伤,对于我就是最低的影响
真羡慕别人家的孩子还能在家人面前大哭
我可能也就是不会说话的大哭过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20

帖子

478

积分

青年

Rank: 3Rank: 3

积分
478
明我 发表于 2021-11-18 13:53:43
1、协议离婚。
2、既然已经到了不得不离婚的地步,双方一定要明白,只要对方想要离婚,不管自己如何坚挺,最终会都会被法院判决离婚的,既然如此,不如同意离婚。
3、如果婚姻关系的解除没有了分歧,那就处理财产分割。对于财产分割,建议双方各自找一个自己信任的律师,让律师先各自书面给出分割的方案。然后再一起碰撞出一个折中的可以接受的结果,律师也都是法学院出来的,手里拿的也是同一本民法典,能做出来的分割方案大差不差,没有多少猫腻。
4、财产分割完毕,剩下的就是抚养权。如果双方真的愿意为孩子考虑,那就好聚好散,孩子共同抚养,每人各自抚养相当的一段时间,相互交换,另一方享有随时探视的权利,见了面大可以皮笑肉不笑。
以上,供参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

主题

41

帖子

574

积分

村民

Rank: 4

积分
574
亚索疾风剑豪 发表于 2021-11-18 13:54:40
这样的父母都是极不成熟的,甚至可以说根本不配做父母,而且往往是两个人没有一个懂事的,但凡有一个都不会让事态发生到这种地步,他们根本不爱也不在乎孩子,因为他们不爱和他们一起生孩子的那个人,所以恨屋及乌,也不会爱一起生的孩子。
实际上成熟的父母,即使是离婚,也能做到心平气和,友好而平静的分开,甚至可以将离婚对孩子的影响降到最低,不过这样的人属于极少数,需要至少一个人愿意承担责任,支付代价才行。莎士比亚说两人同乘一匹马,必然一个在前一个在后。这句话用在婚姻里我觉得尤其适合,如果两个人谁都不让步,都以自我为中心,那婚姻只有走向破裂,而最受伤的就是孩子。

夫妻离婚吵架孩子吓得大哭,法官抱起孩子哄睡。夫妻间产生 ...-1.jpg
建议所有婚姻告急但有孩子的夫妇去观看一下《克莱默夫妇》这部电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13

帖子

438

积分

青年

Rank: 3Rank: 3

积分
438
墨默儿儿 发表于 2021-11-18 13:54:56
当两个人的婚姻已经必须要面对解体的时候,甚至需要对簿公堂,但是把孩子带进去,让孩子面对两个人剑拔弩张的状态,这其实是一件非常残忍的事情。
我记得在《奇葩说》里面有一期是“决意离婚的夫妻,要坚持到孩子高考结束吗?”该和不该,双方各执一词,辩得激烈又精彩,这场真的是太难攻克了,因为现场请来了50位父母和50位孩子分别作为本场的观众。

夫妻离婚吵架孩子吓得大哭,法官抱起孩子哄睡。夫妻间产生 ...-1.jpg
储殷教授讲了一个法官在离婚官司现场一遍又一遍问小孩选择跟谁,最后小孩忍不住崩溃而嚎啕大哭的故事。但其实这样的场景,对于很多离婚律师或者是负责婚姻调解的法官来说,他们见了太多太多了。
上个月,参加一个活动,认识了一个负责离婚案件的法官,她和我说道:
你知道吗?当我看到双方父母为了争夺一个抚养权的时候,那个争吵、剑拔弩张的样子,我都觉得很痛苦。两个人不停地拿出言语去攻击对方,都是打着为了孩子的名义,其实他们只是在想这场所谓的离婚战争中看上去“赢”了而已。


一、

就在上周,有一个男士找到我咨询,他明确和我说:
拉拉,我的日子过不下去了,我就是想要和她离婚,我感觉没有办法和她沟通下去。那我现在想要把孩子争取过来。
那我问他:你为什么想要把孩子拿过来?
他说:我为什么要把孩子留给他,那如果她未来结婚了,后爸肯定对我的孩子不会好啊!
我问:那如果我是她,我是不是也想,如果把孩子给你,那你未来结婚了,后妈会不会对孩子好呢?
他说:那我不管,我就想要孩子。
我问:那现在孩子五岁,这五年的时间里面,孩子都是谁带?
他说:都是老婆带。
我问:你从来没有带过吗?
他说:我这些年没带过,我都在工作。
我问:那你凭什么觉得孩子给你了,你可以带好?而且孩子今年五岁了,你都没有带过他,你觉得孩子会愿意跟你吗?
他说:那我可以再拖两年,然后离婚;这样孩子大一些,懂事了,小孩子就会选择爸爸的吧。
我问:你在想什么?你这些年都没有付出过,你觉得孩子为什么要跟着你呢?
他说:我只是不想赔了夫人又折兵。
我问:你应该想清楚,什么样的情况下对孩子好,才是真的好?而不是你们两在这里争一个所谓的对错。如果孩子跟着你,你可以保证这个孩子的成长,那就努力争取;如果孩子跟着妈妈,孩子可能会更幸福,那就给她。你们的婚姻的对错,和孩子没有关系。

夫妻离婚吵架孩子吓得大哭,法官抱起孩子哄睡。夫妻间产生 ...-2.jpg

二、

从婚姻家庭角度来看待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其强化了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第一责任,强调了家庭保护的重要性,细化了家庭监护的职责,完善了委托照顾制度。
未成年子女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有些人认为自己可以决定孩子的任何事情,当离婚时涉及孩子的抚养权、探望权等问题,许多父母丝毫不考虑孩子的感受和想法,做出抢孩子、藏孩子的行为,严重侵害了未成年人的权益。
近年来,离婚时为了抚养权抢孩子、藏孩子的新闻屡上热搜,造成夺子大战不断升级的一个重要原因,正是由于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对亲权保障缺乏有力的规定,导致“抢孩子”之后基本没有任何违法成本。
虽然之前法律一直倡导理性争夺抚养权但并没有明文规定,包括民法典中也没有明确规定。如此一来,很多人为了争夺抚养权,在离婚时第一步就是把孩子藏匿起来。
其实在上面的案例里面,很明显,孩子在这五年的时间里面都是和妈妈一起生活的,而且两个人的收入水平都是差不多的。那其实孩子大概率是要给女方的。
也就是说,长期随某一方共同生活是法院判决孩子抚养权归属的参考因素之一,这在最高人民法院于1993年发布的《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中也有所体现。
法条链接:
《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
3.对两周岁以上未成年的子女,父方和母方均要求随其生活,一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予优先考虑:
(1)......;
(2)子女随其生活时间较长,改变生活环境对子女健康成长明显不利的;
4.父方与母方抚养子女的条件基本相同,双方均要求子女与其共同生活,但子女单独随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共同生活多年,且祖父母或外祖父母要求并且有能力帮助子女照顾孙子女或外孙子女的,可作为子女随父或母生活的优先条件予以考虑。
当然,和孩子共同生活在一起只是法院裁判考量的多种因素之一,并不是唯一因素,法院裁判孩子的抚养权是参考多种因素综合衡量的结果;其次,这种通过抢夺孩子而形成的共同生活的状态,并不是自然形成的,甚至在抢夺的过程中还会给孩子身心成长造成消极影响,这种做法有时反而会丧失孩子的抚养权。
打官司好不容易取得了孩子的抚养权,结果有些对方当事人要么不知把孩子带到哪里去藏起来了,要么就是不配合交孩子,一方当事人就只好手握生效判决,向法院申请执行,结果除了对方配合了的,还有一部分是法院受理后,以执行标的是交付子女,不属于强制执行范畴为由,裁定驳回执行申请。或者是法院因找不到孩子,裁定终结执行。
简单来说就是,判决书上取得了孩子的抚养权又怎样,对方不配合,法院又执行不下来,所以有些当事人为了避免执行风险,索性事先就把孩子抢到身边;而有的当事人事先没把孩子带到身边的,执行不下来,实在没办法时,被逼得只好自己动手抢,
但是,我想说:虽然双方都想要孩子抚养权的父母好过于那些双方都不要孩子的父母,可是,孩子并不是一件物品,并不是可以任由抢来抢去的,抢夺会给孩子带去更多的伤害,如果真的爱孩子,真心为孩子好,就请双方理智地对待抚养权这件事,保持良好的沟通与合作,才是真正的对孩子好,才能减少对孩子的伤害。


三、

但是离婚这件事对于孩子来说,始终是会存在影响的,那我们作为父母,我们要怎么把这种影响给降低;而且这个影响的大小及影响的时间长短,取决于父母对离婚这件事的态度以及处理方法。
我记得有一个咨询,她是一个16岁的小姑娘,长得非常的可爱。
她和我说对于她来说现在最大的痛苦就是觉得自已从小被抛弃了。
她的父母在她10岁的时候离婚了,当时她其实并不知道什么是离婚,她只记得那天晚上,她妈妈来到她的房间,和她说:
宝贝,我可能要和你爸爸离婚了,你怎么看?
她当时她并不知道离婚是什么意思,但她从妈妈的眼里、表情里,读出了“恐惧”和“无助”,所以她大哭着说:“我不要你们离婚”。
虽然她的哭闹让她的妈妈暂缓了这个决定,但是这一切并没有阻止离婚这件事的发生。
所以这件事对她来说,她觉得自已就是被抛弃的那个人。虽然在这之后,妈妈对她一直不错,但是这件事对她的影响一直非常大,甚至到现在会极度索求爱,不停的谈恋爱,但是并不开心。
在我的引导之下,她才慢慢把自已的心理话说出来:“当时让我害怕的并不是爸妈离婚这件事,而是妈妈在说离婚时给我传递的那种感觉。”
所以当给孩子说父母离婚这件事时,孩子之所以会害怕,会反对,也许是因为我们给孩子传递了不好的信息和感受,孩子真正的害怕是源自于对这些信息和感受的解读。
但是也有人会说,你看其实很多缺爱的孩子、有心理问题的孩子大多都是来自离异家庭,在这样的家庭里面成长的好的是少数。所以其实离婚这件事对于孩子来说是不好的。
说的的确没有错,但是根据现在青少年心理健康报告来看,其实家庭是否离异对于孩子的健康的影响程度并不是主要的因素,甚至很多并不是离异家庭的孩子,他们的心理问题更加的严重。
不管是离异家庭还是完整的家庭中出来的孩子,都会有好的一部分,也会有问题的部分。关键是父母如何应对和解决这些问题。而“离婚”确实会带来系列问题。但决定这个问题结果的因素是什么?是“离婚”这两个字吗?
不是,是解决问题的人。你如何看待和面对“离婚”这件事,你的状态才是影响孩子的最主要因素。
我们不能奢求自己不能妥善地处理离婚这件事时,孩子却能做到“完好无损”,更不能直接将教育的失败归结于“离婚”这件事,这只是因为大人们无法接受是自己的教育方法出了问题,而找的借口罢了。
只有当自己想明白“离婚”对自己来说意味这什么,自己也愿意、也有力量承担未来的风险,并坚信通过努力可以让自己和孩子过上想要的生活时,离婚对孩子的“伤害”就可以减到最低。
而且不管你们两个是否选择离婚,你们依然还是孩子的父母,你们依然要爱孩子。
那同样,不管孩子最后和谁在一起,都不要断绝孩子和另外一方接触,毕竟孩子需要爱,那只有父母对孩子的爱从未因为离婚而中断,那孩子也就不会留下所谓的遗憾。

夫妻离婚吵架孩子吓得大哭,法官抱起孩子哄睡。夫妻间产生 ...-3.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9

帖子

453

积分

青年

Rank: 3Rank: 3

积分
453
木易跋 发表于 2021-11-18 13:55:05
夫妻吵架本属正常,哪怕是离婚案件打得不可开交也常见,但是当着孩子的面,还把孩子吓得哇哇大哭,都不知道避讳的,这是孩子的不幸!
小时候,父母吵架是常事,记得很小的时候,身高好像是妈妈坐在土炕上我正好站着到她膝盖的位置,现在约摸也就100公分,爸爸妈妈吵的很凶,记得当时爸爸是摔门而去,地上一片狼藉,妈妈止不住地哭泣,还说,要不是为了你,我早就和他离婚了,我至于在这里活受罪……
虽然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可我就是感觉好像因为我,妈妈活得不开心了。
到了晚上,爸爸妈妈分床睡觉,我和妈妈一起睡,妈妈还是一个劲得哭,晚饭也没吃,叫她也不答应,我就躺在她旁边,听着她唉声叹气,好久都没闭上眼,当时就想,万一妈妈走了不要我了怎么办?
我害怕极了,夜很冷,妈妈也没有盖东西,我就使劲扯了被子给她盖上,就希望让她知道,我是在乎她的,不要抛下我。
一直到现在,两个人还是吵吵闹闹,但也没有真正地离婚,反而我又多了一个弟弟。
那个年代啊,没有什么所谓的家庭教育法,只管饿不着冻不着好好长大就好了,可夫妻关系要比现在闪婚闪离持久的多,也许是患难夫妻吧。
可是对于他们的孩子—我来讲,我从他们的婚姻关系里获得的是:
不自信,无论发生什么我都会觉得错在我。
讨好,会察言观色,他们想要一个学习好的女儿,然后我就全年级第一。
不渴望婚姻,在没有遇到哲爸之前,我都没有想过结婚这个事,因为结婚对于我来讲就等于无休无止的争吵。
被动无主见,当你所有的愿望都被扼杀的时候,听之任之也许就成了常态。
直到遇到了哲爸,我发现他和我爸不一样,关心照顾我,更重要的是他让我变得更像我自己。即便如此,结婚以后,依然还是会吵架,但有了经验有了反思,我似乎能够更好地应对这个局面。
⒈大事面前,孩子托管。

居家过日子,不可能一帆风顺,有时也会有大的争吵,比如发现老公居然和初恋联系,藏私房钱还骗自己等等,这个时候,作为妻子不可能做到心平气和,那怎么办?找人帮忙,比如孩子的爷爷奶奶。
然后两个人单独在一起解决问题,大吵大闹也好,摔碟子摔碗也罢,这是大人的事,和孩子无关。
往往把事说开了,事也就了了,只要作为妻子想要和老公好好过下去,都会把事往好处想,这几乎是所有妻子的共性,但也不排除老公做的太过分或者妻子太出格的。
而我和哲爸磕磕绊绊走到一起,也都是想把日子往好了过,不是一时兴起的耍票,所以我们也定了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当时事,当时了,过了当天午夜12点自动清零,不翻旧账。
⒉父母要学会克制自己的脾气

基本上所有的父母吵架都会在孩子心理产生或大或小的阴影,只不过很难让人察觉罢了,作为亲历者,我懂这其中的利弊,所以在大学期间我就养成了练瑜伽的习惯,这个习惯好啊,让我的火爆脾气收敛很多,能够细微地察觉自己情绪的变化,以便通过冥想的方式进行转移和疏导,所以,很多情况下,我都会等自己情绪平复恢复理智以后才会和哲爸讨论一些事情,而不是带着情绪波及孩子,影响全家人。
⒊小事琐事,榜样示范

有些小的争吵,比如我做饭时,哲爸只顾玩手机看比赛不看孩子,我就会当场发作,表达自己的不满,哲爸偶尔也会反驳几句,但基本都会选择配合,毕竟饭都得吃,他也不会做。再比如,他有时候说话气人,我也会气不过踢他两脚。但更多的时候,是你一言我一语开诚布公言辞激烈的谈判,有时候,开始剑拔弩张,后来一看到大哲哲一脸懵逼的小模样,顿时破冰,事后,我对儿子说,我和爸爸在讨论事,没有在吵架,只不过嗓门大了点,意见不一致罢了。后来,一旦有人想要情感捆绑也好,道德绑架也好,儿子都会坚持自己的主见,不想做的事就是不想,怎么说都没用,还会据理力争,我想这和我们平常的耳濡目染不无关系!
⒋避免让孩子占位或者成为挡箭牌

很多父母一吵架,就会问孩子,你帮爸爸还是帮妈妈?而不论帮哪一方孩子都会成为另一方的攻击对象,这对于想有一个完整和谐家庭的孩子来讲更是双重伤害。
更有父母一吵架就拿孩子当做自己的出气筒挡箭牌,以“要不是因为你……,我就……”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孩子会把父母吵架的责任归咎在他自己身上,慢慢变得自卑,讨好,羞愧不信任任何人甚至畏惧婚姻!
说了那么多,最后还要郑重地感谢一下那位暖心的法官,他肯定是一个慈祥有爱的父亲,做他的孩子肯定会很幸福。
愿所有孩子都能在无助的时刻有人暖,愿所有的孩子都能健健康康快快乐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3下一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作者

  • 主题

    38

  • 帖子

    26

  • 关注者

    1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宝宝村 | 赣ICP备19014419号-1 |网站地图
Powered by baobaocun.com!  © 2019-2020版权所有宝宝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