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2021-11-19

跳转到指定楼层
这个问卷我没打开以前还以为是让未成年人直面死亡这个概念,后来我打开一看,好嘛,这哪是死亡教育,这是死亡询问啊。
这个问卷大概率是从国外某些问卷网站上扒下来翻译的,里面的很多题都是给已有行为或病情明显的患者做的,以此来判定患者的心理到了什么程度。
简单来说,这卷是给抑郁症患者做的,而非给心智尚未建设完全的未成年人与心智健康的成年人做的。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4

主题

26

帖子

520

积分

村民

Rank: 4

积分
520
回归左岸尤 发表于 2021-11-19 18:48:37
这个问卷我没打开以前还以为是让未成年人直面死亡这个概念,后来我打开一看,好嘛,这哪是死亡教育,这是死亡询问啊。
这个问卷大概率是从国外某些问卷网站上扒下来翻译的,里面的很多题都是给已有行为或病情明显的患者做的,以此来判定患者的心理到了什么程度。
简单来说,这卷是给抑郁症患者做的,而非给心智尚未建设完全的未成年人与心智健康的成年人做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10

帖子

412

积分

青年

Rank: 3Rank: 3

积分
412
案它诺 发表于 2021-11-19 18:48:42
关于这个问卷本身的问题,我在上一个回答里已经说过了,这儿就不重复了。
这里提醒相关部门一个问题,就是在选择调查什么和用什么调查之前,最好先看一下研究人员有没有相关的研究和指导意见。如果某个问题确实不适合用这种大规模问卷筛查解决的话不要强行做。
比如这里有一个关于青少年自杀倾向的guideline可供参考:Suicide and Suicide Attempts in Adolescents | Pediatrics |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aap.org)
这篇指导的意见是建议基层心理处置机构通过询问的方式对有风险的青少年进行自杀行为筛查。关于大规模问卷:
Suicide screening, at least in the school setting, does not appear to cause thoughts of suicide or other psychiatric symptoms in students.
所以除非有更可靠的证据反对这一意见,否则目前不建议用问卷对青少年自杀倾向直接进行大规模筛查。

(这里有一个中文总结也可以参考 儿童和青少年自杀意念和行为的评估与处理 - UpToDate
(当然抑郁和焦虑的筛查还是可以做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

主题

25

帖子

572

积分

村民

Rank: 4

积分
572
A小糖糖 发表于 2021-11-19 18:49:28
为知友们补充更多信息:
部分学校调查问卷涉不当内容 上海长宁教育:已停止调查问卷工作
新京报快讯,上海市长宁区教育局11月19日在其官方微信就长宁区部分学校开展的心理健康调查问卷内容不适当一事,作出回应。
全文如下:
日前,我局接家长投诉,反映本区部分学校开展的心理健康调查问卷内容不适当。
我局已要求停止该调查问卷工作。经初步核查,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和我局相关科室对问卷内容审核把关不严,引发学生困惑和家长担忧,对此我局致以诚恳的歉意。我局将进一步调查处理,并吸取教训、举一反三、严格管理,密切家校沟通,共同守护好学生的身心健康。
长宁区教育局
2021年11月19日

如何看待上海长宁教育局回应中小学问卷涉自杀准备情况称「 ...-1.jpg
此前报道:
网传上海长宁多所中小学调查问卷涉“自杀准备情况” 区教育局:已在处理过程中
18日下午,有网传消息称,上海长宁区多所中小学的调查问卷中,包含诸多与自杀相关的题目。这类问题引发家长们的争议,有家长认为类似问法不够妥当。
据此前媒体报道称,该调查问卷的120余道题目中,有近40道与自杀相关,部分问题诱导性强,内容偏负面。部分学生家长表示并不知道问卷内容。
18日下午4时许,总台央广网记者拨通长宁区教育局电话,相关负责人回应表示:“我们现在正在向学校方面了解情况,目前还在处理过程中,之后会有一个完整的处理意见。”

如何看待上海长宁教育局回应中小学问卷涉自杀准备情况称「 ...-2.jpg

如何看待上海长宁教育局回应中小学问卷涉自杀准备情况称「 ...-3.jpg
网传上海长宁区多所中小学的调查问卷中包含诸多与自杀相关的题目(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
该调查问卷引起网友热议,不少人表示调查问卷中的题目会误导学生,造成不良影响。

如何看待上海长宁教育局回应中小学问卷涉自杀准备情况称「 ...-4.jpg
来源:新京报、央广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11

帖子

485

积分

青年

Rank: 3Rank: 3

积分
485
Cried 发表于 2021-11-19 18:50:02
1.建议查一下长宁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的员工资质,至少明知道自己是给未成年设计问卷,还这么玩的(我甚至怀疑这问卷没设计,直接照抄的成年人的问卷),说明他们可能根本不具备基础的心理健康辅导的能力。
2.相关单位没做审核就下发了问卷,说明这个事:很急!但是并不是那么重要,类似于一个摊派的任务,他们急于做成闭环,形成留档材料,至于这个任务到底做没做好,做没做到位——无所谓。
3.学校居然也没看看问卷,直接就让学生填写了。这可是以教育领先闻名全国,仅次于几个教育大省的上海啊——还是长宁区。一时间我不禁感慨:有些学校吧,就跟人一样,只是生的地方好,水平是真的有问题。
4.这个事这么急,说明未成年人心理健康问题比我们想象得更严重——但是,如果只是治标不治本,不能针对校园霸凌之类的问题做根本解决的话,那是没有意义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35

帖子

558

积分

村民

Rank: 4

积分
558
爱过就不爱诖 发表于 2021-11-19 18:50:23
心理学硕士来答一发。
这个问卷看起来像是中文版的贝克抑郁量表,在搞科研的人眼里是比较权威的,但是说实话不是很适合以学校为单位直接发给所有中小学生做,比较适合给主动来咨询室或精神卫生中心的成年人做初步筛查,应用场景不对即使问卷信效度都很好也没有多大意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12

帖子

479

积分

青年

Rank: 3Rank: 3

积分
479
爱新觉罗守一砂 发表于 2021-11-19 18:51:13
看完网上流传的部分问卷,作为一个成年人我都感觉相当震惊。在读书期间,我也参与过学校开展的心理健康调查问卷,回想一下内容可能就是问一些最近有低落吗、饮食、睡眠正常吗?类似个人情绪、社会功能和人际关系的问题……
再看这份问卷,面向的是中小学生,问卷内容过于成熟,且不说小学生能否理解,单从问题上来说,就不太适合年龄较小的学生。问卷的诱导性较强,在中小学这个阶段,学生们对新鲜事物的探索欲特别强烈,这样的一份问卷反而更容易引起的他们的好奇、模仿甚至带来意外。
负责任的问卷里都不会详细描述自杀行为和准备,不会煽情和美化,而是向公众宣传有关自杀的知识和现有的治疗方法,并提供可以到哪里寻求帮助方面的信息。
相比之下,问卷的设置很成问题,所以引发了家长和大众的质疑。
孩子的心灵很脆弱,那么帮助孩子们拥有健康的心理我们能做些什么呢?

如何看待上海长宁教育局回应中小学问卷涉自杀准备情况称「 ...-1.jpg
01、孩子的心理健康意味着什么?


心理健康是一个连续状态,可能包括幸福的时刻和痛苦的时刻。我们都可能发现自己处在这一连续过程中的不同状态。
“心理健康”,意味着心理韧性。
“对于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来说,心理健康意味着能在家人的关爱和支持下茁壮成长,会向家人倾诉生活中的快乐和烦恼。
意味着能够和朋友谈天说笑,在朋友沮丧的时候提供支持,也会在自己伤心难过的时候向朋友求助。
一个心理健康的年轻人,生活中拥有目标,并有信心接受和面对挑战。对于父母而言,心理健康意味着他们能够为孩子的情绪健康和福祉提供支持,帮助孩子形成情感纽带和依恋关系。”


如何看待上海长宁教育局回应中小学问卷涉自杀准备情况称「 ...-2.jpg

02、如何帮助孩子们拥有健康的心理?



  • 健康心理的发展离不开安全的环境
通常我们会认为,利己主义者是由于得到了过多的爱而变得病态的人,但恰恰相反,一个利己主义者是一个没有得到情感上的满足的人。所谓的自恋者,只不过是一个在童年时期没有被无条件喜欢过的灵魂
当我们还是无助的婴儿时,需要有这样一个照顾者(通常是我们的父母),会把自己的需求放到一边,全神贯注在我们身上。
TA会帮助我们表达,察觉我们的需求,安抚我们的情绪,为我们打造出一个安静、舒适、可理解的世界,却并不会要求我们去感谢、理解或同情,也不会要求我们去关心TA过得好不好。这种阶段性的单方面关系会为我们最终形成健康的双向关系提供保障。


如何看待上海长宁教育局回应中小学问卷涉自杀准备情况称「 ...-3.jpg


  • 合格的照顾者鼓励质疑与探索
一个合格的照顾者需要懂得如何陪伴,不是说教与指点。
我们的照顾者是善解人意的。当我们哭闹时,有人会说我们在博取关注,但TA却会认为我们最需要的不过是一个拥抱和一些鼓励的话语;当我们出言不逊时,TA会说我们一定是感觉到了威胁才会这样;当我们粗心大意时,TA会觉得一切都是疲劳惹的祸。
TA会帮我们去支持自己、喜欢自己,让我们并不会过度防卫自己的缺点,直到成长到足够强大时去接受它们。
TA让我们坚信TA一直都会在那里,踏实坚定地为我们付出着。
TA不会变化莫测,也乐于将自己的付出被视作理所当然。
我们的照顾者会不断寻找表象下更深层、更富有同情心的原因来解释我们的行为,久而久之,我们建立起对人际关系的信任感,而这种信任感将会贯穿我们的一生。


如何看待上海长宁教育局回应中小学问卷涉自杀准备情况称「 ...-4.jpg

  • 犯错,是健康心理成长的催化剂
我们被允许愤怒,有时可以有些叛逆,甚至会说出“绝不”或“我就乐意这样”这样的话。合格的照顾者们知道自己的缺点,便不会要求孩子们从根本上非要比他们更好。也不必为了得到宽恕而处处服从,并允许自己的阴暗面被别人看见。

在情感健康的成长过程中,孩子会学到,被打碎的东西,也可以被修好;计划会出错,但仍可以制定新的计划;跌倒了之后可以站起来,拍干净身上的灰尘。照顾者会为孩子们亲身示范遇到问题如何冷静下来、继续前进,保持希望。

或许你还想看:
教育部明确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重点关注测评异常学生,将对抑郁症的防范带来哪些好处?
我是一个精神内耗很严重的人,就是遇到小事也会想很多的人,从高二开始到现在大一已经三年了,我该怎么调整?
我感觉疑似被寝室孤立,有天捅破了窗户纸,他们变本加厉,直接有意孤立,问一个班级问题都不回答,怎么办?
学心理咨询,来简单心理Uni 。汇聚海内外名师,针对不同阶段的心理咨询学习者,提供音频、视频、直播、长程训练项目等多种培训课程,专业针对性强,体系化程度高。目前已有30万+人参与学习。
这里有100+门课程等你来开启哟,课程学习戳 →http://jdxinli.cn/q199xq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13

帖子

439

积分

青年

Rank: 3Rank: 3

积分
439
六月清晨林 发表于 2021-11-19 18:51:52
这份问卷出的很好,这些有关抑郁,有关自杀的问题一个都不应该被和谐。但这份问卷不应该全面下发给所有学生。
心理疾病、抑郁,从来都不是成年人的“特权”。我第一次有自我了断的念头就是小学二三年级的时候。那个时候随着成长对于死亡这一位置概念有好奇,有不理解,但同时自以为自己懂的很多,所以需要来自可信赖的成年人的引导。引导可以来自家长,可以来自老师。所以在中小学开设心理咨询是非常有必要的。学生感到难受、无措的时候,这些引导可以给他们适时的帮助。
而这份问卷就应该给那些找到心理咨询老师,说“老师我很难受,难受得不想再活”的那些学生。每个问题都能让老师把握学生正确的情况(假定学生诚实答卷),从而给出正确的引导,同时心理状态健康的学生也不用思考这些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2

主题

35

帖子

588

积分

村民

Rank: 4

积分
588
joanne941 发表于 2021-11-19 18:52:44
不是心理学专业,对问卷内容到底是否专业、是否合适学生们,不好回答也不愿妄自把不专业的观点表达出来。
专业的事需要交给专业的人来办,很希望这个问题的提出引来心理学大咖们的关注,到底什么问卷才是好问卷。
但如果我们本身不专业,就仅凭看上去不舒适的问题否定上海教育部门的尝试,很怕断绝了给孩子们提供帮助的可能。
关注这个问题的所有人初衷都是好的,希望大家的讨论能为未成年人心理问题引来更多关注。
先前的观点引来很多人的怼,桑心,手动狗头吧。
~~以下原回答~~
现实是很大比例的孩子已经有了自杀倾向,甚至有的已经开始实施。
我所在的城市,去年疫情结束学生们刚返校上课那阵,出现了连续4天每天都有学生跳楼的事,太悲痛了。
各学校都紧急召开家长会,要求重视学生心理健康,还取消了当学期的期末考试。
再说身边的,一个咨询过离婚的姐姐,倾诉家庭矛盾时,说起她读初三的女儿,已经自杀2次了。
姐姐真的感谢班主任,是他一直在正确引导孩子、引导家长,作为老师能无条件接纳孩子,也让家长认识到,应该让孩子成为她想成为的自己,而不是家长希望的样子。
对孩子曾经自杀的事,老师也建议不评价、不提及,但随时和家长配合了解孩子的动态,外松内紧。
这个孩子是幸运的,幸运的地方在于前两次没有成功,才引来老师和家长的关注。但万一前两次有一次成功,不敢想象的结局。
如果,老师和家长都能第一时间了解孩子心理的真实动向,这个风险概率会降低很多。
所以,挖掘真相有机会给孩子们提供帮助重要,还是掩盖孩子们的真实状态,只为达到有话语权的家长的"心理舒适",是教育部门应该思考和抉择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11

帖子

472

积分

青年

Rank: 3Rank: 3

积分
472
请求解答 发表于 2021-11-19 18:53:19
我在另一个问题的答案里附上的问卷链接里,点进去看了下问卷内容。我的感想是,这个问卷是有非常强的范围指向性的,它针对的就是有自杀问题的人群。
它就不是给中小学生做的。
有人在本问题里提到,中小学生潜在的自杀抑郁问题严重,我觉得确实有这样的问题存在,但我们需要用专业的问卷先把有这方面问题倾向的人给查出来。
在做心理测量的时候,有的孩子可能会试图隐瞒自己的问题(因为社会的不宽容),故此在做普适性心理问卷的时候,他们可能根本不会把真实的心理状态反应在这么指向性的问卷上,一定是要用更合适的问卷先绕开孩子们试图掩盖问题的心态,筛选出可能有抑郁乃至自杀倾向的人,再用这么专业的问卷来测试他们的问题的严重性。
说人话就是,先得知道他们有没有这方面的问题。

说回到这个问卷。
以前我们上大学时候,心理学专业和几个教育向的专业经常争论谁是谁爸爸——是教育问题用心理辅导来解决,还是心理问题通过教育来化解。
这就牵扯出了未成年人心理辅导方面的一个特性:针对这样人群的心理辅导,它兼有教育和心理两方面的内容。
未成年人心理辅导有时候可能是学习问题,也有可能是在学校的人际关系问题,还有可能是家庭里的亲子关系影响到了孩子的心理发育。
这就要求对未成年人的心理辅导者需要有教育和心理两方面的专业素养。但也因此决定了,未成年人心理辅导是教育或心理专业都可以管的。
考虑到事发地是上海,应该不太可能存在说专业不对口的人给塞进这么个位置,而“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这样的地方,招人的时候可能是管事的ta是个教育学出身的,ta不懂心理测量(逃)。
虽然上面的话又暗搓搓地黑了一把教育学的同学们,但我觉得不是不存在这样的可能性:管这个的老师可能是文学系或者数学系或者英语系出身、通过自学(而非四年系统的师范教育)考了教师资格证、在一线经历了各种教育事件并应对过海量的教育案例、拥有应对学生问题的丰富经验,但是ta不懂心理测量。
当然还有一种更简单的可能:ta很专业,但对这个量表ta甚至看都没看一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3下一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作者

感恩612

青年

  • 主题

    9

  • 帖子

    17

  • 关注者

    1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宝宝村 | 赣ICP备19014419号-1 |网站地图
Powered by baobaocun.com!  © 2019-2020版权所有宝宝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