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2021-12-13

跳转到指定楼层
前几天,一条#男孩一提上学就发烧近40℃诊断为抑郁#的话题冲上了微博热搜。
一名9岁的男孩一听到“上学”就会莫名开始发烧,去医院却检查不出任何身体上的毛病,直到去了心理科才发现他是陷入了轻度抑郁,“发烧”不过是抑郁症的早期症状之一。
报道这条新闻的微博下面,热门评论敏锐地指出,新闻里男孩患病的年龄太不正常。
九岁,一个本来应该无忧无虑享受学校生活的年纪,却跟抑郁症关联起来,这无疑将一个令人警惕的现实摆在了我们面前:心理健康问题,正在走向低龄化。

儿童精神科挤满抑郁症小患者,儿童抑郁症为何高发?当发现 ...-1.jpg
儿童抑郁这个话题可以从大小两个方面来说。

01、儿童抑郁研究


01、流行病学‍‍
从流行病学的角度来说,根据一项元分析研究,中国儿童青少年临床抑郁流行率的合并值为15. 4%,而非临床水平的抑郁症状比例更高,一项针对中国西部地区10657名儿童青少年的调查表明,12岁以下儿童抑郁的盛行率能达到21. 8%。

02、儿童抑郁的发展曲线
有学者认为,儿童抑郁的发展应该是呈线性的
许多学者认为,儿童抑郁一般起于童年中期,而自儿童期到青少年期,抑郁有着较大的增长幅度,且在整个成年期保持着较高水平的盛行率
相关的实证调查也证实了这种说法,儿童期临床抑郁的发生率0. 4% ~ 2. 5%之间,而在 12岁时大约有5. 0%的个体达到临床抑郁水平,到17岁时则急剧增长到17. 0%。

但在抑郁的个体发展层面上,对于青少年的研究发现,此时期内抑郁总体呈一种“U”型的发展曲线。且青少年阶段的抑郁存在着不同的发展亚类型。

03、儿童抑郁发展的性别差异
现在多数研究者认为,抑郁在童年期阶段不存在性别差异,只有到了青少年早期,女生抑郁的盛行率才开始高于男生,这种性别比能达到2: 1,且抑郁的这种差异会一直持续到成年阶段。
这种性别差异具体的时间点正在更加明晰,目前有研究证明这个时间点是10岁,但是也有研究证明这种变化并不稳定。

儿童精神科挤满抑郁症小患者,儿童抑郁症为何高发?当发现 ...-2.jpg

04、儿童抑郁与成年抑郁的异同
儿童抑郁与成年抑郁相同的地方在于,儿童和成人一样可以达到重度抑郁障碍的诊断标准。在生理上,儿童抑郁的发生与免疫失调有关。心理功能上,儿童抑郁也会造成和成年抑郁一样的执行功能受损的情况。

二者不同的地方在于,儿童抑郁在生理上的表现——诸如脑电图、荷尔蒙分泌、血清素等等方面表现和成年人不同。在表现上来说,儿童抑郁除了在情绪的问题之外,较少有言语化的表达,相反,表现更多的是一些隐匿性症状

儿童抑郁很可能以行为问题的方式出现,包括过度活动、攻击性、注意缺陷、学业失败和躯体主诉等。相对于内在问题,儿童的外在问题( 比如破坏性行为) 更容易被表达出来,进而导致我们对于内在问题的忽略。

05、儿童抑郁产生的原因


  • 家庭环境因素:
张洪波等研究显示, 长大于不良家庭关系家庭环境中的中学生表现较多的抑郁症状。

魏俊彪以高中生为样本研究家庭环境与焦虑、抑郁的关系。结果表明家庭亲密度家庭适应性对抑郁的预测比对焦虑的预测更重要。
王春莉等对高中生的研究结论也表明, 父母教养方式对子女的抑郁情绪有影响。无抑郁高中生父母的教养方式在情感温暖理解维度上的得分高于轻、中度抑郁高中生的父母, 在严厉惩罚维度的得分低于轻度抑郁高中生的父母。
在过分干涉保护维度上轻度和重度抑郁高中生父母的得分高于无抑郁学生父母的得分。父母投入的情感温暖理解越多, 高中生的情绪越积极
郭兰婷等研究了影响中学生抑郁情绪的童年经历、家庭和学校因素。研究发现童年经历( 童年时非父母亲自抚养, 父母关系不和睦, 家庭成员有自杀或暴力行为, 孩子经历虐待, 童年生活不愉快) 是造成抑郁的重要因素。

总的来说,父母教养方式对孩子的抑郁情绪有一定影响, 父母让孩子感到温暖、相互理解, 孩子的抑郁情绪低; 父母的严厉惩罚、过分干涉、拒绝和否认、过度保护这些不良的教养态度越明显,越容易导致孩子的抑郁情绪


  • 认知因素:
杨萍等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在社会认知神经网络中, 知觉的自我效能感社会的和学业的无能两个方面直接或通过它们对学业成绩、亲社会行为及问题行为的影响而造成了目前及今后的抑郁。
阳德华的研究结论是初中生的抑郁、焦虑与自我概念有关, 初中生的自我概念总分与抑郁、焦虑各个侧面均有负相关。


  • 综合研究:
个体所在的班内发生的事件较学校类型、年级等大范围中的因素对他们情绪影响更大。学习成绩不理想及升学压力, 个人在班集体中的地位不高, 人际关系不良这三类因素容易导致中学生的抑郁情绪。

儿童精神科挤满抑郁症小患者,儿童抑郁症为何高发?当发现 ...-3.jpg
02、小A的故事


小A来咨询的原因,是在学校里经常和其他学生发生冲突、打架,并且在学校里不服管教。妈妈经常被老师和家委会叫到学校来。
母亲想要尽快的有一个办法,可以帮助她解决目前孩子的困难。每次叫她过去,向其他人道歉的过程,是一个非常难受的过程,这让她很焦虑。

小A的长大经历也十分复杂。小A在很小的时候,妈妈就和爸爸离婚了。原因是那时候爸爸没有很好的支撑起这个家。在稍大一些时候,一直带他的外婆也回老家了。从3岁开始,就是妈妈自己一个人抚养他。
从这些长大经历中,可以推断,其实小A遭受了很多的早期丧失。那么妈妈是否有足够好的安抚过这个孩子呢?

儿童精神科挤满抑郁症小患者,儿童抑郁症为何高发?当发现 ...-4.jpg

从妈妈的焦虑水平来看,她是并没有这个功能。对于她来说,好好生活本身就已经花费了她绝大多数的精力,她更加没有心力去做到足够好的安抚。

所以对于小A来说,他的早期经验中,其实多数的情况都是一个人,母亲提供的支持、理解不够,是比较大的一种体验。这引发了他更多的丧失感。这引发了他的抑郁。

小A在咨询中展现出了更多的攻击性
小A要求玩砸球的游戏,具体就是把一些水果或者石头当做工具,在房间中画出两个边界,之后互相砸。在这个游戏中,他用了非常大的劲,并且非常的开心和专注。他仿佛希望把我砸死,用工具把我埋起来。
在小A的咨询中,可以看到,咨询师成为了他投射的客体,小A把对客体的憎恨投射出来,甚至是希望咨询师死亡的一种程度。
所以,咨询师所要做的,是让自己在如此强烈的攻击性中存活下来,并且证明给他看,他不会失去咨询师(作为客体)。这是工作开始的第一步。


儿童精神科挤满抑郁症小患者,儿童抑郁症为何高发?当发现 ...-5.jpg

但是同样的,除了在孩子的攻击性中存活之外,咨询师还需要做的工作是,使自己从妈妈的焦虑中存活下来。和妈妈建立好足够的治疗同盟,确保治疗工作不会因为妈妈的因素而终止。从而使孩子免于失去咨询师,重演过去他过去丧失的体验。

而后续的治疗思路,就是从存活,到使孩子相信治疗师不会因为他的攻击性死亡的过程,同时,也相信,治疗师不会伤害他
最为关键的一步,是和他分离的过程。和他一起回忆咨询的过程,体验哀伤,而非抑郁。

在小A的案例中,可以看到,在对客体的恨与爱的天平中,失衡的原因,以及调整、干预的过程。

到这里,本篇文章就结束了。希望通过这篇文章,可以使大家了解,儿童抑郁的不同观点,以及一些具体的干预思路。
Referance:
《童年中晚期抑郁的发展及其与问题行为的并发:一项两年追踪研究》,苏志强、王 钢、刘传星、 张大均,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8,Vol. 34,No. 2,200-209
《中国近 10 年来儿童抑郁研究述评》,魏慧平、 陈健芷、刘爱书,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 Vol 15,No. 9
《临床克莱因》,R.D.Hinshelwood著,杨方峰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P15-P18
文丨唐艺 (简单心理认证·心理咨询师)
原文基础上有所删减

或许你还想看:
会有人讨厌自己的孩子吗?
如何处理与控制欲很强的母亲的关系?
为什么现在那么多人把自己的不幸,怪罪到原生家庭的头上?
学心理咨询,来简单心理Uni 。汇聚海内外名师,针对不同阶段的心理咨询学习者,提供音频、视频、直播、长程训练项目等多种培训课程,专业针对性强,体系化程度高。目前已有30万+人参与学习。
这里有100+门课程等你来开启哟,课程学习戳 → @简单心理Uni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8

主题

22

帖子

501

积分

村民

Rank: 4

积分
501
水月湖光水x 发表于 2021-12-13 14:37:59
前几天,一条#男孩一提上学就发烧近40℃诊断为抑郁#的话题冲上了微博热搜。
一名9岁的男孩一听到“上学”就会莫名开始发烧,去医院却检查不出任何身体上的毛病,直到去了心理科才发现他是陷入了轻度抑郁,“发烧”不过是抑郁症的早期症状之一。
报道这条新闻的微博下面,热门评论敏锐地指出,新闻里男孩患病的年龄太不正常。
九岁,一个本来应该无忧无虑享受学校生活的年纪,却跟抑郁症关联起来,这无疑将一个令人警惕的现实摆在了我们面前:心理健康问题,正在走向低龄化。

儿童精神科挤满抑郁症小患者,儿童抑郁症为何高发?当发现 ...-1.jpg
儿童抑郁这个话题可以从大小两个方面来说。

01、儿童抑郁研究


01、流行病学‍‍
从流行病学的角度来说,根据一项元分析研究,中国儿童青少年临床抑郁流行率的合并值为15. 4%,而非临床水平的抑郁症状比例更高,一项针对中国西部地区10657名儿童青少年的调查表明,12岁以下儿童抑郁的盛行率能达到21. 8%。

02、儿童抑郁的发展曲线
有学者认为,儿童抑郁的发展应该是呈线性的
许多学者认为,儿童抑郁一般起于童年中期,而自儿童期到青少年期,抑郁有着较大的增长幅度,且在整个成年期保持着较高水平的盛行率
相关的实证调查也证实了这种说法,儿童期临床抑郁的发生率0. 4% ~ 2. 5%之间,而在 12岁时大约有5. 0%的个体达到临床抑郁水平,到17岁时则急剧增长到17. 0%。

但在抑郁的个体发展层面上,对于青少年的研究发现,此时期内抑郁总体呈一种“U”型的发展曲线。且青少年阶段的抑郁存在着不同的发展亚类型。

03、儿童抑郁发展的性别差异
现在多数研究者认为,抑郁在童年期阶段不存在性别差异,只有到了青少年早期,女生抑郁的盛行率才开始高于男生,这种性别比能达到2: 1,且抑郁的这种差异会一直持续到成年阶段。
这种性别差异具体的时间点正在更加明晰,目前有研究证明这个时间点是10岁,但是也有研究证明这种变化并不稳定。


儿童精神科挤满抑郁症小患者,儿童抑郁症为何高发?当发现 ...-2.jpg

04、儿童抑郁与成年抑郁的异同
儿童抑郁与成年抑郁相同的地方在于,儿童和成人一样可以达到重度抑郁障碍的诊断标准。在生理上,儿童抑郁的发生与免疫失调有关。心理功能上,儿童抑郁也会造成和成年抑郁一样的执行功能受损的情况。

二者不同的地方在于,儿童抑郁在生理上的表现——诸如脑电图、荷尔蒙分泌、血清素等等方面表现和成年人不同。在表现上来说,儿童抑郁除了在情绪的问题之外,较少有言语化的表达,相反,表现更多的是一些隐匿性症状

儿童抑郁很可能以行为问题的方式出现,包括过度活动、攻击性、注意缺陷、学业失败和躯体主诉等。相对于内在问题,儿童的外在问题( 比如破坏性行为) 更容易被表达出来,进而导致我们对于内在问题的忽略。

05、儿童抑郁产生的原因


  • 家庭环境因素:
张洪波等研究显示, 成长于不良家庭关系家庭环境中的中学生表现较多的抑郁症状。

魏俊彪以高中生为样本研究家庭环境与焦虑、抑郁的关系。结果表明家庭亲密度家庭适应性对抑郁的预测比对焦虑的预测更重要。
王春莉等对高中生的研究结论也表明, 父母教养方式对子女的抑郁情绪有影响。无抑郁高中生父母的教养方式在情感温暖理解维度上的得分高于轻、中度抑郁高中生的父母, 在严厉惩罚维度的得分低于轻度抑郁高中生的父母。
在过分干涉保护维度上轻度和重度抑郁高中生父母的得分高于无抑郁学生父母的得分。父母投入的情感温暖理解越多, 高中生的情绪越积极
郭兰婷等研究了影响中学生抑郁情绪的童年经历、家庭和学校因素。研究发现童年经历( 童年时非父母亲自抚养, 父母关系不和睦, 家庭成员有自杀或暴力行为, 孩子经历虐待, 童年生活不愉快) 是造成抑郁的重要因素。

总的来说,父母教养方式对孩子的抑郁情绪有一定影响, 父母让孩子感到温暖、相互理解, 孩子的抑郁情绪低; 父母的严厉惩罚、过分干涉、拒绝和否认、过度保护这些不良的教养态度越明显,越容易导致孩子的抑郁情绪


  • 认知因素:
杨萍等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在社会认知神经网络中, 知觉的自我效能感社会的和学业的无能两个方面直接或通过它们对学业成绩、亲社会行为及问题行为的影响而造成了目前及今后的抑郁。
阳德华的研究结论是初中生的抑郁、焦虑与自我概念有关, 初中生的自我概念总分与抑郁、焦虑各个侧面均有负相关。


  • 综合研究:
个体所在的班内发生的事件较学校类型、年级等大范围中的因素对他们情绪影响更大。学习成绩不理想及升学压力, 个人在班集体中的地位不高, 人际关系不良这三类因素容易导致中学生的抑郁情绪。

儿童精神科挤满抑郁症小患者,儿童抑郁症为何高发?当发现 ...-3.jpg
02、小A的故事


小A来咨询的原因,是在学校里经常和其他学生发生冲突、打架,并且在学校里不服管教。妈妈经常被老师和家委会叫到学校来。
母亲想要尽快的有一个办法,可以帮助她解决目前孩子的困难。每次叫她过去,向其他人道歉的过程,是一个非常难受的过程,这让她很焦虑。

小A的成长经历也十分复杂。小A在很小的时候,妈妈就和爸爸离婚了。原因是那时候爸爸没有很好的支撑起这个家。在稍大一些时候,一直带他的外婆也回老家了。从3岁开始,就是妈妈自己一个人抚养他。
从这些成长经历中,可以推断,其实小A遭受了很多的早期丧失。那么妈妈是否有足够好的安抚过这个孩子呢?

儿童精神科挤满抑郁症小患者,儿童抑郁症为何高发?当发现 ...-4.jpg

从妈妈的焦虑水平来看,她是并没有这个功能。对于她来说,好好生活本身就已经花费了她绝大多数的精力,她更加没有心力去做到足够好的安抚。

所以对于小A来说,他的早期经验中,其实多数的情况都是一个人,母亲提供的支持、理解不够,是比较大的一种体验。这引发了他更多的丧失感。这引发了他的抑郁。

小A在咨询中展现出了更多的攻击性
小A要求玩砸球的游戏,具体就是把一些水果或者石头当做工具,在房间中画出两个边界,之后互相砸。在这个游戏中,他用了非常大的劲,并且非常的开心和专注。他仿佛希望把我砸死,用工具把我埋起来。
在小A的咨询中,可以看到,咨询师成为了他投射的客体,小A把对客体的憎恨投射出来,甚至是希望咨询师死亡的一种程度。
所以,咨询师所要做的,是让自己在如此强烈的攻击性中存活下来,并且证明给他看,他不会失去咨询师(作为客体)。这是工作开始的第一步。


儿童精神科挤满抑郁症小患者,儿童抑郁症为何高发?当发现 ...-5.jpg

但是同样的,除了在孩子的攻击性中存活之外,咨询师还需要做的工作是,使自己从妈妈的焦虑中存活下来。和妈妈建立好足够的治疗同盟,确保治疗工作不会因为妈妈的因素而终止。从而使孩子免于失去咨询师,重演过去他过去丧失的体验。

而后续的治疗思路,就是从存活,到使孩子相信治疗师不会因为他的攻击性死亡的过程,同时,也相信,治疗师不会伤害他
最为关键的一步,是和他分离的过程。和他一起回忆咨询的过程,体验哀伤,而非抑郁。

在小A的案例中,可以看到,在对客体的恨与爱的天平中,失衡的原因,以及调整、干预的过程。

到这里,本篇文章就结束了。希望通过这篇文章,可以使大家了解,儿童抑郁的不同观点,以及一些具体的干预思路。
Referance:
《童年中晚期抑郁的发展及其与问题行为的并发:一项两年追踪研究》,苏志强、王 钢、刘传星、 张大均,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8,Vol. 34,No. 2,200-209
《中国近 10 年来儿童抑郁研究述评》,魏慧平、 陈健芷、刘爱书,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 Vol 15,No. 9
《临床克莱因》,R.D.Hinshelwood著,杨方峰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P15-P18
文丨唐艺 (简单心理认证·心理咨询师)
原文基础上有所删减

或许你还想看:
会有人讨厌自己的孩子吗?
如何处理与控制欲很强的母亲的关系?
为什么现在那么多人把自己的不幸,怪罪到原生家庭的头上?
学心理咨询,来简单心理Uni 。汇聚海内外名师,针对不同阶段的心理咨询学习者,提供音频、视频、直播、长程训练项目等多种培训课程,专业针对性强,体系化程度高。目前已有30万+人参与学习。
这里有100+门课程等你来开启哟,课程学习戳 → @简单心理Uni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15

帖子

459

积分

青年

Rank: 3Rank: 3

积分
459
换即势 发表于 2021-12-13 14:38:42
1、儿童精神科的特点:

我曾在一家精神专科医院进修,在其儿童精神科实习期间,就看到过一位老师看门诊的”盛况“,由于很多外地患者慕名而来,而这位老师看病的过程又十分的认真细致,所以就导致了一天的门诊能从早晨看到夜里十一二点。
这也从侧面反应了儿童精神科的稀缺性。据了解全国只有不到500名儿童精神科医生,一位带教老师调侃”我们可比大熊猫还珍贵“!
很多人可能会有疑问”精神科怎么还分儿童精神科和成人精神科?不能让成人精神科大夫直接过去看吗?“
还真不能,比如同样是精神分裂症,成年人主要表现为言语性幻听+妄想的症状,但我在很多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身上看到了幻视、幻触、幻嗅等症状,这在成年人精神分裂症患者身上很难见到。
因此儿童精神科所涉及的疾病有其特点,没有接受过专业培训的医生可能无法胜任!
2、儿童抑郁症为何高发?

3、发现孩子有心理问题,应该怎么办?

(开个会,晚上回来继续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15

帖子

471

积分

青年

Rank: 3Rank: 3

积分
471
123459795 发表于 2021-12-13 14:39:36
因为现在的父母生活得太紧张,因为父母们不快乐。
孩子身上出现的问题,只是家庭生活方式、社会生活方式的外显。
我们在生活中很难找到快乐的人,当这些人成为父母,他们也养育不出快乐而天然的孩子。
举一个小小的例子吧,那天周六陪小皮打篮球,场上10来个孩子的父母都在——你很难说,父母不重视孩子、不陪伴孩子。但是,以旁观者的眼光,会觉得一些孩子好累。
大约平均只有5岁的年龄,难免会有动作不到位或分神的时候。有一个妈妈,就一遍一遍再一遍地冲到场上去,要求她看上去5岁左右的孩子全神贯注。她说孩子打得不好,不断以各种方式威胁他。
孩子说:「妈妈,我刚才进了一个球。」
妈妈说:「那人家进了三个,你怎么不说。」
然后妈妈说,你没有这样,你没有那样。
孩子就站在那里抱着球,有点不知所措。妈妈下场了。过了一会儿,又冲到场上去。
这位妈妈很焦虑。很多父母很焦虑。周末打个篮球而已,你也许会说,但是呢,她的焦虑也许情有可原。可能朋友们对一线兴趣班的价位没概念,一对夫妻,供房、生活,抚养孩子,别的孩子都在上兴趣班,你也报一个。
然后你勒紧了裤腰带掏的兴趣班,看到孩子在场上放羊。白花花的银子砸进去,你目睹孩子放羊——继而你想到中考体育分比重又高了,听说有一半孩子上不了高中……然后你就着急了呀。
果然,结束的时候,妈妈说:
那我就不给你续课了。你看看你打的是个啥。钱都白花了。
跟孩子一起来的,看上去是外公,慈眉善目的,老人啥也没说,没有什么话语权。
这个孩子就从场上被训到了场下。
假如他在学校,在课堂上,取得不了令妈妈满意的成绩呢?学得慢一点,或进入状态慢一点呢。假如他对特定的学科或发展路线不感兴趣呢?又会是什么场景。
妈妈给他带了换的衣服,水,牛奶。外公默默背着孩子的包。也许爸爸在加班。也许妈妈推掉了周末的加班。
这个孩子还没有不快乐,他只是有点不知所措,对妈妈的数落他插不上嘴。
可是,如果有一天,他觉得不快乐,有什么意外呢。
这样的孩子哪里只有一个。
他们会在各种场景,被大人们不满意。被告诉未达到既定的标准,而那个标准才是(唯一)正确和好的。
一个小小的生命来到世间,他处处无法使人满意。慈爱的外公守着旁边,显得和孩子一样茫茫然——被数字时代甩在边缘的老人家,只是默默无言。
这样的孩子少吗?我们问问自己。
虽然只是打个篮球而已。
哦,题目还问,应该怎么办。
我最近读了《夏山学校》非常汗颜,从父母角度反思自己,无法为自己辩护。又进而发现现代生活对孩子们的天性来说太不友好了——夏山学校这本书不是全部内容我都认同,但其中犀利的洞察使我如芒在背。我知道一些洞察是对的,甚至不需要因由。从自身经历来说,童年在大自然中的放养生活确实是我悠然自在的能量源泉,我的养母不识字这简直是孩子自由发展的天然基——她说我也不知道你们在画些什么,随便你们。所以童年的我,生活中没有纠正,这导致成年后的我仍写倒笔划和错别字,知识获得的基础不够严谨和完美,但大可不必为了这点完美,而让童年的我每天再加几小时的知识训练。我也未能在书本中认识过自然,自然只是生活的一部分。
可是我无法将自己受益过的,给予我的孩子。他要按现代节奏踩准点生活,用消毒液洗手,定时定点出门,坐电梯戴口罩手不可以乱摸乱碰,去了人流多的地方,孩子知道避让并立即把用过的口罩扔掉……
至于其他的,就不说了吧。
我为他拒绝了婴儿期的早教,幼儿期的提前知识灌输,不当的学业压力……
然而我无法使他生活在不用被频频阻止的大自然中,只能周末带他出来放电。我们甚至碰不到几个他的同龄小伙伴——进入小学后小伙伴用了更多的时间在知识或高雅上,在各种室内练琴学英语搞体育美育……
昨天我们遇到一个20多的姑娘,她坐在这个地方不走。同行的小伙伴使劲催她,她说,你们看你们看,叶子飘下来多美,我不走,你们走。
然后我举起手机,与她同享了这一刻——实景比拍出来要美得多,有树叶带着旋儿飘下来。她落后于队伍了,但心灵也许有了片刻的憩息:

儿童精神科挤满抑郁症小患者,儿童抑郁症为何高发?当发现 ...-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

主题

54

帖子

672

积分

村民

Rank: 4

积分
672
nzez351977 发表于 2021-12-13 14:40:07
抑郁症,是网络上很多人搜索的高频词。同时,它也经常和另一个词“青春期”难解难分。
很多人心情不好的时候,常常会说:“我抑郁了”。但这只是抑郁情绪,和抑郁症是完全不同的概念。那么,真正抑郁症患者眼中的世界是怎样的呢?
“只要太阳一下山,平静就会变成了无生趣的死寂;看不到一丝光亮,悲伤到了极限的悲伤。”
抑郁症是一种高致死、致残、反复发作的疾病,全球约1/5的人群有过抑郁症的经历,每100个青少年中就有4~5个抑郁症患者,女性发病率是男性的2~3倍[1]。
抑郁症可能会引起青少年滥用药物、嗜酒、网瘾等并发行为,重度抑郁甚至会引起自残、自杀等严重后果。相当一部分青少年抑郁症状会延续到成年,因此,早期预防、诊断和治疗抑郁症,对家庭和社会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为什么我的孩子会得抑郁症?

至今仍有大量的读者觉得什么抑郁症,这就是矫情!
实际上,抑郁症的发病机制很复杂,生物学方面有单胺假说、受体假说,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系统功能改变等[2],而青少年抑郁症有些许不同,以下几点均是其重要的风险因素[3]:

  • 遗传因素(抑郁症患者的孩子患抑郁症的概率更高);
  • 退避-自责型消极应对方式;
  • 父母不良教养方式;
  • 儿童期情感忽视、情感虐待和性虐待;
  • 学习、人际交往、恋爱、父母离婚、亲人离世等负性生活事件;
  • 不会寻求周围群体的帮助来应对生活事件,缺乏社会支持;
  • 青少年肥胖。
和成人不同,父母对待孩子的方式可能是导致青少年抑郁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假如父母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以一种缺乏温暖的情感、不理解、过分干涉和过分保护、惩罚严厉、拒绝否认的方式教养孩子,会严重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和应对生活中种种事件的行为方式。
当遇到人际关系紧张、学习压力大、受到惩罚、生病等刺激的时候,如果不能学会正确的对待,很可能会导致抑郁症的发生[4]!
如何判断孩子是否得了抑郁症?

很多人认为抑郁症是成人病,孩子似乎天生就不会得抑郁症。
父母经常把孩子的异常行为当做成长阶段的正常表现,但这是不对的!青少年抑郁症发病率并不亚于成人,很多甚至会持续终生。
区别在于青少年抑郁症表现并不典型,经常出现较多的行为问题,并且父母本身缺乏识别抑郁症的临床表现的能力。随着生长发育,孩子的行为和情绪不断的变化,所以青少年抑郁症极易漏诊
假如孩子出现以下问题,父母一定要提高警惕,必要时带孩子到心理科就诊,早日进行干预,以免抑郁症对孩子的成长和未来的生活造成难以挽回的影响[5]。


儿童精神科挤满抑郁症小患者,儿童抑郁症为何高发?当发现 ...-1.jpg


  • 学习效率、成绩下降;
  • 厌学、逃学(工作);
  • 认知功能下降;
  • 亲子(家庭)冲突增多;
  • 师生(同事)冲突增多;
  • 哭闹、易激怒;
  • 睡眠障碍、躯体症状;
  • 疲倦、精力不足。


儿童精神科挤满抑郁症小患者,儿童抑郁症为何高发?当发现 ...-2.jpg

父母常常会因为工作忽略孩子在成长发育中遇到的问题,这些情感忽视会引起孩子心理健康发育障碍。不是每个孩子都天生暴躁或孤僻,假如他们出现一些明显异常的行为,理解和陪伴是最重要的准则
在情况依旧没有好转的时候,他们很可能得了抑郁症或其他心理疾病,此时请及时寻求医生的帮助。

儿童青少年得了抑郁症应该怎么办?

一些符合诊断标准的青少年患者,可能在数周内便可以自愈,或者在家人的帮助下不需要看医生便可以恢复。但是有明显抑郁症症状,且持续6周以上的青少年患者就需要及时就医,接受干预和治疗,常见的方式有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和联合治疗。
在此过程中有一些注意事项[9]:


儿童精神科挤满抑郁症小患者,儿童抑郁症为何高发?当发现 ...-3.jpg


  • 正确看待青少年抑郁症,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 当发现青少年持续较长一段时间状态不良时及时到心理科或精神科就诊;
  • 遵从医嘱,不能自我感觉良好就自行停药,此举极易引起疾病复发;
  • 尽量寻找专业背景的医生治疗,积极和医生沟通,听从医生的意见;
  • 联合治疗一般效果更佳,减少对某种方式的偏好更利于疾病的恢复。


儿童精神科挤满抑郁症小患者,儿童抑郁症为何高发?当发现 ...-4.jpg

青少年抑郁症患者最需要的是家人和同伴的支持。

儿童青少年抑郁症如何预防?

儿童青少年抑郁已不是什么稀罕事。现代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家庭成员之间的相处和沟通问题让越来越多的家庭遭受抑郁症的侵害。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减轻孩子患抑郁症的风险,以下是一些建议[6][7][8]:





  • 改善父母教养方式;
  • 让孩子学习和他人沟通的技能;
  • 健康饮食、规律作息;
  • 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尊重孩子的选择;
  • 老师和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
  • 学校组织开展运动会、歌咏比赛等活动拓展青少年的活动空间;
  • 加强体育锻炼;
  • 为家族性精神病病史青少年适当进行心理疏导;
  • 以恰当方式提供贫困学生支持。


儿童精神科挤满抑郁症小患者,儿童抑郁症为何高发?当发现 ...-6.jpg

参考文献
[1] 吴歆, 刘芳. 儿童、青少年抑郁症的诊断和治疗进展[J].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08, 16(2):194-196.
[2] 杨敏, 康洪钧, 戴晓畅. 抑郁症的发病机制与治疗进展[J].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15(3).
[3] 郭晓娜. 青少年抑郁症的社会心理危险因素研究[D].
[4] 郑郭嫄, 黄晓琴, ZHENGGuo-yuan, et al. 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父母教养方式和生活事件分析[J]. 中国学校卫生, 2014, 35(10):1506-1508.
[5] 黎英. 60例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临床早期特征研究[J].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3, 7(3):28-29.
[6] 郑郭嫄, 黄晓琴, ZHENGGuo-yuan, et al. 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父母教养方式和生活事件分析[J]. 中国学校卫生, 2014, 35(10):1506-1508.
[7] 宋利利,青少年抑郁症致病因素及预防措施调查研究,临床诊疗进展1004-6763(2019)04-0085-02
[8] 吴赫南,邵芳,林波. 引起青少年抑郁水平相关影响因素及预防对策[J]. 现代实用医学.
[9] 瞿伟, 谷珊珊. 抑郁症治疗研究新进展[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14, 36(11):1113-11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11

帖子

494

积分

青年

Rank: 3Rank: 3

积分
494
lzhcina2017 发表于 2021-12-13 14:41:01
中国首个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报告出炉,这反映了哪些问题?儿童青少年该如何预防和治疗精神疾病?本来想写这个的,本问题是节选了这条新闻写的。
首先,请大家搞清楚精神障碍和大众说的精神病是有区别的。大众口中的精神病其实泛指的是人格障碍/重型精神病(精神分裂症/双相/精神发育迟滞伴行为障碍/癫痫所致精神障碍)/急性应激障碍(比如范进),而精神障碍是一个广义概念,包括了大多精神科诊治疾病。小到婴幼儿的分离焦虑,大到各类痴呆伴发行为障碍都算在内。
在这份调查里,可以看到,对比心研所那份注水调查,整体青少年占比最大的是发育相关的ADHD,其他焦虑,对立违抗,品行,社交,情绪都可能和adhd共病,也就是说实际统计的患病人数可能要少一些。而情绪障碍占比并不算高。(这里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合并的抑郁/青少年抑郁/抑郁症是三个不容易区别却并不相同概念。混淆三者除了增加更多焦虑以外,并不利于解决问题。)同样调查中所述,这个年龄段遗传等生物学因素导致的精神障碍占比很低,大多数源于家庭社会因素。(翻译过来就是大多数孩子的情绪障碍是因为有事,病理性患者很少)
关于儿童精神科,说一些冷知识。国内的儿科是个什么现状,大多数家长应该清楚。国内儿童精神科,是比儿科在综合医院待续还惨的存在。新闻报道里儿童精神科医生500人是个不可信的报道,我记得2010年看到的统计是不足200人。以国内行政区划算,抛开北上广,一座二线左右城市拥有的儿少专科医生不会超过五个,大多数可能仅有1-2人。这也意味着大多数精神专科医院是没有儿童精神科的,即使有,也只是和老年/神内/心理科合用一个病房,保留一个治疗组。这类病房/治疗组收治的是更多是严重的,可能危及患儿健康的病患,如调查里所说占比最大的是精神发育迟滞,精神分裂症等。抑郁障碍反而很少。
提问在问青少年抑郁为何高发?不如说近年来大量的引导,让人们更加关注。另一方面,情绪问题疾病化也是不容忽视的话题。(不想展开了。)
那,现在挤爆精神科病房的现状是好事吗?并不,这是一件非常严肃的,需要慎重对待的事。儿童精神科病房的收治是一个非常慎重的事,一旦放宽,大量轻症涌入会带来很多负面影响。首先是住院可能变成逃避的理由。前面提到大多数青少年情绪是基于诱因事件的,在不解决事件,不学会成长应对下,孩子会反复遇到困难而选择住院(逃避)。当然明面上可能是“我努力了,但是到学校就坚持不住发病了”。更有因为儿少病房良好条件(手机,pad不禁,随时可点外卖)而在开学后,期末前被“病痛折磨”而不得不住院的。甚至这样的逃避式的住院反复达十多年。其次,这可能有些有住院经历的孩子都知道的,聚众互相模仿症状并且有拉帮结派倾向。把自残当做“自己人”的标志,互相怂恿集体自残甚至自杀。还有更多,比如某抑郁症夏令营的故事在病房也经常上演。再就是有胁迫向的开始挑拣治疗,以前电休克是杨叫兽的地狱折磨,现在是大多数住院少年的自助首选。(莫名喜感)
以上,国内无奈的医疗环境加上儿童病房的更加艰难的环境要背负上很大责任。目前青少年抑郁奇怪的大众“常识”也影响颇大。某些同行…唉…精神科收治,特别是儿童,是一件非常慎重需要权衡利弊的事,一切都应该在不影响孩子正常生活学习的前提下。(当然,人微言轻,我也就是随口说说)
那么,发现孩子有心理问题,要怎么办?是否该选择治疗?选择什么样的治疗?
郑教授说的请看一看,即使生物因素导致的儿童精神障碍占比很少,但越早发病的这类患者就越严重,且难治。大多数心理工作者没有诊断以及鉴别诊断的能力。如果发现异常,精神科就诊不丢人,精神科就诊很必要!就跟发热要去医院一样。
精神科就诊是为了了解孩子情况,发现问题,严重的早治疗。需要药物+心理的/单纯需要心理治疗的可以安排。初次发病,诊断不明,需要住院观察的,还请配合。反复住院,医生已经明示暗示的,还请听懂。
目前国内青少年心理问题面临的最大困难还不是这约莫500个儿童精神科医生太少。而是更少的,难以找到的正规的儿童心理咨询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15

帖子

506

积分

村民

Rank: 4

积分
506
最先进都 发表于 2021-12-13 14:41:36
出现这样的现象是很麻烦,也是好事。
麻烦的是,确实精神科、儿童医院的小朋友看心理疾病的越来越多了,好的是,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去正视这个问题,不在把心理问题=精神病=疯子=遭了天谴了。
儿童抑郁症是不是高发不一定,毕竟这年头青年人中年人老年人的抑郁症也相当相当的严重,但是同比来说肯定是大幅度的增长了,几个比较现实的原因有如下:
a.愈发少的户外活动和儿童间社交;哪怕是90后童年时期都是在院子里游戏中度过的,拍洋片砸沙包踢毽子,我作为一个钢铁直男就练就了缝沙包的手艺。小的时候跟着母亲去菜市场买活鸡,都会让老板把尾巴上的毛薅下来自己攒毽子。小浣熊的水浒卡集齐108张是每个小男孩的梦想,也就是在那个时候开始接触市场经济,毕竟今天一张吴用能换4张其它明天价钱就变成了5张了。我们不得不承认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出现也改变了小朋友之间的社交方式,现在看起来很难说是好还是不好。
b.大家对于心理疾病的重视。这就有赖于各位心理学前辈、同行、师长们的努力及国家对这一块的重视了。慢慢的大家没那么抵制抵触,也开始承认心理疾病就单纯的是个病,和上呼吸道感染一样都是病。
当发现孩子出现问题时,首要的还是带孩子去正规的、口碑好的医院和机构去看病和接受心理咨询。尤其是各位家长需要注意,孩子的问题基本上都由家庭、父母的原因造成的,所以在解决孩子问题的时候,也请配合大夫、咨询师一并审视自己。没有关照好孩子并不可耻,初为人父人母谁也不是天才,犯错是必然的,大家一起积极面对就好。必要的时候可以隔离开其它亲戚的闲言碎语,毕竟家庭教育,是家庭里的教育,不是闲杂人等一起教育。
我知道孩子病了,家长都很揪心,但拜托能对孩子宽容。小孩子都还小,好起来都会很快的,至少比大人要快。你要相信孩子,你也相信你和你的另一半的基因不是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5

主题

34

帖子

589

积分

村民

Rank: 4

积分
589
主要看气质 发表于 2021-12-13 14:42:00
这个问题我曾经回答过,当时的回答是孩子们需要多和同龄人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玩。
那篇回答里我举例了我农村朋友都有多个兄弟姐妹没有读大学,但都能积极乐观的工作生活。
在此篇问题里题主说到目前农村户口的孩子也有多达20%以上的抑郁情绪。那么我想说我举例的农村朋友不是小孩子也是成年人已经做爷爷奶奶了。
那目前“真正”的农村人其实也不多了,我没有统计过也没有去研究过,但是据身边或者新闻了解,现在的农村年轻人也都不种地了,都是出来读书或者打工到城里生活,而农村的地要么拆迁了要么租出去,只有老年人会种一点自留地。
所以,现在时代是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据工业革命后这是一个数据革命的年代。在这样的时代下,每个人都逃脱不掉,都在时代变革里沉浮,我们不能推脱逃避,时代变迁不是一个人或者一个阶级说了算的。
目前发达的网络,我们能看到社会上各种“好”各种“不好”,作为成年人都不一定能正确面对能科学分辨,那孩子更是做不到的。
所以,孩子有心理问题时应该怎么办?
首先,作为家长绝不能推脱责任,自己的孩子出了心理问题,主要责任还是在家长自己!我们作为家长应该尽量避免孩子出现心理问题,如果出现了自然是陪伴孩子一起治疗。
作为家长自己先问一下自己心理可健康?心态可好?然后调整好自己,积极乐观面对生活学习工作,才能引导孩子。
我任然认为大自然就是治愈我们心理问题的良方,多接触大自然热爱大自然,和孩子一起了解融入大自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9

主题

35

帖子

591

积分

村民

Rank: 4

积分
591
王俊杰2017 发表于 2021-12-13 14:42:06
谢邀!
不是心理医生,只是家长。
说说我的一点思考。
家长的过度关注可能是原因之一。
家里孩子少,两个家长管着一个孩子。从衣食住行到行为举止再到学习交友,家长无所不包无所不管。这种全方位全天候无死角的关注,对孩子来说并不是好事。
孩子完全没有独立的时间,没有自由成长的空间。有的只是家长给安排好的各种班各种学习。这样的被掌控的感觉是很容易逼的人发疯的。
有时候过多的爱也是一种伤害。
过去孩子多,父母没有那么多时间那么多精力管孩子。孩子的私人空间,自由时间可以说非常多。虽然物质缺乏些,但精神确实自由。
但现在的孩子物质不贫乏了,精神却很难自由。
还有一点就是现在的孩子挫折的机会太少了,有什么事父母都能帮你搞定,什么同学之间有了矛盾家长都会出手。导致孩子抗挫折的能力下降也是原因之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34

帖子

546

积分

村民

Rank: 4

积分
546
小猪喜欢女汉猪h 发表于 2021-12-13 14:43:04
让我们来想一下,一个人为什么可以抑郁?
如果一个小朋友在吃饭的时候,大家觉得他吃的都很好,他会抑郁吗?
一个小朋友在跳绳的时候尽管一分钟只能跳60个还不及格,但是大家觉得他跳的还不错,只要努力就能跳到100个,他会抑郁吗?
作为一个小朋友,不管做什么事情他都有进步的空间,而这个时候家长在他旁边,大家说他不好,还拿别的孩子跟他比每天都会这样重复下去,这个孩子心情会怎么样?
一天加成这样,一个月,这个,三年5年,家长这样,大家觉得这个孩子的心情会好吗?
作为家长,我们应该给孩子的是按时鼓励与支持,而不仅仅是打压。
有这方面需求的家长可以在私信聊天,陪你聊一聊,怎么样让小孩子在鼓励的环境中成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3下一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作者

撒迦蔷

青年

  • 主题

    6

  • 帖子

    22

  • 关注者

    1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宝宝村 | 赣ICP备19014419号-1 |网站地图
Powered by baobaocun.com!  © 2019-2020版权所有宝宝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