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2022-1-3

跳转到指定楼层
谢谢评论区的各位,明年搞新年晚会的相声题材有了。
———————————————————
以下原答案:
你的孩子很聪明,很敏感。
小明、小红是“小+名”,非正式场合中,长辈喊晚辈中多用,所以对象是小孩的多(起码相对是小孩子)。
小王、小张是“小+姓”,正式场合,特别是工作关系中前辈喊后辈分,所以喊的多是已经工作的成年人。
———————————————————
到哪里都被比自己大点的同辈喊某姐,某爷的,就是我这种女汉子了。
如果搞工作能出成就,以后可以被称为“某老”;没成就,以后就是“老某”,唉。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6

主题

22

帖子

490

积分

青年

Rank: 3Rank: 3

积分
490
小仁哥锻 发表于 2022-1-3 13:10:46
谢谢评论区的各位,明年搞新年晚会的相声题材有了。
———————————————————
以下原答案:
你的孩子很聪明,很敏感。
小明、小红是“小+名”,非正式场合中,长辈喊晚辈中多用,所以对象是小孩的多(起码相对是小孩子)。
小王、小张是“小+姓”,正式场合,特别是工作关系中前辈喊后辈分,所以喊的多是已经工作的成年人。
———————————————————
到哪里都被比自己大点的同辈喊某姐,某爷的,就是我这种女汉子了。
如果搞工作能出成就,以后可以被称为“某老”;没成就,以后就是“老某”,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15

帖子

460

积分

青年

Rank: 3Rank: 3

积分
460
后知后感谫 发表于 2022-1-3 13:11:21
小明小红叫的是名,小王小张是姓。
小明小红是在家里叫的,因为家里有很多人都是一个姓,不叫名区分不开,而且叫名就区分开了。
叫长辈一般都是叫称呼,爸爸妈妈叔叔阿姨爷爷奶奶,所以遇到叫名的情况一般就是在家里,长辈叫小孩的时候。
叫姓一般是在外面,学校或者单位,大家的姓不同,一般叫姓就能区分开。
而小明小红作为孩子,还被永远定格在小时候的语文课本和作文选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11

帖子

461

积分

青年

Rank: 3Rank: 3

积分
461
盛装下旳世界界u 发表于 2022-1-3 13:11:41
因为小明,小红这样的名字是儿化名,通常出现在宝宝读物里面,
宝宝小时候会经常在儿童读物里面看到小明,小红这样的儿化名,看多了就形成了思维定势,只要一看到小明,小红,脑海里就出现宝宝读物里面小明,小红的样子;
而小王,小张是姓,
我们跟人介绍自己时,会首先介绍姓什么,
有关姓氏的必然有深厚的背景 ,每一个姓氏背后都有很多故事,
大人是需要做正经事情的,称呼自然需要使用严肃一些的,
倘若使用儿化名,就容易让人感觉儿戏;
小孩子在学校里面读书是正经事情,所以在学校里面都使用正式的名字,
小孩子在家里犯事时,父母为了让孩子有个严肃的态度,也会使用正式的名字让孩子有警惕心,
所以小孩子每次听到父母认真严肃喊出自己的正式名字时,都会怯怯的,条件反射感觉自己犯事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12

帖子

432

积分

青年

Rank: 3Rank: 3

积分
432
发生酱 发表于 2022-1-3 13:12:37
中文的厉害之处,其中一点就在于其含蓄。

而含蓄的外在表达之一,就是用不同的排列组合来目指同一个意象,而这些排列组合的意义在于,给这个意象附加不同的情绪。
咱就拿这个小明小红的例子来说事,事实上这只是若干排列里边的两种,如果说全了那可多了去了。
比方说一人叫小明,他大名叫郭静明。

他一生被人喊全名郭静明的场合,其实并不是很多,无非几种情况:

他妈要揍他之前,喊全名,是为战争号角吹响。

老师上课叫他回答问题时,以及同学去告他状时。

公共场合排队等喊号时。

被人在背后以中立姿态议论时。注意一定是中立姿态,假如是负面的说他闲话,往往不会称呼全名,无论他叫啥,都会被统一称呼为“内个鲨臂”。

所以你看,全名称呼往往带有一种熟悉的疏离感,即我认识你,但我此刻不想跟你靠太近,原因多种,或许是身份使然,或者是场合使然,或者单纯不想被溅一身血。
其它大多数时候,我们的名字都会被掐头去尾,再冠以大小等形容词后,从别人嘴里说出来。
有时候会删姓留名,表达一种近距离的亲切感,比如领导关起门来说私房话,或者哥们之间的称呼,往往会是“静明”这样的表达。
有时候会单呼尾字,这个情况在口语里多用于爱侣之间,比如他媳妇,会情意绵绵的称呼他为“明”。
注意一定是情意绵绵的场合,如果是快动手打起来的场合,一般会叫他“死鬼”。
还有一种单呼尾字的场合,是在装大尾巴鸡的文学作品里,有话都不会好好说,比如郭静明自个写的内些酸不溜丢的小说,有时候爱喊一个字的名,以显得贼酷贼冷峻的样纸……
还有一种喊法,只喊其姓,省略其名,比如有人会称呼他为“郭”。
这种叫法兴盛于2000年前后的海归一族,就显得贼洋气似的;而其衰颓于2010年以后,因为内个时候海归忒多了,这种怪异的称呼方式逼格不再,也就没人提了。
而在姓名前加上老小这种形容词,更多的表达了被称呼者在称呼者心目中的主观形象。
比如,郭静明,是个作家,写了一辈子书,寂寂无闻,尽管在作协混迹多年但建树不多。
他会被大部分人称呼为“老郭”。
老,只代表年龄,无关乎其它,这就是你在一个新公司听见有个中年人被称呼为“老某”,第一反应就是这人是个无官职的普通老兵,而非领导。
但郭静明突然有天爆发了,一个长篇突然火了,他也成了作协会长,有名有腕儿了。
他的称呼会从“老郭”瞬间变成“郭老”。
后者是“郭老先生”的简说,中国向来以老为尊,这种称呼,尽管二字颠倒而已,但身份一下子推高不少。
而他年轻时候,被人称呼为小明或者小郭,意思也大为不同。
小明=小+名字
小郭=小+姓氏
名字是父母给的,大都寄予了美好的希冀,因此小+一个美好希望的称呼方式,是说者从高处往下的,友善的,对听者的一种正向态度的表达。
在只有辈分没有阶层的环境里,常常有这类说法。
比如韩叔叔下班在胡同口路遇郭静明,亲切的说道:哟,这不是小明么?又搁这尿尿和泥玩呐?
就特亲切。
小,在这代表的是一种语言上的爱抚。
而小+姓氏则全然不同。
姓氏是祖先给的,一个人单独被以姓氏称呼时,往往就代表着背负着祖宗十八代的荣光和尊严。
君不见翼德云长率兵压城,旌旗招展处写的都是“关”“张”,他们不可能写的是“羽”“飞”这种字样,不然城里守军看见,以为是卖鸟的来了呢。
姓氏这个东西,对于中国人是严肃的,他不想英属国家,随便什么史密斯铁匠,泰勒裁缝的随便起,中国人,一个姓氏就是一片祖坟,甚至是周朝的一片封地。
带着姓,我们可就是来真的。
君不见大人之间有冲突互相叫板,都是“姓郭的你如何如何”,而不是“明明子你如何如何”么?
姓氏一加,气场肃杀。
所以,小+姓氏的寓意里,小通常代表的不是辈分,而是等级;姓氏则代表着严肃的场合,工作啊会议啊等等等等都算。
所以“小郭”一喊出口,言外之意是我下边说的话你得认真听,好好执行。因为你祖宗十八代的鲜血与雷霆,都背负在这俩字里头了。
领导站办公室门口,当着所有人喊,小郭你来一下。
这是立威立尊,同时让你严肃认真。
郭静明颠颠跑过来,领导进屋把门一关,满嘴柔情的:小明啊……
诶,这就是开始以个长辈的身份,开始跟你拉家常了。
现在是不是已经了然,为啥差不多的叫法,一个是当孩子,另一个是当大人了?
原因就是孩子会被寄托名字中的希望,而大人必须背负先祖姓氏中的责任
我写这些,一方面是打算跟大伙说,文学巨匠和十八线水文作者的差距,往往就在于遣词造句里流露出来的些微细节不同。
哪怕一个称呼里边的一字之差,都有毫厘千里的火候差距。
二一个,我也是想说明,听话听音儿是多重要,有时你在对面的车轱辘话里五迷三道的,但对方对你的称谓用词,以及口语书面语的转换,你就能测出来对面到底意欲几何。
人世间最好玩也最麻烦的几样事物里:

身外身,梦中梦,话里话,算是黄金三件套,闲暇时盘一盘挺有意思的还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20

帖子

516

积分

村民

Rank: 4

积分
516
小痴痴姿 发表于 2022-1-3 13:13:00
假定有个哥哥,叫王明,有个姐姐,叫张红。
那么,叫小王、小明和小张,小红,有什么区别呢?
提示一下,是从名字本身看,名字,包括姓和名哦!
对了,小明、小红,是叫TA的名,而小张、小王,是叫TA的姓!这就是区别!
这种区别,有没有什么影响呢?
是的,影响就是称名的时候,会更亲切随和一些,能够展现亲近;而叫姓的时候,更客观正式一些,能够表达尊重。你看,《西游记》里,唐僧称呼孙悟空,一般叫“悟空”,而其他人呢,一般叫“孙行者”“孙长老”,前者带名,亲切随和,后者带姓,客观正式。
年龄小的孩子,一般都挺可爱的,大家接触时,一般会称呼他的名,展现亲切随和,而当这个孩子长大后,再称呼其名,虽然可以展现亲切随和,但无形中,会让对方觉得自己还是孩子,这样可能会形成冒犯,不够尊重。此时,改为称呼其姓,客观正式一点,反而更合适一些。
时间久了,约定俗成,慢慢就形成了一种社会习惯。称呼其名,一般用于孩子;称呼其姓,一般用于大人。
现在你明白“为什么小明小红听起来就像小孩,小王小张听起来就像大人”的原因了吧。
更多语言文字方面的解读,请关注寨主微信公众号:作文便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6

帖子

480

积分

青年

Rank: 3Rank: 3

积分
480
伍六三 发表于 2022-1-3 13:13:24
这个问题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姓名禁忌有关。
很多古老文明认为人的名字具有神秘力量,称呼一个人的名字就可以控制一个人,这种观念在全世界很多文化中都有。在人类学领域,这是一个非常常见的现象。巫蛊之术通常就是将一个人的姓名生辰写在小人偶身上,用来做法。

当孩子问「为什么小明小红听起来就像小孩,小王小张听起来 ...-1.jpg
所以很多人可能听说过这样的说法,说如果在外乡、在陌生的地方,如果有人喊你的名字,你千万不要回答,或者回头去看,因为如果你回答或者是去看,那就那就可能惨遭意外。
在《西游记》也有类似的篇章,比如妖精手持羊脂玉净瓶或者金刚红葫芦呼喊你的名字,这个时候只要你一应答,那就会被吸到葫芦里,一时三刻化成血水。
这种传说大概和人在异乡被人知道名字就容易落入骗局有关系。所以孔夫子说唯名与器不可以借给别人。
在这一信仰之下,中国人发明了一整套的姓名禁忌避讳的技术。比如说不可以称呼长辈之名、要避讳天子之名,避讳长官之名。天子之名不仅不可以说也不可以写,如果文章中有字与天子之名相同,需要用其他的字代替。所以今天我们看到的道德经说道可道非道,而在上古的卷本中看到的是道可道非道。因为要避讳汉文帝刘恒的名字,所以从汉朝以后就改成了“常”。天上的仙女恒娥也被改名叫做嫦娥。
不能称呼尊长的名字,某种程度上还可以理解为长幼有序。所以尊长称呼晚辈的名可以,而晚辈不能直呼尊长的名。这是一种社会等级观念的具体体现。
在这一文化体系下,直呼一个人的名字是非常不敬和非常冒犯的行为。而人和人交往,又不能不彼此称呼。所以中国人发明了“名”、“字”体系。
在这个体系下,“名”是具有无穷神力的。通常只在极正式的地方书写。比如墓碑墓志上、神主牌上、契约文书上等。而日常口头称谓的时候,彼此只称呼字或者号、别号。
比如李白,你不能当面直称李白,而要称之为“太白”或者青莲居士。苏轼也不能称之为苏轼,要称呼子瞻或者东坡。这个字一般是在男子成年也就是弱冠的年龄,由长辈赐下。而号则可以在成年之后由本人自己取。
当然名和字是读书人所有。普通的黔首黎民又有谁给他们取名和字呢?但是信仰是一样的,对于黔首黎民来说,名也是不可以任意称呼的。
那么百姓们怎么解决“名不可直称”这种事情呢?
一般就是称呼姓或者称呼绰号。比如老张老李老王。比如王大明白李大白话。比如赵四儿、小六子等等。
在上面这个未成年人是没有字的。那么日常撑累的时候怎么办呢?日常对小孩子们的也不直接称呼全名,通常情况下称呼的是小名,乳名。 这个小名乳名可以和大名相关,也可以完全不相关,比如狗剩、钢蛋、小石头。
到了新中国,科学精神和唯物主义普及,人人平等,领袖也直书其名,“字”、“号”一类的旧俗也就消失了。
所以新中国以后的人,虽然读书人数量增加了好多倍,但是普遍都只有名没有字了。
但是人和人之间不直呼其名的这一文化传统还是以某种形态保留和传承下来了。
这就是对未成年人用昵称,比如马志明小朋友可以称小明,惠英红小朋友可以称小红。
而成年人之间称呼,往往称呼姓,比如小张小王,老刘老李,陈局宋处……
所以看上去不起眼的这个习俗,背后其实是传承几千年的整个文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24

帖子

525

积分

村民

Rank: 4

积分
525
一枚很逊的红豆 发表于 2022-1-3 13:13:56
这个就是外界的刺激形成的潜意识。
“小+名”这种情况通常多见于中小学的课文,乃至幼儿园的日常称呼中。其中小明与小红的出现频率极高。
“小+姓”大量的出现在日常工作中,以及生活里,主要是长辈对晚辈的称呼。这些晚辈通常指的是青年。这种称呼类似小伙子,大姑娘,老姑娘,姑娘。
如果一个人处于特定的环境,对这些词会有不同的反映。
比如,我听到小明,就会想到一个漂亮的妹纸。因为她姓明。

当孩子问「为什么小明小红听起来就像小孩,小王小张听起来 ...-1.jpg
上面的人叫明台。
如果天天称呼他为小明,潜意识里听到小明就不会想着是一个小孩。
哪怕是“小+名”的情况,在特定的叫法中,尤其是南方一些地方,只称呼名字的,听起来也不会觉得像小孩。

当孩子问「为什么小明小红听起来就像小孩,小王小张听起来 ...-2.jpg
比如叫小宝的。
总之,之所以“小+名”听起来像小孩,这是因为集体潜意识的作用。
<a data-draft-node="block" data-draft-type="mcn-link-card" data-mcn-id="146023276872304230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

主题

49

帖子

633

积分

村民

Rank: 4

积分
633
眺望远方 发表于 2022-1-3 13:14:44
首先,本阿姨很佩服小家伙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呢。
如果不是你,活了几十年的老阿姨,可能一辈子都没注意到这么有趣的问题。
夸完宝宝,阿姨再来给给你科普一下“刻板印象”的概念。
什么是刻板印象?刻板印象主要指对某件事或者某个物,人们形成了一种固定的印象。
进而把这种观点看法进一步扩大推及,很自然地以为这一事物就是这样的。
就拿“小红”“小明”“小张”“小王”来说。我们从小就在试卷中看到“小红”“小明”,站在孩子的世界里“小红”“小明”就是自己的同龄人。
而这种刻板印象一直追随着大家,直到我们长大成人,也会认为“小红”“小明”是个长不大的宝宝,实际上“小红”“小明”也会长大变老。
只不过长大后的“小红”“小明”,被“小张”“小王”代替。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在成人的世界里,大家很多时候都用姓来称呼彼此,觉得这种比较成熟稳重且尊重别人
而且在大人不成文的规矩里,“小红”“小明”是小名。小名只能小时候叫,长大后再叫就不礼貌了。
好了,可爱的小朋友,我的回答完毕,请问您喜欢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20

帖子

490

积分

青年

Rank: 3Rank: 3

积分
490
红丝线1 发表于 2022-1-3 13:15:30
一般来说~直呼其名,就是关系比较亲近,会觉得更像好朋友~光屁股玩到大的好朋友~
称呼姓氏,就带着正式、尊重的味道了~感觉像个大人了~
体制内这种称呼套路也会显出亲近或者正式的赶脚~
李茂盛书记,李书记就很正式,茂盛书记就带着点儿私人的意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3下一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作者

Deville

村民

  • 主题

    45

  • 帖子

    34

  • 关注者

    1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宝宝村 | 赣ICP备19014419号-1 |网站地图
Powered by baobaocun.com!  © 2019-2020版权所有宝宝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