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主题

15

帖子

478

积分

青年

Rank: 3Rank: 3

积分
478
深爱苏菲辽 发表于 2022-1-4 07:42:14
作为一个21月孩子的全职宝妈来答一波。
我家大哲哲刚出生到现在简直是人见人爱花见花开型的天使宝宝,可最近突然出现了一个让全家都头疼的问题!
席地而坐!躺在地上打滚!!
不分场合!!!毫无征兆!!!!
在邻居家玩的时候:

孩子快两周岁了,一有不顺心就往地上坐或者躺,该怎么教育 ...-1.jpg
在超市:

孩子快两周岁了,一有不顺心就往地上坐或者躺,该怎么教育 ...-2.jpg
在大街上菜园子里都是如此。
刚开始,我的表情是这样的:

孩子快两周岁了,一有不顺心就往地上坐或者躺,该怎么教育 ...-3.jpg
后来呢,就变成了这样的:

孩子快两周岁了,一有不顺心就往地上坐或者躺,该怎么教育 ...-4.jpg
不是我心大,而是大哲哲的话,改变了我的对这件事的看法:
我:大哲哲,地上又脏又凉,我们快起来好不好?
大哲哲略带愤怒:不好!
我深吸三口气,压制住打他屁股三百下的怒火,缓和语气:那谁这样趴在地上呢?
大哲哲:猫猫!
又想了一会补充道:还有狗狗,还有波波(他的同龄玩伴,天知道,那次是他带的头,波波是被他传染的!)
大哲哲依然趴在地上:波波吓!
我:他吓谁?
大哲哲:猫猫!
我突然计上心来:那猫猫被吓到哪里去了,它跑的快不快?
大哲哲突然站起身来,纵身一蹦,(没有跳起来,我家这个到现在还不会蹦,哎),嘴里念念有词:就是这样,嗖的一声,跑跑跑。
接下来,就是儿子牵着我的手去找猫猫了。
其实,闲下来没事的时候,我也在想「大哲哲趴在地上坐在地上」这事我能接受,可是也不能不考虑别人的感受吧,比如孩爹,孩奶奶,孩爷爷,周围的人他们可受不了,重点是,他们觉得我不管教孩子,什么事都由着他,这样会因为一件我认为无伤大雅的小事引发家庭矛盾,这可不是我想要的。
我读了《美国儿科学会育儿百科》和《0~3岁正面管教》以及《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三本书,从中获得了一些灵感和启发,把它们结合经验总结了如下几种办法。

⒈启发式提问
儿子在菜园子里躺在地上,学着小猫打了个滚,刚换的衣服瞬间脏兮兮,可大哲哲挺开心,嘴里还“喵喵”叫,我看到地上有几只蚂蚁,还有蜘蛛,朝他这边爬过了。
我对他说:大哲哲,快看,蚂蚁,还有蜘蛛,它们会不会爬到哲哲身上呢,会不会咬人呢?
大哲哲双手撑地,头一擎,赶紧站起来了,那叫一个快啊。
★启发式提问的好处:把思考的权利交换给孩子,让他知道一些东西是有危险性的,遇到类似的东西,他应该怎么做。

⒉转移注意力(屡试不爽)
有一次,他躺在地上,地上全是刚打扫的垃圾,说「猫啊狗啊跑」不好使,地上也没有蜘蛛蚂蚁,突然,街上传开了“滴呜滴呜”警察车的声音。
我:大哲哲,警察叔叔开警车 要抓坏人了,你看,车上的警示灯还一闪一闪的,有红颜色还有蓝颜色,哎呀,那个开车的警察叔叔还戴着眼镜……
儿子最喜欢看书上的警车了,一听我这么说“嗖”的一声,扶着椅子站了起来,一路小跑那是飞快啊……
转移注意力之所以屡试不爽,是因为这个时期的孩子好奇心很重,让他感兴趣的事物太多了,只要你描述的够有趣,一种不成换另一种,总能让他心动,但有一点千万不能虚构,不然就真成「狼来了」的故事了。

⒊联想后果
有一次,儿子坐在地上玩,回家后屁股就痒痒了,好像是被虫蚁之类咬到了,起了好几个红点点,又痒又难受了,如果儿子坐在地上不起来,我就会说:
大哲哲,还记不记得你上次屁股痒痒了?那次好像就是坐在地上……
他触电似的赶紧站起来,完事!
联想后果,因为经历过,所以有体会,这比万语千言糖衣炮弹都好使,只不过这个经历也并非我所愿,但确实他的宝贵经验。

⒋视而不见,自动消退
今天,做饭的时候,儿子看我都不怎么陪他玩,自己趴在地上打滚,大声叫我:
妈妈,妈妈,我打滚了……
我转头瞄了他一眼,确定安全,视而不见,忽略关注,继续做饭,没过一会儿,他觉得没趣自己起来玩车去了。
视而不见,其实是一种自然消退的办法,孩子坚持的行为,除了兴趣和好奇心的驱使下,更多的是想获取父母的关注,停止关注,他就会认为行为无效,久而久之也就自然消退了。但是,这只能是一对一在自己家的时候,不然外界压力会让你无法喘息的。

⒌“我能解决问题”的提问方式
奶奶在的时候,大哲哲在地上打滚,奶奶总是表示很生气,要打他屁股,每每到此,他都会这样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溜烟儿跑了。
我:大哲哲,你怎么跑了?
大哲哲:奶奶打。
我:奶奶为什么要打你?
大哲哲:大哲哲打滚。
我:大哲哲打滚,奶奶看到以后就生气了,生气了以后就要打大哲哲屁股?
大哲哲使劲点点头。
我:那奶奶打屁股,大哲哲生不生气?
大哲哲一本正经:生气?
我:那怎么做,大哲哲也不会生气,奶奶也不会打屁股呢?
大哲哲一脸懵。
我:地上凉,有虫虫,奶奶担心大哲哲受凉被虫咬,那我们可以不可以找一个没有虫虫,也不凉的地方打滚呢?
大哲哲多云转晴:床上,爬行垫!
问题解决,完美!
于是,儿子又在爬行垫上各种打滚……
虽然我不太赞同孩奶奶的惩罚式教育方法,但是,我们却无法撼动这陈旧的教育观,于是,我只能教给大哲哲如何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包括理解别人的情绪,明白自己的感受。
虽然说起来很简单,但想让孩子真正理解其中的因果关系还需要下上一旦大功夫。
不过对于不到两岁的孩子,我都是平常给他读一些关于认知情绪方面的绘本,像《菲力的十七种情绪》。
这本绘本,讲述了菲力在生活中不同的场景下遭遇的17种情绪,个人感觉画风有点像《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一下子暴露年龄了)。
不过我平常读的时候,都会把主人公菲力换成儿子的名字,把菲力的各种经历换成儿子的,这样的绘本故事,孩子经历过,很熟悉,不仅不会排斥,还会通过情景再现加深他对自己情绪的记忆,通过这种方式,映射他的情绪,不需要过多解释,也不需要过多的讲道理,他会在你实事求是的讲述中不断的调整和修饰自己。
就这样,现在大哲哲基本不怎么在地上坐或者滚了,就算偶尔为之,记住了,放松心态,运用以上技巧,不要过多关注尤其是严厉的训斥,或者不痛不痒的责骂,那样要么是治标不治本,要么就是行为加剧,对孩子都是长期不利的。
<a class="member_mention" href="http://www.zhihu.com/people/85724f4099df3bbe69b629eb969367e4" data-hash="85724f4099df3bbe69b629eb969367e4" data-hovercard="p$b$85724f4099df3bbe69b629eb969367e4">@知乎亲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6

主题

39

帖子

614

积分

村民

Rank: 4

积分
614
悲新座客 发表于 2022-1-4 07:42:59
不用担心,躺下了就赶紧抱起来,哄一哄,孩子这个年纪是建立安全感,学会与人交往和亲近的关键时期,什么置之不理啊,强硬说教啊,反而不可取。
这个阶段,让孩子知道有人无条件爱他,关心他,他可以多这个世界释放自己的需求和情绪,并且会有人回应他。那就可以了。
小孩子聪明得很,知道躺下有用,也知道对谁躺下有用。
等他上了幼儿园,知道和别的小朋友建立关系,也知道这种行为会被认为是不好的时候,自然而然就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6

主题

87

帖子

685

积分

村民

Rank: 4

积分
685
123457923 发表于 2022-1-4 07:43:38
我家娃在马上到两岁的那段时间也有过这种时候,一言不合就溜到地上坐,瞄着我的眼神准备哭。
我早已给家人打过招呼,“可怕的两岁”就要来了,我们要有心理准备。
我采取的措施是……等一会儿。坐就坐呗,笑呵呵跟她说话,然后说我要去做什么什么事了,你跟我去不,她通常就起来跟去了。
题主做得很好,别做出过激反应就好。
我家娃这种趴地上的情况并不多,更多的是莫名的哭闹。我每次都能帮她想个原因,比如困了、饿了、长牙了、想让妈妈抱……我会对她说:“你哭着说话,妈妈就听不懂你说啥了。你想做什么事,好好说。”通常过一会儿孩子就会平静下来,说:“我想让妈妈抱。”我就跟她商量:“只抱一下行吗?”她说:“好。”我抱一下,再放下,她就会高高兴兴转身离开。
所以对待我家孩子,家里人总结,就是要给孩子台阶下。
做了什么不对的事情,她未必是真调皮,可能只是想引起关注。父母稍稍让一步,孩子得到了想要的关注,就解决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

主题

54

帖子

645

积分

村民

Rank: 4

积分
645
mzhqyy 发表于 2022-1-4 07:43:51
一只蝴蝶很焦虑,她发现自己的孩子竟然肉嘟嘟、胖乎乎的,一点儿都不像爸爸妈妈!

成长中的问题,有些根本就算不上问题

养育孩子需要向前看...

看了下问题日志,题主是19年4月提问,相信现在孩子早已度过了那个躺平的阶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19

帖子

485

积分

青年

Rank: 3Rank: 3

积分
485
captivate 发表于 2022-1-4 07:44:19
全职妈妈带娃,是很幸福的事。有这么宽松的时间和环境,又能做到不对娃发火,对于你家娃来说,真是一生幸事!
这让我想到,你的温柔,不是装出来的温柔,也不是强忍坏脾气下的温柔,是你的父母给了你良好的家庭氛围,被他们温柔以待而来的内心深处的温暖和柔软,对吗?
你的宝宝平常都很好说话,很乖,也不会脾气很怪,不调皮捣蛋,说明你也给了他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你的温柔让他内心很平静,很放松。
即使他往地上打滚,也不会发脾气,表现得很淡定,是不是有些可爱?
在我们看到他可爱的同时,我们也需要了解两岁宝宝的心理和行为特点,才能知道要怎么改掉他这个要东西不给,就往地下一坐打滚的习惯。
以下,我将从心理专业角度,解析一下宝宝这么做的原因。
一、两岁的孩子,有他自己控制世界的方式
宝宝在两岁时,差不多要有自己的自主意识了。
自己的大小便什么时候拉,是自己说了算,还是爸爸妈妈说了算?
自己想做的事情,是听爸爸妈妈的,还是听自己的?
自己想要的东西,如果爸爸妈妈不给,宝宝要怎么才会得到?
他会开始有意无意地思考这些问题,知道自己与妈妈是两个人,是可以与妈妈分离的,可以不听妈妈的,可以为自己争取的。
这时候的孩子,就进入了我们心理学上所说的“肛欲期”,与父母争夺自己的控制权。
我们觉得,一个两岁的孩子,要怎么拿到自己的控制权呢?
用语言表达,好像不能完整地说出他的意思和感受。
最直接的,就是用行为表达,还不能是良好的行为,只有用爸爸妈妈看起来觉得是不可以的行为,才能让爸爸妈妈明白,自己想要什么,不要什么。
所以,你的宝宝,要东西得不到时,他表达情绪的方式就是往地下一坐,然后打滚,想让你明白,他不高兴了,他就是想要这个东西。
二、两岁的孩子,开始进入人生的第一个叛逆期
我们一生当中,有三个叛逆期,分别是:2-3岁时的宝宝叛逆期;6-8岁时的儿童叛逆期;12-18岁的青春叛逆期。
如果这三个叛逆期不被允许叛逆,那么,他们会在长大后,不该叛逆的时候叛逆。
比如说到了找工作的年龄,不去工作;到了恋爱结婚的年龄,不想恋爱,拒绝婚姻等等。
常人所认为的叛逆,是孩子不听话的表现,是专跟家长对着干,但心理学上所看到的叛逆,其实是孩子有了自主意识,想独立,自己的事自己说了算。
不管是孩子“腔欲期”争夺的控制权,还是叛逆期表现的对着干,其实都是孩子有了自己的主意,是他慢慢长大的表现。
知道了以上两点,我们做家长的,需要把孩子的自主意识生硬地压住,从而让他以后的一生,都变成别人的“傀儡”吗?
当然不能,但孩子毕竟还小,需要家长的引导,才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以及所需所要,如何与社会的共同规则相适应。
在此,给出几个建议,供参考:
1、 引导孩子通过正确的方式表达自己的需要。
我们前面说了,两岁的孩子,不知道要怎么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他的语言功能发展还不完善,最直接简单地表达就是通过行为,如果不能被满足,就会用父母不允许的不良行为来表示自己想要。
这个时候,家长千万不要斥责孩子,而是给孩子说,想要什么东西时,要做一些积极的事,让爸爸妈妈和他自己高兴的事,如果坐地下打滚,是绝对不会给他的。
2、 让孩子学会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感受。
孩子得不到他想要的东西,肯定会有不满和委屈,甚至还会有愤怒,如果这些情绪没有得到抒发,可能会累积起来,在其他事情上莫名其妙地发脾气。
楼主处理宝宝的情绪问题,是不理他或者转移注意力,然后孩子会明白,自己确实得不到,然后会自己站起来,不再继续闹脾气。这也是一种比较好的处理方式。
但是,孩子没得到的东西,会不会一直惦记?
他没表达的情绪,会不会压进了潜意识?
我想,这是有可能的。
最好的方法,是问问孩子为什么要打滚,是不是非常想要那个东西,得不到时,是不是觉得很可惜,觉得爸爸妈妈没有给他,是不是觉得不喜欢他?
说出孩子心里的感受,然后给他解释,爸爸妈妈知道他很想要那个东西,不给他,是因为那个东西宝宝已经有了很多,再买就浪费了;或者是那个东西太贵了,爸爸妈妈暂时还买不了;抑或是那个东西没有营养,会让宝宝吃了长不高,等等。
最后,再强调一句,无论宝宝怎样,爸爸妈妈都是爱他的。让孩子体验到,不给他想要的东西,并不代表不喜欢他。
3、家长跟孩子进行沟通需要耐心和平等。
我们很多家长,把孩子当机器人,只对孩子发出指令,你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你要的东西行就给,不行就不给,也不给孩子说明,是为什么,反正你就得听我的,无条件服从,这会让孩子很困惑,有情绪。
无论多小的孩子,都是能体会到爸爸妈妈的意思的,你的表情,你的语言,你的行为,虽然无法让他全部心领神会,但他会本能地知道,爸爸妈妈对他满不满意。
如果爸爸妈妈觉得不能给或给不了他想要的东西,要给他说出理由,还要看到他的情绪并给予理解,而不是简单地不理会,或者粗暴地说“不行”。
4、适当满足孩子的一些合理要求。
有些家长怕孩子吃不饱饭,或者怕孩子食用垃圾食品,对身体不好,不让孩子吃零食;有些家长怕孩子从小养成大手大脚的习惯,让孩子从小懂得节俭,不给孩子他想要的东西,这没有问题。
但如果过度地控制孩子的一些基本需求,可能会在他们心里埋下匮乏的种子。那些没被满足的东西,要么变成他们长大后对自己和他人的苛刻,要么他们在能满足自己的时候,报复性的吃和买,感觉怎么也得不到满足。
这里的不满足,不光是物质上的,还有情感上的。
综上所述,对于一个两岁的孩子来说,我们要蹲下身来,与他进行耐心地沟通,让他懂得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可以用正确的方式来表达。
同时也要让他知道,不是他们想要的任何东西都可以得到,有自身条件限制,也有外界条件不允许。
这样的孩子长大了,才能适应社会,又知道如何正确地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
更多专业心理学文章请关注公众号:纳本心理咨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34

帖子

543

积分

村民

Rank: 4

积分
543
精神科大夫邪 发表于 2022-1-4 07:44:58
坐地上或者打滚,别理他,该干嘛干嘛去,等他冷静下来自己起来了,你再跟他讲话,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语言发育不够,不能表达自己的意思,所以一急就会撒泼打滚,你也用不着生气。
千万不能因为他打滚了就赶紧拉他起来,或者给玩具给吃的。等他冷静下来之后,你跟他讲:宝宝刚才是不是想吃苹果/想要小汽车/想喝水/……啊?那你要跟妈妈讲,不然妈妈不知道啊。现在告诉妈妈,你想要什么?他如果会讲完整的句子就会说出来,如果只会说几个字,你就引导他说完整,比如他说了苹果,你就说宝宝要吃苹果,对不对?那你跟妈妈说:宝宝要吃苹果。如果他还不能说出苹果,只是用手去指,那你教他说苹果就好了,先不用说句子。这样逐渐锻练之后,他就知道:1.打滚没用。2.要讲清楚才能达到目的。这样对他语言发展也有好处。
不过你要注意他打滚的目的是什么,一方面不要太快满足他,以防他以为那是打滚的结果,另一方面也能及时掌控他的情绪,别左猜右猜还没猜到他的小心思,弄得情绪爆发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23

帖子

527

积分

村民

Rank: 4

积分
527
xbyuh1 发表于 2022-1-4 07:45:20
某一时刻撒泼无赖的孩子,让家长又爱又恨。
管孩子最高的境界,叫作温柔但是有边界,就是孩子做错了事,一定有人指出来,一定有人要指出,要纠正他,这个会给孩子带来安全感
再回到题主的问题:
孩子快两周岁了,一有不顺心就往地上坐或者躺,该怎么教育?我是全职妈妈,也是周围朋友公认的温柔的妈妈,几乎不会对娃发火。宝宝平常都很好说话,很乖,也不会脾气很怪,不调皮捣蛋,就是要的东西不给就会什么也不说,很淡定地往地上一坐打滚。不理他或者转移注意力也会
自己站起来,然后也不会再继续闹脾气,就好了。但是怎么才能改掉往地上坐的赖皮毛病呢?
想必很多家长听过这个词可怕的两岁,这个时期叫作第一逆反期。第一逆反期的反抗对象以父母为主,标志着儿童心理发展出现独立的萌芽,自我意识开始发展,学会用“我”“我的”来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要求,按自己的方式行动,不愿意让别人来干涉他们的事,表现出执拗和任性。
同时这个年龄段2-5岁的孩子,会通过各种测试来观察父母给予自己的爱。
平时很乖巧,一遇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就开始撒泼打滚,你怎么说他都不听。其实这种场景对很多宝妈来说都是常见的事情,众多孩子的共性问题,既然是问题一定就需要节解决。
为什么呢,为什么你越纠正他,他越不听呢?实际上,就是这个孩子,在不断地试探你的底线,他觉得你可能不爱我了,你这个表现你是不喜欢我,我再做得更过分一点,我看看你的反应。到最后父母真的不理我,走开了,或者把孩子爆揍一顿,孩子的心理记下了,真的不爱了。然后再重新修复。就是这么一个不断地试探底线,然后最后失望,难过,回归正常,这么一个过程。
不管父母为自己的行为多么恼火,最后孩子却是那个最委屈人,他会主动讨好你,主动过来和你说话,也许你还在气头上,他已经没事儿的人了。
谈到无条件的爱,也许孩子对父母的爱,才是真正的诠释。
那就说说如何解决问题
你想想看,很多孩子到了三四岁的时候,就已经跟父母产生大量的博弈关系。父母说的话不会执行,除非你发过或者你打我,或者除非你给我东西。你不给我东西,也不打我,我就不执行。这就是我们说,当无条件的爱被破坏了以后,管教会变得更加困难的一个原因。
既然是这样,那就需要重建无条件的爱

怎么解决呢?
解决的办法是重新建立无条件的爱。
你得不断地跟他阐明咱俩之间的关系妈妈爱你,情感引导式提前埋下种子,拆解什么是规矩,什么是情绪,如何管理。这就是要从小到大做的一个功课。最容易做的时候是三岁以前。
三岁以前是帮孩子建立价值观,建立行为习惯,建立情感类词汇最重要的时间点。
最后我们来一个情景演练:今天妈妈带宝宝去超市,那么在超市里面一定有很多好吃的好玩的。
提前定好我们去超市做什么,比如买一周的事物,除此可以给宝宝买一件没有吃过的零食,一件,一件,至于玩具嘛,上周已经购买过一个植物大战僵尸套盒,这次不在我们的计划之内。
这样呢?就告诉了宝宝可以选择一件零食,当然宝宝可以自由选择,妈妈协助分析是否可以食用。
这样这个种子就提前埋下了,一定不要以为说一次就可以了,决定去超市前说一次,出门前说一次,去超市的路上再来一次,最好让宝宝自己再重复一下。
好了,如果孩子不遵守约定,你可以告诉他:我们是约定好的。为此我们要遵守它,关键时刻你可以拉勾勾,形成仪式感,最后一定要记得感谢宝宝跟你一起遵守完成。
这个时候无形中已经让孩子知道,他是有价值的,他是有能力的,他是可以自己解决很多问题的,他的自尊水平才会高,这个就叫作价值感的建立。
所以说《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这本书以情感引导的方法,有效地帮助孩子建立价值感。也就是说,塑造一个孩子的行为最有效的时机,不是在他做错事的时候,而是在他做对事的时候。
推荐理由:
情感引导就是向孩子传授情感规则,让他们知道如何辨认情感并且以恰当的方式来表达。
孩子哭闹、吵嚷、冷暴力对待家长,最主要的原因是他从小没有学会用正确的方法表达和处理自己的情感,可能父母也不会。情感引导是在孩子表现出情绪的时候准确地教会他这种情绪叫作什么,我们可以怎么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22

帖子

506

积分

村民

Rank: 4

积分
506
这改社 发表于 2022-1-4 07:46:15
题主被誉为温柔的妈妈,说明您很能理解和接纳孩子,而孩子比较听话,进一步说明你们母子关系良好。有关于您的提问:”如何改掉孩子坐地打滚的做法“我希望通过7个家庭教育规则来分享:
规则适用于,1岁半-7岁年龄段,而特别适用于(学步期即2岁以前)孩子的教育。
规则1:即使是最理解孩子的父母,也可能搞不懂为什么2岁左右的孩子,都会挑战父母底线。
为什么我们刚让宝贝儿子别坐到地上,他却反而往地上打起了滚,然后还吱哇乱叫,让我们感到受到伤害后还被侮辱?他很邪恶吗?他难道有迫切的需求来练习打滚?也许他很针对我们.....
都不是!敏感、容易情绪化、且难以控制冲动,偏执、非黑即白的行为,是学步期孩子表达他们内在需求和情感需要的一些“不寻常”的方法。简单的说与前额叶皮层发育未完全有关,自控力的生理机能还不能达到自如控制冲动。
换句话说,你虽然不喜欢他坐地打滚、不希望他把食物、水撒到地上,也不允许他伸手打你,尖叫、喊你“笨蛋”;但他内心的冲动迫使他做出了“不寻常”的选择。事后,他一幅若无其事,甚至傻笑的样子...... 你依然能够感到,这些行为并非出于邪恶的念头。
规则2:永不知疲倦或饥饿的程序,需要一个“破坏性”的跳出来终止。
年幼的孩子,甚至发展到5岁,你都能感觉到孩子似乎永远不知疲倦和饥饿。他们仿佛是一个编写好的程序,能够一直不停的转动下去,在他们的头脑意识到需要停下来之前,他们的身体会自然产生一些“破坏性”的中断信号,来向我们发出“紧急求救”。
有一天,我带着2岁的儿子去公园,遇到了白鹭和岸边“钓鱼”的猫咪。儿子异常兴奋,以至于户外时间超过3小时;蹒跚学步的他开始哼哼唧唧,不一会又胡乱打闹起来,一不小心推开水壶,摔到地上;再就是他开始委屈的大哭,又要、又不要你的抱抱,一时有些无所适从,让人恼火不已。而我感到有那么一刻想吼他,但一种刻意的忍耐还是帮助我们平安的回到了车上,而在车上,儿子尖叫“我不要走!不要走!”,甚至粗鲁的骂妈妈。
我感到吃惊,愤怒,我想打断他,让他保持镇静。而就在妈妈一边保持镇静的告诉孩子“不允许你这么跟我说话”,并随后用力的把挣扎的儿子抱在怀里,开始给他喂些奶水,随着他窝在妈妈怀里吃着奶的一小会,竟然秒睡了。我们方才理解他一切反常的态度和行为,仅仅是因为她已经筋疲力尽。
规则3:绝不要以为只有你的孩子才会挑战界限,理解孩子内在的发展,必然带来对成人的挑战
我们的孩子懂得爱我们,更理解我们的爱,正因为这种爱达到了“给予安全感”的能力,孩子才会挑战我们的界限,甚至是强烈的表达。换言之,你越是与孩子亲密,孩子的脾气越愿意给到你。
我每天都要不断的提醒自己,并不是只有我的孩子才会挑战界限,直到我真正在内心记住了为止。正是因为,他们的生理发展、年龄阶段和大脑结构的特点,才会造就孩子”挑战界限“的问题。而打断孩子、阻止孩子都有可能破坏孩子的内在力量成长,还会破坏亲子关系。但是,这都不意味着我会任由她喊我“笨蛋”,或者打我。
当孩子打我、骂我、或者疯狂的打我,或者表现的非常焦虑躁动,这些都是我在一门比较系统课程,《自控力》里深度分析和去讲解的,这里透题,尤其是这几种行为中的共同要注意的,就是一定要看清楚情绪是什么?同理有时候就是简单的告诉他,”妈妈知道你委屈/挫折/伤心/害怕了“,而对于孩子故意为之的行为,要当即告诫他“我不允许!”或者“不可以!”。
遇到撒泼、耍赖时,一定要隔开半米到1米的距离,站着,蹲着都行,请你保持冷静片刻,内心一定要放下”他是针对我“、”他跟我对着干“的态度,那无异于给自己添堵;而是要想着一个信念”孩子的情绪一定会过去“。
在等待他发泄情绪的同时,你稳定住自己的态度和情绪后,你才可以试试发出询问“你的情绪过去了吗?“...... 如果继续哭,我们就继续等, 总之,不该妥协的还是不妥协,但清楚的知道孩子需要用一些”不寻常“的行为来发泄情绪,而这些发泄必然需要时间。
那么,为什么有这些不寻常的行为呢?能不能彻底制止呢?
规则4:与成人的较量暗含着孩子内在勇气和力量的成长,挑战界限只是在做他自己的事
学步期开始,孩子们都会不断的挑战界限了,可我们要清楚,那只是在做他自己的事情:
一方面,他希望通过尝试不同程度的”进攻“,看看我们究竟有多少能耐,能够掌握住他,能够把控住他,而连他自己都害怕的”脾气“竟然能够被爸爸接住,而没有敌意、也没有放弃,他就会觉得,自己是被爱的,和爸爸在一起是安全的,而爸爸更加可靠了。
同时,从此孩子开始了解家规所在,了解自己力量潜在的地方。
为什么撒泼打滚,大吵大闹呢?你会发现,当父母不再冷静、当面训斥、无法控制强行控制,你就戏剧化了现场,而孩子对于产生这样一场戏剧拥有者强烈的兴趣,他可能还想再来一次。
而当父母惩罚和过度情绪化则构成了恐惧、羞耻和引发内疚感的潜意识,多次父母的过度惩罚,无关连的惩罚会被存储在同一”大脑单元“,他们会记得你的感觉。反复消化不了,于是慢慢形成了一种”防御模式“,这种模式很可能是”回避“或者”战斗“,都是一种习惯性的,终生行之的”处理方式“。
防御模式就会影响一生,青春期过于挑战父母的孩子,多少与此有关,而青春期时仍然回避问题,在外人看来有些唯唯诺诺,也与此有关系。我们因此,再继续谈及深入一步的内容,那就是内在力量的培养,意志力的成长,与家长是否正确的处理”孩子的抵抗“有关系。
规则5:尊重孩子的个性,倔强其实就是内在的力量,合理培养也能换来成功
所谓育儿的目标,我想就是促进孩子成长与发展,并为孩子以后踏入社会做好准备。除了为孩子提供安全的环境,满足孩子的物质、教育方面的需要外。育儿也意味着我们要在情感方面有所投入。
情感是最琢磨不透的需求了!但是却非常重要!下面我要讲三个从小倔强孩子的故事,有关成功学哦。第一个案例有关一位职场妈妈,nancy,时不时会来我的咨询室。她认为丈夫大男子主义,经常压制她,并将她使唤的团团转。凭什么你工作,我也工作,你却总是使唤我?!nancy不解的是,老板也是如此,隔三差五要求她加班不说,还经常克扣加班费,分派一些根本不是她分内的工作。
我告诉nancy,你不需要依赖任何人,你本就很独立,你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也可以提出抗议。过不了多久,nancy的妈妈来到了咨询室,妈妈却说:”她脾气非常倔,以前我们老得打她,她才肯听话,为什么在别人面前,她就不像在我们面前那么倔呢?“
一天,nancy在咨询师这里对妈妈小声说:”妈,是不是你把我打服了?“
第二个案例是一位我的”同学“,我们一同参加一场心理学线下督导课,我们叫他Joe吧,Joe今年40岁,既是一位中型企业的项目经理,又是一位将来要投身心理咨询的心理学在读硕士,但他早已离婚,有个6岁的儿子,但他很少联系儿子。
他的前妻最近闹到他的单位,要求增加孩子的抚养费,joe气得不行,再也不想与她们有任何瓜葛。实际上,他学习心理学最大的初心就是解决自己容易犯脾气的问题,他因此经常与身边的人争吵,当他无法”为所欲为“时,他就会跟别人起冲突。几乎没有在一个岗位待过两年,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老板真蠢,自己不懂瞎指挥,我不干了总可以吧!“。joe承认自己不知被炒过多少次鱿鱼。
joe与家人也联系很少,因为早年一些矛盾,他的亲兄弟也跟他断了来往。joe甚至不愿意给父母打电话,他说:”说不了两句,他们就指责我,还想支配我的生活,去@#¥.....“。
第三个案例是一位商人小贾,32岁,他先前开了一家线上棋牌类的游戏公司,规模不大却也生意红火。2年前,他突发奇想,认为人工智能是未来趋势,遂瞄准了这个市场,在完全没有经验和资源的前提下,先是卖掉棋牌游戏公司,从零开始。当他开始的时候,小贾的家人朋友都不看好他去做这件事。但是出人意料,经过艰苦困苦与坚持不懈的努力后,小贾居然成功了。虽然并不富有,但他的事业很快赶上了之前游戏公司的规模,且趋势可人,他为自己的愿望得以实现而感到非常骄傲。但小贾为人十分低调,尤其在比自己懂技术的同事面前表现的非常谦虚,因此,小贾在公司颇有人气。
那么这三个人有什么共同点吗?很明显的一点就是,打小他们都是性格倔强的人。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倔强的趋势却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nancy的要强与倔强早已消退;joe的叛逆和青春期后延到了40多岁;而只有小贾,他的倔强却成为了财富,他能够很好的利用它,实现个人成功,并赢得尊重。
同样是倔强的孩子,为什么长大以后会有如此大的差异呢?一个最为重要的原因是他们的倔强在成长中的转变方式不同。nancy的倔强被压制得无影无踪,她的内疚和痛苦取代了争取和勇气的意义;joe的倔强延续到了成年,致使他缺乏自控力和判断力,总是一意孤行,从而给他的生活带来了危害。而小贾似乎有着健康、积极的顽固和偏执。我们都会希望孩子们像小贾那样保持自己的坚韧不拔精神,通过正确的判断力是这种倔劲发挥出最好的效用。
我们该怎么做呢?当孩子对你说”不,我不去!“或者 ”你不要总强迫我“的时候,许多人会认为”他在挑战权威“,或者,认为”儿子必须听老爹的,如果我是儿子,顶撞了我爹,那么一定会招来一顿毒打。“于是心想:”我还是心太软!不然他不敢这么对我。“
可是,你不会这么想的,我相信。
规则6:不要盲目的认为孩子必须服从自己,更不要把孩子的叛逆看做是对家长权威的挑战
一面我们已经看到孩子的叛逆并不是原则性的事,而是与生俱来的成长所需;盲目的要求孩子服从自己,要求而孩子则需要经历这个过程,甚至是通过与父母的意志进行较量的过程中,不断锤炼自己的选择,并在日后,社会上也能够正确的做出”我是否要坚持到底“还是”我暂且可以听从他的意见“的选择。
只是一味强调孩子需接受自己所说的每句话,终将造成,孩子的反侵略性的叛逆,将产生”青春期后延“的问题。或者内向的孩子可能更容易选择逃避和退让,结果则会磨灭自己的意志。父母如何做才是正确的方式呢?我们如何拿捏这个度呢?
最为关键的就是”合理的期望“。
这个诀窍就在于我们要注重孩子的行为,而不是态度,更不是他说了什么。(当然,如果孩子语言过激,依然要引用家规,令行禁止)如果孩子仅仅是态度上不愿意,但行为上仍然选择了正确的做法,那就不要数落他或惩罚他。
如果他坚决不按照规矩来做,那么你就得好好利用该做法产生的逻辑后果、自然后果来教育你的孩子,让他从中学习经验,教育孩子以后遇到类似的事情时做出正确的选择。
要注意的是,给孩子立规矩,不是打击孩子的自信和天性,而是鼓励他努力照正确的做法去做,同时,也让他体会到”一意孤行“和”见机行事“这两者的区别。你要明白,规则需孩子认同后遵守,才能让孩子逐渐学会控制住自己的不当情绪和行为;毕竟,你希望你的孩子明晓事理也遵守规矩,而不是因为恐惧害怕来遵守规定。
规则7:如果孩子实在不听话,这并不代表你很失败
只有对孩子实施错误的奖惩时,才能说是”失败“。你可以事先和孩子一起做未来的规划,家规的制定,恰当的设计奖惩细节,这样就能引导孩子做出正确的选择、学会思考与判断,从而减轻你教育的负担。
我是做家庭教育咨询和厌学咨询的,与此话题相关的家庭教育线上课《意志力》《自控力》可以访问我的同名微信公众号,我是毛豆爸爸,进入学习。
祝您顺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14

帖子

476

积分

青年

Rank: 3Rank: 3

积分
476
秋风扫落叶858 发表于 2022-1-4 07:46:59
不是专家,就说个人经验,总结就是一句话,可以哭闹打滚,通过一定的手段来表达情绪,但不能将发泄情绪当成达到诉求的手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11

帖子

476

积分

青年

Rank: 3Rank: 3

积分
476
以神的名义屑 发表于 2022-1-4 07:47:28
“孩子要的东西不给就会什么也不说,很淡定地往地上一坐打滚”
这是一种再正常不过的表达方式了,我想大部分孩子都会这样的。当孩子有负面情绪又不知道怎么发泄的时候,他们通常都会通过哭闹、发脾气等方式来表现。我家果果第一次生气是这样子的↓

孩子快两周岁了,一有不顺心就往地上坐或者躺,该怎么教育 ...-1.jpg

他把玩具扔的到处都是,我批评他,他就这样了,可能是不想看见我吧。

如果大人看到一件很喜欢的东西,他会想:

  • 这件东西真好看,但是我好像用不着还是别买了吧
  • 这件东西太贵了,性价比不高,我再考虑考虑
  • 家里还有一个能用的,先不买了
理性的认知可以让我们暂时能够控制住想买的欲望。
但是,对于孩子来说,对于性价比、实用性等等他们是没有概念的,所以当他们想要某一种东西的时候,他们的心里就只有一个念头:我想要,我真的想要,我现在就想要。
当孩子的要求被拒绝后,他们的情绪就如滔天海浪一样,此时孩子不知道如何处理这种负面情绪,就会表现出:嘶声力竭的大哭大闹、在地上撒泼打滚或者乱扔手里的东西,更有甚者还会去打自己的爸爸妈妈。他们这么做的目的,一方面是想要父母满足他们的需要,另一方面是在发泄自己的负面情绪。
因为孩子的大脑发育尚不完善,所以他们无法做到像大人那样理智、克制,因此他们表达情绪的方式更加简单、直接,心里有什么不高兴的就会通过哭闹、发脾气来表达,这属于正常现象。
作为家长,我们首先应该理解孩子,面对孩子发脾气的时候尽量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不迁怒于孩子。如果此时父母也在气头上,就要先照顾好自己的情绪,不说话,比跟孩子说很多狠话事后后悔要好的多,孩子闹一会没关系。父母调解好自己的情绪之后,再来安抚孩子。
演员孙俪曾经发过一条微博,她说:
“当孩子有不满,愤怒,悲伤的事情发生,他需要的只是你的一个拥抱,不要说教,站在他的角度理解他,支持他,鼓励他。那些大道理,就留到情绪好的时候再说吧。”

孩子快两周岁了,一有不顺心就往地上坐或者躺,该怎么教育 ...-2.jpg
情绪是比较原始的、低层次的大脑边缘系统运作的,所以孩子是先有各种情绪,之后随着大脑皮层的不断发展才逐渐获得情绪管理的能力。当孩子在发脾气的时候,由大脑主管的理性脑非常的不活跃,所以在这个时候跟孩子讲道理是没有用的,你说什么他都听不进去。
此时,我们要先跟孩子共情,理解孩子的情绪,帮助孩子平复情绪让孩子逐渐冷静下来。等孩子冷静下来以后再去询问原因或者跟孩子讲道理,他才能够听进去。具体做法是: 描述出他的情绪+安抚动作。如,“你现在是不是很伤心,来,妈妈抱抱”,这么做能够让孩子感觉到自己被理解、被认同,同时也能够帮助孩子把他现在的情绪和情绪的名称对应起来,帮助孩子进行情绪认知(尤其是对年龄较小的宝宝来说,这一步很重要)。
在这一过程中千万不要忽略了肢体上的动作,比如抱一抱,摸摸头,关爱的看着他等,这都能够让孩子感觉到温暖和安心,从而让孩子获得安全感。这时你会发现孩子能够很快的放松下来,也许他还会哭一会或者有点小任性,但是他不再是一种战斗模式了。这个时候再去跟孩子讲道理,他会更容易接受。(如果孩子在商场等公共场所发脾气,为了不影响他人,家长也可以先强行把孩子抱到一个不受打扰的环境下,再进行以上步骤)
如果父母不能接受孩子现在发脾气的方式,也可以教给孩子其他的发泄方式,比如:跺脚,大声说出“我生气了”等等。在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一定要让孩子知道在心情不好的时候什么不可以做:不能伤害自己、不能伤害他人以及不能损坏物品。如果伤害了这三样东西,等我们静下心来的时候是会后悔的。
情绪调解是一项非常综合的能力,孩子的情绪表达需要父母的示范和引导,尊重和接纳孩子的情绪,给孩子创造一个包容有爱的环境,让他们健康成长。
看完三件事:
如果您觉得这个回答对您有些许的帮助,我想请您帮我两个忙:
1.点赞,您的点赞是对我最大的鼓励,同时也会让更多的人看到这个回答
2.关注,让我们成为永远的朋友,共同成长
谢谢您对我的支持^_^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作者

若素姜

村民

  • 主题

    61

  • 帖子

    52

  • 关注者

    1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宝宝村 | 赣ICP备19014419号-1 |网站地图
Powered by baobaocun.com!  © 2019-2020版权所有宝宝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