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2022-1-9

跳转到指定楼层
家长说错了,向孩子承认错误吧,这种事儿,不能让孩子忍。
关于这个问题,我会把自己的真实经历当作一个故事和孩子讲讲:
孩子,爸爸刚上初中的时候,来到新班级,被安排的同桌就和你这个「小同学」差不多。
他个子不高,但是是那种典型的皮孩子——总喜欢招惹别人,以捉弄人为乐,身体素质很好,人聪明,反应快速,我当时感觉这人就是人类的返祖现象,比如说峨眉山的猴子,你能拿他怎么样?
他会突然戳你一下、碰你一下,让你吓一跳,他会在你起来回答问题要坐下的瞬间抽你凳子,他会用手捉住自己的屁放到你面前,他会在冬天把冰冷的手突然插到你的脖子里......
我上小学你奶奶就和我说过”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帝国主义都是纸老虎。“
我当然不喜欢被他捉弄,每次都要反抗,但他也不是善茬,要真打我也未必能占到便宜。
后来,我就换策略了——告老师。
他一烦我,我就烦老师,哪怕上课的时候,我也举手大声说出他的返祖行为,引起全班哄堂大笑。
后来他大概也了解了世界上有”面子“这么一个东西,烦我的频率越来越低。
我逐渐觉得这个小同学也没这么一无是处,比如上课时候很专注、做数学题很快、有时候回答问题会有奇思妙想、也有很多和我类似的爱好比如玩红白机,比如给女同学买方便面收集水浒卡等,我们共同的话题也更多了,也慢慢在一起玩。
再后来,第一次期中考试之后,我考了全班第三,他考了全班第二,我还记得他和我说:没想到你还是个狠角色,差一点就比我考得高了。
大概就是从那次考试之后,他再也没有恶意骚扰我,我们成为了好朋友,也是学习上的竞争对手,哪怕上了高中不在同一学校了,我们还做了一段时间的笔友。后来他长个了,也爱锻炼,浑身腱子肉,像老版水浒里面水军头领一样。我想还好这是友军,如果这个是我当时的对手,那我在体力上是一点儿胜算都没有了。
孩子,斗争是有必要的,人不能压抑自己的愤怒表达,”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但斗争的形式不仅仅是「打回去」这么一种,寻求帮助和提升自身的实力都是一些好的办法,而且男孩子之间有时候也是「不打不相识」,希望爸爸的这段经历会让你有所启发。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43

主题

50

帖子

636

积分

村民

Rank: 4

积分
636
123457297 发表于 2022-1-9 07:49:25
家长说错了,向孩子承认错误吧,这种事儿,不能让孩子忍。
关于这个问题,我会把自己的真实经历当作一个故事和孩子讲讲:
孩子,爸爸刚上初中的时候,来到新班级,被安排的同桌就和你这个「小同学」差不多。
他个子不高,但是是那种典型的皮孩子——总喜欢招惹别人,以捉弄人为乐,身体素质很好,人聪明,反应快速,我当时感觉这人就是人类的返祖现象,比如说峨眉山的猴子,你能拿他怎么样?
他会突然戳你一下、碰你一下,让你吓一跳,他会在你起来回答问题要坐下的瞬间抽你凳子,他会用手捉住自己的屁放到你面前,他会在冬天把冰冷的手突然插到你的脖子里......
我上小学你奶奶就和我说过”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帝国主义都是纸老虎。“
我当然不喜欢被他捉弄,每次都要反抗,但他也不是善茬,要真打我也未必能占到便宜。
后来,我就换策略了——告老师。
他一烦我,我就烦老师,哪怕上课的时候,我也举手大声说出他的返祖行为,引起全班哄堂大笑。
后来他大概也了解了世界上有”面子“这么一个东西,烦我的频率越来越低。
我逐渐觉得这个小同学也没这么一无是处,比如上课时候很专注、做数学题很快、有时候回答问题会有奇思妙想、也有很多和我类似的爱好比如玩红白机,比如给女同学买方便面收集水浒卡等,我们共同的话题也更多了,也慢慢在一起玩。
再后来,第一次期中考试之后,我考了全班第三,他考了全班第二,我还记得他和我说:没想到你还是个狠角色,差一点就比我考得高了。
大概就是从那次考试之后,他再也没有恶意骚扰我,我们成为了好朋友,也是学习上的竞争对手,哪怕上了高中不在同一学校了,我们还做了一段时间的笔友。后来他长个了,也爱锻炼,浑身腱子肉,像老版水浒里面水军头领一样。我想还好这是友军,如果这个是我当时的对手,那我在体力上是一点儿胜算都没有了。
孩子,斗争是有必要的,人不能压抑自己的愤怒表达,”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但斗争的形式不仅仅是「打回去」这么一种,寻求帮助和提升自身的实力都是一些好的办法,而且男孩子之间有时候也是「不打不相识」,希望爸爸的这段经历会让你有所启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27

帖子

507

积分

村民

Rank: 4

积分
507
123458268 发表于 2022-1-9 07:50:01
你的心态和我父母如出一辙。出什么事情都希望孩子忍一忍。
殊不知忍字头上一把刀啊。孩子被别人欺负了,回家告诉父母,希望的是得到父母的声援。而不是父母对他感受的否定。
我记得我中学的时候,有一次坐班车回家,司机莫名其妙的晚点半个小时,并且中途询问客运站工作人员也没有得到任何回应。
那时正值寒冬,出了候车厅不能回去等,于是一车人就坐在冰凉的车里等,好死不死我那天还穿的特别单薄。于是在寒冷的刺激下。不耐烦的我记下了投诉电话。一下车就打去投诉了。
我是直接投诉到了自治区,所以对客运站整体都是有影响的。客运司机和客运站通过我不知道的手段,将此事告知了我的父母。(我觉得是因为小地方,很多人都互相认识)
于是我就面对了我父母的暴怒。他们觉得我非常丢人,斤斤计较,一点也不会为他人考虑。因为一点小事儿就给别人惹麻烦。并且催我打电话撤销投诉。
我自然是不肯听的,还在后期回访中再次确认投诉。那个客运站被罚款处理。同时无缘于该年份的评优。
我之所以那么刚,就是因为从小得不到父母的声援。从小就是听他们劝我忍一忍。我做不到。就用自己的方式反抗,在学校和其他同学打了很多次架,回家也挨了很多顿打。我大概总结出:面对朋友的欺负,直接反抗。该翻脸就翻脸。不然会被欺负很多次。而面对有监管者的恶劣态度,投诉是最优解,不用废话,直接出门投诉。总会有人管他们的。
但其实我这样的性格也确实容易吃亏,所以我现在教孩子。不会让他这样做,但也绝不会让他忍一忍。而是尽可能的让他和朋友把话说清楚。
比如昨天他和自己的小伙伴玩闹中碰到了他的眼睛。他哭着找我告状。我认真的检查了确定他没有受伤,只是碰到的瞬间导致他感觉疼痛以后带他一起找到了那个小朋友。鼓励他自己告诉对方,他的感受和他的诉求。(感觉疼,希望对方说对不起)
对方小朋友也很利索的说了对不起,但同时补充了一个细节,那就是之所以会碰到他的玩具,是因为他和对方抢夺玩具。他听完也很识趣的道了歉。两个人瞬间又和好,手拉手的玩去了。
所以这事儿其实很好解决,只是需要一定的时间去做。不过这点时间在养孩子的总体过程中需要耗费的时间里,真是不算什么。希望家长们不要因为想偷这片刻的懒,毁掉自己辛辛苦苦给孩子建立起来的安全感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15

帖子

486

积分

青年

Rank: 3Rank: 3

积分
486
nanolity 发表于 2022-1-9 07:50:13
这种事情竟然也能叫孩子忍啊,晕了。
孩子在外面遭受任何暴力,无论是身体的还是语言的,都要零容忍。
首先要让孩子能及时向老师反应,回来跟家长讲。
如果老师不处理,那家长就要找老师交涉了。
如果老师都不行,那就直接找对方家长。
凡事先礼后兵。
我先客气,你要是客气,那么皆大欢喜。你要是不客气,那就不客气了。
事情的关键不是找对方出气,而是要通过行动让孩子知道她是受到保护的,父母会在她遭受任何欺负时站出来帮她。
当然也不能无脑帮,有时候对于“欺负”的理解,大人与孩子是不一样的,所以事先一定要耐心了解清楚事实。
……
说起这点,我是挺感谢我父亲的。
我上幼儿园时,感觉自己被同学欺负,我爸都是直接找上去。我爸当时就告诉我一句话:毛主席说过,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小时候和姐姐摘茶叶卖,结果人家欺负我们,短斤缺两,我爸扔下手里的活,赶过去直接将人家秤砣扔了。
小孩子其实蛮害怕大人吵架的,哪怕是为自己。
但是孩子的安全感指数和对父母的信任指数会经由这种事情而暴涨。
这个道理甚至上升到国家层面也是一样的。如果敢于维护自己孩子或民众的利益,不惜大打出手,那么哪怕家里穷一点,父母丑一点,也会赢得孩子的绝对信任和爱。
并且,因为知道父母的支持,所以会变得不畏强权。否则一辈子陪着小心过日子,过个啥劲儿?
声明一下,这个真的跟你平时待人是否温和毫无关系。
恰恰是,越是温文尔雅的人,到了这种时刻越能拍案而起。路见不平尚且要一声吼,何况是自身遭受威胁呢?
而这就跟父母的教育有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17

帖子

486

积分

青年

Rank: 3Rank: 3

积分
486
123460056 发表于 2022-1-9 07:51:02
就在两天前我目睹了一对家长的做法。
上周六我带两岁的女儿去家附近的商场玩儿,商场中层有个玩具角,交了钱可以玩儿四个桌上的任意玩具,有太空沙、磁力片、各种小车轨道之类的玩具。
忽然我听到身旁的一个妈妈领着一个跟我女儿差不多大的孩子,对一个四岁左右的男孩说“小朋友,刚才小妹妹在你旁边玩,你用手推了她,还叫她笨蛋,小妹妹听了心里很难过,也不敢过来玩了。我希望你能跟妹妹赔礼道歉。”
小男孩大概是碍着面子羞愧难当,迟迟不肯道歉,好在男孩的父母明事理,一直对男孩说教,要求男孩赔礼道歉。就在这个时候我女儿跑到远处的桌上去玩儿了,我也跟了过去,没听到后续他们的沟通内容。
陪女儿玩儿的同时,我也在想我遇到这种事情会怎么做,平时我的和老公的性格是比较不愿惹事的,尽量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我暗暗在心里告诫自己,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也要像这个妈妈一样站出来给自己的女儿出头,让女儿知道在被人欺负时不能默默忍受,要合理反击。
(题外话)事后有点小反转,这个妈妈在那边说了男孩很久,大概男孩一直不肯道歉,男孩妈妈打了男孩一下,男孩大哭起来,被他父母带到墙角教育(我觉得男孩父母做的很好。)
然后那个女孩的妈妈带着女儿来到我们坐的这桌,小女孩一把抢过了我女儿手里的小车(看来女孩的确感受到了她有妈妈撑腰,有点肆无忌惮了),我女儿没有反应过来,我也没有做出反应,我想看下女孩妈妈是什么反应,发现她默许着女儿的行为。但是很快女孩又放下小车去玩儿别的,我女儿再次拿起小车,女孩又来抢,我女儿没有松手,女孩妈妈大概也觉得自己双标的行为不好,拉着女孩走了。
短短的十分钟,我想了很多,坚定了教女儿“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揍死丫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13

帖子

443

积分

青年

Rank: 3Rank: 3

积分
443
道易无成 发表于 2022-1-9 07:51:47
家长这个问题提的太好了!这是我从孩子出生之后就花了很长时间琢磨并且和家人探讨的问题。
我自己从小就是被教做“要乖”“要懂事”“不要和人起冲突”的那个好孩子,幼儿园和小学期间,“顺从温和”是所有老师喜欢我的原因,但是现在我自己的记忆里,却深深烙刻着在幼儿园被男生欺负的场景。甚至我到今天都还记得,有一次我看见不远处座位上坐着的几个男生玩打赌游戏,赌输了的就要过来踢我一下,提出这个规矩的那个带头男生说:踢她没事,她胆子很小的,才不敢告诉老师!

孩子哭着对我说「同学受欺负,他爸妈叫他打回去,你们只会 ...-1.jpg
后来的人生路上,很长时间我都在和自己的懦弱做斗争,我非常厌恶甚至恐惧人际纷争和冲突,因为冲突中我从不敢大声维护自己的权利,为了获得暂时的和平,我总是息事宁人做牺牲的那一个。但是我也总是为此而不愉快。
我从小时候起习得的处理纷争的方法就是“忍让”——父母总是教育我:因为我年龄大点我要忍让小的,因为我是好学生我要忍让那些“不被老师认可”的坏孩子;因为我懂事所以我要忍让不懂事的,因为如果真的打起架来结果会更糟糕所以我需要忍让……

孩子哭着对我说「同学受欺负,他爸妈叫他打回去,你们只会 ...-2.jpg
我从小就学到了一百个忍让的理由,却没有学到过“去表达自己”“去抗争”“去维护自己”的理由。这让我在后来遇到的冲突中,也总是处于“忍一时风平浪静、让一步海阔天空”这种鸡汤哲理中。
但我感到特别不开心。
我看过很多资料,也和许多家长探讨过,就像题主的描述中所见:面对他人的欺负,“忍让”和“打回去”是现在国内家长中最主流的两种教育观点。

  • 前者想要教育出“懂事”的孩子——克制和忍让在中国的文化里几乎就是“懂事”的代名词
  • 后者则想教育出“勇敢”的孩子——以牙还牙以眼还眼似乎就是“勇敢保护自己”最佳方式

孩子哭着对我说「同学受欺负,他爸妈叫他打回去,你们只会 ...-3.jpg
实际上这两者都是不可取的。
至少从我自己的经历中我深知:“忍让”绝不是美德!
忍让就是在教孩子没有底线原则、没有自我,没有边界,姑息错误的行为;忍让会让孩子缺乏自信、畏惧冲突、长大后无法正确应对人际关系、长期不能表达自己的诉求也会让孩子感到非常委屈。
我们要和孩子一起从小理解原则,理解事情正确和错误的分界线。打人骂人是不合理的,如果别人对自己这样做,那就是他不对,孩子年龄大,孩子个子高,这些都不应该是忍让的理由。如果孩子总是被灌输这样的观念,他就没有规则感了——对于不能骂人这个规则,似乎在个子高低面前会有不同的解读,我们反而给孩子对事情的理解和判断制造了混乱。
而另一面,很多家长支持的“打回去”也绝不是真正的勇敢:
“打回去”的本质其实就是“以暴制暴”,是不辨是非——用错误的举动对付错误的举动,这让孩子对于“是否可以打人”“是否可以骂人”这些很基本的行为规范问题也会感到混乱。
打回去还很容易造成小冲突升级,引发更严重的冲突,甚至更进一步伤害到孩子
处理冲突的关键是对原则的申诉、对自我权利的保护。我们应该从小就给孩子建立「通过合理手段进行自我保护」的态度。
1:明确权利,表达态度

回想我小时候被男孩欺负,我的确从来没有大声向他们表达过:你们不能踢我!这样是不对的!这样我会非常难过和生气!
可能这些小男生对于能不能打人踢人的原则还没有明确的理解,但是当他们欺负我的时候,我也从未向他们划清过自己的界限。所以他们才会认为,我是懦弱胆小的,是受了欺负也不会有任何反弹的,所以欺负一下也无所谓。
当孩子面对冲突,他人的欺负,我们要教会孩子做的第一件事:立刻大声、严厉的向他声明自己的态度,宣布自己的权利:不要抢我的玩具!不要打我!不要随便说我的坏话!不要踩我的脚!我很不高兴!这样做是不对的!
其实对于相当一部分只是因为不了解其他人的态度,仅仅为了恶作剧的孩子,事情很可能到此就结束了。

孩子哭着对我说「同学受欺负,他爸妈叫他打回去,你们只会 ...-4.jpg
2:理性解决、勇而不敢

每个矛盾冲突都有很多解决方案,但其中一定有“更优”“更理性”“更文明”“更有效”的那一种,我们要教会孩子寻找可靠正确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就像对于成年人,如果被入室偷窃财物发生损失了,我们不会沉默忍让,也肯定不会撬门去偷别人家来维护自己的财产,而是会去报警——诉诸警察和法律就是我们解决冲突的理性方法。
对于校园里的冲突,受到羞辱、欺负;如果孩子在实行了第一步大声宣布原则之后,对方仍然不肯收手,不依不饶,孩子应该学会在这种场景下保护自己的安全
快速离开现场,避免进一步肢体冲突,然后找到老师——这就是最理性的方法。
培养孩子的勇敢精神当然是家长需要做的,但是「勇敢」不应该成为「鲁勇」,不是在自己可能受到伤害的时候仍然做无谓的坚持。
我很认同一位家庭教育专家所说的:要教会孩子「勇而不敢」
面对别人的欺负,敢于大声说出反对和拒绝是勇敢,但是面对纠缠者还要上去跟对方打斗就不是勇敢了。放弃用拳头还击, 勇于寻求在规则、 制度范围内让打人者付出代价、 寻回正义的方式, 则属于“勇而不敢” 。很多家长似乎意识不到后一种选择也是 一 种“勇”。
我们让孩子接受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让他用“打回去”的方式在底层丛林社会称王称霸,而是希望他步入更高阶的文明社会。[1]
上面谈了我们从思想上,原则上应该如何引导孩子面对欺负,但是光给孩子讲道理是不够的,具体我们家长还能怎么做?可以有以下实操的方法
1:给孩子理解和温暖,成为孩子永远的依靠

在做所有教育行为之前,请家长们先用行动让孩子相信:不论任何时候,有任何人欺负你,都第一时间告诉妈妈,妈妈永远都会支持你的!
有些家长看到孩子被欺负了,要么怪罪孩子太顽皮、要么埋怨孩子太懦弱,还有像楼主提到教孩子一直忍让的,都会让孩子觉得很委屈。久而久之,孩子遇到问题都不敢告诉家长了。这就给更多校园暴力埋下了隐患。
给孩子一个拥抱,共情他的心情,听他详细讲完事情的经过,支持他,承诺会和他一起解决问题。这些都是家长要给孩子传递的温暖和信心。
2:列出常见问题的一句话处理方式

对于常见的孩子间的冲突,我们列出了一些基本处理方法,全家保持一致(这很重要——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姥,所有人教孩子的应该是相同的),不然孩子会非常confuse。

孩子哭着对我说「同学受欺负,他爸妈叫他打回去,你们只会 ...-5.jpg
3:通过情景演练的方式帮助孩子加深记忆和理解

这些纸面上的原则,孩子虽然可能可以听懂,但是一时间可能并不会应用,我们不能停止于简单的说教。尤其对于年龄小的孩子更是如此。xixi这周上幼儿园了,入园之前,针对这些冲突问题,我们进行过很多次场景演练,我和爸爸表演调皮孩子,多次冲撞xixi,姥姥扮演老师,主持公道,让她在角色扮演中反复熟悉应对之道。因为姥姥是她最亲近的人,姥姥扮演老师来处理冲突,也消除孩子们「不敢找老师」的害怕心理。
4:阅读应对校园欺负的绘本

诸多教育法中,绘本阅读依然是有力的辅助手段。书里生动的绘画形象、有趣的故事情节,很有益于孩子深入理解一个问题。
我也列出一些和孩子被欺负这个主题有关的绘本,大家可以参考
《最低年级里个子最小的女孩》:讲述反抗欺凌不公的小人物的力量——敢于举起手说,大家停止互相伤害吧!够了!

《消气的飞船》:吵架熟了我哭了,重要的流过眼泪后,学会化解问题和矛盾,和朋友重归于好
《拔河比赛》面对欺负人的河马大象,野兔用智慧来战胜——应对欺负,暴力才不是唯一解决手段,要有头脑
《同桌阿达》有时候同学之间的小冲突也许并不都是恶意,可能那是小朋友想和你一起玩的信号呢
<a data-draft-node="block" data-draft-type="mcn-link-card" data-mcn-id="1451498208630976512">《歪歪兔逆商教育》做内心强大的自己:一套书讲了很多很现实的孩子会遇到的困境,包括被欺负,被忽视、被孤立,让孩子跟着歪歪兔在复杂的环境里学会强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18

帖子

488

积分

青年

Rank: 3Rank: 3

积分
488
成都路人甲萌 发表于 2022-1-9 07:52:17
「教孩子忍」这件事,不仅做错了,还伤害了孩子,不妨直接道歉。
妈妈也是人,是人就会犯错误,跟孩子承认自己的问题并不丢人,反倒可能因为你的真诚,拉近亲子关系,何乐而不为?并且,相信孩子非常乐意享受【大度原谅妈妈】的成就感。

孩子哭着对我说「同学受欺负,他爸妈叫他打回去,你们只会 ...-1.jpg
孩子被挑衅,家长该是什么态度?

注意到问题描述的开始,是“个子小一些的孩子”。可能妈妈觉得,个子小一些,就不算欺负。
首先,我认为,面对挑衅,没有任何必要教孩子去“忍”。无论对方是强还是弱,做出了挑衅的行为,那就算是一种欺负。不一定要反应过激,但一定要明确表达自己的态度,有所回应。
但回应方式也不是非黑即白。比如,家长会直接告诉孩子“打回去”。

孩子哭着对我说「同学受欺负,他爸妈叫他打回去,你们只会 ...-2.jpg
这其实和“让孩子忍“一样,是简单粗暴又低效的一种。孩子无论形成了其中的哪种固有行为模式,以后的麻烦会更多:一味忍让和频繁的攻击行为,都一样让家长头疼,也一样困扰孩子的人际交往。
有人可能会说,你不让孩子忍,也不提倡教孩子打回去,那孩子在学校被欺负到底怎么办?
其实,相信孩子处理问题的能力,正常的小摩擦,先让他自己处理,也是一种很好的锻炼方式。

幼儿园的孩子大多在3-6岁的年龄阶段。这个阶段,同伴关系对孩子的情绪与社会化发展非常重要。而正是让他们亲身接触各种情况,自己处理,才能让他们在经历中印象深刻,习得越来越多的人际交往经验。
根据我在幼儿园的观察,和陪伴小皮皮成长过程中的观察,关于交朋友这件事,也是有特定特质的:
他们在平等的基础上互相交往,又在交往中频繁的交谈、合作、互相配合玩游戏。

孩子哭着对我说「同学受欺负,他爸妈叫他打回去,你们只会 ...-3.jpg
遇到冲突是家常便饭,他们有时候会吵架、有时候会直接离开现场、有时候会讲道理、有时候会直接寻找现场权威角色帮忙(老师或家长)。无论是哪种方式,都是多么好的锻炼解决问题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的机会啊!

孩子哭着对我说「同学受欺负,他爸妈叫他打回去,你们只会 ...-4.jpg
很多时候,他们的决策完美解决了问题,得到了正面反馈,那么以后就会继续延用这些办法。如果觉得哪种方法不太好用,他们可能也会自己试着调整。
孩子拥有了尝试用各种方法解决问题的机会,无论如何让,这都比一句“打回去”或者“忍着”有用太多!
不过,有时候孩子遇到的场景会比较复杂,超出了他们的经验和认知,家长也需要教。但这种教,并不一定是遇到问题的当下,直接教孩子怎么去做,而是有更多更巧妙更自然的方式。
比如:

  • 观察孩子遇到的具体问题,有针对性的准备绘本;
  • 遇到问题时,先让孩子自己处理,不干涉,但事后复盘讨论;
  • 平时就培养好孩子的沟通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还是拿小皮皮举例子。说三种有代表性的场景吧。
第一种,是面对可以正常沟通的孩子时。
这个时候,让自己的孩子正常去沟通就可以了。
有一次,小皮皮和朋友一起玩,那位小朋友突然拿着一个公共的玩具说:”小皮皮,你不许看这个!“小皮皮当时有点懵,但因为我一直都有培养他的物权意识,他意识到对于这个公共的玩具来说,【不许看】就是一个无礼的要求,所以并没有退缩,但也没有说话理论,只是一直盯着玩具看,以表达自己的态度。
也许是小皮皮给了别人一种“人狠话不多”的感觉,对方很快停止了这种无理的要求。相信小皮皮也发现:我有道理,就可以不退缩不怕他。
我当时并没有干涉,但事后聊天聊起这件事,就又给他 强化了物权意识。顺便提议,在那个场景下不如直接用语言沟通,可以说出自己的道理,或者问问对方:“为什么不让我看这个玩具呀?”看看事情会不会变得不一样。
第二种场景,无法避免的,孩子的生活里也会遇到不太好沟通、攻击性太强的孩子。
当我从小皮皮的生活圈子识别出这类孩子,一般都会直接告诉他:“如果他来欺负你,就大声叫出来,把他吓走,如果他继续,就寻找现场的大人帮忙。”
第三种场景,是看起来像攻击,但其实是误会。
场景:小皮皮头发上沾了一根草,好朋友准备帮他扯掉,但扯疼了他的头发。
这个时候,就要考验孩子识别对方情绪和意图的能力,和沟通能力了。
没有识别对方情绪这种意识,又被家长教了“打回去”的孩子,很可能就反应过激,直接动手反击,然后造成一场没必要的肢体冲突。
懂得识别情绪的孩子,可能会先回头看看,然后从对方的表情动作,大概判断有无恶意。
同时语言沟通:"怎么回事呀?你怎么抓我头发?你抓疼我了。”那这个时候,对方一定也会解释自己的行为:“我在帮你拿掉头上的脏东西呢!”
你看,孩子面对事情方式的不同,是不是会导致两个完全相反的结果?
而像我所举的第三个例子中,孩子的这些行为区别,其实也会受家长养育方式的影响。
如果我们平时凡事都和孩子好好沟通,让他在日常生活当中,有很多机会做独立自主的尝试。孩子更有可能使用积极主动的策略和方式来与伙伴沟通。
反问一下自己:
平时有没有让他们表达自己的感受?
有没有培养他们准确表达自己感受的能力?并且进而能够体会他人的感受?
如果没有,只是把精力放在更为简单粗暴的解决方式上,孩子就很难做到善于沟通、喜欢沟通。
以上,是孩子平时遇到小摩擦时,家长能提供的背后的帮助。不过一旦遇到严重的校园霸凌,就要提供直接帮助了。

首先进入集体之前就要告诉孩子,大声喝止,就能在气势上吓退欺软怕硬的人。
“你弄疼我了!我不喜欢!”
“你不能这样做!”
如果对方有肢体攻击,就可以上手,不过不是直接开打,而是重重的抓住对方打过来的手,或者推开对方。
如果孩子正在经历被恶意欺负,家长直接出面解决。
也一定要告诉孩子:有人欺负你,一定要告诉老师。因为老师的介入,可以强化积极行为,给出积极沟通的榜样,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做。对于有些孩子有反复出现的消极行为的,还会进行合理的惩罚。自这样的过程里,班级中的规则会被强化,孩子的成长环境就会变好。
也要让孩子知道:有人欺负你,回家也一定要告诉妈妈,妈妈不但不会怪你,一定会帮你解决问题,也会和你讨论,以后如何去面对。
要知道,更多长期被霸凌的孩子,就是因为害怕被父母责怪胆小懦弱,反而回家闭口不言,就这样一直被欺负。
所以,无论【一味忍让】或者【打回去】,都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而只会像这个妈妈的描述那样,给孩子的内心增加混乱。
孩子的成长环境,都是在家长们潜移默化的帮助下构建完成的。具体的去帮助他们,不要再粗暴的【一刀切】。
关于孩子在幼儿园被欺负,曾今专门出过一期视频:
<a class="member_mention" href="http://www.zhihu.com/people/85724f4099df3bbe69b629eb969367e4" data-hash="85724f4099df3bbe69b629eb969367e4" data-hovercard="p$b$85724f4099df3bbe69b629eb969367e4">@知乎亲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16

帖子

482

积分

青年

Rank: 3Rank: 3

积分
482
三味书社逃 发表于 2022-1-9 07:52:45
来说个我一直以来都观点:面对霸凌,能打回去的那些孩子,多是出于本能。
意思就是,爸妈叫打回去的那些,很多孩子并不能打回去,而爸妈的态度,反倒更会对孩子造成伤害。
父母强压着不让打回去,让孩子忍,孩子会变得更在意别人的态度,也害怕面对矛盾和冲突,当然,吃亏憋屈的也是自己。
而父母要求孩子自己打回去,也非常不好。
一来,小孩子下手没有轻重,把对方打伤了,或者被对方还击更严重,都是不能预期的,也是大人们实际上不愿意看到的。
二来,有的孩子就是还不回去,父母强烈要孩子自己打回去,孩子很可能会更为难、更害怕,甚至以后自己被欺负也不再会告诉父母。
这种时候,最好的方案其实是父母出手和父母沟通。
应该说,最佳方案永远都是父母出面去沟通,因为孩子会遭遇霸凌,已经证明其能力有不足的地方了,而养出会霸凌其他孩子的父母,想必也是长期惯于以势压人的,这时候,普通的父母智慧可能都不太好使,要做好万全准备再去和对方的父母沟通。
我就见过两位家长在校园里吵起来的情况,一方指责对方孩子总是霸凌其他孩子,许多孩子都被那孩子出手伤害过,另一个家长就是非常无所谓的态度,说那要我怎样。
当时的场面是被打孩子的爸爸都要跳起来打人了,无法沟通又非常生气,可是没有办法。对方是滚刀肉,觉得你们就是小题大做。
可以说,大人对大人都不一定能对抗成功,小孩之间出现问题就是可以预见的。
所以,不管怎么劝孩子,大人自己的态度一定要明确:自己去和老师、家长沟通。
家长的沟通,最主要的作用是给孩子撑腰,不一定立马有效果,但长期一定是有好处的。
家长麻烦、难搞、弄得很尴尬,根本不要紧,至少其他家长会告诉自己的孩子,欺负谁都不要欺负XXX。


和老师、家长沟通一定要注意三要素:证据、诉求和执行结果。
为了避免沟通变成无理取闹,一定要等证据,也是等适合的时机,有了确切的事件,才是能让问题被重视、好沟通的关键。
得到了证据以后,去和对方进有诉求的沟通,这样,就算别人的回应方式自己没想到,专注于目标而非情绪发泄,就会让大家都轻松一些。
最后就是等着执行结果就好,小学生的家庭,父母还是会很在意别人的看法,老师也不想事情闹大,不管什么诉求,多少还是能遵照执行的。
我之前就遇到一次,我小孩的文具盒,刚用上,三天就碎了,一个透明的塑料文具盒,和孩子选了一个晚上,孩子很喜欢买的。
我问孩子怎么了,孩子扭捏了一下说,是他们班一个男同学每次路过她的桌子,都要把她的文具盒拿下来踩,今天踩碎了。
我突然想到,之前孩子那个文具盒是拉链坏了,我还颇觉惊奇,拉链质量这么差了嘛?
这才知道,果然还是孩子被踩文具盒踩坏的。
而碰巧,踩坏我女儿文具盒的这家小男孩,曾经机缘巧合我还帮过一个小忙,加过他妈妈的微信。
我立马拍了照片,发给男同学的妈妈,我也非常客气,跟她讲了一下事件,问问她想怎么办。
那位妈妈感觉是情商不够,回我说,她要回去问问原因。
我一看,还问什么原因,欺负了我女儿,反复多次且踩坏了她的文具盒,这需要问原因?原因不就是看不惯嘛?难道你还能跟我讲,我儿子看不惯你女儿?问经过比较妥帖吧。
然而,吐槽归吐槽,我当时选择了没回复,等几个小时后,男同学妈妈发消息来说,原因微不足道啦,非常抱歉。
并且她说了方案:让男同学用自己的零花钱给我小孩买文具盒。
我接受了,并且发了我家的文具盒链接,没必要买更高价的文具盒,参照着来吧。
当天晚上我也带着小孩去买了她喜欢的新文具盒,并把整个沟通经过也原样告诉了孩子。
孩子就开始期待她被道歉的时刻和男同学还她的新文具盒,等得有点久,过了双十一才等到的。
孩子还经常问我:“为什么XX还不还我文具盒呢?”
我就说:“那可能他想给你惊喜?别急,好事多磨嘛。”
最后,孩子终于等来了道歉和新的文具盒,并且这段时间,除了踩文具盒的男同学不再欺负她,她同桌是全班最闹的一个男孩子,也没有欺负她了。


至于题主的孩子,应该和孩子的沟通为先,有条件的话,去和对方父母沟通。
孩子既然问为什么别的孩子可以打回去,那么说明题主的孩子是有能力有想法自己打回去的。
父母应该真诚跟孩子讲讲自己不劝打回去的缘由,哪怕自己就是很怂,也要给孩子讲清楚,不要孩子想太多。
反正劝打和劝不打的效果都是一样,把道理讲清楚就行。
后续要问清楚,究竟是什么人,为了什么事欺负了孩子,有证据拿证据去和对方家大人沟通,没证据就先多和班上其他的家长沟通,看看是只有自己的孩子有这种遭遇,还是能多联合一些人来共同施压。
对抗霸凌,孩子和学校的力量很重要,但家长才是那个关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

主题

37

帖子

616

积分

村民

Rank: 4

积分
616
创业护航 发表于 2022-1-9 07:53:14
大人想的是忍忍就会好,实际上忍忍并不会好,不仅不会好,甚至还会遭受更大的欺凌,
最弱不敢吭声的那个永远是被霸凌的对象,
教会孩子保护自己不受伤害,是孩子入学的第一课,
这是生存课,
家长必须教会孩子如何生存,如果处理危机,
过去我家孩子学前班第一次出现这种事情时,他自己是直接打回去的,
然后我被叫家长,被老师训,原因是那个孩子被打哭了,
真实情况是,那个孩子先踢了我家孩子,然后我家孩子揣了他一脚,他就一直大哭,
果然是谁的哭声大谁有理;
被老师训完之后,回来的路上我感觉自己满委屈的,就跟孩子商量,
“以后可不可以别再让我挨训了,真的满难过的,以后遇到矛盾可不可以换一种方式去解决?”
孩子答应了我,之后我们没事就探讨可行方案,
二年级的时候,他开始行动诡秘起来,每天早起,提前半小时去学校,
后来学校大广播表扬他每天早晨坚持去学校教导处打扫卫生做好人好事,坚持了三个月的事迹,
碰巧念稿子播音的那个小女孩认识我,跟我说了这件事情,我才知道了他早起去学校的原因,
我到现在也没有弄清楚他当初的动机是什么,
只知道他认识了很多高年级的学生会的人,
这个脑回路满清奇的,
感情人家压根就不是奔着好人好事去的,就是去学习取经去了,
因为他力量小,所以他去设法认识一些优秀的人,去学习一些经验,
遇到假期时,我会带着他去学校打篮球,那时候他小,就在旁边跑着玩,然后我跟他学校高年级体育队的男生玩篮球,
因为经常带他去,那些高年级体育队的男生很快就跟他混熟了,也经常会带着他跟同学踢足球 ,
他在三年级的时候参加了学校体育队,因为成绩优异,很快就在同学中间树立了威信,
后来不仅没有再遇到霸凌,并且经常会帮助那些被霸凌的同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8

主题

72

帖子

706

积分

村民

Rank: 4

积分
706
飞翔的流鱼 发表于 2022-1-9 07:53:43
1.我儿子快5岁,今早跟我说:陈某某说我不聪明,说我是“乔笨蛋”。

我说:“你要对自己有信心,你很聪明,同学们都叫你乔博士。你科普懂得很多。你跟他说,我不是乔笨蛋。你如果觉得我笨,说明你很笨。”

孩子哭着对我说「同学受欺负,他爸妈叫他打回去,你们只会 ...-1.jpg
队友说:你昨天看过蓝精灵《Gnome》(故事里蓝精灵没礼貌被格格巫变成了雕像)的书,没有礼貌会变成雕像。你跟他讲这个故事。
2.儿子幼儿园同学有个叫陆某某的男孩儿,有些调皮,年龄大比较强壮,欺负了不少同学。

有一次,他把我儿子的耳朵抓破了。这是小朋友刚入托班的第二次了。
这个孩子有点来头,父亲据说还蛮厉害的,安排过幼儿园的某些活动。
我家爷爷去幼儿园接的时候,老师说了情况,爷爷说:“你要再欺负他,我就要告诉他还手了。”据说,一群小朋友冲上来打了陆某某。
幼儿园老师赔礼道歉后给了我孩子妈妈的微信。他家妈妈没有礼貌,微信简单道歉后就顾左右而言他,意思是“小朋友互相玩闹很正常。自己儿子也受过伤balabala……”
我没客气,告诉这位妈妈他儿子不止一次,希望不要再发生类似事情,加强对儿子的管教。
再就是,我告诉儿子,遇到同类问题大声叫老师或者在限度内反击。咱不惹事,但也绝对不怕事。
所以,题主,说这些没别的意思。只是想说,重要的不是让孩子学会忍让,而是让你孩子感受到你无条件的爱和支持。

我们的文化一直提倡谦逊忍让。我小时候,每次哥哥姐姐要我的玩具,妈妈都让我让他们,我就反抗过,“为什么我让了大家还要让小的……”
后来,我长大了,发现自己一直赔礼道歉,遇到事情总是不敢说、不敢怒,内耗有点严重。
李玫瑾说,孩子受到欺负了,最好的办法是还回去。
我觉得,李玫瑾的话有些道理,但首先要让孩子知道限度、学会求助。
重点不是以暴制暴,而是维护自己的权益。
而是,知道他背后有爸爸妈妈的支持,为他兜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3下一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作者

无为307

青年

  • 主题

    8

  • 帖子

    14

  • 关注者

    1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宝宝村 | 赣ICP备19014419号-1 |网站地图
Powered by baobaocun.com!  © 2019-2020版权所有宝宝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