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2022-6-1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我一个好朋友,前两年花了500多万买了套十几个平方的学区房,又在学区房附近租了套120多平大房子住,还把自己原本住的房子租出去了。一套操作下来,仅仅是为了让孩子能在更好的小学上学。
前天在小卖部买饮料,听到好几个家长在门口讨论孩子高考估分的情况,都希望孩子能考高点,上个更好的大学。
昨天晚上直播,四五个家长问怎么选幼儿园,要不要选能看监控的,选环境好的还是离家近的,选教的知识多的还是环境宽松的,都希望找到最适合孩子的幼儿园。
我们为什么这么关心孩子的择校问题?因为环境塑造人。
看到身边的同学都在认真学习,这个孩子至少不会学习太差;如果身边都是混子,指望孩子一枝独秀就相当不靠谱了。所以才会有“孟母三迁”
我们早教机构上课的孩子们有两类,一类是来了之后就很快有改变,另一类是来了之后吭哧吭哧上了好久,还是老样子的。这两类孩子长得不一样,各有各的特色,但他们的家长有一些基本的特点,孩子越来越好的家长,明显是“听得进去话”的,你告诉他哪里需要调整、需要改变,他们会配合、会调整;而那些总是“老样子”的孩子,家长们往往抱着一种“我交了钱,你就应该负责把孩子给我弄好;我都交钱了,你还要让我出力?”的态度。
我们早教行业有句话叫“教家长,育孩子”,一个孩子一周来上两三节课,连上课带玩,总共不过两三个小时,剩下98%以上时间是在家庭中度过的,如果家长不配合、不调整、不改变,纵然是大罗金仙来了,也只能干瞪眼。

想要孩子变得更好,是应该多要求孩子,还是多要求自己 ...-1.jpg
题主之所以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很重要一点,还是因为在整个家庭的生态位中,孩子的是最弱势的那一个。
看上去很多孩子被捧在手心里,但只要脱离了成年人的照顾,别说美好的生活,能不能生存下去都得不到保障。只要我们想做,随时可以剥夺他们的各项“权利”,“不听话不准吃零食”“不好好学习就没有玩具”“不好好吃饭就会挨一顿揍”......
看上去,孩子很容易被拿捏,实际也确实如此。这种现实让我们产生了错觉:“改变孩子很容易”。
但是“你所得到的一切,都已经暗中标好了价码”在这里也同样有效,因为弱小,孩子暂时不能也不敢反抗,但这份压力会一直储存到心里的那根弹簧上,除非你努努力,把他内心的弹簧压崩溃,让孩子自暴自弃,否则孩子积累的压力迟早会突然爆发。
这个道理,我相信绝大多数家长是知道的,甚至亲眼见过或者直接是亲身体验过(自己曾经就是那个叛逆的孩子),可为什么知道了却依然要这样做,为什么不去尝试改变自己?
难,实在是太难了!我们不想让孩子重蹈自己的覆辙,但是改变自己实在是世界上一等一的难事。
所以我们才想要要求孩子,让孩子改变。
可问题是,如果只要求孩子改变,即便孩子真的改了,但他的生活环境没有变化,作为他生活环境的主要塑造者之一的父母没有变化,很快,他的改变就会消磨殆尽,一切又回到原点。
这种情况我们在早教机构见得太多,原本每周坚持上课,从一开始完全没有指令感,到守纪律、好好配合、互动的很好,社交也越来越得体;到了暑假,请假去外地爷爷奶奶那里玩2个月,回来之后,上课坐不住了,还开始到处惹是生非了。
环境变了,孩子自然而然会变,不是变好,就是变坏。 @知乎亲子
一棵小树能长多高,不取决于给它设定的目标或者提出的要求,取决于环境中的阳光、水分和养料。
孩子就是一颗小树苗,而你就是那个提供阳光、水分和养料的园丁。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成为第一个回答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作者

5e22c678a0a6

村民

  • 主题

    44

  • 帖子

    27

  • 关注者

    1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宝宝村 | 赣ICP备19014419号-1 |网站地图
Powered by baobaocun.com!  © 2019-2020版权所有宝宝村